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紅霸屏、段子手當道……警惕“網絡泛娛樂”'

"


"


網紅霸屏、段子手當道……警惕“網絡泛娛樂”


生活中,有這樣一些現象令人側目 :手機跳出的彈窗,不是這個明星緋聞,就是“速看、震驚”這些標題黨;各類購物 APP 上網紅主播的傾情推薦,“打折”活動應接不暇……

在這個網紅霸屏、段子手當道的喧囂年代,一些人似乎心甘情願成為娛樂的附庸,沉溺於感官的刺激與激情。

以上種種,都折射了一個令人不安的現狀 :娛樂信息的風頭早已遠遠蓋過各類時政熱點。

我們不禁唏噓 :難道“網絡泛娛樂”真能使人“娛樂至死”?

“泛娛樂”因何產生?


"


網紅霸屏、段子手當道……警惕“網絡泛娛樂”


生活中,有這樣一些現象令人側目 :手機跳出的彈窗,不是這個明星緋聞,就是“速看、震驚”這些標題黨;各類購物 APP 上網紅主播的傾情推薦,“打折”活動應接不暇……

在這個網紅霸屏、段子手當道的喧囂年代,一些人似乎心甘情願成為娛樂的附庸,沉溺於感官的刺激與激情。

以上種種,都折射了一個令人不安的現狀 :娛樂信息的風頭早已遠遠蓋過各類時政熱點。

我們不禁唏噓 :難道“網絡泛娛樂”真能使人“娛樂至死”?

“泛娛樂”因何產生?


網紅霸屏、段子手當道……警惕“網絡泛娛樂”


“泛娛樂”,簡言之就是所有行為都是娛樂化行為,所有公共話語都用娛樂化的方式表達。

“泛娛樂”之“泛”,不僅體現在娛樂向其他領域的拓展和滲透,如與娛樂圈明星相關信息擠佔政治、經濟和民生新聞的空間,嚴肅領域的新聞被戲謔化解讀,而且深刻體現在作為一種思潮對人們思維方式的影響。

長期沉溺於娛樂,習慣於獵奇、刺激的感官體驗,會使人們只關注娛樂信息,或者習慣從娛樂的角度去分析處理信息,很多本該深入思考、嚴肅討論的問題被娛樂化、簡單化、碎片化。

長此以往,可能會導致人們尤其是青年群體無法樹立正確的價值觀、缺乏社會擔當意識、喪失深度思考能力,甚至培養出青年對一切都“無所謂”的態度,使他們對本國的歷史文化也缺失敬畏尊重之心。

個體對娛樂的需求是“泛娛樂”出現的種子。出於監測生存環境的本能,個體對於未知的領域總會抱有好奇心和探求欲,如喜歡看稗官野史、聽奇聞異事等。普通人對公共事務的涉入程度較低,社會責任意識偏弱。這些都是人們願意轉向娛樂活動、接收娛樂信息的原因。

社會環境則是培植“泛娛樂”的溫床。我國網民規模巨大,各種手遊、媒體、app層出不窮,帶來了娛樂的便利性,人們隨時隨地都可以娛樂;娛樂形式也不限於傳統的電視劇、電影、音樂,手遊、網絡綜藝鋪天蓋地,給不同的人群提供了多樣化的選擇;傳播方式的改變,也增強了娛樂體驗,使娛樂參與感大大增強,以“追星”為例,在微博中與偶像互動,加入“粉絲後援會”為偶像宣傳,參與各種線下見面會都是過去所沒有的。

經濟利益則是“泛娛樂”的重要推手。在內容生產方面,媒體尤其是自媒體為了增加點擊量進行娛樂化推送或解讀,對“泛娛樂”起到推波助瀾的作用;在商品營銷中,商家熱衷通過包裝炒作各類明星、網紅賺取流量,推銷商品。

管理和引導的腳步跟不上娛樂產業的迅速擴張,則最終造成了娛樂的泛濫失控。這有一定的客觀因素,一是法律法規的制定有一套流程,需要一定時間,必然有滯後性。另外,各種互聯網社交軟件和平臺的井噴式發展也給監管造成巨大困。


“泛娛樂化”帶來的負面影響


"


網紅霸屏、段子手當道……警惕“網絡泛娛樂”


生活中,有這樣一些現象令人側目 :手機跳出的彈窗,不是這個明星緋聞,就是“速看、震驚”這些標題黨;各類購物 APP 上網紅主播的傾情推薦,“打折”活動應接不暇……

在這個網紅霸屏、段子手當道的喧囂年代,一些人似乎心甘情願成為娛樂的附庸,沉溺於感官的刺激與激情。

以上種種,都折射了一個令人不安的現狀 :娛樂信息的風頭早已遠遠蓋過各類時政熱點。

我們不禁唏噓 :難道“網絡泛娛樂”真能使人“娛樂至死”?

