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吳道子苦練書法領悟出的繪畫訣竅

唐代大名鼎鼎的畫聖吳道子是家喻戶曉的人物,然而他是如何成功的卻少有人知。

早年他曾隨張僧繇學畫,同門師弟楊惠之因為名聲不及吳道子而羞愧的改行學雕塑了,因此吳道子年輕氣盛更加目中無人了。

"


吳道子苦練書法領悟出的繪畫訣竅

唐代大名鼎鼎的畫聖吳道子是家喻戶曉的人物,然而他是如何成功的卻少有人知。

早年他曾隨張僧繇學畫,同門師弟楊惠之因為名聲不及吳道子而羞愧的改行學雕塑了,因此吳道子年輕氣盛更加目中無人了。

吳道子苦練書法領悟出的繪畫訣竅

▲吳道子《天王送子圖》

有一天吳道子來到一家酒肆,遇到賀知章和張旭在此飲酒,二人興之所至提筆揮毫寫下自作詩句。吳道子見狀驚為天人,於是磕頭表示想拜在二人門下學習書法。

張旭、賀知章被吳道子的真誠所感動,收下了吳道子。張旭拿出自己的書法讓吳道子每日臨習,說:

“書法沒有訣竅,重要的是勤奮練習。”

吳道子每日都按照書帖進行臨摹,過了一年,他拿著自己的作品去見張旭。

"


吳道子苦練書法領悟出的繪畫訣竅

唐代大名鼎鼎的畫聖吳道子是家喻戶曉的人物,然而他是如何成功的卻少有人知。

早年他曾隨張僧繇學畫,同門師弟楊惠之因為名聲不及吳道子而羞愧的改行學雕塑了,因此吳道子年輕氣盛更加目中無人了。

吳道子苦練書法領悟出的繪畫訣竅

▲吳道子《天王送子圖》

有一天吳道子來到一家酒肆,遇到賀知章和張旭在此飲酒,二人興之所至提筆揮毫寫下自作詩句。吳道子見狀驚為天人,於是磕頭表示想拜在二人門下學習書法。

張旭、賀知章被吳道子的真誠所感動,收下了吳道子。張旭拿出自己的書法讓吳道子每日臨習,說:

“書法沒有訣竅,重要的是勤奮練習。”

吳道子每日都按照書帖進行臨摹,過了一年,他拿著自己的作品去見張旭。

吳道子苦練書法領悟出的繪畫訣竅

▲張旭《古詩四帖》

張旭接過吳道子的書法,疑惑地問:“剛練習了一年,你就覺得可以了嗎?”吳道子回答:“其實我跟隨您學習書法,並不是志在書法。”

張旭聽到吳道子的話更加困惑了,吳道子於是拿出自己的一幅金剛力士人物畫遞給老師說:“弟子一直想提高繪畫的水平,那天見到您的書法筆走龍蛇、氣勢如虹,在苦練中悟出了用書法的筆法作畫的訣竅,請您賜教。”

"


吳道子苦練書法領悟出的繪畫訣竅

唐代大名鼎鼎的畫聖吳道子是家喻戶曉的人物,然而他是如何成功的卻少有人知。

早年他曾隨張僧繇學畫,同門師弟楊惠之因為名聲不及吳道子而羞愧的改行學雕塑了,因此吳道子年輕氣盛更加目中無人了。

吳道子苦練書法領悟出的繪畫訣竅

▲吳道子《天王送子圖》

有一天吳道子來到一家酒肆,遇到賀知章和張旭在此飲酒,二人興之所至提筆揮毫寫下自作詩句。吳道子見狀驚為天人,於是磕頭表示想拜在二人門下學習書法。

張旭、賀知章被吳道子的真誠所感動,收下了吳道子。張旭拿出自己的書法讓吳道子每日臨習,說:

“書法沒有訣竅,重要的是勤奮練習。”

