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鼎記》韋小寶是怎樣人物,金庸先生為何要寫這麼一個人物?

第一,韋小寶是一個反俠的角色定位。陳家洛多有才、小寶就多文盲,郭靖有多忠實,小寶就多奸滑,楊過有多專情,小寶就多濫情,蕭峰有多英雄,小寶就多小人,令狐沖多豪氣,小寶就多猥瑣。看似四處逢源八面玲瓏,每番化險為夷卻是用謊言、諂媚、妥協和投機換來的。整體走向方面,金庸筆下的主角往往主導命運,至少要與命運周旋到底,但韋小寶每一步發展都著實被動。他主動做出的終於選擇只有兩次:開頭從揚州去北京、結尾從北京回揚州。在此之間,去宮裡偽裝小桂子是海大富所迫,加入天地會是被按在棗子桶裡扛去的,入神龍教是被方怡騙走的,跟隨九難是被她順手抓去了,去羅剎國是為躲避洪教主一步步捱到了東北,其他的行動要麼是受康熙任命、要麼是危機之中迫不得已。但正是韋小寶這逆來順受、欺軟怕硬、得寸進尺潑皮的性格,竟然如魚得水,無論在哪方勢力之中都身居要職,真是無賴當道,世風日下。

《鹿鼎記》韋小寶是怎樣人物,金庸先生為何要寫這麼一個人物?

第二,韋小寶是一個反武功的角色定位。小寶最擅長的“武功”是江湖中人最鄙視的招數,偷襲、石灰粉、蒙汗藥、短利刃、西洋槍。開頭由茅十八點明瞭,小寶也毫不在意,越使越熟,擒鰲拜,救師傅,屢試不爽,所向披靡,從而暗示名門正派在此書中毫無地位。典型江湖派別裡,只是提到了少林寺這個傳統上的武林泰斗。可惜泰斗也盡成小丑。少林寺十八羅漢除了能打,毫無長處。主持大師深明大義,在小寶這個偽韃子面前把武學大門緊緊關上。而著墨最多的是“武呆子”澄觀,空有一身絕世武功,卻絲毫不懂得運用之法。少林派如此,而其他門派也不用提了。每次臨敵,武功都不是決勝因素,唯有被小寶借來胡鬧泡妞“盡兒戲”。韋小寶完全不具備一個武林中人的基本素質,更別提對師門的忠誠度“老子師父拜了不少,海大富老烏龜是第一個,後來是陳總舵主師父,洪教主壽與天齊師父,洪夫人騷狐狸師父,小皇帝師父,澄觀師侄老和尚師父,九難美貌尼姑師父,可是一大串師父,沒一個教的工夫當真管用。”這些人裡不乏頂尖大高手,而其他引用來的人物如馮難敵、歸氏夫婦等更是厲害,然而他們武功得以施展的機會實在不多,最後下場都十分悲慘。

《鹿鼎記》韋小寶是怎樣人物,金庸先生為何要寫這麼一個人物?

第三,韋小寶是一個反感情的角色定位。武俠描寫是金庸小說的筋骨,情感線便是靈魂,之前的小說,只要一結拜變是生死兄弟,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但求同年同月同日死。韋小寶在書裡幾次結拜均是利益所趨,第一次是索額圖為了堵住韋小寶的嘴,假意結拜,而韋小寶倒是活學活用,轉眼就開始跟侍衛們稱兄道弟,跟楊溢之等結拜而收買人心。後來危急之下他跟桑結和格爾丹結拜,更是權宜之計,毫無真情實意。對於七位夫人,韋小寶也不過是為了她們美貌、抑或是因為在妓院養成的奇葩三觀而開始追求。除了雙兒勉強算上患難與共,其他幾位或是死纏爛打成功,或是莫名其妙壞了孕。在麗春院巫山雲雨之前,蘇荃虛情假意,方怡無情無義,阿珂殺心不滅,劍屏純良好騙,公主撒潑胡鬧,雙兒衷心辦事,曽柔只為湊數,實在找不出一個真心相愛的。要說登對,建寧這野公主倒是跟韋小寶這假太監最配了。只是兩人巫山雲雨在前,感情發展在後,爽快之至,劈面諷刺金書情侶柏拉圖式的愛情加朱羅家族式的糾纏。所以韋小寶對於金庸之前的小說裡的兄弟感情,和愛情的定位,是完全不一樣的!

《鹿鼎記》韋小寶是怎樣人物,金庸先生為何要寫這麼一個人物?

第四,金庸先生寫韋小寶,實則是寫康熙大帝。韋小寶以一己之力保護順治皇帝、擒住吳三桂之子、說退西藏蒙古兩大勢力、操縱羅剎國暴動、為臺灣民族請願、簽訂尼布楚條約、啥都要插一腳,簡直喪心病狂!韋小寶有這能耐?金庸先生不過是借韋小寶隻手來描寫康熙這個明君而已。金庸筆下的康熙是個極好的國家領導人,明辨是非,勤勞好學,有勇有謀,愛家愛民,少年老成,甚至可以說是書裡為數不多的性格完整的角色。

《鹿鼎記》韋小寶是怎樣人物,金庸先生為何要寫這麼一個人物?

第五,韋小寶是虛構的也是真實。在《鹿鼎記》中整個武俠世界已然顛三倒四,然而金庸先生筆鋒一轉,韋小寶再怎麼沒下限,終究是明白最基本的人心善惡和真情關懷,所以會毫不猶豫地救了小玄子兩次,逼迫之下也絕不將天地會趕盡殺絕,陳近南死時的悲切、與雙兒再會時的歡喜,也盡是真情流露。然而這樣一來,韋小寶就成了一個活生生的人,一個比任何性格出眾的英雄主角都要貼近現實的平庸小流氓。這樣的主角你無法代入,卻見過很多。翻過最後一頁,韋小寶甚至沒有一個明確的出身。他可以是任何人。韋小寶愛錢但慷慨大方,韋小寶看似市井無賴,內心比那些道貌岸然的偽君子卻又真實。俠客夢想不復存在,這便是最後的俠情幻滅。

《鹿鼎記》韋小寶是怎樣人物,金庸先生為何要寫這麼一個人物?

最後,《鹿鼎記》作為金庸先生的收山之作,描寫人物眾多,不是阿諛奉承的官場中人,便是粗豪張揚的漢子或者自大無能的小白臉,沒有痴心不改的情郎,沒有豪氣干雲的俠客,沒有精靈古怪的小妖女,也沒有陰險詭祕的老太婆,沒有寬厚穩重的高僧,沒有悽怨終生的寡婦,沒有凶狠毒辣的大惡人,也沒有苦衷難訴的倒黴蛋。好像對之前所有的俠客夢幻做出一個總結,十四部書幾十段情,上百年的武俠風波恩怨情,便以一場荒誕的嬉戲來收場。所以,小編認為這部書與其說寫韋小寶,還不如說寫康熙,康熙借韋小寶隻手做了幾乎所有的大事,比如說殺鰲拜,削三藩,收臺灣,逐沙俄等等。而金庸先生特意刻畫韋小寶這樣一個打破了所有俠客特徵的人物,可能是先生認為,國家繁榮昌盛,人民安居樂業,自然不再需要俠客,這或許是他的一種期盼。當然每個人的感受、理解、認知不同,這裡不做過多解讀。

《鹿鼎記》韋小寶是怎樣人物,金庸先生為何要寫這麼一個人物?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