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族的哲學|哲學人物史

文學 康德 亞里士多德 聖經 i小築 2017-06-08

當我們學會像尊重財富一樣尊重自由,我們便會迎來自己的文藝復興。by 約翰·杜威


哲學的故事

[美] 威爾·杜蘭特 著 蔣劍鋒 張程程 譯


這是一封來自哲學王國的邀請函,是大眾通往哲學天地的入門讀物。

《哲學的故事》從時代背景、人物生平、哲學思想、地位評價四個方面,故事化地勾勒出16位哲學家的生活和思想軌跡,儼然是一部哲學人物史。在威爾·杜蘭特的筆下,哲學不再“晦澀艱深”。

關於什麼是哲學,首先要明確一點:

“哲學不等於科學。科學是觀察過程、建構方法;而哲學是批判和協調目的。科學給予我們知識,而哲學賦予我們智慧。”

蘇格拉底說,知識的最高層次是能夠辨識善惡,是關於生活的智慧。而人類精神/靈魂發展的終極目標就是以哲學指導生活。閱讀的過程,就是一次對當下生活的頂禮膜拜;掩卷回味,也多了份“處世淡然”。

值得一提的是,這16位哲學家,除康德外,其餘均出身貴族或中產階級家族。出身貴族的伏爾泰也明確說過,一個人首先要生存,然後才能進行哲學思考。

***

簡單梳理下威爾·杜蘭特筆下這16位哲學家的思想流變:

貴族的哲學|哲學人物史

歐美主要哲學流派發展譜系圖

1.柏拉圖(前427-前347)

繼承了蘇格拉底貴族式哲學思想,即國家必須由最智慧和最優秀的人來統治。柏拉圖畢生關注的問題是:如何尋找和培養最優秀之人的統治能力,並勸服其實施統治。

在柏拉圖看來,人民並未接受過系統教育,不知道如何選擇最優秀的執政者、最明智的發展道路,人民只會重複統治者樂於告訴他們的那點東西。

而政治哲學要考慮的就是,設法阻止沒有能力和不誠實之人靠近公共權力,挑選和培養最優秀的統治者來服務公眾利益。柏拉圖認為,哲學家集智慧和政治領導於一身,只有哲學之王才能擔當領導國家的重任。

這就是柏拉圖的理想國。

在這個烏托邦裡,正義作為倫理學最本質的問題,也是道德行為理論的核心,是一種和諧之力:慾望歸於秩序形成智慧,人民歸於秩序形成組織,“人人各得其所,各盡其責”。不正義者終將被淘汰。

他在《理想國》中也闡述了培養最優秀之人的具體做法:

  • 平等教育,重視思想和生理平衡發展,通過考試進行“大篩選”。

  • 宗教和信仰是約束社會道德的權威力量,國家要強盛,必須篤信上帝。

而理想國式的簡樸生活之所以從未實現,柏拉圖將其歸咎於人的貪婪和奢侈。

貴族的哲學|哲學人物史

柏拉圖(左)和學生亞里士多德(右)

2.亞里士多德(前384-前322)

柏拉圖的明星弟子,馬其頓王國亞歷山大帝王的導師。憑藉帝王、貴族的支持,亞里士多德開創了歷史上多個“第一”:

他大量購買、蒐集圖書(手稿),建立圖書館,確立了圖書館書籍分類總原則。

憑藉龐大的人力資源,建立了史上第一家頗具規模的動物園。

總結匯編158部憲法,開展了第一次以公共財產支持大規模科學研究的案例。

……

亞里士多德創立了邏輯學,指出了正確的思考方法/藝術。《工具論》建立了現代科學的術語體系,提出了著名的邏輯三段論學說。

他還將科學帶給人類。其著作《物理學》是關於物質、運動、空間、時間等終極概念的抽象分析。由於缺乏科學設備,其天文學研究只是在前人基礎上的觀察、總結。他推動生物學向前邁進一大步:觀察到鳥和爬行動物結構上相似,猴子的形狀居於四足動物和人之間等等,很多觀察結論被其後的生物學家否認,而被現代科學研究證實。他還創立了胚胎學,做過遺傳學的新奇實驗……

他幾乎開創了美學、研究美和藝術的理論。其《詩學》指出,美的本質是對現實的模仿、對自然的映射,而藝術創新源於造型衝動和感情表達的渴望,其重要職能是提供宣洩渠道,是一個淨化的過程。

