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屆全國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運動會民族大聯歡側記'

"

迎賓開啟中原文化盛宴:

以客為尊禮相迎

1953米“遠迎”,揭開迎賓序幕

作為全國民族運動會民族大聯歡的重要看點之一,迎賓儀式都極具地域文化特色。

昨日,第十一屆全國民族運動會民族大聯歡迎賓儀式採用了“禮樂迎賓”的形式,處處彰顯“以客為尊禮相迎”。

鄭報全媒體記者 董豔竹 趙柳影

"

迎賓開啟中原文化盛宴:

以客為尊禮相迎

1953米“遠迎”,揭開迎賓序幕

作為全國民族運動會民族大聯歡的重要看點之一,迎賓儀式都極具地域文化特色。

昨日,第十一屆全國民族運動會民族大聯歡迎賓儀式採用了“禮樂迎賓”的形式,處處彰顯“以客為尊禮相迎”。

鄭報全媒體記者 董豔竹 趙柳影

第十一屆全國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運動會民族大聯歡側記

早上9時,迎賓儀式開始。

“遠接、近迎、禮敬”三個迎賓層次中,一個個獨具中原文化特色的迎賓節目,熱情地歡迎來自五湖四海的各民族運動員和嘉賓,讓他們感受中原文化的博大精深,感受56個民族多姿多彩的燦爛文明。

1953人組成的鼓陣和旗陣在黃河南岸的江山路上綿延1953米列隊“遠接”,沿線可見大旗招展如雲,盤鼓震天動地,形成了“中原鼓陣,旗舞和諧”的迎賓序曲。幾位擊鼓表演者告訴記者:“1953也代表著第一屆全國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運動會舉辦於1953年。”

"

迎賓開啟中原文化盛宴:

以客為尊禮相迎

1953米“遠迎”,揭開迎賓序幕

作為全國民族運動會民族大聯歡的重要看點之一,迎賓儀式都極具地域文化特色。

昨日,第十一屆全國民族運動會民族大聯歡迎賓儀式採用了“禮樂迎賓”的形式,處處彰顯“以客為尊禮相迎”。

鄭報全媒體記者 董豔竹 趙柳影

第十一屆全國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運動會民族大聯歡側記

早上9時,迎賓儀式開始。

“遠接、近迎、禮敬”三個迎賓層次中,一個個獨具中原文化特色的迎賓節目,熱情地歡迎來自五湖四海的各民族運動員和嘉賓,讓他們感受中原文化的博大精深,感受56個民族多姿多彩的燦爛文明。

1953人組成的鼓陣和旗陣在黃河南岸的江山路上綿延1953米列隊“遠接”,沿線可見大旗招展如雲,盤鼓震天動地,形成了“中原鼓陣,旗舞和諧”的迎賓序曲。幾位擊鼓表演者告訴記者:“1953也代表著第一屆全國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運動會舉辦於1953年。”

第十一屆全國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運動會民族大聯歡側記

隨後,各少數民族嘉賓從星門入口,標誌著“近迎”開始。象徵56個民族的56名黃河漢子擂起大鼓,56名少女跳起中原古風舞蹈,夾道相迎。56名少女手持柳枝灑水,為嘉賓接風洗塵。

“節目很震撼,猶如過節一樣”

“我有嘉賓,鼓瑟吹笙,且歌且吟,鐘磬齊鳴……”在志願者的引導下,嘉賓們有序踏上祭壇。兩旁300名少年在笙、瑟、編鐘等古樂聲中吟誦著歡迎詞,一派禮敬貴賓的莊重氣氛。

越過祭壇,煮茶老者、奉茶女子、添茶男子,代表中原的男女老少、父老鄉親,捧著黃河水泡出的毛尖茶,以一杯中原特色的香茶敬獻各少數民族遠道而來的貴客賓朋。

"

迎賓開啟中原文化盛宴:

以客為尊禮相迎

1953米“遠迎”,揭開迎賓序幕

作為全國民族運動會民族大聯歡的重要看點之一,迎賓儀式都極具地域文化特色。

昨日,第十一屆全國民族運動會民族大聯歡迎賓儀式採用了“禮樂迎賓”的形式,處處彰顯“以客為尊禮相迎”。

鄭報全媒體記者 董豔竹 趙柳影

第十一屆全國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運動會民族大聯歡側記

早上9時,迎賓儀式開始。

“遠接、近迎、禮敬”三個迎賓層次中,一個個獨具中原文化特色的迎賓節目,熱情地歡迎來自五湖四海的各民族運動員和嘉賓,讓他們感受中原文化的博大精深,感受56個民族多姿多彩的燦爛文明。

1953人組成的鼓陣和旗陣在黃河南岸的江山路上綿延1953米列隊“遠接”,沿線可見大旗招展如雲,盤鼓震天動地,形成了“中原鼓陣,旗舞和諧”的迎賓序曲。幾位擊鼓表演者告訴記者:“1953也代表著第一屆全國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運動會舉辦於1953年。”

第十一屆全國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運動會民族大聯歡側記

隨後,各少數民族嘉賓從星門入口,標誌著“近迎”開始。象徵56個民族的56名黃河漢子擂起大鼓,56名少女跳起中原古風舞蹈,夾道相迎。56名少女手持柳枝灑水,為嘉賓接風洗塵。

