旅拍:理不清紅塵你來我往,心中卻已然無煩無憂(五臺山之二)

旅拍:理不清紅塵你來我往,心中卻已然無煩無憂(五臺山之二)

如果喜歡我的內容,歡迎關注,或搜索關注公眾號:haoziphoto

旅拍:理不清紅塵你來我往,心中卻已然無煩無憂(五臺山之二)

繼續上次的行程。

注:本次五臺山之行的部分照片,如廟宇的外觀等,實際上門內外或廟宇內外的光比還是很大的,所以就凸顯了測光和曝光的重要性,要根據使用相機的不同、根據現場的光線增減曝光補償或者直接使用M檔,並且在後期將畫面的明暗層次調整到合適,所以才能既保證外面的曝光合適,又能看到廟宇內的佛像。關於這些,在日後的旅拍或人像拍攝中結合實際詳細說明。

旅拍:理不清紅塵你來我往,心中卻已然無煩無憂(五臺山之二)

從羅睺寺出來後是顯通寺。顯通寺是五臺山第一大寺,始建於漢朝,清康熙年間改名為大顯通寺,它是中國最早的佛寺之一。

旅拍:理不清紅塵你來我往,心中卻已然無煩無憂(五臺山之二)

旅拍:理不清紅塵你來我往,心中卻已然無煩無憂(五臺山之二)

千缽文殊殿的文殊菩薩共有五個腦袋,從下到上漸次縮小,五副面孔不盡相同。文殊菩薩半坐於獅背上,身著妙玉天衣,頭戴七寶佛冠。從身體側位伸出無數臂膀,每隻臂膀上又生出無數隻手,據說共有一千隻。一隻手上託一金缽,每一個金缽中端坐著一尊視角牟尼佛。

佛教傳說,山西五臺山的文殊菩薩,智慧第一;四川峨眉山的普賢菩薩,苦行第一;浙江普陀山的觀世音菩薩,慈悲第一;安徽九華山的地藏菩薩,大願第一。智慧第一的文殊菩薩,她的智慧是無窮無盡的。佛教講,一隻手握一個缽,代表一個僧人;一千隻手握一千個缽,便代表一千個僧人。一千個經佛點化了的僧人的智慧集中到文殊菩薩一身之上,她的聰明智慧就無邊無際,沒有誰能與之倫比了。

旅拍:理不清紅塵你來我往,心中卻已然無煩無憂(五臺山之二)

旅拍:理不清紅塵你來我往,心中卻已然無煩無憂(五臺山之二)

大文殊殿是顯通寺的第二重大殿,是木結構建築。五臺山是文殊菩薩的道場,各寺廟均以供奉文殊菩薩為主,自然顯通寺也不例外。所不同的是,顯通寺的大文殊殿內,供著七尊文殊菩薩像:正中的為大智文殊,前面五位,從左至右,依次為西臺獅子文殊,南臺智慧文殊,中臺儒者文殊,北臺無垢文殊,東臺聰明文殊,大智文殊後面是甘露文殊。

旅拍:理不清紅塵你來我往,心中卻已然無煩無憂(五臺山之二)

旅拍:理不清紅塵你來我往,心中卻已然無煩無憂(五臺山之二)

正值中午,路遇一隊和尚到禪堂,應該是用餐吧!

旅拍:理不清紅塵你來我往,心中卻已然無煩無憂(五臺山之二)

上圖右側是金碧輝煌的銅殿,用銅10萬斤鑄成的。殿內四壁鑄滿了佛像,號稱萬佛;殿中央供奉著高3尺的銅佛。銅殿是在明代萬曆皇帝母親李太后的老師妙峰和尚,集全國13省市佈施,先後鑄成三座銅殿,一處在峨眉山,一處在南京寶華山,一處在五臺山,如今僅存五臺山這一座了。殿前原有同期鑄造銅塔五座,按東西南北中方位佈置,象徵五座臺頂,可惜在日本侵華期間,被日本侵略者盜走了三座,僅東西兩座原塔尚存。

旅拍:理不清紅塵你來我往,心中卻已然無煩無憂(五臺山之二)

這就是各類武俠小說中描述的“掃地僧”吧!

