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謝了,我的家》:看似小眾的家風節目,為何喚起大眾共情?

《謝謝了,我的家》:看似小眾的家風節目,為何喚起大眾共情?

導讀:《謝謝了,我的家》第二季的播出已近尾聲,覆盤開播以來的收穫,這檔節目不僅創造了無數令人動容的家風“瞬間”,更收穫了包括主流媒體、社交媒體以及海內外觀眾的廣泛好評。

《謝謝了,我的家》:看似小眾的家風節目,為何喚起大眾共情?

文 | 霓星

在這檔看似“小眾”的家風節目裡,也許就是一幕場景、一組對話、甚至一個眼神,一瞬間戳中你內心的柔軟,讓人想要奔往家的方向。《謝謝了,我的家》最大的成功之處,在於化“無形”為“有質”,讓每個普通人都能在這堂別開生面的家風公開課裡真切體察到關於“家”的無限能量。

《謝謝了,我的家》:看似小眾的家風節目,為何喚起大眾共情?

陶行知孫女陶錚

一百年前,在教育資源極度匱乏的年代,一位從美國哥倫比亞大學歸來的高材生脫掉西裝、穿上布鞋,走到鄉間地頭教農民識字,他是教育家陶行知。陶行知為中國教育的探索之路傾注心血、備受敬仰,而對於自己的後輩,更是重視品德的教育和培養。

“寧為真白丁,不作假秀才,追求真理做真人”,陶行知信中的一句話不僅影響了兒子陶曉光的一生,也成為了陶家的家訓。“他總是說,私德是立身之本,公德是服務社會之本”,孫女陶錚回憶起祖父時說,平易近人的陶行知在原則問題上從不姑息自己的孩子。

這是第二季《謝謝了,我的家》12期節目裡五十餘個家風故事當中的一個,卻也成為中華民族文化圖景的一角,這樣的故事還有許許多多。

《謝謝了,我的家》:看似小眾的家風節目,為何喚起大眾共情?

張伯苓之孫張元龍、曾孫張彌

《謝謝了,我的家》第一季自2018年初開播便備受好評,成為觀眾規模最大、收視率最高的家風類節目,併成功入選國家廣電總局2018年第一季度廣播電視創新創優節目。重回熒屏的第二季節目,在更高的起點、以極高的水準和品質延續這一份熒屏上的火熱之姿,動情也動人。

相關數據顯示,這一季《謝謝了,我的家》播出期間微博播放、討論表現不俗,多次位居實時綜藝榜榜首。關於節目話題的討論不斷在社交網絡中發酵,#憶周恩來##抗非典英雄終南山##徐悲鴻#等話題多次登上微博熱搜榜,相關短視頻播放量高達7000餘萬次。

這樣一檔看似“小眾”的家風節目,何以勾起海內外華人的情感共鳴,成為家風類節目的標杆?在收官之際,對這檔節目的覆盤或許有助於我們對此管窺一二。

《謝謝了,我的家》:看似小眾的家風節目,為何喚起大眾共情?

累計三次位列綜藝榜榜首

深描細節

家風之義存於鮮活的人事之中

近年來,文化類節目次第湧現、熱潮不斷。但在井噴式繁榮的背後,文化類節目也遭遇著普遍的瓶頸效應——如何在節目的再創作中讓人耳目一新成為贏得觀眾青睞的關鍵。

《謝謝了,我的家》第二季在上一季有口皆碑的經驗基礎上重回熒屏,不僅在電視端傳播有強勢表現,更在新媒體渠道中收割了不俗的注意力。

數據顯示,節目創下虎牙平臺專題總播放量突破1400萬,彈幕量6萬條的傲人成績,這樣的表現很難讓人聯想到是一檔家風節目所創造的。

一路走來,節目不變的是以“家風”為底色,變的則是從“家風”這一脈絡中找到了更多全新破題點,無論在內容表達或是傳播手法層面,都進一步助推表達中國自信、書寫中國生活、詮釋中國文化、傳達中國精神。

為契合“家風”主題下更溫暖、更厚重、更悠遠的氣質,節目棄置了各種花哨技法,迴歸最傳統的訪談形式,通過家庭成員之口追溯、描摹家庭在個人成長中烙下的印記。但訪談節目由於自身形式、場景的限制難免流於單調,為了讓節目“活”起來,讓抽象的家風可感可觸,主創下了不少苦功夫。

《謝謝了,我的家》:看似小眾的家風節目,為何喚起大眾共情?

