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宮為普通農民辦追思會 他為何讓人肅然起敬?

文物 故宮 單霽翔 鄭欣淼 人民網 2017-06-27

【文藝星青年按】英國商業哲學家查爾斯·漢迪曾說過: “所謂成功,不在於你位高權重有權有勢的時候有多少人來找你,而在於在你的葬禮上有多少人是不請自來的。” 6月22日,北京下著雨,“何剛同志追思會”在故宮博物院建福宮花園敬勝齋舉行。這大概是在紫禁城第一次為普通農民辦追思會。上個月,何剛在某高鐵工地龍門拆除作業時不幸遇難。而故宮為何舉辦這場特殊的追思會,需要追憶到32年前……

故宮為普通農民辦追思會 他為何讓人肅然起敬?

故事

何剛與故宮的故事發生在1985年。

1985年的秋天,河南商水縣的農民何剛在老家建房挖地基時發現了一缸埋在地下的銀器。曾與何剛一同操辦捐贈事宜的固牆村支書劉紅恩回憶,“當時何剛意識到這批東西可能是文物,覺得應該交給國家,但不知道該如何處理,就來找我來商量,後來我們商定,捐給故宮博物館。”劉紅恩說,文物販子拎了一麻袋錢來買,他們甚至開出“你要多少我給多少”的條件。何剛家庭條件很差,幾件文物完全可以讓他一夜暴富,但是他仍不為所動。

之後,何剛和劉紅恩將幾件“寶貝”帶著,坐上火車來到北京故宮博物院。何剛帶去的那些銀器被故宮認定為文物。1986年2月,何剛又將存放銀器的缸也一併捐贈給故宮博物院。1985年捐贈文物時,由於沒有專項資金,故宮博物院從員工的福利費中抽出8000元獎勵何剛——這當然不及文物價值,但在上世紀80年代也不是一個小數目,還給了1000元的交通費。

故宮為普通農民辦追思會 他為何讓人肅然起敬?

1985年,故宮博物院給何剛出具的捐贈文物憑證,上面記載有捐贈文物共19件。

故宮博物院發佈的消息中稱,經鑑定,該批銀器被定為二級甲文物1件、二級乙文物11件、三級文物5件、一般文物2件。 “故宮博物院收藏的元代遺存銀器較少,何剛所捐的珍貴文物填補了此類藏品空白,在以後的展覽中被多次使用。”當時接受捐贈的時任故宮文物管理處處長樑金生說,因為罕見,其中的二級甲等文物“銀鍍金鏨花雙鳳穿花玉壺春瓶”,經常參加各種展覽。

故宮為普通農民辦追思會 他為何讓人肅然起敬?故宮為普通農民辦追思會 他為何讓人肅然起敬?故宮為普通農民辦追思會 他為何讓人肅然起敬?

元·銀船

捐贈文物的名氣並沒有改變何剛的生活,從北京回家後的他依舊在田裡種地幹活。

32年裡,他的家庭發生了一次又一次的變故。妻子罹患尿毒症離世,父親腿傷臥床,母親病情不斷。在生活的重壓之下,何剛將自己的經歷告訴了故宮,希望能得到一點幫助。

故宮為普通農民辦追思會 他為何讓人肅然起敬?

在故宮博物院的幫助下,何剛先後得到了10萬元的生活補助。此次又罹此大難,故宮博物院決定再次向何剛同志家屬提供10萬元的困難補助,盡上一份綿薄之力,幫助家屬渡過難關。

樸實無華的何剛創造了多項紀錄:故宮博物院收藏的元代遺存銀器很少,何剛捐獻的文物填補了此類藏品空白;他是為故宮捐獻者的農民捐寶人第一人;故宮博物院舉行追思會,這在故宮博物院的歷史上也是第一次。

沒有豪言壯語,沒有驚天偉績,卻書寫了平凡中的偉大,令人肅然起敬。

一生清貧的他,那顆保護文物的赤子之心從未改變。“父親的捐贈是他最寶貴的精神財富,家裡再窮,也從未為當年捐贈文物而後悔。”何剛的兒子何俊清說。

追憶

何剛的事蹟被報道後,在全國範圍內引發了強烈的反響。眾多網友紛紛為何剛與故宮的故事點贊。更有網友說:何剛有心,故宮有義。

故宮為普通農民辦追思會 他為何讓人肅然起敬?

在紫禁城內的景仁宮,有一個“景仁榜”,是故宮博物院專門為文物捐獻者設立的。截至目前,共有787人次向故宮捐贈3.4萬餘件文物。上榜者中,除了許多知名人士,這位普通農民何剛的名字也被鐫刻在上。

故宮為普通農民辦追思會 他為何讓人肅然起敬?

