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拔只有1612米,卻被尊為“太嶽”,武當山是否有些名過其實?'

"

武當山是位於湖北西部的一座道教名山,擁有悠久的歷史,海量的古建築群,以及浩如煙海的神奇傳說。然而,武當山輝煌的人文歷史有史為鑑,武當山浩大的建築規模亦有圖為證,唯獨武當山的那些神奇傳說卻因為常人難以理解,一直被人們所詬病。

比如說:

武當山被尊為“太嶽”,自古便以“四大名山皆拱揖,五方仙嶽共朝宗”的地位聞名於世,有“五嶽之冠”的美譽。而事實上,武當山的海拔高度只有1612米,高度不及華山、恆山,名望業不及帝王封禪之地的泰山,憑什麼可以凌駕於五嶽之上?

除此之外,武當山的那些花裡胡哨的“奇景”和傳說更是令人云裡霧裡。像什麼七十二峰朝大頂,二十四澗水長流天柱曉晴雷火煉殿月敲山門天造玄武祖師出汗海馬吐霧……這些看上去神乎其神的說法,真的有可信度嗎?許多人都對此表示懷疑,認為這是旅遊局可以編造用來吸引遊客的噱頭。

"

武當山是位於湖北西部的一座道教名山,擁有悠久的歷史,海量的古建築群,以及浩如煙海的神奇傳說。然而,武當山輝煌的人文歷史有史為鑑,武當山浩大的建築規模亦有圖為證,唯獨武當山的那些神奇傳說卻因為常人難以理解,一直被人們所詬病。

比如說:

武當山被尊為“太嶽”,自古便以“四大名山皆拱揖,五方仙嶽共朝宗”的地位聞名於世,有“五嶽之冠”的美譽。而事實上,武當山的海拔高度只有1612米,高度不及華山、恆山,名望業不及帝王封禪之地的泰山,憑什麼可以凌駕於五嶽之上?

除此之外,武當山的那些花裡胡哨的“奇景”和傳說更是令人云裡霧裡。像什麼七十二峰朝大頂,二十四澗水長流天柱曉晴雷火煉殿月敲山門天造玄武祖師出汗海馬吐霧……這些看上去神乎其神的說法,真的有可信度嗎?許多人都對此表示懷疑,認為這是旅遊局可以編造用來吸引遊客的噱頭。

海拔只有1612米,卻被尊為“太嶽”,武當山是否有些名過其實?

作為一個從小就看過《武當山傳說》,以及前往武當朝拜多次的湖北土著,我想說的是,大家對於武當山可能真的是有一些誤解。

  • 首先,武當山被冠以五嶽之上絕對不是徒有虛名。武當山是中國古代典型的天人合一的建築,所謂天,是指自然,所謂人,是指人類。“天人合一”是中國古代道家的最高境界,如果大家參考一下道教在古代中國官方和民間的地位,那麼武當山“五嶽之冠”的名望就不那麼難理解了。
  • 其次,關於武當山的那些神奇傳說都是有史有據,有血有肉,真實存在的事物,只不過經過文學和宗教的加工之後,這些傳說看上去有些誇大罷了。後來的現代科學研究也表明,武當山的各類傳說並非空穴來風。
"

武當山是位於湖北西部的一座道教名山,擁有悠久的歷史,海量的古建築群,以及浩如煙海的神奇傳說。然而,武當山輝煌的人文歷史有史為鑑,武當山浩大的建築規模亦有圖為證,唯獨武當山的那些神奇傳說卻因為常人難以理解,一直被人們所詬病。

比如說:

武當山被尊為“太嶽”,自古便以“四大名山皆拱揖,五方仙嶽共朝宗”的地位聞名於世,有“五嶽之冠”的美譽。而事實上,武當山的海拔高度只有1612米,高度不及華山、恆山,名望業不及帝王封禪之地的泰山,憑什麼可以凌駕於五嶽之上?

除此之外,武當山的那些花裡胡哨的“奇景”和傳說更是令人云裡霧裡。像什麼七十二峰朝大頂,二十四澗水長流天柱曉晴雷火煉殿月敲山門天造玄武祖師出汗海馬吐霧……這些看上去神乎其神的說法,真的有可信度嗎?許多人都對此表示懷疑,認為這是旅遊局可以編造用來吸引遊客的噱頭。

海拔只有1612米,卻被尊為“太嶽”,武當山是否有些名過其實?

作為一個從小就看過《武當山傳說》,以及前往武當朝拜多次的湖北土著,我想說的是,大家對於武當山可能真的是有一些誤解。

  • 首先,武當山被冠以五嶽之上絕對不是徒有虛名。武當山是中國古代典型的天人合一的建築,所謂天,是指自然,所謂人,是指人類。“天人合一”是中國古代道家的最高境界,如果大家參考一下道教在古代中國官方和民間的地位,那麼武當山“五嶽之冠”的名望就不那麼難理解了。
  • 其次,關於武當山的那些神奇傳說都是有史有據,有血有肉,真實存在的事物,只不過經過文學和宗教的加工之後,這些傳說看上去有些誇大罷了。後來的現代科學研究也表明,武當山的各類傳說並非空穴來風。
海拔只有1612米,卻被尊為“太嶽”,武當山是否有些名過其實?

