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擇的兩大前提、一個心理準備、兩大決策過程,以及最大的原則'

文章 大樸國學 2019-07-16
"

昨天的那篇文章:如果智慧足夠,給自己留足後手。

很多朋友看了以後,給我發了很多很長的反饋信息。很多朋友深有同感,甚至是自己感同身受。說實話,如果文章能夠對大家有所幫助,我真的非常欣慰,因為這也是我們一直堅持的做法。

我們希望讓經典能夠迴歸理性,就是要讓大家能夠真正的理性的思辨我們的經典,而不是一味的排斥、否定,也不是一味的吹捧;再就是,我們最重要的原則,就是要讓經典回到生活,用我們的經典啟發我們的智慧,讓我們再面臨選擇,甚至是一些重大抉擇的時候,能夠多一點智慧,起碼能夠多一個角度來看待問題,減少選擇和決策的風險。

我們今天就來談談選擇

我們每天都會面臨至少不下幾十個選擇,小到如何利用自己的時間、吃什麼、穿什麼,如何回答朋友、家人的問題等等,大到要為企業、組織、機構制定長遠的戰略規劃,這些都是選擇。

前邊的很多文章也都談到過這個問題,我也系統的講過管子的靜因之道、輕重之法以及因勢利導,感興趣的朋友可以去看一下。但是,有些朋友也跟我反映,覺得靜因之道說起來容易,做起來很難。其實,我們面對很多重大抉擇的時候,是什麼讓我們沒法做選擇,或者說什麼阻礙我們做出比較好的選擇(對所謂最優選擇的執著,有時候也會妨礙我們做出好的選擇)。

這篇文章裡的一些內容和觀點,在前邊的文章裡也寫過,今天算是系統性的談一次如何做選擇、做決策。

對於做選擇,我們必須先明確選擇的前提。

第一:兩個前提:

首先:客觀世界的稀缺性

對於做選擇,絕大多數時候,我們面臨的首要問題,其實就是稀缺性。在思考問題的開始,我們可以天馬行空,不用考慮稀缺性的問題,但是,一旦進入到真正的思考和選擇的時候,我們基本上不可能不遇到稀缺性的問題。

我是學經濟學的。經濟學的最為重要的前提就是稀缺性。我們做任何事情,包括學習、工作,以及選擇什麼樣的生活,都會面臨稀缺性的問題。

而最為稀缺的就是我們的時間或者說精神資源。我們在這個世界上生存、生活、追求自己的理想,能夠藉助的,或者說能夠使用的資源,無非就是:自己的體力、智力、精力(包括時間),以及我們可以藉助的別人的這些資源,以及自然資源、社會公共資源等等。每一樣都是稀缺的。越稀缺價值就越高。所以,我們在使用這些資源的時候,首先必須明確的認知到客觀世界的稀缺性。


"

昨天的那篇文章:如果智慧足夠,給自己留足後手。

很多朋友看了以後,給我發了很多很長的反饋信息。很多朋友深有同感,甚至是自己感同身受。說實話,如果文章能夠對大家有所幫助,我真的非常欣慰,因為這也是我們一直堅持的做法。

我們希望讓經典能夠迴歸理性,就是要讓大家能夠真正的理性的思辨我們的經典,而不是一味的排斥、否定,也不是一味的吹捧;再就是,我們最重要的原則,就是要讓經典回到生活,用我們的經典啟發我們的智慧,讓我們再面臨選擇,甚至是一些重大抉擇的時候,能夠多一點智慧,起碼能夠多一個角度來看待問題,減少選擇和決策的風險。

我們今天就來談談選擇

我們每天都會面臨至少不下幾十個選擇,小到如何利用自己的時間、吃什麼、穿什麼,如何回答朋友、家人的問題等等,大到要為企業、組織、機構制定長遠的戰略規劃,這些都是選擇。

前邊的很多文章也都談到過這個問題,我也系統的講過管子的靜因之道、輕重之法以及因勢利導,感興趣的朋友可以去看一下。但是,有些朋友也跟我反映,覺得靜因之道說起來容易,做起來很難。其實,我們面對很多重大抉擇的時候,是什麼讓我們沒法做選擇,或者說什麼阻礙我們做出比較好的選擇(對所謂最優選擇的執著,有時候也會妨礙我們做出好的選擇)。

