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他心繫漢室矢志不移,他屢敗屢戰百折不撓,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

蜀漢後主建興六年春(公元228年),諸葛亮出祁山北伐,隴右諸郡一度紛紛叛降,但蜀軍馬謖部兵敗街亭,諸葛亮只得放棄天水南安,撤回漢中。

當年冬天,諸葛亮重整旗鼓,出散關再次北伐,蜀軍圍攻堅城陳倉不下,缺糧被迫撤回。

建興七年,蜀將陳式攻取臨近漢中的陰平、武都二郡,為支援該部諸葛亮親率主力進至建威城,魏軍不戰自退,蜀軍也退回漢中。

"

他心繫漢室矢志不移,他屢敗屢戰百折不撓,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

蜀漢後主建興六年春(公元228年),諸葛亮出祁山北伐,隴右諸郡一度紛紛叛降,但蜀軍馬謖部兵敗街亭,諸葛亮只得放棄天水南安,撤回漢中。

當年冬天,諸葛亮重整旗鼓,出散關再次北伐,蜀軍圍攻堅城陳倉不下,缺糧被迫撤回。

建興七年,蜀將陳式攻取臨近漢中的陰平、武都二郡,為支援該部諸葛亮親率主力進至建威城,魏軍不戰自退,蜀軍也退回漢中。

魏延必須死

建興八年,大將魏延西征進入羌中,與魏軍費瑤、郭淮部大戰。

建興九年春,諸葛亮率大軍再出祁山,數次擊敗魏軍張郃、郭淮、費曜諸部,司馬懿堅壁不戰,蜀軍運糧不濟被迫退兵。

建興十二年(西元234年)春,蜀漢大軍出斜谷,與司馬懿對峙於武功五丈原(今陝西省岐山縣),相持百餘日,諸葛亮病故於軍中,蜀軍退回。

從建興六年至建興十二年,七年間,蜀漢幾乎年年征戰,但是面對已有準備的關中魏軍,蜀軍數戰不利,歷年消耗無數人力物力,最終都打了水漂。

此後直到蜀漢滅亡的後主炎興元年(公元263年)前,近三十年間曹魏幾乎沒有對蜀發動過有效攻勢(蜀漢後主延熙7年,公元244年,魏大將軍曹爽進攻漢中,徒勞無功),如果不是後來姜維一而再再而三作死九伐中原,也許蜀漢還可以偏安更久。

所以說,名垂千古的諸葛丞相,實際上是空費糧餉一事無成的國蠹?

一、為何北伐

事情當然不是這樣。

復興漢室是蜀漢立國之本,反曹魏是政權合法性標誌。如果他們滿足於偏安一隅,不思進取,那就等於自我矮化為叛亂政權。人活一世還是要有精神追求的,升官發財自有更好機會,不見得非吊死在你劉家這棵歪脖子樹上。


"

他心繫漢室矢志不移,他屢敗屢戰百折不撓,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

蜀漢後主建興六年春(公元228年),諸葛亮出祁山北伐,隴右諸郡一度紛紛叛降,但蜀軍馬謖部兵敗街亭,諸葛亮只得放棄天水南安,撤回漢中。

當年冬天,諸葛亮重整旗鼓,出散關再次北伐,蜀軍圍攻堅城陳倉不下,缺糧被迫撤回。

建興七年,蜀將陳式攻取臨近漢中的陰平、武都二郡,為支援該部諸葛亮親率主力進至建威城,魏軍不戰自退,蜀軍也退回漢中。

魏延必須死

建興八年,大將魏延西征進入羌中,與魏軍費瑤、郭淮部大戰。

建興九年春,諸葛亮率大軍再出祁山,數次擊敗魏軍張郃、郭淮、費曜諸部,司馬懿堅壁不戰,蜀軍運糧不濟被迫退兵。

建興十二年(西元234年)春,蜀漢大軍出斜谷,與司馬懿對峙於武功五丈原(今陝西省岐山縣),相持百餘日,諸葛亮病故於軍中,蜀軍退回。

從建興六年至建興十二年,七年間,蜀漢幾乎年年征戰,但是面對已有準備的關中魏軍,蜀軍數戰不利,歷年消耗無數人力物力,最終都打了水漂。

此後直到蜀漢滅亡的後主炎興元年(公元263年)前,近三十年間曹魏幾乎沒有對蜀發動過有效攻勢(蜀漢後主延熙7年,公元244年,魏大將軍曹爽進攻漢中,徒勞無功),如果不是後來姜維一而再再而三作死九伐中原,也許蜀漢還可以偏安更久。

所以說,名垂千古的諸葛丞相,實際上是空費糧餉一事無成的國蠹?

一、為何北伐

事情當然不是這樣。

復興漢室是蜀漢立國之本,反曹魏是政權合法性標誌。如果他們滿足於偏安一隅,不思進取,那就等於自我矮化為叛亂政權。人活一世還是要有精神追求的,升官發財自有更好機會,不見得非吊死在你劉家這棵歪脖子樹上。


魏延必須死


蜀漢之於益州是外來政權,因此劉備和諸葛亮不僅要把北伐作為口號,還要實實在在作為國策執行。即使丞相身後諸人對北伐沒有真興趣,也要作秀以示重視——蔣琬曾組織研究出漢水攻上庸的可能,費禕也曾多次批准姜維萬人以下襲擾行動。

停止北伐當然可以省下大筆錢糧,但是這部分資源不見得會投入生產建設,改善國計民生增強綜合國力。

所謂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尤其是蜀漢這種外來政權,統治階級內部矛盾更加尖銳。想要關起門來“各顧各”,生產力發展必然趕不上需求擴張,內部各派必定會為搶資源打出狗腦子,省下的那些錢糧只會成為各方眼紅的爭奪目標,然後作為各方撕逼的彈藥被無意義消耗。所以“躲進小樓成一統”的美好幻想註定破產,與其留著這些錢糧當誘發動盪的禍亂之源,還不如投入對外征伐,雖然產出前景不看好,但至少有利於內部安定團結。

二、利益均沾

大軍出征日費千金,要消耗海量資源,雖說有國家會帳,但羊毛出在羊身上,最終還是社會各階層買單。奪人錢財如殺人父母,沒有人會心甘情願放棄資源,除非有足夠補償。喊口號談情懷都是空的,真金白銀的利益才有意義,對統治階級來說,升官發財才是他們需要的。三國政權本質上都是軍政府,對於一票軍頭來說,不打仗拿什麼升官?軍功是加官晉爵的不二法門。

對丞相來說,憑藉掌握的策勳評估體制,能夠籠絡大批死忠。比如大將王平目不識丁,正常情況下勢必沉湎下僚一輩子沒有出頭之日,因軍功封侯官至鎮北大將軍。諸葛亮通過北伐,大大拓寬了益州寒門人士的仕途通道,培植了一個親荊襄的軍功貴族集團,有效分化了益州本土勢力。