金殿內真武大帝像

武當山是精心打造的皇室道場,建築方對其工程的質量和建築的佈局都有著極其深遠的考量。

武當山的歷史悠久,可以追溯到漢朝時期,但是我們現在看到的武當山,基本都是建造於明朝永樂年間,距今大約600年。當時,明成祖朱棣為了完成帝國大和之夢,在中國同事,北建故宮,南修武當,派遣軍民工匠30餘萬,耗時12年,在武當山脈的群山之間建造了多達33處建築群,形成了“五里一庵十里宮,丹牆翠瓦望玲瓏,樓臺隱映金銀氣,林岫迴環畫鏡中”的人間仙境。

成祖之後,明朝歷代皇帝都視武當山為皇家道場,並且還對其進行了數次規模較大的擴建和翻修。為了方便對武當山的管理,明朝時期武當山直接歸屬皇室管轄而不是地方,武當山規模和名氣也在明朝達到了史無前例的高度。巔峰時期,僅武當山的工作人員,即道眾、軍隊、工匠等人的數量多達數萬人之眾。即使現如今,600多年過去了,武當山也依然是世界現存規模最大的宗教建築群,明朝的皇家建造水平從這一點上可見一斑。

"

武當山是位於湖北西部的一座道教名山,擁有悠久的歷史,海量的古建築群,以及浩如煙海的神奇傳說。然而,武當山輝煌的人文歷史有史為鑑,武當山浩大的建築規模亦有圖為證,唯獨武當山的那些神奇傳說卻因為常人難以理解,一直被人們所詬病。

比如說:

武當山被尊為“太嶽”,自古便以“四大名山皆拱揖,五方仙嶽共朝宗”的地位聞名於世,有“五嶽之冠”的美譽。而事實上,武當山的海拔高度只有1612米,高度不及華山、恆山,名望業不及帝王封禪之地的泰山,憑什麼可以凌駕於五嶽之上?

除此之外,武當山的那些花裡胡哨的“奇景”和傳說更是令人云裡霧裡。像什麼七十二峰朝大頂,二十四澗水長流天柱曉晴雷火煉殿月敲山門天造玄武祖師出汗海馬吐霧……這些看上去神乎其神的說法,真的有可信度嗎?許多人都對此表示懷疑,認為這是旅遊局可以編造用來吸引遊客的噱頭。

海拔只有1612米,卻被尊為“太嶽”,武當山是否有些名過其實?

作為一個從小就看過《武當山傳說》,以及前往武當朝拜多次的湖北土著,我想說的是,大家對於武當山可能真的是有一些誤解。

  • 首先,武當山被冠以五嶽之上絕對不是徒有虛名。武當山是中國古代典型的天人合一的建築,所謂天,是指自然,所謂人,是指人類。“天人合一”是中國古代道家的最高境界,如果大家參考一下道教在古代中國官方和民間的地位,那麼武當山“五嶽之冠”的名望就不那麼難理解了。
  • 其次,關於武當山的那些神奇傳說都是有史有據,有血有肉,真實存在的事物,只不過經過文學和宗教的加工之後,這些傳說看上去有些誇大罷了。後來的現代科學研究也表明,武當山的各類傳說並非空穴來風。
海拔只有1612米,卻被尊為“太嶽”,武當山是否有些名過其實?

金殿內真武大帝像

武當山是精心打造的皇室道場,建築方對其工程的質量和建築的佈局都有著極其深遠的考量。

武當山的歷史悠久,可以追溯到漢朝時期,但是我們現在看到的武當山,基本都是建造於明朝永樂年間,距今大約600年。當時,明成祖朱棣為了完成帝國大和之夢,在中國同事,北建故宮,南修武當,派遣軍民工匠30餘萬,耗時12年,在武當山脈的群山之間建造了多達33處建築群,形成了“五里一庵十里宮,丹牆翠瓦望玲瓏,樓臺隱映金銀氣,林岫迴環畫鏡中”的人間仙境。

成祖之後,明朝歷代皇帝都視武當山為皇家道場,並且還對其進行了數次規模較大的擴建和翻修。為了方便對武當山的管理,明朝時期武當山直接歸屬皇室管轄而不是地方,武當山規模和名氣也在明朝達到了史無前例的高度。巔峰時期,僅武當山的工作人員,即道眾、軍隊、工匠等人的數量多達數萬人之眾。即使現如今,600多年過去了,武當山也依然是世界現存規模最大的宗教建築群,明朝的皇家建造水平從這一點上可見一斑。

海拔只有1612米,卻被尊為“太嶽”,武當山是否有些名過其實?