吳道子每日都按照書帖進行臨摹,過了一年,他拿著自己的作品去見張旭。

吳道子苦練書法領悟出的繪畫訣竅

▲張旭《古詩四帖》

張旭接過吳道子的書法,疑惑地問:“剛練習了一年,你就覺得可以了嗎?”吳道子回答:“其實我跟隨您學習書法,並不是志在書法。”

張旭聽到吳道子的話更加困惑了,吳道子於是拿出自己的一幅金剛力士人物畫遞給老師說:“弟子一直想提高繪畫的水平,那天見到您的書法筆走龍蛇、氣勢如虹,在苦練中悟出了用書法的筆法作畫的訣竅,請您賜教。”

吳道子苦練書法領悟出的繪畫訣竅

▲吳道子《八十七神仙卷》

張旭聽罷仔細端詳吳道子畫的金剛力士,不僅連連稱絕。吳道子創造的人物畫筆法為“蘭葉描”,在運筆中有如書法的提頓,產生粗細的變化形狀如同蘭花的葉子。蘭葉描用以表現衣服的褶皺,有飄逸瀟灑的氣勢,因此被稱為“吳帶當風”。

中國畫歸根到底其實是線條的藝術,線條的好壞決定了作品的高低,古人早就注意到了這個問題。唐代張彥遠的《歷代名畫記》系統地總結了繪畫本質問題,反映了唐代獨特的美學思想。

張彥遠在《歷代名畫記》中首先提出了“書畫同體論”,他認為倉頡造字是受到自然物象的啟發,而繪畫也是對於自然界中物體的描繪,因此難以把他們區分開來。

"


吳道子苦練書法領悟出的繪畫訣竅

唐代大名鼎鼎的畫聖吳道子是家喻戶曉的人物,然而他是如何成功的卻少有人知。

早年他曾隨張僧繇學畫,同門師弟楊惠之因為名聲不及吳道子而羞愧的改行學雕塑了,因此吳道子年輕氣盛更加目中無人了。

吳道子苦練書法領悟出的繪畫訣竅

▲吳道子《天王送子圖》

有一天吳道子來到一家酒肆,遇到賀知章和張旭在此飲酒,二人興之所至提筆揮毫寫下自作詩句。吳道子見狀驚為天人,於是磕頭表示想拜在二人門下學習書法。

張旭、賀知章被吳道子的真誠所感動,收下了吳道子。張旭拿出自己的書法讓吳道子每日臨習,說:

“書法沒有訣竅,重要的是勤奮練習。”

吳道子每日都按照書帖進行臨摹,過了一年,他拿著自己的作品去見張旭。

吳道子苦練書法領悟出的繪畫訣竅

▲張旭《古詩四帖》

張旭接過吳道子的書法,疑惑地問:“剛練習了一年,你就覺得可以了嗎?”吳道子回答:“其實我跟隨您學習書法,並不是志在書法。”

張旭聽到吳道子的話更加困惑了,吳道子於是拿出自己的一幅金剛力士人物畫遞給老師說:“弟子一直想提高繪畫的水平,那天見到您的書法筆走龍蛇、氣勢如虹,在苦練中悟出了用書法的筆法作畫的訣竅,請您賜教。”

吳道子苦練書法領悟出的繪畫訣竅

▲吳道子《八十七神仙卷》

張旭聽罷仔細端詳吳道子畫的金剛力士,不僅連連稱絕。吳道子創造的人物畫筆法為“蘭葉描”,在運筆中有如書法的提頓,產生粗細的變化形狀如同蘭花的葉子。蘭葉描用以表現衣服的褶皺,有飄逸瀟灑的氣勢,因此被稱為“吳帶當風”。

中國畫歸根到底其實是線條的藝術,線條的好壞決定了作品的高低,古人早就注意到了這個問題。唐代張彥遠的《歷代名畫記》系統地總結了繪畫本質問題,反映了唐代獨特的美學思想。

張彥遠在《歷代名畫記》中首先提出了“書畫同體論”,他認為倉頡造字是受到自然物象的啟發,而繪畫也是對於自然界中物體的描繪,因此難以把他們區分開來。

吳道子苦練書法領悟出的繪畫訣竅

▲趙孟頫《疏林秀石圖》

元代趙孟頫說:

