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馬古道上最後的傳奇,巍山古城百年馬店的守望'

"
"
茶馬古道上最後的傳奇,巍山古城百年馬店的守望

"
茶馬古道上最後的傳奇,巍山古城百年馬店的守望

茶馬古道上最後的傳奇,巍山古城百年馬店的守望

巍山

美人遲暮 百年守望

Centennial Watch

文圖/大狗熊

"
茶馬古道上最後的傳奇,巍山古城百年馬店的守望

茶馬古道上最後的傳奇,巍山古城百年馬店的守望

巍山

美人遲暮 百年守望

Centennial Watch

文圖/大狗熊

茶馬古道上最後的傳奇,巍山古城百年馬店的守望

題 記

隨著現代交通的改變,馬幫在歷經千年的滄桑以後衰落是不可避免的。雲南大理的巍山古城,古街依舊,盛大媽的馬具店還在營業,只是那些馬具成為了遊客的收藏品;米大媽的馬店也還在開著,只是入住的旅客是乘汽車來的。馬幫的城市,沒有了馬,剩下的是一個遙遠的故事。

"
茶馬古道上最後的傳奇,巍山古城百年馬店的守望

茶馬古道上最後的傳奇,巍山古城百年馬店的守望

巍山

美人遲暮 百年守望

Centennial Watch

文圖/大狗熊

茶馬古道上最後的傳奇,巍山古城百年馬店的守望

題 記

隨著現代交通的改變,馬幫在歷經千年的滄桑以後衰落是不可避免的。雲南大理的巍山古城,古街依舊,盛大媽的馬具店還在營業,只是那些馬具成為了遊客的收藏品;米大媽的馬店也還在開著,只是入住的旅客是乘汽車來的。馬幫的城市,沒有了馬,剩下的是一個遙遠的故事。

茶馬古道上最後的傳奇,巍山古城百年馬店的守望

巍山是茶馬古道上的一個大站,到了巍山,馬幫就不用在野外“開亮”,而是住進馬店,享受一下難得的床鋪。特別是從滇南來的馬幫,多日的野外生活使這些趕馬的漢子對溫暖的被褥有著特別的念想,就如家中的女人一般。

"
茶馬古道上最後的傳奇,巍山古城百年馬店的守望

茶馬古道上最後的傳奇,巍山古城百年馬店的守望

巍山

美人遲暮 百年守望

Centennial Watch

文圖/大狗熊

茶馬古道上最後的傳奇,巍山古城百年馬店的守望

題 記

隨著現代交通的改變,馬幫在歷經千年的滄桑以後衰落是不可避免的。雲南大理的巍山古城,古街依舊,盛大媽的馬具店還在營業,只是那些馬具成為了遊客的收藏品;米大媽的馬店也還在開著,只是入住的旅客是乘汽車來的。馬幫的城市,沒有了馬,剩下的是一個遙遠的故事。

茶馬古道上最後的傳奇,巍山古城百年馬店的守望

巍山是茶馬古道上的一個大站,到了巍山,馬幫就不用在野外“開亮”,而是住進馬店,享受一下難得的床鋪。特別是從滇南來的馬幫,多日的野外生活使這些趕馬的漢子對溫暖的被褥有著特別的念想,就如家中的女人一般。

茶馬古道上最後的傳奇,巍山古城百年馬店的守望

"
茶馬古道上最後的傳奇,巍山古城百年馬店的守望

茶馬古道上最後的傳奇,巍山古城百年馬店的守望

巍山

美人遲暮 百年守望

Centennial Watch

文圖/大狗熊

茶馬古道上最後的傳奇,巍山古城百年馬店的守望

題 記

隨著現代交通的改變,馬幫在歷經千年的滄桑以後衰落是不可避免的。雲南大理的巍山古城,古街依舊,盛大媽的馬具店還在營業,只是那些馬具成為了遊客的收藏品;米大媽的馬店也還在開著,只是入住的旅客是乘汽車來的。馬幫的城市,沒有了馬,剩下的是一個遙遠的故事。

茶馬古道上最後的傳奇,巍山古城百年馬店的守望

巍山是茶馬古道上的一個大站,到了巍山,馬幫就不用在野外“開亮”,而是住進馬店,享受一下難得的床鋪。特別是從滇南來的馬幫,多日的野外生活使這些趕馬的漢子對溫暖的被褥有著特別的念想,就如家中的女人一般。

茶馬古道上最後的傳奇,巍山古城百年馬店的守望

茶馬古道上最後的傳奇,巍山古城百年馬店的守望

李成其攝

"
茶馬古道上最後的傳奇,巍山古城百年馬店的守望

茶馬古道上最後的傳奇,巍山古城百年馬店的守望

巍山

美人遲暮 百年守望

Centennial Watch

文圖/大狗熊

茶馬古道上最後的傳奇,巍山古城百年馬店的守望

題 記

隨著現代交通的改變,馬幫在歷經千年的滄桑以後衰落是不可避免的。雲南大理的巍山古城,古街依舊,盛大媽的馬具店還在營業,只是那些馬具成為了遊客的收藏品;米大媽的馬店也還在開著,只是入住的旅客是乘汽車來的。馬幫的城市,沒有了馬,剩下的是一個遙遠的故事。

茶馬古道上最後的傳奇,巍山古城百年馬店的守望

巍山是茶馬古道上的一個大站,到了巍山,馬幫就不用在野外“開亮”,而是住進馬店,享受一下難得的床鋪。特別是從滇南來的馬幫,多日的野外生活使這些趕馬的漢子對溫暖的被褥有著特別的念想,就如家中的女人一般。

茶馬古道上最後的傳奇,巍山古城百年馬店的守望

茶馬古道上最後的傳奇,巍山古城百年馬店的守望

李成其攝

茶馬古道上最後的傳奇,巍山古城百年馬店的守望

巍山曾經有許多馬店,分佈在城裡、城外,但隨著汽車取代了騾馬,這馬店也就消亡了。其實,消亡的只是馬,而不是店,不論是稱作賓館或者旅社,南來北往的人們還是要住在裡面,不同的只是馬廊變成了停車場。馬店變成旅社,在歷史的長河中只是短暫的瞬間;而在巍山古城裡,這一切剛剛過去三年。對於群山連綿的巍山縣,雖然馬幫在幾十年前就已經消失了,但生活在廣袤山區的人們,騾馬仍是他們必不可少的交通工具,每當田野裡收穫了一年的希望時,這希望就馱在騾馬的背上,去到縣城,把希望變成現實。於是,馬店這種千年前的生意就在古城裡頑強地存在著,直到2003年。

"
茶馬古道上最後的傳奇,巍山古城百年馬店的守望

茶馬古道上最後的傳奇,巍山古城百年馬店的守望

巍山

美人遲暮 百年守望

Centennial Watch

文圖/大狗熊

茶馬古道上最後的傳奇,巍山古城百年馬店的守望

題 記

隨著現代交通的改變,馬幫在歷經千年的滄桑以後衰落是不可避免的。雲南大理的巍山古城,古街依舊,盛大媽的馬具店還在營業,只是那些馬具成為了遊客的收藏品;米大媽的馬店也還在開著,只是入住的旅客是乘汽車來的。馬幫的城市,沒有了馬,剩下的是一個遙遠的故事。

茶馬古道上最後的傳奇,巍山古城百年馬店的守望

巍山是茶馬古道上的一個大站,到了巍山,馬幫就不用在野外“開亮”,而是住進馬店,享受一下難得的床鋪。特別是從滇南來的馬幫,多日的野外生活使這些趕馬的漢子對溫暖的被褥有著特別的念想,就如家中的女人一般。

茶馬古道上最後的傳奇,巍山古城百年馬店的守望

茶馬古道上最後的傳奇,巍山古城百年馬店的守望

李成其攝

茶馬古道上最後的傳奇,巍山古城百年馬店的守望

巍山曾經有許多馬店,分佈在城裡、城外,但隨著汽車取代了騾馬,這馬店也就消亡了。其實,消亡的只是馬,而不是店,不論是稱作賓館或者旅社,南來北往的人們還是要住在裡面,不同的只是馬廊變成了停車場。馬店變成旅社,在歷史的長河中只是短暫的瞬間;而在巍山古城裡,這一切剛剛過去三年。對於群山連綿的巍山縣,雖然馬幫在幾十年前就已經消失了,但生活在廣袤山區的人們,騾馬仍是他們必不可少的交通工具,每當田野裡收穫了一年的希望時,這希望就馱在騾馬的背上,去到縣城,把希望變成現實。於是,馬店這種千年前的生意就在古城裡頑強地存在著,直到2003年。

茶馬古道上最後的傳奇,巍山古城百年馬店的守望

下水壩就在拱辰樓的北面,應該是從前護城河的邊上。由於是“城外”,很少有遊客光顧這條滄桑的街道,巍山最後的馬店——李記世生客店默默地隱藏在小街裡。

"
茶馬古道上最後的傳奇,巍山古城百年馬店的守望

茶馬古道上最後的傳奇,巍山古城百年馬店的守望

巍山

美人遲暮 百年守望

Centennial Watch

文圖/大狗熊

茶馬古道上最後的傳奇,巍山古城百年馬店的守望

題 記

隨著現代交通的改變,馬幫在歷經千年的滄桑以後衰落是不可避免的。雲南大理的巍山古城,古街依舊,盛大媽的馬具店還在營業,只是那些馬具成為了遊客的收藏品;米大媽的馬店也還在開著,只是入住的旅客是乘汽車來的。馬幫的城市,沒有了馬,剩下的是一個遙遠的故事。

茶馬古道上最後的傳奇,巍山古城百年馬店的守望

巍山是茶馬古道上的一個大站,到了巍山,馬幫就不用在野外“開亮”,而是住進馬店,享受一下難得的床鋪。特別是從滇南來的馬幫,多日的野外生活使這些趕馬的漢子對溫暖的被褥有著特別的念想,就如家中的女人一般。

茶馬古道上最後的傳奇,巍山古城百年馬店的守望

茶馬古道上最後的傳奇,巍山古城百年馬店的守望

李成其攝

茶馬古道上最後的傳奇,巍山古城百年馬店的守望

巍山曾經有許多馬店,分佈在城裡、城外,但隨著汽車取代了騾馬,這馬店也就消亡了。其實,消亡的只是馬,而不是店,不論是稱作賓館或者旅社,南來北往的人們還是要住在裡面,不同的只是馬廊變成了停車場。馬店變成旅社,在歷史的長河中只是短暫的瞬間;而在巍山古城裡,這一切剛剛過去三年。對於群山連綿的巍山縣,雖然馬幫在幾十年前就已經消失了,但生活在廣袤山區的人們,騾馬仍是他們必不可少的交通工具,每當田野裡收穫了一年的希望時,這希望就馱在騾馬的背上,去到縣城,把希望變成現實。於是,馬店這種千年前的生意就在古城裡頑強地存在著,直到2003年。

茶馬古道上最後的傳奇,巍山古城百年馬店的守望

下水壩就在拱辰樓的北面,應該是從前護城河的邊上。由於是“城外”,很少有遊客光顧這條滄桑的街道,巍山最後的馬店——李記世生客店默默地隱藏在小街裡。

茶馬古道上最後的傳奇,巍山古城百年馬店的守望

我第一次去尋找這家客店是2006年,這店還在開著,沒有什麼顯赫的商標,牆上的字模糊不清,似乎是旅店、住宿一類。穿過長長的夾道,彷彿是一條時光的隧道,從靜謐的下水壩街上進入了百年前馬嘶人喧的世界。沒有什麼“客舍青青柳色新”的境界,因為這裡住的不是那些宦遊才子,而是粗豪的趕馬漢。

"
茶馬古道上最後的傳奇,巍山古城百年馬店的守望

茶馬古道上最後的傳奇,巍山古城百年馬店的守望

巍山

美人遲暮 百年守望

Centennial Watch

文圖/大狗熊

茶馬古道上最後的傳奇,巍山古城百年馬店的守望

題 記

隨著現代交通的改變,馬幫在歷經千年的滄桑以後衰落是不可避免的。雲南大理的巍山古城,古街依舊,盛大媽的馬具店還在營業,只是那些馬具成為了遊客的收藏品;米大媽的馬店也還在開著,只是入住的旅客是乘汽車來的。馬幫的城市,沒有了馬,剩下的是一個遙遠的故事。

茶馬古道上最後的傳奇,巍山古城百年馬店的守望

巍山是茶馬古道上的一個大站,到了巍山,馬幫就不用在野外“開亮”,而是住進馬店,享受一下難得的床鋪。特別是從滇南來的馬幫,多日的野外生活使這些趕馬的漢子對溫暖的被褥有著特別的念想,就如家中的女人一般。

茶馬古道上最後的傳奇,巍山古城百年馬店的守望

茶馬古道上最後的傳奇,巍山古城百年馬店的守望

李成其攝

茶馬古道上最後的傳奇,巍山古城百年馬店的守望

巍山曾經有許多馬店,分佈在城裡、城外,但隨著汽車取代了騾馬,這馬店也就消亡了。其實,消亡的只是馬,而不是店,不論是稱作賓館或者旅社,南來北往的人們還是要住在裡面,不同的只是馬廊變成了停車場。馬店變成旅社,在歷史的長河中只是短暫的瞬間;而在巍山古城裡,這一切剛剛過去三年。對於群山連綿的巍山縣,雖然馬幫在幾十年前就已經消失了,但生活在廣袤山區的人們,騾馬仍是他們必不可少的交通工具,每當田野裡收穫了一年的希望時,這希望就馱在騾馬的背上,去到縣城,把希望變成現實。於是,馬店這種千年前的生意就在古城裡頑強地存在著,直到2003年。

茶馬古道上最後的傳奇,巍山古城百年馬店的守望

下水壩就在拱辰樓的北面,應該是從前護城河的邊上。由於是“城外”,很少有遊客光顧這條滄桑的街道,巍山最後的馬店——李記世生客店默默地隱藏在小街裡。

茶馬古道上最後的傳奇,巍山古城百年馬店的守望

我第一次去尋找這家客店是2006年,這店還在開著,沒有什麼顯赫的商標,牆上的字模糊不清,似乎是旅店、住宿一類。穿過長長的夾道,彷彿是一條時光的隧道,從靜謐的下水壩街上進入了百年前馬嘶人喧的世界。沒有什麼“客舍青青柳色新”的境界,因為這裡住的不是那些宦遊才子,而是粗豪的趕馬漢。

茶馬古道上最後的傳奇,巍山古城百年馬店的守望

客店的主人叫米德潤,82歲的光陰浮現在她清瘦的臉上。米德潤老人出生在一個官宦人家,但這個家庭早已敗落了。她的曾祖父在大清朝的時候做過一任蒙化的父母官,據說是為官清廉,死後無錢回籍,米家就只有在巍山定居下來。到了米德潤的父親一代,這個家庭已經淪落到靠她的母親縫補漿洗為生了。

