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初三藩之亂

平西王吳三桂(中)與親兵

三藩之亂(1673年12月28日-1681年12月8日)是清朝康熙初年,以吳三桂為首的平西、靖南、平南三藩,藉口朝廷撤藩之議,結合海內外反清勢力起兵的戰爭。自1673年(康熙十二年)冬吳三桂舉兵始,至1681年(康熙二十年)清軍攻佔雲南、吳世璠自縊而終,共歷時八年。

吳三桂起兵初期兵勢甚勐,數月之間便攻佔江南六省。靖南王耿精忠、平南王之子尚之信、廣西將軍孫延齡、陝西提督王輔臣、察哈爾親王布爾尼、延平王鄭經等先後舉兵響應,一度動搖清廷在中原的統治根基,吳三桂之聲勢至此達到頂點。不過,吳軍此後未能有所進取,清廷在相持階段逐漸獲得轉機。1676年(康熙十五年),清大將軍圖海憑藉平定察哈爾之餘威,一戰而收復關中地區。與此同時,康親王傑書等各路清軍也擊破耿精忠三路北伐大軍於浙江和江西一帶,耿精忠於此戰後向清廷投降。次年(1677年),尚之信亦降清,孫延齡勢力則於廣西覆滅,吳軍之東西兩翼皆被清軍翦除,清軍在全局上對吳軍呈合圍之勢[參 8]。1678年 (康熙十七年),吳三桂稱帝,國號為周,建元昭武,試圖重振民心士氣,然而卻於數月後病死於衡州,太孫吳世璠繼位。此後,戰局對於吳周而言更是每況愈下,先失重鎮嶽州,湖南因而不保;清軍又擊敗吳周將領王屏藩於四川,試圖阻斷吳軍補給線,吳世璠只得退守貴陽。1680年(康熙十九年),清軍順勢分道入黔直指雲南,於次年(1681年)攻克昆明,吳世璠兵敗自縊,三藩之亂至此平定。

戰前形勢

三藩由來

清初,滿洲統治力量尚不足以直接控制南方各省,因此滿清統治者採取「以漢制漢」之政策,在“三順王”的基礎上分封清兵入關有功之四位漢人將領治理南方各省、與南明勢力作戰以鞏固清廷統治。朝廷冊封吳三桂為平西王,鎮守雲貴、四川;孔有德為定南王,鎮守廣西;尚可喜為平南王,鎮守廣東;耿仲明為靖南王,鎮守福建,史稱“四王”。後孔有德與其子孔庭訓為南明李定國所圍殺,僅遺有愛女孔四貞,被孝莊文皇后收為義女,定南王封國、王爵遂無嗣而廢。自此清所封四個漢人藩王只剩其三,所以史書稱之為“三藩”或“後三藩”(與“前三藩”,南明弘光(福王)、隆武(唐王)、永曆(桂王)政權相對應)。

清廷形勢

少年康熙皇帝

康熙帝玄燁在除掉鰲拜專權、掌控朝政後,將目標轉移到消耗天下財政大半、具有自主選官權的三藩之上。康熙帝即位之初,清廷內部原本仍將“以漢制漢”作為施政綱領,為籠絡民心之重要舉措,因此鰲拜等四位輔政大臣無視順治帝遺詔中專任滿洲以防大權旁落的警告,仍放任吳三桂在外專權。後來,鰲拜被擒,滿洲保守勢力一時抬頭,撤藩之聲逐漸壯大。為專注於應對撤藩可能帶來的軍事後果,康熙帝晉封察哈爾部首領布爾尼為親王,位列內蒙古四十八旗王公之上,抵禦可能來自於西蒙古準噶爾部的入侵;同時,在東北地區僅以驅逐等保守策略應對羅剎彼得一世在遠東的擴張。在整體軍事實力上,自清廷定鼎北京後,八旗兵力總數約為20萬人;綠營兵曾一度達60餘萬,後經裁減,只剩下20餘萬。因此,在康熙初年,清廷總兵力約在40萬左右。

三藩形勢

平西王吳三桂

之前,清廷為方便與南明作戰,將雲南軍政全權交付吳三桂。順治帝曾頒佈上諭:“……命平西王吳三桂、移鎮雲南。今思該藩忠勤素著。練達有為。足勝此任。當茲地方初定之時。凡該省文武官賢否、甄別舉劾。民間利病、因革興除及兵馬錢糧一切事務。俱暫著該藩總管奏請施行。內外各該衙門不得掣肘。庶責任既專。事權歸一……” 三桂逐漸利用此特權擴大自己的勢力。他茲令各部委派其中意之人為官,各部畏於其勢,即便之前已選定委任官員,仍然按其意思改易,因此一時有“西選”之稱。

