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書店,大慶人的文化聖地

文學 新華書店 連環畫 投資 東北網 2017-05-28
新華書店,大慶人的文化聖地

擴建後如今的書店。

新華書店在繁華的會戰大街上,顯得有些平靜。

從用馬車、驢車運送圖書,到給油井送圖書的流動書攤,再到上個世紀九十年代末改成集團化經營,新華書店歷經30多個年頭,獨守著一份人文氣質。

在受到網購、電子書衝擊的今天,在寂靜的外表下,新華書店依然繁忙,如今,它已成為大慶地區圖書發行行業的龍頭。

新華書店,大慶人的文化聖地

當年的新華書店。

租小人書看的童年

“我上小學時,家在團結路總機廠住。那時,新華書店還是紅磚平房,週末,我常到書店租書看,放盒子裡1分錢,就可以選一本小人書,看完再去換。一上午能看三四本。”新華書店策劃部主任王天一說。

王天一,今年49歲,作為土生土長的大慶人,新華書店陪伴他長大,他對新華書店有著特殊的感情。又有幸在這裡工作,新華書店,早已成了他生命中的一部分。

王天一告訴記者,那時,買一本小人書一兩角錢,但就是這些錢,對於孩子們來說,也很貴,所以大多數孩子,都租書讀。一幫孩子坐一條長凳,津津有味地看書,是當時新華書店的一景。

那時,家家還是黑白電視,節目有限。和王一天一樣,很多大慶人的精神食糧,是從書籍裡獲取。

在採油一廠工作的陳先生說,上學時,他經常到新華書店買文學書。工作後,需要工具書,依然習慣到新華書店買。現在,他還常帶兒子,到新華書店買少兒類書籍。

新華書店,大慶人的文化聖地

韓平在新華書店工作38年了。

新華書店,大慶人的文化聖地

當年搬運圖書的工具是馬車、驢車。

把青春獻給了書店

今年54歲的韓平,在新華書店工作30多個年頭了。1980年,17歲的韓平高中畢業,他記得在學校的操場上,10多個班級的學生,一會兒都被人領走了。同學們奔赴到供水、供電及油田各個部門崗位。他和另外5名同學,被領到新華書店,分配到庫房工作。

上個世紀六十年代,新華書店是乾打壘,後來又建了簡易房。韓平到新華書店工作時,書店已是紅磚平房。

韓平工作了兩三年後,新華書店在原來的位置上,蓋起了五層的大樓,非常氣派。火車站、客運站、百貨、書店都在這條街上,是大慶當時最繁華的地方。

那時候,圖書到達薩爾圖火車站貨物處,主要靠人挑肩扛及小推車搬運,後來又靠馬車、驢車運輸。圖書主要以科普類和文學類為主。

“我們經常到井上送圖書,擺起小桌子,供油田工人們挑選。”韓平回憶說。

他告訴記者,平時,買書的人不是很多,年前,年畫賣得好,七八分錢一張,買年畫的人多了,書店就變得特別熱鬧。

1992年後,新華書店迎來了鼎盛時期。

1998年,新華書店擴建,與旁邊後建起的電腦城,連在了一起,書店的營業額節節攀升。

近些年,因受到網購圖書、電子書等影響,書店少了以往的熱鬧,但是很多人,依然保留著紙質閱讀的習慣,每天,依然有不少人光顧。

韓平每天在單位要待11個小時。在庫房幹了30多年,書架上的每一本書,和賣出去的每一本書,基本都經過他和同事們的手,他已經把書店當成了自己的家。

新華書店,大慶人的文化聖地

在新華書店內,讀者正在選購書籍。

省內最大圖書集團之一

王天一向記者介紹了新華書店近些年的狀況。

1992年,新華書店改稱為大慶市圖書音像製品發行總公司。

1998年,成立大慶新華圖書音像發行集團有限公司。集團公司對所屬七家書店,進行控股經營。

2007年,大慶市委、市政府投資興建大慶書苑,授權新華書店經營。

2008年,文化體制改革,成立了黑龍江出版集團有限公司。

2009年,大慶新華圖書音像發行集團,劃轉黑龍江出版集團。

2010年,大慶市新華書店將持有的新華書店390萬元股權,無償劃轉到省財政廳,一併作為黑龍江出版集團的出資人,履行出資人職責。

目前,集團經營品種達到20萬種,擔負著全市中小學教材發行任務,與全國500多家出版社,建立了穩定的供貨關係。

現在,新華書店主要經營少兒、文學、社科、科技、外文、文教等書籍及音像製品。

大慶市新華書店(集團),已成為大慶地區圖書發行行業的龍頭企業,成為省內最大的三家國有圖書音像發行企業集團之一。

文/大慶晚報記者華浜圖片部分為記者拍攝,部分由新華書店提供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