"
茶馬古道上最後的傳奇,巍山古城百年馬店的守望

茶馬古道上最後的傳奇,巍山古城百年馬店的守望

巍山

美人遲暮 百年守望

Centennial Watch

文圖/大狗熊

茶馬古道上最後的傳奇,巍山古城百年馬店的守望

題 記

隨著現代交通的改變,馬幫在歷經千年的滄桑以後衰落是不可避免的。雲南大理的巍山古城,古街依舊,盛大媽的馬具店還在營業,只是那些馬具成為了遊客的收藏品;米大媽的馬店也還在開著,只是入住的旅客是乘汽車來的。馬幫的城市,沒有了馬,剩下的是一個遙遠的故事。

茶馬古道上最後的傳奇,巍山古城百年馬店的守望

巍山是茶馬古道上的一個大站,到了巍山,馬幫就不用在野外“開亮”,而是住進馬店,享受一下難得的床鋪。特別是從滇南來的馬幫,多日的野外生活使這些趕馬的漢子對溫暖的被褥有著特別的念想,就如家中的女人一般。

茶馬古道上最後的傳奇,巍山古城百年馬店的守望

茶馬古道上最後的傳奇,巍山古城百年馬店的守望

李成其攝

茶馬古道上最後的傳奇,巍山古城百年馬店的守望

巍山曾經有許多馬店,分佈在城裡、城外,但隨著汽車取代了騾馬,這馬店也就消亡了。其實,消亡的只是馬,而不是店,不論是稱作賓館或者旅社,南來北往的人們還是要住在裡面,不同的只是馬廊變成了停車場。馬店變成旅社,在歷史的長河中只是短暫的瞬間;而在巍山古城裡,這一切剛剛過去三年。對於群山連綿的巍山縣,雖然馬幫在幾十年前就已經消失了,但生活在廣袤山區的人們,騾馬仍是他們必不可少的交通工具,每當田野裡收穫了一年的希望時,這希望就馱在騾馬的背上,去到縣城,把希望變成現實。於是,馬店這種千年前的生意就在古城裡頑強地存在著,直到2003年。

茶馬古道上最後的傳奇,巍山古城百年馬店的守望

下水壩就在拱辰樓的北面,應該是從前護城河的邊上。由於是“城外”,很少有遊客光顧這條滄桑的街道,巍山最後的馬店——李記世生客店默默地隱藏在小街裡。

茶馬古道上最後的傳奇,巍山古城百年馬店的守望

我第一次去尋找這家客店是2006年,這店還在開著,沒有什麼顯赫的商標,牆上的字模糊不清,似乎是旅店、住宿一類。穿過長長的夾道,彷彿是一條時光的隧道,從靜謐的下水壩街上進入了百年前馬嘶人喧的世界。沒有什麼“客舍青青柳色新”的境界,因為這裡住的不是那些宦遊才子,而是粗豪的趕馬漢。

茶馬古道上最後的傳奇,巍山古城百年馬店的守望

客店的主人叫米德潤,82歲的光陰浮現在她清瘦的臉上。米德潤老人出生在一個官宦人家,但這個家庭早已敗落了。她的曾祖父在大清朝的時候做過一任蒙化的父母官,據說是為官清廉,死後無錢回籍,米家就只有在巍山定居下來。到了米德潤的父親一代,這個家庭已經淪落到靠她的母親縫補漿洗為生了。

茶馬古道上最後的傳奇,巍山古城百年馬店的守望

"
茶馬古道上最後的傳奇,巍山古城百年馬店的守望

茶馬古道上最後的傳奇,巍山古城百年馬店的守望

巍山

美人遲暮 百年守望

Centennial Watch

文圖/大狗熊

茶馬古道上最後的傳奇,巍山古城百年馬店的守望

題 記

隨著現代交通的改變,馬幫在歷經千年的滄桑以後衰落是不可避免的。雲南大理的巍山古城,古街依舊,盛大媽的馬具店還在營業,只是那些馬具成為了遊客的收藏品;米大媽的馬店也還在開著,只是入住的旅客是乘汽車來的。馬幫的城市,沒有了馬,剩下的是一個遙遠的故事。

茶馬古道上最後的傳奇,巍山古城百年馬店的守望

巍山是茶馬古道上的一個大站,到了巍山,馬幫就不用在野外“開亮”,而是住進馬店,享受一下難得的床鋪。特別是從滇南來的馬幫,多日的野外生活使這些趕馬的漢子對溫暖的被褥有著特別的念想,就如家中的女人一般。

茶馬古道上最後的傳奇,巍山古城百年馬店的守望

茶馬古道上最後的傳奇,巍山古城百年馬店的守望

李成其攝

茶馬古道上最後的傳奇,巍山古城百年馬店的守望

巍山曾經有許多馬店,分佈在城裡、城外,但隨著汽車取代了騾馬,這馬店也就消亡了。其實,消亡的只是馬,而不是店,不論是稱作賓館或者旅社,南來北往的人們還是要住在裡面,不同的只是馬廊變成了停車場。馬店變成旅社,在歷史的長河中只是短暫的瞬間;而在巍山古城裡,這一切剛剛過去三年。對於群山連綿的巍山縣,雖然馬幫在幾十年前就已經消失了,但生活在廣袤山區的人們,騾馬仍是他們必不可少的交通工具,每當田野裡收穫了一年的希望時,這希望就馱在騾馬的背上,去到縣城,把希望變成現實。於是,馬店這種千年前的生意就在古城裡頑強地存在著,直到2003年。

茶馬古道上最後的傳奇,巍山古城百年馬店的守望

下水壩就在拱辰樓的北面,應該是從前護城河的邊上。由於是“城外”,很少有遊客光顧這條滄桑的街道,巍山最後的馬店——李記世生客店默默地隱藏在小街裡。

茶馬古道上最後的傳奇,巍山古城百年馬店的守望

我第一次去尋找這家客店是2006年,這店還在開著,沒有什麼顯赫的商標,牆上的字模糊不清,似乎是旅店、住宿一類。穿過長長的夾道,彷彿是一條時光的隧道,從靜謐的下水壩街上進入了百年前馬嘶人喧的世界。沒有什麼“客舍青青柳色新”的境界,因為這裡住的不是那些宦遊才子,而是粗豪的趕馬漢。

茶馬古道上最後的傳奇,巍山古城百年馬店的守望

客店的主人叫米德潤,82歲的光陰浮現在她清瘦的臉上。米德潤老人出生在一個官宦人家,但這個家庭早已敗落了。她的曾祖父在大清朝的時候做過一任蒙化的父母官,據說是為官清廉,死後無錢回籍,米家就只有在巍山定居下來。到了米德潤的父親一代,這個家庭已經淪落到靠她的母親縫補漿洗為生了。

茶馬古道上最後的傳奇,巍山古城百年馬店的守望

茶馬古道上最後的傳奇,巍山古城百年馬店的守望

1940年前後,一幕在舊中國屢見不鮮的場景也同樣在小小的蒙化縣上演了,年僅14歲,正在上小學的米德潤嫁給了一個比她大20多歲的男人。這個男人是蒙化最大的李氏馬店的唯一繼承人,同時還有著良好的文化背景,畢業於大理省立中學,擔任著小學的校長。這個男人作為家中的獨子,並不醉心於馬店的經營,而是要擺脫他卑微的出身,讀書、做官,完成一個暴發戶向書香門第的轉變,在中國這是一個家族必經的歷程。娶一個出生世家的女子,雖然這個世家已經沒落,這是李家的需要;而對米家來說,急於改變難以為繼的生計,只能把目光投向了有錢的馬店主,況且這個店主是一個文化人。就這樣,在一場近乎於交換的婚姻中,米德潤成為了李家的媳婦,從一個沒落世家的小姐變成了馬店的老闆娘。對於這個比她大了20多歲的男人,米德潤說:“他一輩子吹大煙,到80多歲才死的。”

"
茶馬古道上最後的傳奇,巍山古城百年馬店的守望

茶馬古道上最後的傳奇,巍山古城百年馬店的守望

巍山

美人遲暮 百年守望

Centennial Watch

文圖/大狗熊

茶馬古道上最後的傳奇,巍山古城百年馬店的守望

題 記

隨著現代交通的改變,馬幫在歷經千年的滄桑以後衰落是不可避免的。雲南大理的巍山古城,古街依舊,盛大媽的馬具店還在營業,只是那些馬具成為了遊客的收藏品;米大媽的馬店也還在開著,只是入住的旅客是乘汽車來的。馬幫的城市,沒有了馬,剩下的是一個遙遠的故事。

茶馬古道上最後的傳奇,巍山古城百年馬店的守望

巍山是茶馬古道上的一個大站,到了巍山,馬幫就不用在野外“開亮”,而是住進馬店,享受一下難得的床鋪。特別是從滇南來的馬幫,多日的野外生活使這些趕馬的漢子對溫暖的被褥有著特別的念想,就如家中的女人一般。

茶馬古道上最後的傳奇,巍山古城百年馬店的守望

茶馬古道上最後的傳奇,巍山古城百年馬店的守望

李成其攝

茶馬古道上最後的傳奇,巍山古城百年馬店的守望

巍山曾經有許多馬店,分佈在城裡、城外,但隨著汽車取代了騾馬,這馬店也就消亡了。其實,消亡的只是馬,而不是店,不論是稱作賓館或者旅社,南來北往的人們還是要住在裡面,不同的只是馬廊變成了停車場。馬店變成旅社,在歷史的長河中只是短暫的瞬間;而在巍山古城裡,這一切剛剛過去三年。對於群山連綿的巍山縣,雖然馬幫在幾十年前就已經消失了,但生活在廣袤山區的人們,騾馬仍是他們必不可少的交通工具,每當田野裡收穫了一年的希望時,這希望就馱在騾馬的背上,去到縣城,把希望變成現實。於是,馬店這種千年前的生意就在古城裡頑強地存在著,直到2003年。

茶馬古道上最後的傳奇,巍山古城百年馬店的守望

下水壩就在拱辰樓的北面,應該是從前護城河的邊上。由於是“城外”,很少有遊客光顧這條滄桑的街道,巍山最後的馬店——李記世生客店默默地隱藏在小街裡。

茶馬古道上最後的傳奇,巍山古城百年馬店的守望

我第一次去尋找這家客店是2006年,這店還在開著,沒有什麼顯赫的商標,牆上的字模糊不清,似乎是旅店、住宿一類。穿過長長的夾道,彷彿是一條時光的隧道,從靜謐的下水壩街上進入了百年前馬嘶人喧的世界。沒有什麼“客舍青青柳色新”的境界,因為這裡住的不是那些宦遊才子,而是粗豪的趕馬漢。

茶馬古道上最後的傳奇,巍山古城百年馬店的守望

客店的主人叫米德潤,82歲的光陰浮現在她清瘦的臉上。米德潤老人出生在一個官宦人家,但這個家庭早已敗落了。她的曾祖父在大清朝的時候做過一任蒙化的父母官,據說是為官清廉,死後無錢回籍,米家就只有在巍山定居下來。到了米德潤的父親一代,這個家庭已經淪落到靠她的母親縫補漿洗為生了。

茶馬古道上最後的傳奇,巍山古城百年馬店的守望

茶馬古道上最後的傳奇,巍山古城百年馬店的守望

1940年前後,一幕在舊中國屢見不鮮的場景也同樣在小小的蒙化縣上演了,年僅14歲,正在上小學的米德潤嫁給了一個比她大20多歲的男人。這個男人是蒙化最大的李氏馬店的唯一繼承人,同時還有著良好的文化背景,畢業於大理省立中學,擔任著小學的校長。這個男人作為家中的獨子,並不醉心於馬店的經營,而是要擺脫他卑微的出身,讀書、做官,完成一個暴發戶向書香門第的轉變,在中國這是一個家族必經的歷程。娶一個出生世家的女子,雖然這個世家已經沒落,這是李家的需要;而對米家來說,急於改變難以為繼的生計,只能把目光投向了有錢的馬店主,況且這個店主是一個文化人。就這樣,在一場近乎於交換的婚姻中,米德潤成為了李家的媳婦,從一個沒落世家的小姐變成了馬店的老闆娘。對於這個比她大了20多歲的男人,米德潤說:“他一輩子吹大煙,到80多歲才死的。”

茶馬古道上最後的傳奇,巍山古城百年馬店的守望

"
茶馬古道上最後的傳奇,巍山古城百年馬店的守望

茶馬古道上最後的傳奇,巍山古城百年馬店的守望

巍山

美人遲暮 百年守望

Centennial Watch

文圖/大狗熊

茶馬古道上最後的傳奇,巍山古城百年馬店的守望

題 記

隨著現代交通的改變,馬幫在歷經千年的滄桑以後衰落是不可避免的。雲南大理的巍山古城,古街依舊,盛大媽的馬具店還在營業,只是那些馬具成為了遊客的收藏品;米大媽的馬店也還在開著,只是入住的旅客是乘汽車來的。馬幫的城市,沒有了馬,剩下的是一個遙遠的故事。

茶馬古道上最後的傳奇,巍山古城百年馬店的守望

巍山是茶馬古道上的一個大站,到了巍山,馬幫就不用在野外“開亮”,而是住進馬店,享受一下難得的床鋪。特別是從滇南來的馬幫,多日的野外生活使這些趕馬的漢子對溫暖的被褥有著特別的念想,就如家中的女人一般。

茶馬古道上最後的傳奇,巍山古城百年馬店的守望

茶馬古道上最後的傳奇,巍山古城百年馬店的守望

李成其攝

茶馬古道上最後的傳奇,巍山古城百年馬店的守望

巍山曾經有許多馬店,分佈在城裡、城外,但隨著汽車取代了騾馬,這馬店也就消亡了。其實,消亡的只是馬,而不是店,不論是稱作賓館或者旅社,南來北往的人們還是要住在裡面,不同的只是馬廊變成了停車場。馬店變成旅社,在歷史的長河中只是短暫的瞬間;而在巍山古城裡,這一切剛剛過去三年。對於群山連綿的巍山縣,雖然馬幫在幾十年前就已經消失了,但生活在廣袤山區的人們,騾馬仍是他們必不可少的交通工具,每當田野裡收穫了一年的希望時,這希望就馱在騾馬的背上,去到縣城,把希望變成現實。於是,馬店這種千年前的生意就在古城裡頑強地存在著,直到2003年。

茶馬古道上最後的傳奇,巍山古城百年馬店的守望

下水壩就在拱辰樓的北面,應該是從前護城河的邊上。由於是“城外”,很少有遊客光顧這條滄桑的街道,巍山最後的馬店——李記世生客店默默地隱藏在小街裡。

茶馬古道上最後的傳奇,巍山古城百年馬店的守望

我第一次去尋找這家客店是2006年,這店還在開著,沒有什麼顯赫的商標,牆上的字模糊不清,似乎是旅店、住宿一類。穿過長長的夾道,彷彿是一條時光的隧道,從靜謐的下水壩街上進入了百年前馬嘶人喧的世界。沒有什麼“客舍青青柳色新”的境界,因為這裡住的不是那些宦遊才子,而是粗豪的趕馬漢。

茶馬古道上最後的傳奇,巍山古城百年馬店的守望

客店的主人叫米德潤,82歲的光陰浮現在她清瘦的臉上。米德潤老人出生在一個官宦人家,但這個家庭早已敗落了。她的曾祖父在大清朝的時候做過一任蒙化的父母官,據說是為官清廉,死後無錢回籍,米家就只有在巍山定居下來。到了米德潤的父親一代,這個家庭已經淪落到靠她的母親縫補漿洗為生了。

