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近文殊 | 文殊菩薩的隨侍

來源:五臺山佛教文化

時間拉回到唐代,印度一位僧人風塵僕僕來到五臺山,歷經千辛萬苦,唯一的目的就是想拜見文殊菩薩,這位僧人的名字叫菩提遷那,沒想到他沒能像同鄉佛陀波利那麼幸運,文殊菩薩已經東渡日本普濟眾生了。菩提遷那沒有灰心,他收拾行裝,再次踏上旅途,趕往日本。在難波海灣,他遇到了一位僧人行基,兩人一見如故,原來行基正是文殊菩薩在日本的化身。


親近文殊 | 文殊菩薩的隨侍


時間拉得再久遠些吧,久遠到無法準確描述是什麼時候,一位船老大遇到一位準備到印度求法的僧人,被僧人的虔誠和執著所感動,便一同穿過浩瀚的沙漠取經。途中,僧人預言說船老大將成一國之君,自己也將轉世在這個國家,共同建造一座大寺。這位船老大就是後來的日本聖武天皇,僧人就是日本著名的東大寺創始人良辨僧正。

這四位大師在聖武天皇時會合,共同建造了東大寺,並在聖武天皇去世後500年,被日本人民尊為四聖,畫肖像為《四聖御影》圖存放於東大寺,以示四聖同心創辦東大寺、弘揚佛法的決心。根據《行基五臺山文殊化身說》的說法,行基是文殊菩薩的化身,聖武天皇被比作觀音菩薩,菩提遷那被比作普賢菩薩,良辨僧正被比作彌勒菩薩。


親近文殊 | 文殊菩薩的隨侍


這種以經典著作描繪的情節、流行傳說講述的故事、時事人物事蹟的描寫為題材,將其引入造像和畫像藝術是比較常見的手法。在眾多文殊菩薩造像和畫像中,我們也可以看到這種畫面佈置。常見的文殊菩薩造像和畫像中,除了我們以前介紹過的文殊菩薩以及文殊菩薩的坐騎青獅外,還有眾多待從,這裡我們先介紹三位人物,一位是駕馭獅子的胡人、還有兩位老者。


親近文殊 | 文殊菩薩的隨侍


兩位老人中的一位據推測應是于闐王,這個說法的來源大概是著名的《菩薩化身為貧女》的記載,這是一個五臺山盡人皆知的傳說,現在五臺山大塔院寺裡的文殊發塔即是聖蹟所在。傳說大孚靈鷲寺也就是現在的大顯通寺每年都有舍粥的活動,有一年,一位貧女帶著兩個孩子,身後還有一條狗,也來喝粥。這位貧女剪下頭髮,說:“我沒有其他東西可以供養寺院,就把這縷頭髮獻給寺裡吧。”然後,她不僅自己喝粥,還向主持舍粥的僧人為自己的兩個孩子和狗要粥,最後她又提出自己有身孕,肚子裡的孩子也應該有一份。這下觸怒了舍粥的僧人,呵斥她不應該貪婪,沒想到貧女突然化身為文殊菩薩,兩個孩子化身為善財童子和于闐王,狗化身為青獅。

于闐王不僅被記入傳說,而且被引入造像和畫像的題材,應該同唐朝中土和西域交往頻繁有關,寫作於8或9世紀的《于闐教法史》曾寫到,彌勒菩薩和文殊菩薩慧眼識得於闐是三世佛福田之一,於是彌勒菩薩化身國王,文殊菩薩化身遍照比丘,共同救渡于闐眾生。雖然是傳說,但也可以看出于闐在中西文化交流中的重要紐帶作用。


親近文殊 | 文殊菩薩的隨侍


另一位老人,被認為是佛陀波利,根據是《佛頂尊勝陀羅尼經》序,序言記載唐儀鳳元年(676),印度高僧佛陀波利來五臺山拜見文殊菩薩,到五臺山後遇到一位老者,老者告訴他,先回印度請來《佛頂尊勝陀羅尼經》,並在中國流傳後,便可見到文殊菩薩。佛陀波利於是返回印度,並把《佛頂尊勝陀羅尼經》請回翻譯成漢文,廣為流傳。

那位馭獅的胡人,沒有明顯的人物對照,根據他的角色,可能當時的胡人善於馴服猛獸,便把這個胡人的形象也溶入了藝術作品中。比如唐慧琳作的《一切經音義》中就描寫到:“南海洲島中夷人也,甚黑、祼形,能馴伏猛獸犀象等。”

親近文殊 | 文殊菩薩的隨侍


這些隨待者也不見得在每一部有關文殊菩薩的作品中都同時出現,增減變化是經常有的,有時他們的角色也有交叉,比如於闐王有的作品中就是馭獅人,主要是根據創作、體量等需要而有所變化。但我們也看到,他們的出現在唐朝以及唐朝以後逐漸增多,並呈現固定化趨勢,所以從那時起,中土同亞洲其他國家和地區,以及非洲和歐洲等地區的聯繫越來越密切是顯而易見的。因此,佛教文化交流應是“一帶一路”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