這篇文章裡的一些內容和觀點,在前邊的文章裡也寫過,今天算是系統性的談一次如何做選擇、做決策。

對於做選擇,我們必須先明確選擇的前提。

第一:兩個前提:

首先:客觀世界的稀缺性

對於做選擇,絕大多數時候,我們面臨的首要問題,其實就是稀缺性。在思考問題的開始,我們可以天馬行空,不用考慮稀缺性的問題,但是,一旦進入到真正的思考和選擇的時候,我們基本上不可能不遇到稀缺性的問題。

我是學經濟學的。經濟學的最為重要的前提就是稀缺性。我們做任何事情,包括學習、工作,以及選擇什麼樣的生活,都會面臨稀缺性的問題。

而最為稀缺的就是我們的時間或者說精神資源。我們在這個世界上生存、生活、追求自己的理想,能夠藉助的,或者說能夠使用的資源,無非就是:自己的體力、智力、精力(包括時間),以及我們可以藉助的別人的這些資源,以及自然資源、社會公共資源等等。每一樣都是稀缺的。越稀缺價值就越高。所以,我們在使用這些資源的時候,首先必須明確的認知到客觀世界的稀缺性。


選擇的兩大前提、一個心理準備、兩大決策過程,以及最大的原則


其次:主觀選擇的潛意識模式:

自我意識,其實是一種心理障礙。是我們潛意識裡的一種防衛機制,它使我們難以接受自己的錯誤和弱點。我們絕大部分人都有一些根植於內心最深處的需求和恐懼,例如需要被愛,害怕失去別人的愛,需要生存,害怕死亡,需要讓自己有意義,害怕自己無意義。

其實,這些需求都來自於我們大腦裡的一些原始部分,比如杏仁核。這些部分都是大腦顳葉裡的構造,而顳葉負責處理情緒。這些區域會簡單化處理事務,做出本能的反應。這些區域渴望讚譽,把批評視為一種攻擊,儘管我們單腦更高級的部分能夠理解,建設性的批評對我們更為有利。這些區域使我們產生戒備心理,尤其是涉及到對我們進行完美性評價的時候。

而更高級的意識源於我們的大腦皮層,更具體的說是“前額皮層”的部分。這是我們之所以成為人類,區別於其他動物的很重要的區別。因為這一部分能夠清醒的感知到自己在做決策,在引用邏輯和推理。

我們最為經常使用的就是潛意識來做決策,而很多人不明白應該如何反思自己的思維模式和底層邏輯,也就是被潛意識控制部分,而更多的人根本就沒有意識到這個問題。

除非你意識到自己的潛意識,否則潛意識將主導你的人生,而你將其稱為命運。

明白了這兩個前提,我們再來看:

第二:做決策的心理準備

我們很多時候,與其所做了決策,其實要麼是被潛意識控制的,自我感覺良好的決策,要麼是根本沒有決策,隨波逐流,或者是覺得被逼無奈,沒得選擇。

我們經常會說,魚與熊掌不可兼得,其實,我們可以明確的相信,任何事情,不是隻有兩個極端的選擇,而是存在一條既能有效降低風險,又能大幅度提高收益的方式或者說道路存在,只是我們很多人根本不去思考,而是用魚與熊掌不可兼得這樣的名言,就自己堵住了繼續思考下去的可能性。

我們很多古代的帝王或者重要的人物,做重大決策,比如戰爭、繼承人、國策等等的時候,都要進行齋戒沐浴,也有些人為了讓自己保持清醒的頭腦,經常會做一些“心齋”,為什麼要這樣做?

