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在“南海Ⅰ號”修文物

文物 南海 陶瓷 博物館 中國網 2017-06-11
我們在“南海Ⅰ號”修文物

廣東海上絲綢之路博物館位於陽江海陵島的“十里銀灘”,南海Ⅰ號古沉船放置其中,佔地13萬平方米。

我們在“南海Ⅰ號”修文物

張玄微正在協助耿苗對一套瓷器的表面附著物進行清理,其它同事則在對銅幣和鐵器表面的銅鏽進行清理。

我們在“南海Ⅰ號”修文物

張玄微正在協助耿苗對一套瓷器的表面附著物進行清理。

南方網訊(全媒體記者/張由瓊 張俊 楊世華 萬穩龍 通訊員/陳瑞鋒 葉子琳 溫葦葦)一對夫妻、一艘古船、一個心願、一份執著。在廣東海上絲綢之路博物館(又稱“南海Ⅰ號”博物館)內,有一對同為文物修復師的年輕夫妻,他們為了圓“文物修復夢”而來到“南海Ⅰ號”,每天為古沉船“淋水保溼”、為出水文物作“脫鹽”體檢,精心修補讓一件件文物“獲得新生”。他們和其他同事一起,守護著“南海Ⅰ號”,通過不斷修復文物,發掘“南海Ⅰ號”所承載的歷史,為傳播海絲文化貢獻自己的力量。

我們在“南海Ⅰ號”修文物

船木出水後一旦水分蒸發就會塌縮變形,張玄微每天都要來到發掘現場進行4次噴水。

我們在“南海Ⅰ號”修文物

耿苗正在放大鏡臺燈下仔細觀察一尊來自福建德化窯的喇叭口瓶。

丈夫張玄微是博物館保管部副主任。每天,他都要到發掘現場檢查,對船木進行噴淋,並負責出水文物的脫鹽檢測。妻子耿苗在考古技術部,大部分時間都在文物修復實驗室,對出水後進入修復階段的瓷器進行細緻修復。

談起與“南海Ⅰ號”結緣,張玄微說,他2009年從上海南下廣東進入“南海Ⅰ號”博物館工作,他學的是文物修復專業,以前基本都是模擬修復,沒有真正接觸過文物,後來看到南海Ⅰ號招聘,想著能接觸文物,便決心考過來。兩年後,同樣喜愛文物修復工作的耿苗也跟隨丈夫來到“南海Ⅰ號”。

張玄微是一名技術控,腦海中儲備了一堆數據。對古沉船船木進行噴淋,一天要噴4次,張玄微解釋道,“主要是對船木進行保溼、防腐。船木在海底長期浸泡後纖維素降解,被水分替代,含水量達到400%到500%,而普通木頭含水量只有10%,船木出水後一旦水分蒸發,就會塌縮變形,因此每天要澆水。”

我們在“南海Ⅰ號”修文物

瓷器脫鹽過程,儀器測量的結果與電腦實時監控數據不同,張玄微與耿苗進行交流。

我們在“南海Ⅰ號”修文物

瓷器挖掘出來後,需要放置去離子水裡進行脫鹽處理,張玄微對水中的鹽度進行測量。

我們在“南海Ⅰ號”修文物

正在去離子水中進行脫鹽處理的各種陶器。

我們在“南海Ⅰ號”修文物

正在去離子水中進行脫鹽處理的陶器。

對於脫鹽,張玄微說道,“脫鹽是文物修復及保護的關鍵。瓷器在海里浸泡了八百多年,含鹽量很高,發掘出來後如果暴露於空氣中,鹽分會結晶,遇潮溼天又溼化,這樣反反覆覆,將對文物造成很大損傷。”

我們在“南海Ⅰ號”修文物

耿苗對一件福建磁灶窯青釉碗進行補缺,從事文物修復工作,有時一坐就是一下午。

我們在“南海Ⅰ號”修文物

瓷器修復工具都是耿苗自己打造的,每個文物修復師都有自己獨特的一套修復工具。

我們在“南海Ⅰ號”修文物

耿苗與同事對一件來自福建德化窯大碗進行拍照存檔。

耿苗則是一名“瓷痴”,對瓷器修復有著“痴愛”。在她眼中,每件出水瓷器都是不同的個體,而文物修復師就是文物“醫生”,讓破損文物獲得新生。“修復工作的難點是補配和上色。補配要選用合適的材料,比如環氧樹脂,順著文物外形的弧度在缺失的部位填充修補,磨高補低、反覆調整,24小時固化之後再打磨平整。”

我們在“南海Ⅰ號”修文物

耿苗手中的一件福建德化窯青白釉雙系罐。

耿苗說道。修復文物最重要的是細心、耐心和責任心。現場對一隻殘損的福建磁灶窯青釉碗進行修復,1個小時過去,她的坐姿幾乎沒有動,這隻碗她已經工作了近一個月時間。

我們在“南海Ⅰ號”修文物

耿苗認為,與文物打交道是一種互相成全,修復了文物,延續了文物的生命,對她來說,也是一種考驗和成長。

“與文物打交道,是一種互相成全,修復了文物,延續了文物的生命,對文物修復師來說,也是一種考驗和成長。一生只做一件事,能把這件事做好,也是值得的。” 夫妻倆說道。

我們在“南海Ⅰ號”修文物

夫婦倆中午回到宿舍後,一起在食堂打飯。

我們在“南海Ⅰ號”修文物

儘管工作單位就在海邊,但耿苗回憶自己與丈夫上一次在沙灘散步,要追溯到自己懷孕的時候。

“我有一所房子,面朝大海,春暖花開”。對於耿苗和張玄微來說,“南海Ⅰ號”裡的文物,或許正是駐紮在他們心中最好的房子。

我們在“南海Ⅰ號”修文物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