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黃昏的太陽,我們卻把它當成了黎明的曙光。”這段話出自《巴黎聖母院》,放在當下同樣具有借鑑意義。當身邊越來越多的年輕人拿起自拍杆行走在春熙路,不得不讓我們重新思考媒介與社會、數字與科技、隱私與倫理之間的關係。

5月29日,第七屆中國網絡視聽大會舉行,虎哥先後聆聽了5G方案提供商、運營商、內容生產商、內容平臺等對於網絡視聽行業的見解。站在5G的科技風口上,整個內容生態正在發生哪些變化?

AI+5G,對內容貢獻遠超想象

京東AI研究院副院長、計算機視覺與多媒體實驗室主任梅濤表示,AI不僅僅能人臉識別,如今還可以寫詩、作詞、繪畫、做主播、當平面設計等等。AI可以識別出畫面中每一個物體的含義,甚至可以將一個正在奔跑的運動員從畫面中摳出來,放在其他背景上。

人工智能對於媒介產生所做出的貢獻將持續提高,甚至在藝術界也在積極擁抱技術。如今,中央美術學院出現了一個新專業,稱為“藝術+科技專業”,旨在研究藝術如何緊貼技術創造出不同的表現形式。

網絡視聽產業未來走向何方?

中央美術學院設計學院藝術+科技專業教授費俊,借用了人臉追蹤技術打造出“雙生花”數字藝術展覽。表演過程中人臉上不斷變換出現數字化的“面具”,費俊表示:“這對即時性有極高的要求,但凡出現0.1秒的延遲就會露餡。以往演員必須要根據燈光去適應環境來卡時間點,但是未來擁有了5G技術,我認為環境可以去適應演員。”

此外,虎哥瞭解到諸如VR等技術已經出現在2019年威尼斯雙年展中,借用科技,當下藝術創作更具有想象空間。

頭部平臺的線下場景思考

對於微博、映客、抖音等平臺來說,一個很明顯的變化是“線上線下正在形成共生的融合發展趨勢”。

微博CEO王高飛表示,微博已經與娛樂節目、電視劇、電視形成了共生關係。微博鼓勵用戶通過大屏端觀看內容,隨後在微博端對話題熱度進行維護。當下微博進入第三發展階段,與地方電視臺節目微博同步直播,提升覆蓋人群,節目在微博的播放量、觀看量合併到節目整體收視率中。

網絡視聽產業未來走向何方?

王高飛介紹了一個和央視合作直播的案例:“當央視提出要在電視臺和微博同步直播時,我們都很吃驚。”新媒體與傳統媒體以前都會搶流量,但接下來更多會共生。

從喜馬拉雅的一系列線下動作也能看出,如今的互聯網平臺已不單純聚焦線上發展:喜馬拉雅利用自身優勢建立線下有聲圖書館,在商場/公園/地鐵場景下,以自身內容賦能生活場景。“我們把有聲圖書館落地到西安地鐵2號線,普通乘客都可通過掃碼聽到有聲的故事庫。”喜馬拉雅聯合創始人兼聯席CEO餘建軍說。

網絡視聽產業未來走向何方?

結合GPS定位和推薦,喜馬拉雅通過聲音覆蓋西安的吃、喝、遊、購、娛,讓文化滲透到了各個場景。

物聯網帶來了新媒介形式

對於媒體而言同時處於最好和最壞的時代。一方面科技拓展了人們獲得信息的廣度,但另一方面我們不得不面對“信息過載”。業界預測在物聯網時代將有超過400億個屏幕出現在人類生活之中,但僅僅在當下,多數人認為一臺手機制造出的信息就讓我們難以招架。

網絡視聽產業未來走向何方?

