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延是否是被冤枉的?

魏延 楊儀 諸葛亮 劉備 源稚生 2017-05-15

話說《三國演義》一百零五回寫道:諸葛亮在五丈原去世,按例應該由魏延代理軍事指揮權,魏延也做好了準備。但是楊儀根據諸葛亮的臨終安排,全軍撤回劍閣,並要求魏延殿後。魏延不願意接受,於是就和楊儀發牢騷,結果楊儀沒有理睬魏延,自己帶軍隊撤退了。魏延是否是被冤枉的?

這時候,魏延做了一生最不理智的行動,他帶領自己的軍隊,先行佔據了南谷口,不讓楊儀大軍通過,為此,雙方先後給後主上奏,稱對方反叛。結果大臣們都支持楊儀,就這樣,魏延的命運就此敲定。楊儀等部將何平向前斥責魏延:丞相屍骨未寒,你們怎麼敢作亂?然後魏延大軍散亂,魏延也逃去漢中,楊儀派馬岱追擊,殺了魏延。

魏延並沒有造反,他的死可矣看成是一個悲劇。自魏延加入劉備集團以來,他作戰勇敢,戰功卓著。史稱魏延“謀略出眾”“善養士卒,勇猛過人”,跟隨劉備和諸葛亮二十餘年,他身經百戰,數有戰功,很受劉備器重。公元219年,劉備稱漢中王,破格提拔魏延為鎮遠將軍,領漢中太守。把漢中大權交給了魏延。公元221年,魏延為鎮北將軍,此後魏延被封為都亭侯,丞相司馬,涼州刺史,後來被任命為徵西大將軍。

這麼一個為蜀漢政權出生入死的功臣,怎麼會背叛蜀漢呢?那些理由是不是過於牽強了?魏延是否是被冤枉的?

實際上作為蜀漢第一人漢中太守,他有很大的權力,也有很多機會,但是他並沒有做。一向有戰功,英勇作戰的魏延,在史實上並沒有反叛的意向,更沒有任何舉動。那麼為何最後魏延率軍搶先南歸呢?我認為一是為了制止楊儀違反他建議的錯誤行為;二是為了澄清自己,楊儀的做法也不見得是正確的。

《三國志.魏延傳》和《魏略》裡面記載魏延被殺的原因也是有很大區別的。《三國志》裡寫道:原延意不北降魏而南還者,但欲除殺儀等。平日與諸將不睦,時論比當代亮。本指如此,不便背叛。《魏略》則寫道:亮長吏楊儀素與延不和,見延攝行軍事俱為其害,乃張言延欲聚眾北附,遂率其眾攻延。延本無此心,不戰軍還,追而殺之。《三國志.楊儀傳》亦寫道:儀既領軍還,又誅討延,自以為功勳至大,宜當代亮秉政。人算不算天算,諸葛亮對楊儀早有提防,他臨終任命蔣琬接替自己。楊儀很不滿,憤恨不已。可見魏延背叛極有可能是楊儀冤枉的。魏延是否是被冤枉的?

魏延為人“性矜高”,而且他經常和諸葛亮唱反調,能提出自己的不同見解。他做人太過驕狂,嘗言“謂亮為膽怯,嘆恨己才用之不盡”。就這樣他不僅得不到位高權重,更得不到諸葛亮的信任,諸葛亮對他還產生了很深的成見。他做人鋒芒畢露,內心的傲慢導致了他待人接物也好不到哪去,最主要的是他和楊儀不和,導致諸葛亮去世後,自己被楊儀誣陷背叛而慘遭殺害。由此可見,魏延的背叛只是楊儀虛構的,並沒有什麼真實的證據,魏延之死只是人性的悲哀而已。如果你喜歡這篇文章,請訂閱“源稚生”。本文系作者原創,不盡之處請指正。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