“泛娛樂”因何產生?


網紅霸屏、段子手當道……警惕“網絡泛娛樂”


“泛娛樂”,簡言之就是所有行為都是娛樂化行為,所有公共話語都用娛樂化的方式表達。

“泛娛樂”之“泛”,不僅體現在娛樂向其他領域的拓展和滲透,如與娛樂圈明星相關信息擠佔政治、經濟和民生新聞的空間,嚴肅領域的新聞被戲謔化解讀,而且深刻體現在作為一種思潮對人們思維方式的影響。

長期沉溺於娛樂,習慣於獵奇、刺激的感官體驗,會使人們只關注娛樂信息,或者習慣從娛樂的角度去分析處理信息,很多本該深入思考、嚴肅討論的問題被娛樂化、簡單化、碎片化。

長此以往,可能會導致人們尤其是青年群體無法樹立正確的價值觀、缺乏社會擔當意識、喪失深度思考能力,甚至培養出青年對一切都“無所謂”的態度,使他們對本國的歷史文化也缺失敬畏尊重之心。

個體對娛樂的需求是“泛娛樂”出現的種子。出於監測生存環境的本能,個體對於未知的領域總會抱有好奇心和探求欲,如喜歡看稗官野史、聽奇聞異事等。普通人對公共事務的涉入程度較低,社會責任意識偏弱。這些都是人們願意轉向娛樂活動、接收娛樂信息的原因。

社會環境則是培植“泛娛樂”的溫床。我國網民規模巨大,各種手遊、媒體、app層出不窮,帶來了娛樂的便利性,人們隨時隨地都可以娛樂;娛樂形式也不限於傳統的電視劇、電影、音樂,手遊、網絡綜藝鋪天蓋地,給不同的人群提供了多樣化的選擇;傳播方式的改變,也增強了娛樂體驗,使娛樂參與感大大增強,以“追星”為例,在微博中與偶像互動,加入“粉絲後援會”為偶像宣傳,參與各種線下見面會都是過去所沒有的。

經濟利益則是“泛娛樂”的重要推手。在內容生產方面,媒體尤其是自媒體為了增加點擊量進行娛樂化推送或解讀,對“泛娛樂”起到推波助瀾的作用;在商品營銷中,商家熱衷通過包裝炒作各類明星、網紅賺取流量,推銷商品。

管理和引導的腳步跟不上娛樂產業的迅速擴張,則最終造成了娛樂的泛濫失控。這有一定的客觀因素,一是法律法規的制定有一套流程,需要一定時間,必然有滯後性。另外,各種互聯網社交軟件和平臺的井噴式發展也給監管造成巨大困。


“泛娛樂化”帶來的負面影響


網紅霸屏、段子手當道……警惕“網絡泛娛樂”


“泛娛樂”分散和掠奪受眾大量的注意力,導致宣傳思想工作難以觸及受眾。一方面,人們出於獵奇的本性、娛樂的需求,更願意接觸娛樂化的信息,完全可以不關注或者直接屏蔽掉宣傳思想的內容;另一方面,信息平臺和商家為了迎合受眾,也樂於“投喂”各種娛樂化的“飼料”,進而吸引和掠奪大量的注意力。在這種情況下,相對嚴肅正經的宣傳思想內容要想真正進入受眾的接收渠道就非常困難,很容易陷入對空言說、自說自話的尷尬境地。

“泛娛樂”動搖人們尤其是青年群體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認同。在“泛娛樂”影響下,我們經常看到奇葩現象。比如,一些常常霸屏、演技平平,被戲稱為“面癱”的小鮮肉卻能有千萬粉絲的簇擁;幾乎沒有經典作品的女星卻能依靠炒作,成為娛樂圈矚目的焦點。

如此種種,其實是在灌輸拜金主義、享樂主義、消費至上、顏值比才華更重要、成名要趁早等不良价值觀念,這與傳統優秀文化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所倡導的內容相沖突甚至對立。這對個體和社會發展都是非常不利的,也給宣傳思想工作增添了一個糾偏的任務。

