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古塔被炸燬,至今未能破案,出土文物卻是打破兩項記錄的國寶'

"
"
千年古塔被炸燬,至今未能破案,出土文物卻是打破兩項記錄的國寶

在1990年11月,寧夏賀蘭山拜寺溝深處突然傳來了一聲巨響。當地警方趕到現場時,幾乎被驚呆了,原來居然有不法分子,用TNT混合土炸藥將一處方塔炸燬了!此事甚至驚動了中央,要求寧夏限期破案,但因為方塔附近人煙稀少,線索不足,時至今日仍然是一樁懸案。

在當時,對於這座方塔的認識也很不足,甚至沒有給它取名。在1984年的寧夏自治區文物普查中,只對這座高11層,30米的方塔簡單記述,甚至以上面的明代進士石刻題記,認為它“可能修建於明代”。然而,在考古工作者的搶救性發掘時,找到塔心木柱的文字,明確記載了古塔建於公元1075年,證明它是西夏時期建造。因為在方塔遺址,出土了大量的西夏文佛經,此塔也由此被稱為拜寺溝西夏方塔。

"
千年古塔被炸燬,至今未能破案,出土文物卻是打破兩項記錄的國寶

在1990年11月,寧夏賀蘭山拜寺溝深處突然傳來了一聲巨響。當地警方趕到現場時,幾乎被驚呆了,原來居然有不法分子,用TNT混合土炸藥將一處方塔炸燬了!此事甚至驚動了中央,要求寧夏限期破案,但因為方塔附近人煙稀少,線索不足,時至今日仍然是一樁懸案。

在當時,對於這座方塔的認識也很不足,甚至沒有給它取名。在1984年的寧夏自治區文物普查中,只對這座高11層,30米的方塔簡單記述,甚至以上面的明代進士石刻題記,認為它“可能修建於明代”。然而,在考古工作者的搶救性發掘時,找到塔心木柱的文字,明確記載了古塔建於公元1075年,證明它是西夏時期建造。因為在方塔遺址,出土了大量的西夏文佛經,此塔也由此被稱為拜寺溝西夏方塔。

千年古塔被炸燬,至今未能破案,出土文物卻是打破兩項記錄的國寶

西夏是党項人在兩宋時建立的國家,西夏文則是由大臣野利仁榮創制的,曾經在寧夏、甘肅、陝西北部、內蒙古南部等地盛行了約兩個世紀。西夏滅亡之後,這些文字也逐漸走到了終點,時至今日,還能瞭解西夏文的專家寥寥無幾。經過他們的破譯,竟然在這批佛經中找到了一件國寶文物——《吉祥遍至口和本續》。

這是一部佛經紙本,一共九冊,全頁長為30.7釐米,寬為 38.0 釐米。它具有完整的封皮、扉頁。封皮紙很厚,呈土黃色,帶有明顯的宗教意味。封皮的左上側貼有刻印的長條書籤,書名的外環有邊框,顯得古色古香。

該書保存得很好,涵蓋了《吉祥遍至口和本續》等四種經文,通篇文字周正秀美。但是,這部經書的重大意義,並不是在於它的歷史久遠,做工精美,而是在於它一下子打破了兩個記錄。

"
千年古塔被炸燬,至今未能破案,出土文物卻是打破兩項記錄的國寶

在1990年11月,寧夏賀蘭山拜寺溝深處突然傳來了一聲巨響。當地警方趕到現場時,幾乎被驚呆了,原來居然有不法分子,用TNT混合土炸藥將一處方塔炸燬了!此事甚至驚動了中央,要求寧夏限期破案,但因為方塔附近人煙稀少,線索不足,時至今日仍然是一樁懸案。

在當時,對於這座方塔的認識也很不足,甚至沒有給它取名。在1984年的寧夏自治區文物普查中,只對這座高11層,30米的方塔簡單記述,甚至以上面的明代進士石刻題記,認為它“可能修建於明代”。然而,在考古工作者的搶救性發掘時,找到塔心木柱的文字,明確記載了古塔建於公元1075年,證明它是西夏時期建造。因為在方塔遺址,出土了大量的西夏文佛經,此塔也由此被稱為拜寺溝西夏方塔。

千年古塔被炸燬,至今未能破案,出土文物卻是打破兩項記錄的國寶

西夏是党項人在兩宋時建立的國家,西夏文則是由大臣野利仁榮創制的,曾經在寧夏、甘肅、陝西北部、內蒙古南部等地盛行了約兩個世紀。西夏滅亡之後,這些文字也逐漸走到了終點,時至今日,還能瞭解西夏文的專家寥寥無幾。經過他們的破譯,竟然在這批佛經中找到了一件國寶文物——《吉祥遍至口和本續》。