七十二峰朝大頂

皇室出品,必屬精品,武當山真正的玄妙都蘊藏在那些“奇景”和“傳說”當中,只有時間才能讓其顯露出來。

“七十二峰朝大頂,二十四澗水長流”

在第四紀冰川時期,武當山景區附近的冰川以天柱峰為中心呈現出放射狀分佈。當冰川開始消融時,最先從海拔較低的地方開始,這使得冰川的融化方向就呈現出以天柱峰為中心,由外向內融化的趨勢,在冰川侵蝕的作用力之下,面向天柱峰一面的岩石逐漸塌落,形成頷首之勢。

但是古人對這一切卻毫不知情,他們認為這是“萬山朝拜”的表現,世間罕見,於是就在天柱峰修建了道觀,並將這個故事以略帶神話色彩的語言描述出來。在現實中,“萬山朝拜”的氣勢在天柱峰也可以看出來,但如果航拍的話,這個效果會更加明顯。

武當山地處南襄盆地西部,巨大的海拔落差使得山頂經常雲霧繚繞,大量的水汽樹葉和山體上凝結成露水,使得山頂的土壤含水量不斷增加,最終匯成山澗,這也是為什麼古人常說“山有多高,水有多高”的緣故。

"

武當山是位於湖北西部的一座道教名山,擁有悠久的歷史,海量的古建築群,以及浩如煙海的神奇傳說。然而,武當山輝煌的人文歷史有史為鑑,武當山浩大的建築規模亦有圖為證,唯獨武當山的那些神奇傳說卻因為常人難以理解,一直被人們所詬病。

比如說:

武當山被尊為“太嶽”,自古便以“四大名山皆拱揖,五方仙嶽共朝宗”的地位聞名於世,有“五嶽之冠”的美譽。而事實上,武當山的海拔高度只有1612米,高度不及華山、恆山,名望業不及帝王封禪之地的泰山,憑什麼可以凌駕於五嶽之上?

除此之外,武當山的那些花裡胡哨的“奇景”和傳說更是令人云裡霧裡。像什麼七十二峰朝大頂,二十四澗水長流天柱曉晴雷火煉殿月敲山門天造玄武祖師出汗海馬吐霧……這些看上去神乎其神的說法,真的有可信度嗎?許多人都對此表示懷疑,認為這是旅遊局可以編造用來吸引遊客的噱頭。

海拔只有1612米,卻被尊為“太嶽”,武當山是否有些名過其實?

作為一個從小就看過《武當山傳說》,以及前往武當朝拜多次的湖北土著,我想說的是,大家對於武當山可能真的是有一些誤解。

  • 首先,武當山被冠以五嶽之上絕對不是徒有虛名。武當山是中國古代典型的天人合一的建築,所謂天,是指自然,所謂人,是指人類。“天人合一”是中國古代道家的最高境界,如果大家參考一下道教在古代中國官方和民間的地位,那麼武當山“五嶽之冠”的名望就不那麼難理解了。
  • 其次,關於武當山的那些神奇傳說都是有史有據,有血有肉,真實存在的事物,只不過經過文學和宗教的加工之後,這些傳說看上去有些誇大罷了。後來的現代科學研究也表明,武當山的各類傳說並非空穴來風。
海拔只有1612米,卻被尊為“太嶽”,武當山是否有些名過其實?

金殿內真武大帝像

武當山是精心打造的皇室道場,建築方對其工程的質量和建築的佈局都有著極其深遠的考量。

武當山的歷史悠久,可以追溯到漢朝時期,但是我們現在看到的武當山,基本都是建造於明朝永樂年間,距今大約600年。當時,明成祖朱棣為了完成帝國大和之夢,在中國同事,北建故宮,南修武當,派遣軍民工匠30餘萬,耗時12年,在武當山脈的群山之間建造了多達33處建築群,形成了“五里一庵十里宮,丹牆翠瓦望玲瓏,樓臺隱映金銀氣,林岫迴環畫鏡中”的人間仙境。

成祖之後,明朝歷代皇帝都視武當山為皇家道場,並且還對其進行了數次規模較大的擴建和翻修。為了方便對武當山的管理,明朝時期武當山直接歸屬皇室管轄而不是地方,武當山規模和名氣也在明朝達到了史無前例的高度。巔峰時期,僅武當山的工作人員,即道眾、軍隊、工匠等人的數量多達數萬人之眾。即使現如今,600多年過去了,武當山也依然是世界現存規模最大的宗教建築群,明朝的皇家建造水平從這一點上可見一斑。

海拔只有1612米,卻被尊為“太嶽”,武當山是否有些名過其實?

七十二峰朝大頂

皇室出品,必屬精品,武當山真正的玄妙都蘊藏在那些“奇景”和“傳說”當中,只有時間才能讓其顯露出來。

“七十二峰朝大頂,二十四澗水長流”

在第四紀冰川時期,武當山景區附近的冰川以天柱峰為中心呈現出放射狀分佈。當冰川開始消融時,最先從海拔較低的地方開始,這使得冰川的融化方向就呈現出以天柱峰為中心,由外向內融化的趨勢,在冰川侵蝕的作用力之下,面向天柱峰一面的岩石逐漸塌落,形成頷首之勢。

但是古人對這一切卻毫不知情,他們認為這是“萬山朝拜”的表現,世間罕見,於是就在天柱峰修建了道觀,並將這個故事以略帶神話色彩的語言描述出來。在現實中,“萬山朝拜”的氣勢在天柱峰也可以看出來,但如果航拍的話,這個效果會更加明顯。

武當山地處南襄盆地西部,巨大的海拔落差使得山頂經常雲霧繚繞,大量的水汽樹葉和山體上凝結成露水,使得山頂的土壤含水量不斷增加,最終匯成山澗,這也是為什麼古人常說“山有多高,水有多高”的緣故。

海拔只有1612米,卻被尊為“太嶽”,武當山是否有些名過其實?