其實,無非就是要破除掉情緒,既包括對未來的恐懼、憂慮等等,也包括喜怒哀樂等等,不被情緒左右,是一切高質量決策的前提。


"

昨天的那篇文章:如果智慧足夠,給自己留足後手。

很多朋友看了以後,給我發了很多很長的反饋信息。很多朋友深有同感,甚至是自己感同身受。說實話,如果文章能夠對大家有所幫助,我真的非常欣慰,因為這也是我們一直堅持的做法。

我們希望讓經典能夠迴歸理性,就是要讓大家能夠真正的理性的思辨我們的經典,而不是一味的排斥、否定,也不是一味的吹捧;再就是,我們最重要的原則,就是要讓經典回到生活,用我們的經典啟發我們的智慧,讓我們再面臨選擇,甚至是一些重大抉擇的時候,能夠多一點智慧,起碼能夠多一個角度來看待問題,減少選擇和決策的風險。

我們今天就來談談選擇

我們每天都會面臨至少不下幾十個選擇,小到如何利用自己的時間、吃什麼、穿什麼,如何回答朋友、家人的問題等等,大到要為企業、組織、機構制定長遠的戰略規劃,這些都是選擇。

前邊的很多文章也都談到過這個問題,我也系統的講過管子的靜因之道、輕重之法以及因勢利導,感興趣的朋友可以去看一下。但是,有些朋友也跟我反映,覺得靜因之道說起來容易,做起來很難。其實,我們面對很多重大抉擇的時候,是什麼讓我們沒法做選擇,或者說什麼阻礙我們做出比較好的選擇(對所謂最優選擇的執著,有時候也會妨礙我們做出好的選擇)。

這篇文章裡的一些內容和觀點,在前邊的文章裡也寫過,今天算是系統性的談一次如何做選擇、做決策。

對於做選擇,我們必須先明確選擇的前提。

第一:兩個前提:

首先:客觀世界的稀缺性

對於做選擇,絕大多數時候,我們面臨的首要問題,其實就是稀缺性。在思考問題的開始,我們可以天馬行空,不用考慮稀缺性的問題,但是,一旦進入到真正的思考和選擇的時候,我們基本上不可能不遇到稀缺性的問題。

我是學經濟學的。經濟學的最為重要的前提就是稀缺性。我們做任何事情,包括學習、工作,以及選擇什麼樣的生活,都會面臨稀缺性的問題。

而最為稀缺的就是我們的時間或者說精神資源。我們在這個世界上生存、生活、追求自己的理想,能夠藉助的,或者說能夠使用的資源,無非就是:自己的體力、智力、精力(包括時間),以及我們可以藉助的別人的這些資源,以及自然資源、社會公共資源等等。每一樣都是稀缺的。越稀缺價值就越高。所以,我們在使用這些資源的時候,首先必須明確的認知到客觀世界的稀缺性。


選擇的兩大前提、一個心理準備、兩大決策過程,以及最大的原則


其次:主觀選擇的潛意識模式:

自我意識,其實是一種心理障礙。是我們潛意識裡的一種防衛機制,它使我們難以接受自己的錯誤和弱點。我們絕大部分人都有一些根植於內心最深處的需求和恐懼,例如需要被愛,害怕失去別人的愛,需要生存,害怕死亡,需要讓自己有意義,害怕自己無意義。

其實,這些需求都來自於我們大腦裡的一些原始部分,比如杏仁核。這些部分都是大腦顳葉裡的構造,而顳葉負責處理情緒。這些區域會簡單化處理事務,做出本能的反應。這些區域渴望讚譽,把批評視為一種攻擊,儘管我們單腦更高級的部分能夠理解,建設性的批評對我們更為有利。這些區域使我們產生戒備心理,尤其是涉及到對我們進行完美性評價的時候。

而更高級的意識源於我們的大腦皮層,更具體的說是“前額皮層”的部分。這是我們之所以成為人類,區別於其他動物的很重要的區別。因為這一部分能夠清醒的感知到自己在做決策,在引用邏輯和推理。

我們最為經常使用的就是潛意識來做決策,而很多人不明白應該如何反思自己的思維模式和底層邏輯,也就是被潛意識控制部分,而更多的人根本就沒有意識到這個問題。

除非你意識到自己的潛意識,否則潛意識將主導你的人生,而你將其稱為命運。

明白了這兩個前提,我們再來看:

第二:做決策的心理準備

我們很多時候,與其所做了決策,其實要麼是被潛意識控制的,自我感覺良好的決策,要麼是根本沒有決策,隨波逐流,或者是覺得被逼無奈,沒得選擇。

我們經常會說,魚與熊掌不可兼得,其實,我們可以明確的相信,任何事情,不是隻有兩個極端的選擇,而是存在一條既能有效降低風險,又能大幅度提高收益的方式或者說道路存在,只是我們很多人根本不去思考,而是用魚與熊掌不可兼得這樣的名言,就自己堵住了繼續思考下去的可能性。

我們很多古代的帝王或者重要的人物,做重大決策,比如戰爭、繼承人、國策等等的時候,都要進行齋戒沐浴,也有些人為了讓自己保持清醒的頭腦,經常會做一些“心齋”,為什麼要這樣做?