“如何填充未來這些屏幕?我認為這是媒體的機會。”北京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講席教授彭波說:“我們正處於萬物皆媒的時代即IoE(Internet of everything),與其擁抱互聯網不如擁抱物聯網。”基於這種場景,未來媒介傳播形式將具有“all to one”的特性,所有屏幕為用戶推送專屬於他個人定製的內容。

虎哥瞭解到,不少媒體已經開始探索“傳感器新聞”的形式,諸如將攝像頭、煙感報警器等信息結合AI技術進行新聞生產:人民網正試圖將城市中機器拍攝的視頻接入視頻數據雲平臺,通過智能篩選後再進行人為判別新聞性進行發佈。

網絡視聽產業未來走向何方?

人民網信息技術有限公司總經理辛瑞佳表示:社會中存在大量視頻設備,它們產生的內容沒有充分利用,但是新聞記者卻很少,不可能產生足夠的內容。“但是設備可以生產出新聞素材,通過借用5G去傳輸、AI去判斷,記者有能力觸及更多有價值的內容。”

短視頻、直播形式同樣為傳統營銷方式帶來革新:淘寶曾對用戶購買時間做過統計,得知在傳統方式下用戶打開淘寶到消費需要花費5-7天。但是淘寶直播出現後,用戶進到直播間從看到主播到下單隻花3分鐘。

淘寶網內容電商事業部總經理陳鐳認為,借用短視頻和直播,營銷方式正發生巨大變化。“互動營銷成為可能,比如你想購買某件商品會有專業買手隨時跟你互動,詢問你細緻的商品需求。去年一年淘寶通過直播導致的交易達到千億,淘寶上48%商家開始使用短視頻內容進行展示,預測三年後90%用戶看到店鋪都是動態的。”

網絡視聽產業未來走向何方?

新傳播環境下內容仍是核心問題

雖然視頻毫無疑問是風口,但從內容來看儲備依舊不夠。以微博數據為例,大V專注生產視頻內容的還不足1/10,當下仍是圖文為主的內容生產方式。而諸如映客等傳播平臺大多都認為,很多註冊用戶都有被培訓的需求

相比於感官體驗的提升,超高清視頻也為內容製作者、版權保護提出了新要求。最簡單的變化便是對細節的把控,四開花園網絡科技(廣州)有限公司前端技術總工程師於路,曾參與過多場4K環境下內容製作。“4K環境下能夠把演員的指甲油、服裝細節等都拍攝得清清楚楚,這對於化妝師、道具師、演員等都提出了更苛刻得要求。”

同時,隨著拍攝設備不斷小型化,版權保護也面臨著更嚴峻的挑戰。比如體奧動力(北京)體育傳播有限公司簽下了國內中超版權,副總裁劉宇對於即將到來的5G卻比較擔憂:隨著攝像設備不斷小型化,通過5G網絡,未來甚至任何一個人都可以在中超賽場上進行直播,版權保護如何進行?

網絡視聽產業未來走向何方?

不過最大的問題仍是整個產業處於“互相等”的狀態:超高清視頻終端廠商等消費者來買單、消費者在等更優質的內容、內容提供商在等國家補貼才有錢升級設備做內容……

一個尷尬的現實是,雖然我們開始談及8K,但目前4K內容方面仍舊缺乏,百視通網絡電視技術發展有限責任公司總裁助理、內容產品部總經理郭天飛,認為當下真正開通4K超高清頻道的,國內只有廣東臺和中央臺,全球範圍內也只有70多個。

“即便是開通了4K頻道,每天能提供10小時以上4K內容的依舊稀少,大部分頻道都是輪播。同時我們發現觀眾並不是對所有4K內容都買單,觀眾喜歡的是4K體育賽事。而對於電視劇,觀眾是喜歡畫面還是劇情仍有待商榷。”郭天飛表示。

如果我們仔細觀察,會發現5G、物聯網、AI、區塊鏈等技術似乎都在同一時期爆發,在一定程度上網絡視聽生態正處於高速成長期。這個環境下每個細分行業,從視音頻編解碼、視頻內容培訓、超高清視頻內容製作、AI智能算法等等都將迎來機會。

天虎科技 尚志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