“節目很震撼,猶如過節一樣”

“我有嘉賓,鼓瑟吹笙,且歌且吟,鐘磬齊鳴……”在志願者的引導下,嘉賓們有序踏上祭壇。兩旁300名少年在笙、瑟、編鐘等古樂聲中吟誦著歡迎詞,一派禮敬貴賓的莊重氣氛。

越過祭壇,煮茶老者、奉茶女子、添茶男子,代表中原的男女老少、父老鄉親,捧著黃河水泡出的毛尖茶,以一杯中原特色的香茶敬獻各少數民族遠道而來的貴客賓朋。

第十一屆全國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運動會民族大聯歡側記

作為一名煮茶演員,鄭州工商學院學生趙雪穎表示,中國是茶的故鄉,中原人樸實厚道,熱情誠懇,民間素來有喝茶的習慣,客來敬茶自然也是待客之禮。

"

迎賓開啟中原文化盛宴:

以客為尊禮相迎

1953米“遠迎”,揭開迎賓序幕

作為全國民族運動會民族大聯歡的重要看點之一,迎賓儀式都極具地域文化特色。

昨日,第十一屆全國民族運動會民族大聯歡迎賓儀式採用了“禮樂迎賓”的形式,處處彰顯“以客為尊禮相迎”。

鄭報全媒體記者 董豔竹 趙柳影

第十一屆全國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運動會民族大聯歡側記

早上9時,迎賓儀式開始。

“遠接、近迎、禮敬”三個迎賓層次中,一個個獨具中原文化特色的迎賓節目,熱情地歡迎來自五湖四海的各民族運動員和嘉賓,讓他們感受中原文化的博大精深,感受56個民族多姿多彩的燦爛文明。

1953人組成的鼓陣和旗陣在黃河南岸的江山路上綿延1953米列隊“遠接”,沿線可見大旗招展如雲,盤鼓震天動地,形成了“中原鼓陣,旗舞和諧”的迎賓序曲。幾位擊鼓表演者告訴記者:“1953也代表著第一屆全國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運動會舉辦於1953年。”

第十一屆全國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運動會民族大聯歡側記

隨後,各少數民族嘉賓從星門入口,標誌著“近迎”開始。象徵56個民族的56名黃河漢子擂起大鼓,56名少女跳起中原古風舞蹈,夾道相迎。56名少女手持柳枝灑水,為嘉賓接風洗塵。

“節目很震撼,猶如過節一樣”

“我有嘉賓,鼓瑟吹笙,且歌且吟,鐘磬齊鳴……”在志願者的引導下,嘉賓們有序踏上祭壇。兩旁300名少年在笙、瑟、編鐘等古樂聲中吟誦著歡迎詞,一派禮敬貴賓的莊重氣氛。

越過祭壇,煮茶老者、奉茶女子、添茶男子,代表中原的男女老少、父老鄉親,捧著黃河水泡出的毛尖茶,以一杯中原特色的香茶敬獻各少數民族遠道而來的貴客賓朋。

第十一屆全國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運動會民族大聯歡側記

作為一名煮茶演員,鄭州工商學院學生趙雪穎表示,中國是茶的故鄉,中原人樸實厚道,熱情誠懇,民間素來有喝茶的習慣,客來敬茶自然也是待客之禮。

第十一屆全國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運動會民族大聯歡側記

整個迎賓儀式,讓每位運動員、嘉賓切身感受到了中原文化的獨特魅力。“現場節目表演真的很震撼,像過大節一樣。中原文化特色和各民族元素表現得很明顯,讓我們都有種回家的感覺。”江蘇代表團運動員餘沅鬆說道。

"

迎賓開啟中原文化盛宴:

以客為尊禮相迎

1953米“遠迎”,揭開迎賓序幕

作為全國民族運動會民族大聯歡的重要看點之一,迎賓儀式都極具地域文化特色。

昨日,第十一屆全國民族運動會民族大聯歡迎賓儀式採用了“禮樂迎賓”的形式,處處彰顯“以客為尊禮相迎”。

鄭報全媒體記者 董豔竹 趙柳影

第十一屆全國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運動會民族大聯歡側記

早上9時,迎賓儀式開始。

“遠接、近迎、禮敬”三個迎賓層次中,一個個獨具中原文化特色的迎賓節目,熱情地歡迎來自五湖四海的各民族運動員和嘉賓,讓他們感受中原文化的博大精深,感受56個民族多姿多彩的燦爛文明。

1953人組成的鼓陣和旗陣在黃河南岸的江山路上綿延1953米列隊“遠接”,沿線可見大旗招展如雲,盤鼓震天動地,形成了“中原鼓陣,旗舞和諧”的迎賓序曲。幾位擊鼓表演者告訴記者:“1953也代表著第一屆全國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運動會舉辦於1953年。”

第十一屆全國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運動會民族大聯歡側記

隨後,各少數民族嘉賓從星門入口,標誌著“近迎”開始。象徵56個民族的56名黃河漢子擂起大鼓,56名少女跳起中原古風舞蹈,夾道相迎。56名少女手持柳枝灑水,為嘉賓接風洗塵。

“節目很震撼,猶如過節一樣”