其實,無非就是要破除掉情緒,既包括對未來的恐懼、憂慮等等,也包括喜怒哀樂等等,不被情緒左右,是一切高質量決策的前提。


選擇的兩大前提、一個心理準備、兩大決策過程,以及最大的原則


人這一生,有時候就幾個關鍵決策起了決定性的作用,特別是一些重大決策的時候,不妨通過一些方式,讓自己真正的下來。

我自己的說法是,對此進行“誠實的思考”,所謂誠實的思考,首先是破除掉情緒的影響,其實就是要把自己的利益、損失解除關聯,回到事情的本質去思考,如果摻雜進了自己的對利益的渴求或者對損失的恐懼,這也會妨礙我們做出高質量的決策。

但是,很多人把自己的利益算進去以後,自以為可以有一個自洽的邏輯,而且自己很堅定的相信事態會根據自己的推演發展下去。不過這種邏輯自洽,缺乏真正的考驗,很多環節,其實是存滿了邏輯陷阱和自己的腦補,或者天真的認為,運氣會理所當然的站在自己一邊。

說到底,要進行重大決策,所要做的心理準備就是,要做到無我。

也就是要破除掉我們的“自我意識”。《老子》上說:知人者智,知己者明。更強調要有自知之明。“認識你自己!”——這句刻寫在希臘聖城德爾斐神殿上的著名箴言,經常被希臘和後來的哲學家們引用來規勸世人,認識自己真正的價值。

古今中外的先賢大哲們都強調我們要自知、要認識自己,

相對於西方,中國人更強調“無我”,前一段,“我將無我,不負人民”,很好的做了一次東方文化的普及。

人的煩惱基本都來自於“”:

“我”是誰,我是什麼?這可能是最經典的哲學命題了。《應帝王》裡有一句:無為名屍。很多人不容易理解。說的直白一些,這裡的屍是指傀儡。這一句話的意思就是,不要做名利的傀儡。人的自我意識一是肉體的自我,一是精神意識的自我。而人的喜、怒、哀、樂、悲、恐、驚,這些東西基本都是和“自我”有關。

前一段的文章裡談到過名實的問題。我們現代人總喜歡求名,因為有名就有利。而這個名絕大多數時候是外界對你的評價,而實才是最本真的狀態。

名實不副是常態。我們追求的是名過其實,追求的是利過其用。

正確的做法,正如這一段裡所說:用心若鏡,不將不逆, 應而不藏

其實,《老子》講:致虛極,守靜篤

管子》講的:天之道虛,地之道靜。虛則不屈,靜則不變,不變則無過,故曰“不伐”。“潔其宮,闕其門”:宮者,謂心也。心也者,智之舍也,故曰“宮”。潔之者,去好過也。門者,謂耳目也。耳目者,所以聞見也。

還有儒家講的止定靜安慮得以及佛家的戒定慧,以及各家的修行次第,都是讓我們先要做到“靜”,其實做到,從現代的神經科學來講,就是抑制我們的顳葉部分的作用,就是我們“動物性”的部分。這些部分是我們的祖先們在和大自然、野獸的鬥爭中,為了提升生存概率,提高決策效率,而設定的一種“快捷方式”,就是面對什麼樣的情況,不用經過思考,就能快速反應和應對,因為面對洪水猛獸時,他們沒有什麼時間去思考。

所以《老子》在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後邊還講了一句:勝人者力,自勝者強

我們接著來看:

