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文學的大時代

網絡文學的大時代

文 | 闌夕

這個世界最動人的事是超出我們想象力的事。」已故作家黃易曾這樣描述自己熱愛的文學創作,相比傳統的文學作品,黃易的作品運用了大量穿越、玄幻的內容構架方式,也使得他被奉為網絡文學早期宗師級人物。

如今的閱文集團知名作家方想便曾深受黃易的《大唐雙龍傳》影響,他在第一本作品「撲街」之後仔細研讀黃易作品,在2006年開始創作了他後來的封神之作《師士傳說》。這一年,方想剛剛大學畢業,當時的他還在糾結於是簽約臺灣地區最大的網絡文學站點「鮮網」,還是當時在內地嶄露頭角的起點中文網。

方想的糾結在當時看來並非沒有道理,在那時的網文圈子裡,臺灣網絡文學市場環境要比內地好,繁體出版則是當時最好的變現途徑。網名「藏劍江南」的商學鬆(現為閱文集團總裁)求才心切,問方想「你是看好大陸市場的未來,還是臺灣的未來?」這句話頗像喬布斯邀請斯卡利時的那句名言,「你想用賣糖水來度過餘生,還是想要一個機會來改變世界」。

最終方想以按千字計酬,與平臺分成的價格與起點簽約。這一年是起點推出網絡文學VIP訂閱模式的第三年。

如果將時間向前十年,或許當時的吳文輝、商學鬆們也沒有想過,網絡文學會在短短十幾年的時間,從個人站長時代一躍成為內容IP時代的主角。根據不完全統計,從2014到2016年,網文IP改編網絡劇從16部增加至108部,增長率達到575%。

通過網文IP衍生作品的開發,網絡文學逐步成為了大眾內容消費的重要組成部分,並被更多的人瞭解。根據CNNIC的數據統計,2016年12月,中國網民規模達7.31億,其中網絡文學用戶群體已經超過3億,且受眾面仍在擴大。

而閱文集團則成為了這場網絡文學市場爆發式增長的直接推動者和受益者,有數據統計,2016年網文改編影視作品、手遊的Top 10中9成原著小說來自閱文集團,其中包括像《鬼吹燈》《琅琊榜》《盜墓筆記》等經典作品。

這種影響力並不僅僅限於國內,當初盛大文學計劃赴美上市時,華爾街無法理解網絡文學這個中國特有的內容生態,而如今,越來越多的外國人開始接觸到來自中國的網文,並深陷其中不能自拔。

5月15日,起點國際正式上線,並作為閱文的海外門戶受到關注,而在今天的2017閱文生態大會上,閱文集團宣佈已與亞馬遜展開了合作,在Kindle平臺上推出了閱文旗下的網絡小說專區,這也是亞馬遜第一次為網絡小說設立獨立板塊。

專業化運作的起點國際則在上線之初就推出38部英文作品,超過了所有翻譯中國網文的獨立站點,而預計到2017年底,起點國際翻譯作品量會超過300部。

2008年陳天橋到北京開「兩會」時住在西直門,他指著西直門立交橋對時任盛大文學CEO的侯小強說,「如果未來的文學能夠像這立交橋一樣四通八達,那該多好?」但對於當時的盛大文學在各項條件上顯然都沒有具備國際化的可能性,也沒有機會讓網文在全球的傳播變得四通八達

而如今,作為目前國內最大的原創文學平臺,閱文在內容儲備和運營的專業性上都是令人無法望其項背的存在。儘管作者個人IP屬性在網文領域同樣發揮著巨大的作用,但網絡文學並不像短視頻、直播等UGC內容平臺一樣,用戶極其容易跨平臺遷移。

相比之下,在擁有了完善的內容運營能力和內容生態之後,網絡文學市場的壁壘是穩定而堅固的。正如起點中文網總編楊晨在這次閱文生態大會上所介紹的,閱文集團的創作者結構已經形成了業內最成熟的橄欖球狀,中部龐大的作者群體撐起了整個內容生態,並源源不斷地創作著內容,以滿足讀者遠快於內容創作速度的內容消費。

這種異步內容消費特點決定了,讀者需要大量的內容供給才能滿足需求,而非直播平臺式的實時內容創作和消費。因此我們看到在網絡文學的發展歷史上,寄希望於挖大神作者挑戰領導者地位的行為幾乎都以失敗告終,並一再證明內容平臺的價值。

閱文集團之所以能夠最終抓住網絡文學領域的大機會,核心是其內容運營能力和內容生態建設,前者保證了持續有優質內容產出,根據閱文集團聯席CEO樑曉東在騰訊互娛2017年發佈會上披露的數據,閱文集團作品儲備接近1000萬部,全年發放稿酬近10億,年分成稿酬過100萬的作家超100人。

作者收入的增加則得益於內容生態對內容IP開發的幫助,這使得優質IP能夠價值最大化,並通過整個產業鏈條被一級級放大。背靠騰訊互娛的閱文在內容的影視、遊戲、音樂、動漫作品開發上都有著極強的優勢。

隨著網絡文學的受眾範圍的變廣,甚至影響到越來越多的海外用戶,內容平臺的價值越發凸顯,單一的內容創作者需要藉助平臺實現價值,觸達用戶;而平臺也能夠根據海量用戶,實現精細化的運營,儘管很多人認為數據並不能感知內容,但隨著人工智能技術的演進,計算機對內容的理解和對用戶畫像的刻畫變得更加精準,也讓文學作品的個性化推薦變成了可能。

在很多人眼中文學作品本就應該是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的事情,而基於大數據的內容運營剛好有機會實現內容分發的千人千面,滿足不同用戶的各類內容需求,從而讓每一種內容需求夠可以構建其自己的小生態。這也符合移動互聯網時代,用戶在內容消費上基於興趣結合在一起的受眾散珠化趨勢。

因為有內容,才能居高臨下順勢而為,內容滲透到各個領域並形成控制和影響,所以文學後繼的產業鏈不是因而是果。」多年前,吳文輝在接受採訪時曾解釋過他對網絡文學生態的看法,在這一點上他與侯小強的觀點並不相同,在侯看來「內容是生產力,移動互聯網和版權衍生是生產關係,生產關係(內容變現能力)也很重要,當然也必須要和生產力配套。」

如今,隨著閱文內容生態的構建,這個以網絡文學為核心的生態已經初具規模。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