“我有嘉賓,鼓瑟吹笙,且歌且吟,鐘磬齊鳴……”在志願者的引導下,嘉賓們有序踏上祭壇。兩旁300名少年在笙、瑟、編鐘等古樂聲中吟誦著歡迎詞,一派禮敬貴賓的莊重氣氛。

越過祭壇,煮茶老者、奉茶女子、添茶男子,代表中原的男女老少、父老鄉親,捧著黃河水泡出的毛尖茶,以一杯中原特色的香茶敬獻各少數民族遠道而來的貴客賓朋。

第十一屆全國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運動會民族大聯歡側記

作為一名煮茶演員,鄭州工商學院學生趙雪穎表示,中國是茶的故鄉,中原人樸實厚道,熱情誠懇,民間素來有喝茶的習慣,客來敬茶自然也是待客之禮。

第十一屆全國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運動會民族大聯歡側記

整個迎賓儀式,讓每位運動員、嘉賓切身感受到了中原文化的獨特魅力。“現場節目表演真的很震撼,像過大節一樣。中原文化特色和各民族元素表現得很明顯,讓我們都有種回家的感覺。”江蘇代表團運動員餘沅鬆說道。

第十一屆全國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運動會民族大聯歡側記

昨日,第十一屆全國民族運動會大聯歡在炎黃廣場舉行。 鄭報全媒體 記者 李焱 圖

九曲黃河舞水袖,“天地之中”迎客來。昨日,恰逢中秋佳節將至,氣勢恢弘的炎黃廣場沉浸在一派民族大聯歡的歡樂團聚氣氛中。來自全國34個代表團、56個民族的運動員、嘉賓、工作人員、觀摩人員等萬餘人齊聚母親河畔,共同唱響激情澎湃的民族大團結之歌。

鄭報全媒體記者 成燕

鄭州歡舞迎客來

北臨萬里黃河,背依蒼茫群山,面向黃淮海大平原。在中原大地這個中華民族的搖籃裡,聳立著我們的人文始祖——高達106米的炎黃塑像。它既是中華民族的精神家園,更是全球華人的文化座標。

"

迎賓開啟中原文化盛宴:

以客為尊禮相迎

1953米“遠迎”,揭開迎賓序幕

作為全國民族運動會民族大聯歡的重要看點之一,迎賓儀式都極具地域文化特色。

昨日,第十一屆全國民族運動會民族大聯歡迎賓儀式採用了“禮樂迎賓”的形式,處處彰顯“以客為尊禮相迎”。

鄭報全媒體記者 董豔竹 趙柳影

第十一屆全國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運動會民族大聯歡側記

早上9時,迎賓儀式開始。

“遠接、近迎、禮敬”三個迎賓層次中,一個個獨具中原文化特色的迎賓節目,熱情地歡迎來自五湖四海的各民族運動員和嘉賓,讓他們感受中原文化的博大精深,感受56個民族多姿多彩的燦爛文明。

1953人組成的鼓陣和旗陣在黃河南岸的江山路上綿延1953米列隊“遠接”,沿線可見大旗招展如雲,盤鼓震天動地,形成了“中原鼓陣,旗舞和諧”的迎賓序曲。幾位擊鼓表演者告訴記者:“1953也代表著第一屆全國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運動會舉辦於1953年。”

第十一屆全國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運動會民族大聯歡側記

隨後,各少數民族嘉賓從星門入口,標誌著“近迎”開始。象徵56個民族的56名黃河漢子擂起大鼓,56名少女跳起中原古風舞蹈,夾道相迎。56名少女手持柳枝灑水,為嘉賓接風洗塵。

“節目很震撼,猶如過節一樣”

“我有嘉賓,鼓瑟吹笙,且歌且吟,鐘磬齊鳴……”在志願者的引導下,嘉賓們有序踏上祭壇。兩旁300名少年在笙、瑟、編鐘等古樂聲中吟誦著歡迎詞,一派禮敬貴賓的莊重氣氛。

越過祭壇,煮茶老者、奉茶女子、添茶男子,代表中原的男女老少、父老鄉親,捧著黃河水泡出的毛尖茶,以一杯中原特色的香茶敬獻各少數民族遠道而來的貴客賓朋。

第十一屆全國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運動會民族大聯歡側記

作為一名煮茶演員,鄭州工商學院學生趙雪穎表示,中國是茶的故鄉,中原人樸實厚道,熱情誠懇,民間素來有喝茶的習慣,客來敬茶自然也是待客之禮。

第十一屆全國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運動會民族大聯歡側記

整個迎賓儀式,讓每位運動員、嘉賓切身感受到了中原文化的獨特魅力。“現場節目表演真的很震撼,像過大節一樣。中原文化特色和各民族元素表現得很明顯,讓我們都有種回家的感覺。”江蘇代表團運動員餘沅鬆說道。

第十一屆全國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運動會民族大聯歡側記

昨日,第十一屆全國民族運動會大聯歡在炎黃廣場舉行。 鄭報全媒體 記者 李焱 圖

九曲黃河舞水袖,“天地之中”迎客來。昨日,恰逢中秋佳節將至,氣勢恢弘的炎黃廣場沉浸在一派民族大聯歡的歡樂團聚氣氛中。來自全國34個代表團、56個民族的運動員、嘉賓、工作人員、觀摩人員等萬餘人齊聚母親河畔,共同唱響激情澎湃的民族大團結之歌。

