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昌碩《石鼓文》臨摹方法

吳昌碩 文化 沃德利成書畫院 2017-06-18

第一講

《石鼓文》為我國最早的石刻文字,刻於十個鼓形石上,故名《石鼓文》。每石有一首四言詩,內容是詠秦國君遊獵事,所以又稱“獵碣”文字。原石高約三尺,徑二尺許,屢經兵火摧殘,風雨侵蝕,原物漫漶頗甚。其中一石在宋代被改鑿為臼,另一石也不存一字。據郭沫若先生計,完全字形的有465 字,殘字和重字若干。

《石鼓文》線條較金文更加勻整圓潤,字形結構較甲骨文和金文簡單,整齊而略呈長方,平行線條多作排列裝飾,嚴謹茂密,用筆圓勁挺拔,筆道遒勁凝重,字距行距開闊均衡,疏朗如晴空星月,字大愈寸,氣韻淳古,雄強渾厚、朴茂自然,受到歷代大家推崇,是入手大篆的極佳範本。明朱簡《印章要論》說:“《石鼓文》是古今第一篆法。” 數千年書史中,對《石鼓文》臨習最多最深而最有獨到之處的當數吳昌碩。自吳昌碩一出,就成為《石鼓文》代名詞,兩者之間可以劃等號,《石鼓文》成全了吳昌碩,吳昌碩將《石鼓文》發揚光大。從表面上來看,吳昌碩《石鼓文》是以臨摹形式出現的,但很少有人以臨摹的眼光來看待他所作《石鼓文》,確切地說,這是一種有憑據的創作,是吳昌碩對《石鼓文》獨到理解,與其說臨,不如說創。

本講座所遴選的為其75歲時所作(圖一),和原版《石鼓文》面目已相差很大,既有古典形態,又有胸中丘壑。表現在幾個方面:字形上由原版的略呈長方變成長方形,長寬比例為0.6,接近黃金分割點,為最佳結構形態;線條上由原版的平穩沉實變成了筆意流轉、天趣飛動,線條雖圓實,但無草率油滑之意,都是紮實的篆書線條,有殘破感,具金石氣;結構上由原來的平正之姿形成高低不平之勢,字字飛動,呼之欲出;空間分割打破均衡,疏可走馬,密不透風;用筆老辣蒼邁,萬毫齊力,充滿霸悍之氣;用墨上有濃枯溼潤之分。這是吳昌碩借古開今的成功嘗試。篆書在所有字體中最具靜態,吳昌碩能將篆書寫得具有飛動之感和抒情之意,著實令後儕之輩高山仰止。

吳昌碩《石鼓文》臨摹方法

第二講

這一講主要是起收筆等基本筆畫分析。

1、起、收筆。吳昌碩《石鼓文》中起筆和收筆都是自然落和提,很少有刻意逆鋒的動作,從圖二中所列諸字不難看出。一般說來,篆書圓弧線條可一筆寫就,也可兩筆完成,“餘”字中“U”形線條中右半部分重新起筆,說明他自然落筆的方法。關於這一點,馬宗霍《霎嶽樓筆談》中多有批評,認為吳昌碩用畫大白菜方法來寫篆書,篆法掃地而村氣滿紙。收筆自然露鋒,如圖三中“遊”、“始”、“君”、“我”等字,有時形成駐筆,如“西”字有右上半部分筆畫。

2、點。吳昌碩《石鼓文》點大多粗壯有力,吸收金文特點,有裝飾作用,如圖四中“天”、“裡”和“徒”;一些有平衡作用,如“ ”;某些點的作用較為特殊,有行書筆意,使字形生動起來,如“車”、“尖”和“作”中的點。

3、橫。橫畫各有其態,書寫過程中並不一帶而過,而有很多提按動作,產生節奏變化,如圖五中“一”、“不”;有兩橫同時出現時,通過長短和粗細來變化以避免雷同,如“於”;有時吸收金文特點,將橫變成點,如“丙”。

4、豎。吳昌碩篆書中豎有支撐字型的作用。當多豎出現時,通過輕重和弧度變化來避免相同,如圖六中“歸”、“用”、“代”。

5、弧線。弧線是篆書的重要筆畫,體現了圓轉的意味,圖七中所列,或外彎或內轉,或一波三折,或一波一折等,具有不同變化。

6、裝飾性筆畫。吳昌碩《石鼓文》中有兩類裝飾性筆畫,一是圓圈排疊而成的圖案意味,如圖八中所示各字,但在一字中處理富有變化,同中有不同;另一類裝飾性筆畫是一些字書寫中拖一“小尾巴”,如圖九各字,極富趣味。這在吳昌碩創作中運用的得心應手,而後學者如鄧散木等則顯造作之意,有過分拖尾巴的弊病,反成習氣。

