薦讀 | 卜昌寨,寨卜昌

陳煒 / 文

1

1

中原地廣,人煙稠密。那村莊名雖五花八門,卻有規律,或以姓氏打頭,如李家村、高老莊、黃村營;或以顯著地理或行當為名,如三丈坡、油坊砦、牌坊裡;也有稀奇古怪者,一探究,就走進了歷史的深處,名氣大得很吶。

十幾年前,隨朋友去他豫北博愛的老家。正是孟夏,東南風來,麥浪滾滾,大野裡青黃接天。布穀聲聲裡,我們穿過麥田,走進了那個中原村莊,抬頭看見一個別致的名字:寨卜昌。

下意識地從右往左念:昌—卜—寨,朋友糾正:寨—卜—昌。說話間就看見了寨牆,黃褐夯土堆築,凜凜然寬厚十幾步,平地拔起三四丈,雜樹叢生,野鳥翻飛。近前端詳,卻是風蝕雨打貌,歲月滄桑樣。可惜寨子已不完整,圍不住村莊,殘存的寨牆像個困頓老者,無可奈何地看著年輕人在寨外起屋蓋樓。

作為防禦的象徵,和平年代裡,寨子的含義,只剩下地理意義了。

薦讀 | 卜昌寨,寨卜昌

1

1

先有卜昌還是先有寨?當然卜昌在先了。卜昌之名,得從3000多年前的一場戰爭說起。當時,殷紂王荒淫無道,民生凋敝,周武王會盟八百諸侯,替天行道,舉兵討伐。大軍自孟津東行,來到太行山南麓一個地界時,天漏雨而三日不歇。一片白茫茫中,大軍偃旗息鼓,武王心泛疑慮,紂王已近在咫尺,莫非天不滅商?何去何從,看天意!隨行的姜子牙取出龜甲一片,以火炙烤,見那龜殼在藍色火焰中嗶啵開裂,呈現吉祥圖案。昌!姜太公把占卜的結果告訴武王,卜昌的消息風一樣傳遍大軍,群情振奮。武王乘勢揮師,在牧野大敗紂王守軍,殷紂自焚。自此,中國歷史上具有劃時代意義的武王伐紂落下帷幕,而那個占卜曰昌的地方,被叫作卜昌。

斗轉星移,兩千多年過去了,卜昌已成膏腴之地,百姓繁衍,聚落棋佈,有了藥王卜昌、油王卜昌、喬卜昌、侯卜昌等八個“卜昌”。且說藥王卜昌的王家自明末經營懷藥,日漸發達,清康熙年間,藥王第七代傳人華麗轉身,轉做鐵鍋生意,將經營懷藥的商號“懷昌合”改為“泰順碩”,人稱“泰順號”。真鍋鐵打,泰順鍋俏。一時間,藥王卜昌聞名遐邇,也常被那強人惦記。清同治年間,為絕匪患,藥王卜昌聯手油王卜昌和喬卜昌,高築牆,廣積糧,起寨子,將三個卜昌緊緊圍了。大寨大戶大氣派,人們就把那“寨”字提拔,取名寨卜昌。

薦讀 | 卜昌寨,寨卜昌

1

1

新成的寨牆,以石奠基,石灰與黏土構築,巍峨雄偉,恰如平地起長城,其蜿蜒五里,首尾相接,將個村莊緊緊環抱,自成一體,固若金湯。寨牆頂寬丈餘,可行車馬,敵樓箭垛,環伺禦敵。東、西、南、北開四門樓,門樓額上青石勒字:納春融、挹秋漿、攬榮光、迎疊翠。城牆內外,景色怡人,好一派田園風光!

日進斗金的泰順王,背手行走在寨牆之上,極目遠眺,但見北面太行巍巍,峰巒疊翠,南面綠野泛金,麥浪翻滾;俯瞰腳下,寨外城壕綠水漾波,寨內卻是屋宇軒敞,街道平曠,車馬穿梭,炊煙裊裊,一派富庶祥和景象。自明末起步,藥王泰順生意興隆通四海,財源茂盛達三江,眼下生意安保一切妥當,他禁不住微微一笑,笑意裡,露出一絲誰與爭鋒的霸氣。

果然是固若金湯。六七十年過去,寨卜昌安樂祥和,正是:忠厚傳家久,詩書繼世長。

薦讀 | 卜昌寨,寨卜昌

1

1

俗話說,國是千萬家,家是最小國。覆巢之下,安有完卵!

轉眼到了1938年,日本人佔領博愛城。4月的一天,兩個日本兵騎著高頭大馬,在寨卜昌北門外舉槍叫囂,要進村搜查。

這明媚的春日因這兩個侵略者而蒙上血色的陰影。很快,寨卜昌血流成河,半個村幾成焦土。

關於這段歷史,我是在2004年5月第一次走進寨卜昌時,在古槐樹下聽92歲的王老漢講的。他用濃重的方言講述著當年的經歷:那倆日本鬼嘩啦啦上了槍栓,瞄準寨上頭:開門的幹活!寨上年輕人先下手為強,砰砰兩槍,撂倒一個,打傷一個,受傷的打馬逃走,撂倒的被摜入糞井。第二天,傷兵帶著一隊日本鬼子炮轟古寨,血洗寨卜昌,一把火點燃了矗立了數百年的大宅高屋……