"

他心繫漢室矢志不移,他屢敗屢戰百折不撓,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

蜀漢後主建興六年春(公元228年),諸葛亮出祁山北伐,隴右諸郡一度紛紛叛降,但蜀軍馬謖部兵敗街亭,諸葛亮只得放棄天水南安,撤回漢中。

當年冬天,諸葛亮重整旗鼓,出散關再次北伐,蜀軍圍攻堅城陳倉不下,缺糧被迫撤回。

建興七年,蜀將陳式攻取臨近漢中的陰平、武都二郡,為支援該部諸葛亮親率主力進至建威城,魏軍不戰自退,蜀軍也退回漢中。

魏延必須死

建興八年,大將魏延西征進入羌中,與魏軍費瑤、郭淮部大戰。

建興九年春,諸葛亮率大軍再出祁山,數次擊敗魏軍張郃、郭淮、費曜諸部,司馬懿堅壁不戰,蜀軍運糧不濟被迫退兵。

建興十二年(西元234年)春,蜀漢大軍出斜谷,與司馬懿對峙於武功五丈原(今陝西省岐山縣),相持百餘日,諸葛亮病故於軍中,蜀軍退回。

從建興六年至建興十二年,七年間,蜀漢幾乎年年征戰,但是面對已有準備的關中魏軍,蜀軍數戰不利,歷年消耗無數人力物力,最終都打了水漂。

此後直到蜀漢滅亡的後主炎興元年(公元263年)前,近三十年間曹魏幾乎沒有對蜀發動過有效攻勢(蜀漢後主延熙7年,公元244年,魏大將軍曹爽進攻漢中,徒勞無功),如果不是後來姜維一而再再而三作死九伐中原,也許蜀漢還可以偏安更久。

所以說,名垂千古的諸葛丞相,實際上是空費糧餉一事無成的國蠹?

一、為何北伐

事情當然不是這樣。

復興漢室是蜀漢立國之本,反曹魏是政權合法性標誌。如果他們滿足於偏安一隅,不思進取,那就等於自我矮化為叛亂政權。人活一世還是要有精神追求的,升官發財自有更好機會,不見得非吊死在你劉家這棵歪脖子樹上。


魏延必須死


蜀漢之於益州是外來政權,因此劉備和諸葛亮不僅要把北伐作為口號,還要實實在在作為國策執行。即使丞相身後諸人對北伐沒有真興趣,也要作秀以示重視——蔣琬曾組織研究出漢水攻上庸的可能,費禕也曾多次批准姜維萬人以下襲擾行動。

停止北伐當然可以省下大筆錢糧,但是這部分資源不見得會投入生產建設,改善國計民生增強綜合國力。

所謂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尤其是蜀漢這種外來政權,統治階級內部矛盾更加尖銳。想要關起門來“各顧各”,生產力發展必然趕不上需求擴張,內部各派必定會為搶資源打出狗腦子,省下的那些錢糧只會成為各方眼紅的爭奪目標,然後作為各方撕逼的彈藥被無意義消耗。所以“躲進小樓成一統”的美好幻想註定破產,與其留著這些錢糧當誘發動盪的禍亂之源,還不如投入對外征伐,雖然產出前景不看好,但至少有利於內部安定團結。

二、利益均沾

大軍出征日費千金,要消耗海量資源,雖說有國家會帳,但羊毛出在羊身上,最終還是社會各階層買單。奪人錢財如殺人父母,沒有人會心甘情願放棄資源,除非有足夠補償。喊口號談情懷都是空的,真金白銀的利益才有意義,對統治階級來說,升官發財才是他們需要的。三國政權本質上都是軍政府,對於一票軍頭來說,不打仗拿什麼升官?軍功是加官晉爵的不二法門。

對丞相來說,憑藉掌握的策勳評估體制,能夠籠絡大批死忠。比如大將王平目不識丁,正常情況下勢必沉湎下僚一輩子沒有出頭之日,因軍功封侯官至鎮北大將軍。諸葛亮通過北伐,大大拓寬了益州寒門人士的仕途通道,培植了一個親荊襄的軍功貴族集團,有效分化了益州本土勢力。

魏延必須死

對於荊襄集團,北伐是必須支持的。雖然他們入仕渠道比較暢通,不太依賴於軍功;但身處亂世,要維持統治地位,就必須把握軍事大權。而隨著時間推移,蜀軍士兵和基層軍官將不斷本土化,如果荊襄集團不能通過戰爭在軍中建立起威信,勢必被架空,到時候“槍桿子出政權”,得勢的益州集團必然反攻倒算。

即使對於那些消極不合作的益州大族,北伐也不是全無好處。這事說來不雅,丞相固然治軍有方,但蜀軍終歸是一支中世紀軍隊,不可能完全避免擄掠——第一次北伐失敗時,諸葛亮主力撤回同時,也遷移了西縣千餘家平民回漢中,實際就是掠奪人口,等待這些人的命運就是農奴。

漢末三國連年戰亂,人口損失極大,勞動力非常缺乏,人口是稀缺資源。蜀軍回師後有人以獲得大量人口為由向丞相祝賀,雖然不無奉迎之嫌,也說明這份人口收穫相當可觀。此後北伐雖無大功,但回撤更加從容,人口收穫自然更多。為了換取益州集團支持,這些收穫必然也會對他們有所分潤。

北伐戰略其實有深厚群眾基礎,統治階級各派絕大多數人出於不同考慮對此表示支持,反對聲浪相當微弱。諸葛亮有效的籠絡吸收了大批益州寒門優秀人才,基本解決了益州土著排外問題,為他身後蜀漢政壇數十年安定,打下了良好基礎——蜀漢後期名將、益州豪強代表張嶷甚至抱病主動請纓參加北伐,最後英勇犧牲在前線戰鬥中,可見已經有相當多益州人士認同蜀漢政權。

後來姜維九伐中原,因為不懂經濟,認識不到投入產出平衡問題,雖然取得一些戰術勝利,卻不能在進攻頂點前適時收手,最終轉勝為敗,不能帶回可觀戰利品。於是益州土著怨言漸多,前期已經趨於平息的保守主義、失敗主義、投降主義論調又甚囂塵上。

三、諸葛將略

陳壽有言道:“(諸葛)亮才於治戎為長奇謀為短”,於是有些人據此斷言,諸葛亮根本不會打仗。

這當然是誤解。

別的不說,單看蜀軍頻繁北伐,就知道他們雖然沒有很大收穫,但從來沒有遭受大敗。敵前撤退向來是兵學難點,稍有不慎就會全軍崩潰。諸葛亮在這方面做得非常出色,部署整齊完備,行軍有序不亂,敵軍不追則已,來追必能戰而勝之——第二次、第四次北伐撤退時回馬槍分別斬王雙、殺張郃。