任何訪談節目要想抓住觀眾首先必須要能充分發掘語言的魅力。在《謝謝了,我的家》第二季中,擔綱主持人的鞠萍姐姐功底老到,開場通過家庭生活中嘉賓印象最深的一句話引導其迅速進入情境,再巧妙地幫助觀眾挖掘深層信息,帶動談話氣氛。

因為訴說的都是自己生命中最深切的記憶,嘉賓們從不喊空洞的口號,也沒有過分的煽情,情感流露得既自然又真摯,在平凡的小事和樸實的話語中,讓無形的家風潤物無聲地化到實處,滲入每個觀眾的內心深處。

《謝謝了,我的家》:看似小眾的家風節目,為何喚起大眾共情?

“只有五星紅旗隨海風飄揚,小島就有了顏色,我們守住的一切才有了意義。”多麼純粹質樸的話語,多麼堅定執著的信念,王繼才、王仕花夫婦為島嶼守了30年,也為此付出了代價,缺席了女兒的童年。

同樣地,也許一碗炸醬麵微不足道,但毛豆、黃瓜、青菜、雞蛋,其中的每一樣食材背後都凝結著秦沛對兒女力所能及的愛。在兒子姜文杰、女兒姜麗文看來,父親的炸醬麵、奶奶的牛油炒蛋、四叔的紅燒肉,每道菜都是家庭裡的親情符號,而做飯這件平淡無奇的小事,也總會在某天驀然回首時變得光彩與偉大。

《謝謝了,我的家》:看似小眾的家風節目,為何喚起大眾共情?

演員秦沛及其兒女姜文杰、姜麗文

較之第一季,節目第二季在故事化敘述的基礎上進一步凸顯出細節的豐富性,在單一的演播室環境之外開闢第二現場,帶領觀眾走進嘉賓的工作生活領域。這樣多樣的訪談場景不僅豐富了畫面內容,還營造了輕鬆的訪談氛圍,更有利於加深觀眾對採訪對象的瞭解。

“互動”元素的巧妙運用也是節目的一大亮點。一方面,為了不打斷嘉賓的回憶氣氛,節目中主持人、嘉賓與觀眾的互動在親密的同時也增添了幾分剋制,而此時大屏就承擔了極為重要的功用,除了作為介紹人物的窗口外,還是“家庭相冊”,甚至有時化身日曆,為觀眾展示重要信息。

《謝謝了,我的家》:看似小眾的家風節目,為何喚起大眾共情?

例如在華羅庚的女兒華密介紹起家庭往事時,大屏幕上滾動放出華羅庚在美訪學、積勞成疾、在東京作報告以及生前最後一張站在講臺上的照片,帶觀眾走進這位把近20年光陰都用在推廣優選法和統籌法的“人民數學家”華羅庚的“數學王國”。央視新聞發佈的微博#中國現代數學之父華羅庚#的轉評量已達7000,觀眾及網友無不被他頑強的毅力與不屈的精神感染。

再如,中國花樣滑冰史上具有里程碑意義的冰雪伉儷申雪、趙宏博來到《謝謝了,我的家》,面對冰場回憶26年來的職業生涯。更值得一提的是,都說“虎父無犬子”,如今他們的冰雪傳奇將在女兒小小雪的身上續寫,而作為母親,申雪坦言自己希望孩子擁有跨越困難的勇氣,就像母女將冰面上的摔跤作為遊戲一樣,希望女兒學會“跌倒了,站起來繼續前行”。

引領共情

高“硬件”配置凸顯家風傳承儀式感

《謝謝了,我的家》第二季之所以得到人民日報、新華社、央視網、光明日報等多家主流媒體的多次報道與蓋章肯定,累計覆蓋人群達20億人次,不僅是由於節目對於內容的深耕細作、對家風文化價值的深度挖掘,更離不開在舞美設計和流程設置等一系列“硬件”配置的細節處見功力。

《謝謝了,我的家》:看似小眾的家風節目,為何喚起大眾共情?

