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初學者的微距攝影實用教程,從器材到實拍與你詳細講解'

"
"
給初學者的微距攝影實用教程,從器材到實拍與你詳細講解

博通其變,思燭其微,大家好,我是大貓,好久不見,今天寫一篇關於微距的具體拍攝教程,跟大家分享微距攝影實拍的技巧,並且針對大家可能遇到的種種問題找到解決方法,比如微距鏡頭選擇怎樣的好?光圈,快門等參數如何設置?手持拍攝還是用三腳架固定拍攝?微距怎麼拍好看等等問題。

我今天主要講如何手持拍攝微距,主要教大家如何就用一部相機,不用其他繁雜的配件情況下拍攝微距。

好,咱們開始今天的講解。

"
給初學者的微距攝影實用教程,從器材到實拍與你詳細講解

博通其變,思燭其微,大家好,我是大貓,好久不見,今天寫一篇關於微距的具體拍攝教程,跟大家分享微距攝影實拍的技巧,並且針對大家可能遇到的種種問題找到解決方法,比如微距鏡頭選擇怎樣的好?光圈,快門等參數如何設置?手持拍攝還是用三腳架固定拍攝?微距怎麼拍好看等等問題。

我今天主要講如何手持拍攝微距,主要教大家如何就用一部相機,不用其他繁雜的配件情況下拍攝微距。

好,咱們開始今天的講解。

給初學者的微距攝影實用教程,從器材到實拍與你詳細講解


文章目錄

·微距鏡頭如何選擇?與全畫幅相機和半畫幅相機搭配會產生哪些差別?

·手持拍攝的四大好處與三大弊端

·參數設置詳解

·前期構圖與後期裁剪


微距鏡頭如何選擇?與全畫幅相機和半畫幅相機搭配會產生哪些差別?

拍攝前我們要準備的器材其實很簡單,就是一部相機,一個微距鏡頭,選擇微距鏡頭時我們首先要一下微距鏡頭:

"
給初學者的微距攝影實用教程,從器材到實拍與你詳細講解

博通其變,思燭其微,大家好,我是大貓,好久不見,今天寫一篇關於微距的具體拍攝教程,跟大家分享微距攝影實拍的技巧,並且針對大家可能遇到的種種問題找到解決方法,比如微距鏡頭選擇怎樣的好?光圈,快門等參數如何設置?手持拍攝還是用三腳架固定拍攝?微距怎麼拍好看等等問題。

我今天主要講如何手持拍攝微距,主要教大家如何就用一部相機,不用其他繁雜的配件情況下拍攝微距。

好,咱們開始今天的講解。

給初學者的微距攝影實用教程,從器材到實拍與你詳細講解


文章目錄

·微距鏡頭如何選擇?與全畫幅相機和半畫幅相機搭配會產生哪些差別?

·手持拍攝的四大好處與三大弊端

·參數設置詳解

·前期構圖與後期裁剪


微距鏡頭如何選擇?與全畫幅相機和半畫幅相機搭配會產生哪些差別?

拍攝前我們要準備的器材其實很簡單,就是一部相機,一個微距鏡頭,選擇微距鏡頭時我們首先要一下微距鏡頭:

給初學者的微距攝影實用教程,從器材到實拍與你詳細講解

微距鏡頭有很多的焦段,從廣角到長焦都有分佈,比如1倍放大倍率的佳能100mm f/2.8、尼康105mm f/2.8、索尼90mm f/2.8,這是最常見的微距鏡頭,然後是60mm f/2.8這個鏡頭,像奧林巴斯60mm f/2.8,就是我用得比較多的一個微距鏡頭,還有一些2倍放大倍率的鏡頭,比如老蛙的60mm f/2.8;超微5倍放大倍率鏡頭如老蛙25mm f/2.8 2.5-5X等。

在長焦端,有佳能180mm f/3.5、適馬180mm f/2.8等1倍放大倍率鏡頭。

那麼這麼多類型的微距鏡頭我們該如何選擇呢?

首先,瞭解不同焦段微距鏡頭的特點!

廣角微距很多都是超微鏡頭,因為廣角超微能夠使景深變得更深,更有利於將對象拍得全清,也就是身體的每一個部位都清晰,同樣的光圈下,廣角微距鏡頭的精深比中長焦微距鏡頭的景深更深。

"
給初學者的微距攝影實用教程,從器材到實拍與你詳細講解

博通其變,思燭其微,大家好,我是大貓,好久不見,今天寫一篇關於微距的具體拍攝教程,跟大家分享微距攝影實拍的技巧,並且針對大家可能遇到的種種問題找到解決方法,比如微距鏡頭選擇怎樣的好?光圈,快門等參數如何設置?手持拍攝還是用三腳架固定拍攝?微距怎麼拍好看等等問題。

我今天主要講如何手持拍攝微距,主要教大家如何就用一部相機,不用其他繁雜的配件情況下拍攝微距。

好,咱們開始今天的講解。

給初學者的微距攝影實用教程,從器材到實拍與你詳細講解


文章目錄

·微距鏡頭如何選擇?與全畫幅相機和半畫幅相機搭配會產生哪些差別?