這是一部佛經紙本,一共九冊,全頁長為30.7釐米,寬為 38.0 釐米。它具有完整的封皮、扉頁。封皮紙很厚,呈土黃色,帶有明顯的宗教意味。封皮的左上側貼有刻印的長條書籤,書名的外環有邊框,顯得古色古香。

該書保存得很好,涵蓋了《吉祥遍至口和本續》等四種經文,通篇文字周正秀美。但是,這部經書的重大意義,並不是在於它的歷史久遠,做工精美,而是在於它一下子打破了兩個記錄。

千年古塔被炸燬,至今未能破案,出土文物卻是打破兩項記錄的國寶

首先,所謂“本續”,就是指藏密經典。這部經書,是當時從藏傳佛教的密宗經典中翻譯過來,以西夏文記載的。而現在,該經書在藏傳佛教中已經失傳了,也就是說,它是獨一無二的孤本。

根據有關史料的記載,西夏國篤信佛教,開國皇帝元昊本身就是一個虔誠的佛教徒。在《宋史》中,曾經記載過西夏第三代皇帝秉常,曾向北宋求賜佛經,而拜寺溝西夏方塔的木柱之上,記載著該塔就是建造於大安二年。大安是秉常的年號,也就是說,這部經書就是從宋朝流入西夏後,經過翻譯後,放入塔中,以示對佛的虔誠。

"
千年古塔被炸燬,至今未能破案,出土文物卻是打破兩項記錄的國寶

在1990年11月,寧夏賀蘭山拜寺溝深處突然傳來了一聲巨響。當地警方趕到現場時,幾乎被驚呆了,原來居然有不法分子,用TNT混合土炸藥將一處方塔炸燬了!此事甚至驚動了中央,要求寧夏限期破案,但因為方塔附近人煙稀少,線索不足,時至今日仍然是一樁懸案。

在當時,對於這座方塔的認識也很不足,甚至沒有給它取名。在1984年的寧夏自治區文物普查中,只對這座高11層,30米的方塔簡單記述,甚至以上面的明代進士石刻題記,認為它“可能修建於明代”。然而,在考古工作者的搶救性發掘時,找到塔心木柱的文字,明確記載了古塔建於公元1075年,證明它是西夏時期建造。因為在方塔遺址,出土了大量的西夏文佛經,此塔也由此被稱為拜寺溝西夏方塔。

千年古塔被炸燬,至今未能破案,出土文物卻是打破兩項記錄的國寶

西夏是党項人在兩宋時建立的國家,西夏文則是由大臣野利仁榮創制的,曾經在寧夏、甘肅、陝西北部、內蒙古南部等地盛行了約兩個世紀。西夏滅亡之後,這些文字也逐漸走到了終點,時至今日,還能瞭解西夏文的專家寥寥無幾。經過他們的破譯,竟然在這批佛經中找到了一件國寶文物——《吉祥遍至口和本續》。

這是一部佛經紙本,一共九冊,全頁長為30.7釐米,寬為 38.0 釐米。它具有完整的封皮、扉頁。封皮紙很厚,呈土黃色,帶有明顯的宗教意味。封皮的左上側貼有刻印的長條書籤,書名的外環有邊框,顯得古色古香。

該書保存得很好,涵蓋了《吉祥遍至口和本續》等四種經文,通篇文字周正秀美。但是,這部經書的重大意義,並不是在於它的歷史久遠,做工精美,而是在於它一下子打破了兩個記錄。

千年古塔被炸燬,至今未能破案,出土文物卻是打破兩項記錄的國寶

首先,所謂“本續”,就是指藏密經典。這部經書,是當時從藏傳佛教的密宗經典中翻譯過來,以西夏文記載的。而現在,該經書在藏傳佛教中已經失傳了,也就是說,它是獨一無二的孤本。

根據有關史料的記載,西夏國篤信佛教,開國皇帝元昊本身就是一個虔誠的佛教徒。在《宋史》中,曾經記載過西夏第三代皇帝秉常,曾向北宋求賜佛經,而拜寺溝西夏方塔的木柱之上,記載著該塔就是建造於大安二年。大安是秉常的年號,也就是說,這部經書就是從宋朝流入西夏後,經過翻譯後,放入塔中,以示對佛的虔誠。

千年古塔被炸燬,至今未能破案,出土文物卻是打破兩項記錄的國寶

如果說這個意義還不算重大,那第二個意義不可謂不深遠。經過專家的仔細核對,通過對比該經書的倒字、缺角等瑕疵,人們驚訝地發現,它竟然是以活字印刷術製成的。

眾所周知,在畢昇發明活字印刷術之前,書籍都是用手抄或者雕版印刷的,最大的問題就是太費人力物力,也沒法大批量生產。自從有了活字印刷術後,大大提高了印刷效率。這樣一個印刷史的偉大革命,為文化傳播開闢了廣闊的道路,因此活字印刷術也被稱為中國的四大發明之一。