第三:決策的根本性原則

像我這樣,系統性的講《管子》的人不多,而且,我近期的一個想法越來越強烈,就是逐字逐句的把17萬字的《管子》用一到兩年的時間完整的講一遍,而且是結合我們日常的生活、管理、經營智慧以及社會治理等等方面。我一直說《管子》總結下來就是:靜因之道,輕重之法,因勢利導。

任何事情都是有利有弊,不可能只有利,沒有弊。兩害相權取其輕,兩利相權取其重,但是每個人對於輕重的具體標準會有很大的不同。這個需要特別注意,這受自己的世界觀、價值觀的影響,沒法統一,這也就是面對相同的情況,很多人會做出截然不同的選擇的根本原因。但是,不管我們持有什麼樣的世界觀和價值觀,都要明白,利中有害、害中也有利。這是我們在做選擇的時候,必須要堅持的根本性原則,只是,就像上邊所說,我們每個人對於利與害的標準不同。

很多人讀《周易》,完全讀偏了,其實一部《周易》,其實講的就是如何趨利避害

利與害可能是最容易讓我們警覺起來的兩個字,一想到利就是繁花錦簇、一片大好,心情愉悅,充滿嚮往,一提到害,心裡就是一緊,渾身一縮。

我們因為利與害所產生的這些感覺,其實,利害本身並沒有發生,而是我們自己在腦補利害發生以後的結果。而對該如何讓利發生,讓害遠離,卻沒有花多少精力去考慮過。

我們這麼說的時候,其實是將利與害對立起來看了,他們真的是完全對立的嗎?從對立的角度去看,是靜態的觀察的方法,而沒有考慮到利與害的互相轉化,利與害其實是一件事物的一體兩面,有利必有害,既能互相轉化,又會此消彼長,更會此長彼也長,就是利越來越大,其可能轉化為的禍也會越大,蘊含的風險也會更大。

司馬遷對管子的評價裡有一句:其為政也,善因禍而為福,轉敗而為功。貴輕重,慎權衡。

其實,這個根本原則,總結下來就是,利與害的權衡,以及利與害的互相轉化。

我們來看:

第四:決策的過程

決策的過程,簡單點說就是權衡取捨。

我們重點來看一下:。我們現在一看到權這個字,重要的是和權力聯繫起來。其實用權重這個詞,估計大家更容易理解權的本意。《山權數》的開篇,管子說:天以時為權,地以財為權,人以力為權,君以令為權。失天之權,則人地之權亡。”意思就是說:天最為重要的是時,地最為重要的是財(產出什麼),人最重要的是力氣(現代而言,是能力)。

有這一段作為補充,我們更容易理解這一篇裡的權字的本意,其實就是抓住重點,產品的重點是什麼?就是能給客戶提供什麼價值,這是前提,也是最重要的部分。再延伸一下就是一件事、一件物品、一個產品,最重要的本質到底是什麼,這是權的本意。

說完權,就比較容易理解了,在古代,權就是秤砣,而衡就是秤桿,也就是具體的數字,也就是要量化,比如一個人而言,重要的是能力,放在企業裡,對這個人而言,他的權就是他的有優勢的能力,而衡呢?就是要根據市場價格,給他一個合理的年薪,這就是衡。

簡單點說,權、衡,一個是定性分析,一個是定量分析。那剩下的就是取捨,取捨的度,就是最考驗人的決策能力、決策水準的重要尺度。

其實,取捨,就是你看多長時間的因果。如果你認為眼前的利益高於一切,那你要的是馬上就能得到回報的事情,如果你謀的長週期的因果,你就知道,為了這個果,你要選擇放棄什麼,如果你謀的是更大的尺度和週期,你可能需要捨棄的東西更多。


"

昨天的那篇文章:如果智慧足夠,給自己留足後手。

很多朋友看了以後,給我發了很多很長的反饋信息。很多朋友深有同感,甚至是自己感同身受。說實話,如果文章能夠對大家有所幫助,我真的非常欣慰,因為這也是我們一直堅持的做法。

我們希望讓經典能夠迴歸理性,就是要讓大家能夠真正的理性的思辨我們的經典,而不是一味的排斥、否定,也不是一味的吹捧;再就是,我們最重要的原則,就是要讓經典回到生活,用我們的經典啟發我們的智慧,讓我們再面臨選擇,甚至是一些重大抉擇的時候,能夠多一點智慧,起碼能夠多一個角度來看待問題,減少選擇和決策的風險。

