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井︱賣包子的“湖北老胡”在南陽的幸福生活

記者、作家、藝評人主筆,開設“城事”、“市井”、“百家”、“藝林”、“文苑”、“鏡頭”、“美食”、“時評”、“情感”九個欄目,打造“雜誌型”的生活閱讀新體驗,歡迎關注、分享!

凌晨2時40分,藉著路燈光,老胡和他的媳婦周大嫂像往常一樣,來到南陽臥龍區同樂巷北頭的包子店,打開店門,並開始做一些準備工作。他們總是比員工們提前20分鐘到店裡來。這樣的日子,他們已經過了11年。

凌晨3時,員工們陸陸續續來包子店上班了。大家說說笑笑,笑聲在空蕩蕩的巷子裡能聽出老遠。包子店裡的燈光透過門縫投射到夜色的黑幕中,顯得很溫暖。

店鋪裡,老胡夫婦和員工跟每天一樣,已經分好了工:有的切韭菜——這是準備包素包子和素餃子的,有的打豆漿和豆腐腦——黃豆是頭一天泡上的,有的和麵,有的包包子、包餃子,有的熬大米湯、小米湯、綠豆湯和八寶粥。天熱的時候,豆漿和豆腐腦每天都可以賣出200多碗,每天和的面、拌的餡、包的包子跟餃子,都是憑經驗估摸著的,必須要當天全部賣完。頭一天的面和餡,還有剩下的包子跟餃子,是絕對不賣的。

市井︱賣包子的“湖北老胡”在南陽的幸福生活

到了清晨6點多,上早自習的學生陸陸續續來店裡買包子、喝早飯。老胡把蒸籠的蓋子掀開,熱騰騰的蒸氣便在屋子裡瀰漫開來。老闆娘周大嫂笑眯眯的交代員工拿包子、盛稀飯。她知道這些學生趕著上早自習,時間不能耽誤。一個班幹部模樣學生管著教室的鑰匙要先走,周大嫂給他打包了兩杯豆漿、六個包子,怕塑料袋不結實,又特意在外面套了一個袋子。

將近7點的時候,上早自習的學生們都吃完走了,上班一族還沒有來,老胡的包子店短暫的騰出點兒空,周大嫂招呼員工們抓緊時間吃飯。老胡的包子店從早上到中午大概要賣出包子500多籠,蒸包子的蒸籠一層層的摞起來,幾乎捱到了房頂。老胡見爐子的火力小了點兒,便打開前面的爐門往裡面填煤。他告訴記者,包子店每天要燒的無煙煤,花費不低於150元。

市井︱賣包子的“湖北老胡”在南陽的幸福生活

在周大嫂和員工吃飯的空兒,還是有顧客斷斷續續的到店裡來。周大嫂和員工們不時地將飯碗放下又端起,端起又放下。

老胡和周大嫂都來自湖北,在1999年來到南陽之前,老胡在沙市的一家工廠工作,後來因為單位效益不好,老胡便帶著周大嫂在1999年的夏天來到南陽賣起了小籠包子。因為老胡的包子皮兒筋道,餡實在,味道鮮,收拾的也乾淨,生意做的也活,來的顧客越來越多,一年年過去,老胡的“同樂巷包子店””便慢慢有了名氣,吃慣他包子的許多人騎著車子大老遠跑來,沒時間坐下來細細品嚐,便打包帶走拿回家或單位吃。

市井︱賣包子的“湖北老胡”在南陽的幸福生活

早上7點多開始,包子店迎來了一天當中最忙碌的時間。老胡夫婦以及6個員工,手腳忙個不停,稍微慢一點,店門口就被人圍的嚴嚴實實。周大嫂負責招呼顧客和交代員工拿什麼、拿多少,因為負責收錢,為了衛生,周大嫂從不用拿過錢的手給顧客端食物。一些顧客吃完後忘了付錢,周大嫂也從不會去提醒,她總是用每天都帶著的那種笑眯眯的表情目送顧客的離開。