當然,成功組織撤退只能說明丞相善於收拾殘局,作為軍事統帥,需要全面才能,不能只是一個撤退大師。

諸葛亮不是隻會撤退,他的進攻也打得有聲有色。伏擊王雙只是牛刀小試,再次伏擊張郃則顯示丞相指揮的蜀軍戰鬥力之強悍——張郃是宿將,部眾精銳,本來又不願意追擊,必然嚴防伏擊,不經一場激烈鏖戰,絕不可能戰勝並擊殺之。


"

他心繫漢室矢志不移,他屢敗屢戰百折不撓,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

蜀漢後主建興六年春(公元228年),諸葛亮出祁山北伐,隴右諸郡一度紛紛叛降,但蜀軍馬謖部兵敗街亭,諸葛亮只得放棄天水南安,撤回漢中。

當年冬天,諸葛亮重整旗鼓,出散關再次北伐,蜀軍圍攻堅城陳倉不下,缺糧被迫撤回。

建興七年,蜀將陳式攻取臨近漢中的陰平、武都二郡,為支援該部諸葛亮親率主力進至建威城,魏軍不戰自退,蜀軍也退回漢中。

魏延必須死

建興八年,大將魏延西征進入羌中,與魏軍費瑤、郭淮部大戰。

建興九年春,諸葛亮率大軍再出祁山,數次擊敗魏軍張郃、郭淮、費曜諸部,司馬懿堅壁不戰,蜀軍運糧不濟被迫退兵。

建興十二年(西元234年)春,蜀漢大軍出斜谷,與司馬懿對峙於武功五丈原(今陝西省岐山縣),相持百餘日,諸葛亮病故於軍中,蜀軍退回。

從建興六年至建興十二年,七年間,蜀漢幾乎年年征戰,但是面對已有準備的關中魏軍,蜀軍數戰不利,歷年消耗無數人力物力,最終都打了水漂。

此後直到蜀漢滅亡的後主炎興元年(公元263年)前,近三十年間曹魏幾乎沒有對蜀發動過有效攻勢(蜀漢後主延熙7年,公元244年,魏大將軍曹爽進攻漢中,徒勞無功),如果不是後來姜維一而再再而三作死九伐中原,也許蜀漢還可以偏安更久。

所以說,名垂千古的諸葛丞相,實際上是空費糧餉一事無成的國蠹?

一、為何北伐

事情當然不是這樣。

復興漢室是蜀漢立國之本,反曹魏是政權合法性標誌。如果他們滿足於偏安一隅,不思進取,那就等於自我矮化為叛亂政權。人活一世還是要有精神追求的,升官發財自有更好機會,不見得非吊死在你劉家這棵歪脖子樹上。


魏延必須死


蜀漢之於益州是外來政權,因此劉備和諸葛亮不僅要把北伐作為口號,還要實實在在作為國策執行。即使丞相身後諸人對北伐沒有真興趣,也要作秀以示重視——蔣琬曾組織研究出漢水攻上庸的可能,費禕也曾多次批准姜維萬人以下襲擾行動。

停止北伐當然可以省下大筆錢糧,但是這部分資源不見得會投入生產建設,改善國計民生增強綜合國力。

所謂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尤其是蜀漢這種外來政權,統治階級內部矛盾更加尖銳。想要關起門來“各顧各”,生產力發展必然趕不上需求擴張,內部各派必定會為搶資源打出狗腦子,省下的那些錢糧只會成為各方眼紅的爭奪目標,然後作為各方撕逼的彈藥被無意義消耗。所以“躲進小樓成一統”的美好幻想註定破產,與其留著這些錢糧當誘發動盪的禍亂之源,還不如投入對外征伐,雖然產出前景不看好,但至少有利於內部安定團結。

二、利益均沾

大軍出征日費千金,要消耗海量資源,雖說有國家會帳,但羊毛出在羊身上,最終還是社會各階層買單。奪人錢財如殺人父母,沒有人會心甘情願放棄資源,除非有足夠補償。喊口號談情懷都是空的,真金白銀的利益才有意義,對統治階級來說,升官發財才是他們需要的。三國政權本質上都是軍政府,對於一票軍頭來說,不打仗拿什麼升官?軍功是加官晉爵的不二法門。

對丞相來說,憑藉掌握的策勳評估體制,能夠籠絡大批死忠。比如大將王平目不識丁,正常情況下勢必沉湎下僚一輩子沒有出頭之日,因軍功封侯官至鎮北大將軍。諸葛亮通過北伐,大大拓寬了益州寒門人士的仕途通道,培植了一個親荊襄的軍功貴族集團,有效分化了益州本土勢力。

魏延必須死

對於荊襄集團,北伐是必須支持的。雖然他們入仕渠道比較暢通,不太依賴於軍功;但身處亂世,要維持統治地位,就必須把握軍事大權。而隨著時間推移,蜀軍士兵和基層軍官將不斷本土化,如果荊襄集團不能通過戰爭在軍中建立起威信,勢必被架空,到時候“槍桿子出政權”,得勢的益州集團必然反攻倒算。

即使對於那些消極不合作的益州大族,北伐也不是全無好處。這事說來不雅,丞相固然治軍有方,但蜀軍終歸是一支中世紀軍隊,不可能完全避免擄掠——第一次北伐失敗時,諸葛亮主力撤回同時,也遷移了西縣千餘家平民回漢中,實際就是掠奪人口,等待這些人的命運就是農奴。

漢末三國連年戰亂,人口損失極大,勞動力非常缺乏,人口是稀缺資源。蜀軍回師後有人以獲得大量人口為由向丞相祝賀,雖然不無奉迎之嫌,也說明這份人口收穫相當可觀。此後北伐雖無大功,但回撤更加從容,人口收穫自然更多。為了換取益州集團支持,這些收穫必然也會對他們有所分潤。

北伐戰略其實有深厚群眾基礎,統治階級各派絕大多數人出於不同考慮對此表示支持,反對聲浪相當微弱。諸葛亮有效的籠絡吸收了大批益州寒門優秀人才,基本解決了益州土著排外問題,為他身後蜀漢政壇數十年安定,打下了良好基礎——蜀漢後期名將、益州豪強代表張嶷甚至抱病主動請纓參加北伐,最後英勇犧牲在前線戰鬥中,可見已經有相當多益州人士認同蜀漢政權。

後來姜維九伐中原,因為不懂經濟,認識不到投入產出平衡問題,雖然取得一些戰術勝利,卻不能在進攻頂點前適時收手,最終轉勝為敗,不能帶回可觀戰利品。於是益州土著怨言漸多,前期已經趨於平息的保守主義、失敗主義、投降主義論調又甚囂塵上。