·手持拍攝的四大好處與三大弊端

·參數設置詳解

·前期構圖與後期裁剪


微距鏡頭如何選擇?與全畫幅相機和半畫幅相機搭配會產生哪些差別?

拍攝前我們要準備的器材其實很簡單,就是一部相機,一個微距鏡頭,選擇微距鏡頭時我們首先要一下微距鏡頭:

給初學者的微距攝影實用教程,從器材到實拍與你詳細講解

微距鏡頭有很多的焦段,從廣角到長焦都有分佈,比如1倍放大倍率的佳能100mm f/2.8、尼康105mm f/2.8、索尼90mm f/2.8,這是最常見的微距鏡頭,然後是60mm f/2.8這個鏡頭,像奧林巴斯60mm f/2.8,就是我用得比較多的一個微距鏡頭,還有一些2倍放大倍率的鏡頭,比如老蛙的60mm f/2.8;超微5倍放大倍率鏡頭如老蛙25mm f/2.8 2.5-5X等。

在長焦端,有佳能180mm f/3.5、適馬180mm f/2.8等1倍放大倍率鏡頭。

那麼這麼多類型的微距鏡頭我們該如何選擇呢?

首先,瞭解不同焦段微距鏡頭的特點!

廣角微距很多都是超微鏡頭,因為廣角超微能夠使景深變得更深,更有利於將對象拍得全清,也就是身體的每一個部位都清晰,同樣的光圈下,廣角微距鏡頭的精深比中長焦微距鏡頭的景深更深。

給初學者的微距攝影實用教程,從器材到實拍與你詳細講解

其次,廣角微距鏡頭適合拍攝環境微距,也就是帶更多環境的微距片這是它的成片風格,這種鏡頭通常不太適合拍攝飛蟲,因為它需要離對象很近,這樣會嚇跑那些飛蟲,更適合拍攝像螞蟻這種很小的生物。

中距離焦段微距鏡頭像60mm-100mm這個焦段區間,適合拍攝的風格是對象整體能夠在畫面呈現,同時呈現環境的局部,這類鏡頭適合拍攝飛蟲以及物體相對體積大一點的對象,因為它的放大倍率多數是一倍放大倍率,太小的物體需要湊很近,而最近對焦距離通常是十多釐米,再近就拍不到了。

"
給初學者的微距攝影實用教程,從器材到實拍與你詳細講解

博通其變,思燭其微,大家好,我是大貓,好久不見,今天寫一篇關於微距的具體拍攝教程,跟大家分享微距攝影實拍的技巧,並且針對大家可能遇到的種種問題找到解決方法,比如微距鏡頭選擇怎樣的好?光圈,快門等參數如何設置?手持拍攝還是用三腳架固定拍攝?微距怎麼拍好看等等問題。

我今天主要講如何手持拍攝微距,主要教大家如何就用一部相機,不用其他繁雜的配件情況下拍攝微距。

好,咱們開始今天的講解。

給初學者的微距攝影實用教程,從器材到實拍與你詳細講解


文章目錄

·微距鏡頭如何選擇?與全畫幅相機和半畫幅相機搭配會產生哪些差別?

·手持拍攝的四大好處與三大弊端

·參數設置詳解

·前期構圖與後期裁剪


微距鏡頭如何選擇?與全畫幅相機和半畫幅相機搭配會產生哪些差別?

拍攝前我們要準備的器材其實很簡單,就是一部相機,一個微距鏡頭,選擇微距鏡頭時我們首先要一下微距鏡頭:

給初學者的微距攝影實用教程,從器材到實拍與你詳細講解

微距鏡頭有很多的焦段,從廣角到長焦都有分佈,比如1倍放大倍率的佳能100mm f/2.8、尼康105mm f/2.8、索尼90mm f/2.8,這是最常見的微距鏡頭,然後是60mm f/2.8這個鏡頭,像奧林巴斯60mm f/2.8,就是我用得比較多的一個微距鏡頭,還有一些2倍放大倍率的鏡頭,比如老蛙的60mm f/2.8;超微5倍放大倍率鏡頭如老蛙25mm f/2.8 2.5-5X等。

在長焦端,有佳能180mm f/3.5、適馬180mm f/2.8等1倍放大倍率鏡頭。

那麼這麼多類型的微距鏡頭我們該如何選擇呢?

首先,瞭解不同焦段微距鏡頭的特點!