我們今天就來談談選擇

我們每天都會面臨至少不下幾十個選擇,小到如何利用自己的時間、吃什麼、穿什麼,如何回答朋友、家人的問題等等,大到要為企業、組織、機構制定長遠的戰略規劃,這些都是選擇。

前邊的很多文章也都談到過這個問題,我也系統的講過管子的靜因之道、輕重之法以及因勢利導,感興趣的朋友可以去看一下。但是,有些朋友也跟我反映,覺得靜因之道說起來容易,做起來很難。其實,我們面對很多重大抉擇的時候,是什麼讓我們沒法做選擇,或者說什麼阻礙我們做出比較好的選擇(對所謂最優選擇的執著,有時候也會妨礙我們做出好的選擇)。

這篇文章裡的一些內容和觀點,在前邊的文章裡也寫過,今天算是系統性的談一次如何做選擇、做決策。

對於做選擇,我們必須先明確選擇的前提。

第一:兩個前提:

首先:客觀世界的稀缺性

對於做選擇,絕大多數時候,我們面臨的首要問題,其實就是稀缺性。在思考問題的開始,我們可以天馬行空,不用考慮稀缺性的問題,但是,一旦進入到真正的思考和選擇的時候,我們基本上不可能不遇到稀缺性的問題。

我是學經濟學的。經濟學的最為重要的前提就是稀缺性。我們做任何事情,包括學習、工作,以及選擇什麼樣的生活,都會面臨稀缺性的問題。

而最為稀缺的就是我們的時間或者說精神資源。我們在這個世界上生存、生活、追求自己的理想,能夠藉助的,或者說能夠使用的資源,無非就是:自己的體力、智力、精力(包括時間),以及我們可以藉助的別人的這些資源,以及自然資源、社會公共資源等等。每一樣都是稀缺的。越稀缺價值就越高。所以,我們在使用這些資源的時候,首先必須明確的認知到客觀世界的稀缺性。


選擇的兩大前提、一個心理準備、兩大決策過程,以及最大的原則


其次:主觀選擇的潛意識模式:

自我意識,其實是一種心理障礙。是我們潛意識裡的一種防衛機制,它使我們難以接受自己的錯誤和弱點。我們絕大部分人都有一些根植於內心最深處的需求和恐懼,例如需要被愛,害怕失去別人的愛,需要生存,害怕死亡,需要讓自己有意義,害怕自己無意義。

其實,這些需求都來自於我們大腦裡的一些原始部分,比如杏仁核。這些部分都是大腦顳葉裡的構造,而顳葉負責處理情緒。這些區域會簡單化處理事務,做出本能的反應。這些區域渴望讚譽,把批評視為一種攻擊,儘管我們單腦更高級的部分能夠理解,建設性的批評對我們更為有利。這些區域使我們產生戒備心理,尤其是涉及到對我們進行完美性評價的時候。

而更高級的意識源於我們的大腦皮層,更具體的說是“前額皮層”的部分。這是我們之所以成為人類,區別於其他動物的很重要的區別。因為這一部分能夠清醒的感知到自己在做決策,在引用邏輯和推理。

我們最為經常使用的就是潛意識來做決策,而很多人不明白應該如何反思自己的思維模式和底層邏輯,也就是被潛意識控制部分,而更多的人根本就沒有意識到這個問題。

除非你意識到自己的潛意識,否則潛意識將主導你的人生,而你將其稱為命運。

明白了這兩個前提,我們再來看:

第二:做決策的心理準備

我們很多時候,與其所做了決策,其實要麼是被潛意識控制的,自我感覺良好的決策,要麼是根本沒有決策,隨波逐流,或者是覺得被逼無奈,沒得選擇。

我們經常會說,魚與熊掌不可兼得,其實,我們可以明確的相信,任何事情,不是隻有兩個極端的選擇,而是存在一條既能有效降低風險,又能大幅度提高收益的方式或者說道路存在,只是我們很多人根本不去思考,而是用魚與熊掌不可兼得這樣的名言,就自己堵住了繼續思考下去的可能性。

我們很多古代的帝王或者重要的人物,做重大決策,比如戰爭、繼承人、國策等等的時候,都要進行齋戒沐浴,也有些人為了讓自己保持清醒的頭腦,經常會做一些“心齋”,為什麼要這樣做?