“石如飛白木如籀,寫竹還須八法通,若也有人能會此,須知書畫本來同。”

意思是畫畫要從書法中領悟和學習。

從趙孟頫《疏林秀石圖》中可以看出,他畫竹節、竹葉都是書法的點劃痕跡,好像一撇一捺;而石頭的畫法又像是草書一樣連帶轉折。細看之下,每個物體分明是拆解開來的漢字,而且是不同的書法字體。只有看懂了作者的創作方法,才能領略其中的美妙之處。

"


吳道子苦練書法領悟出的繪畫訣竅

唐代大名鼎鼎的畫聖吳道子是家喻戶曉的人物,然而他是如何成功的卻少有人知。

早年他曾隨張僧繇學畫,同門師弟楊惠之因為名聲不及吳道子而羞愧的改行學雕塑了,因此吳道子年輕氣盛更加目中無人了。

吳道子苦練書法領悟出的繪畫訣竅

▲吳道子《天王送子圖》

有一天吳道子來到一家酒肆,遇到賀知章和張旭在此飲酒,二人興之所至提筆揮毫寫下自作詩句。吳道子見狀驚為天人,於是磕頭表示想拜在二人門下學習書法。

張旭、賀知章被吳道子的真誠所感動,收下了吳道子。張旭拿出自己的書法讓吳道子每日臨習,說:

“書法沒有訣竅,重要的是勤奮練習。”

吳道子每日都按照書帖進行臨摹,過了一年,他拿著自己的作品去見張旭。

吳道子苦練書法領悟出的繪畫訣竅

▲張旭《古詩四帖》

張旭接過吳道子的書法,疑惑地問:“剛練習了一年,你就覺得可以了嗎?”吳道子回答:“其實我跟隨您學習書法,並不是志在書法。”

張旭聽到吳道子的話更加困惑了,吳道子於是拿出自己的一幅金剛力士人物畫遞給老師說:“弟子一直想提高繪畫的水平,那天見到您的書法筆走龍蛇、氣勢如虹,在苦練中悟出了用書法的筆法作畫的訣竅,請您賜教。”

吳道子苦練書法領悟出的繪畫訣竅

▲吳道子《八十七神仙卷》

張旭聽罷仔細端詳吳道子畫的金剛力士,不僅連連稱絕。吳道子創造的人物畫筆法為“蘭葉描”,在運筆中有如書法的提頓,產生粗細的變化形狀如同蘭花的葉子。蘭葉描用以表現衣服的褶皺,有飄逸瀟灑的氣勢,因此被稱為“吳帶當風”。

中國畫歸根到底其實是線條的藝術,線條的好壞決定了作品的高低,古人早就注意到了這個問題。唐代張彥遠的《歷代名畫記》系統地總結了繪畫本質問題,反映了唐代獨特的美學思想。

張彥遠在《歷代名畫記》中首先提出了“書畫同體論”,他認為倉頡造字是受到自然物象的啟發,而繪畫也是對於自然界中物體的描繪,因此難以把他們區分開來。

吳道子苦練書法領悟出的繪畫訣竅

▲趙孟頫《疏林秀石圖》

元代趙孟頫說:

“石如飛白木如籀,寫竹還須八法通,若也有人能會此,須知書畫本來同。”

意思是畫畫要從書法中領悟和學習。

從趙孟頫《疏林秀石圖》中可以看出,他畫竹節、竹葉都是書法的點劃痕跡,好像一撇一捺;而石頭的畫法又像是草書一樣連帶轉折。細看之下,每個物體分明是拆解開來的漢字,而且是不同的書法字體。只有看懂了作者的創作方法,才能領略其中的美妙之處。

吳道子苦練書法領悟出的繪畫訣竅

▲董其昌畫作

明代董其昌說:

“畫樹之法,須專以轉折為主,每一動筆,便想轉折處,如寫字之於轉筆。"