在何剛離世後,故宮發佈悼念文章,宣佈將為他舉辦追思會。這場特殊的追思會上,到場的不僅有故宮博物院院長單霽翔、國家文物局副局長顧玉才等文物系統領導,也有九旬文物專家謝辰生、故宮研究院院長鄭欣淼等文博界學者。

這些關心他的人們如此回憶這位“默默無聞為中國文博事業做出重要貢獻的無私捐獻者”……

故宮為普通農民辦追思會 他為何讓人肅然起敬?故宮為普通農民辦追思會 他為何讓人肅然起敬?

故宮追思會現場

故宮為普通農民辦追思會 他為何讓人肅然起敬?

何剛之子何俊清

何剛之子何俊清:從小父親教育我做人要真誠、正直,他這麼說也這麼做。他經常說,文物是國家的,別人給再多錢也不能賣。謝謝你們在我們家最困難的時候給我們幫助,這份恩情我爸生前就經常說。謝謝。我也會做一個正直、善良、有奉獻的好人。如果現在再挖出來東西,我們仍然會像父親那樣交給國家!

故宮為普通農民辦追思會 他為何讓人肅然起敬?

故宮博物院院長單霽翔

故宮博物院院長單霽翔:今天,我們不僅是哀悼何剛的不幸遇難,也不僅是感恩他為故宮博物院作出的貢獻,更多的是希望將他這種身在困境中還能恪守原則、淡泊名利的精神宣揚出去。民眾是文化遺產的創造者、使用者和守護者,是文化遺產的真正主人。只有每一位普通民眾都能傾心地保護身邊的文化遺產,文化遺產才能最安全和最有尊嚴。這就是何剛告訴我們的道理。

國家文物局副局長顧玉才:追思何剛,也是希望倡導積極的社會風氣和社會精神。

故宮考古研究所所長李季:除了墓葬文物,完整的窖藏文物可遇不可求,因為它是精挑細選掩埋在地下的,各個器物的組合關係是明確的,時代是相關的。難能可貴的是何剛將之整體全部上交給故宮博物院,不但填補了故宮收藏的空白,也為我們研究元朝銀器的工藝提供了樣本,包括和宋的傳承關係以及與清宮的明清收藏的參照。這些文物的價值都不是金錢可以衡量的。

故宮為普通農民辦追思會 他為何讓人肅然起敬?

故宮研究院院長鄭欣淼

故宮研究院院長鄭欣淼:景仁榜上的名字,既有國家領導,也有普通民眾,每位捐獻者都有令人感動的事蹟。他們的身份不同,捐獻出的器物也不同,但大家的精神是同樣的彌足珍貴,高山仰止。何剛是他們中的一員

故宮為普通農民辦追思會 他為何讓人肅然起敬?

故宮博物院文物管理處原處長樑金生

故宮博物院文物管理處原處長樑金生:他看起來就是一個非常樸實、忠厚的農民,話也不多,也不善於表達。陪他來的是兩個村幹部,捐獻文物的時候,很多事情都是那兩個人替他說的。給故宮捐獻文物的人很多,不過作為農民來捐獻文物的,何剛是第一個。

意義

故宮為一位普通農民舉辦追思會,這體現了故宮對捐贈者的最高禮敬,彰顯出一種巨大的溫情和人文關懷。這兩天,各大媒體紛紛追悼這位平凡而又偉大的文物捐贈者……

故宮為普通農民辦追思會 他為何讓人肅然起敬?

人民日報:文物保護,需要更多何剛

隨著博物館社會認知程度的不斷提高,社會捐贈行為也愈發普遍。如何倡導捐贈行為,如何讓捐贈更規範有序?細化文物捐贈者和受贈者的權利和義務,迫在眉睫。

新華社:不能遺忘保護和捐贈國寶的人

不忘義舉是對善行的弘揚,我們也需要更多像故宮這樣“有情有義”的文物“捐贈接收者”。故宮時隔30餘年後,專門為這位捐贈者的逝去致哀,溫暖人心。何剛的“義無反顧”和故宮的“有情有義”,展現了一幅文物捐贈和保護的美麗圖景。

故宮為普通農民辦追思會 他為何讓人肅然起敬?

光明日報:故宮追思何剛,不只溫暖了捐贈者

對待捐贈者,故宮用了錢、用了力,更用了情。故宮對待何剛三十年如一日的態度表明,一個國家的文物保護單位和博物館群並不僅僅為了保存文明而存在,同樣有責任向全社會示範何為人文精神。

只有每一位普通民眾都能傾心地保護身邊的文化遺產,文化遺產才能最安全和最有尊嚴。這就是何剛告訴我們的道理。

—— 單霽翔

一個普通農民放棄巨大誘惑

全數捐出珍貴的文物

這是“何剛式的樸實”

這種樸素的品質

值得我們所有人去深思

或許

故宮博物院的追思會還想告訴我們

一個人的偉大與否

不在其擁有的財富和身處的位置

而在他為這個民族的記憶

真正留下了什麼

何剛,一路走好!

故宮為普通農民辦追思會 他為何讓人肅然起敬?

友好提示:本文為人民網文化頻道官方微信號“文藝星青年” (wenyixinqingnian)出品,歡迎轉載,請註明來源,謝謝合作!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