極名家楊禹廷太極拳最高境界全身中正安舒空虛

武術 莊子 顏師古 南懷瑾 楊禹廷傳吳式太極 2017-04-01

數千年前,自從先秦道家的宗祖指出了異於常人的真人形象“其寢不夢、其覺不憂、其食不甘、其息深深”(《莊子*大宗師》)後,就成為後世學仙修真的標準,尤以“其息深深”的境界奧妙難窮!其要處雖經莊子詮釋---真人之息以鍾,但人多以為是即成功夫,於法無補。降及漢唐五代宋元之間,道學昌盛,經典氾濫,大都從爐鼎立論,求降心火而入丹田,交會龍虎相濟於水火;或論以頭為根足為梢,根固自然枝榮。其實足在先天為梢,在後天即為根!先賢示者是即成之法,凡人以仙路為己任,捨本逐末,所以修道者眾,功成者寡一何愚也!按人身陰陽經脈,多源足下,所以近代大家如陳攖寧、南懷瑾等皆本老子“摶氣至柔”法而倡以靜坐先求理通氣脈,正是明道而漸修入手的正法。自宋元間三豐祖師以大道無為法理演人身有形之相(太極拳)、於動靜開合之間體驗陰陽生機,欲 “天下豪傑延年益壽”,天人合一的養生妙要方始普通人間。昔武禹襄先師依據祖師遺教,指出太極拳之要為“其根在腳”發人深省。吳圖南先師於上世紀三十年代即著書立說、極述其要,他說 “足為全身之根源,足動則全身動,足停則全身停。(此語可為拳經“一動無有不動,一靜無有不靜”的註解--樹人)故練國術者應注意足之所在地、而定攻守之計劃。步法敏捷,身法活潑,進退得體,攻守得當因敵變化、以示神奇,皆在足之一舉一動。語云:舉足輕重即此意也……足跟維持平衡也……足掌為全身重量之所寄,且能夠轉移重心……足趾亦能維持平衡……”

極名家楊禹廷太極拳最高境界全身中正安舒空虛

因腳而有步,有步即有法。太極行功十三式中步居其五,足在行功走架、進而以拳體道的過程中的重要性,自不待言,但怎樣正確的修煉呢?祝大彤老師在繼承吳圖南先師等大家理論的基礎上,師古法道、博學多思集四十餘年行功體驗,於上世紀九十年代中,石破天驚的提出了修煉太極腳的概念和理法!認為“不練太極腳焉得太極拳、那有太極功?腳下無功夫,周身怎放鬆?並根據楊禹廷先師“腳平鬆落地,不可踩地,腳與大地融為一體,周身不要掛力”的要求做為指導思想,大膽捨棄現有太極拳行功自上向下沉降而形成五趾抓地的練功方法,明確指出:太極拳功夫在腳下,所以放鬆應自腳下開始!具體的方法是在“腳平鬆落地”(楊禹廷語)的情況下,鬆腳趾、鬆腳掌、鬆腳根。

極名家楊禹廷太極拳最高境界全身中正安舒空虛

怎樣鬆呢?退去本力即可。退去本力後的腳與地面似有空虛感,好像身體並未站在地上似的。祝師描繪這一景象:腳下離虛入仙境。再依次向上放鬆周身各處,會覺得周身內外都有下沉感。雙足即感沉穩又覺輕靈。這種沉穩是自然紮根於地的感覺,與五趾用力抓地獲得的一定程度上的穩定不同;輕靈也與減重感不一樣,而感到是沉穩後一股清氣上升形成的。祝師說腿腳神經植根大地,自然沉穩。鬆腳後一直到頂。虛靈神頂做好了,自然會“滿身輕利”,這種現象正是道家性命雙修功法中所說的的“與天地之氣相往來”!腳鬆後陰陽虛實呈現於周身內外,彼時可充分體會拳經中所說“一處有一處虛實,處處總此一虛實”之意境。體用中可毫無行跡的運用虛實轉變的自然法理而發人於無形。按照《十三勢行功心解》要求練習太極拳者:一舉動周身俱要輕靈。只有鬆腳後先求得自身上下內外的統一。才能真正做到“邁步如貓行“的輕靈地步。如果說“真人之息以踵”是成道的境界,那麼鬆腳行功即是通往這個境界的唯一入門法!實屬祝師在太極拳內修領域中劃時代的貢獻!

發前人之未明處:言先賢之未道訣,詮釋大道正修途徑,不傳之祕,公諸於世!祝師之胸懷廣闊,可見一斑。

自從祝師提出太極腳的概念並揭示太極腳內修祕法使100年來的太極理論有了質的突破。在依照祝師所教行功法理的具體實踐中,我們體會到只有先放鬆腳下、周身內外才易於放鬆。腳下放鬆,自然下沉。行功日久腳下真正的輕靈穩健自然發生,才能承擔“勁起於腳跟”的重任,也為最終以拳體道而達到 “無形無相”地步時的踵息打好了根基.