董其昌在書、畫兩方面都有很高的造詣,他深知書法轉折的重要,他把書法的運筆轉換到繪畫中。因此觀看他的書法和繪畫都有一種韻律感,那是含蓄內斂、富有節奏性的筆觸,盤旋迴轉之中蘊藏的是變化無窮的韻味。

"


吳道子苦練書法領悟出的繪畫訣竅

唐代大名鼎鼎的畫聖吳道子是家喻戶曉的人物,然而他是如何成功的卻少有人知。

早年他曾隨張僧繇學畫,同門師弟楊惠之因為名聲不及吳道子而羞愧的改行學雕塑了,因此吳道子年輕氣盛更加目中無人了。

吳道子苦練書法領悟出的繪畫訣竅

▲吳道子《天王送子圖》

有一天吳道子來到一家酒肆,遇到賀知章和張旭在此飲酒,二人興之所至提筆揮毫寫下自作詩句。吳道子見狀驚為天人,於是磕頭表示想拜在二人門下學習書法。

張旭、賀知章被吳道子的真誠所感動,收下了吳道子。張旭拿出自己的書法讓吳道子每日臨習,說:

“書法沒有訣竅,重要的是勤奮練習。”

吳道子每日都按照書帖進行臨摹,過了一年,他拿著自己的作品去見張旭。

吳道子苦練書法領悟出的繪畫訣竅

▲張旭《古詩四帖》

張旭接過吳道子的書法,疑惑地問:“剛練習了一年,你就覺得可以了嗎?”吳道子回答:“其實我跟隨您學習書法,並不是志在書法。”

張旭聽到吳道子的話更加困惑了,吳道子於是拿出自己的一幅金剛力士人物畫遞給老師說:“弟子一直想提高繪畫的水平,那天見到您的書法筆走龍蛇、氣勢如虹,在苦練中悟出了用書法的筆法作畫的訣竅,請您賜教。”

吳道子苦練書法領悟出的繪畫訣竅

▲吳道子《八十七神仙卷》

張旭聽罷仔細端詳吳道子畫的金剛力士,不僅連連稱絕。吳道子創造的人物畫筆法為“蘭葉描”,在運筆中有如書法的提頓,產生粗細的變化形狀如同蘭花的葉子。蘭葉描用以表現衣服的褶皺,有飄逸瀟灑的氣勢,因此被稱為“吳帶當風”。

中國畫歸根到底其實是線條的藝術,線條的好壞決定了作品的高低,古人早就注意到了這個問題。唐代張彥遠的《歷代名畫記》系統地總結了繪畫本質問題,反映了唐代獨特的美學思想。

張彥遠在《歷代名畫記》中首先提出了“書畫同體論”,他認為倉頡造字是受到自然物象的啟發,而繪畫也是對於自然界中物體的描繪,因此難以把他們區分開來。

吳道子苦練書法領悟出的繪畫訣竅

▲趙孟頫《疏林秀石圖》

元代趙孟頫說:

“石如飛白木如籀,寫竹還須八法通,若也有人能會此,須知書畫本來同。”

意思是畫畫要從書法中領悟和學習。

從趙孟頫《疏林秀石圖》中可以看出,他畫竹節、竹葉都是書法的點劃痕跡,好像一撇一捺;而石頭的畫法又像是草書一樣連帶轉折。細看之下,每個物體分明是拆解開來的漢字,而且是不同的書法字體。只有看懂了作者的創作方法,才能領略其中的美妙之處。

吳道子苦練書法領悟出的繪畫訣竅

▲董其昌畫作

明代董其昌說:

“畫樹之法,須專以轉折為主,每一動筆,便想轉折處,如寫字之於轉筆。"

董其昌在書、畫兩方面都有很高的造詣,他深知書法轉折的重要,他把書法的運筆轉換到繪畫中。因此觀看他的書法和繪畫都有一種韻律感,那是含蓄內斂、富有節奏性的筆觸,盤旋迴轉之中蘊藏的是變化無窮的韻味。

