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國時期武漢大學是如何從無到有的?'

"

1915年秋天,一位名叫Frederick Gardner Clapp的美國人,帶著幾位隨從,在揚子江畔古老的武昌城牆上走動顧盼。四年前的這個季節,正是在這座古城裡,爆發了震驚世界的辛亥革命,終結了中華帝國的漫長曆史。

"

1915年秋天,一位名叫Frederick Gardner Clapp的美國人,帶著幾位隨從,在揚子江畔古老的武昌城牆上走動顧盼。四年前的這個季節,正是在這座古城裡,爆發了震驚世界的辛亥革命,終結了中華帝國的漫長曆史。

民國時期武漢大學是如何從無到有的?

與那個年代許多來華的外國人一樣,這位美國人也取了一個更接地氣的中文名字——馬棟臣。這個聽上去沾著些西北風沙味道的中文名,或許與此前他的經歷有關:作為美孚石油公司的勘探技師和地質工程師,他和他的夥伴們稍早前剛剛完成在中國北方長城沿線的地質考察。這次歷時半年的石油勘探活動,沒有獲得任何具有商業開發價值的發現,進而形成了後來著名的“中國貧油論”——這當然是後話。與此前在大漠孤煙之地的艱辛勘探相比,此時的馬棟臣,正在享受一次輕鬆愉悅的南中國之旅。100多年後的今天,我們依然可以從這一套沒有顏色但明暗對比鮮明的老照片裡,感受到當日驕媚的秋陽。

早在19世紀60年代,伴隨著漢口開埠,就已經陸續不斷有來自西洋各國的商人、傳教士和旅行者,攜帶照相設備來到武漢三鎮,為這座華中名城留下火棉膠或雞蛋清上的影像。民國初年出現在武昌的這位馬棟臣,似乎已是姍姍來遲了。不過,他為這座城市留下的影像,多少還是顯得有些與眾不同:對於城市街區的繁華囂攘,他似乎有些意興闌珊——至少這些景緻沒有激發他按下快門的衝動。從馬棟臣在武昌拍下的全部照片裡,我們幾乎可以完整還原出這天這一武昌一日遊線路:他爬上武昌明城牆轉了轉,隨後便由賓陽門(大東門)出城向東,坐上一輛黃包車,直奔稍遠處的洪山而去了。在這個陽光和煦的秋日午後,爬上武昌東郊洪山山頂的馬棟臣,將他的照相機鏡頭對準了東面延綿的丘陵,和更遠處一片模糊的水域。

通過這幀歷史鏡頭,我們不難感受到作為地質學家的馬棟臣,對武昌郊外丘陵大澤的好奇與興趣。當時他絕對不會想到,後來立志要推翻“中國貧油論”的另一位中國地質學家李四光,在這張照片拍攝後十數年,也同樣把關注的目光鎖定在了照片裡的山山水水之間。而這片童山濯濯、幾無人煙的荒郊野嶺將要發生的巨大改變,在民國初年剛剛經歷兵燹而殘破衰敗的武昌,也同樣無人能夠預知。

在過去的百年時間裡,“改變”一詞對不同代際的中國人而言,有著相差過於懸殊的不同尺度。1908年,當一座40米高的紅色水塔,在一馬平川的漢口市區拔地而起時,那刺破天穹般的視覺衝擊力,曾代表了20世紀初這座中國內陸城市在“改變”一詞的直觀意義上能夠演繹的極限。而如今,在這座以“每天不一樣”為口號的城市裡,生活在其中的人們,不僅對於日日刷新的城區面積和建築高度已然無感,即使是面對山川地貌的滄海桑田,也似乎已然不以為奇了。當年馬棟臣所見城牆之外的那個山嵐起伏、大澤渺渺的武昌郊野,早已被連片的摩天大樓和縱橫交錯的城市快速路覆蓋其上了。以今天的記憶和經驗為基礎,想要確切體悟“改變”的歷史意涵,似乎顯得難以令人信服(圖1)。

"

1915年秋天,一位名叫Frederick Gardner Clapp的美國人,帶著幾位隨從,在揚子江畔古老的武昌城牆上走動顧盼。四年前的這個季節,正是在這座古城裡,爆發了震驚世界的辛亥革命,終結了中華帝國的漫長曆史。

民國時期武漢大學是如何從無到有的?