節目一開場,如同客廳一般的演播廳總能憑藉溫馨恬淡迅速俘獲觀眾的心,以至於許多觀眾直呼“這個節目,看得讓人想回家了”。

一張連貫的長沙發,拉近了主持人與嘉賓的距離;頭頂金色的大吊燈灑下暖黃微醺;藍色的佈景片恍若江南夜色中的一座座小屋,光影錯落間閃爍著萬家燈火;舞臺左側立著一棵大樹,像家門口的那棵樹,又像心底的那個“家”一樣安穩溫柔,枝葉間金色的燈光像星星又像碩果累累;大樹前是一個巨大的玻璃瓶“時光瓶”,裡面收藏的紙卷裡封存的是穿越時光的諄諄教誨,切切期盼……

《謝謝了,我的家》:看似小眾的家風節目,為何喚起大眾共情?

這個“家庭客廳”的進入和步出同樣是看似簡單卻極富巧思。與上一季穿過珠簾進場不同,本季中嘉賓進場需要穿過一條名為“家足跡”的通道,在行進的過程中,通道兩側的LED屏上緩緩劃過記錄著嘉賓家族時代印記的照片,這些圖像匯成一個家族一路走過的腳印,形成歷史發展的鮮活印記。

數十年的時光在短短几十秒中倏爾而過,交織在嘉賓心中的感觸為接下來的訪談奠定了情緒基礎,也不動聲色地將觀眾帶入一種追憶、念家的氛圍之中。

《謝謝了,我的家》:看似小眾的家風節目,為何喚起大眾共情?

當坐在“客廳”的沙發上暢聊之後,主持人會在最後環節說:“你有什麼寄語想要留給你的家人,就把它留在我們的時光瓶中。”實際上,被放入時光瓶的不僅僅是對先人的感念、對後人美好的期待與祝福,更是將漂流到每位觀眾心間的理想與信念。

由此,一個家的品性氣質將從上一代漂向下一代,也將從一個家漂向電視機前千千萬萬個家。

而當嘉賓撫上瓶身,“家足跡”中的圖像記憶也隨著光影在整個演播廳中緩緩流轉,將嘉賓在訪談過程中醞釀的情感推到極致。

《謝謝了,我的家》:看似小眾的家風節目,為何喚起大眾共情?

隨後,嘉賓將步入名為“家風館”的功能區,此時,嘉賓訪談過程中的一個非常經典的瞬間,將被畫筆永遠凝固,投射到“家風館”的一塊吊裝LED大屏上,喻示著節目對優良家風的記錄。

記錄足跡的隧道,傾吐內心的客廳,凝聚時光的“家庭相冊”,收藏家風的“家風館”,傳承家風的“時光瓶”……沒有複雜的特效,沒有華麗的佈景,卻處處瀰漫著家的味道,呼應著家的意象,《謝謝了,我的家》第二季以頗具匠心的意象符號表達著我們對家人、對家庭的依戀,對家風、對家教的感恩。

截至目前,#謝謝了我的家#微博話題閱讀量已近8億,討論數60餘萬,這些誠意都源自於細節,也都能被觀眾所感知到,讓“小眾”節目真正走向“大眾”。

以家寫國

在溫度、深度、廣度裡探尋中華文化基因

家風的“家”,既是家庭的“家”,也是國家的“家”。優秀的家風不僅能惠及一家一族,更能傳遞溫暖人心的正能量,為社會樹立積極向上的榜樣。《謝謝了,我的家》第二季在帶來新鮮感的同時,也最大限度地打破年齡、地域、圈層的限制,在最廣闊的範圍內喚起最深切的共鳴,以溫暖人心的家風公開課,重塑精神文化之根,彰顯中華家國底色。

《謝謝了,我的家》:看似小眾的家風節目,為何喚起大眾共情?