天柱曉晴

“天柱曉晴”

這是武當山的另外一個自然奇觀,是古代均州八景之一,一般人根本沒有機會看到,因為這個景象的發生,需要諸多的苛刻條件。比如說天氣、觀看地點等。

​在夜雨初晴的黎明,當太陽的第一束光芒還未照亮大地的時候,站在均州古城向南眺望,四周一片漆黑,但30公里外的天柱峰卻清晰可辨,彷彿近在眼前,金殿在日光的照耀下霞光四射,這便是著名的“天柱曉晴”了。

天柱曉晴的原理其實很好解釋,均州海拔200米,而金頂海拔1600米,中間的山都相對較低,沒有障礙物。因為高度的原因,黎明的第一道陽光會率先照在金殿上,而金殿是銅做的,會反光,這樣人們就可以在黎明前的黑暗中看到金殿的光芒。這個現象在現在看來很好解釋,但對於古人來說,無疑是一個十分神聖的“神蹟”。

當然,我們也不排除古人制造金殿之初是否有過這方面的考量,如果有的話,那真的是太智慧了。

"

武當山是位於湖北西部的一座道教名山,擁有悠久的歷史,海量的古建築群,以及浩如煙海的神奇傳說。然而,武當山輝煌的人文歷史有史為鑑,武當山浩大的建築規模亦有圖為證,唯獨武當山的那些神奇傳說卻因為常人難以理解,一直被人們所詬病。

比如說:

武當山被尊為“太嶽”,自古便以“四大名山皆拱揖,五方仙嶽共朝宗”的地位聞名於世,有“五嶽之冠”的美譽。而事實上,武當山的海拔高度只有1612米,高度不及華山、恆山,名望業不及帝王封禪之地的泰山,憑什麼可以凌駕於五嶽之上?

除此之外,武當山的那些花裡胡哨的“奇景”和傳說更是令人云裡霧裡。像什麼七十二峰朝大頂,二十四澗水長流天柱曉晴雷火煉殿月敲山門天造玄武祖師出汗海馬吐霧……這些看上去神乎其神的說法,真的有可信度嗎?許多人都對此表示懷疑,認為這是旅遊局可以編造用來吸引遊客的噱頭。

海拔只有1612米,卻被尊為“太嶽”,武當山是否有些名過其實?

作為一個從小就看過《武當山傳說》,以及前往武當朝拜多次的湖北土著,我想說的是,大家對於武當山可能真的是有一些誤解。

  • 首先,武當山被冠以五嶽之上絕對不是徒有虛名。武當山是中國古代典型的天人合一的建築,所謂天,是指自然,所謂人,是指人類。“天人合一”是中國古代道家的最高境界,如果大家參考一下道教在古代中國官方和民間的地位,那麼武當山“五嶽之冠”的名望就不那麼難理解了。
  • 其次,關於武當山的那些神奇傳說都是有史有據,有血有肉,真實存在的事物,只不過經過文學和宗教的加工之後,這些傳說看上去有些誇大罷了。後來的現代科學研究也表明,武當山的各類傳說並非空穴來風。
海拔只有1612米,卻被尊為“太嶽”,武當山是否有些名過其實?

金殿內真武大帝像

武當山是精心打造的皇室道場,建築方對其工程的質量和建築的佈局都有著極其深遠的考量。

武當山的歷史悠久,可以追溯到漢朝時期,但是我們現在看到的武當山,基本都是建造於明朝永樂年間,距今大約600年。當時,明成祖朱棣為了完成帝國大和之夢,在中國同事,北建故宮,南修武當,派遣軍民工匠30餘萬,耗時12年,在武當山脈的群山之間建造了多達33處建築群,形成了“五里一庵十里宮,丹牆翠瓦望玲瓏,樓臺隱映金銀氣,林岫迴環畫鏡中”的人間仙境。

成祖之後,明朝歷代皇帝都視武當山為皇家道場,並且還對其進行了數次規模較大的擴建和翻修。為了方便對武當山的管理,明朝時期武當山直接歸屬皇室管轄而不是地方,武當山規模和名氣也在明朝達到了史無前例的高度。巔峰時期,僅武當山的工作人員,即道眾、軍隊、工匠等人的數量多達數萬人之眾。即使現如今,600多年過去了,武當山也依然是世界現存規模最大的宗教建築群,明朝的皇家建造水平從這一點上可見一斑。

海拔只有1612米,卻被尊為“太嶽”,武當山是否有些名過其實?