與那個年代許多來華的外國人一樣,這位美國人也取了一個更接地氣的中文名字——馬棟臣。這個聽上去沾著些西北風沙味道的中文名,或許與此前他的經歷有關:作為美孚石油公司的勘探技師和地質工程師,他和他的夥伴們稍早前剛剛完成在中國北方長城沿線的地質考察。這次歷時半年的石油勘探活動,沒有獲得任何具有商業開發價值的發現,進而形成了後來著名的“中國貧油論”——這當然是後話。與此前在大漠孤煙之地的艱辛勘探相比,此時的馬棟臣,正在享受一次輕鬆愉悅的南中國之旅。100多年後的今天,我們依然可以從這一套沒有顏色但明暗對比鮮明的老照片裡,感受到當日驕媚的秋陽。

早在19世紀60年代,伴隨著漢口開埠,就已經陸續不斷有來自西洋各國的商人、傳教士和旅行者,攜帶照相設備來到武漢三鎮,為這座華中名城留下火棉膠或雞蛋清上的影像。民國初年出現在武昌的這位馬棟臣,似乎已是姍姍來遲了。不過,他為這座城市留下的影像,多少還是顯得有些與眾不同:對於城市街區的繁華囂攘,他似乎有些意興闌珊——至少這些景緻沒有激發他按下快門的衝動。從馬棟臣在武昌拍下的全部照片裡,我們幾乎可以完整還原出這天這一武昌一日遊線路:他爬上武昌明城牆轉了轉,隨後便由賓陽門(大東門)出城向東,坐上一輛黃包車,直奔稍遠處的洪山而去了。在這個陽光和煦的秋日午後,爬上武昌東郊洪山山頂的馬棟臣,將他的照相機鏡頭對準了東面延綿的丘陵,和更遠處一片模糊的水域。

通過這幀歷史鏡頭,我們不難感受到作為地質學家的馬棟臣,對武昌郊外丘陵大澤的好奇與興趣。當時他絕對不會想到,後來立志要推翻“中國貧油論”的另一位中國地質學家李四光,在這張照片拍攝後十數年,也同樣把關注的目光鎖定在了照片裡的山山水水之間。而這片童山濯濯、幾無人煙的荒郊野嶺將要發生的巨大改變,在民國初年剛剛經歷兵燹而殘破衰敗的武昌,也同樣無人能夠預知。

在過去的百年時間裡,“改變”一詞對不同代際的中國人而言,有著相差過於懸殊的不同尺度。1908年,當一座40米高的紅色水塔,在一馬平川的漢口市區拔地而起時,那刺破天穹般的視覺衝擊力,曾代表了20世紀初這座中國內陸城市在“改變”一詞的直觀意義上能夠演繹的極限。而如今,在這座以“每天不一樣”為口號的城市裡,生活在其中的人們,不僅對於日日刷新的城區面積和建築高度已然無感,即使是面對山川地貌的滄海桑田,也似乎已然不以為奇了。當年馬棟臣所見城牆之外的那個山嵐起伏、大澤渺渺的武昌郊野,早已被連片的摩天大樓和縱橫交錯的城市快速路覆蓋其上了。以今天的記憶和經驗為基礎,想要確切體悟“改變”的歷史意涵,似乎顯得難以令人信服(圖1)。

民國時期武漢大學是如何從無到有的?

圖1 城市高樓群包圍中的今日武大校園,稍遠處的洪山(照片左上角)已幾乎被高樓遮擋隱沒。作者攝於2018年5月

如果可以回到90年前的時空之中,我們或許能更加真切地感受到那時將要在這片荒山野澤之間發生的“改變”所具有的真正意義。1926年起被陸續拆除的武昌明城牆,在此後相當長時間裡依然無形地存在,並框定著這座城市的範圍和邊界。在1928年秋天,當李四光等一眾要人來到這片遠離城區的荒野之地時,胸中所懷卻已然不再是十幾年前美國人馬棟臣的好奇與賞玩之心,而是要改變中國的壯志雄圖。多年之後,曾參與其事的王世傑在臺北的家中回憶起當年的想法,仍壯心不已:“在我心目中,認為武漢市處九省之中央,等於是中國的芝加哥大都市,應當辦一所……規模宏大的大學,希望十年以後,學生數目可達萬人。”

"

1915年秋天,一位名叫Frederick Gardner Clapp的美國人,帶著幾位隨從,在揚子江畔古老的武昌城牆上走動顧盼。四年前的這個季節,正是在這座古城裡,爆發了震驚世界的辛亥革命,終結了中華帝國的漫長曆史。

民國時期武漢大學是如何從無到有的?