吳昌碩《石鼓文》臨摹方法

第三講

這一講主要是用墨和繁簡處理分析。

1、用墨。原版《石鼓文》因為是石刻本,用墨之法無從知曉。吳昌碩《石鼓文》用墨酣暢淋漓,血肉豐滿。雖大多用墨厚重,但其中有細微的動作和差別。主要有三種類型:一是濃墨,用筆豪肆,如圖十;二是細筆出之,如圖十一;三是粗細相間,如圖十二。三者構成豐富的變化。

2、繁簡處理。吳昌碩《石鼓文》中繁簡處理可概括為“小中見大,刪繁就簡”八字原則。通俗地講,筆畫很少的字,不因過於細小而散漫,筆畫繁多的,勿使太臃脹。如圖十三中“一”、“人”、“大”、“子”、 “又”、“舟”各字,雖筆畫寥寥,但不顯零落;而圖十四中“導”、“驂”、“原”等字雖筆畫繁多,結字茂密,但整體上疏密有致,不覺阻塞,體現出吳昌碩高超的處理手法。

吳昌碩《石鼓文》臨摹方法

第四講

這一講主要是基本結構處理分析。

1、獨體字。一類是不對稱型,如圖十五,在吳派石鼓中數量頗多。吳昌碩依據各字的特點,通過用筆提按,用墨輕重和結字造險來保持平衡對比。另一類是對稱型,可再細分為四類:①筆畫對稱,如圖十六。筆畫輕重、彎曲程度和用墨濃溼,都有微妙變化,使大同中有小異。②部首對稱。以相背的中軸線對稱,如圖十六中“茲”和“北”兩字,書寫時左邊筆畫比右邊粗,打破絕對均衡。③上下對稱。如圖十七中“中”、“墉”、“多”、“申”,和左右結構處理一樣,在筆畫方面有一些變化。④對稱中有不對稱。如圖十八中各字,形體大致對稱,只有某些筆畫不對稱。

2、移位字。吳派石鼓中一些結字採用特殊處理手法,既使得字形美觀大方、生動靈活、妥帖自然,而無違犯失、搔手弄姿之相和刻意擺弄的馬腳,如圖十九中各字,皆精心揣摩而耐人尋味。“吾”字省去“口”部而將“止”形筆畫移至字形下方,“徒”處理成上下結構,“樹”塑造成左右結構,左高右低,“漁”上大下小,“肝”將“月”部欹側斜放,“鑾”將兩邊的絞絲旁拉長,“涉”將水字置於字的中部橫放,“憐”將心旁變成心字底,皆為獨見匠心之舉。

3、合字。吳派石鼓中一些結字保留原版《石鼓文》特點,將兩字合為一字,主要有三個,即“小魚”、“五日”、“二日”。這在其它篆書創作中不常見。

吳昌碩《石鼓文》臨摹方法

第五講

商周時代金文特徵是結體的生動性,吳昌碩篆書吸收金文特點,體現出這一特徵,使靜態篆書有了飛動之勢,有巨大的包容量,也是本講座所要闡述的重點。吳昌碩《石鼓文》中結構大多的是左低右高型特徵,但也不盡如此。

這一講主要是左低右高結構分析,可分為三類: 1、圖二十一,右下端懸空,左下端伸出,整體上錯位; 2、圖二十二,左半部分上端低於右部,下端也縮進;圖二十三,左右兩部分下端基本平齊,高低錯位在上端表現出來。

吳昌碩《石鼓文》臨摹方法

第六講

這一講主要是左高右低結構分析,可分為三類:

1、圖二十四,字形右邊下半部分伸出超出左邊,形成錯落有致的字形;

2、圖二十五,右半部分上下兩端皆短於左半部分;

3、圖二十六,這和第二種情況有些類似,但更為特殊,右邊置於字形中間1/3處。在左高右低情況中,存在特例,如圖二十七中“賢”字,結構上屬於上下結構,但處理成左高右低的形式。除此之外,還有左右上下兩端平齊的情況,如圖二十八中“楊”字,在吳昌碩《石鼓文》中僅此一例。

吳昌碩《石鼓文》臨摹方法

第七講

這一講主要是上下結構分析,可分為三類:

1、圖二十九,上寬下窄。雖然字形上下寬窄懸殊頗多,但最終化險為夷,體現出生動性。

2、圖三十,上窄下寬。和前一種情況正好相反,因為上窄下寬,重心穩穩當當。

3、圖三十一,上下同寬。這在上下結構字形中屬特例。

吳昌碩《石鼓文》臨摹方法

第八講

這一講主要是左中右結構分析,可分為六類:

1、圖三十二,中部上下端伸出,左右兩端對稱縮進;

2、圖三十三,中部和右部平齊,形成一個整塊面,整體上較左邊高;

3、圖三十四,左中右節節高;

4、圖三十五,中間部分上端伸出,下端縮進,左右兩部分對稱,上端低於中部;

5、 圖三十六,中間部分兩端伸出,左右部分縮進;

6、圖三十七,中右部基本平齊,左部分上下兩端縮進。

吳昌碩《石鼓文》臨摹方法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