鄭報全媒體記者 成燕

鄭州歡舞迎客來

北臨萬里黃河,背依蒼茫群山,面向黃淮海大平原。在中原大地這個中華民族的搖籃裡,聳立著我們的人文始祖——高達106米的炎黃塑像。它既是中華民族的精神家園,更是全球華人的文化座標。

第十一屆全國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運動會民族大聯歡側記

從緊張的賽場走進擁有厚重文化底蘊的炎黃廣場,全國56個民族的運動員、嘉賓首次歡聚古都鄭州。大家手挽手、肩並肩,在載歌載舞中體會“中華民族一家親 攜手奮進新時代”的激情與豪邁,在仰視炎黃二帝塑像中感受“一條血脈萬古流 巍巍炎黃是源頭”的文化凝聚力。

昨日上午10時40分許,民族大聯歡活動正式啟動。56條綵帶如瀑布般從炎黃塑像山體上方瞬間垂下,巨型會徽從屏幕後方山腳下騰空升起,醒目的“中華人民共和國第十一屆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運動會民族大聯歡”字體映入眼簾,全場響起熱烈掌聲。

隨後,中央電視臺主持人海霞、剛強宣佈文藝演出開始。

"

迎賓開啟中原文化盛宴:

以客為尊禮相迎

1953米“遠迎”,揭開迎賓序幕

作為全國民族運動會民族大聯歡的重要看點之一,迎賓儀式都極具地域文化特色。

昨日,第十一屆全國民族運動會民族大聯歡迎賓儀式採用了“禮樂迎賓”的形式,處處彰顯“以客為尊禮相迎”。

鄭報全媒體記者 董豔竹 趙柳影

第十一屆全國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運動會民族大聯歡側記

早上9時,迎賓儀式開始。

“遠接、近迎、禮敬”三個迎賓層次中,一個個獨具中原文化特色的迎賓節目,熱情地歡迎來自五湖四海的各民族運動員和嘉賓,讓他們感受中原文化的博大精深,感受56個民族多姿多彩的燦爛文明。

1953人組成的鼓陣和旗陣在黃河南岸的江山路上綿延1953米列隊“遠接”,沿線可見大旗招展如雲,盤鼓震天動地,形成了“中原鼓陣,旗舞和諧”的迎賓序曲。幾位擊鼓表演者告訴記者:“1953也代表著第一屆全國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運動會舉辦於1953年。”

第十一屆全國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運動會民族大聯歡側記

隨後,各少數民族嘉賓從星門入口,標誌著“近迎”開始。象徵56個民族的56名黃河漢子擂起大鼓,56名少女跳起中原古風舞蹈,夾道相迎。56名少女手持柳枝灑水,為嘉賓接風洗塵。

“節目很震撼,猶如過節一樣”

“我有嘉賓,鼓瑟吹笙,且歌且吟,鐘磬齊鳴……”在志願者的引導下,嘉賓們有序踏上祭壇。兩旁300名少年在笙、瑟、編鐘等古樂聲中吟誦著歡迎詞,一派禮敬貴賓的莊重氣氛。

越過祭壇,煮茶老者、奉茶女子、添茶男子,代表中原的男女老少、父老鄉親,捧著黃河水泡出的毛尖茶,以一杯中原特色的香茶敬獻各少數民族遠道而來的貴客賓朋。

第十一屆全國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運動會民族大聯歡側記

作為一名煮茶演員,鄭州工商學院學生趙雪穎表示,中國是茶的故鄉,中原人樸實厚道,熱情誠懇,民間素來有喝茶的習慣,客來敬茶自然也是待客之禮。

第十一屆全國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運動會民族大聯歡側記

整個迎賓儀式,讓每位運動員、嘉賓切身感受到了中原文化的獨特魅力。“現場節目表演真的很震撼,像過大節一樣。中原文化特色和各民族元素表現得很明顯,讓我們都有種回家的感覺。”江蘇代表團運動員餘沅鬆說道。

第十一屆全國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運動會民族大聯歡側記

昨日,第十一屆全國民族運動會大聯歡在炎黃廣場舉行。 鄭報全媒體 記者 李焱 圖

九曲黃河舞水袖,“天地之中”迎客來。昨日,恰逢中秋佳節將至,氣勢恢弘的炎黃廣場沉浸在一派民族大聯歡的歡樂團聚氣氛中。來自全國34個代表團、56個民族的運動員、嘉賓、工作人員、觀摩人員等萬餘人齊聚母親河畔,共同唱響激情澎湃的民族大團結之歌。

鄭報全媒體記者 成燕

鄭州歡舞迎客來

北臨萬里黃河,背依蒼茫群山,面向黃淮海大平原。在中原大地這個中華民族的搖籃裡,聳立著我們的人文始祖——高達106米的炎黃塑像。它既是中華民族的精神家園,更是全球華人的文化座標。

第十一屆全國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運動會民族大聯歡側記

從緊張的賽場走進擁有厚重文化底蘊的炎黃廣場,全國56個民族的運動員、嘉賓首次歡聚古都鄭州。大家手挽手、肩並肩,在載歌載舞中體會“中華民族一家親 攜手奮進新時代”的激情與豪邁,在仰視炎黃二帝塑像中感受“一條血脈萬古流 巍巍炎黃是源頭”的文化凝聚力。