與那個年代許多來華的外國人一樣,這位美國人也取了一個更接地氣的中文名字——馬棟臣。這個聽上去沾著些西北風沙味道的中文名,或許與此前他的經歷有關:作為美孚石油公司的勘探技師和地質工程師,他和他的夥伴們稍早前剛剛完成在中國北方長城沿線的地質考察。這次歷時半年的石油勘探活動,沒有獲得任何具有商業開發價值的發現,進而形成了後來著名的“中國貧油論”——這當然是後話。與此前在大漠孤煙之地的艱辛勘探相比,此時的馬棟臣,正在享受一次輕鬆愉悅的南中國之旅。100多年後的今天,我們依然可以從這一套沒有顏色但明暗對比鮮明的老照片裡,感受到當日驕媚的秋陽。

早在19世紀60年代,伴隨著漢口開埠,就已經陸續不斷有來自西洋各國的商人、傳教士和旅行者,攜帶照相設備來到武漢三鎮,為這座華中名城留下火棉膠或雞蛋清上的影像。民國初年出現在武昌的這位馬棟臣,似乎已是姍姍來遲了。不過,他為這座城市留下的影像,多少還是顯得有些與眾不同:對於城市街區的繁華囂攘,他似乎有些意興闌珊——至少這些景緻沒有激發他按下快門的衝動。從馬棟臣在武昌拍下的全部照片裡,我們幾乎可以完整還原出這天這一武昌一日遊線路:他爬上武昌明城牆轉了轉,隨後便由賓陽門(大東門)出城向東,坐上一輛黃包車,直奔稍遠處的洪山而去了。在這個陽光和煦的秋日午後,爬上武昌東郊洪山山頂的馬棟臣,將他的照相機鏡頭對準了東面延綿的丘陵,和更遠處一片模糊的水域。

通過這幀歷史鏡頭,我們不難感受到作為地質學家的馬棟臣,對武昌郊外丘陵大澤的好奇與興趣。當時他絕對不會想到,後來立志要推翻“中國貧油論”的另一位中國地質學家李四光,在這張照片拍攝後十數年,也同樣把關注的目光鎖定在了照片裡的山山水水之間。而這片童山濯濯、幾無人煙的荒郊野嶺將要發生的巨大改變,在民國初年剛剛經歷兵燹而殘破衰敗的武昌,也同樣無人能夠預知。

在過去的百年時間裡,“改變”一詞對不同代際的中國人而言,有著相差過於懸殊的不同尺度。1908年,當一座40米高的紅色水塔,在一馬平川的漢口市區拔地而起時,那刺破天穹般的視覺衝擊力,曾代表了20世紀初這座中國內陸城市在“改變”一詞的直觀意義上能夠演繹的極限。而如今,在這座以“每天不一樣”為口號的城市裡,生活在其中的人們,不僅對於日日刷新的城區面積和建築高度已然無感,即使是面對山川地貌的滄海桑田,也似乎已然不以為奇了。當年馬棟臣所見城牆之外的那個山嵐起伏、大澤渺渺的武昌郊野,早已被連片的摩天大樓和縱橫交錯的城市快速路覆蓋其上了。以今天的記憶和經驗為基礎,想要確切體悟“改變”的歷史意涵,似乎顯得難以令人信服(圖1)。

民國時期武漢大學是如何從無到有的?

圖1 城市高樓群包圍中的今日武大校園,稍遠處的洪山(照片左上角)已幾乎被高樓遮擋隱沒。作者攝於2018年5月

如果可以回到90年前的時空之中,我們或許能更加真切地感受到那時將要在這片荒山野澤之間發生的“改變”所具有的真正意義。1926年起被陸續拆除的武昌明城牆,在此後相當長時間裡依然無形地存在,並框定著這座城市的範圍和邊界。在1928年秋天,當李四光等一眾要人來到這片遠離城區的荒野之地時,胸中所懷卻已然不再是十幾年前美國人馬棟臣的好奇與賞玩之心,而是要改變中國的壯志雄圖。多年之後,曾參與其事的王世傑在臺北的家中回憶起當年的想法,仍壯心不已:“在我心目中,認為武漢市處九省之中央,等於是中國的芝加哥大都市,應當辦一所……規模宏大的大學,希望十年以後,學生數目可達萬人。”

民國時期武漢大學是如何從無到有的?