“泛娛樂”暗含著解構權威、娛樂至上的思想,導致宣傳思想工作被邊緣化、弱勢化。輿論引導的基本要求是具有傳播力、引導力、影響力、公信力,但是在“泛娛樂”盛行下,要做到這幾點是非常困難的。除了前面提到的難以觸及受眾等原因之外,習慣於娛樂的人群還有一種解構權威、娛樂至上的思想傾向。常見的質疑和惡搞英雄人物的現象,就是體現。加上“泛娛樂”的影響擴散面很廣,宣傳思想工作要真正發揮效果更是難上加難。


如何正確引導“泛娛樂”?


"


網紅霸屏、段子手當道……警惕“網絡泛娛樂”


生活中,有這樣一些現象令人側目 :手機跳出的彈窗,不是這個明星緋聞,就是“速看、震驚”這些標題黨;各類購物 APP 上網紅主播的傾情推薦,“打折”活動應接不暇……

在這個網紅霸屏、段子手當道的喧囂年代,一些人似乎心甘情願成為娛樂的附庸,沉溺於感官的刺激與激情。

以上種種,都折射了一個令人不安的現狀 :娛樂信息的風頭早已遠遠蓋過各類時政熱點。

我們不禁唏噓 :難道“網絡泛娛樂”真能使人“娛樂至死”?

“泛娛樂”因何產生?


網紅霸屏、段子手當道……警惕“網絡泛娛樂”


“泛娛樂”,簡言之就是所有行為都是娛樂化行為,所有公共話語都用娛樂化的方式表達。

“泛娛樂”之“泛”,不僅體現在娛樂向其他領域的拓展和滲透,如與娛樂圈明星相關信息擠佔政治、經濟和民生新聞的空間,嚴肅領域的新聞被戲謔化解讀,而且深刻體現在作為一種思潮對人們思維方式的影響。

長期沉溺於娛樂,習慣於獵奇、刺激的感官體驗,會使人們只關注娛樂信息,或者習慣從娛樂的角度去分析處理信息,很多本該深入思考、嚴肅討論的問題被娛樂化、簡單化、碎片化。

長此以往,可能會導致人們尤其是青年群體無法樹立正確的價值觀、缺乏社會擔當意識、喪失深度思考能力,甚至培養出青年對一切都“無所謂”的態度,使他們對本國的歷史文化也缺失敬畏尊重之心。

個體對娛樂的需求是“泛娛樂”出現的種子。出於監測生存環境的本能,個體對於未知的領域總會抱有好奇心和探求欲,如喜歡看稗官野史、聽奇聞異事等。普通人對公共事務的涉入程度較低,社會責任意識偏弱。這些都是人們願意轉向娛樂活動、接收娛樂信息的原因。

社會環境則是培植“泛娛樂”的溫床。我國網民規模巨大,各種手遊、媒體、app層出不窮,帶來了娛樂的便利性,人們隨時隨地都可以娛樂;娛樂形式也不限於傳統的電視劇、電影、音樂,手遊、網絡綜藝鋪天蓋地,給不同的人群提供了多樣化的選擇;傳播方式的改變,也增強了娛樂體驗,使娛樂參與感大大增強,以“追星”為例,在微博中與偶像互動,加入“粉絲後援會”為偶像宣傳,參與各種線下見面會都是過去所沒有的。

經濟利益則是“泛娛樂”的重要推手。在內容生產方面,媒體尤其是自媒體為了增加點擊量進行娛樂化推送或解讀,對“泛娛樂”起到推波助瀾的作用;在商品營銷中,商家熱衷通過包裝炒作各類明星、網紅賺取流量,推銷商品。

管理和引導的腳步跟不上娛樂產業的迅速擴張,則最終造成了娛樂的泛濫失控。這有一定的客觀因素,一是法律法規的制定有一套流程,需要一定時間,必然有滯後性。另外,各種互聯網社交軟件和平臺的井噴式發展也給監管造成巨大困。


“泛娛樂化”帶來的負面影響


網紅霸屏、段子手當道……警惕“網絡泛娛樂”