三、諸葛將略

陳壽有言道:“(諸葛)亮才於治戎為長奇謀為短”,於是有些人據此斷言,諸葛亮根本不會打仗。

這當然是誤解。

別的不說,單看蜀軍頻繁北伐,就知道他們雖然沒有很大收穫,但從來沒有遭受大敗。敵前撤退向來是兵學難點,稍有不慎就會全軍崩潰。諸葛亮在這方面做得非常出色,部署整齊完備,行軍有序不亂,敵軍不追則已,來追必能戰而勝之——第二次、第四次北伐撤退時回馬槍分別斬王雙、殺張郃。

當然,成功組織撤退只能說明丞相善於收拾殘局,作為軍事統帥,需要全面才能,不能只是一個撤退大師。

諸葛亮不是隻會撤退,他的進攻也打得有聲有色。伏擊王雙只是牛刀小試,再次伏擊張郃則顯示丞相指揮的蜀軍戰鬥力之強悍——張郃是宿將,部眾精銳,本來又不願意追擊,必然嚴防伏擊,不經一場激烈鏖戰,絕不可能戰勝並擊殺之。


魏延必須死


司馬懿對陣諸葛亮時,也屢戰不利,以致於只能祭出烏龜法,堅壁不戰,熬到蜀軍糧盡撤退。可見到丞相後期,他已經有把握在兵力相當情況下野戰擊破任何一部魏軍。

有人說,司馬懿不是打不過諸葛亮,而是他更高明,不戰而屈人之兵。

可是不要忘了,蜀軍是在魏國疆域內作戰,蹂躪的是魏國民生!即便諸葛亮軍紀嚴明不搞擄掠,戰事綿延必然要嚴重破壞國民經濟;不禦敵於國門之外,就是沒把握在戰場上直接打敗敵人,只能退而求其次。好比抗戰正面戰場,只有戰略防禦和戰略相持,原因無他,打不過鬼子不敢主動出擊而已。所謂“空間換時間”,是及其無奈的選擇——事實上要求司馬懿出戰的壓力很大,以致於他不得不借助皇帝命令平息。

也有人說,諸葛亮也許戰術戰役能力不錯,戰略上還是渣。

這就是典型的成敗論英雄了。請看建興十二年北伐,戰事從春天延續至八月,魏蜀兩軍相持百餘日,可見諸葛亮已經基本解決了糧食問題,大軍可以在關中長期堅持,北伐取得了階段性戰略成果。

四、北伐大計

我們應該重新認識丞相的戰略規劃:

雖然首次北伐受挫,但諸葛丞相併不灰心喪氣。天下事不如意者十之八九,失敗也在意料之中,到達目的不止一條路,無非是換成更艱險的途徑罷了。

魏國固然家大業大,國力幾倍乃至十幾倍與蜀漢,但是大有大的難處,曹魏佔據中原,就要承擔中央帝國的壓力,他的敵人幾倍於蜀漢所需要面對的——南方荊州揚州方向都要面對孫吳挑戰,遼東要警惕公孫康兄弟父子,北方要防備匈奴鮮卑,西北要綏靖羌氐;就戰略壓力而言,西南方向的蜀漢未必能排進前三。

蜀漢固然國小力弱,但地形封閉,不用太擔心外敵入侵,可以將絕大部分力量用於一個方向,完全可能在關隴戰場形成局部優勢。

建興六年冬的二次北伐,其實是一次戰略偵察。首次北伐儘管兵馬損失有限,但物資消耗巨大,在如此短時間內組織第二次遠征,顯然無法準備充分。蜀軍以數萬之眾攻魏將郝昭部千餘人據守的陳倉城不下,其實未盡全力,有數十倍兵力優勢,如果肯拼命搞“蟻附”攻城,拼著損失萬人,堆也堆下陳倉了。蜀軍糧秣不濟卻不死戰,是因為丞相打算測試魏軍救援速度,打了二十幾天援軍才到,就意味著魏國無力在關中駐紮重兵。蜀軍撤退本來就是計劃中的事,所以他們非常穩健的殺了個回馬槍,“魏將王雙率騎追亮,亮與戰,破之,斬雙”。

建興七年,蜀軍取陰平武都二郡,也是一次戰略誘敵行動——二郡近乎無人區,得之無喜,失之亦不必憂。攻取的目的就是看魏軍敢不敢來救,結果魏將郭淮只是虛晃一槍,“率眾欲擊(陳)式,亮自出至建威,淮退還”。

建興八年,“(魏)延西入羌中,魏後將軍費瑤、雍州刺史郭淮與延戰於陽谿,延大破淮等”(《三國志•蜀書十•魏延傳》),經此一戰丞相確定了,絕大多數魏軍機動能力不及蜀漢山地步兵,打運動戰蜀軍勝率很大。

建興九年,丞相率大軍出祁山,這才是真正意義的二次北伐。此戰蜀軍充分顯示了強大戰鬥力,在正面會戰中,先後擊敗魏將郭淮、費曜及主帥司馬懿本部。後來因軍糧不濟無奈撤退,又故伎重演回馬槍殲滅了魏軍最有戰鬥力的張郃部。

"

他心繫漢室矢志不移,他屢敗屢戰百折不撓,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

蜀漢後主建興六年春(公元228年),諸葛亮出祁山北伐,隴右諸郡一度紛紛叛降,但蜀軍馬謖部兵敗街亭,諸葛亮只得放棄天水南安,撤回漢中。

當年冬天,諸葛亮重整旗鼓,出散關再次北伐,蜀軍圍攻堅城陳倉不下,缺糧被迫撤回。

建興七年,蜀將陳式攻取臨近漢中的陰平、武都二郡,為支援該部諸葛亮親率主力進至建威城,魏軍不戰自退,蜀軍也退回漢中。

魏延必須死

建興八年,大將魏延西征進入羌中,與魏軍費瑤、郭淮部大戰。

建興九年春,諸葛亮率大軍再出祁山,數次擊敗魏軍張郃、郭淮、費曜諸部,司馬懿堅壁不戰,蜀軍運糧不濟被迫退兵。

建興十二年(西元234年)春,蜀漢大軍出斜谷,與司馬懿對峙於武功五丈原(今陝西省岐山縣),相持百餘日,諸葛亮病故於軍中,蜀軍退回。

從建興六年至建興十二年,七年間,蜀漢幾乎年年征戰,但是面對已有準備的關中魏軍,蜀軍數戰不利,歷年消耗無數人力物力,最終都打了水漂。

此後直到蜀漢滅亡的後主炎興元年(公元263年)前,近三十年間曹魏幾乎沒有對蜀發動過有效攻勢(蜀漢後主延熙7年,公元244年,魏大將軍曹爽進攻漢中,徒勞無功),如果不是後來姜維一而再再而三作死九伐中原,也許蜀漢還可以偏安更久。

所以說,名垂千古的諸葛丞相,實際上是空費糧餉一事無成的國蠹?