任職國立武漢大學校長時的王世傑。來源:《國立武漢大學民二五級畢業紀念刊》,1936。

於是,“落駕山”變成了“珞珈山”,一座日後被譽為近代中國“最美大學”的校園,開始了它的營建之路。

然而,平心而論,這片將要承載如此雄心壯志的土地,在當時看來,並沒有多麼山靈水秀、耀眼奪目。正如王世傑1938年10月離開武漢前夕在日記中寫到的那樣:“餘首至此地,闢建此校之時,珞珈湖山,原為荒涼冷僻之境,不意今日又復舊態。所不同者,今尚有偉麗之建築,以慰湖山之寂寥耳。”

顯然,“偉麗之建築”才是使得這裡從“荒涼冷僻之境”變成學府黌宮,乃至如畫風景的關鍵。而這些建築——或者說這座大學——所將要改變的,也不僅是其所在的一山一水,更是這座城市的歷史進程。

在有關近代中國大學史研究的學術成果日益豐碩,題如“民國大學那些事兒”的書籍亦已有些氾濫,關於建築文化或老房子導覽一類的圖文讀本更是不乏其數的今天,相信本書仍有其自身的價值。這一方面是因為武漢大學的特殊性:作為近代中國歷史上僅有的兩座從零開始選址、規劃、設計並基本建成的國立大學新校園之一,其在中國近代教育史和建築史上不言而喻的重要意義,與既往的研究成果之間仍有著不小的落差。而另一方面,不同於傳統“建築史”範式下的建築分析,本書在建築本身之外,更意在關注“建築”作為一種活動的過程。在這裡,珞珈山不是一件待評價的建築作品,而是一個從無到有,從荒野湖山到黌宮勝地的動態進程。它並不只是一個由磚瓦水泥組成的冰冷軀殼,而是一個由建築、風景、人三者共同融合而成的有機體。在國民政府時期的武昌城郊,聳立於鄉野之中的這個有機體,帶給世人的觀感,以及對城市和國家所產生的深遠影響,絕不只是如同今日俗論中的“最美校園”而已。

在本書的講述中,我們或將發現,這個誕生於20世紀30年代的宏偉校園,更同數百年來中國與世界的歷史進程,有著深度的連結和糾葛。

"

1915年秋天,一位名叫Frederick Gardner Clapp的美國人,帶著幾位隨從,在揚子江畔古老的武昌城牆上走動顧盼。四年前的這個季節,正是在這座古城裡,爆發了震驚世界的辛亥革命,終結了中華帝國的漫長曆史。

民國時期武漢大學是如何從無到有的?

與那個年代許多來華的外國人一樣,這位美國人也取了一個更接地氣的中文名字——馬棟臣。這個聽上去沾著些西北風沙味道的中文名,或許與此前他的經歷有關:作為美孚石油公司的勘探技師和地質工程師,他和他的夥伴們稍早前剛剛完成在中國北方長城沿線的地質考察。這次歷時半年的石油勘探活動,沒有獲得任何具有商業開發價值的發現,進而形成了後來著名的“中國貧油論”——這當然是後話。與此前在大漠孤煙之地的艱辛勘探相比,此時的馬棟臣,正在享受一次輕鬆愉悅的南中國之旅。100多年後的今天,我們依然可以從這一套沒有顏色但明暗對比鮮明的老照片裡,感受到當日驕媚的秋陽。

早在19世紀60年代,伴隨著漢口開埠,就已經陸續不斷有來自西洋各國的商人、傳教士和旅行者,攜帶照相設備來到武漢三鎮,為這座華中名城留下火棉膠或雞蛋清上的影像。民國初年出現在武昌的這位馬棟臣,似乎已是姍姍來遲了。不過,他為這座城市留下的影像,多少還是顯得有些與眾不同:對於城市街區的繁華囂攘,他似乎有些意興闌珊——至少這些景緻沒有激發他按下快門的衝動。從馬棟臣在武昌拍下的全部照片裡,我們幾乎可以完整還原出這天這一武昌一日遊線路:他爬上武昌明城牆轉了轉,隨後便由賓陽門(大東門)出城向東,坐上一輛黃包車,直奔稍遠處的洪山而去了。在這個陽光和煦的秋日午後,爬上武昌東郊洪山山頂的馬棟臣,將他的照相機鏡頭對準了東面延綿的丘陵,和更遠處一片模糊的水域。

通過這幀歷史鏡頭,我們不難感受到作為地質學家的馬棟臣,對武昌郊外丘陵大澤的好奇與興趣。當時他絕對不會想到,後來立志要推翻“中國貧油論”的另一位中國地質學家李四光,在這張照片拍攝後十數年,也同樣把關注的目光鎖定在了照片裡的山山水水之間。而這片童山濯濯、幾無人煙的荒郊野嶺將要發生的巨大改變,在民國初年剛剛經歷兵燹而殘破衰敗的武昌,也同樣無人能夠預知。