此外,三藩的軍事實力也較為雄厚。彷照八旗兵制,尚、耿二王麾下各轄漢軍旗3,000人,加上綠營兵各6,000至7,500人,然而兩藩轄下人口眾多,壯丁、役伕人數數倍於此,因此尚耿二藩所轄不下三十萬之眾。吳藩之軍事實力甚至高出尚耿之總和,吳三桂旗下所屬漢軍五十三佐領共10,600人,加上麾下綠營兵組織“四鎮十營”的21,600至24,000人,還額外自行招募了大量雲南土著“猓猓兵”。由於常年與南明、緬甸、雲貴土司作戰,三桂麾下精兵勐將聚集,有都統吳應麒、吳國貴、夏國相、胡國柱;總兵馬寶、王屏藩、王緒等將領,實際兵力遠超朝廷規定之編制。為知己知彼,力保權力不失,三桂還使其子吳應熊以額駙地位之便利結交朝廷大員、探聽內部信息。吳三桂設平西王府於永曆帝五華山之舊宮、並將前明沐王府莊園納為己有,又私自開山鑄錢,與蒙古貿易購買軍馬,儼然有獨立王國的架勢,三藩遂漸形尾大不掉之勢。

海外形勢

清荷聯軍與明鄭軍隊交戰於金門烏沙頭

永曆帝、張煌言等南明各勢力相繼被清廷消滅之後,孤懸海外、以鄭經為首的明鄭勢力成為唯一仍奉明朝為正朔的抗清軍事力量。自鄭成功死後,明鄭內部經歷了一系列權力鬥爭、對外則在與清荷聯軍的交戰中丟失金門、 廈門,統治區域僅剩下臺灣和澎湖列島。清廷多次以高官厚祿招降分化明鄭勢力。鄭經以朝鮮、琉球為例,希望臺灣成為清朝屬國,保留衣冠髮式。清廷對此斷然拒絕。鄭經因而重整旗鼓,蓄勢待發,準備尋機與清廷開戰。明鄭多次向日本請求援軍反攻清廷,但江戶幕府由於既定的鎖國政策,雖然對反清復明勢力多有同情,仍拒絕了出兵的請求。力主支持明鄭的薩摩藩則對其進行了軍需支持。

撤藩激變

1673年(康熙十二年)春,平南王尚可喜因與其子尚之信不和,上書朝廷,請求歸老遼東,以之信襲爵留守廣東。康熙帝順勢宣佈裁撤尚藩,命尚氏父子一齊返回遼東故鄉。吳三桂聽聞尚家被削藩後,感到非常震驚,聯合靖南王耿精忠上疏朝廷請求撤藩以為試探。吳三桂自以為功勳高於尚耿,認為朝廷將彷效明朝沐英故事,使其世守雲南,並未完全作好造反準備。

然而,康熙帝贊同尚書米思翰、明珠、莫洛撤藩之意,以“撤藩亦反,不撤藩亦反”為由力排眾議,宣佈裁撤吳、耿二藩。消息傳來,吳藩震動,但吳三桂苦於沒有適合起事的名義。三桂原計劃假意允諾朝廷,待率部撤至中原時突然發難。然而,雲南巡撫朱國治頻繁催問行期,監視甚嚴,吳三桂見形勢難耐,遂殺朱國治,自號“周王”,以“大明天下都招討兵馬大元帥”之名義舉兵,恢復明朝衣冠,併發檄文表達其反清復明之意,聲稱其為託孤受命,為漢奸乃忍辱負重,然而對其親手殺死永曆帝則始終無法自圓其說,此成為其團結民間反清復明勢力的一大障礙

另一方面,清廷以吳應熊以及耿精忠諸弟在京為政治人質,並不認為吳三桂敢於毫無顧忌驟然起兵,撤藩後甚至還派員赴雲貴上任。接獲吳三桂反清檄文後,康熙帝否決索額圖請誅撤藩之臣以謝三桂的提議,急調荊州都統巴爾布進駐常德,武昌都統珠滿增援嶽州、西安將軍瓦爾喀率部進駐四川,河北、河南、和山西各地都督各率兵馬分別進駐西安、漢中、安慶、兗州、南昌等要地待命,任命順承郡王勒爾錦為寧南靖寇大將軍總統滿漢各路兵馬,同時下詔停止裁撤尚耿二藩以孤立吳三桂。

吳三桂反訊傳到北京的第二天,京城有楊起隆者自稱“朱三太子”,密謀率領其他八旗奴僕四處縱火,藉機起事,因事洩,被都統圖海、祖承烈等迅速圍捕。楊起隆突圍逃走,其黨羽數十人被抓。百姓因此人心惶惶,欲逃往西山。康熙帝為全力對付吳三桂,發佈上諭安撫百姓,並將叛亂者處死,家屬從寬赦免。此後,京師形勢逐漸平穩。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