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小孩打架卻導致吳楚大戰,中國歷史上最奇葩的開戰原因

在成年人的世界裡,恐怕都知道“天下無義戰”這個道理,無論是多麼冠冕堂皇的理由,其背後無非就是赤裸裸的利益相爭。不過話雖如此,大多數野心家,還是願意用正義來裝點自己。

可這個世界有時候就是那麼神奇,有些戰爭的發生就是那麼的莫名其妙,等雙方回過頭來細想,發現戰爭的理由竟然是如此的可笑。但當雙方都已經打得不可開交了,那麼理由是什麼又有誰去管他呢?反對直接槓就對了!

在春秋時期,就有這樣一段真實的歷史,最初僅僅是兩個小孩之間的打架,最後卻將各自國家捲入,戰至血流成河。

這兩個國家正是春秋時期的兩大強國,楚國和吳國。也許是開戰理由太奇葩了,司馬遷難得的在《史記》的《楚世家》和《吳太伯世家》中都記載了此事件。

兩小孩打架卻導致吳楚大戰,中國歷史上最奇葩的開戰原因

不過在說正文之前,卻必須要提提故事的大背景。話說吳、楚同在南方,楚強而吳弱,兩國本無什麼大的仇怨。但是隨著兩國國力的發展,正所謂一山難容二虎,兵戎相見也將是遲早的。

公元前598年,楚莊王攻破陳國,發現夏徵舒的母親夏姬生的十分美豔動人,於是就有了娶她的想法,但楚莊王的弟弟子反也看上了夏姬。這時候一個叫申公巫臣的大臣突然站了出來,說這夏姬的面相不好,是誰娶誰要倒黴的。這一下,莊王和子反都不敢了,最後只有把夏姬嫁給了連尹襄老。

結果在第二年的晉楚邲之戰中,申公巫臣暗箭射殺了連尹襄老,屍體被晉將荀首帶走。然後申公巫臣以迎回屍體為名,護送夏姬回孃家鄭國(夏姬為鄭穆公之女),結果兩人直接在路上成了親,並由鄭國逃到了晉國。

子反得知後大怒:“好你個巫臣!忽悠我們說什麼夏姬面相不好,原來是你小子自己看上了她啊!”於是便聯合與其有仇的大將子重,滅了申公巫臣的全族,瓜分了他的財產和妻妾。

兩小孩打架卻導致吳楚大戰,中國歷史上最奇葩的開戰原因

遠在晉國的申公巫臣聽聞噩耗,氣的是咬牙切齒,誓報此仇。便命人各送了一封信給子反、子重,上面寫著:“餘必使爾罷於奔命以死。”(這便是成語疲於奔命的由來)並開始了自己的復仇計劃。

首先他利用晉楚相爭的契機,勸說晉景公“連吳抗楚”,並親自帶著晉景公給他的三十車(約兩千人)來到吳國,教導吳國人如何駕駛戰車,指導他們如何作戰,並作為吳國和晉國聯繫的中間人。

從此吳國快速吸收中原文化得以強大起來,迅速吞併了楚國東邊的各屬國。之後晉、吳兩國開始不停滋擾楚國,而每當有告急文書,身為大將的子重、子反就要率軍前去救援,往往一場戰鬥結束,另一邊馬上告急,最密集時一年竟達七八次之多,從此兩人在晉、吳兩國之間疲於奔命。

兩小孩打架卻導致吳楚大戰,中國歷史上最奇葩的開戰原因

申公巫臣的計策為將來的吳楚爭霸埋下了伏筆,由於長期交戰,吳楚兩國上下從此也逐漸成為世仇。

在這之後大約70年左右,公元前522年,因受費無極讒害,楚國太傅伍奢及長子伍尚被殺,次子伍子胥逃到了吳國,併成為公子光(即闔閭)的賓客,開始積極策劃利用吳國攻打楚國報仇。而吳國經過了這70年的發展,國力大增,隱隱有了挑戰楚國霸權的資格,也開始蠢蠢欲動。

這時候,故事終於發展到了本文的正題。話說,在吳楚的邊境有兩座小城,一座叫卑樑屬楚國,另一座屬吳國(《楚世家》稱為鍾離)。那時候還沒有那麼明確的邊界線劃分,兩國交接處具體哪邊屬吳,哪邊又屬於楚國,很難說清楚。