七十二峰朝大頂

皇室出品,必屬精品,武當山真正的玄妙都蘊藏在那些“奇景”和“傳說”當中,只有時間才能讓其顯露出來。

“七十二峰朝大頂,二十四澗水長流”

在第四紀冰川時期,武當山景區附近的冰川以天柱峰為中心呈現出放射狀分佈。當冰川開始消融時,最先從海拔較低的地方開始,這使得冰川的融化方向就呈現出以天柱峰為中心,由外向內融化的趨勢,在冰川侵蝕的作用力之下,面向天柱峰一面的岩石逐漸塌落,形成頷首之勢。

但是古人對這一切卻毫不知情,他們認為這是“萬山朝拜”的表現,世間罕見,於是就在天柱峰修建了道觀,並將這個故事以略帶神話色彩的語言描述出來。在現實中,“萬山朝拜”的氣勢在天柱峰也可以看出來,但如果航拍的話,這個效果會更加明顯。

武當山地處南襄盆地西部,巨大的海拔落差使得山頂經常雲霧繚繞,大量的水汽樹葉和山體上凝結成露水,使得山頂的土壤含水量不斷增加,最終匯成山澗,這也是為什麼古人常說“山有多高,水有多高”的緣故。

海拔只有1612米,卻被尊為“太嶽”,武當山是否有些名過其實?

天柱曉晴

“天柱曉晴”

這是武當山的另外一個自然奇觀,是古代均州八景之一,一般人根本沒有機會看到,因為這個景象的發生,需要諸多的苛刻條件。比如說天氣、觀看地點等。

​在夜雨初晴的黎明,當太陽的第一束光芒還未照亮大地的時候,站在均州古城向南眺望,四周一片漆黑,但30公里外的天柱峰卻清晰可辨,彷彿近在眼前,金殿在日光的照耀下霞光四射,這便是著名的“天柱曉晴”了。

天柱曉晴的原理其實很好解釋,均州海拔200米,而金頂海拔1600米,中間的山都相對較低,沒有障礙物。因為高度的原因,黎明的第一道陽光會率先照在金殿上,而金殿是銅做的,會反光,這樣人們就可以在黎明前的黑暗中看到金殿的光芒。這個現象在現在看來很好解釋,但對於古人來說,無疑是一個十分神聖的“神蹟”。

當然,我們也不排除古人制造金殿之初是否有過這方面的考量,如果有的話,那真的是太智慧了。

海拔只有1612米,卻被尊為“太嶽”,武當山是否有些名過其實?

天造玄武

“天造玄武”現代科技讓古人的智慧綻放

我們都知道,武當山供奉的最高神是真武大帝(也叫玄武大帝),但事實上對於中原地區來說,武當山位於秦嶺以南,算得上是南方,為什麼明成祖會將其確定為北方之神的的道場呢?在歷史上,這個疑問一直困惑著許多人,直到20世紀飛機普及之後,人們才恍然大悟。原來,天柱峰本身就是一個巨大的玄武啊!

一次偶然的機會,武當山景區拍攝宣傳片,在航拍某一個角度時,攝影師忽然發現天柱峰的造型奇特很像一隻巨龜背,坐落在他背上的正是供奉著真武大帝的金殿。通過對比之後人們又發現,天柱峰外圍建造的“紫禁城”很想玄武背上的那條蛇,這個造型正是真武大帝坐下神獸“龜蛇二將”的形象。

如果沒有飛機,沒有照相機,或許我們至今依然不能搞清楚天柱峰的形狀,但古人在600年前卻做到了。試想一下,在一個雲海翻騰的清晨,一直巨龜馱著金光燦燦的金殿在雲海中時隱時現,這場景是何等的壯觀。

"

武當山是位於湖北西部的一座道教名山,擁有悠久的歷史,海量的古建築群,以及浩如煙海的神奇傳說。然而,武當山輝煌的人文歷史有史為鑑,武當山浩大的建築規模亦有圖為證,唯獨武當山的那些神奇傳說卻因為常人難以理解,一直被人們所詬病。

比如說:

武當山被尊為“太嶽”,自古便以“四大名山皆拱揖,五方仙嶽共朝宗”的地位聞名於世,有“五嶽之冠”的美譽。而事實上,武當山的海拔高度只有1612米,高度不及華山、恆山,名望業不及帝王封禪之地的泰山,憑什麼可以凌駕於五嶽之上?

除此之外,武當山的那些花裡胡哨的“奇景”和傳說更是令人云裡霧裡。像什麼七十二峰朝大頂,二十四澗水長流天柱曉晴雷火煉殿月敲山門天造玄武祖師出汗海馬吐霧……這些看上去神乎其神的說法,真的有可信度嗎?許多人都對此表示懷疑,認為這是旅遊局可以編造用來吸引遊客的噱頭。

海拔只有1612米,卻被尊為“太嶽”,武當山是否有些名過其實?