吳道子苦練書法領悟出的繪畫訣竅

▲八大山人書法

清代八大山人將書法和繪畫兩個系統相互融合,既能以書入畫,又能以畫入書,使其書法、繪畫成就對後世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八大山人晚年達到了以最凝練的筆墨表現最豐富內蘊的境界,他畫的荷花在水墨的潑灑之中,表現出荷葉萬千變化。荷花杆反手一筆為之,簡練得毫無多餘之筆,把挺拔、柔韌的態勢表達得淋漓盡致。

"


吳道子苦練書法領悟出的繪畫訣竅

唐代大名鼎鼎的畫聖吳道子是家喻戶曉的人物,然而他是如何成功的卻少有人知。

早年他曾隨張僧繇學畫,同門師弟楊惠之因為名聲不及吳道子而羞愧的改行學雕塑了,因此吳道子年輕氣盛更加目中無人了。

吳道子苦練書法領悟出的繪畫訣竅

▲吳道子《天王送子圖》

有一天吳道子來到一家酒肆,遇到賀知章和張旭在此飲酒,二人興之所至提筆揮毫寫下自作詩句。吳道子見狀驚為天人,於是磕頭表示想拜在二人門下學習書法。

張旭、賀知章被吳道子的真誠所感動,收下了吳道子。張旭拿出自己的書法讓吳道子每日臨習,說:

“書法沒有訣竅,重要的是勤奮練習。”

吳道子每日都按照書帖進行臨摹,過了一年,他拿著自己的作品去見張旭。

吳道子苦練書法領悟出的繪畫訣竅

▲張旭《古詩四帖》

張旭接過吳道子的書法,疑惑地問:“剛練習了一年,你就覺得可以了嗎?”吳道子回答:“其實我跟隨您學習書法,並不是志在書法。”

張旭聽到吳道子的話更加困惑了,吳道子於是拿出自己的一幅金剛力士人物畫遞給老師說:“弟子一直想提高繪畫的水平,那天見到您的書法筆走龍蛇、氣勢如虹,在苦練中悟出了用書法的筆法作畫的訣竅,請您賜教。”

吳道子苦練書法領悟出的繪畫訣竅

▲吳道子《八十七神仙卷》

張旭聽罷仔細端詳吳道子畫的金剛力士,不僅連連稱絕。吳道子創造的人物畫筆法為“蘭葉描”,在運筆中有如書法的提頓,產生粗細的變化形狀如同蘭花的葉子。蘭葉描用以表現衣服的褶皺,有飄逸瀟灑的氣勢,因此被稱為“吳帶當風”。

中國畫歸根到底其實是線條的藝術,線條的好壞決定了作品的高低,古人早就注意到了這個問題。唐代張彥遠的《歷代名畫記》系統地總結了繪畫本質問題,反映了唐代獨特的美學思想。

張彥遠在《歷代名畫記》中首先提出了“書畫同體論”,他認為倉頡造字是受到自然物象的啟發,而繪畫也是對於自然界中物體的描繪,因此難以把他們區分開來。

吳道子苦練書法領悟出的繪畫訣竅

▲趙孟頫《疏林秀石圖》

元代趙孟頫說:

“石如飛白木如籀,寫竹還須八法通,若也有人能會此,須知書畫本來同。”

意思是畫畫要從書法中領悟和學習。

從趙孟頫《疏林秀石圖》中可以看出,他畫竹節、竹葉都是書法的點劃痕跡,好像一撇一捺;而石頭的畫法又像是草書一樣連帶轉折。細看之下,每個物體分明是拆解開來的漢字,而且是不同的書法字體。只有看懂了作者的創作方法,才能領略其中的美妙之處。

吳道子苦練書法領悟出的繪畫訣竅

▲董其昌畫作

明代董其昌說:

“畫樹之法,須專以轉折為主,每一動筆,便想轉折處,如寫字之於轉筆。"

董其昌在書、畫兩方面都有很高的造詣,他深知書法轉折的重要,他把書法的運筆轉換到繪畫中。因此觀看他的書法和繪畫都有一種韻律感,那是含蓄內斂、富有節奏性的筆觸,盤旋迴轉之中蘊藏的是變化無窮的韻味。

