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偉時:莫名其妙的文化優越論

人是有思想的動物。因觀念錯誤而誤入歧途是最可怕的。

第一.莫名其妙的中華文化優越論。

傳統文化是應該珍視的歷史積澱。各民族的文化都有其獨特成就和缺失,應該在自由交流中自然演變。肆意摧毀傳統或頑固拒變甚至強加於人都是深重的災難。

自1840年以來,中國在歷次對外戰爭中均以失敗告終,但是奇怪的是國人始終有很深的文化優越感。從“師夷之長技以制夷”,到“中學為體,西學為用”,始終放不下身段。如同阿Q,儘管很落沒,受盡了曲辱,總以我祖上如何榮耀,聊以自慰。

袁偉時:莫名其妙的文化優越論

袁偉時

其實,蘊藏其中的文化心理依然是天朝心態。不過,時代變遷,表達方式更現代化了。最時髦的說法是:“文化是多元的,類型不同,各有千秋,無所謂先進與落後。”言下之意是:我行我素,學習現代文化就免了吧!膽子更大的則揚言:現有人文學科、社會學科的基本概念,出自洋人,包藏禍心,必須重新審查和界定。

釐清是非,必須對世界歷史發展的全局有所瞭解。20世紀人類最大的災難來自希特勒的國家社會主義和各種專制主義。二戰前後,吸取教訓,預防瘟疫,各國學者和政府代表聯手製定現代文明不可逾越的規則——聯合國的三個仁泉文件。這三個文件是公認的現代文化結晶和現代政府必須遵循的行動準則。現代文化從此固化為國際規則和不容侵犯的現代人類的共同價值。

袁偉時:莫名其妙的文化優越論

法國仁權宣言

現代文化和前現代文化的分水嶺在此!困擾人們多年的文化爭論終結了。價值觀,社會和政府的運行準則,無一不應以它為準則重新審視。文學藝術,風俗習慣,傳統科技,不同國家或民族異彩紛陳。但全球化洪流順之則生,逆之則亡;基本制度、基本規則何來此疆彼域?以民族差異掩蓋文化的時代性和本國的落後,愚不可及。

第二、圖謀將學術文化意識形態化。

儒學,作為漢民族的傳統文化之一,它蘊含著許多珍寶。但同一切傳統文化一樣,它也有黑暗面;其中之一是把思想文化意識形態化。從獨尊儒學開始,對孔孟及其著作任何非議,都屬罪大惡極的“非聖無法”!而掌權者就是“今聖”,稍有不慎,犯下“大不敬罪”,不但自己掉腦袋,還可能株連九族!

幾經革命風暴,這個傳統竟然披著“革命”、“民族”外衣潛滋暗長,甚至變本加厲。有些人成了不能批評、只能頂禮膜拜的神人;敢於懷疑或否定,罪不容誅!

痛定思痛,越來越多的中國人深信:現代社會人人生而平等,生而自由,財產權是生命和自由的基礎。法治和民主,則是保障公民權利的最好制度和現代社會運行的樞紐。

現在,花樣翻新了,有人冀圖將所謂“國學”——漢族的傳統文化國教化。

袁偉時:莫名其妙的文化優越論

老子

首先,現代政治的必要基礎是每個現代公民個體生下來就應該具有的權利,這些權利體現在不受侵犯的私人空間和足夠的公共空間。這些空間都是靠伸張公民權利一步一步生長出來的。

其次,各種文化都可能是擴展公民權利的助力,至於儒學是不是以及在多大程度上有助於現代化,這個問題有待探討。

各種文化的小傳統(風俗習慣等等)通常比較複雜,它需要的是自然傳承、自由選擇,除了有損人身尊嚴、生命和安全的陋習(如一夫多妻制,沉潭等等),無須政府幹預。有些儒教信徒寄希望於家族。可是,他們忘記了中國公民個人權利的生長,除了反抗專制統治者的侵犯,還要衝破家族宗法關係的束縛。包括家族在內的舊傳統,總會在社會生活中留下自己的印記,但只有注入現代公民權利的理念,這些遺存才會發揮正面作用。即使被知識階層唸叨了幾千年的傳統倫理道德,如要繼續生存,也無法逃脫這場現代化的洗禮。

而在文化的大傳統(精英文化)而言,以等級、服從和人治(聖賢語錄)為特徵的儒學,整體上與現代化不搭界。古代先賢的所謂民本思想,也只是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

袁偉時:莫名其妙的文化優越論

孔子

當下某些國學大師,儘管靠“論語”名揚四海,但其知識和文化素養能否與前人比肩,尚有不少疑問;加上全球化加速,知識海量增長,網絡信息交流便捷,如果夜郎自大,難免成為世人笑柄。

儒學與老莊、佛學等及中國其他民族的傳統文化都是珍貴的文化遺產。這是精神家園,而不是指向未來的路標,更不應是排斥外來文化的障礙。

不管論者主觀動機如何,任意拔高儒學,用非其所,客觀效果只能是鍛造新的意識形態枷鎖。他們的思想死結在於挑戰兩個常識:

一是各種文化一律平等。

辛亥革命以後,儒學喪失特權是不可逆轉的歷史大進步。

同一切文化一樣,儒學只能在自由交流中讓公民自由選擇。現代國家,文化傾向的選擇是公民的私權,任何強制,都是對公民權利和現代社會運行機制的侵犯。

二是公民一律平等。

某些儒教徒鼓吹他們享有特權(如自封大儒就要在國家政治生活中享有否決權),是侵犯公民平等權的思潮。

與這些文人不同,不少學者長期沉潛研究中國傳統文化,他們不但在學術上卓有成就,而且大都對中西文化的得失持論客觀和比較全面。應該為這些大儒們和書生鼓掌,他們是多元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極。

第三.轉型期,不要忘記冷靜觀世,耿直做人。

對知識人說來,面對複雜情景的選擇至關重要;有些人耐不住寂寞,捧著典籍與權力調情,冀圖再現獨尊儒術的輝煌歲月;新舊糾纏,風浪迭至,是轉型社會常見的景色。

察世觀變,最需高瞻遠矚,看到複雜局勢的方方面面。極端和狂熱是通向災難的路標。肅殺冰涼中有橙黃橘綠!轉型期最忌偏執;必須拒絕極端,拒絕與極端共生的絕望和接踵而至的鋌而走險!

為人處世,應該獨立,豁達,包容。人,應該有自己的品格和情操,現代人,個個有自己的尊嚴。鬥爭哲學以摧毀別人為樂,社會為之破碎,學術文化凋零。文革後重建學術,恢復文化,正直的學者都致力掃除兩大障礙:

一是不講學術規範,混淆學術與宣傳,以不符合領導意志為罪。

二是藐視人的獨立、平等、尊嚴。

學術世界沒國王,觀點不同不是敵人。壓制、攻訐是昨天的噩夢。但願夢魘不再,自由探討和爭辯的新風吹拂神州。

打開手機淘寶,搜索"老王閒話發紅包",領限時紅包福利,領到的小夥伴記得使用哦~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