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成公主進藏,改變了西藏的什麼?

文成公主 松贊干布 建築 風水 騎行在西藏的路上 2017-05-14

西藏《西藏鎮魔圖

文成公主進藏,改變了西藏的什麼?

攝於西藏博物館

上面畫著的是一個躺著的魔女,魔女身上則是山川河流,宮殿廟宇的位置圖,對於這張唐卡,有很多解釋,但都不能完全讓人信服,最終成了千古之謎。畫面中魔女雖然長著長長的指甲和兩顆外突的門牙,但其形象並不那麼可怖。相反,魔女畫得異常豐滿,有脈有肉,似乎血液還在流動。而又帶一點曲線之美,雖然說不上什麼“絕美婦人”,但也並不讓人十分厭惡。

文成公主進藏,改變了西藏的什麼?

魔女仰臥圖示意圖

文成公主進藏,改變了西藏的什麼?

西藏地形圖

西藏博物館裡面展出有一幅《魔女仰臥圖》(又稱《西藏鎮魔圖》)的唐卡(複製品),該唐卡的真品是在上世紀90年代自治區文物管理委員會在整理羅布林卡文物時發現的,共有兩幅,大小、內容都一樣,畫面長152.5釐米,寬72釐米。畫面內容採用金、銀、瑪瑙、珊瑚、珍珠等多種礦物顏料和藏紅花、茜草、大黃等植物顏料繪製,顏料純度高,畫面效果濃烈而厚重,發現時還保持著豔麗的色彩。《魔女仰臥圖》構思巧妙,細密的線條和豐富的色彩既描繪了高山、河流及谷地,又能使魔女的身軀、五官清晰地呈現出來。

西藏地形是魔女之形的傳說,可以遠溯到公元7世紀文成公主進藏的時代,通過該圖可以大致對西藏的地形和寺廟的形成有較為形象的瞭解,所以在這裡對《魔女仰臥圖》進行點介紹:《魔女仰臥圖》圖上的女魔裸體仰臥,雙腳微曲,左腿遮住陰部。魔女右臂上舉,手腕下垂;左臂上抬,手腕彎過頭頂。身上有山有水,脈絡清晰,全身各處修建了許多大小寺廟。女魔呈頭東腳西仰臥,其心臟在西藏政治、經濟、文化的中心首府拉薩。

傳說1300多年前,文成公主嫁入藏地時,依據中原的《八十種五行算觀察法》來細推觀察,堪輿和推算出了西藏的地形地貌,猶如一個仰臥的羅剎女魔形狀,拉薩的臥塘湖就是女魔的心臟部位,湖水則是羅剎女魔湧動的血液。而拉薩城內兩座高聳的山峰,紅山和藥王山便是羅剎女魔豐滿堅挺的兩個乳房,也是女魔心竅和血脈的命根所在。它的四周各有一座龜狀山峰,就像是羅剎女魔的血盆大口;紅山和藥王二山一起一伏好似獅子尾相連,這個地方據說就是羅剎女魔發嗔心侵害生靈的地方。由於松贊干布在布達拉紅山和藥王山修建了兩座王宮,所以鎮住了女魔的心骨和氣脈。

雖然拉薩這個地方形似八瓣蓮花,四周八寶呈祥,天空八輻輪轉,是吉祥殊勝的寶地;但凡有吉祥的寶地,也必有惡魔地煞破壞作祟,因而必須在拉薩和西藏各地修建佛寺、佛塔,供奉佛祖釋迦牟尼聖像,以鎮伏威懾妖魔鬼怪,才能對雪域西藏帶來無量的功德。

相傳當時的藏王松贊干布認為,東西方有水怪兀立狀地煞作怪,需要鎮海螺塔;東面的上部沙谷有女魔張臂狀之地煞,需要鎮以大自在天陽舉塔;南面珠卡賽有烏龜攝食狀之地煞,需要鎮以大鵬鳥啄塔;西面的樺林山有黑魔嘹望狀之地煞,需要鎮以黃色佛塔;北面娘佔至杜岱之間的山巒中有大象入陣狀之地煞,而靠山巒西面的甘丹湖則有厲鬼出沒的通道,則需要分別鎮之以石獅與白塔;在西面的藥王山上有女魔窟,需要修建怙主聖像;在北面的若冒切的草甸上有龍王畏怖宮,需要供奉佛主釋迦牟尼聖像

文成公主占卜後確認需要調理拉薩及其附近的風水,才能使西藏長治久安,於是先在布達拉紅山上已修建了王宮(即布達拉宮),鎮住了女魔的心血要害;當時大昭寺所在地周圍是一片沼澤,沼澤中心有一湖泊----臥塘湖,即女魔的心臟,尼紀赤尊依照文成公主的推算,以山羊駝山,填平了臥塘湖,在其上建大昭寺,供奉佛像,鎮了女魔的心骨。藏語稱山羊為“惹”,稱土為“薩”,為紀念建寺,佛殿初名“惹薩”,後來城市的名字也演化為“拉薩”

於是,松贊干布和文成公主多次商議,並縝密堪輿推算後,決定在女魔的頭、肩、肘、髖、膝、手、足等全身部位,修建了吐蕃歷史上著名的鎮魔十二寺,就像鍼灸一樣,據說這是鎮壓制伏女魔的十二個不移之釘。