昨日上午10時40分許,民族大聯歡活動正式啟動。56條綵帶如瀑布般從炎黃塑像山體上方瞬間垂下,巨型會徽從屏幕後方山腳下騰空升起,醒目的“中華人民共和國第十一屆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運動會民族大聯歡”字體映入眼簾,全場響起熱烈掌聲。

隨後,中央電視臺主持人海霞、剛強宣佈文藝演出開始。

第十一屆全國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運動會民族大聯歡側記

第一篇章為“鄭州歡舞迎客來”。只見“中”字形舞臺上,河南本土歌手郭亞瓊等高聲唱起原創歌曲《一起來》,一群年輕人用青春、熱情演繹的精彩歌舞,讓八方賓朋感受到古老商都煥發出的嶄新活力。“來到這裡就到了家,手拉著手兒一起來。來到這裡都說‘中’,心貼著心兒我們一起來。”伴隨充滿激情的歌聲響徹上空,屬於中華民族大家庭的盛世聯歡開啟。

少林武術威震八方。作為河南、鄭州乃至中國一張靚麗的文化名片,虎虎生威的少林功夫表演吸人眼球。100多名來自登封塔溝武校的少林小子集體表演武術《天地之中》。禪武精神與浩然正氣在天地之中激盪出磅礴的力量,祝願各民族的體育健兒在本屆盛會中取得優異成績。

山海歡歌同慶賀

金秋9月是歡聚的最美時光,深情厚誼跨越山海,交融成錦繡中華最動人的華章。

"

迎賓開啟中原文化盛宴:

以客為尊禮相迎

1953米“遠迎”,揭開迎賓序幕

作為全國民族運動會民族大聯歡的重要看點之一,迎賓儀式都極具地域文化特色。

昨日,第十一屆全國民族運動會民族大聯歡迎賓儀式採用了“禮樂迎賓”的形式,處處彰顯“以客為尊禮相迎”。

鄭報全媒體記者 董豔竹 趙柳影

第十一屆全國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運動會民族大聯歡側記

早上9時,迎賓儀式開始。

“遠接、近迎、禮敬”三個迎賓層次中,一個個獨具中原文化特色的迎賓節目,熱情地歡迎來自五湖四海的各民族運動員和嘉賓,讓他們感受中原文化的博大精深,感受56個民族多姿多彩的燦爛文明。

1953人組成的鼓陣和旗陣在黃河南岸的江山路上綿延1953米列隊“遠接”,沿線可見大旗招展如雲,盤鼓震天動地,形成了“中原鼓陣,旗舞和諧”的迎賓序曲。幾位擊鼓表演者告訴記者:“1953也代表著第一屆全國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運動會舉辦於1953年。”

第十一屆全國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運動會民族大聯歡側記

隨後,各少數民族嘉賓從星門入口,標誌著“近迎”開始。象徵56個民族的56名黃河漢子擂起大鼓,56名少女跳起中原古風舞蹈,夾道相迎。56名少女手持柳枝灑水,為嘉賓接風洗塵。

“節目很震撼,猶如過節一樣”

“我有嘉賓,鼓瑟吹笙,且歌且吟,鐘磬齊鳴……”在志願者的引導下,嘉賓們有序踏上祭壇。兩旁300名少年在笙、瑟、編鐘等古樂聲中吟誦著歡迎詞,一派禮敬貴賓的莊重氣氛。

越過祭壇,煮茶老者、奉茶女子、添茶男子,代表中原的男女老少、父老鄉親,捧著黃河水泡出的毛尖茶,以一杯中原特色的香茶敬獻各少數民族遠道而來的貴客賓朋。

第十一屆全國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運動會民族大聯歡側記

作為一名煮茶演員,鄭州工商學院學生趙雪穎表示,中國是茶的故鄉,中原人樸實厚道,熱情誠懇,民間素來有喝茶的習慣,客來敬茶自然也是待客之禮。

第十一屆全國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運動會民族大聯歡側記

整個迎賓儀式,讓每位運動員、嘉賓切身感受到了中原文化的獨特魅力。“現場節目表演真的很震撼,像過大節一樣。中原文化特色和各民族元素表現得很明顯,讓我們都有種回家的感覺。”江蘇代表團運動員餘沅鬆說道。

第十一屆全國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運動會民族大聯歡側記

昨日,第十一屆全國民族運動會大聯歡在炎黃廣場舉行。 鄭報全媒體 記者 李焱 圖

九曲黃河舞水袖,“天地之中”迎客來。昨日,恰逢中秋佳節將至,氣勢恢弘的炎黃廣場沉浸在一派民族大聯歡的歡樂團聚氣氛中。來自全國34個代表團、56個民族的運動員、嘉賓、工作人員、觀摩人員等萬餘人齊聚母親河畔,共同唱響激情澎湃的民族大團結之歌。

鄭報全媒體記者 成燕

鄭州歡舞迎客來

北臨萬里黃河,背依蒼茫群山,面向黃淮海大平原。在中原大地這個中華民族的搖籃裡,聳立著我們的人文始祖——高達106米的炎黃塑像。它既是中華民族的精神家園,更是全球華人的文化座標。