作為一個從小就看過《武當山傳說》,以及前往武當朝拜多次的湖北土著,我想說的是,大家對於武當山可能真的是有一些誤解。

  • 首先,武當山被冠以五嶽之上絕對不是徒有虛名。武當山是中國古代典型的天人合一的建築,所謂天,是指自然,所謂人,是指人類。“天人合一”是中國古代道家的最高境界,如果大家參考一下道教在古代中國官方和民間的地位,那麼武當山“五嶽之冠”的名望就不那麼難理解了。
  • 其次,關於武當山的那些神奇傳說都是有史有據,有血有肉,真實存在的事物,只不過經過文學和宗教的加工之後,這些傳說看上去有些誇大罷了。後來的現代科學研究也表明,武當山的各類傳說並非空穴來風。
海拔只有1612米,卻被尊為“太嶽”,武當山是否有些名過其實?

金殿內真武大帝像

武當山是精心打造的皇室道場,建築方對其工程的質量和建築的佈局都有著極其深遠的考量。

武當山的歷史悠久,可以追溯到漢朝時期,但是我們現在看到的武當山,基本都是建造於明朝永樂年間,距今大約600年。當時,明成祖朱棣為了完成帝國大和之夢,在中國同事,北建故宮,南修武當,派遣軍民工匠30餘萬,耗時12年,在武當山脈的群山之間建造了多達33處建築群,形成了“五里一庵十里宮,丹牆翠瓦望玲瓏,樓臺隱映金銀氣,林岫迴環畫鏡中”的人間仙境。

成祖之後,明朝歷代皇帝都視武當山為皇家道場,並且還對其進行了數次規模較大的擴建和翻修。為了方便對武當山的管理,明朝時期武當山直接歸屬皇室管轄而不是地方,武當山規模和名氣也在明朝達到了史無前例的高度。巔峰時期,僅武當山的工作人員,即道眾、軍隊、工匠等人的數量多達數萬人之眾。即使現如今,600多年過去了,武當山也依然是世界現存規模最大的宗教建築群,明朝的皇家建造水平從這一點上可見一斑。

海拔只有1612米,卻被尊為“太嶽”,武當山是否有些名過其實?

七十二峰朝大頂

皇室出品,必屬精品,武當山真正的玄妙都蘊藏在那些“奇景”和“傳說”當中,只有時間才能讓其顯露出來。

“七十二峰朝大頂,二十四澗水長流”

在第四紀冰川時期,武當山景區附近的冰川以天柱峰為中心呈現出放射狀分佈。當冰川開始消融時,最先從海拔較低的地方開始,這使得冰川的融化方向就呈現出以天柱峰為中心,由外向內融化的趨勢,在冰川侵蝕的作用力之下,面向天柱峰一面的岩石逐漸塌落,形成頷首之勢。

但是古人對這一切卻毫不知情,他們認為這是“萬山朝拜”的表現,世間罕見,於是就在天柱峰修建了道觀,並將這個故事以略帶神話色彩的語言描述出來。在現實中,“萬山朝拜”的氣勢在天柱峰也可以看出來,但如果航拍的話,這個效果會更加明顯。

武當山地處南襄盆地西部,巨大的海拔落差使得山頂經常雲霧繚繞,大量的水汽樹葉和山體上凝結成露水,使得山頂的土壤含水量不斷增加,最終匯成山澗,這也是為什麼古人常說“山有多高,水有多高”的緣故。

海拔只有1612米,卻被尊為“太嶽”,武當山是否有些名過其實?

天柱曉晴

“天柱曉晴”

這是武當山的另外一個自然奇觀,是古代均州八景之一,一般人根本沒有機會看到,因為這個景象的發生,需要諸多的苛刻條件。比如說天氣、觀看地點等。

​在夜雨初晴的黎明,當太陽的第一束光芒還未照亮大地的時候,站在均州古城向南眺望,四周一片漆黑,但30公里外的天柱峰卻清晰可辨,彷彿近在眼前,金殿在日光的照耀下霞光四射,這便是著名的“天柱曉晴”了。

天柱曉晴的原理其實很好解釋,均州海拔200米,而金頂海拔1600米,中間的山都相對較低,沒有障礙物。因為高度的原因,黎明的第一道陽光會率先照在金殿上,而金殿是銅做的,會反光,這樣人們就可以在黎明前的黑暗中看到金殿的光芒。這個現象在現在看來很好解釋,但對於古人來說,無疑是一個十分神聖的“神蹟”。

當然,我們也不排除古人制造金殿之初是否有過這方面的考量,如果有的話,那真的是太智慧了。

海拔只有1612米,卻被尊為“太嶽”,武當山是否有些名過其實?

天造玄武

“天造玄武”現代科技讓古人的智慧綻放

我們都知道,武當山供奉的最高神是真武大帝(也叫玄武大帝),但事實上對於中原地區來說,武當山位於秦嶺以南,算得上是南方,為什麼明成祖會將其確定為北方之神的的道場呢?在歷史上,這個疑問一直困惑著許多人,直到20世紀飛機普及之後,人們才恍然大悟。原來,天柱峰本身就是一個巨大的玄武啊!

