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很多人說傳統文化是“包袱”,是“科學民主”的絆腳石?

首先必須明確“傳統文化的包袱”是什麼?為什麼又說它是”科學民主“的絆腳石?

“文化包袱”指的是我國幾千年的傳統文化,傳承至今,並且仍舊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簡單來說,就是古中國和現代中國仍舊聯繫密切。

世界上的文化古國有很多,古希臘、古埃及、古印度等,但沒有一個仍舊是與現代國家息息相關的。因此,可以說其他古國不存在這回事,“文化包袱”是中國特有的。

為什麼很多人說傳統文化是“包袱”,是“科學民主”的絆腳石?

古中國與現代中國仍舊密切聯繫,許多學者已經證明了這是一個事實,包括中國特有的象形文字、書法、文學(比如:詩可追溯到《詩經》,小說可追溯到《山海經》)等。

在這裡,我認為可以再補充一點,就是在生活上,古人和今人也有密切聯繫的。

第一:古人說:“千里送鵝毛,禮輕情意重。”在這裡,我相信古人已經充分考慮到,大多數人是很普通的,都要面臨錢財等現實問題,因此總結出“鵝毛雖輕,但情義珍重”。

但我國“送禮文化”在發展過程中,卻形成了禮物以貴重、稀有來表示情意,這就導致了攀比、奢侈、虛情假意等情況發生。比如過年壓歲錢這件小事,本來就是圖一個吉利,是增加親朋好友相聚和慶祝的一個“理由”,結果有些地區卻在紅包做起功夫,紅包最小几百塊,少了還會感到沒面子,一個春節那麼多孩子,有些人光是紅包就沒了幾萬塊,可是一年到頭才掙多少錢啊!這就是典型的本末倒置。

為什麼很多人說傳統文化是“包袱”,是“科學民主”的絆腳石?

很多人因此害怕過年,把好好的情誼都毀掉了。即使紅包錢再多,禮物再貴重,終極不是真情實意,遠不如送鵝毛。在這方面,我覺得廣東人做得就很好。

第二:現代人提倡務實嚴謹的科學思維,殊不知早在2000多年前,我國的聖人先賢早就有精闢總結。

在儒家經典《論語》中,孔子說:“敬鬼神而遠之”(尊敬鬼神但要遠離它),表達了一種尊重習俗,但保持理性思維的觀點;“未知生,焉知死”(活著的事情還沒想明白,怎麼能知道死後的事情呢?),“未能事人,焉能事鬼”(侍奉人還沒待奉好,怎麼能侍奉鬼神?),表達了一種務實、嚴謹、重事實的觀點。

儒家是嚴謹務實的唯物主義,與現代的科學實踐,馬克思唯物主義,十分相似,可以說是馬克思主義適合中國的“文化土壤”,讓人們能夠快速接受和吸收。

為什麼很多人說傳統文化是“包袱”,是“科學民主”的絆腳石?

現在人批判傳統文化是科學民主的絆腳石,無非就是說封建迷信,剝削殘酷,拉幫結派,思想頑固,人情關係,走後門等等。但很多批判的人,卻很少有人會去認真看看儒家、道家、法家等經典著作。原因很簡單,批判不需要任何成本,但認真去驗證一件事的成本卻很高。

如果你認真去讀讀早期中國思想家的書,就會發現封建迷信、思想奴役是他們特別反對的,比如孔子對自己定位就是“人臣”,但明清時代卻成了“孔夫子皇帝”,這是嚴重背離儒家思想的。我們不能把孔子死後,那些利用孔子發財和進行統治的人所犯下的錯誤和罪行,都歸到孔子身上。很多“批孔”的人,實質上就是利用“死人不能講話”,對活人他們未必敢如此。

為什麼很多人說傳統文化是“包袱”,是“科學民主”的絆腳石?

總之,對中國的文化包袱是好事還是壞事,清朝末期以來無數的大師,早就總結了一句非常精闢的話:去其糟粕,取其精華。

幾千年的厚重文化,固然是一種包袱,但也是一種巨大的優勢。有學者提出說:“你知道美國最大的弱點是什麼嗎?是它沒有歷史和失敗的經驗。”

悠久的歷史,數次失敗的經驗,就是我們最大的優勢。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