一、為何北伐

事情當然不是這樣。

復興漢室是蜀漢立國之本,反曹魏是政權合法性標誌。如果他們滿足於偏安一隅,不思進取,那就等於自我矮化為叛亂政權。人活一世還是要有精神追求的,升官發財自有更好機會,不見得非吊死在你劉家這棵歪脖子樹上。


魏延必須死


蜀漢之於益州是外來政權,因此劉備和諸葛亮不僅要把北伐作為口號,還要實實在在作為國策執行。即使丞相身後諸人對北伐沒有真興趣,也要作秀以示重視——蔣琬曾組織研究出漢水攻上庸的可能,費禕也曾多次批准姜維萬人以下襲擾行動。

停止北伐當然可以省下大筆錢糧,但是這部分資源不見得會投入生產建設,改善國計民生增強綜合國力。

所謂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尤其是蜀漢這種外來政權,統治階級內部矛盾更加尖銳。想要關起門來“各顧各”,生產力發展必然趕不上需求擴張,內部各派必定會為搶資源打出狗腦子,省下的那些錢糧只會成為各方眼紅的爭奪目標,然後作為各方撕逼的彈藥被無意義消耗。所以“躲進小樓成一統”的美好幻想註定破產,與其留著這些錢糧當誘發動盪的禍亂之源,還不如投入對外征伐,雖然產出前景不看好,但至少有利於內部安定團結。

二、利益均沾

大軍出征日費千金,要消耗海量資源,雖說有國家會帳,但羊毛出在羊身上,最終還是社會各階層買單。奪人錢財如殺人父母,沒有人會心甘情願放棄資源,除非有足夠補償。喊口號談情懷都是空的,真金白銀的利益才有意義,對統治階級來說,升官發財才是他們需要的。三國政權本質上都是軍政府,對於一票軍頭來說,不打仗拿什麼升官?軍功是加官晉爵的不二法門。

對丞相來說,憑藉掌握的策勳評估體制,能夠籠絡大批死忠。比如大將王平目不識丁,正常情況下勢必沉湎下僚一輩子沒有出頭之日,因軍功封侯官至鎮北大將軍。諸葛亮通過北伐,大大拓寬了益州寒門人士的仕途通道,培植了一個親荊襄的軍功貴族集團,有效分化了益州本土勢力。

魏延必須死

對於荊襄集團,北伐是必須支持的。雖然他們入仕渠道比較暢通,不太依賴於軍功;但身處亂世,要維持統治地位,就必須把握軍事大權。而隨著時間推移,蜀軍士兵和基層軍官將不斷本土化,如果荊襄集團不能通過戰爭在軍中建立起威信,勢必被架空,到時候“槍桿子出政權”,得勢的益州集團必然反攻倒算。

即使對於那些消極不合作的益州大族,北伐也不是全無好處。這事說來不雅,丞相固然治軍有方,但蜀軍終歸是一支中世紀軍隊,不可能完全避免擄掠——第一次北伐失敗時,諸葛亮主力撤回同時,也遷移了西縣千餘家平民回漢中,實際就是掠奪人口,等待這些人的命運就是農奴。

漢末三國連年戰亂,人口損失極大,勞動力非常缺乏,人口是稀缺資源。蜀軍回師後有人以獲得大量人口為由向丞相祝賀,雖然不無奉迎之嫌,也說明這份人口收穫相當可觀。此後北伐雖無大功,但回撤更加從容,人口收穫自然更多。為了換取益州集團支持,這些收穫必然也會對他們有所分潤。

北伐戰略其實有深厚群眾基礎,統治階級各派絕大多數人出於不同考慮對此表示支持,反對聲浪相當微弱。諸葛亮有效的籠絡吸收了大批益州寒門優秀人才,基本解決了益州土著排外問題,為他身後蜀漢政壇數十年安定,打下了良好基礎——蜀漢後期名將、益州豪強代表張嶷甚至抱病主動請纓參加北伐,最後英勇犧牲在前線戰鬥中,可見已經有相當多益州人士認同蜀漢政權。

後來姜維九伐中原,因為不懂經濟,認識不到投入產出平衡問題,雖然取得一些戰術勝利,卻不能在進攻頂點前適時收手,最終轉勝為敗,不能帶回可觀戰利品。於是益州土著怨言漸多,前期已經趨於平息的保守主義、失敗主義、投降主義論調又甚囂塵上。

三、諸葛將略

陳壽有言道:“(諸葛)亮才於治戎為長奇謀為短”,於是有些人據此斷言,諸葛亮根本不會打仗。

這當然是誤解。

別的不說,單看蜀軍頻繁北伐,就知道他們雖然沒有很大收穫,但從來沒有遭受大敗。敵前撤退向來是兵學難點,稍有不慎就會全軍崩潰。諸葛亮在這方面做得非常出色,部署整齊完備,行軍有序不亂,敵軍不追則已,來追必能戰而勝之——第二次、第四次北伐撤退時回馬槍分別斬王雙、殺張郃。

當然,成功組織撤退只能說明丞相善於收拾殘局,作為軍事統帥,需要全面才能,不能只是一個撤退大師。

諸葛亮不是隻會撤退,他的進攻也打得有聲有色。伏擊王雙只是牛刀小試,再次伏擊張郃則顯示丞相指揮的蜀軍戰鬥力之強悍——張郃是宿將,部眾精銳,本來又不願意追擊,必然嚴防伏擊,不經一場激烈鏖戰,絕不可能戰勝並擊殺之。


魏延必須死


司馬懿對陣諸葛亮時,也屢戰不利,以致於只能祭出烏龜法,堅壁不戰,熬到蜀軍糧盡撤退。可見到丞相後期,他已經有把握在兵力相當情況下野戰擊破任何一部魏軍。

有人說,司馬懿不是打不過諸葛亮,而是他更高明,不戰而屈人之兵。

可是不要忘了,蜀軍是在魏國疆域內作戰,蹂躪的是魏國民生!即便諸葛亮軍紀嚴明不搞擄掠,戰事綿延必然要嚴重破壞國民經濟;不禦敵於國門之外,就是沒把握在戰場上直接打敗敵人,只能退而求其次。好比抗戰正面戰場,只有戰略防禦和戰略相持,原因無他,打不過鬼子不敢主動出擊而已。所謂“空間換時間”,是及其無奈的選擇——事實上要求司馬懿出戰的壓力很大,以致於他不得不借助皇帝命令平息。

也有人說,諸葛亮也許戰術戰役能力不錯,戰略上還是渣。

這就是典型的成敗論英雄了。請看建興十二年北伐,戰事從春天延續至八月,魏蜀兩軍相持百餘日,可見諸葛亮已經基本解決了糧食問題,大軍可以在關中長期堅持,北伐取得了階段性戰略成果。