旅拍:理不清紅塵你來我往,心中卻已然無煩無憂(五臺山之二)

我覺得這樣的服飾才像我印象中的僧侶。

旅拍:理不清紅塵你來我往,心中卻已然無煩無憂(五臺山之二)

這隻大懶貓是我從顯通寺出來後路旁遇到的,悠閒的在椅子上閉目養神。看著挺有意思,我便坐到它旁邊仰著身子給它來了一張寫真。這貓聽見動靜,只稍微的抬起眼皮看了我一眼,繼續氣定神閒旁若無人的休息,可說是見過大世面的貓了。

在五臺山上,你可以見到很多貓。在這個神靈之地,是不會有人去傷害它們的,相反,僧人們也會去餵養它們,所以,它們才會從容不迫、悠閒自得。

旅拍:理不清紅塵你來我往,心中卻已然無煩無憂(五臺山之二)

旅拍:理不清紅塵你來我往,心中卻已然無煩無憂(五臺山之二)

鴿子也是隨處可見,不知是何人所養。

旅拍:理不清紅塵你來我往,心中卻已然無煩無憂(五臺山之二)

法門平等,無有高下

旅拍:理不清紅塵你來我往,心中卻已然無煩無憂(五臺山之二)

從顯通寺出來,在門外遠遠的拍攝了接下來的目的地——菩薩頂。

菩薩頂是滿族語言的叫法,意思是文殊菩薩居住的地方。菩薩頂歷史悠久,到了清朝,它實際上成了皇室的寺廟,地位極其尊貴。菩薩頂(大文殊寺)是五臺山中規模最大的黃教寺院,為五臺山五大禪處之一。明朝永樂以後,蒙藏喇嘛教徒進駐五臺山,遂成為五臺山黃廟之首。清朝康熙、乾隆帝曾數次朝拜五臺山,住宿於菩薩頂。

旅拍:理不清紅塵你來我往,心中卻已然無煩無憂(五臺山之二)

寺廟頂部的琉璃瓦經過歲月洗禮的顏色真的賞心悅目。

旅拍:理不清紅塵你來我往,心中卻已然無煩無憂(五臺山之二)

從售票處進入後,經過一段時間的路程,來到了有名的108級臺階處。登完了108級臺階,就算登上了菩薩頂。沿一百零八級石階登高,按照佛家的說法,就把人間的一百零八種煩惱踩在腳下了。置身牌樓下,遠處的山,山上的雲,近處的清水河,雄壯多姿的寺廟建築群,都收入眼中了。所以,這裡是登高望遠的好去處。只是這次收入我眼底的是霧濛濛的一片。

旅拍:理不清紅塵你來我往,心中卻已然無煩無憂(五臺山之二)

在爬這108級臺階的過程中,回身俯望,兩個信佛之人站在佛字之下,很應景兒!

旅拍:理不清紅塵你來我往,心中卻已然無煩無憂(五臺山之二)

登完臺階後,站在牌樓兩側的觀景區域,可以看到塔院寺的大白塔和寺廟群。也只有這樣從高處,才能一覽白塔的全貌。只是霧氣不斷增加,空氣不是很通透,如果是晴天和白雲,應該又是一番壯觀景色。

旅拍:理不清紅塵你來我往,心中卻已然無煩無憂(五臺山之二)

旅拍:理不清紅塵你來我往,心中卻已然無煩無憂(五臺山之二)

來自各地的遊僧或信佛之人都會到這裡來拜佛進香!

旅拍:理不清紅塵你來我往,心中卻已然無煩無憂(五臺山之二)

這張照片也是計劃好的,在我腦海裡有一個畫面,深灰色的磚牆旁邊,身著暗紅色僧衣的喇嘛經過,有遁入佛門清淨之地之感。實際上這個小門走的人很少,鮮有僧人出入。在我等待的時間裡,一共只有三個僧人進入過。有時候即使你準備好了,也不見得能夠拍到想要的畫面,但是不思考、不準備只能是無功而返。畫面右側虛化的牆面使畫面有了縱深感和層次,如果沒有虛化的前景,畫面則顯得比較平,從而失去了意境。