挖掘和傳承厚重的家風文化,夯實華夏文明的根基,《謝謝了,我的家》有溫度。梅蘭芳的曾孫梅瑋最終選擇站在研究的角度去傳承流派,源於他內心迫切的召喚,從年少懵懂到逐漸長大,時至今日,他對兒時說出的一句“姓梅真好”也有了更為深刻的理解。同樣地,在兒媳屠珍眼中,梅蘭芳也是一位好父親、好丈夫、好長輩。

“梅”這個姓,不止代表著他們對於梅派文化的研究、發揚與繼承,更是對背後的精神與責任的求索。

家庭,是人生的第一個課堂,是每個人出發的地方,《謝謝了,我的家》又對此開掘出了深度。周恩來侄女周秉宜從未享受過所謂的特殊待遇,反而被更加嚴格地要求勵精圖治、勤勉做人;

“兩彈一星”元勳錢三強之子錢思進跟隨父親的腳步走上科研道路,致力於粒子物理的研究;“華人船王”趙錫成帶領孩子們從小參與勞動,鍛鍊他們的團隊協作能力。

孫中山孫女孫穗芳、吳祖光與新鳳霞之女吳霜、復聖顏子第七十八代孫顏廷淦、田漢的侄女田偉、詹天佑之孫詹同偉、聞一多長孫聞黎明、陶行知的孫女陶錚等都講述了作為長輩的偉人們如何言傳身教,用勤儉的生活方式、心懷天下的家國情懷、不怕困難堅持不懈的樂觀態度,感動著兒女和後輩,激勵著他們或追尋前輩的足跡、繼續取得卓越的成就,或嚴守家訓、克己奉公。

家庭的力量讓他們收穫堅毅、勤儉、勇敢、律己、樂觀的品質,最終走出了屬於自己的不凡之路。

《謝謝了,我的家》:看似小眾的家風節目,為何喚起大眾共情?

《謝謝了,我的家》第二季在海內外華人中引起持續熱議,得到《海峽兩岸》《共同關注》《文化十分》等欄目相繼報道,足以體現節目的傳播廣度。

為了收藏和保護大量文物幾乎散盡畢生家財的張伯駒夫婦,他們在1956年選擇將收藏品全部捐獻給國家,可謂撐起了故宮頂級書畫的“半壁江山”。對於張伯駒夫婦而言,留給子女的不是物質上的享受,而是無價的親情和寶貴的精神財富。

從“小家”何以到“大家”?這個故事足以說明狀況。“家國情懷”從來都是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家是最小國、國是千萬家,二者構成息息相通、密不可分的命運共同體。

新一季《謝謝了,我的家》中的“家”,也並作“地域”之解,節目以更超脫的視野瞄準了更為核心的精神內核——“認同”。

在50位嘉賓中,儘可能涵蓋了不同身份背景、覆蓋港澳臺地區和海外的全球華人。法國出生的“敦煌少女”常沙娜、“香港皮革大王”田慶先、16歲起獨自去美國求學的靳羽西……中華的家庭、家風文化都在他們的身上沉澱下記憶,奏出生生不息的篇章。

《謝謝了,我的家》:看似小眾的家風節目,為何喚起大眾共情?

又一季故事落下帷幕,這些感動、感觸和感懷,卻依然在人們心裡迴響。據悉,《謝謝了,我的家》第二季已被選送至法國戛納春季電視節,作為優秀的中國原創節目模式代表之一登上MIPTV的舞臺。

加快走出去步伐的同時,《謝謝了,我的家》這一次有意義的探路,是國產綜藝模式的一次積極實踐,將引導中國綜藝節目打出更多更好的“原創牌”。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