他的政治哲學同樣帶有貴族氣質。在他看來,教育應由國家掌管。最佳的政體形式是貴族制,即有見識、有能力的少數人統治國家。因為政治過於複雜,其決策過程不適合由數量的多寡來判斷,“只會靠體力勞作的人天生就是奴隸”。

亞里士多德還設法通過倫理學對幸福及如何實現幸福給出清晰的闡述。幸福的本質在於內心,取決於周全的知識體系和清晰純淨的靈魂。中庸之道、物質財富、他人的友誼是實現幸福的祕密。

亞里士多德認為萬物是形式/現實,是從質料/原材料中派生出來,卻又自相矛盾地把上帝描繪成具有自我意識的精神,是神祕、純粹、無所作為本身。

總而言之,亞里士多德建立了人類歷史上第一個精妙絕倫、極富影響力的思想體系。之後的每一代人都站在他的高度上繼續尋求真理。其著作對歐洲哲學的影響如同聖經在神學中的地位——一份幾乎無懈可擊的文稿,其中包含對每一個問題的解答。

當然,其著作數以百計,流傳下來的卻只有一小部分。

3.弗朗西斯·培根(1561-1626)

出生於英國倫敦,生長在英格蘭最強大、最輝煌的伊麗莎白時期。18歲時,其父溘然長逝,培根無法忍受清貧生活,開始懇求親信謀求官職。憑藉雄辯的口才及揮霍鋪張的權術,培根從湯頓區的議員一步步往上爬,57歲成為英格蘭的大法官。

貴族的哲學|哲學人物史

18歲的培根(Francis Bacon)

其著作有:

《論說文集》

培根政治生涯的消遣之作,卻是其最優美的文學作品,以極其精煉的語言展示了對人生種種問題的精妙見解。

《論學問》:手工業者討厭學問,頭腦簡單之人敬仰學問,智慧之人運用學問。

《論真理》:探索真理,即哄她開心或向它求愛;認識真理,即讚頌它;相信真理,即享受它;這些是人類天性中至高無上的善。

《論人的本性》:禁錮只會使本性變本加厲地反擊。

《論養生》:年輕時本性的力量經得起多次放縱,但這些都是年老時要歸還的債務。

《論善》:意大利有句俗語:他是個大好人,好得一無是處。

《論無神論》:無神論緣於學術清明,尤其是和平繁榮時代,因為動盪和挫折使人的心靈屈從於宗教。

《論戀愛》:偉大的精神和事業能杜絕愛這種脆弱的情感。

《論結婚與獨身》:牧師適合單身生活,他若要達成大業,無論善惡,妻兒總是障礙。

《論友誼》:世上鮮有真正的友誼,尤其是在地位相等的人之間,但它常常被誇大。

《論謀反與騷亂》:避免革命的最好方法是均分財富——金錢如糞土,不散發出去就毫無益處。

《論習慣》:習慣是人生的主法官。

此外,還有《論父母與子女》、《論青年與老人》《論敏捷》、《論高位》、《論死亡》……

《學術的進展》

對科學現狀進行歸納整理,列舉出有待解決的新問題。科學無所不包,培根不願放過與人類有關的一切現象。

他重視生理學、醫學,心理學,創造了社會心理學、生活成功學……最終,培根得出結論:科學本身還不夠,必須有一種學科之外的力量和方法(哲學),對它們進行調配,指出一個目標。

在他看來,哲學和科學的關係就像政治家和政治的關係。

《新工具》

培根最偉大的作品,目的是對科學研究和邏輯思維進行一次徹底革命,以復興哲學。

要想淨化理智,先要摧毀偶像,有效的技巧是“三表法”,即在表格中列舉現象,如果兩個現象出現共同增減,那麼這兩種現象可能存在某種因果關係。

《新大西島》

培根最後一部短著作,描繪了他心中的烏托邦,即一個民族在一群智慧之人的領導下,安居樂業、勤懇富足。

培根的著作影響了後世“那些推動世界發展的智者”。1662年全球最偉大的科學家聯合會“皇家學會”為其建立,法國啟蒙運動思想家們將《百科全書》獻給弗朗西斯·培根,英國思想的主旨和走向一直沿襲著培根的哲學傳統。