第十一屆全國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運動會民族大聯歡側記

從緊張的賽場走進擁有厚重文化底蘊的炎黃廣場,全國56個民族的運動員、嘉賓首次歡聚古都鄭州。大家手挽手、肩並肩,在載歌載舞中體會“中華民族一家親 攜手奮進新時代”的激情與豪邁,在仰視炎黃二帝塑像中感受“一條血脈萬古流 巍巍炎黃是源頭”的文化凝聚力。

昨日上午10時40分許,民族大聯歡活動正式啟動。56條綵帶如瀑布般從炎黃塑像山體上方瞬間垂下,巨型會徽從屏幕後方山腳下騰空升起,醒目的“中華人民共和國第十一屆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運動會民族大聯歡”字體映入眼簾,全場響起熱烈掌聲。

隨後,中央電視臺主持人海霞、剛強宣佈文藝演出開始。

第十一屆全國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運動會民族大聯歡側記

第一篇章為“鄭州歡舞迎客來”。只見“中”字形舞臺上,河南本土歌手郭亞瓊等高聲唱起原創歌曲《一起來》,一群年輕人用青春、熱情演繹的精彩歌舞,讓八方賓朋感受到古老商都煥發出的嶄新活力。“來到這裡就到了家,手拉著手兒一起來。來到這裡都說‘中’,心貼著心兒我們一起來。”伴隨充滿激情的歌聲響徹上空,屬於中華民族大家庭的盛世聯歡開啟。

少林武術威震八方。作為河南、鄭州乃至中國一張靚麗的文化名片,虎虎生威的少林功夫表演吸人眼球。100多名來自登封塔溝武校的少林小子集體表演武術《天地之中》。禪武精神與浩然正氣在天地之中激盪出磅礴的力量,祝願各民族的體育健兒在本屆盛會中取得優異成績。

山海歡歌同慶賀

金秋9月是歡聚的最美時光,深情厚誼跨越山海,交融成錦繡中華最動人的華章。

第十一屆全國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運動會民族大聯歡側記

第二篇章“山海歡歌樂交融”由舞蹈《歡聚》、歌舞《錦繡中華》組成。來自雲南、新疆、廣西、內蒙古等地藝術團的少數民族藝術團陸續登場,精彩表演了藏族舞蹈《熾舞飛揚》、蒙古族歌曲《美麗的草原》、回族歌曲《花兒與少年》、維吾爾族舞蹈《歡樂的舞步》等節目。

舞臺上,精彩的少數民族舞蹈組成璀璨的中華民族文化精彩畫卷。舞臺下,天南地北的方言、歡樂開懷的笑臉,編織成全國各民族大家庭團聚一堂的動人畫面。

家國歡笑共築夢

“石榴紅了,漲紅笑臉;石榴紅了,醉紅家園;石榴結籽,結成紅心;相親相愛,永遠永遠……”隨著舞者離場,舞臺中央出現56個身穿各民族紅色節日盛裝的可愛孩子。伴隨舞臺升降裝置慢慢升起,孩子們聚攏在圓形平臺中央,趴在彼此肩上,彷彿一顆顆飽滿的石榴籽。種下和諧的種子,結出團結的果實,“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樣緊緊抱在一起”,現場觀眾情不自禁跟隨孩子們開始吟唱。

作為第三篇章“家國歡笑共築夢”的開場節目,童聲合唱《石榴紅了》,不僅讓萬名觀眾記住了56個孩子純真的笑臉、甜美的歌聲,更讓全場都溢滿了石榴的香甜。

“明天就是中國傳統佳節——中秋節。石榴寓意家庭興旺、紅紅火火,在孩子們憧憬的眼神中,我們感受到了這份真摯的祝福,讓我們共同祝福家庭生活美滿,祖國更加富強!”被《石榴紅了》童謠感染,來自祖國各地的不少嘉賓發出由衷祝福。

舞臺上,朝鮮族、彝族、佤族、高山族等多位少數民族藝術家與河南本土歌手一起,唱響耳熟能詳的《幸福組歌》民族歌謠。隨著熟悉的伴奏樂曲響起,現場觀眾與多民族藝術家們一起哼唱起朝鮮族歌曲《阿里郎》、彝族歌曲《酒歌》、佤族歌曲《阿佤人民唱新歌》、高山族歌曲《阿里山的姑娘》、河南民歌《編花籃》等經典歌曲。

在喜慶民族盛會舉辦和迎接新中國70華誕的濃郁氛圍中,全場嘉賓與演員們一起高唱《愛我中華》,共同祝福我們偉大的祖國繁榮富強。“中華民族一家親,同心共築中國夢,這是全體中華兒女的共同心願。要實現這個心願,離不開全國各族人民大團結的力量。民族團結是各族人民的生命線,團結就是力量,團結才能前進。”當主持人鏗鏘有力的話語響徹炎黃廣場上空,此時此刻臺上臺下融為一體,各民族兒女手拉著手、親密無間,跳起了歡快的圓圈舞。

群山莽莽,黃河泱泱;華夏之源,始祖故鄉;九州通衢,歷史綿長;天地之中,氣象煌煌。在56個民族大家庭成員的歡歌共舞中,中華兒女相約共同攜手譜寫祖國繁榮昌盛的盛世華章。

"

迎賓開啟中原文化盛宴:

