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薦讀」木心:特殊的局外人

文學 木心 劉勰 司空圖 陳丹青 向經典致敬者 2018-11-28


「薦讀」木心:特殊的局外人

米芷萍丨文

無論在民國時期作家還是五四作家的搜索中,都沒有他的名字。甚至有人稱他不是中國的作家。他就是:木心。

木心先生是特殊的。就連陳丹青先生也親口承認過,木心先生放在任何一個時代,他都是出類拔萃的人,都是一個很特殊的人。

這也是為什麼他被稱為一個“局外人”的原因之一。

他的特殊性不只在於他的那些經歷。主要在於他的唯一性。

「薦讀」木心:特殊的局外人

陳丹青曾說過:

藝術家是天生的,學者也天生。

“天生”的意思,不是指所謂“天才”,而是指他實在非要做這件事情,什麼也攔他不住,於是一路做下來,成為他想要成為的那種人。

這種想要做事攔也攔不住的,有人稱為固執與倔犟。

這兩個詞大多數被認為是貶義詞。被認為是撞了南牆還不回頭,還要繼續擦乾淚和血的衝動。

但只有真正在正確的事情上的堅持,才被人認為是理智。

而這個正確的評判標準之一,就是成功。

也就是說一切沒有成功的事件,在此之前,大多數外人還會認為這是衝動與不正確。然後就有了遊說,和勸導。

心中歷久彌堅的堅持,如信仰一樣,那是任何一切形式的“摧毀”都不能讓我們改變的。

正如木心的那句:

我不!

「薦讀」木心:特殊的局外人

有一部關於他的記錄片中有一個片斷,是讓人看了眼中有淚,心中有傷。

木心先生在給一群人上課。他談到雕像的問題。大概話為:

我死後可不要給我修雕像。那可苦了我。因為要想我的手要擺在哪裡。手裡要不要放上一根菸。可不要給我放半根抽過的煙。

底下的聽課者,鬨堂大笑。他也看著他們笑。

這表面是一句玩笑,打趣的話,包含了太多的心酸。

2001年,《上海文學》,刊發木心的《上海賦》。據說作家陳村讀完木心的文後這樣說:“我這輩子讀過無數中文,結識許多作家。毫不誇張地說,木心先生的文章,在我見到的活著的中文作家中,最是優美、深刻、廣博。”

「薦讀」木心:特殊的局外人

但很多讀過木心文的人都最初有這樣的感覺:有人說他的文章很奇,特,而且讀不懂。比如《晚來欲雪》。他用數字起了小標題,就是從一到三十九。例舉如下:

劉勰,司空圖,他們的菜比菜還好吃。當今的文論家做出來的菜,比菜單還難吃。

農夫有一條牛,一匹馬。

某日早晨,發覺牛被偷走了,因為牛棚的門沒有鎖。

耶穌說:

“你從今以後,要將馬廄的門上鎖。”

農夫說:

“人家偷牛,與馬有什麼相干。”

有時,也覺得人生真不如一行波德萊爾——那是我自己心情欠佳的緣故。

有時,又覺得沒有一行波德萊爾中我的意——那是我心情很壞的緣故。

“禮”,是中國人際關係學的精髓之所在。不幸孔丘對“禮”的闡揚和實踐,在目的論與方法論上整個兒錯。

「薦讀」木心:特殊的局外人

《一》中的前兩個名字就讓我陌生,為此還在網上找了相關介紹。

劉勰:劉勰是中國歷史上的文學理論家、文學批評家。劉勰雖任多種官職,但其名不以官顯,卻以文彰,一部《文心雕龍》奠定了他在中國文學批評史上的地位。

他要求作家要大膽的創新:“日新其業”,“趨時必果﹐乘機無怯”。又強調任何“變”或創新都離不開“通”,即繼承。所謂“通”,是指文學的常規:“名理有常,體必資於故實。”文學創作只有通曉各種“故實”,才會“通則不乏”(《通變》),“洞曉情變,曲昭文體,然後能孚甲新意,雕畫奇辭。

只有將“通”與“變”、“因”與“革”很好地結合和統一起來,文學創作才有可能“騁無窮之路,飲不竭之源”(《通變》),獲得長足的健康的發展。

他提出的大膽創新,是不是就影響了木心,而直接或間接讓木心的文“奇”、“特”呢?