四、北伐大計

我們應該重新認識丞相的戰略規劃:

雖然首次北伐受挫,但諸葛丞相併不灰心喪氣。天下事不如意者十之八九,失敗也在意料之中,到達目的不止一條路,無非是換成更艱險的途徑罷了。

魏國固然家大業大,國力幾倍乃至十幾倍與蜀漢,但是大有大的難處,曹魏佔據中原,就要承擔中央帝國的壓力,他的敵人幾倍於蜀漢所需要面對的——南方荊州揚州方向都要面對孫吳挑戰,遼東要警惕公孫康兄弟父子,北方要防備匈奴鮮卑,西北要綏靖羌氐;就戰略壓力而言,西南方向的蜀漢未必能排進前三。

蜀漢固然國小力弱,但地形封閉,不用太擔心外敵入侵,可以將絕大部分力量用於一個方向,完全可能在關隴戰場形成局部優勢。

建興六年冬的二次北伐,其實是一次戰略偵察。首次北伐儘管兵馬損失有限,但物資消耗巨大,在如此短時間內組織第二次遠征,顯然無法準備充分。蜀軍以數萬之眾攻魏將郝昭部千餘人據守的陳倉城不下,其實未盡全力,有數十倍兵力優勢,如果肯拼命搞“蟻附”攻城,拼著損失萬人,堆也堆下陳倉了。蜀軍糧秣不濟卻不死戰,是因為丞相打算測試魏軍救援速度,打了二十幾天援軍才到,就意味著魏國無力在關中駐紮重兵。蜀軍撤退本來就是計劃中的事,所以他們非常穩健的殺了個回馬槍,“魏將王雙率騎追亮,亮與戰,破之,斬雙”。

建興七年,蜀軍取陰平武都二郡,也是一次戰略誘敵行動——二郡近乎無人區,得之無喜,失之亦不必憂。攻取的目的就是看魏軍敢不敢來救,結果魏將郭淮只是虛晃一槍,“率眾欲擊(陳)式,亮自出至建威,淮退還”。

建興八年,“(魏)延西入羌中,魏後將軍費瑤、雍州刺史郭淮與延戰於陽谿,延大破淮等”(《三國志•蜀書十•魏延傳》),經此一戰丞相確定了,絕大多數魏軍機動能力不及蜀漢山地步兵,打運動戰蜀軍勝率很大。

建興九年,丞相率大軍出祁山,這才是真正意義的二次北伐。此戰蜀軍充分顯示了強大戰鬥力,在正面會戰中,先後擊敗魏將郭淮、費曜及主帥司馬懿本部。後來因軍糧不濟無奈撤退,又故伎重演回馬槍殲滅了魏軍最有戰鬥力的張郃部。

魏延必須死

接下來諸葛亮精心準備了三年,終於用木牛流馬緩解了運糧問題。建興十二年春,蜀軍主力出斜谷,與司馬懿對峙於渭南,直至當年八月長達前後百餘日,可見此時軍糧已經不再嚴重困擾蜀軍了。蜀軍此次北伐還分兵進行屯田,以優惠政策招流民屯田(曹魏屯田制極其苛刻,用官牛官八民二,用私牛官七民三),到八月時第一茬新糧業已收穫,雖然還不能自給自足,但無疑大大減輕了後勤負擔。

有理由相信,如果丞相身體不出問題,蜀軍一定能堅持更長時間,甚至在關中修築城垣長期駐紮。到那個時候,雙方主客易位,魏軍進退兩難,主動出擊凶多吉少,繼續消耗下去只能眼睜睜看著蜀軍坐大。如果呼叫外部支援,殘破的關中無法供養大軍,後勤壓力就落到了曹魏一邊。接下來的劇本將變成,諸葛亮實踐“烏龜法”持重不戰,而魏明帝著急上火,畢竟戰爭是在曹家地盤進行,消耗錢糧是在虧他曹睿的棺材本。

甚至說蜀軍只需要分兵在此與司馬懿相持,主力可以再攻隴右,因為主動權在手,諸葛亮完全可以指東打西,充分疲憊魏軍。

無奈天不假年,正當諸葛亮準備重啟隴右攻略時,一病不起,年僅54歲,蜀漢北伐從此失去了絕好機會。諸葛亮的戰略其實已見成效,如果上天再讓他多活10年,成敗尚未可知。這樣,也就輪不到現代的網絡鍵盤俠對諸葛亮說三道四了。

寫在後面的話:

"

他心繫漢室矢志不移,他屢敗屢戰百折不撓,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

蜀漢後主建興六年春(公元228年),諸葛亮出祁山北伐,隴右諸郡一度紛紛叛降,但蜀軍馬謖部兵敗街亭,諸葛亮只得放棄天水南安,撤回漢中。

當年冬天,諸葛亮重整旗鼓,出散關再次北伐,蜀軍圍攻堅城陳倉不下,缺糧被迫撤回。

建興七年,蜀將陳式攻取臨近漢中的陰平、武都二郡,為支援該部諸葛亮親率主力進至建威城,魏軍不戰自退,蜀軍也退回漢中。

魏延必須死

建興八年,大將魏延西征進入羌中,與魏軍費瑤、郭淮部大戰。

建興九年春,諸葛亮率大軍再出祁山,數次擊敗魏軍張郃、郭淮、費曜諸部,司馬懿堅壁不戰,蜀軍運糧不濟被迫退兵。

建興十二年(西元234年)春,蜀漢大軍出斜谷,與司馬懿對峙於武功五丈原(今陝西省岐山縣),相持百餘日,諸葛亮病故於軍中,蜀軍退回。

從建興六年至建興十二年,七年間,蜀漢幾乎年年征戰,但是面對已有準備的關中魏軍,蜀軍數戰不利,歷年消耗無數人力物力,最終都打了水漂。

此後直到蜀漢滅亡的後主炎興元年(公元263年)前,近三十年間曹魏幾乎沒有對蜀發動過有效攻勢(蜀漢後主延熙7年,公元244年,魏大將軍曹爽進攻漢中,徒勞無功),如果不是後來姜維一而再再而三作死九伐中原,也許蜀漢還可以偏安更久。

所以說,名垂千古的諸葛丞相,實際上是空費糧餉一事無成的國蠹?