放鬆腳下的理論祝師指示甚明,而放鬆的方法祝師也再三指示:腳平鬆落地,依次鬆腳趾、腳掌、腳跟及腳踝------退力為鬆,尤其是那兩句極形象的話:站上厚毯找放鬆,腳下離虛入仙境。(厚毯不一定人人能找到,可以想象成如站厚毯)或根據用意不用力的原則,可知以退力的做法而達到離虛的感覺是放鬆的關鍵。人的腳置於地上,起碼有一百多斤的自重需承擔。僅憑想象退力而要達到離虛,顯然是不夠的。如何正確的理解這個退力的意念及離虛的感覺呢?先要弄清什麼是離虛,《太極拳輕重浮沉解〉載:雙沉不近於重,則為離虛。又說:雙沉不為病,自爾騰虛,與重不一。沉是因為放鬆造成的,所以不是病,重是用力做出的,所以是病。沉而能自然有“騰虛”的感覺:站在地上卻未有站在地上即有並未踏實的感覺,客觀現實腳雖站在地上,而在感官上腳掌與地面已不接觸,所以才會有騰虛(騰在虛空)離虛(離地成虛)的感覺。這種感覺有的時間就像腳與地之間有一團氣體瀰漫,其實感覺自己的整個腳底掌都成了一團氣霧---當一開始想到放鬆退力就這樣做,那立刻就會體會到腳下離虛及一股無形勁意或可說是腿腳的神經向上貫通而帶給身體的鬆舒感。繼續向上感覺整個腳掌(上下)腳踝都漸漸的被一團氣霧籠罩或漸漸氣化了---腳、踝都成了氣體、骨肉都變成了氣的那種感覺。這樣去做放鬆九大關節,哪兒緊張有力,就讓它氣化自然放鬆,周身上下內外任何一處都可以這樣。氣化不是找一團氣體來軟化某一部位,也不是某一部位變成了氣體,而是讓某一部位都融在一團氣霧裡,使這一部位變得鬆柔寂靜,積聚一團無形真氣,裹體溫揉,而使身體由局部而至周身達到柔和的感覺且最終由意識形態的感覺到身體生理變化的實有。這種方法即是老子在兩千多年前所傳的“摶氣至柔法”!(見<道德經〉第十章:摶氣至柔,能嬰兒乎?)

更令人驚歎的是這種方法與佛教禪修的白骨觀想法毫無二致,不同者一白骨一氣霧而已。(《佛說禪祕要法》載:佛告迦希羅難陀----先當繫念著左腳大趾上,諦觀指半節,做泡起想,諦觀極使明瞭。然後做泡潰想,見指半節,極令白淨,如有白光--)所以筆者每解點滴理義,或於師授法要略有所明時,常覺祝師追溯前賢其所授法旨往往與仙、佛妙理相通貫。真正“學究天人”信為當今聖賢。但這是紙上談兵者所難以理解體會到的----

今人又多以所謂之貓步來代行腳下功夫。

貓步一詞不知始自何人,今又有人稱為太極步。其多為學太極拳者學練,流傳頗廣---餘在京滬豫冀魯陝甘湘贛新疆等地皆曾見到。其形一足立定、另一足經其內側向前或側位落地後立定,轉上另一足。肢體其它部位不需運動、隨左右足行即可;考其源亦無外乎禹步之濫觴也。具一定拳術腰腿功夫者習此法,可得初步之規矩。然此法實非太極門功法,太極步一說不知何人為始作甬者也。太極之為理、為法也“一開一合絕無勉然、一動一靜恰合天然”[見陳鑫《陳氏太極拳圖說〉]而貓步之練法,刻意求輕捷靈便、存心顯緩急之形,求一定腰腿功力尚可,欲得太極之神髓則絕無能由!查太極拳經典雖有“邁步如貓行”之說,練貓步者多以此為依據,實乃未解先賢真意耳!察貓之行走:其神也舒適、其意也寧靜、其行也安逸、其腳也輕靈,望之可喻為安然自在也。然觀今之習貓步者:睹其顏則故作平靜、察其心實欲驚雷閃電,故知其所仿者乃貓遇警襲敵前之神態也。維此法古已有之即各派拳械中共有大同小異之“靈貓撲鼠”是,乃應用之身法、跡象太重且落於對待,輕靈亦是人為非自然法相豈得謂之真輕靈?經典之意必是棄繁而就簡---此理從大道至簡直理而來---讀書而不求甚解、每至偏差如斯令人嘆惜!此法常人偶一為之亦無不可,所謂學欲廣博也;已具根基者習之、事倍而功微;年老體弱單以健體為目的者切切不可習練!女性尤不宜!久之妨害生理,其害與馬步同。是故學拳行功宜求明理之師!無師者亦當自我驗證:無論何種功法,練後身心疲憊、耗損精力兼具肢體彆扭、以至關節曲伸不利者,即非太極法則!何故?蓋以力求太極真意者、雖十佛出世,不可得也!

極名家楊禹廷太極拳最高境界全身中正安舒空虛

讀 書 感 懷

學海生涯三十年 未識妙法在眼前 自然可成千般事 筋骨豈能三朝鮮? 虛空有物藐崑崙 神意無盡瞻芥子

大道正理傳承久 色相奈何解不透? 渾茫一片雲遮月 對境具緣莫問禪 海上神山仙蹟遠 花前屋後廚下難---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