這樣的忙碌一般會持續到上午10點左右。周大嫂說,一些年輕人好賴床,起來的晚了,就會先到單位報個到,然後再跑出來吃早飯。一些商店上午開門晚,年輕的店員女孩子也會買了包子帶回到店裡吃。

市井︱賣包子的“湖北老胡”在南陽的幸福生活

過了10點,顧客漸漸少了。老胡脫下纏在腰上的圍裙,蹬著三輪車去市區的中心市場買第二天要用的肉、蔥、韭菜等。周大嫂告訴記者,這些年來,他們一直到中心市場的一家肉店定點賣肉。正說著,糧油店的老闆給周大嫂打來電話,說麵粉快送過來了,有10幾袋,讓準備一下。掛了電話,周大嫂指揮員工們把操作間的地方收拾了一下。不大一會兒,糧油店的老王推著車子把麵粉送上了門。記者湊近了看,是康元牌面粉。周大嫂對記者說,她們一直用的上等麵粉,每袋要比一般的麵粉貴上幾塊錢。因為用的好麵粉,所以她們的包子口感要筋道一些。用油,她們也一直用的是一級油。

周大嫂說,中午她們還要接著賣一陣,一般要到下午1點才關門打烊。趁還沒有來顧客的空隙,周大嫂和員工們一起動手,把鍋碗瓢勺刷的刷、洗的洗。周大嫂告訴記者,這些鍋她們都用了7、8年了,因為每天都仔細清洗,所以看起來還是鋥亮鋥亮的。

市井︱賣包子的“湖北老胡”在南陽的幸福生活

老胡的包子店共有6名員工,除了一個是自家親戚外,其他5個都是南陽本地的,基本都是女下崗職工。看到記者採訪,一位也姓周的員工對記者說,老闆娘是小周,她是老周,她在老胡的包子店都幹有8年了,老胡兩口子忠厚老實,不拿員工當外人,大家相處得像親姐妹一樣。在這兒幹雖然辛苦,但心情好,心裡高興。

12點多的時候,老胡採購完東西回來了。包子店上上下下又開始忙碌起來。記者注意到,雖然老胡才60出頭,但頭髮已經花白了。周大嫂說,這都是操心操的。

市井︱賣包子的“湖北老胡”在南陽的幸福生活

周大嫂告訴記者,他們1999年來到南陽,不會別的手藝,就開店賣包子。那時候就他們倆人,裡裡外外忙的團團轉,因為做包子捨得用真材實料,價錢實惠,做生意活絡,誰要是帶的錢不夠,缺個幾毛塊二八角的,也不計較,回頭客越來越多。

周大嫂說,現在他們住的房子是2006年在白河南買的三室兩廳的單元房,以前他們一直租房住,包括2001年他們的小兒子出生,也是住在租來的兩間房裡。為了養家餬口,不耽誤生意,他們兩口子從老家湖北沙市把孩子的爺爺接來,專門照看孫子。一直到孩子上了學,上學、放學還是爺爺來接,晚上還是和爺爺一起睡。因為要凌晨2點起來,老胡夫婦晚上7點就上床睡覺了。

市井︱賣包子的“湖北老胡”在南陽的幸福生活

談及對南陽人的感受,老胡和周大嫂說,南陽人淳樸、實在、厚道,他們一向和鄰居相處的很好。顧客有時候吃飯忘了掏錢,隔了十天半月,甚至一個月,也會想起來特意跑一趟把錢送來。老胡這條漢子動情地說:他們已經把南陽當作了自己的家,每年的春節他們都在南陽過,因為雙方的父母兄弟姐妹都已經接到了南陽生活。

說到將來的打算,老胡說有時候也尋思著擴大經營,搞連鎖或加盟,但那樣做肯定要操更多的心,受更多的累。老胡說,知足者常樂,人一輩子不能只為掙錢,健康和幸福是最主要的。現如今住進了自己的大房子,一家人和和睦睦,生活上互相幫襯,南陽人不以他是外地人而欺生,他已經融入和適應了南陽的生活,已經覺得很幸福了。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