其實,無非就是要破除掉情緒,既包括對未來的恐懼、憂慮等等,也包括喜怒哀樂等等,不被情緒左右,是一切高質量決策的前提。


選擇的兩大前提、一個心理準備、兩大決策過程,以及最大的原則


人這一生,有時候就幾個關鍵決策起了決定性的作用,特別是一些重大決策的時候,不妨通過一些方式,讓自己真正的下來。

我自己的說法是,對此進行“誠實的思考”,所謂誠實的思考,首先是破除掉情緒的影響,其實就是要把自己的利益、損失解除關聯,回到事情的本質去思考,如果摻雜進了自己的對利益的渴求或者對損失的恐懼,這也會妨礙我們做出高質量的決策。

但是,很多人把自己的利益算進去以後,自以為可以有一個自洽的邏輯,而且自己很堅定的相信事態會根據自己的推演發展下去。不過這種邏輯自洽,缺乏真正的考驗,很多環節,其實是存滿了邏輯陷阱和自己的腦補,或者天真的認為,運氣會理所當然的站在自己一邊。

說到底,要進行重大決策,所要做的心理準備就是,要做到無我。

也就是要破除掉我們的“自我意識”。《老子》上說:知人者智,知己者明。更強調要有自知之明。“認識你自己!”——這句刻寫在希臘聖城德爾斐神殿上的著名箴言,經常被希臘和後來的哲學家們引用來規勸世人,認識自己真正的價值。

古今中外的先賢大哲們都強調我們要自知、要認識自己,

相對於西方,中國人更強調“無我”,前一段,“我將無我,不負人民”,很好的做了一次東方文化的普及。

人的煩惱基本都來自於“”:

“我”是誰,我是什麼?這可能是最經典的哲學命題了。《應帝王》裡有一句:無為名屍。很多人不容易理解。說的直白一些,這裡的屍是指傀儡。這一句話的意思就是,不要做名利的傀儡。人的自我意識一是肉體的自我,一是精神意識的自我。而人的喜、怒、哀、樂、悲、恐、驚,這些東西基本都是和“自我”有關。

前一段的文章裡談到過名實的問題。我們現代人總喜歡求名,因為有名就有利。而這個名絕大多數時候是外界對你的評價,而實才是最本真的狀態。

名實不副是常態。我們追求的是名過其實,追求的是利過其用。

正確的做法,正如這一段裡所說:用心若鏡,不將不逆, 應而不藏

其實,《老子》講:致虛極,守靜篤

管子》講的:天之道虛,地之道靜。虛則不屈,靜則不變,不變則無過,故曰“不伐”。“潔其宮,闕其門”:宮者,謂心也。心也者,智之舍也,故曰“宮”。潔之者,去好過也。門者,謂耳目也。耳目者,所以聞見也。

還有儒家講的止定靜安慮得以及佛家的戒定慧,以及各家的修行次第,都是讓我們先要做到“靜”,其實做到,從現代的神經科學來講,就是抑制我們的顳葉部分的作用,就是我們“動物性”的部分。這些部分是我們的祖先們在和大自然、野獸的鬥爭中,為了提升生存概率,提高決策效率,而設定的一種“快捷方式”,就是面對什麼樣的情況,不用經過思考,就能快速反應和應對,因為面對洪水猛獸時,他們沒有什麼時間去思考。

所以《老子》在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後邊還講了一句:勝人者力,自勝者強

我們接著來看:

第三:決策的根本性原則

像我這樣,系統性的講《管子》的人不多,而且,我近期的一個想法越來越強烈,就是逐字逐句的把17萬字的《管子》用一到兩年的時間完整的講一遍,而且是結合我們日常的生活、管理、經營智慧以及社會治理等等方面。我一直說《管子》總結下來就是:靜因之道,輕重之法,因勢利導。

