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古夏商周簡史第三回||三教九流諸子百家

上古夏商周簡史第三回||三教九流諸子百家

近二千年漫長的夏商周時代,正是中華民族思想、文化激烈碰撞逐步成型的一個時代,特別春秋戰國時期的百家爭鳴,奠定了中華文明的基礎。

所謂三教九流,三教指的是“道教”、“儒教”、“佛教”,除了佛教從古印度傳來,道和儒都起源於本土,確切地說是從道家和儒家中形成的兩個教派。而九流來源於班固《漢書》九流十家之說,分別指春秋戰國時期的道家、儒家、墨家、法家、名家、雜家、農家、縱橫家、陰陽家,小說家因迎合讀者沒有自己的思想被稱為不入流。其實諸子百家據稱有上千家之多,九流只是其中主要的流派,另外未入流的主要流派有兵家和醫家。

上古夏商周簡史第三回||三教九流諸子百家

中華民族最初的思想歸之於道家,道家的代表人物是老子、莊子,老子做過春秋時期的國家圖書館館長,是諸子百家中最年長的,而道家思想遠在黃帝時代就已萌芽,整個上古時代維繫統治的正是道學,道用來修身養性治國,絕不是後人誤解的消極遁世。儒家的代表人物是孔子、孟子,孔子比老子小二十歲左右,曾問禮於老子,顯然儒家思想也是深受道家的影響。儒家最終被統治階級取代道家用於思想統治,是看中了其三綱五常。從董仲舒到朱熹,和道家思想一樣儒家思想在發展過程中也完全變了味。

上古夏商周簡史第三回||三教九流諸子百家

九流中另外一個重要流派為法家,法家是最大的實用派,源於管仲,其後吳起、商鞅等重要的改革派都是法家代表,韓非子集大成,因口吃不善表達,最後其成果被同門李斯竊取輔佐秦始皇統一了中國(韓非、李斯均師從儒家荀子)。其後從漢武帝到明太祖基本上都是外儒內法統治的中國。

上古夏商周簡史第三回||三教九流諸子百家

墨家源於下層民眾,有點類似於黑社會江湖氣,代表人物墨子。名家擅長狡辯,代表人物公孫龍、惠施,比如“白馬非馬”、“子非魚安知魚之樂”等都是經典的橋段。縱橫家擅長外交謀略,其祖師爺乃大名鼎鼎的鬼谷子,代表人物蘇秦、張儀。農家則完全代表底層老百姓說話,提出“君民並耕、市賈(gu)不二”,顯然是空想共產主義了,代表人物許行。陰陽家論五行八卦,代表人物鄒衍(yan)。雜家顧名思義博採眾長,代表人物呂不韋。兵家的代表人物孫武、孫臏。醫家的代表人物扁鵲

上古夏商周簡史第三回||三教九流諸子百家

諸子百家中對中華民族思想文化產生深遠影響的為道家和儒家,佛教漢朝的時候傳入中國,到兩晉南北朝的時候儒釋(佛)道三教合一,後經唐宋元明清的再度融合,所以中華民族在精神信仰上是一種高度開放包容的姿態。需要說明的是,道教雖然從道學而來,但大多如茅山道士葛洪煉丹修仙,在思想上已偏離甚遠。同樣儒教雖然也是源自儒學,但更多的只是注重一種儀式,比如行成人冠禮,在組織體系上更是虛無縹緲。

上古夏商周簡史第三回||三教九流諸子百家

顯然中國的道教和儒教都未能將中華民族的道學和儒學發揚光大,像基督教、佛教、伊斯蘭教那樣深入人心,康有為感慨“夫國所與立,民生所依,必有大教為之楨幹,化於民俗,入於人心;奉以行止,死生以之,民乃可治,此非政事所能也”。中華民族幾千年的文化傳承需要延續,越來越多的有識之士開始覺醒。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