凡是統治精神戰勝屈從精神的地方都顯示著培根的影響。

4.斯賓諾莎(1632-1677)

葡萄牙猶太人,因認為“上帝是實體的、物質的,天使是幻覺,靈魂可能是生命”遭到猶太教會的驅逐,並險些喪命。

貴族的哲學|哲學人物史

斯賓諾莎像,下方是一句拉丁文諷刺語:萬惡的猶太無神論者

生前發表的唯一著作是《笛卡爾哲學原理》和匿名發表的“禁書”《神學政治論》。

《神學政治論》

斯賓諾莎認為,《聖經》的語言有意充滿比喻和寓意。先知和傳教士通過喚起人們想象力來傳播教義,他們不得不採用符合大眾理解力和容易接受的方式。

《聖經》主要是為了整個民族而編寫,其次才是整個人類。

《知性改進論》

斯賓諾莎在書中解釋了為什麼他為了哲學而放棄一切。只有知識能帶來力量和自由,唯一的永恆快樂就是追逐知識和理解的愉悅。但如何知道所獲得的就是知識呢?必須從才智的改進和進化中得出一種方法;必須區分知識的多種形式,只信任最好的那個。

《倫理學》

威爾·杜蘭特說,這本書讀完兩遍,你將永遠愛上哲學。

斯賓諾莎認為,上帝的意志和自然規律是同一的,只是表達的措辭不同。實體只有一個,內部看是精神/思想,外部看是物質/運動。意志/慾望是人的根本本質。所有的慾望都是激情,當它們產生完整的想法時……它們就是德行了。

幸福不是德行的回報,而是德行本身。

《政治論》

英年早逝的斯賓諾莎沒有完成這部著作,但它是盧梭和法國大革命的主要思想來源。

斯賓諾莎尖銳地指出,國家的功能是推動發展,而發展取決於獲得自由的能力。國家對思想控制的越少,對公民和國家越有益。

在他看來,民主制是最合理的政體形式,但其缺點是有可能將一個平庸之人推向權利的寶座。民主制會演變成貴族制,而貴族制最終演變為君主專制。民主制要解決的問題是,如何選出能力最佳之人,並使其他人心悅誠服。

在寫民主論這一章時,斯賓諾莎離世了。

儘管沒有創建任何學派,但其後的哲學家都浸透著他的思想。

5.伏爾泰(1694-1778)

弗朗索瓦·瑪麗·阿魯埃,筆名伏爾泰。出生中產階級家庭,自幼能賦詩,安靜好學,才智過人;一生體弱多病,但造就了不屈不撓的精神。23歲時,因寫詩指責攝政王企圖篡位,被投入巴士底獄11個月,期間寫出悲劇《俄狄浦斯》,之後連演45場,打破巴黎記錄。後因招惹權貴,被放逐到英國。

貴族的哲學|哲學人物史

伏爾泰,法國雕塑家讓·安東尼·烏冬1778年作品,現藏於美國國家藝術博物館

伏爾泰吸收了英國的文學、科學和哲學,並將其轉化為法國式智慧。《哲學通信》對比了英國的政治自由和學術獨立與法國的專制和禁錮,成為吹響法國大革命的第一聲號角。

1734年,《哲學通信》的出版震驚了整個巴黎議會。伏爾泰乘機同有夫之婦沙特勒侯爵夫人私奔,在侯爵夫人的西雷莊園隱居15年,進行學習研究的同時,寫出一些哲理小說:《老實人》《小大》《天真漢》《現實世界》等。

1750年,56歲的伏爾泰受德國腓特烈王的邀請前往柏林,兩年後因立場衝突逃離王室,隨後在日內瓦郊區買下一所老房子“樂園”,年逾古稀之時,伏爾泰開始了最偉大的創作時期,寫下了《論道德文集》:只有神學讓位,歷史才能迴歸本來面目。該書奠定了現代歷史科學的基礎。伏爾泰因而再遭驅逐。

1758年,64歲的伏爾泰在瑞士邊境費爾涅找到棲身之處,不久,費爾涅成為全世界的文化中心。遭受的迫害和虛幻的想法侵蝕了伏爾泰的生活信念,晚年的他成為悲觀主義的倡導者,成為激烈的反教權主義者:上帝能夠阻止邪惡但他不願,或是無能。