任何事情都是有利有弊,不可能只有利,沒有弊。兩害相權取其輕,兩利相權取其重,但是每個人對於輕重的具體標準會有很大的不同。這個需要特別注意,這受自己的世界觀、價值觀的影響,沒法統一,這也就是面對相同的情況,很多人會做出截然不同的選擇的根本原因。但是,不管我們持有什麼樣的世界觀和價值觀,都要明白,利中有害、害中也有利。這是我們在做選擇的時候,必須要堅持的根本性原則,只是,就像上邊所說,我們每個人對於利與害的標準不同。

很多人讀《周易》,完全讀偏了,其實一部《周易》,其實講的就是如何趨利避害

利與害可能是最容易讓我們警覺起來的兩個字,一想到利就是繁花錦簇、一片大好,心情愉悅,充滿嚮往,一提到害,心裡就是一緊,渾身一縮。

我們因為利與害所產生的這些感覺,其實,利害本身並沒有發生,而是我們自己在腦補利害發生以後的結果。而對該如何讓利發生,讓害遠離,卻沒有花多少精力去考慮過。

我們這麼說的時候,其實是將利與害對立起來看了,他們真的是完全對立的嗎?從對立的角度去看,是靜態的觀察的方法,而沒有考慮到利與害的互相轉化,利與害其實是一件事物的一體兩面,有利必有害,既能互相轉化,又會此消彼長,更會此長彼也長,就是利越來越大,其可能轉化為的禍也會越大,蘊含的風險也會更大。

司馬遷對管子的評價裡有一句:其為政也,善因禍而為福,轉敗而為功。貴輕重,慎權衡。

其實,這個根本原則,總結下來就是,利與害的權衡,以及利與害的互相轉化。

我們來看:

第四:決策的過程

決策的過程,簡單點說就是權衡取捨。

我們重點來看一下:。我們現在一看到權這個字,重要的是和權力聯繫起來。其實用權重這個詞,估計大家更容易理解權的本意。《山權數》的開篇,管子說:天以時為權,地以財為權,人以力為權,君以令為權。失天之權,則人地之權亡。”意思就是說:天最為重要的是時,地最為重要的是財(產出什麼),人最重要的是力氣(現代而言,是能力)。

有這一段作為補充,我們更容易理解這一篇裡的權字的本意,其實就是抓住重點,產品的重點是什麼?就是能給客戶提供什麼價值,這是前提,也是最重要的部分。再延伸一下就是一件事、一件物品、一個產品,最重要的本質到底是什麼,這是權的本意。

說完權,就比較容易理解了,在古代,權就是秤砣,而衡就是秤桿,也就是具體的數字,也就是要量化,比如一個人而言,重要的是能力,放在企業裡,對這個人而言,他的權就是他的有優勢的能力,而衡呢?就是要根據市場價格,給他一個合理的年薪,這就是衡。

簡單點說,權、衡,一個是定性分析,一個是定量分析。那剩下的就是取捨,取捨的度,就是最考驗人的決策能力、決策水準的重要尺度。

其實,取捨,就是你看多長時間的因果。如果你認為眼前的利益高於一切,那你要的是馬上就能得到回報的事情,如果你謀的長週期的因果,你就知道,為了這個果,你要選擇放棄什麼,如果你謀的是更大的尺度和週期,你可能需要捨棄的東西更多。


選擇的兩大前提、一個心理準備、兩大決策過程,以及最大的原則


而任何的決策,說到底,有一個最為根本的東西,就是你對人性的洞察。我在課程裡總結過:管子所有的方法、政策,都是先分析人性,在分析人性的基礎上分析利益,然後再分析利益的基礎上確定方法、制定政策。

我一直說,我喜歡讀《管子》就是因為他對人性認識的透徹,還有就是對人性的寬容。

人性既有善的方面,追求美好,也有惡的方面,為了自己的利益可以犧牲別人,更有幽暗的方面,說不清道不明,根本沒法用善惡來判定。

建議大家,不管做什麼重大決策,對人性因素的考量,必須放在第一位,而且是最為重要的位置,而不是相信人性都是善,也不要寄期望於人性都是善,更不能高估人與人自己的關係,你選擇相信友好、堅固關係的時候,這其實就成了最大的漏洞。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