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州儒梟,大清浙江最後的武士

浙江,因地理原因,雖然全省幾乎都操吳語,但是也有完全不同的人文風情,浙北的平原足夠支撐起大地主階級,進而形成江南文化。

而溫州只有分離的幾個小平原,因此只有幾個平原地帶才能形成江南般的科舉世家文化,比如永嘉場望族和瑞安世族,其餘地帶仍處於較為蠻古的村落自治程度。為了爭奪土地資源,以及明朝時期防備倭寇,溫州各地主、村莊都會訓練武裝,好比日本的郎從一般。

而且溫州自古就處於浙江行政中心邊緣,雖然在南宋時期溫州士人也一度佔據宋廷一半,但是很快又遊離於行政體系邊緣。溫州永嘉學派,本身也繼承自秦地關學,因為主張開放海貿、文字自由等被朝廷鎮壓,最後竟然提出了 天下最惡是皇帝、疏離皇權的思想。以至於今日溫州上輩人,很多人其實依然看不起考公,認為考公是不得已而為之的路子。這使得溫州平民難以被馴化,加上失去政治話語權後自然獲得不到更多好的政策,地域建設也因此緩慢,人民為了自保更加崇尚武德。

19世紀中葉,太平天國發動了曠日持久的浩劫,整個中國南方陷入動盪之中,且不提長毛四處劫掠,就連南方旗城裡的旗人也會裝扮為長毛劫掠百姓,戰爭形成的流民,又對各個地方的治安造成重大影響。太平天國造成的大饑荒、金融體系崩壞等,讓清國人口損耗五六千萬,這對於清朝四億餘人口來說,等於失去了近四分之一的人口。

溫州儒梟,大清浙江最後的武士

太平天國的力量主要就是流民

清朝綠營、旗兵早就腐壞,根本不堪重用,屢屢敵兵未近,就潰如山崩,禁不能止。於是地方的治安大權甚至作戰大權就下放到了地方士紳手上,比如潮汕的土客衝突,朝廷甚至將當地土著封為土勇,以裝備、銀元作為支持,以和太平軍的客勇作戰。

此時的浙江,浙北依靠肥沃土地帶來的地主農業經濟,以及畸形錢莊帶來的私貸經濟,變得非常富裕,但是歷代以來,由於中央一直只是將江南作為兩腳羊,而從未對當地有過軍事化的建設和制度。這也使得上古記載中,吳人輕死易發,成了蘇南浙北的吳儂軟語,唯有浙南地區相對保持了古代吳人的武勇。

此時的溫州,由於內部激烈的鬥爭,開始在群氓、莊民、密社之中形成了戰爭道德倫理“俠”,猶如日本武士道精神雛形“阪東武者之習”一般。對於溫州人而言,盛世和治世時經商讀書,一到亂世就舉刀為俠是件正常的事情,這也是新中國建立後很長時間溫州的荒山野嶺仍有土匪的原因。“俠”主要對個人和家族的關係,豪強和國家權力組織的關係等作出了無形的規範,並激發人民對“武德”的崇拜。

而隨著溫州士紳、下層文人也開始加入到戰鬥之中後,他們開始將“儒”的倫理道德與“俠”相結合,最後形成了“俠氣”精神,他們認為,當中央統治力量放鬆、削弱之時,作為遊俠的他們應當如群蜂般出動,維護地方秩序。日本增淵龍夫特別對此進行了研究,認為溫州地區的“遊俠義團”,正是基層組織力強大的表現。

自1854年來,溫州連接爆發紅巾軍起義,紅巾軍的背後又有錯綜複雜的地下密社關係(比如 金錢會),對此中日學者都有專門研究人員。溫州地區會黨的爆發,實際上和太平軍沿著長江東進有重大關聯,太平軍一動,各地都會爆發暴動,如四川嘓匪、河南捻匪、湖南齋匪、湖北痞匪、廣東艇匪等。

溫州儒梟,大清浙江最後的武士

強大的捻軍還幹掉了一位蒙古大將

之前太平軍屠閩南時,已有大量閩南難民進入溫州南部蒼南一帶,引發溫州局部動盪。隨著太平軍1853年佔領南京,對整個蘇南浙北進行屠害,大量浙北之民也南逃進入溫州,將各種慘狀告知溫州當地士紳,引起溫州方面高度重視。溫州位於浙閩交通中樞,為兵家必爭之地,士紳認為溫州難逃一戰,果不其然,福建小刀會、廣東天地會很快侵擾溫州沿海,而他們本就是太平軍的前沿部隊,後者更是戰力強大。

由於官兵無法勝任地區保衛力量,溫州士紳認為,應當組織地方寺廟、村莊甚至原土匪勢力進行自保。此時天地會已經沿著甌江而上,進攻永嘉內港,而本土又有本土匪幫隱蔽於大羅山內,四處遊擊。於是浙江巡撫黃宗漢和瑞安知府何元輔不得不依賴於民團的力量,先平大羅山匪亂,後準備迎擊太平大軍。

太平軍石達開部隊入侵處州遂昌後,自麗水-青田南下,所過之處,群鴉遮日,遍地白骨,隨著更多慘烈的消息湧入溫州,更加刺激了溫州各地團練鄉兵,以盾矛為前,以鳥銃為重,尤其是瑞安,各大家族團結出力,加倍訓練。溫州彷彿回到了明朝抗倭時各地宗族自發作戰的光景。

此時浙江已經成了“官員退避千里,逃兵一路行劫,商旅非十百成群而不敢行”的地步,而溫州遊俠義團慷慨解囊,救助難民,引來大批難民入內。並四處講書,皆是講述英雄書傳,意圖激發群眾鬥志。這些舉動獲得了大量下層人士支持。同時也有遊俠義團結合宗教力量,以神聖性質的“結義”拉攏人士。遊俠義團也不止在溫州活動,在福鼎、處州等遊走,徵募外路義士。而有的遊俠義團則僅僅限於一族之中,比如平陽溫氏、楊氏等,所募人士皆為“共姓能”。

溫州儒梟,大清浙江最後的武士

大清後期,民團已稱為清朝唯一戰力

宗族之間的團練,互相還會爆發衝突,不過隨著太平軍日漸緊逼,各個宗族之民團以各種儀式聯好,成為溫州各地美談。隨後太平軍侵入溫州地帶,各地奮勇迎敵,一時間刀光劍影、電光火石,溫州村民以寨牆、碉樓作為防禦工事,而城關居民則以原有城牆為保障,太平軍固然有人數和火器之利,卻難以攻克,數次進攻永嘉均被擊退,最後僅僅擊破平陽地區,但是因為溫州當地遊俠義團不斷騷擾,讓太平軍認識到此地難以久留,沒多久就將當地劫掠一番,急速離去,自此溫州全境保衛戰大勝,讓溫州免於如浙北一樣的修羅場。

當然,遊俠義團因為歷史侷限性,在失去了外敵之後,很快就淪為宗族、商行私兵,互相械鬥,又或者乾脆入山為匪,四處劫掠。最後在湘軍到來浙江時,曾剃頭以剿匪為名又一次屠殺浙江,而此時溫州義團再次團結抵抗湘兵,使得湘兵在溫州的行動便不了了之,由於義團首領大多為瑞安的下層文人,因此溫州民團又被湘軍稱為儒梟。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