法國宗教改革失敗,伏爾泰加入“百科全書派”,開始編寫《哲學辭典》。教會對民眾的迫害激怒了伏爾泰,他用上百個筆名寫出大量小冊子,抨擊《聖經》的真實性和可信度。這些冊子包括歷史、對話、信件、教理問答、諷刺、詩歌、故事、寓言、評論、散文等,史無前例地,哲學以如此清晰和生動的方式被講述著。

主張將迷信和宗教區別開的伏爾泰,既批判上帝,也堅決反對無神論。他認為,對一般人而言,有一個因果報應的上帝是必需的。

1778年,84歲的伏爾泰歷盡艱辛回到巴黎,並在此逝世。

伏爾泰代表著思想啟蒙運動、百科全書派和理性時代。這位史上最偉大的智者,用智慧將憤怒變成戲謔,將火焰化身光明。

6.伊曼努爾·康德(1724-1804)

康德出身貧寒,由於體質虛弱,不得不採取嚴格的養生措施。康德創建了形而上學新體系,期望將宗教從理性中拯救出來,將科學從懷疑論中拯救出來。

貴族的哲學|哲學人物史

康德畫像

《純粹理性批判》

對“純粹理性”進行批判性分析,指出其侷限性。康德認為,認識不全是通過感官獲得的;認識絕不只侷限於經驗領域。通過經驗無法獲得真正的普遍真理。

拋棄物質和經驗後,我們能夠用理性獲得什麼?

康德試圖用這八百頁的深奧術語解決形而上學的所有問題,同時把科學侷限在已被認為只有表象的世界,超越這個世界,科學只能走向“二律背反”。他認為,信仰的對象——自由和不死靈魂——不能用理性證明,宗教不能用理論理性來證明。

在康德這裡,科學和宗教都“得救”了。

《實踐理性批判》

康德認為,我們需要道德命令作為宗教基礎,道德命令必須是絕對的、無條件的命令。道德不教我們如何幸福,而是教我們如何無愧於幸福。理性讓我們相信,在對象背後存在著公正的上帝,我們的道德也迫使我們相信這一點。

康德60歲發表《論聯繫全宇宙政治史觀念的政治秩序的自然原則》,指出抗爭是進步不可避免的伴生物。一定範圍內的生存競爭是文明社會的起源。66歲發表《判斷力批判》,69歲發表《純粹理性範圍內的宗教》,兩部著作大膽否定神學,指出宗教成了反動政府的工具,呼籲廢棄宗教代之以道德信仰和希望。

康德最大的成就在於告訴世人,外部世界是作為感覺被我們認識的,心靈是積極的,它對經驗進行選擇和重建。整個19世紀的哲學思想都是圍繞康德的猜想展開的。

7.黑格爾(1770-1831)

黑格爾是康德思想體系的直接繼承者。

他的《邏輯學》就是關於理性概念(存在、質量、數量關係等由康德命名的範疇)的分析。這些範疇中,最具普遍性的是關係。在所有關係中,最普遍的是對立關係。

貴族的哲學|哲學人物史

德國柏林,黑格爾和他的學生們

黑格爾的歷史哲學觀認為:沒有什麼是永恆的,事物發展的每個階段都存在矛盾,只有“矛盾鬥爭”才能解決這一問題。

馬克思將此觀點發展為階級鬥爭理論,由黑格爾的自由必然性導出“社會主義是不可避免的”。馬克思將群眾運動和生產力作為一切變革的根本原因。

8.叔本華(1788-1860)

19世紀上半葉正值“神聖同盟”時代,滑鐵盧戰役結束,法國大革命失敗,因而湧現出一大批悲觀主義人物,叔本華便是其中之一。

叔本華抨擊黑格爾“不顧廉恥地把哲學當作實現政治目的的謀生手段”。他接受康德的立場,認為外部世界只有通過我們的感覺和表象才能被認識。其著作《作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就是圍繞人類的鬥爭/痛苦分析了這個“作為意志的世界”。

貴族的哲學|哲學人物史

27歲的叔本華,已開始構思曠世傑作《作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

叔本華將意志分為“生命意志”和“生殖意志”。

前者是一種追求生存的意志,是一種完滿生命的意志。後者是通過犧牲自己、繁殖後代戰勝死亡的意志,是一切有機體最強烈的本能。叔本華鄙視愛情,認為婚姻的目的是延續物種,而非愉悅個人。

