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知青上山下鄉接受貧下中農再教育 他揹著圍棋譜寫黑白人生

小說:知青上山下鄉接受貧下中農再教育 他揹著圍棋譜寫黑白人生

保安州各村寨的牆上寫上了:“接受貧下中農的再教育,紮根農村幹革命”!大批知青走向農村,德行堡也來了10幾個知青,他們駐紮在陸家東院,他們來自祖國的大江南北,最遠的朱可羽來自遙遠的杭州,他剛20歲。沒有人知道他為什麼走的這樣遠,來到塞外察哈爾保安州的德興堡?

他來自中國圍棋文化之鄉,朱可羽在閒暇之餘用德興堡麻坑的黑泥和山上白泥做了棋子,用草紙畫了棋盤,就這樣艱苦簡陋的歲月和條件,他一邊搞社會主義建設,一邊用心教孩子們圍棋玩,就在那個時期他用心成就了大批的德興堡圍棋愛好者,他在七零大渠的歲月依然揹著棋子和紙棋盤借下工時間打譜,覆盤並一次次驗證定式,甚至記錄發現了新定式,培養了很多保安州的圍棋人才,他應該是保安州圍棋文化的前輩……

他和陸智元家挨的很近,又經常在一起上工,一來二往就熟悉了。他們經常歇工的時間就談歷史,陸智元因為家庭變故,對歷史很陌生,朱可羽給他講了上古的三皇五帝到夏商周和春秋戰國,又到秦漢魏晉南北朝,隋唐五代……

朱可羽用學富五車的知識打動了陸智元,他們談到傷心處才知道彼此有相似的人生。他們談到孔孟莊韓和戰國四君子……

又從天干地支到紋枰論道……圍棋小世界和世界大棋局……

這樣朱可羽就把陸智元培養成一個圍棋愛好者,然後又有一批孩子喜歡上了圍棋,圍棋成了德行堡業餘的文化田園。

這樣,他們成了莫逆之交,他喊陸智元大哥大哥當然要請他到家裡吃飯,陸嫂大妗子給他做那時家裡最好吃的莜麵窩窩,朱可羽以為是蜂巢居然不敢下筷子,因為朱可羽家鄉是江南文化圈的,對塞外飲食不熟悉也不習慣。他們都是文化世家的子女,自然談到一起,朱可羽和陸智元的日子裡是相互幫襯,因為知青下鄉讓他們有同病相憐的感慨,所以他們的友誼持久永遠。

這些知青們,除了朱可羽是個例外,其他幾個都基本週圍的城市裡的,他們對德行堡這樣的農村有很強的適應性。他們不分男女的和大家一到農業學大寨,肩跳手推的在整理著德行堡的土地,修田埂,平田地,配套各支流的水渠,為適應機器耕種,把田塊整理成幾畝大的長地塊,設計成了適應丘陵地區的半梯田,這些可愛的知青們就這樣用他們的雙手和肩膀擔起了農村更有作為的廣闊天地……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