以客為尊禮相迎

1953米“遠迎”,揭開迎賓序幕

作為全國民族運動會民族大聯歡的重要看點之一,迎賓儀式都極具地域文化特色。

昨日,第十一屆全國民族運動會民族大聯歡迎賓儀式採用了“禮樂迎賓”的形式,處處彰顯“以客為尊禮相迎”。

鄭報全媒體記者 董豔竹 趙柳影

第十一屆全國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運動會民族大聯歡側記

早上9時,迎賓儀式開始。

“遠接、近迎、禮敬”三個迎賓層次中,一個個獨具中原文化特色的迎賓節目,熱情地歡迎來自五湖四海的各民族運動員和嘉賓,讓他們感受中原文化的博大精深,感受56個民族多姿多彩的燦爛文明。

1953人組成的鼓陣和旗陣在黃河南岸的江山路上綿延1953米列隊“遠接”,沿線可見大旗招展如雲,盤鼓震天動地,形成了“中原鼓陣,旗舞和諧”的迎賓序曲。幾位擊鼓表演者告訴記者:“1953也代表著第一屆全國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運動會舉辦於1953年。”

第十一屆全國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運動會民族大聯歡側記

隨後,各少數民族嘉賓從星門入口,標誌著“近迎”開始。象徵56個民族的56名黃河漢子擂起大鼓,56名少女跳起中原古風舞蹈,夾道相迎。56名少女手持柳枝灑水,為嘉賓接風洗塵。

“節目很震撼,猶如過節一樣”

“我有嘉賓,鼓瑟吹笙,且歌且吟,鐘磬齊鳴……”在志願者的引導下,嘉賓們有序踏上祭壇。兩旁300名少年在笙、瑟、編鐘等古樂聲中吟誦著歡迎詞,一派禮敬貴賓的莊重氣氛。

越過祭壇,煮茶老者、奉茶女子、添茶男子,代表中原的男女老少、父老鄉親,捧著黃河水泡出的毛尖茶,以一杯中原特色的香茶敬獻各少數民族遠道而來的貴客賓朋。

第十一屆全國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運動會民族大聯歡側記

作為一名煮茶演員,鄭州工商學院學生趙雪穎表示,中國是茶的故鄉,中原人樸實厚道,熱情誠懇,民間素來有喝茶的習慣,客來敬茶自然也是待客之禮。

第十一屆全國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運動會民族大聯歡側記

整個迎賓儀式,讓每位運動員、嘉賓切身感受到了中原文化的獨特魅力。“現場節目表演真的很震撼,像過大節一樣。中原文化特色和各民族元素表現得很明顯,讓我們都有種回家的感覺。”江蘇代表團運動員餘沅鬆說道。

第十一屆全國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運動會民族大聯歡側記

昨日,第十一屆全國民族運動會大聯歡在炎黃廣場舉行。 鄭報全媒體 記者 李焱 圖

九曲黃河舞水袖,“天地之中”迎客來。昨日,恰逢中秋佳節將至,氣勢恢弘的炎黃廣場沉浸在一派民族大聯歡的歡樂團聚氣氛中。來自全國34個代表團、56個民族的運動員、嘉賓、工作人員、觀摩人員等萬餘人齊聚母親河畔,共同唱響激情澎湃的民族大團結之歌。

鄭報全媒體記者 成燕

鄭州歡舞迎客來

北臨萬里黃河,背依蒼茫群山,面向黃淮海大平原。在中原大地這個中華民族的搖籃裡,聳立著我們的人文始祖——高達106米的炎黃塑像。它既是中華民族的精神家園,更是全球華人的文化座標。

第十一屆全國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運動會民族大聯歡側記

從緊張的賽場走進擁有厚重文化底蘊的炎黃廣場,全國56個民族的運動員、嘉賓首次歡聚古都鄭州。大家手挽手、肩並肩,在載歌載舞中體會“中華民族一家親 攜手奮進新時代”的激情與豪邁,在仰視炎黃二帝塑像中感受“一條血脈萬古流 巍巍炎黃是源頭”的文化凝聚力。

昨日上午10時40分許,民族大聯歡活動正式啟動。56條綵帶如瀑布般從炎黃塑像山體上方瞬間垂下,巨型會徽從屏幕後方山腳下騰空升起,醒目的“中華人民共和國第十一屆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運動會民族大聯歡”字體映入眼簾,全場響起熱烈掌聲。

隨後,中央電視臺主持人海霞、剛強宣佈文藝演出開始。

第十一屆全國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運動會民族大聯歡側記

第一篇章為“鄭州歡舞迎客來”。只見“中”字形舞臺上,河南本土歌手郭亞瓊等高聲唱起原創歌曲《一起來》,一群年輕人用青春、熱情演繹的精彩歌舞,讓八方賓朋感受到古老商都煥發出的嶄新活力。“來到這裡就到了家,手拉著手兒一起來。來到這裡都說‘中’,心貼著心兒我們一起來。”伴隨充滿激情的歌聲響徹上空,屬於中華民族大家庭的盛世聯歡開啟。

少林武術威震八方。作為河南、鄭州乃至中國一張靚麗的文化名片,虎虎生威的少林功夫表演吸人眼球。100多名來自登封塔溝武校的少林小子集體表演武術《天地之中》。禪武精神與浩然正氣在天地之中激盪出磅礴的力量,祝願各民族的體育健兒在本屆盛會中取得優異成績。