吳道子苦練書法領悟出的繪畫訣竅

▲八大山人書法

清代八大山人將書法和繪畫兩個系統相互融合,既能以書入畫,又能以畫入書,使其書法、繪畫成就對後世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八大山人晚年達到了以最凝練的筆墨表現最豐富內蘊的境界,他畫的荷花在水墨的潑灑之中,表現出荷葉萬千變化。荷花杆反手一筆為之,簡練得毫無多餘之筆,把挺拔、柔韌的態勢表達得淋漓盡致。

吳道子苦練書法領悟出的繪畫訣竅

▲八大山人畫作

後人中無論張大千還是齊白石,畫作中的荷花無疑都能看出八大的筆法,這也許是他們對於八大山人的一種致敬吧。

中國畫自古就不斷有人突破和創新,這是一個主軸。到了近代由於西學東漸,給中國傳統藝術造成了巨大的衝擊。康有為和陳獨秀在中國畫的改革中都提出了要用西方的繪畫技法來改良中國畫的理論。

"


吳道子苦練書法領悟出的繪畫訣竅

唐代大名鼎鼎的畫聖吳道子是家喻戶曉的人物,然而他是如何成功的卻少有人知。

早年他曾隨張僧繇學畫,同門師弟楊惠之因為名聲不及吳道子而羞愧的改行學雕塑了,因此吳道子年輕氣盛更加目中無人了。

吳道子苦練書法領悟出的繪畫訣竅

▲吳道子《天王送子圖》

有一天吳道子來到一家酒肆,遇到賀知章和張旭在此飲酒,二人興之所至提筆揮毫寫下自作詩句。吳道子見狀驚為天人,於是磕頭表示想拜在二人門下學習書法。

張旭、賀知章被吳道子的真誠所感動,收下了吳道子。張旭拿出自己的書法讓吳道子每日臨習,說:

“書法沒有訣竅,重要的是勤奮練習。”

吳道子每日都按照書帖進行臨摹,過了一年,他拿著自己的作品去見張旭。

吳道子苦練書法領悟出的繪畫訣竅

▲張旭《古詩四帖》

張旭接過吳道子的書法,疑惑地問:“剛練習了一年,你就覺得可以了嗎?”吳道子回答:“其實我跟隨您學習書法,並不是志在書法。”

張旭聽到吳道子的話更加困惑了,吳道子於是拿出自己的一幅金剛力士人物畫遞給老師說:“弟子一直想提高繪畫的水平,那天見到您的書法筆走龍蛇、氣勢如虹,在苦練中悟出了用書法的筆法作畫的訣竅,請您賜教。”

吳道子苦練書法領悟出的繪畫訣竅

▲吳道子《八十七神仙卷》

張旭聽罷仔細端詳吳道子畫的金剛力士,不僅連連稱絕。吳道子創造的人物畫筆法為“蘭葉描”,在運筆中有如書法的提頓,產生粗細的變化形狀如同蘭花的葉子。蘭葉描用以表現衣服的褶皺,有飄逸瀟灑的氣勢,因此被稱為“吳帶當風”。

中國畫歸根到底其實是線條的藝術,線條的好壞決定了作品的高低,古人早就注意到了這個問題。唐代張彥遠的《歷代名畫記》系統地總結了繪畫本質問題,反映了唐代獨特的美學思想。

張彥遠在《歷代名畫記》中首先提出了“書畫同體論”,他認為倉頡造字是受到自然物象的啟發,而繪畫也是對於自然界中物體的描繪,因此難以把他們區分開來。

吳道子苦練書法領悟出的繪畫訣竅

▲趙孟頫《疏林秀石圖》

元代趙孟頫說:

“石如飛白木如籀,寫竹還須八法通,若也有人能會此,須知書畫本來同。”

意思是畫畫要從書法中領悟和學習。

從趙孟頫《疏林秀石圖》中可以看出,他畫竹節、竹葉都是書法的點劃痕跡,好像一撇一捺;而石頭的畫法又像是草書一樣連帶轉折。細看之下,每個物體分明是拆解開來的漢字,而且是不同的書法字體。只有看懂了作者的創作方法,才能領略其中的美妙之處。