鎮魔十二寺 又分為三大類:一.四大鎮邊寺 二.四大鎮節寺 三.四大鎮翼寺

一. 四大鎮邊寺:又稱鎮肢寺,分別修建在當時吐蕃王朝的四大重鎮衛藏四茹(當時的四個行政區劃)。  

 1、昌珠寺:修建在約茹女魔的左肩上。

寺廟位於今山南地區乃東縣昌珠區。地處雅礱河東岸,據說原為水池,水裡有妖魔作怪。藏王松贊干布變化神通,化作大鵬剪除水怪,水塘乾涸,在此建昌珠寺今猶存,建築規模宏大,寺內文物很多,系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2、噶澤寺:修建在伍茹女魔的右肩上。

寺廟位於今拉薩以東墨竹工卡縣境秀絨河與馬曲河匯合處,馬曲河東岸。據考證,這裡原有兩座古廟,一是松贊干布王紀芒薩赤姜所建,屬於四鎮邊大寺之一;一是赤松德贊王時蓮花先生大師收伏毒龍令其發誓保護佛法而為之修廟供祀。也有人認為,塘迦是鎮邊寺廟之一,後期為魯梅所重建。

  3、仲巴江寺:修建在茹拉女魔的左足上。

寺廟位於今日喀則地區拉孜與彭錯林交界處、古屬茹拉,今在拉孜縣境,位於雅魯藏布江之東。

4、藏昌寺:修建在葉茹女魔的右足上。

寺廟位於今日喀則南木林縣東南土布加地方的雅魯藏布江北岸。

二. 四大鎮節寺:又稱再鎮邊四寺,修建在女魔關節處。

5、洛扎昆廷寺:修建在女魔左肘上建。

該寺廟亦譯空廳寺,今名洛扎拉康。地在今山南洛扎縣境夏曲河與怒曲河匯合處。其南面接近不丹山。據稱,洛扎拉康是一個木頂的樸實且散亂的建築,後經擴建而宏偉,但依舊保持了其簡樸的特點。

 6、布曲寺:修建在工布女魔的右肘上。

該寺廟位於今林芝地區林芝縣布久區。該寺在鐵虎年(1930年)大地震中遭受嚴重破壞,後奉命修復,然建築和壁畫藝術今非昔比。

 7、江扎東哲寺:修建在女魔的左膝上。

該寺廟譯作頓拉康,地在今日喀則地區仲巴縣境。

 8、降真格傑寺:修建在女魔右膝上。

該寺廟譯作茲雲宏善寺,地在今日喀則地區吉隆縣南部,靠近中尼邊界處。

三. 四大鎮翼寺:

9、隆塘卓瑪寺:修建在康區女魔左掌心上。

該寺廟位於今四川甘孜藏族自治州鄧柯縣境,據說是延清弭約(即西夏)工匠建造。

 10、拉卜楞寺:修建在女魔右掌心上。

藏語稱“噶丹雪珠達爾傑扎西葉蘇旗衛林”,意為“足喜講修宏揚吉祥右旋洲”,簡稱為“拉章扎西旗”。

11、蔡日喜鐃卓瑪寺:修建在女魔的左足心上。

該寺廟位於今拉達克地區境內,原為西藏轄地。

 12、倉巴弄倫寺:修建在女魔的右足心上。

該寺廟位於藏北草原,系延請霍爾工匠建造。

《魔女仰臥圖》上描繪的寺廟及建築名稱全部以古藏文註明,經過時代變遷,一些寺廟只能在文獻裡讀到它們的名稱,現今的具體位置及名稱已很難考證,但也反映了西藏曆史上人們祈求天、地、人和諧一致的文化觀念。這些藏文史料生動地說明吐蕃時期的寺院建築藝術,吸收、學習和借鑑了不同地域、不同民族的建築技術及建築美學觀念,從而豐富發展了自己的建築理論和建築實踐,豐富了藏族的建築文化藝術。

以上寺院在藏族歷史上被稱為鎮翼四寺,共為十二鎮魔地。這些寺院,只是鎮伏女魔的主要寺院。據說,為了改變西藏的一些惡劣風水,完善八吉祥的相兆,在女魔的身體上還修建了許多大小寺院和佛塔。

相傳為了對治“地、水、風、火”四大災害,在東方修建了噶曲、崗曲、林曲三廟;在西方修建了古朗、興昆二寺;在北方修建了格日、巴日二寺;在南方修建了皇支琅卓寺和林塘寺。此外,還有扎葉巴等著名寺院,據說都具有震懾壓服女魔的巨大作用。

從“西藏鎮魔圖”的寺院位置來看,女魔羅剎的身體呈頭東腳西的仰臥,其心臟剛好是西藏政治、經濟、宗教和文化的中心拉薩。整體來看這幅具有神祕色彩的地圖,構圖巧妙,安排合理,其地理範圍不僅包括了吐蕃時期的衛藏四如(即四個行政區域),而且部分超出了現在的疆域,西到拉達克即今西藏阿里地區邊界,南抵不丹國境內,東到四川和青海藏族地區,北到羌塘即今天的西藏藏北和四川接壤的德格境內。

我們現在已無從考證這幅地圖形成的確切時間,但可以肯定吐蕃時代就已在西藏各地流傳。在這幅珍貴的唐卡繪畫中,藏族傳統的理性思維和神祕主義,民族起源的古老神話傳說與中原漢民族陰陽八卦的風水堪輿理論思想,歷史宗教的神性崇拜與浪漫主義的想象力得到了有機的結合與統一。生命、女性、大地、神性、歷史,完全以詩性的浪漫得到了充分的表現。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