作為意志的世界必定是痛苦的,這就是叔本華的悲觀主義來源。

他認為,意志就是飢渴的欲求,無休無止,“一旦沒有欲求和痛苦,無聊便隨之而來,他將必然渴望娛樂消遣,將會面臨更多痛苦”。因此,欲求是普通大眾的痛苦之源,而無聊則是上流社會的痛苦之源。

叔本華迫使哲學從虛偽的樂觀之辭轉向人類的當務之急——痛苦的緩解。其著作《人生的智慧》對哲學(生活和幸福)、天才、藝術、宗教、死亡進行了極其深刻的分析,對當下生活有極強的啟示意義。

9.赫伯特·斯賓塞(1820-1903)

1862年,斯賓塞發表《綜合哲學》第一卷《第一原理》,提出舉世聞名的進化公式,闡釋了星體、生命、人類的興衰、進化與滅亡。

這本書使斯賓塞一夜之間成為當時最有名的哲學家。

貴族的哲學|哲學人物史

斯賓塞(Herbert Spencer)

《生物學原理》(《綜合哲學》第二卷和第三卷)指出,生命是為了適應外在關係而對內在關係的不斷調整。生物的生長變化與能量消耗成反比,生長程度與繁殖率成反比。

《心理學原理》從遺傳學角度講述進化觀點。它用普遍性假設(物種的變化日積月累,積累的變化又代代相傳)解釋心理學難題,不過,這也成了斯賓塞思維鏈上最薄弱的一環。

《倫理學原理》認為,種族後天習得的某些道德觀念會在個人身上得以遺傳。人類社會的自然進化使我們越來越靠近理想中的完美狀態。

經濟學和政治哲學一直是斯賓塞的興趣所在,從第一本《社會靜力學》到《社會學原理》,他僱傭三位祕書蒐集資料,分類排列,列出所有重要民族的家族、宗教、職業、政治和工業制度,並自費出版,大大推動了社會學的發展。

然而,直言不諱的斯賓塞冒犯了所有階級/團體,他在孤獨中老去。年齡越來越大,他的觀點也越來越溫和。

斯賓塞為哲學提供了全新的現實主義視角,對所處的時代進行了深刻總結。

10.弗里德里希·尼采(1844-1900)

尼采出生於中產階級神職家庭,是一名虔誠的清教徒,幼年由家中最聖潔的女人撫養,導致性格敏感脆弱。18歲時,對上帝喪失信心,開始尋找新的神祗。

25歲時,認識音樂巨匠理查德·瓦格納,瓦格納身上的男子氣概(果斷和勇氣),吸引了敏感的尼采,成為其超人理念的一部分。(後因意見不合,兩人絕交。瓦格納去世之後,尼采說:我很愛他。)

貴族的哲學|哲學人物史

28歲的尼采(Friedrich Nietzche)

《查拉圖斯特拉如是說》是尼采的傑作,是19世紀最偉大的著作之一,卻不被當時文人賞識。這部詩歌中,尼采用自己的形象創造了上帝,提出了超人學說和永恆輪迴論。詩中大量經典語句被傳頌至今:

  • 不再有人懂得敬畏。

  • 過去的上帝已經死去,新的上帝還未出現在襁褓中。

  • 人類是應當被超越的。

為了毀滅舊有道德,為超人道德鋪平道路,尼采將零散感悟結集成兩部書:《善惡的彼岸》和《道德譜系學》。他反覆強調:道德是弱者用來限制強者的武器。

在尼采看來,理智和道德是被權力玩弄於股掌之間的武器。終極的倫理學是生物層面的,應該從生理學角度重估一切生命的價值。

關於民主和貴族,尼采認為,人類是個抽象概念,我們的目標不是整個人類,而是超人。

貴族是通往超人的必由之路。貴族制是最理想的政體。政治活動中,只有天生貴族接受過專業訓練,有長遠目光和開闊思維,要防止商人進入統治階級,因為他們和普通政客一樣目光短淺、思想狹隘。