注:《史記·楚世家》中卑樑屬吳國,但同為《史記》的《吳太伯世家》,以及在《呂氏春秋》中卑樑屬於楚國。因此本文中主要採取後兩者的說法。

這種情況下本來就很容易產生糾紛,而偏偏在這爭議地區又長了一片桑樹,兩城百姓都要到這裡來採桑養蠶。本來兩國就有仇,現在又有了切身的利益糾葛,那麼衝突的發生就成為了必然。

兩小孩打架卻導致吳楚大戰,中國歷史上最奇葩的開戰原因

大概在公元前519年,或者還要之前的某一天,有兩個少女在採桑的過程中,不知何因(《呂氏春秋》說是嬉戲,也有說是爭桑打架)吳國少女打傷了楚國卑樑的少女。於是卑樑人就把傷人的少女抓了起來,到吳國那邊討要說法。

結果吳國那邊的人根本不把這當一回事,表現的非常敷衍。卑樑人一怒之下就把那個少女殺了,然後揚長而去。這一下吳人也徹底炸鍋了,馬上就糾集了一群人跑到了卑樑,把那家人全家都屠殺了。

治下發生了如此惡劣的越境殺人事件,馬上就被上報到了卑樑守邑大夫面前。大夫聞聽,大怒:“吳國人竟然敢攻打我的城邑?”也不管三七二十一,事情的原委是什麼了,馬上調兵攻了過去,把吳國邊城無論老幼全都給殺了。

本來是一件尋常的小孩打架誤傷事件,結果擴大發展成了惡性殺人,再到現在竟然演變成了屠城慘案,事態已經發展到了不可收拾的地步。

聽聞邊城被屠,吳王僚大怒(內心估計是高興吧……終於有了攻打楚國的好藉口),馬上派公子光發兵攻打楚國。

兩小孩打架卻導致吳楚大戰,中國歷史上最奇葩的開戰原因

從此曠日持久的吳楚爭霸因兩小孩打架拉開了序幕,春秋時期著名的雞父之戰(發生在公元前519年)便是此事件的後續。在雞父之戰中,吳楚兩國糾集各自的屬國展開決戰,期間公子光得知楚國主帥陽匄病亡,楚聯軍士氣低落,建議吳王僚追擊退兵的楚聯軍。

楚聯軍在雞父遭到吳軍奇襲慘敗,吳軍乘勝攻佔了戰略要地州來,從此吳國取得了地域優勢,在吳楚爭霸中開始佔據上風,楚國則進入被動防禦階段。

之後隨著公子光弒殺吳王僚,奪得國君之位成為吳王闔閭,開始重用伍子胥、孫武,最終在柏舉之戰以少勝多大敗楚軍,進而攻破楚國郢都,差點導致了楚國的亡國。

就如同蝴蝶效應一般,原本只是兩個小孩之間的紛爭,最後演變成為了兩國之間曠日持久的大戰。可能是因為原因實在是太荒謬了,直到戰國末期,依然被人津津樂道,甚至呂不韋還把過程詳細得寫到了《呂氏春秋·察微》中。

兩小孩打架卻導致吳楚大戰,中國歷史上最奇葩的開戰原因

後人更是總結了“卑梁之釁、血流吳楚”的典故”,用來諷刺因為小事而引起的無端爭端和殺戮,用於警醒後人。可惜外國人沒有學過中國歷史,就在十八世紀,在地球另一端的美國發生了原因幾乎完全一樣的戰爭。兩個相鄰的印第安部落,因為兩個小孩爭搶一隻螞蚱,逐漸發展為大人之間的械鬥,最後引起兩個部落之間的戰爭,被人戲稱為“螞蚱戰爭”。

但是以我看來,這個故事固然告誡我們“退一步風平浪靜,忍一時海闊天空”。但是其實和“不帶帽子”那個故事一樣,為了利益,從個人到國家,想要發動戰爭,不管理由多麼荒謬,不管有沒有理由都不重要。一樣的事情,兩千多年前發過,十八世紀的美國發生過,現在依然在繼續,就算是不管多麼遙遠的未來還是會發生。

本文內容以《呂氏春秋·察微》為主,參考資料《史記·楚世家》、《史記·吳太伯世家》。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