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人孟郊的“落第詩”

文化 安廣祿 安廣祿 2017-08-02

自從隋朝開創科舉制度,給平民百姓以踏入仕途,光宗耀祖的機會以來,天下有識之士無不對科舉考試趨之若鶩,傾其畢生之精力以求金榜題名那一刻。但是,科舉考試是十分殘酷的,用我們現在的話來說,說它是“千軍萬馬過獨木橋”一點兒也為不為過。史載,唐朝時,每逢國家開科考試,前來京城長安應試者多達千餘人,而最終能夠金榜題名者不過20幾個,比例僅為2%左右。在這血淋淋的激烈競爭中,第一次就能金榜題名者可謂鳳毛麟角,一般來說都要經過幾次考試才能最後考中,而絕大多數士子則更是一輩子也未能及第。“五十少進士,三十老明經”就是當時科舉考試的真實寫照。所以歷史上有許多名人都有過久困科場的境遇。唐代大詩人孟郊就是其中的一個。

孟郊(751--814),字東野,唐朝湖州武康(今浙江省德清縣)人。孟郊家境貧寒,生活困苦不堪。為了實現遠大的抱負,他從小就刻苦學習,企圖躍過龍門,光宗耀祖。無奈命運坎坷,屢試不第,受盡了磨難,寫下了多首“落第詩”。

詩人孟郊的“落第詩”

“曉月難為光,愁人難為腸。誰言春物榮,獨見葉上霜。鵰鶚失勢病,鷦鷯假翼翔。棄置復棄置,情如刀劍傷。”這首《落第詩》是孟郊首次考試落第後寫下的。詩人自以為學富五車,才高八斗,滿懷激情來長安應試,結果卻名落孫山。於是,在詩人眼裡,月亮沒有了光彩,明明是春天裡鬱鬱蔥蔥的花朵,在詩人眼裡卻變成了一片“嚴霜”。

古時的交通工具沒有我們現在這麼便利,來來回回花費多,還極不方便,所以許多舉子落第之後不再回鄉,留在長安複習,以待來年繼續應試。這些舉子中那些家庭比較富裕的,在京城的日子還比較好過些;若是囊中羞澀,就免不了“朝扣富兒門,暮隨肥馬塵。殘杯與冷炙,到處潛悲辛。”孟郊無疑屬於後者。在《長安羈旅》一詩中,孟郊訴說了自己在長安的苦難歲月:“聽樂別離中,聲聲入幽腸。曉淚滴楚瑟,夜魄繞吳鄉。幾回羈旅情,夢覺殘燭光。”因此,此時詩人的心情極為沮喪,他多麼希望有一位達官貴人能發現自己的才能,從而將他推薦給皇帝。在《長安旅情》一詩中,詩人寫道:“盡說青雲路,有足皆可至。我馬亦四蹄,出門似無地。玉京十二樓,峨峨倚青翠。下有千朱門,何門薦孤士?”

幾年後,孟郊再次參加科舉考試,結果再一次落第。詩人懷著更加悲憤的心情寫下了《再下第詩》:“一夕九起嗟,夢短不到家。兩度長安陌,空將淚見花。”全詩以下第之“一夕”和空勞“兩度”來概括自己落第時的辛酸苦痛。面對再次落第,詩人憂心如焚,長嗟短嘆,輾轉反側,徹夜難眠,即使進入夢鄉,也是多次從噩夢中驚醒,覺得實在愧回故里,無顏再見江東父老兄弟。白天出行,面對春暖花開的長安城,詩人更是心如刀絞,淚如雨下。多年的辛苦落了個竹籃打水一場空的下場,詩人那裡還有心思觀花賞景呢?詩人相信憑自己的學識和才能一定能考中進士,可為什麼偏偏會屢屢落第呢?詩人思來想去,唯一的解釋是自己命運不好。為此,詩人專門寫了一首《嘆命》詩:“三十年來命,唯藏一卦中。題詩還問易,問易蒙復蒙。本望文字達,今因文字窮。影孤別離月,衣破道路風。歸去不自息,耕耘成楚農。”

詩人孟郊的“落第詩”

雖然詩人屢次落第,但他對自己的前途依然充滿信心。他原本來打算留在長安繼續複習,無奈囊中羞澀,只好打道回府。離別長安時,詩人先後寫下了《下第東歸留別長安知己》、《失意歸吳因寄東臺劉復侍御》、《下第東南行》等詩,同樣表達了詩人懷才不遇及告別友人的痛苦心情。在《下第東南行》詩中,詩人寫道:“越風東南清,楚日瀟湘明。試逐伯鸞去,還作靈均行。江蘺伴我泣,海月投人驚。失意容貌改,畏途性命輕。時聞喪侶猿,一叫千愁並。”憂傷之情,溢於言表。

唐德宗貞元13年(公元797年)46歲的孟郊終於如願以償,考中了進士。皇榜公佈之日,詩人不由心花怒放,欣喜若狂,感慨萬端。他想,幾十年來的嘔心瀝血,窮困潦倒,屈辱失意和今天的金榜題名,以後的錦繡前程相比,又算得了什麼?他彷彿一下子從無邊無際的萬丈苦海中解脫出來。眼前的景象變得天高地遠,光輝燦爛。想到這裡,詩人揮筆寫下了《登科後》這首膾炙人口、千古傳誦的名篇:“昔日齷齪不足誇,今朝放蕩思無涯。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

落第並不可怕,可怕的是“落志”。面對失敗,毫不氣餒,繼續堅持不懈地努力,直到成功為至,這便是詩人孟郊留給後人寶貴的精神財富。

詩人孟郊的“落第詩”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