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款被奉為“E3微軟專場最亮眼”的遊戲,成了三年前玩家門事件的再度發聲口

在剛過去不久的E3展前發佈會上,有一款遊戲在玩家眼中備受矚目,因為並非3A大作或者名作移植,它的走紅顯得有些另類,然而倒也不算意外。

這款名為《The Last Night》的像素風遊戲,在微軟發佈會上的40多分鐘預告合輯中只佔了兩分鐘時長,但是卻因為極為精細出眾的像素畫、經典賽博朋克作品的鏡頭復現以及近乎完美的光影色調,而顯得過於驚豔,乃至於不少玩家當即就給出了“E3最強”、“看了一天發佈會,就記得這個了”、“重新定義了像素風”這樣瘋狂的評價。

《The Last Night》在一眾3A大作中,以獨立製作的身份脫穎而出,顯然不會太偶然,事實上在2014年的一場Cyberpunk Jam的線下比賽中,耗時6天製作出來的Demo版本《The Last Night》就已經豔壓全場,拿到了冠軍人氣,然而它的主創之一——Tim Soret卻以另一種方式陷入了話題的漩渦中心。

塵封已久的Gamergate

這要追溯到2014年震驚了全球遊戲界的“玩家門”(GamerGate)事件,這是一場因為一位女性開發者與遊戲媒體人的私人關係,牽扯出來的前所未有的關於女權、遊戲媒體陰謀論與玩家間曠日持久的戰爭。在這一過程中,對於女性開發者可能的特權、遊戲媒體是否能做到公平、遊戲與日俱增的追逐商業化產生的不滿等諸多因素,使得它最終演變成了一場網絡暴力,玩家門的主角,女性開發者Zoe Quinn時至今日也無法獲得完全的安寧。

玩家門事件今天被定義為一群保守派的男性玩家對媒體、女權主義的抹黑行為,但是一場混戰發展到如此地步,已不存在立場純粹的一方了,每個人都可能同時是受害者和加害者,還有投機者在其中暗自獲利。Tim Soret在玩家門中扮演的,是一個在當時小有名氣的製作人,因為與部分女權遊戲評論員和它們的支持者觀念相左而產生爭論的角色。

具體來說,Tim Soret 2014年曾在Twitter上發表過許多公開言論,並加上了#GamerGate#這個話題標籤,最鮮明的觀點就是,“自己並不是女權主義的支持者,而是一個平權支持者”以及“遊戲中宣揚的價值觀,諸如暴力、色情以及把女性角色作為男性玩家的獎勵者這類行為與現實無關,遊戲是遊戲,現實是現實”。

這款被奉為“E3微軟專場最亮眼”的遊戲,成了三年前玩家門事件的再度發聲口這款被奉為“E3微軟專場最亮眼”的遊戲,成了三年前玩家門事件的再度發聲口

當時Tim的大部分論調都基於支持Christina Sommers和反對Anita Sarkeesians,前者是美國企業研究所的研究員,後者是一位知名女權遊戲評論員。兩人都在Youtube上有女權相關的遊戲評論,並且觀點十分相左。

你只需知道,Christina Sommers是保守派,認為沒有證據證明遊戲中展示出來的暴力、陰謀論以及性感的女性角色對現實有直接影響,所謂恐同、厭女傾向等遊戲表現的價值觀都是無稽之談,是玩家強加上去的。

而Anita Sarkeesians是激進的女權支持者,她喜歡批判諸如《獵天使魔女》這樣用衣著暴露的性感女性作主角吸引男性的遊戲。在保守派的Christina看來,Anita就是持有“如今女性依然被當做是男性附屬品”的錯誤觀念觀點的女權主義者。

這款被奉為“E3微軟專場最亮眼”的遊戲,成了三年前玩家門事件的再度發聲口

兩位評論員各有自己的支持者與反對者,Polygon當時針對Christina的關於女權與遊戲評述的視頻發表過一篇文章,批判了Christina的保守觀念,認為遊戲中那些獎勵性質的女性角色,確實就是為了男性玩家而服務的,正因為女權者們的努力,現在的遊戲才越來越朝著平等的方向發展,出現諸如《最後生還者》和《古墓麗影》這樣細心刻畫女性角色的優秀作品。

這款被奉為“E3微軟專場最亮眼”的遊戲,成了三年前玩家門事件的再度發聲口

這篇文章顯然是對遊戲瞭解頗深的人所寫,與諸多反對Christina的人一樣,他們都對遊戲文化了解很深,在遊戲界浸淫了多年,大多並不反對她所提及的平權思想,而是不屑於對遊戲流於表面的看待。

不幸中槍

Tim Soret實際上在玩家門事件中扮演的是一個非常邊緣的角色,他沒有評述過事件的主角Zoe Quinn,也沒有支持過那些對Zoe Quinn施加過網絡暴力的真正暴民們。他所做的僅僅是論述他關於平權的論調,參與過對Anita Sarkeesians的討論,而Anita Sarkeesians本人也只不過是在玩家門事件中不幸中彈的一個不相關人物。不過Tim Soret的反對者們,時至今日都認為他是玩家門的支持者。