一次偶然的機會,武當山景區拍攝宣傳片,在航拍某一個角度時,攝影師忽然發現天柱峰的造型奇特很像一隻巨龜背,坐落在他背上的正是供奉著真武大帝的金殿。通過對比之後人們又發現,天柱峰外圍建造的“紫禁城”很想玄武背上的那條蛇,這個造型正是真武大帝坐下神獸“龜蛇二將”的形象。

如果沒有飛機,沒有照相機,或許我們至今依然不能搞清楚天柱峰的形狀,但古人在600年前卻做到了。試想一下,在一個雲海翻騰的清晨,一直巨龜馱著金光燦燦的金殿在雲海中時隱時現,這場景是何等的壯觀。

海拔只有1612米,卻被尊為“太嶽”,武當山是否有些名過其實?

雷火煉殿

“雷火煉殿”

這是武當金殿的諸多奇觀之一,一直被認為是虛構的,因為雷電怎麼可能以肉眼可見的形式存在於金殿之上呢?但是後來藉助現代科技中的攝像機之後,雷火煉殿的真實性才得到確認。

相傳,因為金殿內部放置了許多寶物,真武大帝為了防止有人偷盜,便安排雷公電母在此看守。每逢夏季雷雨交加之際,便時常有巨大的閃電火球從天而降,在金殿上滾動,併發出巨大的聲響,以震懾居心不良之人。除此之外,電擊也能夠為金殿清除汙垢,保持整潔乾淨,一舉兩得。當然,這都是古人講自然與神話結合的產物,除了當地道士之外,誰也沒有見過真正的雷火煉殿。

後來攝像機普及之後,武當山景區在金頂安裝了攝像頭,以方便管理和監控。沒成想,這個攝像頭卻無意中拍攝到雷火煉殿的景象,還將其錄製了下來,至此,人們不再懷疑雷火煉殿的真實性。

"

武當山是位於湖北西部的一座道教名山,擁有悠久的歷史,海量的古建築群,以及浩如煙海的神奇傳說。然而,武當山輝煌的人文歷史有史為鑑,武當山浩大的建築規模亦有圖為證,唯獨武當山的那些神奇傳說卻因為常人難以理解,一直被人們所詬病。

比如說:

武當山被尊為“太嶽”,自古便以“四大名山皆拱揖,五方仙嶽共朝宗”的地位聞名於世,有“五嶽之冠”的美譽。而事實上,武當山的海拔高度只有1612米,高度不及華山、恆山,名望業不及帝王封禪之地的泰山,憑什麼可以凌駕於五嶽之上?

除此之外,武當山的那些花裡胡哨的“奇景”和傳說更是令人云裡霧裡。像什麼七十二峰朝大頂,二十四澗水長流天柱曉晴雷火煉殿月敲山門天造玄武祖師出汗海馬吐霧……這些看上去神乎其神的說法,真的有可信度嗎?許多人都對此表示懷疑,認為這是旅遊局可以編造用來吸引遊客的噱頭。

海拔只有1612米,卻被尊為“太嶽”,武當山是否有些名過其實?

作為一個從小就看過《武當山傳說》,以及前往武當朝拜多次的湖北土著,我想說的是,大家對於武當山可能真的是有一些誤解。

  • 首先,武當山被冠以五嶽之上絕對不是徒有虛名。武當山是中國古代典型的天人合一的建築,所謂天,是指自然,所謂人,是指人類。“天人合一”是中國古代道家的最高境界,如果大家參考一下道教在古代中國官方和民間的地位,那麼武當山“五嶽之冠”的名望就不那麼難理解了。
  • 其次,關於武當山的那些神奇傳說都是有史有據,有血有肉,真實存在的事物,只不過經過文學和宗教的加工之後,這些傳說看上去有些誇大罷了。後來的現代科學研究也表明,武當山的各類傳說並非空穴來風。
海拔只有1612米,卻被尊為“太嶽”,武當山是否有些名過其實?

金殿內真武大帝像

武當山是精心打造的皇室道場,建築方對其工程的質量和建築的佈局都有著極其深遠的考量。

武當山的歷史悠久,可以追溯到漢朝時期,但是我們現在看到的武當山,基本都是建造於明朝永樂年間,距今大約600年。當時,明成祖朱棣為了完成帝國大和之夢,在中國同事,北建故宮,南修武當,派遣軍民工匠30餘萬,耗時12年,在武當山脈的群山之間建造了多達33處建築群,形成了“五里一庵十里宮,丹牆翠瓦望玲瓏,樓臺隱映金銀氣,林岫迴環畫鏡中”的人間仙境。

成祖之後,明朝歷代皇帝都視武當山為皇家道場,並且還對其進行了數次規模較大的擴建和翻修。為了方便對武當山的管理,明朝時期武當山直接歸屬皇室管轄而不是地方,武當山規模和名氣也在明朝達到了史無前例的高度。巔峰時期,僅武當山的工作人員,即道眾、軍隊、工匠等人的數量多達數萬人之眾。即使現如今,600多年過去了,武當山也依然是世界現存規模最大的宗教建築群,明朝的皇家建造水平從這一點上可見一斑。

海拔只有1612米,卻被尊為“太嶽”,武當山是否有些名過其實?