在過去的百年時間裡,“改變”一詞對不同代際的中國人而言,有著相差過於懸殊的不同尺度。1908年,當一座40米高的紅色水塔,在一馬平川的漢口市區拔地而起時,那刺破天穹般的視覺衝擊力,曾代表了20世紀初這座中國內陸城市在“改變”一詞的直觀意義上能夠演繹的極限。而如今,在這座以“每天不一樣”為口號的城市裡,生活在其中的人們,不僅對於日日刷新的城區面積和建築高度已然無感,即使是面對山川地貌的滄海桑田,也似乎已然不以為奇了。當年馬棟臣所見城牆之外的那個山嵐起伏、大澤渺渺的武昌郊野,早已被連片的摩天大樓和縱橫交錯的城市快速路覆蓋其上了。以今天的記憶和經驗為基礎,想要確切體悟“改變”的歷史意涵,似乎顯得難以令人信服(圖1)。

民國時期武漢大學是如何從無到有的?

圖1 城市高樓群包圍中的今日武大校園,稍遠處的洪山(照片左上角)已幾乎被高樓遮擋隱沒。作者攝於2018年5月

如果可以回到90年前的時空之中,我們或許能更加真切地感受到那時將要在這片荒山野澤之間發生的“改變”所具有的真正意義。1926年起被陸續拆除的武昌明城牆,在此後相當長時間裡依然無形地存在,並框定著這座城市的範圍和邊界。在1928年秋天,當李四光等一眾要人來到這片遠離城區的荒野之地時,胸中所懷卻已然不再是十幾年前美國人馬棟臣的好奇與賞玩之心,而是要改變中國的壯志雄圖。多年之後,曾參與其事的王世傑在臺北的家中回憶起當年的想法,仍壯心不已:“在我心目中,認為武漢市處九省之中央,等於是中國的芝加哥大都市,應當辦一所……規模宏大的大學,希望十年以後,學生數目可達萬人。”

民國時期武漢大學是如何從無到有的?

任職國立武漢大學校長時的王世傑。來源:《國立武漢大學民二五級畢業紀念刊》,1936。

於是,“落駕山”變成了“珞珈山”,一座日後被譽為近代中國“最美大學”的校園,開始了它的營建之路。

然而,平心而論,這片將要承載如此雄心壯志的土地,在當時看來,並沒有多麼山靈水秀、耀眼奪目。正如王世傑1938年10月離開武漢前夕在日記中寫到的那樣:“餘首至此地,闢建此校之時,珞珈湖山,原為荒涼冷僻之境,不意今日又復舊態。所不同者,今尚有偉麗之建築,以慰湖山之寂寥耳。”

顯然,“偉麗之建築”才是使得這裡從“荒涼冷僻之境”變成學府黌宮,乃至如畫風景的關鍵。而這些建築——或者說這座大學——所將要改變的,也不僅是其所在的一山一水,更是這座城市的歷史進程。

在有關近代中國大學史研究的學術成果日益豐碩,題如“民國大學那些事兒”的書籍亦已有些氾濫,關於建築文化或老房子導覽一類的圖文讀本更是不乏其數的今天,相信本書仍有其自身的價值。這一方面是因為武漢大學的特殊性:作為近代中國歷史上僅有的兩座從零開始選址、規劃、設計並基本建成的國立大學新校園之一,其在中國近代教育史和建築史上不言而喻的重要意義,與既往的研究成果之間仍有著不小的落差。而另一方面,不同於傳統“建築史”範式下的建築分析,本書在建築本身之外,更意在關注“建築”作為一種活動的過程。在這裡,珞珈山不是一件待評價的建築作品,而是一個從無到有,從荒野湖山到黌宮勝地的動態進程。它並不只是一個由磚瓦水泥組成的冰冷軀殼,而是一個由建築、風景、人三者共同融合而成的有機體。在國民政府時期的武昌城郊,聳立於鄉野之中的這個有機體,帶給世人的觀感,以及對城市和國家所產生的深遠影響,絕不只是如同今日俗論中的“最美校園”而已。

在本書的講述中,我們或將發現,這個誕生於20世紀30年代的宏偉校園,更同數百年來中國與世界的歷史進程,有著深度的連結和糾葛。

民國時期武漢大學是如何從無到有的?

點擊閱讀原文 進入新民說書單

超級折扣購買本書

"

1915年秋天,一位名叫Frederick Gardner Clapp的美國人,帶著幾位隨從,在揚子江畔古老的武昌城牆上走動顧盼。四年前的這個季節,正是在這座古城裡,爆發了震驚世界的辛亥革命,終結了中華帝國的漫長曆史。

民國時期武漢大學是如何從無到有的?