山海歡歌同慶賀

金秋9月是歡聚的最美時光,深情厚誼跨越山海,交融成錦繡中華最動人的華章。

第十一屆全國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運動會民族大聯歡側記

第二篇章“山海歡歌樂交融”由舞蹈《歡聚》、歌舞《錦繡中華》組成。來自雲南、新疆、廣西、內蒙古等地藝術團的少數民族藝術團陸續登場,精彩表演了藏族舞蹈《熾舞飛揚》、蒙古族歌曲《美麗的草原》、回族歌曲《花兒與少年》、維吾爾族舞蹈《歡樂的舞步》等節目。

舞臺上,精彩的少數民族舞蹈組成璀璨的中華民族文化精彩畫卷。舞臺下,天南地北的方言、歡樂開懷的笑臉,編織成全國各民族大家庭團聚一堂的動人畫面。

家國歡笑共築夢

“石榴紅了,漲紅笑臉;石榴紅了,醉紅家園;石榴結籽,結成紅心;相親相愛,永遠永遠……”隨著舞者離場,舞臺中央出現56個身穿各民族紅色節日盛裝的可愛孩子。伴隨舞臺升降裝置慢慢升起,孩子們聚攏在圓形平臺中央,趴在彼此肩上,彷彿一顆顆飽滿的石榴籽。種下和諧的種子,結出團結的果實,“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樣緊緊抱在一起”,現場觀眾情不自禁跟隨孩子們開始吟唱。

作為第三篇章“家國歡笑共築夢”的開場節目,童聲合唱《石榴紅了》,不僅讓萬名觀眾記住了56個孩子純真的笑臉、甜美的歌聲,更讓全場都溢滿了石榴的香甜。

“明天就是中國傳統佳節——中秋節。石榴寓意家庭興旺、紅紅火火,在孩子們憧憬的眼神中,我們感受到了這份真摯的祝福,讓我們共同祝福家庭生活美滿,祖國更加富強!”被《石榴紅了》童謠感染,來自祖國各地的不少嘉賓發出由衷祝福。

舞臺上,朝鮮族、彝族、佤族、高山族等多位少數民族藝術家與河南本土歌手一起,唱響耳熟能詳的《幸福組歌》民族歌謠。隨著熟悉的伴奏樂曲響起,現場觀眾與多民族藝術家們一起哼唱起朝鮮族歌曲《阿里郎》、彝族歌曲《酒歌》、佤族歌曲《阿佤人民唱新歌》、高山族歌曲《阿里山的姑娘》、河南民歌《編花籃》等經典歌曲。

在喜慶民族盛會舉辦和迎接新中國70華誕的濃郁氛圍中,全場嘉賓與演員們一起高唱《愛我中華》,共同祝福我們偉大的祖國繁榮富強。“中華民族一家親,同心共築中國夢,這是全體中華兒女的共同心願。要實現這個心願,離不開全國各族人民大團結的力量。民族團結是各族人民的生命線,團結就是力量,團結才能前進。”當主持人鏗鏘有力的話語響徹炎黃廣場上空,此時此刻臺上臺下融為一體,各民族兒女手拉著手、親密無間,跳起了歡快的圓圈舞。

群山莽莽,黃河泱泱;華夏之源,始祖故鄉;九州通衢,歷史綿長;天地之中,氣象煌煌。在56個民族大家庭成員的歡歌共舞中,中華兒女相約共同攜手譜寫祖國繁榮昌盛的盛世華章。

第十一屆全國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運動會民族大聯歡側記

《石榴紅了》唱響民族大聯歡 鄭報全媒體記者 周甬 圖

■花絮

《石榴紅了》唱響民族團結

昨日的民族大聯歡啟動儀式文藝演出環節,一曲舒緩的童謠《石榴紅了》引起所有觀眾共鳴。

“這首歌曲是民族大聯歡活動的主題曲,由國家一級編劇任衛新作詞,著名作曲家劉青譜曲。節奏是舒緩、溫暖和溫情的,用童聲來傳唱更好體現了這種節奏。作詞作曲也是根據民族大聯歡量身定做的,朗朗上口,意境深遠。我們希望通過這個節目把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民族團結的一系列重要講話更加形象地展現出來。”節目執行導演張惟告訴記者,參演的兒童來自鄭州各個小學。孩子是國家的未來,選用孩子們演繹節目能夠更好突出對未來的展望,代表孩子在國家、在家長們的呵護下,在各族人民攜手團結共赴未來的良好氛圍中健康成長。

演出結束,6歲半回族小姑娘李奕陽滿臉笑容。她告訴記者,自己穿的是哈尼族服飾。她還指著身邊小朋友挨個介紹說,這是土家族的,那是苗族的。顯然,通過這場民族大聯歡活動,她對於56個民族已經有了最直接的感受。

“石榴紅了,漲紅笑臉;石榴紅了,醉紅家園;石榴結籽,結成紅心;相親相愛,永遠永遠……”演出結束了,但《石榴紅了》的歌曲依然在觀眾之間輕輕吟唱。陰雨天氣裡,鄭州已經有了些許涼意,但對於他們來說,這裡處處有紅紅的色彩,有暖暖的溫度。

鄭報全媒體記者 覃巖峰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