旅拍:理不清紅塵你來我往,心中卻已然無煩無憂(五臺山之二)

上圖也是本次旅拍我比較喜歡的一張圖片,“五臺聖境”我覺得恰到好處。天空中層次分明的烏雲與左側香爐飄過的青煙恰好反映了右側牌坊上的五臺聖境幾個字。如果是大晴天兒或者當時的風向不對使煙霧沒有飄到這個方向,畫面就無法更好的表達這個主題。

旅拍:理不清紅塵你來我往,心中卻已然無煩無憂(五臺山之二)

在一個偏殿的影壁牆上雕刻著“大悲咒”全文,圖中所示這是信徒捐贈的。縱觀全國各地有名無名寺廟,很多物品都是佛家度化之人捐贈的,可見信仰的力量是多麼強大。

旅拍:理不清紅塵你來我往,心中卻已然無煩無憂(五臺山之二)

纏結的蛛網配上殿宇的北京反映出滄桑之感。

旅拍:理不清紅塵你來我往,心中卻已然無煩無憂(五臺山之二)

旅拍:理不清紅塵你來我往,心中卻已然無煩無憂(五臺山之二)

這是此行中我最佩服的一位僧人。從穿著打扮上看得出他就是類似於苦行僧,他的僧衣破舊不堪,打滿補丁,身上還有不少油漬。從菩薩頂下山的途中漸漸下起了小雨,他還是虔誠的每走三步便俯下身磕一個頭,無論是平路還是石階,一直磕到了他的神往“大圓照寺”。更為可敬的是他還帶著一隻狗狗一起走來,應該是他收養的流浪狗,可能狗狗是除了神明他的另外的精神寄託了吧?!

旅拍:理不清紅塵你來我往,心中卻已然無煩無憂(五臺山之二)

下山後,便趕上了五臺山的小氣候——一場大雨。這場雨把空氣澆的格外清涼,甚至是令人瑟瑟發抖。在羅睺寺避雨的時候就有好多當地人來賣雨衣,說是10元一件,正好避雨的人多,大家在起鬨的砍價中把價格砍到了6元,我也順便買了一件。所以走到哪裡都離不開砍價,尤其是在景區。後來趁雨小一點的時候就往下一個目的地——黛螺頂趕路,可是雨越來越大,根本無法登山了,所以乾脆在途中找了個可以避雨的路邊攤連吃飯帶避雨。這也是很多遊客的選擇,因為實在是沒辦法了,這一坐就是一個多小時。

旅拍:理不清紅塵你來我往,心中卻已然無煩無憂(五臺山之二)

黛螺頂,是五臺山東臺頂延伸下來的一個小小的山峰,垂直高度只有400米。但站在清水河谷仰望,黛螺頂古剎相當於一幢130多層高的摩天大廈,要想登頂,絕非舉足之勞。我們走的這條路全長108米,全部用五臺山青石鋪成,共有1080級臺階,叫"大智路"。它比菩薩頂的108級臺階整整多了9倍。

旅拍:理不清紅塵你來我往,心中卻已然無煩無憂(五臺山之二)

雖說1080級臺階看似不多,但是比較陡峭,蜿蜒曲折,一眼望不到頭。上山途中小雨時停時下,伴隨著就是一會兒打傘穿雨衣,一會兒又得脫下收起來。

旅拍:理不清紅塵你來我往,心中卻已然無煩無憂(五臺山之二)

旅拍:理不清紅塵你來我往,心中卻已然無煩無憂(五臺山之二)

途中經過善財洞,不大。有空可以進去看看。

旅拍:理不清紅塵你來我往,心中卻已然無煩無憂(五臺山之二)

山上喜鵲很多,隨處可見。

旅拍:理不清紅塵你來我往,心中卻已然無煩無憂(五臺山之二)

在上山途中會遇到好幾位僧人,他們拿著那種掃床的笤帚,在清掃被大風和雨打落到臺階上的樹葉,一級一級的掃,旁邊放著缽盂,用來向路人要求施捨錢財。我是沒有搞明白,這些僧人到底是五臺山的僧人還是過往遊僧,他們的行為是相關寺廟允許的還是個人行為。

旅拍:理不清紅塵你來我往,心中卻已然無煩無憂(五臺山之二)