七十二峰朝大頂

皇室出品,必屬精品,武當山真正的玄妙都蘊藏在那些“奇景”和“傳說”當中,只有時間才能讓其顯露出來。

“七十二峰朝大頂,二十四澗水長流”

在第四紀冰川時期,武當山景區附近的冰川以天柱峰為中心呈現出放射狀分佈。當冰川開始消融時,最先從海拔較低的地方開始,這使得冰川的融化方向就呈現出以天柱峰為中心,由外向內融化的趨勢,在冰川侵蝕的作用力之下,面向天柱峰一面的岩石逐漸塌落,形成頷首之勢。

但是古人對這一切卻毫不知情,他們認為這是“萬山朝拜”的表現,世間罕見,於是就在天柱峰修建了道觀,並將這個故事以略帶神話色彩的語言描述出來。在現實中,“萬山朝拜”的氣勢在天柱峰也可以看出來,但如果航拍的話,這個效果會更加明顯。

武當山地處南襄盆地西部,巨大的海拔落差使得山頂經常雲霧繚繞,大量的水汽樹葉和山體上凝結成露水,使得山頂的土壤含水量不斷增加,最終匯成山澗,這也是為什麼古人常說“山有多高,水有多高”的緣故。

海拔只有1612米,卻被尊為“太嶽”,武當山是否有些名過其實?

天柱曉晴

“天柱曉晴”

這是武當山的另外一個自然奇觀,是古代均州八景之一,一般人根本沒有機會看到,因為這個景象的發生,需要諸多的苛刻條件。比如說天氣、觀看地點等。

​在夜雨初晴的黎明,當太陽的第一束光芒還未照亮大地的時候,站在均州古城向南眺望,四周一片漆黑,但30公里外的天柱峰卻清晰可辨,彷彿近在眼前,金殿在日光的照耀下霞光四射,這便是著名的“天柱曉晴”了。

天柱曉晴的原理其實很好解釋,均州海拔200米,而金頂海拔1600米,中間的山都相對較低,沒有障礙物。因為高度的原因,黎明的第一道陽光會率先照在金殿上,而金殿是銅做的,會反光,這樣人們就可以在黎明前的黑暗中看到金殿的光芒。這個現象在現在看來很好解釋,但對於古人來說,無疑是一個十分神聖的“神蹟”。

當然,我們也不排除古人制造金殿之初是否有過這方面的考量,如果有的話,那真的是太智慧了。

海拔只有1612米,卻被尊為“太嶽”,武當山是否有些名過其實?

天造玄武

“天造玄武”現代科技讓古人的智慧綻放

我們都知道,武當山供奉的最高神是真武大帝(也叫玄武大帝),但事實上對於中原地區來說,武當山位於秦嶺以南,算得上是南方,為什麼明成祖會將其確定為北方之神的的道場呢?在歷史上,這個疑問一直困惑著許多人,直到20世紀飛機普及之後,人們才恍然大悟。原來,天柱峰本身就是一個巨大的玄武啊!

一次偶然的機會,武當山景區拍攝宣傳片,在航拍某一個角度時,攝影師忽然發現天柱峰的造型奇特很像一隻巨龜背,坐落在他背上的正是供奉著真武大帝的金殿。通過對比之後人們又發現,天柱峰外圍建造的“紫禁城”很想玄武背上的那條蛇,這個造型正是真武大帝坐下神獸“龜蛇二將”的形象。

如果沒有飛機,沒有照相機,或許我們至今依然不能搞清楚天柱峰的形狀,但古人在600年前卻做到了。試想一下,在一個雲海翻騰的清晨,一直巨龜馱著金光燦燦的金殿在雲海中時隱時現,這場景是何等的壯觀。

海拔只有1612米,卻被尊為“太嶽”,武當山是否有些名過其實?

雷火煉殿

“雷火煉殿”

這是武當金殿的諸多奇觀之一,一直被認為是虛構的,因為雷電怎麼可能以肉眼可見的形式存在於金殿之上呢?但是後來藉助現代科技中的攝像機之後,雷火煉殿的真實性才得到確認。

相傳,因為金殿內部放置了許多寶物,真武大帝為了防止有人偷盜,便安排雷公電母在此看守。每逢夏季雷雨交加之際,便時常有巨大的閃電火球從天而降,在金殿上滾動,併發出巨大的聲響,以震懾居心不良之人。除此之外,電擊也能夠為金殿清除汙垢,保持整潔乾淨,一舉兩得。當然,這都是古人講自然與神話結合的產物,除了當地道士之外,誰也沒有見過真正的雷火煉殿。

後來攝像機普及之後,武當山景區在金頂安裝了攝像頭,以方便管理和監控。沒成想,這個攝像頭卻無意中拍攝到雷火煉殿的景象,還將其錄製了下來,至此,人們不再懷疑雷火煉殿的真實性。

海拔只有1612米,卻被尊為“太嶽”,武當山是否有些名過其實?

其實,武當山除了上述的幾個奇景和傳說之外,還有月敲山門、祖師出汗、海馬吐霧、月敲山門等無數個傳說級的景觀,都是需要在特定的情況下才能夠看到的。如果大家想要親眼目睹這些奇景,一定記著要提前查閱好資料,並在滿足條件的情況下前往觀看,必定能夠滿載而歸,因為真正的智慧,經得起時間的推敲。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