與那個年代許多來華的外國人一樣,這位美國人也取了一個更接地氣的中文名字——馬棟臣。這個聽上去沾著些西北風沙味道的中文名,或許與此前他的經歷有關:作為美孚石油公司的勘探技師和地質工程師,他和他的夥伴們稍早前剛剛完成在中國北方長城沿線的地質考察。這次歷時半年的石油勘探活動,沒有獲得任何具有商業開發價值的發現,進而形成了後來著名的“中國貧油論”——這當然是後話。與此前在大漠孤煙之地的艱辛勘探相比,此時的馬棟臣,正在享受一次輕鬆愉悅的南中國之旅。100多年後的今天,我們依然可以從這一套沒有顏色但明暗對比鮮明的老照片裡,感受到當日驕媚的秋陽。

早在19世紀60年代,伴隨著漢口開埠,就已經陸續不斷有來自西洋各國的商人、傳教士和旅行者,攜帶照相設備來到武漢三鎮,為這座華中名城留下火棉膠或雞蛋清上的影像。民國初年出現在武昌的這位馬棟臣,似乎已是姍姍來遲了。不過,他為這座城市留下的影像,多少還是顯得有些與眾不同:對於城市街區的繁華囂攘,他似乎有些意興闌珊——至少這些景緻沒有激發他按下快門的衝動。從馬棟臣在武昌拍下的全部照片裡,我們幾乎可以完整還原出這天這一武昌一日遊線路:他爬上武昌明城牆轉了轉,隨後便由賓陽門(大東門)出城向東,坐上一輛黃包車,直奔稍遠處的洪山而去了。在這個陽光和煦的秋日午後,爬上武昌東郊洪山山頂的馬棟臣,將他的照相機鏡頭對準了東面延綿的丘陵,和更遠處一片模糊的水域。

通過這幀歷史鏡頭,我們不難感受到作為地質學家的馬棟臣,對武昌郊外丘陵大澤的好奇與興趣。當時他絕對不會想到,後來立志要推翻“中國貧油論”的另一位中國地質學家李四光,在這張照片拍攝後十數年,也同樣把關注的目光鎖定在了照片裡的山山水水之間。而這片童山濯濯、幾無人煙的荒郊野嶺將要發生的巨大改變,在民國初年剛剛經歷兵燹而殘破衰敗的武昌,也同樣無人能夠預知。

在過去的百年時間裡,“改變”一詞對不同代際的中國人而言,有著相差過於懸殊的不同尺度。1908年,當一座40米高的紅色水塔,在一馬平川的漢口市區拔地而起時,那刺破天穹般的視覺衝擊力,曾代表了20世紀初這座中國內陸城市在“改變”一詞的直觀意義上能夠演繹的極限。而如今,在這座以“每天不一樣”為口號的城市裡,生活在其中的人們,不僅對於日日刷新的城區面積和建築高度已然無感,即使是面對山川地貌的滄海桑田,也似乎已然不以為奇了。當年馬棟臣所見城牆之外的那個山嵐起伏、大澤渺渺的武昌郊野,早已被連片的摩天大樓和縱橫交錯的城市快速路覆蓋其上了。以今天的記憶和經驗為基礎,想要確切體悟“改變”的歷史意涵,似乎顯得難以令人信服(圖1)。

民國時期武漢大學是如何從無到有的?

圖1 城市高樓群包圍中的今日武大校園,稍遠處的洪山(照片左上角)已幾乎被高樓遮擋隱沒。作者攝於2018年5月

如果可以回到90年前的時空之中,我們或許能更加真切地感受到那時將要在這片荒山野澤之間發生的“改變”所具有的真正意義。1926年起被陸續拆除的武昌明城牆,在此後相當長時間裡依然無形地存在,並框定著這座城市的範圍和邊界。在1928年秋天,當李四光等一眾要人來到這片遠離城區的荒野之地時,胸中所懷卻已然不再是十幾年前美國人馬棟臣的好奇與賞玩之心,而是要改變中國的壯志雄圖。多年之後,曾參與其事的王世傑在臺北的家中回憶起當年的想法,仍壯心不已:“在我心目中,認為武漢市處九省之中央,等於是中國的芝加哥大都市,應當辦一所……規模宏大的大學,希望十年以後,學生數目可達萬人。”

民國時期武漢大學是如何從無到有的?