茶馬古道上最後的傳奇,巍山古城百年馬店的守望

茶馬古道上最後的傳奇,巍山古城百年馬店的守望

1940年前後,一幕在舊中國屢見不鮮的場景也同樣在小小的蒙化縣上演了,年僅14歲,正在上小學的米德潤嫁給了一個比她大20多歲的男人。這個男人是蒙化最大的李氏馬店的唯一繼承人,同時還有著良好的文化背景,畢業於大理省立中學,擔任著小學的校長。這個男人作為家中的獨子,並不醉心於馬店的經營,而是要擺脫他卑微的出身,讀書、做官,完成一個暴發戶向書香門第的轉變,在中國這是一個家族必經的歷程。娶一個出生世家的女子,雖然這個世家已經沒落,這是李家的需要;而對米家來說,急於改變難以為繼的生計,只能把目光投向了有錢的馬店主,況且這個店主是一個文化人。就這樣,在一場近乎於交換的婚姻中,米德潤成為了李家的媳婦,從一個沒落世家的小姐變成了馬店的老闆娘。對於這個比她大了20多歲的男人,米德潤說:“他一輩子吹大煙,到80多歲才死的。”

茶馬古道上最後的傳奇,巍山古城百年馬店的守望

茶馬古道上最後的傳奇,巍山古城百年馬店的守望

夾道很長,偏西的太陽躲在了飛簷的後面,黑暗中的夾道彷彿陰鬱起來,把兩個世界分隔開。外面是2006年,而裡面是1906年。客店是清末的時候開始開的,到米德潤是第三代,每一代都是女人來開,因為女人才能做飯。

"
茶馬古道上最後的傳奇,巍山古城百年馬店的守望

茶馬古道上最後的傳奇,巍山古城百年馬店的守望

巍山

美人遲暮 百年守望

Centennial Watch

文圖/大狗熊

茶馬古道上最後的傳奇,巍山古城百年馬店的守望

題 記

隨著現代交通的改變,馬幫在歷經千年的滄桑以後衰落是不可避免的。雲南大理的巍山古城,古街依舊,盛大媽的馬具店還在營業,只是那些馬具成為了遊客的收藏品;米大媽的馬店也還在開著,只是入住的旅客是乘汽車來的。馬幫的城市,沒有了馬,剩下的是一個遙遠的故事。

茶馬古道上最後的傳奇,巍山古城百年馬店的守望

巍山是茶馬古道上的一個大站,到了巍山,馬幫就不用在野外“開亮”,而是住進馬店,享受一下難得的床鋪。特別是從滇南來的馬幫,多日的野外生活使這些趕馬的漢子對溫暖的被褥有著特別的念想,就如家中的女人一般。

茶馬古道上最後的傳奇,巍山古城百年馬店的守望

茶馬古道上最後的傳奇,巍山古城百年馬店的守望

李成其攝

茶馬古道上最後的傳奇,巍山古城百年馬店的守望

巍山曾經有許多馬店,分佈在城裡、城外,但隨著汽車取代了騾馬,這馬店也就消亡了。其實,消亡的只是馬,而不是店,不論是稱作賓館或者旅社,南來北往的人們還是要住在裡面,不同的只是馬廊變成了停車場。馬店變成旅社,在歷史的長河中只是短暫的瞬間;而在巍山古城裡,這一切剛剛過去三年。對於群山連綿的巍山縣,雖然馬幫在幾十年前就已經消失了,但生活在廣袤山區的人們,騾馬仍是他們必不可少的交通工具,每當田野裡收穫了一年的希望時,這希望就馱在騾馬的背上,去到縣城,把希望變成現實。於是,馬店這種千年前的生意就在古城裡頑強地存在著,直到2003年。

茶馬古道上最後的傳奇,巍山古城百年馬店的守望

下水壩就在拱辰樓的北面,應該是從前護城河的邊上。由於是“城外”,很少有遊客光顧這條滄桑的街道,巍山最後的馬店——李記世生客店默默地隱藏在小街裡。

茶馬古道上最後的傳奇,巍山古城百年馬店的守望

我第一次去尋找這家客店是2006年,這店還在開著,沒有什麼顯赫的商標,牆上的字模糊不清,似乎是旅店、住宿一類。穿過長長的夾道,彷彿是一條時光的隧道,從靜謐的下水壩街上進入了百年前馬嘶人喧的世界。沒有什麼“客舍青青柳色新”的境界,因為這裡住的不是那些宦遊才子,而是粗豪的趕馬漢。

茶馬古道上最後的傳奇,巍山古城百年馬店的守望

客店的主人叫米德潤,82歲的光陰浮現在她清瘦的臉上。米德潤老人出生在一個官宦人家,但這個家庭早已敗落了。她的曾祖父在大清朝的時候做過一任蒙化的父母官,據說是為官清廉,死後無錢回籍,米家就只有在巍山定居下來。到了米德潤的父親一代,這個家庭已經淪落到靠她的母親縫補漿洗為生了。

茶馬古道上最後的傳奇,巍山古城百年馬店的守望

茶馬古道上最後的傳奇,巍山古城百年馬店的守望

1940年前後,一幕在舊中國屢見不鮮的場景也同樣在小小的蒙化縣上演了,年僅14歲,正在上小學的米德潤嫁給了一個比她大20多歲的男人。這個男人是蒙化最大的李氏馬店的唯一繼承人,同時還有著良好的文化背景,畢業於大理省立中學,擔任著小學的校長。這個男人作為家中的獨子,並不醉心於馬店的經營,而是要擺脫他卑微的出身,讀書、做官,完成一個暴發戶向書香門第的轉變,在中國這是一個家族必經的歷程。娶一個出生世家的女子,雖然這個世家已經沒落,這是李家的需要;而對米家來說,急於改變難以為繼的生計,只能把目光投向了有錢的馬店主,況且這個店主是一個文化人。就這樣,在一場近乎於交換的婚姻中,米德潤成為了李家的媳婦,從一個沒落世家的小姐變成了馬店的老闆娘。對於這個比她大了20多歲的男人,米德潤說:“他一輩子吹大煙,到80多歲才死的。”

茶馬古道上最後的傳奇,巍山古城百年馬店的守望

茶馬古道上最後的傳奇,巍山古城百年馬店的守望

夾道很長,偏西的太陽躲在了飛簷的後面,黑暗中的夾道彷彿陰鬱起來,把兩個世界分隔開。外面是2006年,而裡面是1906年。客店是清末的時候開始開的,到米德潤是第三代,每一代都是女人來開,因為女人才能做飯。

茶馬古道上最後的傳奇,巍山古城百年馬店的守望

老人正在把客房內散亂的被褥疊整齊,就像大賓館中訓練有素的服務員一樣,動作輕柔、規範。在老人的手上,被褥已經不知道疊過多少次,整整68年,整日就在單調的生活中打理著這個本不應屬於她的小店。簡陋的客房內,被褥乾淨。這樣的床位是2元一床,很適合山裡人的消費。其實對我們來說,如果能在這百年的老店裡住上一晚,又是什麼樣的感覺呢?我不知道。

"
茶馬古道上最後的傳奇,巍山古城百年馬店的守望

茶馬古道上最後的傳奇,巍山古城百年馬店的守望

巍山

美人遲暮 百年守望

Centennial Watch

文圖/大狗熊

茶馬古道上最後的傳奇,巍山古城百年馬店的守望

題 記

隨著現代交通的改變,馬幫在歷經千年的滄桑以後衰落是不可避免的。雲南大理的巍山古城,古街依舊,盛大媽的馬具店還在營業,只是那些馬具成為了遊客的收藏品;米大媽的馬店也還在開著,只是入住的旅客是乘汽車來的。馬幫的城市,沒有了馬,剩下的是一個遙遠的故事。

茶馬古道上最後的傳奇,巍山古城百年馬店的守望

巍山是茶馬古道上的一個大站,到了巍山,馬幫就不用在野外“開亮”,而是住進馬店,享受一下難得的床鋪。特別是從滇南來的馬幫,多日的野外生活使這些趕馬的漢子對溫暖的被褥有著特別的念想,就如家中的女人一般。

茶馬古道上最後的傳奇,巍山古城百年馬店的守望

茶馬古道上最後的傳奇,巍山古城百年馬店的守望

李成其攝

茶馬古道上最後的傳奇,巍山古城百年馬店的守望

巍山曾經有許多馬店,分佈在城裡、城外,但隨著汽車取代了騾馬,這馬店也就消亡了。其實,消亡的只是馬,而不是店,不論是稱作賓館或者旅社,南來北往的人們還是要住在裡面,不同的只是馬廊變成了停車場。馬店變成旅社,在歷史的長河中只是短暫的瞬間;而在巍山古城裡,這一切剛剛過去三年。對於群山連綿的巍山縣,雖然馬幫在幾十年前就已經消失了,但生活在廣袤山區的人們,騾馬仍是他們必不可少的交通工具,每當田野裡收穫了一年的希望時,這希望就馱在騾馬的背上,去到縣城,把希望變成現實。於是,馬店這種千年前的生意就在古城裡頑強地存在著,直到2003年。

茶馬古道上最後的傳奇,巍山古城百年馬店的守望

下水壩就在拱辰樓的北面,應該是從前護城河的邊上。由於是“城外”,很少有遊客光顧這條滄桑的街道,巍山最後的馬店——李記世生客店默默地隱藏在小街裡。

茶馬古道上最後的傳奇,巍山古城百年馬店的守望

我第一次去尋找這家客店是2006年,這店還在開著,沒有什麼顯赫的商標,牆上的字模糊不清,似乎是旅店、住宿一類。穿過長長的夾道,彷彿是一條時光的隧道,從靜謐的下水壩街上進入了百年前馬嘶人喧的世界。沒有什麼“客舍青青柳色新”的境界,因為這裡住的不是那些宦遊才子,而是粗豪的趕馬漢。

茶馬古道上最後的傳奇,巍山古城百年馬店的守望

客店的主人叫米德潤,82歲的光陰浮現在她清瘦的臉上。米德潤老人出生在一個官宦人家,但這個家庭早已敗落了。她的曾祖父在大清朝的時候做過一任蒙化的父母官,據說是為官清廉,死後無錢回籍,米家就只有在巍山定居下來。到了米德潤的父親一代,這個家庭已經淪落到靠她的母親縫補漿洗為生了。

茶馬古道上最後的傳奇,巍山古城百年馬店的守望

茶馬古道上最後的傳奇,巍山古城百年馬店的守望

1940年前後,一幕在舊中國屢見不鮮的場景也同樣在小小的蒙化縣上演了,年僅14歲,正在上小學的米德潤嫁給了一個比她大20多歲的男人。這個男人是蒙化最大的李氏馬店的唯一繼承人,同時還有著良好的文化背景,畢業於大理省立中學,擔任著小學的校長。這個男人作為家中的獨子,並不醉心於馬店的經營,而是要擺脫他卑微的出身,讀書、做官,完成一個暴發戶向書香門第的轉變,在中國這是一個家族必經的歷程。娶一個出生世家的女子,雖然這個世家已經沒落,這是李家的需要;而對米家來說,急於改變難以為繼的生計,只能把目光投向了有錢的馬店主,況且這個店主是一個文化人。就這樣,在一場近乎於交換的婚姻中,米德潤成為了李家的媳婦,從一個沒落世家的小姐變成了馬店的老闆娘。對於這個比她大了20多歲的男人,米德潤說:“他一輩子吹大煙,到80多歲才死的。”

茶馬古道上最後的傳奇,巍山古城百年馬店的守望

茶馬古道上最後的傳奇,巍山古城百年馬店的守望

夾道很長,偏西的太陽躲在了飛簷的後面,黑暗中的夾道彷彿陰鬱起來,把兩個世界分隔開。外面是2006年,而裡面是1906年。客店是清末的時候開始開的,到米德潤是第三代,每一代都是女人來開,因為女人才能做飯。

茶馬古道上最後的傳奇,巍山古城百年馬店的守望

老人正在把客房內散亂的被褥疊整齊,就像大賓館中訓練有素的服務員一樣,動作輕柔、規範。在老人的手上,被褥已經不知道疊過多少次,整整68年,整日就在單調的生活中打理著這個本不應屬於她的小店。簡陋的客房內,被褥乾淨。這樣的床位是2元一床,很適合山裡人的消費。其實對我們來說,如果能在這百年的老店裡住上一晚,又是什麼樣的感覺呢?我不知道。

茶馬古道上最後的傳奇,巍山古城百年馬店的守望

院心的老井依舊,裡面的水清冽照人。院裡走廊上堆著生薑,是客人帶來巍山販賣的。陽光照射到的角落,老人的小孫女在做作業。和從前不一樣的就是沒有了騾馬,在夾道的左側,是過去的馬廊,整整可以容納300多個牲口,可觀的數字,但現在已經被用土坯封閉了。

"
茶馬古道上最後的傳奇,巍山古城百年馬店的守望

茶馬古道上最後的傳奇,巍山古城百年馬店的守望

巍山

美人遲暮 百年守望

Centennial Watch

文圖/大狗熊

茶馬古道上最後的傳奇,巍山古城百年馬店的守望

題 記

隨著現代交通的改變,馬幫在歷經千年的滄桑以後衰落是不可避免的。雲南大理的巍山古城,古街依舊,盛大媽的馬具店還在營業,只是那些馬具成為了遊客的收藏品;米大媽的馬店也還在開著,只是入住的旅客是乘汽車來的。馬幫的城市,沒有了馬,剩下的是一個遙遠的故事。

茶馬古道上最後的傳奇,巍山古城百年馬店的守望

巍山是茶馬古道上的一個大站,到了巍山,馬幫就不用在野外“開亮”,而是住進馬店,享受一下難得的床鋪。特別是從滇南來的馬幫,多日的野外生活使這些趕馬的漢子對溫暖的被褥有著特別的念想,就如家中的女人一般。

茶馬古道上最後的傳奇,巍山古城百年馬店的守望

茶馬古道上最後的傳奇,巍山古城百年馬店的守望

李成其攝

茶馬古道上最後的傳奇,巍山古城百年馬店的守望

巍山曾經有許多馬店,分佈在城裡、城外,但隨著汽車取代了騾馬,這馬店也就消亡了。其實,消亡的只是馬,而不是店,不論是稱作賓館或者旅社,南來北往的人們還是要住在裡面,不同的只是馬廊變成了停車場。馬店變成旅社,在歷史的長河中只是短暫的瞬間;而在巍山古城裡,這一切剛剛過去三年。對於群山連綿的巍山縣,雖然馬幫在幾十年前就已經消失了,但生活在廣袤山區的人們,騾馬仍是他們必不可少的交通工具,每當田野裡收穫了一年的希望時,這希望就馱在騾馬的背上,去到縣城,把希望變成現實。於是,馬店這種千年前的生意就在古城裡頑強地存在著,直到2003年。

