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加華國術館發佈武術精髓之:中華武術四大技擊之一擒拿術

武術 日耳曼擒拿術 漢朝 公羊傳 中國武術文化網 2017-06-04

中國擒拿術,歷史悠久,源遠流長,是中華民族千百年來在鬥爭實踐中不斷積累和總結出來的搏擊術。作為中華武術四大技擊之一,擒拿術彙集了中華武術的精髓,是民族寶貴的文化遺產。

擒拿之術,源遠流長,它緣起於人類的鬥爭實踐,發端於中國春秋時期,勃興於秦漢之際,極盛於明清今世。在2000多年的攻戰殺拿中,大致經歷了折、拿、纏三大技法階段,而今以其完備的技術和理論自成一體,在武林技擊術中獨樹一幟。

上海加華國術館發佈武術精髓之:中華武術四大技擊之一擒拿術

作為一種拼殺技擊,擒拿產生之初,與其他武技並無二致,首先從頭頸部開始,以期一次性制敵於死地。從先秦至漢代的挈頭技即為今天擒拿術之始祖

據《春秋·公羊傳》記載,“宋萬怒,搏閔公,絕其短”,述說二人在徒搏中,宋萬使用折斷閔公頸椎的絕頭之技,將其置於死地。

在秦國統一六國的過程中,秦兵運用挈頭之技擊敗全身甲冑的敵人的戰術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上海加華國術館發佈武術精髓之:中華武術四大技擊之一擒拿術

到了漢代,中國醫學有了重大發現,人們對人體生理、解剖學的深刻認識極大地促進了擒拿術的發展,使其能十分準確地把握實施擒拿的解剖體位。這時,擒拿術又發展到絕骯、壓脈技,“絕,斷也”、“骯,咽也、頸之大脈也”。

“絕骯技”

上海加華國術館發佈武術精髓之:中華武術四大技擊之一擒拿術

即為絕頭斷頸之技或以手指壓按咽喉或喉結兩側之頸總動脈之技,以阻斷大腦氧氣血液之正常供應,致人昏迷和死亡,同以前的絕頭以力橫斷相比,絕頭以指巧壓更可說是技高一籌,實現了攻擊部位由面到點,手法上由斷折關節到壓按穴位的突破。

擒拿術作為一門獨特的技術經由歷代武學理論和實踐的發展而不斷完善,其名稱也因時代、地域、流派而不同,技術方式更是各具特色。明代有鎖技,清代有串指,民國有擒拿之稱,而今天,人們將所有這些技術統稱為擒拿術。

“擒拿”一詞中,“擒”字的含義在古文中非常明確,“擒者,捉也”,而“拿者,牽引也”,二者合併表示以某種方式捉拿之意。擒拿的方式也隨著人們在實踐中不斷總結和積累日臻完備,蔚為大觀,從而使擒拿術的內涵和外延不斷髮展變化。

上海加華國術館發佈武術精髓之:中華武術四大技擊之一擒拿術

擒拿術作為中國武術四大格鬥術之一,既不同於“踢”、“打”之勇猛明快,又有別於“摔”之角鬥拼搏,其獨特的技法和出奇制勝的效果吸引著歷代拳師刻苦鑽研、反覆實踐。中國武術門派眾多,各門各派皆有其獨特的擒拿之術,如查拳中的抓肩壓肘、華拳中的虎爪猿纏、八極中的大纏與小纏、通臂中的擒龍手、太極拳中的上步擒打等。隨著理論的進一步發展和技術的不斷積累,出現了專門的搞拿術,如民間流傳的“少林拳擒拿十八法”、“三十六合鎖”、“七十二擒拿”等

上海加華國術館發佈武術精髓之:中華武術四大技擊之一擒拿術

今天的擒拿術主要是以人體解剖結構、筋骨活動規律和經絡學說為依據,使用刁、拿、鎖、扣、扳、點、纏、切、擰、挫、旋、卷、封、閉等招法,以拿敵一部而制敵全身為目的進行擒捕與解脫、控制與反控制的專門技術。

點擊觀看龘賢居同音堂視頻解讀武術究竟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