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聖陶:教育的意義究竟是什麼

文學 現代課程網 2019-04-06

教育是什麼?應該是老師們用自己一生的教育實踐苦苦解答的終極命題。被後世敬為思想大家、教育名家的葉聖陶,給自己的定位永遠是“一位教師”。相信從他的感悟裡,我們也能管窺教育的真諦!


葉聖陶:教育的意義究竟是什麼

教育的意義究竟是什麼

教育是人類獲得生存資料和經營生活的一種工具。教育本身並非目的,而是工具

這種工具,大而言之可以挽救國家社會,小而言之可以指導個人,改造個人的錯誤,實現個人的本能,它的作用是很大的。

而人生的意義又是什麼?

所謂“人生”,系包括人類的物質生活和精神生活而言。各人對於人生的見解,就是所謂“人生觀”。認為人生是快樂的,就是快樂的人生觀;認為人生應該獻身於國家與社會的,就是責任的人生觀。

各人的環境不同,著眼點各異,因而各人的人生觀亦不一致。學校教育的目的就在於使學生養成正確的人生觀,因而不能不注意教育與人生的關係。


葉聖陶:教育的意義究竟是什麼


教育與人生的關係,大致有三點:

1、以教育認識自己

天下最可憐的事情莫過於自己不認識自己。

有的人因為不認識自己的緣故,走入歧途,一切墮落,事業不得成功,甚至危及生命,這是何等的危險。

認識自己有兩方面:

  • 一為自己的主體,或稱“自我”;
  • 一為自己的環境,或稱“外物”或“客體”。

單是自我,不會有正確的認識;單是被認識的客體,也不能認識自己:必須明白了主體與客體的關係,認識了環境,方能認識自己。

所以我們首先要認識的就是我們的環境。我們的行動與環境發生密切的關係:環境有支配或決定人生的力量,同時又有引誘人生入於某種途徑的力量;我們受種種外物的支配和引誘都是必然的,不是偶然的。所以要認識了我們的環境,我們的行動才會有目標有意義,不至於成為盲目的不正當的行為。

在認識環境之後,應當認識自己的本身。認識自己的本身,最主要的是自己的地位。一個人能否儘自己的責任,就以認識自己的地位與否為先決的條件。各個人的地位本來是環境的反映,但是對付這個環境因人而不同,不是機械的受其支配而已。所以對於環境,就有能否適應的分別。

所謂適應,既非屈從,又非反抗,乃是恰當利用環境之謂。

要利用環境,除了認識環境之外,

  • 第一要注意自己所處的地位
  • 第二是自己的能力
  • 第三是自己的能力在所處的地位能夠發揮的作用

所以環境的認識和自我的認識都是必要的。

葉聖陶:教育的意義究竟是什麼

2、以教育革新自己

認識了自我與環境,就應當從事於革新自己

革新可以分兩個方面來說:

  • 一方面是剷除一切障礙物,如虛榮心、怠惰心等等。

一般人很容易受這些魔力的支配,自己不能節制自己,這是人類本性上的缺陷。但人類的本性也具有許多優點,如仁愛、求知等等。我們應當發揚自己的長處,剷除這些短處。

  • 另一方面是革新過去的錯誤觀念

我們認識了環境和自己的地位,就應當剷除以往的錯誤觀念,向新的路線上走去。一個人總有自己的人生觀和宇宙觀。

較進步的人對社會更有認識,這種種認識,構成了人類行為的基礎。我們在認識了環境和自我之後,對這種種當然會有相當的認識。在我們的本能中雖然有除舊佈新的成分,同時也有迷戀過去的成分,所以革新過去的錯誤觀念,便非常重要了。

要剷除一切障礙物,革新過去的錯誤觀念,必須在教育上下功夫。因為怎樣剷除虛榮心、怠惰心,如何革新錯誤觀念,是要以教育力量為原動力的。


葉聖陶:教育的意義究竟是什麼

3、以教育成就自己

由認識自己而革新自己,由革新自己而成就自己,是一種自然的步驟。

如何才能達到成就自己的目的呢?這當然有研究的必要。我以為應當按照自己的所長和所好去成就自己。譬如性情愛好理科的,就可以在理科方面努力;愛好文學或政治經濟的,就可在文學或政治經濟方面努力。這樣做去,是很容易成功的。

要使人們都能夠這樣成就自己,非藉助於教育不可。可見教育對於人生所負的責任,真是不小。

以上三件事,無論缺了哪一件,很難成為健全的分子。今後的教育應當從這三件事著手,尤其對於中學生,更應當特別訓練。希望負有教育責任的人注意。作文和做人品德教育重在實做,不在於能說會道。