而劉勰那句:

事為簡為上,言以簡為當。

讓我瞬間明白為何木心寫:“他們的菜比菜還好吃。”

「薦讀」木心:特殊的局外人

司空圖:晚唐詩人、詩論家。司空圖成就主要在詩論,《二十四詩品》為不朽之作。唐哀帝被弒,他絕食而死,終年七十二歲。

宋代蘇軾說:“唐末司空圖崎嶇兵亂之間,而詩文高雅,猶有承平之遺風。其論詩曰:梅止於酸,鹽止於鹹,飲食不可無鹽梅,而其美常在鹹酸之外。蓋自列其詩之有得於文字之表者二十四韻,恨當時不識其妙,予三複其言而悲之。"

這字裡行間除了誇讚就是敬佩之意。能讓大文豪蘇軾給出這麼高評價的,必然是翹楚之人。

劉勰,司空圖,他們的菜比萊還好吃。

這一句話,兩個人歷史背景清楚就不難懂為何木心為什麼這麼寫了。而後一句如果我沒理解錯的話,他應該是認為在他那個時期的文論家沒有比劉勰和司空圖更讓他欣賞的了。

「薦讀」木心:特殊的局外人

在《二》中:

我的理解是:耶穌是在提醒農夫,可農夫是真應了小標題《二》。

木心是在表達農夫的愚鈍嗎?

《三》中:

波德萊爾又是我不知道的人,只好又去查找。

波德萊爾:法國十九世紀最著名的現代詩人。波德萊爾用作品奠定了這一文學分支的基調:摒棄傳統,獨闢蹊徑。他從自己的創作出發,在詩歌題材上大膽創新,選取城市的醜惡與人性的陰暗面,並且具有在聲光和色的背後捕捉事物祕密的才能。

波德萊爾認為:在每個人身上,時刻都有兩種要求,一種趨向上帝,一種嚮往撒旦。對上帝的祈求或是對靈性的祈求是向上的願望,對撒旦的祈求或是對獸行的祈求是墮落的快樂。

正是他的這種認為才有了木心的那兩句話。

《四》:

孔子被稱為聖人。而木心竟然寫孔聖人在“禮”目的論與方法論上是錯誤的。

為了弄清楚原因,我又去查孔子的“禮”。

孔子要恢復的禮,是西周的禮。克己復禮。

在孔子的思想體系中,“仁”是道德、政治的最高理想,而“禮”是“仁”的外在體現。他認為所有人都應該等差有序,貴賤有等。恪守自已在社會和個人家庭中的職責。

而木心在追求人人平等和自由的時代,當然對孔子的這種“禮”不敢苟同。

孔子講究依禮治國,而現今社會是依法治國。又進一步證明木心的分析和結論還是有道理和依據的。

從《一》到《四》的字數不過200字,但卻引出很多人物。如果就像我一樣對這些人物一無所知,那是根本讀不懂木心的所指所意。

木心不只想讓我們讀他的文章,他更是讓我們去了解他文章中所提及的各種人物,由人物再追其所生活的年代和歷史。

如果讀懂木心的書,就是相當於瞭解了中西方的一些人物和歷史。

想念,而無夢,未別,已走遠。

「薦讀」木心:特殊的局外人

當我們想真正瞭解這個人時,他已不在。當雨季來臨,當夜色只剩下灰與黑,我們的心中也只剩下他。那些念念不忘啊,爬滿了心房。

他有些文中字裡行間,是謙狂與倔犟。

此時,這兩個詞語不再是貶義之詞。因為它們於木心而言,是溫柔,是敬佩,是仰望。

連他自己都說:

過多的才華是一種危險的病。

的確如此,他已患病。但病痛的不是他,是知道他有此病的人,比如我們。

他定會想,說話好好說,寫字好好寫。怎麼竟說些讓他人不懂的話。其實,你,我,他,都懂。但懂的人,未必願意都說出來,比如他。

他哼了一聲,帶著不屑與否定的篤定。

“真想不到俄羅斯人會這樣的可愛,這了不起的狗崽子兔崽子普希金。”

我真想不到,此話竟然出於他口。但轉念一想,還真就只有他能說出口。

對,罵也是愛的一種體現不是。那些他罵的,罵他的人,就當愛吧。因為沒什麼比愛更能讓人喜,讓人痛的了。

世人哪有一人像他啊。這種唯一,這種特別與特殊,找不出第二個人來。

我喜歡木心的文章!雖然我現在還不是百分之百真正的揣摩出他真正的所指,但我想很多人如我一樣願意慢慢去學,去讀,去懂。

「薦讀」木心:特殊的局外人

(文章轉載自網絡,侵刪)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