一、為何北伐

事情當然不是這樣。

復興漢室是蜀漢立國之本,反曹魏是政權合法性標誌。如果他們滿足於偏安一隅,不思進取,那就等於自我矮化為叛亂政權。人活一世還是要有精神追求的,升官發財自有更好機會,不見得非吊死在你劉家這棵歪脖子樹上。


魏延必須死


蜀漢之於益州是外來政權,因此劉備和諸葛亮不僅要把北伐作為口號,還要實實在在作為國策執行。即使丞相身後諸人對北伐沒有真興趣,也要作秀以示重視——蔣琬曾組織研究出漢水攻上庸的可能,費禕也曾多次批准姜維萬人以下襲擾行動。

停止北伐當然可以省下大筆錢糧,但是這部分資源不見得會投入生產建設,改善國計民生增強綜合國力。

所謂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尤其是蜀漢這種外來政權,統治階級內部矛盾更加尖銳。想要關起門來“各顧各”,生產力發展必然趕不上需求擴張,內部各派必定會為搶資源打出狗腦子,省下的那些錢糧只會成為各方眼紅的爭奪目標,然後作為各方撕逼的彈藥被無意義消耗。所以“躲進小樓成一統”的美好幻想註定破產,與其留著這些錢糧當誘發動盪的禍亂之源,還不如投入對外征伐,雖然產出前景不看好,但至少有利於內部安定團結。

二、利益均沾

大軍出征日費千金,要消耗海量資源,雖說有國家會帳,但羊毛出在羊身上,最終還是社會各階層買單。奪人錢財如殺人父母,沒有人會心甘情願放棄資源,除非有足夠補償。喊口號談情懷都是空的,真金白銀的利益才有意義,對統治階級來說,升官發財才是他們需要的。三國政權本質上都是軍政府,對於一票軍頭來說,不打仗拿什麼升官?軍功是加官晉爵的不二法門。

對丞相來說,憑藉掌握的策勳評估體制,能夠籠絡大批死忠。比如大將王平目不識丁,正常情況下勢必沉湎下僚一輩子沒有出頭之日,因軍功封侯官至鎮北大將軍。諸葛亮通過北伐,大大拓寬了益州寒門人士的仕途通道,培植了一個親荊襄的軍功貴族集團,有效分化了益州本土勢力。

魏延必須死

對於荊襄集團,北伐是必須支持的。雖然他們入仕渠道比較暢通,不太依賴於軍功;但身處亂世,要維持統治地位,就必須把握軍事大權。而隨著時間推移,蜀軍士兵和基層軍官將不斷本土化,如果荊襄集團不能通過戰爭在軍中建立起威信,勢必被架空,到時候“槍桿子出政權”,得勢的益州集團必然反攻倒算。

即使對於那些消極不合作的益州大族,北伐也不是全無好處。這事說來不雅,丞相固然治軍有方,但蜀軍終歸是一支中世紀軍隊,不可能完全避免擄掠——第一次北伐失敗時,諸葛亮主力撤回同時,也遷移了西縣千餘家平民回漢中,實際就是掠奪人口,等待這些人的命運就是農奴。

漢末三國連年戰亂,人口損失極大,勞動力非常缺乏,人口是稀缺資源。蜀軍回師後有人以獲得大量人口為由向丞相祝賀,雖然不無奉迎之嫌,也說明這份人口收穫相當可觀。此後北伐雖無大功,但回撤更加從容,人口收穫自然更多。為了換取益州集團支持,這些收穫必然也會對他們有所分潤。

北伐戰略其實有深厚群眾基礎,統治階級各派絕大多數人出於不同考慮對此表示支持,反對聲浪相當微弱。諸葛亮有效的籠絡吸收了大批益州寒門優秀人才,基本解決了益州土著排外問題,為他身後蜀漢政壇數十年安定,打下了良好基礎——蜀漢後期名將、益州豪強代表張嶷甚至抱病主動請纓參加北伐,最後英勇犧牲在前線戰鬥中,可見已經有相當多益州人士認同蜀漢政權。

後來姜維九伐中原,因為不懂經濟,認識不到投入產出平衡問題,雖然取得一些戰術勝利,卻不能在進攻頂點前適時收手,最終轉勝為敗,不能帶回可觀戰利品。於是益州土著怨言漸多,前期已經趨於平息的保守主義、失敗主義、投降主義論調又甚囂塵上。

三、諸葛將略

陳壽有言道:“(諸葛)亮才於治戎為長奇謀為短”,於是有些人據此斷言,諸葛亮根本不會打仗。

這當然是誤解。

別的不說,單看蜀軍頻繁北伐,就知道他們雖然沒有很大收穫,但從來沒有遭受大敗。敵前撤退向來是兵學難點,稍有不慎就會全軍崩潰。諸葛亮在這方面做得非常出色,部署整齊完備,行軍有序不亂,敵軍不追則已,來追必能戰而勝之——第二次、第四次北伐撤退時回馬槍分別斬王雙、殺張郃。

當然,成功組織撤退只能說明丞相善於收拾殘局,作為軍事統帥,需要全面才能,不能只是一個撤退大師。

諸葛亮不是隻會撤退,他的進攻也打得有聲有色。伏擊王雙只是牛刀小試,再次伏擊張郃則顯示丞相指揮的蜀軍戰鬥力之強悍——張郃是宿將,部眾精銳,本來又不願意追擊,必然嚴防伏擊,不經一場激烈鏖戰,絕不可能戰勝並擊殺之。


魏延必須死


司馬懿對陣諸葛亮時,也屢戰不利,以致於只能祭出烏龜法,堅壁不戰,熬到蜀軍糧盡撤退。可見到丞相後期,他已經有把握在兵力相當情況下野戰擊破任何一部魏軍。

有人說,司馬懿不是打不過諸葛亮,而是他更高明,不戰而屈人之兵。

可是不要忘了,蜀軍是在魏國疆域內作戰,蹂躪的是魏國民生!即便諸葛亮軍紀嚴明不搞擄掠,戰事綿延必然要嚴重破壞國民經濟;不禦敵於國門之外,就是沒把握在戰場上直接打敗敵人,只能退而求其次。好比抗戰正面戰場,只有戰略防禦和戰略相持,原因無他,打不過鬼子不敢主動出擊而已。所謂“空間換時間”,是及其無奈的選擇——事實上要求司馬懿出戰的壓力很大,以致於他不得不借助皇帝命令平息。

也有人說,諸葛亮也許戰術戰役能力不錯,戰略上還是渣。

這就是典型的成敗論英雄了。請看建興十二年北伐,戰事從春天延續至八月,魏蜀兩軍相持百餘日,可見諸葛亮已經基本解決了糧食問題,大軍可以在關中長期堅持,北伐取得了階段性戰略成果。

四、北伐大計

我們應該重新認識丞相的戰略規劃:

雖然首次北伐受挫,但諸葛丞相併不灰心喪氣。天下事不如意者十之八九,失敗也在意料之中,到達目的不止一條路,無非是換成更艱險的途徑罷了。

魏國固然家大業大,國力幾倍乃至十幾倍與蜀漢,但是大有大的難處,曹魏佔據中原,就要承擔中央帝國的壓力,他的敵人幾倍於蜀漢所需要面對的——南方荊州揚州方向都要面對孫吳挑戰,遼東要警惕公孫康兄弟父子,北方要防備匈奴鮮卑,西北要綏靖羌氐;就戰略壓力而言,西南方向的蜀漢未必能排進前三。