這不難理解,關於Christina的反對聲音,實際上是資深玩家對於“門外漢”的無情嘲諷,他們認為遊戲中的種種歧視現象絕不僅僅是出於“藝術需要”,沒有浸淫多年的人是不會明白其中紛繁錯雜的需求聯繫的。而Tim Soret不該犯這種錯誤——實際上他就是犯了。

在當時也就是2014年,遊戲論壇idlethumbs上就專門有人站出來抨擊Tim Soret在Twitter上的那些“醜陋言論”,而Tim Soret本人也在討論帖中迴應了這些抨擊,他說文化是自由的,如果因為藝術作品中出現了你看不順眼的元素就否認它們的價值的話,那他將會錯過無數優秀的影視、小說和遊戲。

而另一位網友一針見血地指出了Tim Soret的誤論,他認為文化並不自由,它們實際上也是被商業驅使著發展的,我們所看到的大眾文化,並不是我們心裡真正所想,它只是反映了企業最有利可圖的一面。而Tim Soret反對的激進女權評論員Anita Sarkeesians,她偏激的觀點也只是為了滿足某些人的痛點,讓他們給她的Kickstarter多多交智商稅而已。

你看,事情已經浮出水面了:Tim Soret是一個浪漫主義的人,不愧對他法國人的身份,他把文化圈想象得過於美好,認為這些藝術創作都是服務創作者的內心的,那些聲稱遊戲存在女性歧視、恐女、大男子主義的論調都是上綱上線。而他的反對者們無情地嘲諷了他幼稚的觀點。事實上,就連《The Last Night》的發行商Raw Fury也在E3當天就發佈過一個聲明,聲稱雖然Tim Soret當初的觀念有些幼稚,但他無疑是一個非常優秀的開發者,也是Raw Fury認同的遊戲人。

回到《The Last Night》

略帶諷刺的是,被批為玩家門支持者的Tim Soret,如今展示出來的最受歡迎的作品《The Last Night》,卻是以一個“極端女權主義者統治了未來社會,替代了平權者”為背景的故事。這個與他的平權論調相反的故事背景,卻又暗合了文化自由的堅持。

一個極端女權主義者統治的未來社會

這個主題顯然足夠朋克,拿來作為賽博朋克風遊戲的背景也再合適不過。《The Last Night》在Youtube上初次披露的官方PV目前已經達到了30萬以上的播放量,底下的600多條評論幾乎都是來自世界各地玩家的花式讚歎,甚至還有人趁機婊了一波Zoe Quinn,原因是Zoe Quinn在E3當天發推文批判了Tim一頓,說她永遠不會原諒那些支持過玩家門的開發者們。部分網友表示,“多謝Zoe Quinn,讓我發現了這麼棒的一款遊戲。”

這款被奉為“E3微軟專場最亮眼”的遊戲,成了三年前玩家門事件的再度發聲口

著名的遊戲論壇NeoGAF也在E3當天就討論了《The Last Night》,有人在帖子中提到Tim Soret是玩家門的支持者,僅憑這一點他就不會去買這款遊戲;有人剛知道這段黑歷史,然後表示既然這樣那隻好跳過這款遊戲;有人按圖索驥查閱了Tim的那些言論後,覺得並沒有看出來他在支持玩家門;更多的人繼續花式崇拜這款遊戲。

Tim Soret到底是不是玩家門的支持者,相信各位心中已經有自己的判斷了。女權問題在西方社會的敏感程度,就好比當我們談論起重男輕女的話題一樣嚴重,談論這些事情的時候,整個集體都變得異乎尋常的敏感。這也就是為什麼《The Last Night》在世界範圍內都收到了讚歎,卻因為主創之一發表過一些幼稚言論而全盤否定它。

在對待開發者的態度上,遊戲玩家們喜歡劃分異己的習慣又再度顯現了出來。實際上在當初玩家門爆發的歲月裡,很多媒體都反思過這個問題——核心玩家多年來封閉的環境,造就了一個不願接受世界的改變,不願讓遊戲擁抱其它文化產業的圈子。那些核心玩家對待遊戲的態度幾乎是虔誠的——任何商業逐利的行為,外人對遊戲膚淺的理解都是異端。顯然,Tim Soret在他們看來就犯了這個不可原諒的錯誤。

Tim Soret顯然無法預判玩家們對他的誤解如此嚴重,而他也不能忽視那些聲音,他在6月12日的推文中寫道,“我絕對的支持平等與包容”,“《The Last Night》絕不會是一個反女權,反對平等的遊戲,我在這些年裡改變了很多”,“遊戲中的虛構設定確實在挑戰社會技術的進程,但絕不是旨在開歷史倒車。”

這款被奉為“E3微軟專場最亮眼”的遊戲,成了三年前玩家門事件的再度發聲口

如果翻譯一下《The Last Night》的背景設定,讓他變得符合國情,那大概就是“人們把男孩都偷偷打掉,只想生女孩,男孩子如同勞動工具以及結婚就是賣兒子的未來,我們迴歸了極端母系社會”。你會期待這樣一個朋克感十足的遊戲嗎?還是說,它又是製作人內心世界醜陋嘴臉的再現?

* 本文系作者投稿,不代表觸樂網站觀點。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