老人說,他死裡逃生,遠走他鄉,直到新中國成立,他才回到了自己的家。

薦讀 | 卜昌寨,寨卜昌

1

1

那棵古槐,立於王家祠堂門前,龍幹虯枝,氣象不凡。它是寨卜昌興衰的見證者,曾驕傲過村子的驕傲,也痛苦過村子的痛苦。它檢閱過富甲一方的昌盛,迎請過道光皇帝的聖旨,欣賞過朝廷重臣的墨寶,罹患過日寇橫行的苦難,聆聽過晉冀魯豫野戰軍第九縱隊成立的鏗鏘鑼鼓,更欣賞過寨卜昌人非同凡響的西皮二黃。

中原戲曲多,豫劇、曲劇、大平調,道情、宛梆、二夾弦,東西南北,各美其美,腔腔不同,美美與共。有道是十里不同雲,五里不同雨,寨卜昌人偏愛那京戲。街巷裡順手拉一個,無論男女,不管長幼,十有八九會有板有眼地唱上幾句。每至夜晚,鑼鼓咚咚鏘鏘敲起來,胡琴吱吱呀呀拉起來,那一聲低迴峭拔嗓就在明清老街的廊間簷下蕩起,正宗西皮流水版,原是程派《鎖麟囊》——吃飽喝足,寨卜昌人開唱了;天不早了,狗不咬了,月明星稀下露水了,寨卜昌人才心滿意足地蹣跚回家——該睡覺了。

寨卜昌唱京戲有年頭了。先是經商的老闆在京城捧角兒,又請大腕兒來寨卜昌唱大戲,臺上人的確不是凡人,舉手投足、一顰一笑讓寨子的人大開眼界,著迷不止。從此,寨卜昌響起了京胡聲。

一耄耋老者告訴我,他年輕時聽過譚富英唱戲。譚老闆一嗓子亮起,他面前茶碗裡的香茶就蕩起漣漪,有細小珠鏈跳將起來。他眯著眼,回到過去:繞樑不絕啊!

那一年麥收時節,我看見一老人領著一群少年,在一處明末老院子裡擺開教場。老先生從城裡京劇團退休,回村教孩子們京戲。他慈愛的目光裡,孩子們劈叉壓腿翻跟頭,一腔一調吊嗓子。說話間,一個卷著褲腿、頭粘麥秸的粗壯漢子走進來,大夥說,那誰,你上來弄一段!弄一段就弄一段!只見他挺直身子,捏了個訣,倏忽間眉梢吊起,星目朗潤,開口一嗓,竟是脆生生的花旦腔,驚得我一愣一愣的。

2005年麥天,赴河南演出的中國京劇院三團一行20多人,慕名來到寨卜昌,與村民進行了一場親密互動。上臺的,有國家知名演員,也有村子草根百姓;樂隊的伴奏者,有響噹噹的名琴名弦,也有意氣風發的少年兒郎。那個時刻,寨卜昌韻味十足。

薦讀 | 卜昌寨,寨卜昌

1

1

寨卜昌藏龍臥虎,從寨子不同凡響的明清建築就能看出端倪。走在大街上,俯仰間目之所及,都是景緻。街巷青石漫地,溜光水滑,街兩旁高屋大舍廊簷軒敞,青磚黛瓦,五脊六獸。其磚雕石刻,栩栩如生;壓窗石上,浮雕歷歷,要麼松鶴延年、福祿滿堂,要麼五福臨門、榮華富貴,盡是那吉祥如意詞;廊舍間雕龍畫棟,屋門前青石麟麟,大牆上開著拴馬鼻兒,臺階下墊著上馬石。抬頭看,對聯奪目:門外擁珠旗報國曾持三尺劍,庭前羅玉樹傳家唯有五車書。好一副家國情懷!

去年又去寨卜昌。但見大街小巷、老屋石坊正大興土木,卻是國家文化扶持,修舊如舊,寨卜昌這個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要建成中原文化旅遊的重要目的地。

隨朋友走進一處老宅。跨過高高的門檻,老屋空空,被歲月浸透、煙火薰染的烏黑房樑上,垂下一截鏽蝕鐵絲,拴著一個像“對號”般的木鉤,鉤子的底部,被磨成一個深深的窩兒。這是當年掛饃籃的東西,一可防鼠兒偷食,二可防孩童饞嘴,可有些年歲了。朋友說,這玩意再也用不著了,送給你,留個念想吧!於是,我的行囊裡多了一個收藏了寨卜昌歲月的木頭饃鉤。

前幾日再去寨卜昌。朋友領著我看修復如初的老街和古建築,滿眼厚朴鄉村貌,釅釅鄉土味道醇,此情此景,恍若隔世。朋友說:寨卜昌的春天來了!

薦讀 | 卜昌寨,寨卜昌薦讀 | 卜昌寨,寨卜昌

(本文轉載自河南日報客戶端)

主編:叢子鈺 |編輯:袁浩

END

熱門閱讀文章

★ 本號姓“副” 歡迎來“刊”

★ 王蒙:不忘金庸

★ 大地有多大

★ 王鋼:忍別二月河

★ 三會大俠——追憶金庸先生

★ 毛澤東呼籲請保留專刊副刊

★ 1979年的那個春節

★ ”北京老壺”的壺中天地

★ 有一種鄉愁叫小名

★ 五四百年:一撥80後、90後青年的限量版青春

★ 大師筆下的中國母親

★ 難忘老師的笑容——深切緬懷徐中玉先生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