茶馬古道上最後的傳奇,巍山古城百年馬店的守望

下水壩就在拱辰樓的北面,應該是從前護城河的邊上。由於是“城外”,很少有遊客光顧這條滄桑的街道,巍山最後的馬店——李記世生客店默默地隱藏在小街裡。

茶馬古道上最後的傳奇,巍山古城百年馬店的守望

我第一次去尋找這家客店是2006年,這店還在開著,沒有什麼顯赫的商標,牆上的字模糊不清,似乎是旅店、住宿一類。穿過長長的夾道,彷彿是一條時光的隧道,從靜謐的下水壩街上進入了百年前馬嘶人喧的世界。沒有什麼“客舍青青柳色新”的境界,因為這裡住的不是那些宦遊才子,而是粗豪的趕馬漢。

茶馬古道上最後的傳奇,巍山古城百年馬店的守望

客店的主人叫米德潤,82歲的光陰浮現在她清瘦的臉上。米德潤老人出生在一個官宦人家,但這個家庭早已敗落了。她的曾祖父在大清朝的時候做過一任蒙化的父母官,據說是為官清廉,死後無錢回籍,米家就只有在巍山定居下來。到了米德潤的父親一代,這個家庭已經淪落到靠她的母親縫補漿洗為生了。

茶馬古道上最後的傳奇,巍山古城百年馬店的守望

茶馬古道上最後的傳奇,巍山古城百年馬店的守望

1940年前後,一幕在舊中國屢見不鮮的場景也同樣在小小的蒙化縣上演了,年僅14歲,正在上小學的米德潤嫁給了一個比她大20多歲的男人。這個男人是蒙化最大的李氏馬店的唯一繼承人,同時還有著良好的文化背景,畢業於大理省立中學,擔任著小學的校長。這個男人作為家中的獨子,並不醉心於馬店的經營,而是要擺脫他卑微的出身,讀書、做官,完成一個暴發戶向書香門第的轉變,在中國這是一個家族必經的歷程。娶一個出生世家的女子,雖然這個世家已經沒落,這是李家的需要;而對米家來說,急於改變難以為繼的生計,只能把目光投向了有錢的馬店主,況且這個店主是一個文化人。就這樣,在一場近乎於交換的婚姻中,米德潤成為了李家的媳婦,從一個沒落世家的小姐變成了馬店的老闆娘。對於這個比她大了20多歲的男人,米德潤說:“他一輩子吹大煙,到80多歲才死的。”

茶馬古道上最後的傳奇,巍山古城百年馬店的守望

茶馬古道上最後的傳奇,巍山古城百年馬店的守望

夾道很長,偏西的太陽躲在了飛簷的後面,黑暗中的夾道彷彿陰鬱起來,把兩個世界分隔開。外面是2006年,而裡面是1906年。客店是清末的時候開始開的,到米德潤是第三代,每一代都是女人來開,因為女人才能做飯。

茶馬古道上最後的傳奇,巍山古城百年馬店的守望

老人正在把客房內散亂的被褥疊整齊,就像大賓館中訓練有素的服務員一樣,動作輕柔、規範。在老人的手上,被褥已經不知道疊過多少次,整整68年,整日就在單調的生活中打理著這個本不應屬於她的小店。簡陋的客房內,被褥乾淨。這樣的床位是2元一床,很適合山裡人的消費。其實對我們來說,如果能在這百年的老店裡住上一晚,又是什麼樣的感覺呢?我不知道。

茶馬古道上最後的傳奇,巍山古城百年馬店的守望

院心的老井依舊,裡面的水清冽照人。院裡走廊上堆著生薑,是客人帶來巍山販賣的。陽光照射到的角落,老人的小孫女在做作業。和從前不一樣的就是沒有了騾馬,在夾道的左側,是過去的馬廊,整整可以容納300多個牲口,可觀的數字,但現在已經被用土坯封閉了。

茶馬古道上最後的傳奇,巍山古城百年馬店的守望

"
茶馬古道上最後的傳奇,巍山古城百年馬店的守望

茶馬古道上最後的傳奇,巍山古城百年馬店的守望

巍山

美人遲暮 百年守望

Centennial Watch

文圖/大狗熊

茶馬古道上最後的傳奇,巍山古城百年馬店的守望

題 記

隨著現代交通的改變,馬幫在歷經千年的滄桑以後衰落是不可避免的。雲南大理的巍山古城,古街依舊,盛大媽的馬具店還在營業,只是那些馬具成為了遊客的收藏品;米大媽的馬店也還在開著,只是入住的旅客是乘汽車來的。馬幫的城市,沒有了馬,剩下的是一個遙遠的故事。

茶馬古道上最後的傳奇,巍山古城百年馬店的守望

巍山是茶馬古道上的一個大站,到了巍山,馬幫就不用在野外“開亮”,而是住進馬店,享受一下難得的床鋪。特別是從滇南來的馬幫,多日的野外生活使這些趕馬的漢子對溫暖的被褥有著特別的念想,就如家中的女人一般。

茶馬古道上最後的傳奇,巍山古城百年馬店的守望

茶馬古道上最後的傳奇,巍山古城百年馬店的守望

李成其攝

茶馬古道上最後的傳奇,巍山古城百年馬店的守望

巍山曾經有許多馬店,分佈在城裡、城外,但隨著汽車取代了騾馬,這馬店也就消亡了。其實,消亡的只是馬,而不是店,不論是稱作賓館或者旅社,南來北往的人們還是要住在裡面,不同的只是馬廊變成了停車場。馬店變成旅社,在歷史的長河中只是短暫的瞬間;而在巍山古城裡,這一切剛剛過去三年。對於群山連綿的巍山縣,雖然馬幫在幾十年前就已經消失了,但生活在廣袤山區的人們,騾馬仍是他們必不可少的交通工具,每當田野裡收穫了一年的希望時,這希望就馱在騾馬的背上,去到縣城,把希望變成現實。於是,馬店這種千年前的生意就在古城裡頑強地存在著,直到2003年。

茶馬古道上最後的傳奇,巍山古城百年馬店的守望

下水壩就在拱辰樓的北面,應該是從前護城河的邊上。由於是“城外”,很少有遊客光顧這條滄桑的街道,巍山最後的馬店——李記世生客店默默地隱藏在小街裡。

茶馬古道上最後的傳奇,巍山古城百年馬店的守望

我第一次去尋找這家客店是2006年,這店還在開著,沒有什麼顯赫的商標,牆上的字模糊不清,似乎是旅店、住宿一類。穿過長長的夾道,彷彿是一條時光的隧道,從靜謐的下水壩街上進入了百年前馬嘶人喧的世界。沒有什麼“客舍青青柳色新”的境界,因為這裡住的不是那些宦遊才子,而是粗豪的趕馬漢。

茶馬古道上最後的傳奇,巍山古城百年馬店的守望

客店的主人叫米德潤,82歲的光陰浮現在她清瘦的臉上。米德潤老人出生在一個官宦人家,但這個家庭早已敗落了。她的曾祖父在大清朝的時候做過一任蒙化的父母官,據說是為官清廉,死後無錢回籍,米家就只有在巍山定居下來。到了米德潤的父親一代,這個家庭已經淪落到靠她的母親縫補漿洗為生了。

茶馬古道上最後的傳奇,巍山古城百年馬店的守望

茶馬古道上最後的傳奇,巍山古城百年馬店的守望

1940年前後,一幕在舊中國屢見不鮮的場景也同樣在小小的蒙化縣上演了,年僅14歲,正在上小學的米德潤嫁給了一個比她大20多歲的男人。這個男人是蒙化最大的李氏馬店的唯一繼承人,同時還有著良好的文化背景,畢業於大理省立中學,擔任著小學的校長。這個男人作為家中的獨子,並不醉心於馬店的經營,而是要擺脫他卑微的出身,讀書、做官,完成一個暴發戶向書香門第的轉變,在中國這是一個家族必經的歷程。娶一個出生世家的女子,雖然這個世家已經沒落,這是李家的需要;而對米家來說,急於改變難以為繼的生計,只能把目光投向了有錢的馬店主,況且這個店主是一個文化人。就這樣,在一場近乎於交換的婚姻中,米德潤成為了李家的媳婦,從一個沒落世家的小姐變成了馬店的老闆娘。對於這個比她大了20多歲的男人,米德潤說:“他一輩子吹大煙,到80多歲才死的。”

茶馬古道上最後的傳奇,巍山古城百年馬店的守望

茶馬古道上最後的傳奇,巍山古城百年馬店的守望

夾道很長,偏西的太陽躲在了飛簷的後面,黑暗中的夾道彷彿陰鬱起來,把兩個世界分隔開。外面是2006年,而裡面是1906年。客店是清末的時候開始開的,到米德潤是第三代,每一代都是女人來開,因為女人才能做飯。

茶馬古道上最後的傳奇,巍山古城百年馬店的守望

老人正在把客房內散亂的被褥疊整齊,就像大賓館中訓練有素的服務員一樣,動作輕柔、規範。在老人的手上,被褥已經不知道疊過多少次,整整68年,整日就在單調的生活中打理著這個本不應屬於她的小店。簡陋的客房內,被褥乾淨。這樣的床位是2元一床,很適合山裡人的消費。其實對我們來說,如果能在這百年的老店裡住上一晚,又是什麼樣的感覺呢?我不知道。

茶馬古道上最後的傳奇,巍山古城百年馬店的守望

院心的老井依舊,裡面的水清冽照人。院裡走廊上堆著生薑,是客人帶來巍山販賣的。陽光照射到的角落,老人的小孫女在做作業。和從前不一樣的就是沒有了騾馬,在夾道的左側,是過去的馬廊,整整可以容納300多個牲口,可觀的數字,但現在已經被用土坯封閉了。

茶馬古道上最後的傳奇,巍山古城百年馬店的守望

茶馬古道上最後的傳奇,巍山古城百年馬店的守望

作為李家的媳婦,從嫁過來的那天開始,就註定了為這個馬店操勞一生。首先是學習開馬店的祕密,老人說:“要會看馬旋來認牲口,每匹馬的旋是不一樣的,通過旋來認馬,不然馬出去了就分不清。我14歲嫁過來就跟岳母學看馬旋,整整學了6年,到20歲時學會了才接管馬店。”

"
茶馬古道上最後的傳奇,巍山古城百年馬店的守望

茶馬古道上最後的傳奇,巍山古城百年馬店的守望

巍山

美人遲暮 百年守望

Centennial Watch

文圖/大狗熊

茶馬古道上最後的傳奇,巍山古城百年馬店的守望

題 記

隨著現代交通的改變,馬幫在歷經千年的滄桑以後衰落是不可避免的。雲南大理的巍山古城,古街依舊,盛大媽的馬具店還在營業,只是那些馬具成為了遊客的收藏品;米大媽的馬店也還在開著,只是入住的旅客是乘汽車來的。馬幫的城市,沒有了馬,剩下的是一個遙遠的故事。

茶馬古道上最後的傳奇,巍山古城百年馬店的守望

巍山是茶馬古道上的一個大站,到了巍山,馬幫就不用在野外“開亮”,而是住進馬店,享受一下難得的床鋪。特別是從滇南來的馬幫,多日的野外生活使這些趕馬的漢子對溫暖的被褥有著特別的念想,就如家中的女人一般。

茶馬古道上最後的傳奇,巍山古城百年馬店的守望

茶馬古道上最後的傳奇,巍山古城百年馬店的守望

李成其攝

茶馬古道上最後的傳奇,巍山古城百年馬店的守望

巍山曾經有許多馬店,分佈在城裡、城外,但隨著汽車取代了騾馬,這馬店也就消亡了。其實,消亡的只是馬,而不是店,不論是稱作賓館或者旅社,南來北往的人們還是要住在裡面,不同的只是馬廊變成了停車場。馬店變成旅社,在歷史的長河中只是短暫的瞬間;而在巍山古城裡,這一切剛剛過去三年。對於群山連綿的巍山縣,雖然馬幫在幾十年前就已經消失了,但生活在廣袤山區的人們,騾馬仍是他們必不可少的交通工具,每當田野裡收穫了一年的希望時,這希望就馱在騾馬的背上,去到縣城,把希望變成現實。於是,馬店這種千年前的生意就在古城裡頑強地存在著,直到2003年。

茶馬古道上最後的傳奇,巍山古城百年馬店的守望

下水壩就在拱辰樓的北面,應該是從前護城河的邊上。由於是“城外”,很少有遊客光顧這條滄桑的街道,巍山最後的馬店——李記世生客店默默地隱藏在小街裡。

茶馬古道上最後的傳奇,巍山古城百年馬店的守望

我第一次去尋找這家客店是2006年,這店還在開著,沒有什麼顯赫的商標,牆上的字模糊不清,似乎是旅店、住宿一類。穿過長長的夾道,彷彿是一條時光的隧道,從靜謐的下水壩街上進入了百年前馬嘶人喧的世界。沒有什麼“客舍青青柳色新”的境界,因為這裡住的不是那些宦遊才子,而是粗豪的趕馬漢。

茶馬古道上最後的傳奇,巍山古城百年馬店的守望

客店的主人叫米德潤,82歲的光陰浮現在她清瘦的臉上。米德潤老人出生在一個官宦人家,但這個家庭早已敗落了。她的曾祖父在大清朝的時候做過一任蒙化的父母官,據說是為官清廉,死後無錢回籍,米家就只有在巍山定居下來。到了米德潤的父親一代,這個家庭已經淪落到靠她的母親縫補漿洗為生了。

茶馬古道上最後的傳奇,巍山古城百年馬店的守望

茶馬古道上最後的傳奇,巍山古城百年馬店的守望

1940年前後,一幕在舊中國屢見不鮮的場景也同樣在小小的蒙化縣上演了,年僅14歲,正在上小學的米德潤嫁給了一個比她大20多歲的男人。這個男人是蒙化最大的李氏馬店的唯一繼承人,同時還有著良好的文化背景,畢業於大理省立中學,擔任著小學的校長。這個男人作為家中的獨子,並不醉心於馬店的經營,而是要擺脫他卑微的出身,讀書、做官,完成一個暴發戶向書香門第的轉變,在中國這是一個家族必經的歷程。娶一個出生世家的女子,雖然這個世家已經沒落,這是李家的需要;而對米家來說,急於改變難以為繼的生計,只能把目光投向了有錢的馬店主,況且這個店主是一個文化人。就這樣,在一場近乎於交換的婚姻中,米德潤成為了李家的媳婦,從一個沒落世家的小姐變成了馬店的老闆娘。對於這個比她大了20多歲的男人,米德潤說:“他一輩子吹大煙,到80多歲才死的。”

茶馬古道上最後的傳奇,巍山古城百年馬店的守望

茶馬古道上最後的傳奇,巍山古城百年馬店的守望

夾道很長,偏西的太陽躲在了飛簷的後面,黑暗中的夾道彷彿陰鬱起來,把兩個世界分隔開。外面是2006年,而裡面是1906年。客店是清末的時候開始開的,到米德潤是第三代,每一代都是女人來開,因為女人才能做飯。