一場大雨將出生不久的兩隻小麻雀澆的無法飛起來,看著它們努力的想飛到外面的草叢中去,著實讓人不忍。我和一位路過的阿姨將瑟瑟發抖的它們小心的捧起來放到了臺階外面的草裡,也算是做了件善事吧。旁邊一位商販說,也許放進去也逃不過被野貓叼走的命運。自然界的優勝略汰就是這麼殘忍。

旅拍:理不清紅塵你來我往,心中卻已然無煩無憂(五臺山之二)

因為臺階本身比較陡峭,所以到後來的路段幾乎是每爬五、六十級臺階就得歇一歇。不過下過雨後的山間空氣格外的新鮮,在享受純氧的努力中,終於來到了山頂,也就是黛螺頂。

其實登黛螺頂也被人們稱作“小朝臺”,因為在黛螺頂裡的廟宇中供奉著五方文殊,朝拜過後就相當於朝拜了代表五臺山東西南北中五個臺的文殊菩薩。如果沒有時間了,就可以不必再分別登臨五個臺進行朝拜。所以,一般來說,到五臺山的遊客都要到黛螺頂朝拜一番。

旅拍:理不清紅塵你來我往,心中卻已然無煩無憂(五臺山之二)

旅拍:理不清紅塵你來我往,心中卻已然無煩無憂(五臺山之二)

看看僧侶們穿的棉服就知道當時的天氣有多冷,而我竟然就穿著短袖,真的是沒有感覺到冷,可能一直在走的緣故吧。浩哥威武!!!

旅拍:理不清紅塵你來我往,心中卻已然無煩無憂(五臺山之二)

旅拍:理不清紅塵你來我往,心中卻已然無煩無憂(五臺山之二)

五方文殊殿的後面是大雄寶殿,裡面供奉的是釋迦牟尼。其實在很多寺廟裡,無論是黃廟還是青廟,除了文殊菩薩,大都也供奉著釋迦牟尼。

旅拍:理不清紅塵你來我往,心中卻已然無煩無憂(五臺山之二)

上面的這張是在出黛螺頂寺廟的大門時看到的,進門時沒有看到,這個雕刻很有層次感,顏色也對應的很好。

作為知名景區,開發的一定是相當到位。下山時如果不想走路,可以乘坐纜車,老爸堅持還想走下去,被我攔下了。本就快七十的人了,腿腳也不靈活了,能登上來已經不錯了,臺階又滑,無論如何不能再走下去了,所以下山讓他坐的纜車。

把老爸送上纜車後,我一路小跑的下了山。說到底還是年輕,下山可比上山快多了,上山的時候照顧著老爸,下山就我一個人,所以時間很短。

旅拍:理不清紅塵你來我往,心中卻已然無煩無憂(五臺山之二)

下山後又回五爺廟拍了上一篇開始時的那張五爺廟的沒人的場景,然後又進殊像寺參觀了一番,便結束了第二天的行程。

殊像寺與顯通寺、塔院寺、菩薩頂、羅睺寺並稱五臺山五大禪處,又為青廟十大寺之一,是一座很有名氣的寺院,是因為康熙為殊像寺的文殊騎狻猊像題匾:“瑞相天然”。於是,殊像寺一躍而成了五臺山的五大禪處之一和十大青廟之一。

旅拍:理不清紅塵你來我往,心中卻已然無煩無憂(五臺山之二)

旅拍:理不清紅塵你來我往,心中卻已然無煩無憂(五臺山之二)

不得不說,環境影響人,在面對清靜無為的佛陀之下,內心縱已超凡。雖處紅塵,身經多事,但已瞭然。

經過和青旅老闆的瞭解,原本的計劃是在第三天的早上去東臺看日出。但是能不能看到,得看頭天晚上的天氣。所以第二天下了那麼大的雨以後,晚上雲依然沒有散開,第三天的日出就泡湯了。但是去東臺的計劃沒有變,因為核心景區到東臺是最方便的,去其它的臺都要先到東臺換車。

敬請期待下一篇——東臺之旅!

旅拍:理不清紅塵你來我往,心中卻已然無煩無憂(五臺山之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