蜀漢固然國小力弱,但地形封閉,不用太擔心外敵入侵,可以將絕大部分力量用於一個方向,完全可能在關隴戰場形成局部優勢。

建興六年冬的二次北伐,其實是一次戰略偵察。首次北伐儘管兵馬損失有限,但物資消耗巨大,在如此短時間內組織第二次遠征,顯然無法準備充分。蜀軍以數萬之眾攻魏將郝昭部千餘人據守的陳倉城不下,其實未盡全力,有數十倍兵力優勢,如果肯拼命搞“蟻附”攻城,拼著損失萬人,堆也堆下陳倉了。蜀軍糧秣不濟卻不死戰,是因為丞相打算測試魏軍救援速度,打了二十幾天援軍才到,就意味著魏國無力在關中駐紮重兵。蜀軍撤退本來就是計劃中的事,所以他們非常穩健的殺了個回馬槍,“魏將王雙率騎追亮,亮與戰,破之,斬雙”。

建興七年,蜀軍取陰平武都二郡,也是一次戰略誘敵行動——二郡近乎無人區,得之無喜,失之亦不必憂。攻取的目的就是看魏軍敢不敢來救,結果魏將郭淮只是虛晃一槍,“率眾欲擊(陳)式,亮自出至建威,淮退還”。

建興八年,“(魏)延西入羌中,魏後將軍費瑤、雍州刺史郭淮與延戰於陽谿,延大破淮等”(《三國志•蜀書十•魏延傳》),經此一戰丞相確定了,絕大多數魏軍機動能力不及蜀漢山地步兵,打運動戰蜀軍勝率很大。

建興九年,丞相率大軍出祁山,這才是真正意義的二次北伐。此戰蜀軍充分顯示了強大戰鬥力,在正面會戰中,先後擊敗魏將郭淮、費曜及主帥司馬懿本部。後來因軍糧不濟無奈撤退,又故伎重演回馬槍殲滅了魏軍最有戰鬥力的張郃部。

魏延必須死

接下來諸葛亮精心準備了三年,終於用木牛流馬緩解了運糧問題。建興十二年春,蜀軍主力出斜谷,與司馬懿對峙於渭南,直至當年八月長達前後百餘日,可見此時軍糧已經不再嚴重困擾蜀軍了。蜀軍此次北伐還分兵進行屯田,以優惠政策招流民屯田(曹魏屯田制極其苛刻,用官牛官八民二,用私牛官七民三),到八月時第一茬新糧業已收穫,雖然還不能自給自足,但無疑大大減輕了後勤負擔。

有理由相信,如果丞相身體不出問題,蜀軍一定能堅持更長時間,甚至在關中修築城垣長期駐紮。到那個時候,雙方主客易位,魏軍進退兩難,主動出擊凶多吉少,繼續消耗下去只能眼睜睜看著蜀軍坐大。如果呼叫外部支援,殘破的關中無法供養大軍,後勤壓力就落到了曹魏一邊。接下來的劇本將變成,諸葛亮實踐“烏龜法”持重不戰,而魏明帝著急上火,畢竟戰爭是在曹家地盤進行,消耗錢糧是在虧他曹睿的棺材本。

甚至說蜀軍只需要分兵在此與司馬懿相持,主力可以再攻隴右,因為主動權在手,諸葛亮完全可以指東打西,充分疲憊魏軍。

無奈天不假年,正當諸葛亮準備重啟隴右攻略時,一病不起,年僅54歲,蜀漢北伐從此失去了絕好機會。諸葛亮的戰略其實已見成效,如果上天再讓他多活10年,成敗尚未可知。這樣,也就輪不到現代的網絡鍵盤俠對諸葛亮說三道四了。

寫在後面的話:

魏延必須死

諸葛亮準備自己的政治遺囑時,可能是非常矛盾的。一方面他已經看到了勝利的曙光,如果他把大軍交給魏延,很可能繼續堅持下去,就此取得穩固的關中橋頭堡,這樣北伐大業尚有可為。另一方面,他又明白魏延出身寒微,無法得到荊襄集團有力支持,如果魏延成為最高軍事統帥,必然造成蜀漢領導階層分裂,這是他無法承受的。所以丞相明知蔣琬費禕不能繼承北伐遺志,但為了整體安定團結,他無奈的犧牲了魏延。

這對諸葛亮來說,是一個非常無奈而又心痛的選擇。姜維的聲望尚不足以統御全軍,蔣琬、費禕雖然是他親信,但諸葛亮早已知道兩人並無北伐進取之心。唯一能繼承他遺志的偏偏只有魏延。魏延此人,如前所述,出身低微,是因為戰功卓著才被劉備破格提拔。而魏延卻有一個底層人平步青雲後常犯的毛病,自負才能過人,誰都不放在眼裡。所以史書記載的很清楚,魏延跟誰關係都不好,脾氣又大,人人避著他。其實關羽也是這個毛病,這類人能得士卒之心,但卻容易遭同僚忌恨。所以魏延自以為諸葛亮去世後,必定是他接班,其實只是痴心妄想。除了他之外,其他人沒人會願意。因此諸葛亮臨死前故意安排與魏延關係最差的楊儀主持退兵事宜,而魏延果然不服,意欲殺死楊儀,當他和楊儀互相告對方謀反的上表到達劉禪處時,大家都說楊儀好話,都說魏延不對。

如果諸葛亮活著,不但能駕馭魏延,更能保得魏延平安。但是諸葛亮一死,魏延反而會成為蜀國最大的不安因素。蜀國是個小國,三國時人和古人早有定論,完全依靠諸葛亮過人的才幹與魏國抗衡。小國最怕內部分裂,那就離滅亡不久了,諸葛亮深知此點。為了蜀國,別怪諸葛亮心狠,魏延必須死,只能死。

本文作者:鱷魚不哭,公眾號“這才是戰爭”加盟作者 ,未經作者本人及“這才是戰爭”允許,媒體、自媒體不得轉載,違者必追究法律責任,讀者歡迎轉發朋友圈。友情提示:本號已加入版權保護,任何敢於抄襲洗稿盜圖者,都將受到“視覺中國”式維權打擊,代價高昂,切勿因小失大,勿謂言之不預也。

公眾號作者簡介:王正興,新華社瞭望智庫特約軍事觀察員,原解放軍某野戰部隊軍官,曾在步兵分隊、司令部、後勤部等單位任職,致力於戰史學和戰術學研究,對軍隊戰術及非戰爭行動有個人獨到的理解。其著作《這才是戰爭》於2014年5月、6月,鳳凰衛視“開卷八分鐘”欄目分兩期推薦。他的公眾號名亦為“這才是戰爭”,歡迎關注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