任職國立武漢大學校長時的王世傑。來源:《國立武漢大學民二五級畢業紀念刊》,1936。

於是,“落駕山”變成了“珞珈山”,一座日後被譽為近代中國“最美大學”的校園,開始了它的營建之路。

然而,平心而論,這片將要承載如此雄心壯志的土地,在當時看來,並沒有多麼山靈水秀、耀眼奪目。正如王世傑1938年10月離開武漢前夕在日記中寫到的那樣:“餘首至此地,闢建此校之時,珞珈湖山,原為荒涼冷僻之境,不意今日又復舊態。所不同者,今尚有偉麗之建築,以慰湖山之寂寥耳。”

顯然,“偉麗之建築”才是使得這裡從“荒涼冷僻之境”變成學府黌宮,乃至如畫風景的關鍵。而這些建築——或者說這座大學——所將要改變的,也不僅是其所在的一山一水,更是這座城市的歷史進程。

在有關近代中國大學史研究的學術成果日益豐碩,題如“民國大學那些事兒”的書籍亦已有些氾濫,關於建築文化或老房子導覽一類的圖文讀本更是不乏其數的今天,相信本書仍有其自身的價值。這一方面是因為武漢大學的特殊性:作為近代中國歷史上僅有的兩座從零開始選址、規劃、設計並基本建成的國立大學新校園之一,其在中國近代教育史和建築史上不言而喻的重要意義,與既往的研究成果之間仍有著不小的落差。而另一方面,不同於傳統“建築史”範式下的建築分析,本書在建築本身之外,更意在關注“建築”作為一種活動的過程。在這裡,珞珈山不是一件待評價的建築作品,而是一個從無到有,從荒野湖山到黌宮勝地的動態進程。它並不只是一個由磚瓦水泥組成的冰冷軀殼,而是一個由建築、風景、人三者共同融合而成的有機體。在國民政府時期的武昌城郊,聳立於鄉野之中的這個有機體,帶給世人的觀感,以及對城市和國家所產生的深遠影響,絕不只是如同今日俗論中的“最美校園”而已。

在本書的講述中,我們或將發現,這個誕生於20世紀30年代的宏偉校園,更同數百年來中國與世界的歷史進程,有著深度的連結和糾葛。

民國時期武漢大學是如何從無到有的?

點擊閱讀原文 進入新民說書單

超級折扣購買本書

民國時期武漢大學是如何從無到有的?"

1915年秋天,一位名叫Frederick Gardner Clapp的美國人,帶著幾位隨從,在揚子江畔古老的武昌城牆上走動顧盼。四年前的這個季節,正是在這座古城裡,爆發了震驚世界的辛亥革命,終結了中華帝國的漫長曆史。

民國時期武漢大學是如何從無到有的?

與那個年代許多來華的外國人一樣,這位美國人也取了一個更接地氣的中文名字——馬棟臣。這個聽上去沾著些西北風沙味道的中文名,或許與此前他的經歷有關:作為美孚石油公司的勘探技師和地質工程師,他和他的夥伴們稍早前剛剛完成在中國北方長城沿線的地質考察。這次歷時半年的石油勘探活動,沒有獲得任何具有商業開發價值的發現,進而形成了後來著名的“中國貧油論”——這當然是後話。與此前在大漠孤煙之地的艱辛勘探相比,此時的馬棟臣,正在享受一次輕鬆愉悅的南中國之旅。100多年後的今天,我們依然可以從這一套沒有顏色但明暗對比鮮明的老照片裡,感受到當日驕媚的秋陽。

早在19世紀60年代,伴隨著漢口開埠,就已經陸續不斷有來自西洋各國的商人、傳教士和旅行者,攜帶照相設備來到武漢三鎮,為這座華中名城留下火棉膠或雞蛋清上的影像。民國初年出現在武昌的這位馬棟臣,似乎已是姍姍來遲了。不過,他為這座城市留下的影像,多少還是顯得有些與眾不同:對於城市街區的繁華囂攘,他似乎有些意興闌珊——至少這些景緻沒有激發他按下快門的衝動。從馬棟臣在武昌拍下的全部照片裡,我們幾乎可以完整還原出這天這一武昌一日遊線路:他爬上武昌明城牆轉了轉,隨後便由賓陽門(大東門)出城向東,坐上一輛黃包車,直奔稍遠處的洪山而去了。在這個陽光和煦的秋日午後,爬上武昌東郊洪山山頂的馬棟臣,將他的照相機鏡頭對準了東面延綿的丘陵,和更遠處一片模糊的水域。

通過這幀歷史鏡頭,我們不難感受到作為地質學家的馬棟臣,對武昌郊外丘陵大澤的好奇與興趣。當時他絕對不會想到,後來立志要推翻“中國貧油論”的另一位中國地質學家李四光,在這張照片拍攝後十數年,也同樣把關注的目光鎖定在了照片裡的山山水水之間。而這片童山濯濯、幾無人煙的荒郊野嶺將要發生的巨大改變,在民國初年剛剛經歷兵燹而殘破衰敗的武昌,也同樣無人能夠預知。

