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瓷史話——古陶(一)

文物 陶器 考古 陶瓷 山東寶軒閣文物公司 2017-05-21

陶瓷是人類史上一項偉大的發明。它是人類在長期生活實踐中,用辛勤的勞動和卓越的智慧創造出來的。

從格拉維特文化小雕像和我國南方地區一些的洞穴居住遺址中出土的陶器殘片,證明在距今一萬年左右的舊石器時代的人類就已經對陶器有探索和發明。在以後的新石器時代、大河文明陶器的發明是人類社會發展史上劃時代的一個重要標誌。陶瓷是世界著名的陶瓷古國,更是一個面向世界的“黃金名片”,如同四大發明一樣是中華民族對世界文明的一大貢獻。

下面就跟隨本公司推出的“陶瓷史話”系列裡一起探索中國歷史藝術長河中“陶瓷”這顆璀璨的明珠。

陶器可謂歷史悠久,淵源流長,它是人類第一次用火通過化學變化將一種物質變成另一種物質的創造性活動;它揭開了人類利用自然改造自然。在中國由於地域廣闊,歷史久遠。各地分佈著許許多多古陶遺址,據有關資料記載,河南新鄭裴李崗和河北武安磁山出土過最為原始的陶製品,同時在這個基礎上經過先人不斷創新發展而誕生了廣泛分佈在黃河流域的仰韶文化、龍山文化、大汶口文化等和長江流域的大溪文化、河姆渡文化、良渚文化等,以及中國東南、西南和北方草原等地區。由此可分析出陶器的發明使用象徵這新石器時代的開始。

中國的製陶工藝從新石器時期早期的完全手工捏製逐漸發展到中晚期的“慢輪修整”階段,當時的陶器大多為飲食用器和儲存用器,製作技藝為經陶盤的旋轉做出器物底部,然後將搓好的泥條從底的邊緣開始盤築或圈築,慢旋的過程中雙手用力將泥條變薄形成器壁,在上下對接處以及器壁與底的連接處還要貼一道黏土,以加固鏈接的硬度。經過稍晾乾再加以不同刻、壓花紋、彩繪和刮磨出光。

陶器的燒成溫度在700℃--900℃之間。早期的陶器以細泥紅陶和夾砂紅陶為主,灰陶較為少見黑陶更是罕見。上文講到陶器的發現遺址較為廣泛,我們突出的介紹兩種極具代表性的陶器。其一,彩繪陶;仰韶文化的陶器是傳承新石器時代早期的製陶工藝的基礎上而創新出一項較為卓越的彩繪紅陶,彩繪的花紋創意則又來源於圖騰崇拜和經濟生活中採集和漁獵工具和場景,由此看見原始的人類生活品的已經有了美和藝術感的追求。其二,蛋殼陶;龍山文化的蛋殼陶不同仰韶彩繪陶紋飾來源日常,而是一個更深層的禮儀祭祀品,龍山文化的陶多用泥質黑灰陶和夾砂黑灰陶為多和也有一些的紅陶和白陶,,由於製作蛋殼陶對泥料的要求很高,只有把極為稀少的泥質黑陶土反覆淘洗、過篩、刮磨技藝定型剔光,實為中國古代製陶業經典代表作之一。蛋殼陶被後世美譽為“薄如紙,硬如瓷,明如鏡,黑如漆”,古人卻是用這種輕盈的器物來表達對神靈的一種崇敬和祈願。

梳理一下陶器的發明從最初原始的手工業革命逐步發展成可以表達原始人類文明的精神層次需求,與同一時期的玉器文化交相輝映展現出中國歷史原始文明輝煌的時期風貌,也同時給後世的制瓷業打下良好的基礎。

陶瓷史話——古陶(一)

山東寶軒閣文物經營有限公司珍藏史前文化陶器

近年來在古藝術品的收藏市場,古陶一直是經久不衰的收藏主流,除了古陶的文物價值更多的是折射遠古時期人類利用大自然為原料,控制物理“水木金火土”創造出的生活器皿在今天看來更是一種古人類聰明才智的結晶,更能深層的體會原始人類對手工業的高質量追求。陶器的美不同於後世瓷器的典雅華麗,而陶器卻更能詮釋“土與火”藝術的內在美感。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