吳道子苦練書法領悟出的繪畫訣竅

▲董其昌畫作

明代董其昌說:

“畫樹之法,須專以轉折為主,每一動筆,便想轉折處,如寫字之於轉筆。"

董其昌在書、畫兩方面都有很高的造詣,他深知書法轉折的重要,他把書法的運筆轉換到繪畫中。因此觀看他的書法和繪畫都有一種韻律感,那是含蓄內斂、富有節奏性的筆觸,盤旋迴轉之中蘊藏的是變化無窮的韻味。

吳道子苦練書法領悟出的繪畫訣竅

▲八大山人書法

清代八大山人將書法和繪畫兩個系統相互融合,既能以書入畫,又能以畫入書,使其書法、繪畫成就對後世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八大山人晚年達到了以最凝練的筆墨表現最豐富內蘊的境界,他畫的荷花在水墨的潑灑之中,表現出荷葉萬千變化。荷花杆反手一筆為之,簡練得毫無多餘之筆,把挺拔、柔韌的態勢表達得淋漓盡致。

吳道子苦練書法領悟出的繪畫訣竅

▲八大山人畫作

後人中無論張大千還是齊白石,畫作中的荷花無疑都能看出八大的筆法,這也許是他們對於八大山人的一種致敬吧。

中國畫自古就不斷有人突破和創新,這是一個主軸。到了近代由於西學東漸,給中國傳統藝術造成了巨大的衝擊。康有為和陳獨秀在中國畫的改革中都提出了要用西方的繪畫技法來改良中國畫的理論。

吳道子苦練書法領悟出的繪畫訣竅

▲朱稱俊作品

朱稱俊師從當代草聖林散之先生,他在繼承傳統文人水墨畫創作理念、繪畫手法的基礎上,開創了中國畫的新時代——新文人水墨畫。

他的新水墨概念在意線條意韻的表達,在他筆下的一草一木正如林散之先生的草書,勁瘦飄逸、牽絲引帶,提按使轉之中體現出音律的脈動。欣賞他的畫如同欣賞書法一樣,這種韻律美才是中國畫千年不變的核心。

"


吳道子苦練書法領悟出的繪畫訣竅

唐代大名鼎鼎的畫聖吳道子是家喻戶曉的人物,然而他是如何成功的卻少有人知。

早年他曾隨張僧繇學畫,同門師弟楊惠之因為名聲不及吳道子而羞愧的改行學雕塑了,因此吳道子年輕氣盛更加目中無人了。

吳道子苦練書法領悟出的繪畫訣竅

▲吳道子《天王送子圖》

有一天吳道子來到一家酒肆,遇到賀知章和張旭在此飲酒,二人興之所至提筆揮毫寫下自作詩句。吳道子見狀驚為天人,於是磕頭表示想拜在二人門下學習書法。

張旭、賀知章被吳道子的真誠所感動,收下了吳道子。張旭拿出自己的書法讓吳道子每日臨習,說:

“書法沒有訣竅,重要的是勤奮練習。”

吳道子每日都按照書帖進行臨摹,過了一年,他拿著自己的作品去見張旭。

吳道子苦練書法領悟出的繪畫訣竅

▲張旭《古詩四帖》

張旭接過吳道子的書法,疑惑地問:“剛練習了一年,你就覺得可以了嗎?”吳道子回答:“其實我跟隨您學習書法,並不是志在書法。”

張旭聽到吳道子的話更加困惑了,吳道子於是拿出自己的一幅金剛力士人物畫遞給老師說:“弟子一直想提高繪畫的水平,那天見到您的書法筆走龍蛇、氣勢如虹,在苦練中悟出了用書法的筆法作畫的訣竅,請您賜教。”