茶馬古道上最後的傳奇,巍山古城百年馬店的守望

老人正在把客房內散亂的被褥疊整齊,就像大賓館中訓練有素的服務員一樣,動作輕柔、規範。在老人的手上,被褥已經不知道疊過多少次,整整68年,整日就在單調的生活中打理著這個本不應屬於她的小店。簡陋的客房內,被褥乾淨。這樣的床位是2元一床,很適合山裡人的消費。其實對我們來說,如果能在這百年的老店裡住上一晚,又是什麼樣的感覺呢?我不知道。

茶馬古道上最後的傳奇,巍山古城百年馬店的守望

院心的老井依舊,裡面的水清冽照人。院裡走廊上堆著生薑,是客人帶來巍山販賣的。陽光照射到的角落,老人的小孫女在做作業。和從前不一樣的就是沒有了騾馬,在夾道的左側,是過去的馬廊,整整可以容納300多個牲口,可觀的數字,但現在已經被用土坯封閉了。

茶馬古道上最後的傳奇,巍山古城百年馬店的守望

茶馬古道上最後的傳奇,巍山古城百年馬店的守望

作為李家的媳婦,從嫁過來的那天開始,就註定了為這個馬店操勞一生。首先是學習開馬店的祕密,老人說:“要會看馬旋來認牲口,每匹馬的旋是不一樣的,通過旋來認馬,不然馬出去了就分不清。我14歲嫁過來就跟岳母學看馬旋,整整學了6年,到20歲時學會了才接管馬店。”

茶馬古道上最後的傳奇,巍山古城百年馬店的守望

"
茶馬古道上最後的傳奇,巍山古城百年馬店的守望

茶馬古道上最後的傳奇,巍山古城百年馬店的守望

巍山

美人遲暮 百年守望

Centennial Watch

文圖/大狗熊

茶馬古道上最後的傳奇,巍山古城百年馬店的守望

題 記

隨著現代交通的改變,馬幫在歷經千年的滄桑以後衰落是不可避免的。雲南大理的巍山古城,古街依舊,盛大媽的馬具店還在營業,只是那些馬具成為了遊客的收藏品;米大媽的馬店也還在開著,只是入住的旅客是乘汽車來的。馬幫的城市,沒有了馬,剩下的是一個遙遠的故事。

茶馬古道上最後的傳奇,巍山古城百年馬店的守望

巍山是茶馬古道上的一個大站,到了巍山,馬幫就不用在野外“開亮”,而是住進馬店,享受一下難得的床鋪。特別是從滇南來的馬幫,多日的野外生活使這些趕馬的漢子對溫暖的被褥有著特別的念想,就如家中的女人一般。

茶馬古道上最後的傳奇,巍山古城百年馬店的守望

茶馬古道上最後的傳奇,巍山古城百年馬店的守望

李成其攝

茶馬古道上最後的傳奇,巍山古城百年馬店的守望

巍山曾經有許多馬店,分佈在城裡、城外,但隨著汽車取代了騾馬,這馬店也就消亡了。其實,消亡的只是馬,而不是店,不論是稱作賓館或者旅社,南來北往的人們還是要住在裡面,不同的只是馬廊變成了停車場。馬店變成旅社,在歷史的長河中只是短暫的瞬間;而在巍山古城裡,這一切剛剛過去三年。對於群山連綿的巍山縣,雖然馬幫在幾十年前就已經消失了,但生活在廣袤山區的人們,騾馬仍是他們必不可少的交通工具,每當田野裡收穫了一年的希望時,這希望就馱在騾馬的背上,去到縣城,把希望變成現實。於是,馬店這種千年前的生意就在古城裡頑強地存在著,直到2003年。

茶馬古道上最後的傳奇,巍山古城百年馬店的守望

下水壩就在拱辰樓的北面,應該是從前護城河的邊上。由於是“城外”,很少有遊客光顧這條滄桑的街道,巍山最後的馬店——李記世生客店默默地隱藏在小街裡。

茶馬古道上最後的傳奇,巍山古城百年馬店的守望

我第一次去尋找這家客店是2006年,這店還在開著,沒有什麼顯赫的商標,牆上的字模糊不清,似乎是旅店、住宿一類。穿過長長的夾道,彷彿是一條時光的隧道,從靜謐的下水壩街上進入了百年前馬嘶人喧的世界。沒有什麼“客舍青青柳色新”的境界,因為這裡住的不是那些宦遊才子,而是粗豪的趕馬漢。

茶馬古道上最後的傳奇,巍山古城百年馬店的守望

客店的主人叫米德潤,82歲的光陰浮現在她清瘦的臉上。米德潤老人出生在一個官宦人家,但這個家庭早已敗落了。她的曾祖父在大清朝的時候做過一任蒙化的父母官,據說是為官清廉,死後無錢回籍,米家就只有在巍山定居下來。到了米德潤的父親一代,這個家庭已經淪落到靠她的母親縫補漿洗為生了。

茶馬古道上最後的傳奇,巍山古城百年馬店的守望

茶馬古道上最後的傳奇,巍山古城百年馬店的守望

1940年前後,一幕在舊中國屢見不鮮的場景也同樣在小小的蒙化縣上演了,年僅14歲,正在上小學的米德潤嫁給了一個比她大20多歲的男人。這個男人是蒙化最大的李氏馬店的唯一繼承人,同時還有著良好的文化背景,畢業於大理省立中學,擔任著小學的校長。這個男人作為家中的獨子,並不醉心於馬店的經營,而是要擺脫他卑微的出身,讀書、做官,完成一個暴發戶向書香門第的轉變,在中國這是一個家族必經的歷程。娶一個出生世家的女子,雖然這個世家已經沒落,這是李家的需要;而對米家來說,急於改變難以為繼的生計,只能把目光投向了有錢的馬店主,況且這個店主是一個文化人。就這樣,在一場近乎於交換的婚姻中,米德潤成為了李家的媳婦,從一個沒落世家的小姐變成了馬店的老闆娘。對於這個比她大了20多歲的男人,米德潤說:“他一輩子吹大煙,到80多歲才死的。”

茶馬古道上最後的傳奇,巍山古城百年馬店的守望

茶馬古道上最後的傳奇,巍山古城百年馬店的守望

夾道很長,偏西的太陽躲在了飛簷的後面,黑暗中的夾道彷彿陰鬱起來,把兩個世界分隔開。外面是2006年,而裡面是1906年。客店是清末的時候開始開的,到米德潤是第三代,每一代都是女人來開,因為女人才能做飯。

茶馬古道上最後的傳奇,巍山古城百年馬店的守望

老人正在把客房內散亂的被褥疊整齊,就像大賓館中訓練有素的服務員一樣,動作輕柔、規範。在老人的手上,被褥已經不知道疊過多少次,整整68年,整日就在單調的生活中打理著這個本不應屬於她的小店。簡陋的客房內,被褥乾淨。這樣的床位是2元一床,很適合山裡人的消費。其實對我們來說,如果能在這百年的老店裡住上一晚,又是什麼樣的感覺呢?我不知道。

茶馬古道上最後的傳奇,巍山古城百年馬店的守望

院心的老井依舊,裡面的水清冽照人。院裡走廊上堆著生薑,是客人帶來巍山販賣的。陽光照射到的角落,老人的小孫女在做作業。和從前不一樣的就是沒有了騾馬,在夾道的左側,是過去的馬廊,整整可以容納300多個牲口,可觀的數字,但現在已經被用土坯封閉了。

茶馬古道上最後的傳奇,巍山古城百年馬店的守望

茶馬古道上最後的傳奇,巍山古城百年馬店的守望

作為李家的媳婦,從嫁過來的那天開始,就註定了為這個馬店操勞一生。首先是學習開馬店的祕密,老人說:“要會看馬旋來認牲口,每匹馬的旋是不一樣的,通過旋來認馬,不然馬出去了就分不清。我14歲嫁過來就跟岳母學看馬旋,整整學了6年,到20歲時學會了才接管馬店。”

茶馬古道上最後的傳奇,巍山古城百年馬店的守望

茶馬古道上最後的傳奇,巍山古城百年馬店的守望

鑼聲一響,馬幫來了。在老人的記憶中,公路修通以前,各地馬幫都在這裡歇稍,有大理、昆明、麗江的,也有甘肅、西藏、四川、河南、貴州的。馬幫主要從南邊馱茶和洋紗,從北邊的喬後井馱鹽。還有賓川人馱橘子來,一挑橘子可以換一挑茶。後來就是山區的農民來城裡趕街,都是趕著騾子來的,一來就是幾天,直到把帶來的土產賣完,採購了百貨才回去。就這樣一直開到2003年,為了保護古城,牲口不能進城了,但客店還在繼續。

"
茶馬古道上最後的傳奇,巍山古城百年馬店的守望

茶馬古道上最後的傳奇,巍山古城百年馬店的守望

巍山

美人遲暮 百年守望

Centennial Watch

文圖/大狗熊

茶馬古道上最後的傳奇,巍山古城百年馬店的守望

題 記

隨著現代交通的改變,馬幫在歷經千年的滄桑以後衰落是不可避免的。雲南大理的巍山古城,古街依舊,盛大媽的馬具店還在營業,只是那些馬具成為了遊客的收藏品;米大媽的馬店也還在開著,只是入住的旅客是乘汽車來的。馬幫的城市,沒有了馬,剩下的是一個遙遠的故事。

茶馬古道上最後的傳奇,巍山古城百年馬店的守望

巍山是茶馬古道上的一個大站,到了巍山,馬幫就不用在野外“開亮”,而是住進馬店,享受一下難得的床鋪。特別是從滇南來的馬幫,多日的野外生活使這些趕馬的漢子對溫暖的被褥有著特別的念想,就如家中的女人一般。

茶馬古道上最後的傳奇,巍山古城百年馬店的守望

茶馬古道上最後的傳奇,巍山古城百年馬店的守望

李成其攝

茶馬古道上最後的傳奇,巍山古城百年馬店的守望

巍山曾經有許多馬店,分佈在城裡、城外,但隨著汽車取代了騾馬,這馬店也就消亡了。其實,消亡的只是馬,而不是店,不論是稱作賓館或者旅社,南來北往的人們還是要住在裡面,不同的只是馬廊變成了停車場。馬店變成旅社,在歷史的長河中只是短暫的瞬間;而在巍山古城裡,這一切剛剛過去三年。對於群山連綿的巍山縣,雖然馬幫在幾十年前就已經消失了,但生活在廣袤山區的人們,騾馬仍是他們必不可少的交通工具,每當田野裡收穫了一年的希望時,這希望就馱在騾馬的背上,去到縣城,把希望變成現實。於是,馬店這種千年前的生意就在古城裡頑強地存在著,直到2003年。

茶馬古道上最後的傳奇,巍山古城百年馬店的守望

下水壩就在拱辰樓的北面,應該是從前護城河的邊上。由於是“城外”,很少有遊客光顧這條滄桑的街道,巍山最後的馬店——李記世生客店默默地隱藏在小街裡。

茶馬古道上最後的傳奇,巍山古城百年馬店的守望

我第一次去尋找這家客店是2006年,這店還在開著,沒有什麼顯赫的商標,牆上的字模糊不清,似乎是旅店、住宿一類。穿過長長的夾道,彷彿是一條時光的隧道,從靜謐的下水壩街上進入了百年前馬嘶人喧的世界。沒有什麼“客舍青青柳色新”的境界,因為這裡住的不是那些宦遊才子,而是粗豪的趕馬漢。

茶馬古道上最後的傳奇,巍山古城百年馬店的守望

客店的主人叫米德潤,82歲的光陰浮現在她清瘦的臉上。米德潤老人出生在一個官宦人家,但這個家庭早已敗落了。她的曾祖父在大清朝的時候做過一任蒙化的父母官,據說是為官清廉,死後無錢回籍,米家就只有在巍山定居下來。到了米德潤的父親一代,這個家庭已經淪落到靠她的母親縫補漿洗為生了。

茶馬古道上最後的傳奇,巍山古城百年馬店的守望

茶馬古道上最後的傳奇,巍山古城百年馬店的守望

1940年前後,一幕在舊中國屢見不鮮的場景也同樣在小小的蒙化縣上演了,年僅14歲,正在上小學的米德潤嫁給了一個比她大20多歲的男人。這個男人是蒙化最大的李氏馬店的唯一繼承人,同時還有著良好的文化背景,畢業於大理省立中學,擔任著小學的校長。這個男人作為家中的獨子,並不醉心於馬店的經營,而是要擺脫他卑微的出身,讀書、做官,完成一個暴發戶向書香門第的轉變,在中國這是一個家族必經的歷程。娶一個出生世家的女子,雖然這個世家已經沒落,這是李家的需要;而對米家來說,急於改變難以為繼的生計,只能把目光投向了有錢的馬店主,況且這個店主是一個文化人。就這樣,在一場近乎於交換的婚姻中,米德潤成為了李家的媳婦,從一個沒落世家的小姐變成了馬店的老闆娘。對於這個比她大了20多歲的男人,米德潤說:“他一輩子吹大煙,到80多歲才死的。”

茶馬古道上最後的傳奇,巍山古城百年馬店的守望

茶馬古道上最後的傳奇,巍山古城百年馬店的守望

夾道很長,偏西的太陽躲在了飛簷的後面,黑暗中的夾道彷彿陰鬱起來,把兩個世界分隔開。外面是2006年,而裡面是1906年。客店是清末的時候開始開的,到米德潤是第三代,每一代都是女人來開,因為女人才能做飯。

茶馬古道上最後的傳奇,巍山古城百年馬店的守望

老人正在把客房內散亂的被褥疊整齊,就像大賓館中訓練有素的服務員一樣,動作輕柔、規範。在老人的手上,被褥已經不知道疊過多少次,整整68年,整日就在單調的生活中打理著這個本不應屬於她的小店。簡陋的客房內,被褥乾淨。這樣的床位是2元一床,很適合山裡人的消費。其實對我們來說,如果能在這百年的老店裡住上一晚,又是什麼樣的感覺呢?我不知道。

茶馬古道上最後的傳奇,巍山古城百年馬店的守望

院心的老井依舊,裡面的水清冽照人。院裡走廊上堆著生薑,是客人帶來巍山販賣的。陽光照射到的角落,老人的小孫女在做作業。和從前不一樣的就是沒有了騾馬,在夾道的左側,是過去的馬廊,整整可以容納300多個牲口,可觀的數字,但現在已經被用土坯封閉了。

茶馬古道上最後的傳奇,巍山古城百年馬店的守望

茶馬古道上最後的傳奇,巍山古城百年馬店的守望

作為李家的媳婦,從嫁過來的那天開始,就註定了為這個馬店操勞一生。首先是學習開馬店的祕密,老人說:“要會看馬旋來認牲口,每匹馬的旋是不一樣的,通過旋來認馬,不然馬出去了就分不清。我14歲嫁過來就跟岳母學看馬旋,整整學了6年,到20歲時學會了才接管馬店。”

茶馬古道上最後的傳奇,巍山古城百年馬店的守望

茶馬古道上最後的傳奇,巍山古城百年馬店的守望

鑼聲一響,馬幫來了。在老人的記憶中,公路修通以前,各地馬幫都在這裡歇稍,有大理、昆明、麗江的,也有甘肅、西藏、四川、河南、貴州的。馬幫主要從南邊馱茶和洋紗,從北邊的喬後井馱鹽。還有賓川人馱橘子來,一挑橘子可以換一挑茶。後來就是山區的農民來城裡趕街,都是趕著騾子來的,一來就是幾天,直到把帶來的土產賣完,採購了百貨才回去。就這樣一直開到2003年,為了保護古城,牲口不能進城了,但客店還在繼續。