廣角微距很多都是超微鏡頭,因為廣角超微能夠使景深變得更深,更有利於將對象拍得全清,也就是身體的每一個部位都清晰,同樣的光圈下,廣角微距鏡頭的精深比中長焦微距鏡頭的景深更深。

給初學者的微距攝影實用教程,從器材到實拍與你詳細講解

其次,廣角微距鏡頭適合拍攝環境微距,也就是帶更多環境的微距片這是它的成片風格,這種鏡頭通常不太適合拍攝飛蟲,因為它需要離對象很近,這樣會嚇跑那些飛蟲,更適合拍攝像螞蟻這種很小的生物。

中距離焦段微距鏡頭像60mm-100mm這個焦段區間,適合拍攝的風格是對象整體能夠在畫面呈現,同時呈現環境的局部,這類鏡頭適合拍攝飛蟲以及物體相對體積大一點的對象,因為它的放大倍率多數是一倍放大倍率,太小的物體需要湊很近,而最近對焦距離通常是十多釐米,再近就拍不到了。

給初學者的微距攝影實用教程,從器材到實拍與你詳細講解

當然像老蛙那個60mm的兩倍放大倍率的鏡頭是可以拍攝像螞蟻這種小生物的,還有一些其他兩倍放大倍率的鏡頭,在拍攝細小的生物也還能夠駕馭。

"
給初學者的微距攝影實用教程,從器材到實拍與你詳細講解

博通其變,思燭其微,大家好,我是大貓,好久不見,今天寫一篇關於微距的具體拍攝教程,跟大家分享微距攝影實拍的技巧,並且針對大家可能遇到的種種問題找到解決方法,比如微距鏡頭選擇怎樣的好?光圈,快門等參數如何設置?手持拍攝還是用三腳架固定拍攝?微距怎麼拍好看等等問題。

我今天主要講如何手持拍攝微距,主要教大家如何就用一部相機,不用其他繁雜的配件情況下拍攝微距。

好,咱們開始今天的講解。

給初學者的微距攝影實用教程,從器材到實拍與你詳細講解


文章目錄

·微距鏡頭如何選擇?與全畫幅相機和半畫幅相機搭配會產生哪些差別?

·手持拍攝的四大好處與三大弊端

·參數設置詳解

·前期構圖與後期裁剪


微距鏡頭如何選擇?與全畫幅相機和半畫幅相機搭配會產生哪些差別?

拍攝前我們要準備的器材其實很簡單,就是一部相機,一個微距鏡頭,選擇微距鏡頭時我們首先要一下微距鏡頭:

給初學者的微距攝影實用教程,從器材到實拍與你詳細講解

微距鏡頭有很多的焦段,從廣角到長焦都有分佈,比如1倍放大倍率的佳能100mm f/2.8、尼康105mm f/2.8、索尼90mm f/2.8,這是最常見的微距鏡頭,然後是60mm f/2.8這個鏡頭,像奧林巴斯60mm f/2.8,就是我用得比較多的一個微距鏡頭,還有一些2倍放大倍率的鏡頭,比如老蛙的60mm f/2.8;超微5倍放大倍率鏡頭如老蛙25mm f/2.8 2.5-5X等。

在長焦端,有佳能180mm f/3.5、適馬180mm f/2.8等1倍放大倍率鏡頭。

那麼這麼多類型的微距鏡頭我們該如何選擇呢?

首先,瞭解不同焦段微距鏡頭的特點!

廣角微距很多都是超微鏡頭,因為廣角超微能夠使景深變得更深,更有利於將對象拍得全清,也就是身體的每一個部位都清晰,同樣的光圈下,廣角微距鏡頭的精深比中長焦微距鏡頭的景深更深。

給初學者的微距攝影實用教程,從器材到實拍與你詳細講解

其次,廣角微距鏡頭適合拍攝環境微距,也就是帶更多環境的微距片這是它的成片風格,這種鏡頭通常不太適合拍攝飛蟲,因為它需要離對象很近,這樣會嚇跑那些飛蟲,更適合拍攝像螞蟻這種很小的生物。

中距離焦段微距鏡頭像60mm-100mm這個焦段區間,適合拍攝的風格是對象整體能夠在畫面呈現,同時呈現環境的局部,這類鏡頭適合拍攝飛蟲以及物體相對體積大一點的對象,因為它的放大倍率多數是一倍放大倍率,太小的物體需要湊很近,而最近對焦距離通常是十多釐米,再近就拍不到了。

給初學者的微距攝影實用教程,從器材到實拍與你詳細講解

當然像老蛙那個60mm的兩倍放大倍率的鏡頭是可以拍攝像螞蟻這種小生物的,還有一些其他兩倍放大倍率的鏡頭,在拍攝細小的生物也還能夠駕馭。

給初學者的微距攝影實用教程,從器材到實拍與你詳細講解

長焦微距鏡頭是自然界的“偷拍高手”,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這類鏡頭我們可以在遠處不驚動對象的情況下,將對象1:1放大拍攝對象,特別適合拍攝飛蟲等這類生物,因為它不知道你在拍它,你可以離對象一到兩米之外的距離去拍攝,這類鏡頭一般最近對焦距離是半米左右,所以離太近你也是無法拍攝的。