吳道子苦練書法領悟出的繪畫訣竅

▲吳道子《八十七神仙卷》

張旭聽罷仔細端詳吳道子畫的金剛力士,不僅連連稱絕。吳道子創造的人物畫筆法為“蘭葉描”,在運筆中有如書法的提頓,產生粗細的變化形狀如同蘭花的葉子。蘭葉描用以表現衣服的褶皺,有飄逸瀟灑的氣勢,因此被稱為“吳帶當風”。

中國畫歸根到底其實是線條的藝術,線條的好壞決定了作品的高低,古人早就注意到了這個問題。唐代張彥遠的《歷代名畫記》系統地總結了繪畫本質問題,反映了唐代獨特的美學思想。

張彥遠在《歷代名畫記》中首先提出了“書畫同體論”,他認為倉頡造字是受到自然物象的啟發,而繪畫也是對於自然界中物體的描繪,因此難以把他們區分開來。

吳道子苦練書法領悟出的繪畫訣竅

▲趙孟頫《疏林秀石圖》

元代趙孟頫說:

“石如飛白木如籀,寫竹還須八法通,若也有人能會此,須知書畫本來同。”

意思是畫畫要從書法中領悟和學習。

從趙孟頫《疏林秀石圖》中可以看出,他畫竹節、竹葉都是書法的點劃痕跡,好像一撇一捺;而石頭的畫法又像是草書一樣連帶轉折。細看之下,每個物體分明是拆解開來的漢字,而且是不同的書法字體。只有看懂了作者的創作方法,才能領略其中的美妙之處。

吳道子苦練書法領悟出的繪畫訣竅

▲董其昌畫作

明代董其昌說:

“畫樹之法,須專以轉折為主,每一動筆,便想轉折處,如寫字之於轉筆。"

董其昌在書、畫兩方面都有很高的造詣,他深知書法轉折的重要,他把書法的運筆轉換到繪畫中。因此觀看他的書法和繪畫都有一種韻律感,那是含蓄內斂、富有節奏性的筆觸,盤旋迴轉之中蘊藏的是變化無窮的韻味。

吳道子苦練書法領悟出的繪畫訣竅

▲八大山人書法

清代八大山人將書法和繪畫兩個系統相互融合,既能以書入畫,又能以畫入書,使其書法、繪畫成就對後世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八大山人晚年達到了以最凝練的筆墨表現最豐富內蘊的境界,他畫的荷花在水墨的潑灑之中,表現出荷葉萬千變化。荷花杆反手一筆為之,簡練得毫無多餘之筆,把挺拔、柔韌的態勢表達得淋漓盡致。

吳道子苦練書法領悟出的繪畫訣竅

▲八大山人畫作

後人中無論張大千還是齊白石,畫作中的荷花無疑都能看出八大的筆法,這也許是他們對於八大山人的一種致敬吧。

中國畫自古就不斷有人突破和創新,這是一個主軸。到了近代由於西學東漸,給中國傳統藝術造成了巨大的衝擊。康有為和陳獨秀在中國畫的改革中都提出了要用西方的繪畫技法來改良中國畫的理論。

吳道子苦練書法領悟出的繪畫訣竅

▲朱稱俊作品

朱稱俊師從當代草聖林散之先生,他在繼承傳統文人水墨畫創作理念、繪畫手法的基礎上,開創了中國畫的新時代——新文人水墨畫。

他的新水墨概念在意線條意韻的表達,在他筆下的一草一木正如林散之先生的草書,勁瘦飄逸、牽絲引帶,提按使轉之中體現出音律的脈動。欣賞他的畫如同欣賞書法一樣,這種韻律美才是中國畫千年不變的核心。

吳道子苦練書法領悟出的繪畫訣竅

▲朱稱俊作品

試圖用西方手法來改造中國畫顯然是沒有理解東西方藝術的差別,中國藝術根本魅力在於意韻的表達,中國書、畫家們無不是觀察自然入手,從中領會了形態的奧妙,他們並不是企圖超越自然而是與自然融合,才能創造出獨特的東方美學。因此只有懂得中國書法和繪畫的線條美,才能真正欣賞中國書畫的魅力,也才能繼承和創新中國書畫。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