茶馬古道上最後的傳奇,巍山古城百年馬店的守望

“我們一家人都很熱情,所以這條道上的趕馬人都喜歡到我們家。”老人說。“趕馬人和我們店主人生命是相連的!”到了夜裡,在趕馬人進入夢鄉的時候,守夜就是店主人的工作。只有從來不丟東西的馬店才能得到趕馬人心裡的認可。對李記世生客店來說,100多年都沒有丟過東西,這就是在走夷方道上的信譽。

"
茶馬古道上最後的傳奇,巍山古城百年馬店的守望

茶馬古道上最後的傳奇,巍山古城百年馬店的守望

巍山

美人遲暮 百年守望

Centennial Watch

文圖/大狗熊

茶馬古道上最後的傳奇,巍山古城百年馬店的守望

題 記

隨著現代交通的改變,馬幫在歷經千年的滄桑以後衰落是不可避免的。雲南大理的巍山古城,古街依舊,盛大媽的馬具店還在營業,只是那些馬具成為了遊客的收藏品;米大媽的馬店也還在開著,只是入住的旅客是乘汽車來的。馬幫的城市,沒有了馬,剩下的是一個遙遠的故事。

茶馬古道上最後的傳奇,巍山古城百年馬店的守望

巍山是茶馬古道上的一個大站,到了巍山,馬幫就不用在野外“開亮”,而是住進馬店,享受一下難得的床鋪。特別是從滇南來的馬幫,多日的野外生活使這些趕馬的漢子對溫暖的被褥有著特別的念想,就如家中的女人一般。

茶馬古道上最後的傳奇,巍山古城百年馬店的守望

茶馬古道上最後的傳奇,巍山古城百年馬店的守望

李成其攝

茶馬古道上最後的傳奇,巍山古城百年馬店的守望

巍山曾經有許多馬店,分佈在城裡、城外,但隨著汽車取代了騾馬,這馬店也就消亡了。其實,消亡的只是馬,而不是店,不論是稱作賓館或者旅社,南來北往的人們還是要住在裡面,不同的只是馬廊變成了停車場。馬店變成旅社,在歷史的長河中只是短暫的瞬間;而在巍山古城裡,這一切剛剛過去三年。對於群山連綿的巍山縣,雖然馬幫在幾十年前就已經消失了,但生活在廣袤山區的人們,騾馬仍是他們必不可少的交通工具,每當田野裡收穫了一年的希望時,這希望就馱在騾馬的背上,去到縣城,把希望變成現實。於是,馬店這種千年前的生意就在古城裡頑強地存在著,直到2003年。

茶馬古道上最後的傳奇,巍山古城百年馬店的守望

下水壩就在拱辰樓的北面,應該是從前護城河的邊上。由於是“城外”,很少有遊客光顧這條滄桑的街道,巍山最後的馬店——李記世生客店默默地隱藏在小街裡。

茶馬古道上最後的傳奇,巍山古城百年馬店的守望

我第一次去尋找這家客店是2006年,這店還在開著,沒有什麼顯赫的商標,牆上的字模糊不清,似乎是旅店、住宿一類。穿過長長的夾道,彷彿是一條時光的隧道,從靜謐的下水壩街上進入了百年前馬嘶人喧的世界。沒有什麼“客舍青青柳色新”的境界,因為這裡住的不是那些宦遊才子,而是粗豪的趕馬漢。

茶馬古道上最後的傳奇,巍山古城百年馬店的守望

客店的主人叫米德潤,82歲的光陰浮現在她清瘦的臉上。米德潤老人出生在一個官宦人家,但這個家庭早已敗落了。她的曾祖父在大清朝的時候做過一任蒙化的父母官,據說是為官清廉,死後無錢回籍,米家就只有在巍山定居下來。到了米德潤的父親一代,這個家庭已經淪落到靠她的母親縫補漿洗為生了。

茶馬古道上最後的傳奇,巍山古城百年馬店的守望

茶馬古道上最後的傳奇,巍山古城百年馬店的守望

1940年前後,一幕在舊中國屢見不鮮的場景也同樣在小小的蒙化縣上演了,年僅14歲,正在上小學的米德潤嫁給了一個比她大20多歲的男人。這個男人是蒙化最大的李氏馬店的唯一繼承人,同時還有著良好的文化背景,畢業於大理省立中學,擔任著小學的校長。這個男人作為家中的獨子,並不醉心於馬店的經營,而是要擺脫他卑微的出身,讀書、做官,完成一個暴發戶向書香門第的轉變,在中國這是一個家族必經的歷程。娶一個出生世家的女子,雖然這個世家已經沒落,這是李家的需要;而對米家來說,急於改變難以為繼的生計,只能把目光投向了有錢的馬店主,況且這個店主是一個文化人。就這樣,在一場近乎於交換的婚姻中,米德潤成為了李家的媳婦,從一個沒落世家的小姐變成了馬店的老闆娘。對於這個比她大了20多歲的男人,米德潤說:“他一輩子吹大煙,到80多歲才死的。”

茶馬古道上最後的傳奇,巍山古城百年馬店的守望

茶馬古道上最後的傳奇,巍山古城百年馬店的守望

夾道很長,偏西的太陽躲在了飛簷的後面,黑暗中的夾道彷彿陰鬱起來,把兩個世界分隔開。外面是2006年,而裡面是1906年。客店是清末的時候開始開的,到米德潤是第三代,每一代都是女人來開,因為女人才能做飯。

茶馬古道上最後的傳奇,巍山古城百年馬店的守望

老人正在把客房內散亂的被褥疊整齊,就像大賓館中訓練有素的服務員一樣,動作輕柔、規範。在老人的手上,被褥已經不知道疊過多少次,整整68年,整日就在單調的生活中打理著這個本不應屬於她的小店。簡陋的客房內,被褥乾淨。這樣的床位是2元一床,很適合山裡人的消費。其實對我們來說,如果能在這百年的老店裡住上一晚,又是什麼樣的感覺呢?我不知道。

茶馬古道上最後的傳奇,巍山古城百年馬店的守望

院心的老井依舊,裡面的水清冽照人。院裡走廊上堆著生薑,是客人帶來巍山販賣的。陽光照射到的角落,老人的小孫女在做作業。和從前不一樣的就是沒有了騾馬,在夾道的左側,是過去的馬廊,整整可以容納300多個牲口,可觀的數字,但現在已經被用土坯封閉了。

茶馬古道上最後的傳奇,巍山古城百年馬店的守望

茶馬古道上最後的傳奇,巍山古城百年馬店的守望

作為李家的媳婦,從嫁過來的那天開始,就註定了為這個馬店操勞一生。首先是學習開馬店的祕密,老人說:“要會看馬旋來認牲口,每匹馬的旋是不一樣的,通過旋來認馬,不然馬出去了就分不清。我14歲嫁過來就跟岳母學看馬旋,整整學了6年,到20歲時學會了才接管馬店。”

茶馬古道上最後的傳奇,巍山古城百年馬店的守望

茶馬古道上最後的傳奇,巍山古城百年馬店的守望

鑼聲一響,馬幫來了。在老人的記憶中,公路修通以前,各地馬幫都在這裡歇稍,有大理、昆明、麗江的,也有甘肅、西藏、四川、河南、貴州的。馬幫主要從南邊馱茶和洋紗,從北邊的喬後井馱鹽。還有賓川人馱橘子來,一挑橘子可以換一挑茶。後來就是山區的農民來城裡趕街,都是趕著騾子來的,一來就是幾天,直到把帶來的土產賣完,採購了百貨才回去。就這樣一直開到2003年,為了保護古城,牲口不能進城了,但客店還在繼續。

茶馬古道上最後的傳奇,巍山古城百年馬店的守望

“我們一家人都很熱情,所以這條道上的趕馬人都喜歡到我們家。”老人說。“趕馬人和我們店主人生命是相連的!”到了夜裡,在趕馬人進入夢鄉的時候,守夜就是店主人的工作。只有從來不丟東西的馬店才能得到趕馬人心裡的認可。對李記世生客店來說,100多年都沒有丟過東西,這就是在走夷方道上的信譽。

茶馬古道上最後的傳奇,巍山古城百年馬店的守望

還有騾馬的時候,九十年代以前一直是5分錢1匹,到二十一世紀漲到1元一匹。就像我們在停車場停車交個三五元一樣,而且騾馬是要吃草料的,而停車場決不會給我們加油。客店的房費當然也很低,低到現在也才2元一床。這樣的店會有什麼利潤呢?平時的生意也很清淡,也許到了街天會熱鬧一些。老人說:“習慣了,幾十年就這樣的,不開又能幹哪樣?”

"
茶馬古道上最後的傳奇,巍山古城百年馬店的守望

茶馬古道上最後的傳奇,巍山古城百年馬店的守望

巍山

美人遲暮 百年守望

Centennial Watch

文圖/大狗熊

茶馬古道上最後的傳奇,巍山古城百年馬店的守望

題 記

隨著現代交通的改變,馬幫在歷經千年的滄桑以後衰落是不可避免的。雲南大理的巍山古城,古街依舊,盛大媽的馬具店還在營業,只是那些馬具成為了遊客的收藏品;米大媽的馬店也還在開著,只是入住的旅客是乘汽車來的。馬幫的城市,沒有了馬,剩下的是一個遙遠的故事。

茶馬古道上最後的傳奇,巍山古城百年馬店的守望

巍山是茶馬古道上的一個大站,到了巍山,馬幫就不用在野外“開亮”,而是住進馬店,享受一下難得的床鋪。特別是從滇南來的馬幫,多日的野外生活使這些趕馬的漢子對溫暖的被褥有著特別的念想,就如家中的女人一般。

茶馬古道上最後的傳奇,巍山古城百年馬店的守望

茶馬古道上最後的傳奇,巍山古城百年馬店的守望

李成其攝

茶馬古道上最後的傳奇,巍山古城百年馬店的守望

巍山曾經有許多馬店,分佈在城裡、城外,但隨著汽車取代了騾馬,這馬店也就消亡了。其實,消亡的只是馬,而不是店,不論是稱作賓館或者旅社,南來北往的人們還是要住在裡面,不同的只是馬廊變成了停車場。馬店變成旅社,在歷史的長河中只是短暫的瞬間;而在巍山古城裡,這一切剛剛過去三年。對於群山連綿的巍山縣,雖然馬幫在幾十年前就已經消失了,但生活在廣袤山區的人們,騾馬仍是他們必不可少的交通工具,每當田野裡收穫了一年的希望時,這希望就馱在騾馬的背上,去到縣城,把希望變成現實。於是,馬店這種千年前的生意就在古城裡頑強地存在著,直到2003年。

茶馬古道上最後的傳奇,巍山古城百年馬店的守望

下水壩就在拱辰樓的北面,應該是從前護城河的邊上。由於是“城外”,很少有遊客光顧這條滄桑的街道,巍山最後的馬店——李記世生客店默默地隱藏在小街裡。

茶馬古道上最後的傳奇,巍山古城百年馬店的守望

我第一次去尋找這家客店是2006年,這店還在開著,沒有什麼顯赫的商標,牆上的字模糊不清,似乎是旅店、住宿一類。穿過長長的夾道,彷彿是一條時光的隧道,從靜謐的下水壩街上進入了百年前馬嘶人喧的世界。沒有什麼“客舍青青柳色新”的境界,因為這裡住的不是那些宦遊才子,而是粗豪的趕馬漢。

茶馬古道上最後的傳奇,巍山古城百年馬店的守望

客店的主人叫米德潤,82歲的光陰浮現在她清瘦的臉上。米德潤老人出生在一個官宦人家,但這個家庭早已敗落了。她的曾祖父在大清朝的時候做過一任蒙化的父母官,據說是為官清廉,死後無錢回籍,米家就只有在巍山定居下來。到了米德潤的父親一代,這個家庭已經淪落到靠她的母親縫補漿洗為生了。

茶馬古道上最後的傳奇,巍山古城百年馬店的守望

茶馬古道上最後的傳奇,巍山古城百年馬店的守望

1940年前後,一幕在舊中國屢見不鮮的場景也同樣在小小的蒙化縣上演了,年僅14歲,正在上小學的米德潤嫁給了一個比她大20多歲的男人。這個男人是蒙化最大的李氏馬店的唯一繼承人,同時還有著良好的文化背景,畢業於大理省立中學,擔任著小學的校長。這個男人作為家中的獨子,並不醉心於馬店的經營,而是要擺脫他卑微的出身,讀書、做官,完成一個暴發戶向書香門第的轉變,在中國這是一個家族必經的歷程。娶一個出生世家的女子,雖然這個世家已經沒落,這是李家的需要;而對米家來說,急於改變難以為繼的生計,只能把目光投向了有錢的馬店主,況且這個店主是一個文化人。就這樣,在一場近乎於交換的婚姻中,米德潤成為了李家的媳婦,從一個沒落世家的小姐變成了馬店的老闆娘。對於這個比她大了20多歲的男人,米德潤說:“他一輩子吹大煙,到80多歲才死的。”

茶馬古道上最後的傳奇,巍山古城百年馬店的守望

茶馬古道上最後的傳奇,巍山古城百年馬店的守望

夾道很長,偏西的太陽躲在了飛簷的後面,黑暗中的夾道彷彿陰鬱起來,把兩個世界分隔開。外面是2006年,而裡面是1906年。客店是清末的時候開始開的,到米德潤是第三代,每一代都是女人來開,因為女人才能做飯。

茶馬古道上最後的傳奇,巍山古城百年馬店的守望

老人正在把客房內散亂的被褥疊整齊,就像大賓館中訓練有素的服務員一樣,動作輕柔、規範。在老人的手上,被褥已經不知道疊過多少次,整整68年,整日就在單調的生活中打理著這個本不應屬於她的小店。簡陋的客房內,被褥乾淨。這樣的床位是2元一床,很適合山裡人的消費。其實對我們來說,如果能在這百年的老店裡住上一晚,又是什麼樣的感覺呢?我不知道。

茶馬古道上最後的傳奇,巍山古城百年馬店的守望

院心的老井依舊,裡面的水清冽照人。院裡走廊上堆著生薑,是客人帶來巍山販賣的。陽光照射到的角落,老人的小孫女在做作業。和從前不一樣的就是沒有了騾馬,在夾道的左側,是過去的馬廊,整整可以容納300多個牲口,可觀的數字,但現在已經被用土坯封閉了。

茶馬古道上最後的傳奇,巍山古城百年馬店的守望

茶馬古道上最後的傳奇,巍山古城百年馬店的守望

作為李家的媳婦,從嫁過來的那天開始,就註定了為這個馬店操勞一生。首先是學習開馬店的祕密,老人說:“要會看馬旋來認牲口,每匹馬的旋是不一樣的,通過旋來認馬,不然馬出去了就分不清。我14歲嫁過來就跟岳母學看馬旋,整整學了6年,到20歲時學會了才接管馬店。”

茶馬古道上最後的傳奇,巍山古城百年馬店的守望

茶馬古道上最後的傳奇,巍山古城百年馬店的守望

鑼聲一響,馬幫來了。在老人的記憶中,公路修通以前,各地馬幫都在這裡歇稍,有大理、昆明、麗江的,也有甘肅、西藏、四川、河南、貴州的。馬幫主要從南邊馱茶和洋紗,從北邊的喬後井馱鹽。還有賓川人馱橘子來,一挑橘子可以換一挑茶。後來就是山區的農民來城裡趕街,都是趕著騾子來的,一來就是幾天,直到把帶來的土產賣完,採購了百貨才回去。就這樣一直開到2003年,為了保護古城,牲口不能進城了,但客店還在繼續。

茶馬古道上最後的傳奇,巍山古城百年馬店的守望

“我們一家人都很熱情,所以這條道上的趕馬人都喜歡到我們家。”老人說。“趕馬人和我們店主人生命是相連的!”到了夜裡,在趕馬人進入夢鄉的時候,守夜就是店主人的工作。只有從來不丟東西的馬店才能得到趕馬人心裡的認可。對李記世生客店來說,100多年都沒有丟過東西,這就是在走夷方道上的信譽。

茶馬古道上最後的傳奇,巍山古城百年馬店的守望

還有騾馬的時候,九十年代以前一直是5分錢1匹,到二十一世紀漲到1元一匹。就像我們在停車場停車交個三五元一樣,而且騾馬是要吃草料的,而停車場決不會給我們加油。客店的房費當然也很低,低到現在也才2元一床。這樣的店會有什麼利潤呢?平時的生意也很清淡,也許到了街天會熱鬧一些。老人說:“習慣了,幾十年就這樣的,不開又能幹哪樣?”