在過去的百年時間裡,“改變”一詞對不同代際的中國人而言,有著相差過於懸殊的不同尺度。1908年,當一座40米高的紅色水塔,在一馬平川的漢口市區拔地而起時,那刺破天穹般的視覺衝擊力,曾代表了20世紀初這座中國內陸城市在“改變”一詞的直觀意義上能夠演繹的極限。而如今,在這座以“每天不一樣”為口號的城市裡,生活在其中的人們,不僅對於日日刷新的城區面積和建築高度已然無感,即使是面對山川地貌的滄海桑田,也似乎已然不以為奇了。當年馬棟臣所見城牆之外的那個山嵐起伏、大澤渺渺的武昌郊野,早已被連片的摩天大樓和縱橫交錯的城市快速路覆蓋其上了。以今天的記憶和經驗為基礎,想要確切體悟“改變”的歷史意涵,似乎顯得難以令人信服(圖1)。

民國時期武漢大學是如何從無到有的?

圖1 城市高樓群包圍中的今日武大校園,稍遠處的洪山(照片左上角)已幾乎被高樓遮擋隱沒。作者攝於2018年5月

如果可以回到90年前的時空之中,我們或許能更加真切地感受到那時將要在這片荒山野澤之間發生的“改變”所具有的真正意義。1926年起被陸續拆除的武昌明城牆,在此後相當長時間裡依然無形地存在,並框定著這座城市的範圍和邊界。在1928年秋天,當李四光等一眾要人來到這片遠離城區的荒野之地時,胸中所懷卻已然不再是十幾年前美國人馬棟臣的好奇與賞玩之心,而是要改變中國的壯志雄圖。多年之後,曾參與其事的王世傑在臺北的家中回憶起當年的想法,仍壯心不已:“在我心目中,認為武漢市處九省之中央,等於是中國的芝加哥大都市,應當辦一所……規模宏大的大學,希望十年以後,學生數目可達萬人。”

民國時期武漢大學是如何從無到有的?

任職國立武漢大學校長時的王世傑。來源:《國立武漢大學民二五級畢業紀念刊》,1936。

於是,“落駕山”變成了“珞珈山”,一座日後被譽為近代中國“最美大學”的校園,開始了它的營建之路。

然而,平心而論,這片將要承載如此雄心壯志的土地,在當時看來,並沒有多麼山靈水秀、耀眼奪目。正如王世傑1938年10月離開武漢前夕在日記中寫到的那樣:“餘首至此地,闢建此校之時,珞珈湖山,原為荒涼冷僻之境,不意今日又復舊態。所不同者,今尚有偉麗之建築,以慰湖山之寂寥耳。”

顯然,“偉麗之建築”才是使得這裡從“荒涼冷僻之境”變成學府黌宮,乃至如畫風景的關鍵。而這些建築——或者說這座大學——所將要改變的,也不僅是其所在的一山一水,更是這座城市的歷史進程。

在有關近代中國大學史研究的學術成果日益豐碩,題如“民國大學那些事兒”的書籍亦已有些氾濫,關於建築文化或老房子導覽一類的圖文讀本更是不乏其數的今天,相信本書仍有其自身的價值。這一方面是因為武漢大學的特殊性:作為近代中國歷史上僅有的兩座從零開始選址、規劃、設計並基本建成的國立大學新校園之一,其在中國近代教育史和建築史上不言而喻的重要意義,與既往的研究成果之間仍有著不小的落差。而另一方面,不同於傳統“建築史”範式下的建築分析,本書在建築本身之外,更意在關注“建築”作為一種活動的過程。在這裡,珞珈山不是一件待評價的建築作品,而是一個從無到有,從荒野湖山到黌宮勝地的動態進程。它並不只是一個由磚瓦水泥組成的冰冷軀殼,而是一個由建築、風景、人三者共同融合而成的有機體。在國民政府時期的武昌城郊,聳立於鄉野之中的這個有機體,帶給世人的觀感,以及對城市和國家所產生的深遠影響,絕不只是如同今日俗論中的“最美校園”而已。

在本書的講述中,我們或將發現,這個誕生於20世紀30年代的宏偉校園,更同數百年來中國與世界的歷史進程,有著深度的連結和糾葛。

民國時期武漢大學是如何從無到有的?

點擊閱讀原文 進入新民說書單

超級折扣購買本書

民國時期武漢大學是如何從無到有的?民國時期武漢大學是如何從無到有的?"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