民主意味著放任自流,這種“熱衷於清點人數的制度”必需儘早剷除。

尼采是矛盾的,一方面宣揚自我主義,一方面為了迎接超人,呼籲利他主義和自我犧牲。疾病纏身、日益惡化的視力考驗著他,孤獨的他承受了太多痛苦,因而不得不創造出笑來,有了“酒神精神”。

尼采的思想強度過早地耗盡了他的生命。他成為天才,卻付出了高昂的代價。

***

下面六位是影響巨大的現代主義哲學家。可以說,現代哲學史就是一部物理學和心理學的鬥爭史。

11.亨利·柏格森(1859-1941)

柏格森創作了三部重要著作:《時間與自由意志》(1888)、《物質與記憶》(1896)、《創造性進化》(1907)。

貴族的哲學|哲學人物史

法國哲學家伯格森(Henri Bergson)

柏格森從年輕時的崇拜,到後期懷疑攻擊斯賓塞的唯物主義機械論。他認為,斯賓塞在物質與生命、肉體與心靈、宿命與抉擇三方面解釋不足。

柏格森主張活力論,認為生命是種積極的力量,通過對慾望的執著,生命努力建構自己的器官。他強調世間萬物不可捉摸的偶然性,強調人類心靈改造世界的能動性,在他之前,人們只是一臺巨大機器的齒輪和車輪。

活力論是其對哲學最為寶貴的貢獻。

12.貝奈戴託·克羅齊(1866-1952)

克羅齊出生於意大利一個富裕保守的天主教家庭,17歲遭遇地震,成為孤兒。震後他收集了大量書籍,擁有一座藏書館。

終其一生,克羅齊都是一名痴迷文學的學者。

貴族的哲學|哲學人物史

克羅齊(Benedetto Croce)

處女作《歷史唯物主義於馬克思經濟學》是多篇文章的集合,將功用主義思想與真善美等量齊觀。但他反對從經濟角度解讀歷史的絕對論,認為這是對工業社會的投降。

《精神哲學》三部曲是克羅齊的哲學體系,它既是自然主義,也是唯心主義;既是不可知論,又是非決定論;既是實用主義,又是理想主義;既有經濟方面,也有審美方面。

13.伯特蘭·羅素(1872-1970)

羅素出生於英國最負盛名的家族。一戰前,他繼承英國實證主義傳統,其代表作《神祕主義與邏輯》無情批判神祕主義,強調邏輯(科學方法)的優點,並使數學充滿神性。

他痴迷於數學的嚴謹與客觀,認為數學王國才有永恆真理和絕對知識。他發現基督教中許多東西無法用數學解釋,因而捨棄了基督教的一切(道德準則除外)。

貴族的哲學|哲學人物史

伯特蘭·羅素(Bertrand Russel)

第一次世界大戰的殘酷使羅素走出數學公式的迷陣,他試圖找出這場大屠殺的根源,認為一切財產都源於暴力和偷竊,國家罪大惡極之處在於保護掠奪獲得的私有財產,被法律認可,並有武器和戰爭做後盾。

羅素認為,共產主義能夠剷除私有財產之病源。

他還把神祕主義與情感融入自己的社會哲學,但在討論形而上學和宗教問題時,他又堅決抵制神祕與情感。

他先後從英國到美國、俄國、印度和中國,其哲學思想隨著經歷而轉變。老年時,他深諳一切源於肉身的苦難,開始以成熟溫和的態度面對艱難的社會改革。

14.喬治·桑塔亞納(1863-1952)

桑塔亞納出生於西班牙馬德里貴族家庭,9歲時被帶到美國,27歲獲得哈佛大學學位並開始執教,直至50歲。執教期間發表代表作《理性的生活》(五卷本),聲名大噪。

貴族的哲學|哲學人物史

堅守懷疑主義的桑塔亞納(George Santayana)