茶馬古道上最後的傳奇,巍山古城百年馬店的守望

第二天的清晨,趕馬人要上路了,店裡每一個人都要幫著上馱子,老人說:“年輕時,100多斤的馱子我一個人就上去了。”也許就是這種幾十年來的辛勞,老人的身體很好,80多歲了還獨自在支撐著這個百年老店。老人有8個子女,4個在巍山,還有4個讀了大學,在外面工作。她說:“我以後幹不動了,看那個兒子願意,就讓他接著幹下去。”以後會有人來接班嗎?當然,這只是老人的想法。看著蒼老的身影,沒有一個子女在幫助她,他們都有各自的事業。也許這身影也將隨著馬幫而去,這最後的馬店也將隨著這身影。

"
茶馬古道上最後的傳奇,巍山古城百年馬店的守望

茶馬古道上最後的傳奇,巍山古城百年馬店的守望

巍山

美人遲暮 百年守望

Centennial Watch

文圖/大狗熊

茶馬古道上最後的傳奇,巍山古城百年馬店的守望

題 記

隨著現代交通的改變,馬幫在歷經千年的滄桑以後衰落是不可避免的。雲南大理的巍山古城,古街依舊,盛大媽的馬具店還在營業,只是那些馬具成為了遊客的收藏品;米大媽的馬店也還在開著,只是入住的旅客是乘汽車來的。馬幫的城市,沒有了馬,剩下的是一個遙遠的故事。

茶馬古道上最後的傳奇,巍山古城百年馬店的守望

巍山是茶馬古道上的一個大站,到了巍山,馬幫就不用在野外“開亮”,而是住進馬店,享受一下難得的床鋪。特別是從滇南來的馬幫,多日的野外生活使這些趕馬的漢子對溫暖的被褥有著特別的念想,就如家中的女人一般。

茶馬古道上最後的傳奇,巍山古城百年馬店的守望

茶馬古道上最後的傳奇,巍山古城百年馬店的守望

李成其攝

茶馬古道上最後的傳奇,巍山古城百年馬店的守望

巍山曾經有許多馬店,分佈在城裡、城外,但隨著汽車取代了騾馬,這馬店也就消亡了。其實,消亡的只是馬,而不是店,不論是稱作賓館或者旅社,南來北往的人們還是要住在裡面,不同的只是馬廊變成了停車場。馬店變成旅社,在歷史的長河中只是短暫的瞬間;而在巍山古城裡,這一切剛剛過去三年。對於群山連綿的巍山縣,雖然馬幫在幾十年前就已經消失了,但生活在廣袤山區的人們,騾馬仍是他們必不可少的交通工具,每當田野裡收穫了一年的希望時,這希望就馱在騾馬的背上,去到縣城,把希望變成現實。於是,馬店這種千年前的生意就在古城裡頑強地存在著,直到2003年。

茶馬古道上最後的傳奇,巍山古城百年馬店的守望

下水壩就在拱辰樓的北面,應該是從前護城河的邊上。由於是“城外”,很少有遊客光顧這條滄桑的街道,巍山最後的馬店——李記世生客店默默地隱藏在小街裡。

茶馬古道上最後的傳奇,巍山古城百年馬店的守望

我第一次去尋找這家客店是2006年,這店還在開著,沒有什麼顯赫的商標,牆上的字模糊不清,似乎是旅店、住宿一類。穿過長長的夾道,彷彿是一條時光的隧道,從靜謐的下水壩街上進入了百年前馬嘶人喧的世界。沒有什麼“客舍青青柳色新”的境界,因為這裡住的不是那些宦遊才子,而是粗豪的趕馬漢。

茶馬古道上最後的傳奇,巍山古城百年馬店的守望

客店的主人叫米德潤,82歲的光陰浮現在她清瘦的臉上。米德潤老人出生在一個官宦人家,但這個家庭早已敗落了。她的曾祖父在大清朝的時候做過一任蒙化的父母官,據說是為官清廉,死後無錢回籍,米家就只有在巍山定居下來。到了米德潤的父親一代,這個家庭已經淪落到靠她的母親縫補漿洗為生了。

茶馬古道上最後的傳奇,巍山古城百年馬店的守望

茶馬古道上最後的傳奇,巍山古城百年馬店的守望

1940年前後,一幕在舊中國屢見不鮮的場景也同樣在小小的蒙化縣上演了,年僅14歲,正在上小學的米德潤嫁給了一個比她大20多歲的男人。這個男人是蒙化最大的李氏馬店的唯一繼承人,同時還有著良好的文化背景,畢業於大理省立中學,擔任著小學的校長。這個男人作為家中的獨子,並不醉心於馬店的經營,而是要擺脫他卑微的出身,讀書、做官,完成一個暴發戶向書香門第的轉變,在中國這是一個家族必經的歷程。娶一個出生世家的女子,雖然這個世家已經沒落,這是李家的需要;而對米家來說,急於改變難以為繼的生計,只能把目光投向了有錢的馬店主,況且這個店主是一個文化人。就這樣,在一場近乎於交換的婚姻中,米德潤成為了李家的媳婦,從一個沒落世家的小姐變成了馬店的老闆娘。對於這個比她大了20多歲的男人,米德潤說:“他一輩子吹大煙,到80多歲才死的。”

茶馬古道上最後的傳奇,巍山古城百年馬店的守望

茶馬古道上最後的傳奇,巍山古城百年馬店的守望

夾道很長,偏西的太陽躲在了飛簷的後面,黑暗中的夾道彷彿陰鬱起來,把兩個世界分隔開。外面是2006年,而裡面是1906年。客店是清末的時候開始開的,到米德潤是第三代,每一代都是女人來開,因為女人才能做飯。

茶馬古道上最後的傳奇,巍山古城百年馬店的守望

老人正在把客房內散亂的被褥疊整齊,就像大賓館中訓練有素的服務員一樣,動作輕柔、規範。在老人的手上,被褥已經不知道疊過多少次,整整68年,整日就在單調的生活中打理著這個本不應屬於她的小店。簡陋的客房內,被褥乾淨。這樣的床位是2元一床,很適合山裡人的消費。其實對我們來說,如果能在這百年的老店裡住上一晚,又是什麼樣的感覺呢?我不知道。

茶馬古道上最後的傳奇,巍山古城百年馬店的守望

院心的老井依舊,裡面的水清冽照人。院裡走廊上堆著生薑,是客人帶來巍山販賣的。陽光照射到的角落,老人的小孫女在做作業。和從前不一樣的就是沒有了騾馬,在夾道的左側,是過去的馬廊,整整可以容納300多個牲口,可觀的數字,但現在已經被用土坯封閉了。

茶馬古道上最後的傳奇,巍山古城百年馬店的守望

茶馬古道上最後的傳奇,巍山古城百年馬店的守望

作為李家的媳婦,從嫁過來的那天開始,就註定了為這個馬店操勞一生。首先是學習開馬店的祕密,老人說:“要會看馬旋來認牲口,每匹馬的旋是不一樣的,通過旋來認馬,不然馬出去了就分不清。我14歲嫁過來就跟岳母學看馬旋,整整學了6年,到20歲時學會了才接管馬店。”

茶馬古道上最後的傳奇,巍山古城百年馬店的守望

茶馬古道上最後的傳奇,巍山古城百年馬店的守望

鑼聲一響,馬幫來了。在老人的記憶中,公路修通以前,各地馬幫都在這裡歇稍,有大理、昆明、麗江的,也有甘肅、西藏、四川、河南、貴州的。馬幫主要從南邊馱茶和洋紗,從北邊的喬後井馱鹽。還有賓川人馱橘子來,一挑橘子可以換一挑茶。後來就是山區的農民來城裡趕街,都是趕著騾子來的,一來就是幾天,直到把帶來的土產賣完,採購了百貨才回去。就這樣一直開到2003年,為了保護古城,牲口不能進城了,但客店還在繼續。

茶馬古道上最後的傳奇,巍山古城百年馬店的守望

“我們一家人都很熱情,所以這條道上的趕馬人都喜歡到我們家。”老人說。“趕馬人和我們店主人生命是相連的!”到了夜裡,在趕馬人進入夢鄉的時候,守夜就是店主人的工作。只有從來不丟東西的馬店才能得到趕馬人心裡的認可。對李記世生客店來說,100多年都沒有丟過東西,這就是在走夷方道上的信譽。

茶馬古道上最後的傳奇,巍山古城百年馬店的守望

還有騾馬的時候,九十年代以前一直是5分錢1匹,到二十一世紀漲到1元一匹。就像我們在停車場停車交個三五元一樣,而且騾馬是要吃草料的,而停車場決不會給我們加油。客店的房費當然也很低,低到現在也才2元一床。這樣的店會有什麼利潤呢?平時的生意也很清淡,也許到了街天會熱鬧一些。老人說:“習慣了,幾十年就這樣的,不開又能幹哪樣?”

茶馬古道上最後的傳奇,巍山古城百年馬店的守望

第二天的清晨,趕馬人要上路了,店裡每一個人都要幫著上馱子,老人說:“年輕時,100多斤的馱子我一個人就上去了。”也許就是這種幾十年來的辛勞,老人的身體很好,80多歲了還獨自在支撐著這個百年老店。老人有8個子女,4個在巍山,還有4個讀了大學,在外面工作。她說:“我以後幹不動了,看那個兒子願意,就讓他接著幹下去。”以後會有人來接班嗎?當然,這只是老人的想法。看著蒼老的身影,沒有一個子女在幫助她,他們都有各自的事業。也許這身影也將隨著馬幫而去,這最後的馬店也將隨著這身影。

茶馬古道上最後的傳奇,巍山古城百年馬店的守望

2015年,我再次來到巍山,米大媽已經92歲了,馬店也早已歇業。老人的身體依舊很好,我走進小院時,米大媽正在院子裡幹著活。老人說起話來,口齒清楚,最讓我佩服的是她的記憶力,數十年的往事依然記得清清楚楚,對我這個10年前採訪過她的記者居然還記得。

"
茶馬古道上最後的傳奇,巍山古城百年馬店的守望

茶馬古道上最後的傳奇,巍山古城百年馬店的守望

巍山

美人遲暮 百年守望

Centennial Watch

文圖/大狗熊

茶馬古道上最後的傳奇,巍山古城百年馬店的守望

題 記

隨著現代交通的改變,馬幫在歷經千年的滄桑以後衰落是不可避免的。雲南大理的巍山古城,古街依舊,盛大媽的馬具店還在營業,只是那些馬具成為了遊客的收藏品;米大媽的馬店也還在開著,只是入住的旅客是乘汽車來的。馬幫的城市,沒有了馬,剩下的是一個遙遠的故事。

茶馬古道上最後的傳奇,巍山古城百年馬店的守望

巍山是茶馬古道上的一個大站,到了巍山,馬幫就不用在野外“開亮”,而是住進馬店,享受一下難得的床鋪。特別是從滇南來的馬幫,多日的野外生活使這些趕馬的漢子對溫暖的被褥有著特別的念想,就如家中的女人一般。

茶馬古道上最後的傳奇,巍山古城百年馬店的守望

茶馬古道上最後的傳奇,巍山古城百年馬店的守望

李成其攝

茶馬古道上最後的傳奇,巍山古城百年馬店的守望

巍山曾經有許多馬店,分佈在城裡、城外,但隨著汽車取代了騾馬,這馬店也就消亡了。其實,消亡的只是馬,而不是店,不論是稱作賓館或者旅社,南來北往的人們還是要住在裡面,不同的只是馬廊變成了停車場。馬店變成旅社,在歷史的長河中只是短暫的瞬間;而在巍山古城裡,這一切剛剛過去三年。對於群山連綿的巍山縣,雖然馬幫在幾十年前就已經消失了,但生活在廣袤山區的人們,騾馬仍是他們必不可少的交通工具,每當田野裡收穫了一年的希望時,這希望就馱在騾馬的背上,去到縣城,把希望變成現實。於是,馬店這種千年前的生意就在古城裡頑強地存在著,直到2003年。

茶馬古道上最後的傳奇,巍山古城百年馬店的守望

下水壩就在拱辰樓的北面,應該是從前護城河的邊上。由於是“城外”,很少有遊客光顧這條滄桑的街道,巍山最後的馬店——李記世生客店默默地隱藏在小街裡。

茶馬古道上最後的傳奇,巍山古城百年馬店的守望

我第一次去尋找這家客店是2006年,這店還在開著,沒有什麼顯赫的商標,牆上的字模糊不清,似乎是旅店、住宿一類。穿過長長的夾道,彷彿是一條時光的隧道,從靜謐的下水壩街上進入了百年前馬嘶人喧的世界。沒有什麼“客舍青青柳色新”的境界,因為這裡住的不是那些宦遊才子,而是粗豪的趕馬漢。

茶馬古道上最後的傳奇,巍山古城百年馬店的守望

客店的主人叫米德潤,82歲的光陰浮現在她清瘦的臉上。米德潤老人出生在一個官宦人家,但這個家庭早已敗落了。她的曾祖父在大清朝的時候做過一任蒙化的父母官,據說是為官清廉,死後無錢回籍,米家就只有在巍山定居下來。到了米德潤的父親一代,這個家庭已經淪落到靠她的母親縫補漿洗為生了。

