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園會“中國館日”活動週四舉行,中國館日均客流超4萬

新京報快訊(記者 吳為)2019年中國北京世界園藝博覽會中國國家館日活動將在6月6日(本週四)舉行。

媯汭劇場將舉行《錦繡中國》文藝演出

6月6日上午,中方領導人、有關國際組織負責人、國際參展方、國內外工商界代表、園藝界知名專家以及各部委、各地方等約950名受邀代表將出席館日儀式並觀看文藝演出。演出結束後,中外重要嘉賓將赴中國館巡館,並參觀中外花卉展。

文藝演出《錦繡中國》將在園區媯汭劇場舉行,包括鼓樂舞、無伴奏合唱、交響京劇芭蕾《梨花頌》、箜篌、花仙與插花表演《花團錦簇》,以及竹樂團演奏等節目。演出以“綠色生活美麗家園”為主題,以綠色、低碳、環保為創意理念,結合“古意新風”的設計靈感和中國古典文化元素,營造多民族團結友愛、中西方藝術交融的良好氛圍。

文藝演出結束後,出席館日活動的中外嘉賓將共同參觀有代表性的國際和國內展園。“國際展園中,既有展示多彩園藝文化和生活方式的建築園藝,也有表現現代園藝技術和發展成就的科技園藝,還有返璞歸真、強調田園本色的傳統園藝。國內展園則生動體現了我國園林園藝發展水平,全面展示了各地區生態文明建設最新成果。”中國國際商會祕書長、北京世園會中國館政府總代表於健龍介紹。

世園會“中國館日”活動週四舉行,中國館日均客流超4萬

世園會中國館航拍圖。攝影/新京報記者 彭子洋

中國館每日入館客流近41000人次

北京世園局副局長、中國館館長葉大華介紹,北京世園會4月29日開園以來,園區各部門協同配合、熱情服務,整體運行工作平穩有序。截至昨天(6月2日),北京世園會累計接待遊客181.67萬人次,“四館”累計參觀447.8萬人次,其中中國館累計參觀136萬人次,國際館累計參觀136.7萬人次,生活體驗館累計參觀95萬人次,植物館累計參觀79萬人次。

葉大華介紹,截至6月2日,世園會中國館總計入館1363420人,每日日均客流量穩定在近41000人次,特殊日迎來客流高峰,其中5月2日達到峰值64027人次。

為做好遊客服務工作,中國館排隊區搭建450平米遮陽棚,安放遮陽傘37把,同時在序廳服務檯配備小藥箱。分別於東廳、西廳設置AED自動救助機2臺;啟用綠色通道,方便75週歲及以上老人、嬰兒和殘障人士入館。

鏈接:

世園會中國館展覽介紹

中國館的展覽部分,以“生生不息,錦繡中華”為展示理念,展覽形式綜合運用實物展陳與場景再現、傳統園藝手法與數字新媒體相結合的形式,展示我國生態文明建設理念、成就、地域特色和世界影響。

展覽涵蓋四大展區:包括中國生態文化展區、中國省區市園藝產業成就展區、中國園藝類高校及科研單位科研成果展區和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插花藝術展區。通過四大展區,展示生態文化,共謀全球生態文明建設;展示各省區市園藝產業發展、園藝科技創新以及高新成果;展示科研單位代表國際領先水平的技術、與百姓生活緊密相關的綠色發展成果、中國原創的園藝產業科技成果等;展示中國傳統插花經典作品、傳承與創新中國傳統文化。

位於中國館地下一層的是中國生態文化展區。該展區以“生生不息”為主題,共分六個部分,分別是“天地人和”“四時景和”“山水和鳴”“春江風和”“祥和逸居”“和而共生”,取“六和同春”的吉祥寓意,探尋中國生態文化發展理念。序廳的四周牆面採用全國各地運至而來的五色土壤,用改良的傳統工藝夯築而成,代表了大地;發光的亞克力棒組成了一片閃爍星空,代表了天空和宇宙;星星中含有植物種子,代表了生命。

天地人和廳展出以甲骨文中“園藝”的“藝”字為原型創作的主題雕塑,描摹了一個人屈膝種禾苗的場景,似乎告訴我們,是植物帶給中國先民關於藝術的最初靈感。周圍是以《詩經》植物為主題的展示。

四時景和廳以永生苔蘚作為材料再繪了宋代著名的《千里江山圖》,並結合多媒體演繹,使青山綠水煥發生機。

山水和鳴廳由水院和山廳組成。“水院”展示中國園藝發展史上24件具有里程碑意義的事件。“山廳”介紹中國的珍稀特色植物,並繪製了對世界有著重要影響的37種中國植物。

春江風和廳與《千里江山圖》相呼應,展示了以《富春山居圖》為主題的光影裝置。表達了中國人自古以來所推崇的“可望、可行、可遊、可居”的理想人居環境。

祥和逸居廳內容來自《十八學士圖》和《圓明園四十景圖》,將古代畫卷與現代動態數字展示形式相結合,實現三維立體國畫效果,感受古人端坐於松竹花卉之中,談書論畫、撫琴對弈。

和而共生廳展出大型折屏連接而成的動態“藍圖”,綜合展現了美麗中國的建設成果。“藍圖”以習總書記的重要講話和古典名句為引導,選取了12處中國當代生態文明保護和建設的典範性成果。

新京報記者 吳為 攝影 彭子洋 見習編輯 丁天 校對 李銘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