卷一《常識中的理性》

桑塔亞納從哲學角度談論人類生活與歷史事件和意義。理想的幻滅給人智慧。幻滅是智慧的開端,正如懷疑是哲學的開端。

桑塔亞納認為,快樂是目的,而非智慧;哲學是手段。

卷二《社會中的理性》

桑塔亞納試圖設計出一種方法,讓人無需超自然和恐懼的激勵,便能廣施美德。

家庭是社會基本組成單位,它能延續人類命脈,是人類獲得永恆的途徑。

文化上,桑塔亞納認為,世界上已有文化都是貴族統治的結果,貴族制帶來文化繁榮的同時,也帶來專制和保證。

制度上,民主制通過人民對一致性的迷戀而實施專制。由德高望重者擔任政府官員的“榮譽政體”才是最佳社會形式。

卷三《宗教中的理性》

桑塔亞納以懷疑精神表達了他對天主教的熱愛。指出恐懼和想象力是神祗出現的根源。

他審視死亡和宇宙變遷,認為誰活在理想中,並在社會或藝術中表達這種理想,誰便擁有了雙重永生。

卷四《藝術中的理性》

桑塔亞納認為,作為理性生活的重要因素,藝術可以改變生活環境,增加知識、愉悅和安慰,促進理想的實現。

卷五《科學中的理性》

桑塔亞納將舊有哲學應用於當下生活,採用德謨克利特的原子論和亞里士多德的中庸之道探索當代生活的種種問題。他認為,科學包含著所有可靠的知識,生活的理性以科學為基礎。

60歲時,桑塔亞納發表最後一本鉅著《懷疑主義與動物信仰》。他抱著懷疑一切的態度審視世界,認為只有當下的經驗是確信無疑的:

“只有斯賓諾莎稱得上是真正的哲學家……我坦誠地用雙臂擁抱自然,在不著邊際的思考中,我把動物信仰當作每日遵循的準則。”

15.威廉·詹姆斯(1842-1910)

詹姆斯出生於紐約中產階級家庭,父親是斯威登堡派(瑞典神學家)神祕主義者,幼年的詹姆斯集智慧、幽默、神祕於一身。28歲獲得哈佛大學醫學博士,留校任教直到逝世。

一生髮表多部哲學著作,代表作《信仰的意志》《宗教經驗種種》《實用主義》《哲學諸問題》等。

貴族的哲學|哲學人物史

23歲的詹姆斯(William James),照片拍攝於巴西

《實用主義》語言清晰明白,內容博採眾長,根植於眾多哲學思想(康德的實踐理性,叔本華意志的昇華,達爾文的適者生存、功利主義,培根的經驗歸納法等)。

威爾·杜蘭特認為,“實用主義”是一種態度,它考察的是事物的最終結果、效用和事實,而非事物本身、原則、範疇或假設的必要性。這是一種不折不扣的美國哲學。

詹姆斯用實用主義方法解釋上帝的存在和本質,必然走向多元宇宙論/有限上帝論——哪裡有矛盾的趨勢,哪裡有互相對抗的力量,我們的實力和意志便能在哪裡發揮作用、解決爭端。

就像每一種宗教都有道理,詹姆斯希望人們以寬廣胸襟面對每一種希望。

詹姆斯以美國特色的實用主義思維方式清理了阻礙哲學發展的障礙,將哲學的目光再次放在現實世界。他的“市儈哲學”散發著一股市場營銷的氣息。

16.約翰·杜威(1859-1952)

杜威出生於19世紀50年代末佛蒙特州伯靈頓(美國東部)一個謙遜的中產階級家庭,在家鄉完成學業後,先後在明尼蘇達大學、密歇根大學和芝加哥大學教授哲學。

貴族的哲學|哲學人物史

1968年10月21日,美國發行的30美分郵票,以紀念哲學大師John Dewey

《民主與教育》是杜威最偉大的著作,書中,他匯聚多條哲學思路,致力於解決如何培養出更優秀的下一代。他提倡現代教育應該增加科學/實踐的比重,削減文學的比重,“被工業化包圍的我們,應該從工作而非書本中學習知識”。

杜威全盤接受進化論,認為“發展”是人類最高美德,變化和發展沒有限制,一切皆有可能,除非思想作怪。杜威提出,完美不是最終目標,不斷完善、成熟,不斷美好的過程才是人生目的。

不同於大多數哲學家,杜威認同民主制,儘管他深知民主制的缺點。他發現,湧現的各種組織、政黨、公司、工會,可以調和個人主義和集體主義之間的矛盾。

杜威認為,哲學應致力於用人類知識(科學實驗方法)解決社會矛盾和衝突。工業化的當下,社會矛盾不斷,生活變化無常,哲學必須“世俗化”(迎合工業化潮流),才能照亮人類生活而獲得生存資本。

“當我們學會像尊重財富一樣尊重自由,我們便會迎來自己的文藝復興。”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