葉聖陶20句教育箴言

葉聖陶:教育的意義究竟是什麼

1、教育的最終目的在於使學生能自學自勵,出了學校,擔任了工作,一直能自學自勵,一輩子做主動有為的人。

2、關於教育的見解,千差萬別,可是扼要地區別起來,也很簡單。大致可以分為相反的兩派。就教育的目標說,一派希望受教育者成為工具,另一派希望受教育者成為人,獨立不倚的人,不比任何人卑微淺陋的人。

3、我們更應該糾正的是對於考試的根本態度。現在有人要用考試為一個個的圈兒,把讀書人的心拴住;被考試者則把它看作一道道的關口,希望能僥倖通得過去;這樣還有什麼教育的意義留存下來呢?我們竭誠地希望負責教育者注意:考試只能在學習的過程中佔一個小小的位置,把它過分的重視,甚至忘卻了求取知識的本義,對於學生是無益有害的。

4、教育是什麼?往簡單方面說,只須一句話,就是要養成良好的習慣。德育方面,要養成待人接物和對待工作的良好習慣;智育方面,要養成尋求知識和熟習技能的良好習慣;體育方面,要養成保護健康和促進健康的良好習慣。

5、我當然要教小朋友識字讀書,可是我不把教識字、教讀書認為終極的目的。我要從這方面養成小朋友語言的好習慣。有一派心理學者說,思想是不出聲的語言,所以語言的好習慣也就是思想的好習慣。......教識字、教讀書只是手段,養成他們語言的好習慣也就是思想的好習慣,才是終極的目的。

6、教任何功課,最終目的都在於達到不需要教。假如學生進入這樣一種境界:能夠自己去探索,自己去辨析,自己去歷練,從而獲得正確的知識和熟練的能力,豈不是就不需要教了嗎?而學生所以要學要練,就為要進入這樣的境界。

葉聖陶:教育的意義究竟是什麼

7、凡是人生的一切,從外鑠得來的,雖言表名理,行合正誼,也不過是被動的。若是從“自覺” 得來,便靈心澈悟,即知即行。

8、兒童總要在他們的實際生活中有所需求,自己去研究解決的辦法,還要自己證實過、經驗過,才會得到真的知識。

9、改進教學、提高教學質量,決不應當加重學生的負擔,也決不會加重學生的負擔。

10、夫兒童之非縮小的成人,言教育者罔不知之,故成人之教養與觀感雖未必不適於兒童,要不可挹次注往,必須自兒童之立場出發,方得謂之純良之兒童讀物。

11、德目(德育的目的)不該是掛在口頭的語言,寫在紙面的文字,而該是貫徹一切行為的態度和精神。

12、有沒有單純的空無依傍的德育?似乎沒有,德育總跟智育或者體育結合在一起。

13、不要盲從“開卷有益”的成語,也不要相信“為讀書而讀書”的迂談。要使書為你自己用,不要讓你自己去做書的奴隸。

葉聖陶:教育的意義究竟是什麼

14、讀書有三種態度:一種是絕對信從的態度,凡是書上說的話就是天經地義。一種是批判的態度,用現實生活來檢驗,凡是對現實生活有益處的,取它,否則就不取。有一種是隨隨便便的態度,從書上學到些什麼,用來裝點自己,以便同人家談閒天的時候可以應付,不致受人家譏笑,認為一竅不通。

15、只有做學生的學生,才能做學生的先生。

16、教師和學生,無論如何不應該對立起來。教師不是專制政治下的爪牙,學生不是被壓迫的民眾。教師和學生是朋友。在經驗和知識上,彼此雖有深淺廣狹的差別,在精神上卻是親密體貼的朋友。

17、世界上有許多懷著理想的人被稱為傻子,您對教育自有一套理想,很可能立刻取得傻子的徽號。但這是多麼可愛多麼不容易取得的徽號啊!

18、兒童是最容易受影響的,小學教師要從各方面給他們好的影響,使他們往後升學或者就業都得到好處,一輩子立身處世都得到好處,這麼重要的工作,受這麼重大的信託,幹這麼重要的工作,只要是有志氣的人,必然會從心底透出一句肯定的話:小學教師確實值得幹。

19、在各項教育裡,家庭教育是最初最基本的一項。家庭教育是基礎,基礎教育打得好不好,跟以後各項教育的效果大有關係。因此家庭教育絕對不容忽視。

20、教育不以生活為本位而以知識為本位,是一個大毛病。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