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藝謀《對話·寓言2047》國家大劇院上演

舞蹈 張藝謀 寓言 長調 中國文化傳媒網 2017-06-22

原標題:《對話·寓言2047》在國家大劇院上演:致敬傳統文化 對話現代科技

張藝謀《對話·寓言2047》國家大劇院上演張藝謀《對話·寓言2047》國家大劇院上演

《對話·寓言2047》演出現場。儲璨璨攝/光明圖片

【舞臺之光】

這些天,由張藝謀執導的全新觀念演出《對話·寓言2047》在北京國家大劇院上演。演出中,張藝謀邀請了多位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和民族民間藝術家同臺合作,攜手來自7個國家的20支團隊及個人,為觀眾獻上一場既富有傳統文化韻味,又極具國際範兒的視聽盛宴。

古老文化與現代科技對話

《對話·寓言2047》的創作不同於張藝謀一貫的風格——對“人海戰術”與“大色塊”的運用,演出通過純粹的藝術與創新的科技,構建了一個令人嚮往、思考並值得期待的未來世界。演出一開始,逐漸清晰的長調與呼麥聲,與舞臺上方隨意舞動的雲紗相輔相成,彷彿將觀眾拉進了曠遠的古代部落,尋找生命的起源。接下來,激光與現代舞、全息投影與碗碗腔、機械臂與提線木偶、無人機與笙演奏……各種傳統藝術與不同的科技手段輪番上陣。與之對應的,是表演的每一個段落都有著獨特的情節設計,讓觀眾在感官之餘產生心靈的共鳴。

演出中,既有來自德國的激光團隊、英國的創意舞團隊、瑞士的無人機團隊,也有內蒙古的長調、北京的京劇,甚至還有一個貴州的老奶奶用有著200多年曆史的織布機表演如何織布……這場演出其實想表達的是“科技與人,何往何至”的觀點,該劇的執行導演何璐璐認為:“科技也許能束縛和傷害人,但你仍能選擇像老奶奶那樣保留最質樸的東西,泰然自若。”不過,張藝謀這樣詮釋《對話·寓言2047》:“這部作品最難的東西是讓人們去慢慢感受,因為這是一場古老文化與現代科技的對話,是寓言,也是現實。”

非遺文化的創意表達

從演出名單上來看,這場演出可以稱得上是“迴歸之作”,張藝謀稱:“這是迴歸內心對於中國傳統文化的尊重和嚮往。”無論是陝西的碗碗腔,還是復州的鼓樂班,都被張藝謀搬上了舞臺。其中,碗碗腔表演者王進發已75歲高齡,他是陝西省省級非遺同朝皮影代表性傳承人,也是同朝皮影世家李存財先生的傳人。而嗩吶表演者復州鼓樂班,至今已有六百年曆史,更入選了國家級“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對於這些非遺傳承人來說,“觀念演出”是陌生的概念,儘管製作團隊用了很多花哨的詞彙來形容,但來自陝西大荔縣農村的王進發理解得很透徹,他用通俗的語言概括:“就是土的加洋的。”

舞臺上,一束光投射在一側,王進發用最原生態、最具有關中鄉土風情的音韻唱著碗碗腔,舞臺中央,女舞者胡婕翩然起舞,與她對舞的是用全息投影技術這一尖端科技製造出的“男舞者”。雖然舞臺上絢爛至極,但王進發的表演完全不受影響,他的唱腔宛轉悠揚,時而使用假嗓尖聲,時而沉鬱厚重。

王進發表示:“華陰老腔火了,碗碗腔卻無人問津。”這次進京,王進發還帶著一個使命,就是讓碗碗腔這個地方劇種能被更多人聽到。在《對話·寓言2047》的舞臺上,不僅有唱著碗碗腔的王進發,還有內蒙古的長調錶演者其布日、貴州的織機表演者吳書香……這些非遺傳承人用古老的藝術碰撞尖端科技,讓人們感受傳統文化的魅力。

向中華傳統文化致敬

張藝謀表示:“此次演出突破了舞臺演出的表演形式,將中國民間藝術與科技元素糅合為一,獨創了‘觀念演出’這一新形式。”整場演出共分為八個相對獨立的段落,每個段落雖然只有十多分鐘的表演時間,但幾乎都是由一種中國傳統文化樣式搭配來自世界頂尖科技團隊,進行巧妙融合,編排成為一個完整的視聽表演。

演出最後一幕,77歲的吳書香在角落中用一臺200多年的織布機靜靜地織布,舞臺主體呈現的則是由編程精準控制的燈球,來自英國的舞者在其中翩然起舞,用張藝謀的話來說,“這是兩種狀態的編織,一種是最原始的,一種是最現代的”。最終,燈球失控般傾斜而下,場面格外震撼,這樣的安排,其實包含著張藝謀對人工智能的思考。在表演者裘繼戎看來,“今後利用先進科技提升傳統文化,不但會有市場,也會讓更多年輕人喜歡中國五千年源遠流長的傳統文化。”

《對話·寓言2047》在18日結束了北京國家大劇院的演出之後,還將在上海、杭州、廣州等地陸續上演。

(本報記者 牛夢笛)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