但是,早期的活字印刷產品,卻因為年代太久,而沒有保留下來。關於畢昇發明活字印刷的偉大貢獻,也是多虧了沈括在《夢溪筆談》記載了下來。

"
千年古塔被炸燬,至今未能破案,出土文物卻是打破兩項記錄的國寶

在1990年11月,寧夏賀蘭山拜寺溝深處突然傳來了一聲巨響。當地警方趕到現場時,幾乎被驚呆了,原來居然有不法分子,用TNT混合土炸藥將一處方塔炸燬了!此事甚至驚動了中央,要求寧夏限期破案,但因為方塔附近人煙稀少,線索不足,時至今日仍然是一樁懸案。

在當時,對於這座方塔的認識也很不足,甚至沒有給它取名。在1984年的寧夏自治區文物普查中,只對這座高11層,30米的方塔簡單記述,甚至以上面的明代進士石刻題記,認為它“可能修建於明代”。然而,在考古工作者的搶救性發掘時,找到塔心木柱的文字,明確記載了古塔建於公元1075年,證明它是西夏時期建造。因為在方塔遺址,出土了大量的西夏文佛經,此塔也由此被稱為拜寺溝西夏方塔。

千年古塔被炸燬,至今未能破案,出土文物卻是打破兩項記錄的國寶

西夏是党項人在兩宋時建立的國家,西夏文則是由大臣野利仁榮創制的,曾經在寧夏、甘肅、陝西北部、內蒙古南部等地盛行了約兩個世紀。西夏滅亡之後,這些文字也逐漸走到了終點,時至今日,還能瞭解西夏文的專家寥寥無幾。經過他們的破譯,竟然在這批佛經中找到了一件國寶文物——《吉祥遍至口和本續》。

這是一部佛經紙本,一共九冊,全頁長為30.7釐米,寬為 38.0 釐米。它具有完整的封皮、扉頁。封皮紙很厚,呈土黃色,帶有明顯的宗教意味。封皮的左上側貼有刻印的長條書籤,書名的外環有邊框,顯得古色古香。

該書保存得很好,涵蓋了《吉祥遍至口和本續》等四種經文,通篇文字周正秀美。但是,這部經書的重大意義,並不是在於它的歷史久遠,做工精美,而是在於它一下子打破了兩個記錄。

千年古塔被炸燬,至今未能破案,出土文物卻是打破兩項記錄的國寶

首先,所謂“本續”,就是指藏密經典。這部經書,是當時從藏傳佛教的密宗經典中翻譯過來,以西夏文記載的。而現在,該經書在藏傳佛教中已經失傳了,也就是說,它是獨一無二的孤本。

根據有關史料的記載,西夏國篤信佛教,開國皇帝元昊本身就是一個虔誠的佛教徒。在《宋史》中,曾經記載過西夏第三代皇帝秉常,曾向北宋求賜佛經,而拜寺溝西夏方塔的木柱之上,記載著該塔就是建造於大安二年。大安是秉常的年號,也就是說,這部經書就是從宋朝流入西夏後,經過翻譯後,放入塔中,以示對佛的虔誠。

千年古塔被炸燬,至今未能破案,出土文物卻是打破兩項記錄的國寶

如果說這個意義還不算重大,那第二個意義不可謂不深遠。經過專家的仔細核對,通過對比該經書的倒字、缺角等瑕疵,人們驚訝地發現,它竟然是以活字印刷術製成的。

眾所周知,在畢昇發明活字印刷術之前,書籍都是用手抄或者雕版印刷的,最大的問題就是太費人力物力,也沒法大批量生產。自從有了活字印刷術後,大大提高了印刷效率。這樣一個印刷史的偉大革命,為文化傳播開闢了廣闊的道路,因此活字印刷術也被稱為中國的四大發明之一。

但是,早期的活字印刷產品,卻因為年代太久,而沒有保留下來。關於畢昇發明活字印刷的偉大貢獻,也是多虧了沈括在《夢溪筆談》記載了下來。

千年古塔被炸燬,至今未能破案,出土文物卻是打破兩項記錄的國寶

在此之前,活字印刷術的最早成果,是元成宗大德二年,尹王禎用3萬多個木活字,排印了6萬餘字《旌德縣誌》100部。在1965年,溫州發現的《佛說觀無量壽佛經》殘本,被認為是活字印刷的產物。該殘本的製作年代為崇寧年間,距離畢昇去世50多年。

這本《吉祥遍至口和本續》的製作年代更為靠前,幾乎就是畢昇的生活年代,這不僅有力證明了活字印刷在中國的歷史,更是充分說明當時已經傳播,並有一定程度的應用。這件文物,因為承載瞭如此重大的意義,連破兩個記錄,也被視為國寶,並被列為首批禁止出國展出文物之一。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