“泛娛樂”分散和掠奪受眾大量的注意力,導致宣傳思想工作難以觸及受眾。一方面,人們出於獵奇的本性、娛樂的需求,更願意接觸娛樂化的信息,完全可以不關注或者直接屏蔽掉宣傳思想的內容;另一方面,信息平臺和商家為了迎合受眾,也樂於“投喂”各種娛樂化的“飼料”,進而吸引和掠奪大量的注意力。在這種情況下,相對嚴肅正經的宣傳思想內容要想真正進入受眾的接收渠道就非常困難,很容易陷入對空言說、自說自話的尷尬境地。

“泛娛樂”動搖人們尤其是青年群體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認同。在“泛娛樂”影響下,我們經常看到奇葩現象。比如,一些常常霸屏、演技平平,被戲稱為“面癱”的小鮮肉卻能有千萬粉絲的簇擁;幾乎沒有經典作品的女星卻能依靠炒作,成為娛樂圈矚目的焦點。

如此種種,其實是在灌輸拜金主義、享樂主義、消費至上、顏值比才華更重要、成名要趁早等不良价值觀念,這與傳統優秀文化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所倡導的內容相沖突甚至對立。這對個體和社會發展都是非常不利的,也給宣傳思想工作增添了一個糾偏的任務。

“泛娛樂”暗含著解構權威、娛樂至上的思想,導致宣傳思想工作被邊緣化、弱勢化。輿論引導的基本要求是具有傳播力、引導力、影響力、公信力,但是在“泛娛樂”盛行下,要做到這幾點是非常困難的。除了前面提到的難以觸及受眾等原因之外,習慣於娛樂的人群還有一種解構權威、娛樂至上的思想傾向。常見的質疑和惡搞英雄人物的現象,就是體現。加上“泛娛樂”的影響擴散面很廣,宣傳思想工作要真正發揮效果更是難上加難。


如何正確引導“泛娛樂”?


網紅霸屏、段子手當道……警惕“網絡泛娛樂”


宣傳思想工作者全面應對“泛娛樂”挑戰,必須有足夠的憂患意識和強烈的緊迫感,下一階段做好宣傳思想工作,必須要在“破”和“立”上下足功夫。“破”是要對“泛娛樂”進行糾偏和引導;“立”則是要牢固樹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主導地位,培養人們的文化自信,自覺辨識和抵制過度娛樂化現象。

破除“泛娛樂”弊端,及時引導和糾偏過度娛樂化傾向。這一點主要是針對主流媒體而言的。作為宣傳思想工作的重要主體,主流媒體要有擔當,承擔起輿論引導的職責,對於過度娛樂的行為及時引導,甚至提出批評。主流媒體還應當重視和報道社會關注度高的問題,不要避重就輕,把輿論場拱手讓給自媒體和網絡大V。主流媒體有強大的示範作用,在報道評論和節目製作中更要以身作則,如果自身在“泛娛樂”中沒有守住邊界,就會造成更大的負面影響。

加強宣傳思想幹部隊伍建設,牢固樹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主導地位。改進創新宣傳思想工作方式,尤其要注重對青年人的宣傳思想工作;要重視宣傳技巧,承認和理解娛樂化的具有合理性的部分,寓教於樂,利用娛樂的形式、娛樂的渠道來做思想宣傳工作;重視年輕群體的心理、需求和反饋,改變高高在上的單向宣傳模式。

多出精品力作,培育文化自信,滿足人民群眾的精神文化需求。這一點非常關鍵。應當看到,“泛娛樂”的背後反映的其實是一個文化問題。文化是人民的精神家園,精神家園空虛,主旋律缺位,對本國優秀傳統文化和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缺乏瞭解、認同和自信,才導致娛樂的泛濫。在實際工作中,宣傳思想工作者不僅要“身入”,更要“心入”“情入”,用人民喜聞樂見的形式寫出有筋骨、有品質、有溫度的優秀作品。如果能有更多這樣的作品,一定能更好地解決“泛娛樂”下人們文化生活中出現的“有意思、沒意義”,“填得飽、沒營養”的問題,更好地幫助青年一代樹立文化自信,喚起他們對社會的責任與擔當。


選自 | 人民論壇雜誌7月中

原標題 | “泛娛樂”的滋生土壤與現實危害

作者 | 中國人民大學新聞學院教授,中國人民大學馬克思主義新聞觀研究中心主任、博導 鄧紹根

中國人民大學新聞學院研究生羅詩婷對本文亦有貢獻

內容略有刪減

轉載請註明來源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