茶馬古道上最後的傳奇,巍山古城百年馬店的守望

茶馬古道上最後的傳奇,巍山古城百年馬店的守望

1940年前後,一幕在舊中國屢見不鮮的場景也同樣在小小的蒙化縣上演了,年僅14歲,正在上小學的米德潤嫁給了一個比她大20多歲的男人。這個男人是蒙化最大的李氏馬店的唯一繼承人,同時還有著良好的文化背景,畢業於大理省立中學,擔任著小學的校長。這個男人作為家中的獨子,並不醉心於馬店的經營,而是要擺脫他卑微的出身,讀書、做官,完成一個暴發戶向書香門第的轉變,在中國這是一個家族必經的歷程。娶一個出生世家的女子,雖然這個世家已經沒落,這是李家的需要;而對米家來說,急於改變難以為繼的生計,只能把目光投向了有錢的馬店主,況且這個店主是一個文化人。就這樣,在一場近乎於交換的婚姻中,米德潤成為了李家的媳婦,從一個沒落世家的小姐變成了馬店的老闆娘。對於這個比她大了20多歲的男人,米德潤說:“他一輩子吹大煙,到80多歲才死的。”

茶馬古道上最後的傳奇,巍山古城百年馬店的守望

茶馬古道上最後的傳奇,巍山古城百年馬店的守望

夾道很長,偏西的太陽躲在了飛簷的後面,黑暗中的夾道彷彿陰鬱起來,把兩個世界分隔開。外面是2006年,而裡面是1906年。客店是清末的時候開始開的,到米德潤是第三代,每一代都是女人來開,因為女人才能做飯。

茶馬古道上最後的傳奇,巍山古城百年馬店的守望

老人正在把客房內散亂的被褥疊整齊,就像大賓館中訓練有素的服務員一樣,動作輕柔、規範。在老人的手上,被褥已經不知道疊過多少次,整整68年,整日就在單調的生活中打理著這個本不應屬於她的小店。簡陋的客房內,被褥乾淨。這樣的床位是2元一床,很適合山裡人的消費。其實對我們來說,如果能在這百年的老店裡住上一晚,又是什麼樣的感覺呢?我不知道。

茶馬古道上最後的傳奇,巍山古城百年馬店的守望

院心的老井依舊,裡面的水清冽照人。院裡走廊上堆著生薑,是客人帶來巍山販賣的。陽光照射到的角落,老人的小孫女在做作業。和從前不一樣的就是沒有了騾馬,在夾道的左側,是過去的馬廊,整整可以容納300多個牲口,可觀的數字,但現在已經被用土坯封閉了。

茶馬古道上最後的傳奇,巍山古城百年馬店的守望

茶馬古道上最後的傳奇,巍山古城百年馬店的守望

作為李家的媳婦,從嫁過來的那天開始,就註定了為這個馬店操勞一生。首先是學習開馬店的祕密,老人說:“要會看馬旋來認牲口,每匹馬的旋是不一樣的,通過旋來認馬,不然馬出去了就分不清。我14歲嫁過來就跟岳母學看馬旋,整整學了6年,到20歲時學會了才接管馬店。”

茶馬古道上最後的傳奇,巍山古城百年馬店的守望

茶馬古道上最後的傳奇,巍山古城百年馬店的守望

鑼聲一響,馬幫來了。在老人的記憶中,公路修通以前,各地馬幫都在這裡歇稍,有大理、昆明、麗江的,也有甘肅、西藏、四川、河南、貴州的。馬幫主要從南邊馱茶和洋紗,從北邊的喬後井馱鹽。還有賓川人馱橘子來,一挑橘子可以換一挑茶。後來就是山區的農民來城裡趕街,都是趕著騾子來的,一來就是幾天,直到把帶來的土產賣完,採購了百貨才回去。就這樣一直開到2003年,為了保護古城,牲口不能進城了,但客店還在繼續。

茶馬古道上最後的傳奇,巍山古城百年馬店的守望

“我們一家人都很熱情,所以這條道上的趕馬人都喜歡到我們家。”老人說。“趕馬人和我們店主人生命是相連的!”到了夜裡,在趕馬人進入夢鄉的時候,守夜就是店主人的工作。只有從來不丟東西的馬店才能得到趕馬人心裡的認可。對李記世生客店來說,100多年都沒有丟過東西,這就是在走夷方道上的信譽。

茶馬古道上最後的傳奇,巍山古城百年馬店的守望

還有騾馬的時候,九十年代以前一直是5分錢1匹,到二十一世紀漲到1元一匹。就像我們在停車場停車交個三五元一樣,而且騾馬是要吃草料的,而停車場決不會給我們加油。客店的房費當然也很低,低到現在也才2元一床。這樣的店會有什麼利潤呢?平時的生意也很清淡,也許到了街天會熱鬧一些。老人說:“習慣了,幾十年就這樣的,不開又能幹哪樣?”

茶馬古道上最後的傳奇,巍山古城百年馬店的守望

第二天的清晨,趕馬人要上路了,店裡每一個人都要幫著上馱子,老人說:“年輕時,100多斤的馱子我一個人就上去了。”也許就是這種幾十年來的辛勞,老人的身體很好,80多歲了還獨自在支撐著這個百年老店。老人有8個子女,4個在巍山,還有4個讀了大學,在外面工作。她說:“我以後幹不動了,看那個兒子願意,就讓他接著幹下去。”以後會有人來接班嗎?當然,這只是老人的想法。看著蒼老的身影,沒有一個子女在幫助她,他們都有各自的事業。也許這身影也將隨著馬幫而去,這最後的馬店也將隨著這身影。

茶馬古道上最後的傳奇,巍山古城百年馬店的守望

2015年,我再次來到巍山,米大媽已經92歲了,馬店也早已歇業。老人的身體依舊很好,我走進小院時,米大媽正在院子裡幹著活。老人說起話來,口齒清楚,最讓我佩服的是她的記憶力,數十年的往事依然記得清清楚楚,對我這個10年前採訪過她的記者居然還記得。

茶馬古道上最後的傳奇,巍山古城百年馬店的守望

"
茶馬古道上最後的傳奇,巍山古城百年馬店的守望

茶馬古道上最後的傳奇,巍山古城百年馬店的守望

巍山

美人遲暮 百年守望

Centennial Watch

文圖/大狗熊

茶馬古道上最後的傳奇,巍山古城百年馬店的守望

題 記

隨著現代交通的改變,馬幫在歷經千年的滄桑以後衰落是不可避免的。雲南大理的巍山古城,古街依舊,盛大媽的馬具店還在營業,只是那些馬具成為了遊客的收藏品;米大媽的馬店也還在開著,只是入住的旅客是乘汽車來的。馬幫的城市,沒有了馬,剩下的是一個遙遠的故事。

茶馬古道上最後的傳奇,巍山古城百年馬店的守望

巍山是茶馬古道上的一個大站,到了巍山,馬幫就不用在野外“開亮”,而是住進馬店,享受一下難得的床鋪。特別是從滇南來的馬幫,多日的野外生活使這些趕馬的漢子對溫暖的被褥有著特別的念想,就如家中的女人一般。

茶馬古道上最後的傳奇,巍山古城百年馬店的守望

茶馬古道上最後的傳奇,巍山古城百年馬店的守望

李成其攝

茶馬古道上最後的傳奇,巍山古城百年馬店的守望

巍山曾經有許多馬店,分佈在城裡、城外,但隨著汽車取代了騾馬,這馬店也就消亡了。其實,消亡的只是馬,而不是店,不論是稱作賓館或者旅社,南來北往的人們還是要住在裡面,不同的只是馬廊變成了停車場。馬店變成旅社,在歷史的長河中只是短暫的瞬間;而在巍山古城裡,這一切剛剛過去三年。對於群山連綿的巍山縣,雖然馬幫在幾十年前就已經消失了,但生活在廣袤山區的人們,騾馬仍是他們必不可少的交通工具,每當田野裡收穫了一年的希望時,這希望就馱在騾馬的背上,去到縣城,把希望變成現實。於是,馬店這種千年前的生意就在古城裡頑強地存在著,直到2003年。

茶馬古道上最後的傳奇,巍山古城百年馬店的守望

下水壩就在拱辰樓的北面,應該是從前護城河的邊上。由於是“城外”,很少有遊客光顧這條滄桑的街道,巍山最後的馬店——李記世生客店默默地隱藏在小街裡。

茶馬古道上最後的傳奇,巍山古城百年馬店的守望

我第一次去尋找這家客店是2006年,這店還在開著,沒有什麼顯赫的商標,牆上的字模糊不清,似乎是旅店、住宿一類。穿過長長的夾道,彷彿是一條時光的隧道,從靜謐的下水壩街上進入了百年前馬嘶人喧的世界。沒有什麼“客舍青青柳色新”的境界,因為這裡住的不是那些宦遊才子,而是粗豪的趕馬漢。

茶馬古道上最後的傳奇,巍山古城百年馬店的守望

客店的主人叫米德潤,82歲的光陰浮現在她清瘦的臉上。米德潤老人出生在一個官宦人家,但這個家庭早已敗落了。她的曾祖父在大清朝的時候做過一任蒙化的父母官,據說是為官清廉,死後無錢回籍,米家就只有在巍山定居下來。到了米德潤的父親一代,這個家庭已經淪落到靠她的母親縫補漿洗為生了。

茶馬古道上最後的傳奇,巍山古城百年馬店的守望

茶馬古道上最後的傳奇,巍山古城百年馬店的守望

1940年前後,一幕在舊中國屢見不鮮的場景也同樣在小小的蒙化縣上演了,年僅14歲,正在上小學的米德潤嫁給了一個比她大20多歲的男人。這個男人是蒙化最大的李氏馬店的唯一繼承人,同時還有著良好的文化背景,畢業於大理省立中學,擔任著小學的校長。這個男人作為家中的獨子,並不醉心於馬店的經營,而是要擺脫他卑微的出身,讀書、做官,完成一個暴發戶向書香門第的轉變,在中國這是一個家族必經的歷程。娶一個出生世家的女子,雖然這個世家已經沒落,這是李家的需要;而對米家來說,急於改變難以為繼的生計,只能把目光投向了有錢的馬店主,況且這個店主是一個文化人。就這樣,在一場近乎於交換的婚姻中,米德潤成為了李家的媳婦,從一個沒落世家的小姐變成了馬店的老闆娘。對於這個比她大了20多歲的男人,米德潤說:“他一輩子吹大煙,到80多歲才死的。”

茶馬古道上最後的傳奇,巍山古城百年馬店的守望

茶馬古道上最後的傳奇,巍山古城百年馬店的守望

夾道很長,偏西的太陽躲在了飛簷的後面,黑暗中的夾道彷彿陰鬱起來,把兩個世界分隔開。外面是2006年,而裡面是1906年。客店是清末的時候開始開的,到米德潤是第三代,每一代都是女人來開,因為女人才能做飯。

茶馬古道上最後的傳奇,巍山古城百年馬店的守望

老人正在把客房內散亂的被褥疊整齊,就像大賓館中訓練有素的服務員一樣,動作輕柔、規範。在老人的手上,被褥已經不知道疊過多少次,整整68年,整日就在單調的生活中打理著這個本不應屬於她的小店。簡陋的客房內,被褥乾淨。這樣的床位是2元一床,很適合山裡人的消費。其實對我們來說,如果能在這百年的老店裡住上一晚,又是什麼樣的感覺呢?我不知道。

茶馬古道上最後的傳奇,巍山古城百年馬店的守望

院心的老井依舊,裡面的水清冽照人。院裡走廊上堆著生薑,是客人帶來巍山販賣的。陽光照射到的角落,老人的小孫女在做作業。和從前不一樣的就是沒有了騾馬,在夾道的左側,是過去的馬廊,整整可以容納300多個牲口,可觀的數字,但現在已經被用土坯封閉了。

茶馬古道上最後的傳奇,巍山古城百年馬店的守望

茶馬古道上最後的傳奇,巍山古城百年馬店的守望

作為李家的媳婦,從嫁過來的那天開始,就註定了為這個馬店操勞一生。首先是學習開馬店的祕密,老人說:“要會看馬旋來認牲口,每匹馬的旋是不一樣的,通過旋來認馬,不然馬出去了就分不清。我14歲嫁過來就跟岳母學看馬旋,整整學了6年,到20歲時學會了才接管馬店。”

茶馬古道上最後的傳奇,巍山古城百年馬店的守望

茶馬古道上最後的傳奇,巍山古城百年馬店的守望

鑼聲一響,馬幫來了。在老人的記憶中,公路修通以前,各地馬幫都在這裡歇稍,有大理、昆明、麗江的,也有甘肅、西藏、四川、河南、貴州的。馬幫主要從南邊馱茶和洋紗,從北邊的喬後井馱鹽。還有賓川人馱橘子來,一挑橘子可以換一挑茶。後來就是山區的農民來城裡趕街,都是趕著騾子來的,一來就是幾天,直到把帶來的土產賣完,採購了百貨才回去。就這樣一直開到2003年,為了保護古城,牲口不能進城了,但客店還在繼續。

茶馬古道上最後的傳奇,巍山古城百年馬店的守望

“我們一家人都很熱情,所以這條道上的趕馬人都喜歡到我們家。”老人說。“趕馬人和我們店主人生命是相連的!”到了夜裡,在趕馬人進入夢鄉的時候,守夜就是店主人的工作。只有從來不丟東西的馬店才能得到趕馬人心裡的認可。對李記世生客店來說,100多年都沒有丟過東西,這就是在走夷方道上的信譽。

茶馬古道上最後的傳奇,巍山古城百年馬店的守望

還有騾馬的時候,九十年代以前一直是5分錢1匹,到二十一世紀漲到1元一匹。就像我們在停車場停車交個三五元一樣,而且騾馬是要吃草料的,而停車場決不會給我們加油。客店的房費當然也很低,低到現在也才2元一床。這樣的店會有什麼利潤呢?平時的生意也很清淡,也許到了街天會熱鬧一些。老人說:“習慣了,幾十年就這樣的,不開又能幹哪樣?”

茶馬古道上最後的傳奇,巍山古城百年馬店的守望

第二天的清晨,趕馬人要上路了,店裡每一個人都要幫著上馱子,老人說:“年輕時,100多斤的馱子我一個人就上去了。”也許就是這種幾十年來的辛勞,老人的身體很好,80多歲了還獨自在支撐著這個百年老店。老人有8個子女,4個在巍山,還有4個讀了大學,在外面工作。她說:“我以後幹不動了,看那個兒子願意,就讓他接著幹下去。”以後會有人來接班嗎?當然,這只是老人的想法。看著蒼老的身影,沒有一個子女在幫助她,他們都有各自的事業。也許這身影也將隨著馬幫而去,這最後的馬店也將隨著這身影。

茶馬古道上最後的傳奇,巍山古城百年馬店的守望

2015年,我再次來到巍山,米大媽已經92歲了,馬店也早已歇業。老人的身體依舊很好,我走進小院時,米大媽正在院子裡幹著活。老人說起話來,口齒清楚,最讓我佩服的是她的記憶力,數十年的往事依然記得清清楚楚,對我這個10年前採訪過她的記者居然還記得。

茶馬古道上最後的傳奇,巍山古城百年馬店的守望

茶馬古道上最後的傳奇,巍山古城百年馬店的守望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