"
給初學者的微距攝影實用教程,從器材到實拍與你詳細講解

博通其變,思燭其微,大家好,我是大貓,好久不見,今天寫一篇關於微距的具體拍攝教程,跟大家分享微距攝影實拍的技巧,並且針對大家可能遇到的種種問題找到解決方法,比如微距鏡頭選擇怎樣的好?光圈,快門等參數如何設置?手持拍攝還是用三腳架固定拍攝?微距怎麼拍好看等等問題。

我今天主要講如何手持拍攝微距,主要教大家如何就用一部相機,不用其他繁雜的配件情況下拍攝微距。

好,咱們開始今天的講解。

給初學者的微距攝影實用教程,從器材到實拍與你詳細講解


文章目錄

·微距鏡頭如何選擇?與全畫幅相機和半畫幅相機搭配會產生哪些差別?

·手持拍攝的四大好處與三大弊端

·參數設置詳解

·前期構圖與後期裁剪


微距鏡頭如何選擇?與全畫幅相機和半畫幅相機搭配會產生哪些差別?

拍攝前我們要準備的器材其實很簡單,就是一部相機,一個微距鏡頭,選擇微距鏡頭時我們首先要一下微距鏡頭:

給初學者的微距攝影實用教程,從器材到實拍與你詳細講解

微距鏡頭有很多的焦段,從廣角到長焦都有分佈,比如1倍放大倍率的佳能100mm f/2.8、尼康105mm f/2.8、索尼90mm f/2.8,這是最常見的微距鏡頭,然後是60mm f/2.8這個鏡頭,像奧林巴斯60mm f/2.8,就是我用得比較多的一個微距鏡頭,還有一些2倍放大倍率的鏡頭,比如老蛙的60mm f/2.8;超微5倍放大倍率鏡頭如老蛙25mm f/2.8 2.5-5X等。

在長焦端,有佳能180mm f/3.5、適馬180mm f/2.8等1倍放大倍率鏡頭。

那麼這麼多類型的微距鏡頭我們該如何選擇呢?

首先,瞭解不同焦段微距鏡頭的特點!

廣角微距很多都是超微鏡頭,因為廣角超微能夠使景深變得更深,更有利於將對象拍得全清,也就是身體的每一個部位都清晰,同樣的光圈下,廣角微距鏡頭的精深比中長焦微距鏡頭的景深更深。

給初學者的微距攝影實用教程,從器材到實拍與你詳細講解

其次,廣角微距鏡頭適合拍攝環境微距,也就是帶更多環境的微距片這是它的成片風格,這種鏡頭通常不太適合拍攝飛蟲,因為它需要離對象很近,這樣會嚇跑那些飛蟲,更適合拍攝像螞蟻這種很小的生物。

中距離焦段微距鏡頭像60mm-100mm這個焦段區間,適合拍攝的風格是對象整體能夠在畫面呈現,同時呈現環境的局部,這類鏡頭適合拍攝飛蟲以及物體相對體積大一點的對象,因為它的放大倍率多數是一倍放大倍率,太小的物體需要湊很近,而最近對焦距離通常是十多釐米,再近就拍不到了。

給初學者的微距攝影實用教程,從器材到實拍與你詳細講解

當然像老蛙那個60mm的兩倍放大倍率的鏡頭是可以拍攝像螞蟻這種小生物的,還有一些其他兩倍放大倍率的鏡頭,在拍攝細小的生物也還能夠駕馭。

給初學者的微距攝影實用教程,從器材到實拍與你詳細講解

長焦微距鏡頭是自然界的“偷拍高手”,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這類鏡頭我們可以在遠處不驚動對象的情況下,將對象1:1放大拍攝對象,特別適合拍攝飛蟲等這類生物,因為它不知道你在拍它,你可以離對象一到兩米之外的距離去拍攝,這類鏡頭一般最近對焦距離是半米左右,所以離太近你也是無法拍攝的。

給初學者的微距攝影實用教程,從器材到實拍與你詳細講解

瞭解了這些焦段對於微距拍攝的影響,我們還要注意一個問題就是,你能拍攝多小的物體,不是由焦段決定的,而是鏡頭的放大倍率,放大倍率越大,越能夠拍攝更小的生物。

鏡頭焦段的設置是讓你選擇適合自己拍攝的風格,以及你要拍攝的對象,不同的對象選擇不同的鏡頭,就能夠最大化拍好一個對象,就像拍人像一樣,拍攝全身大長腿與拍攝半身特寫,用的鏡頭可能是不一樣的。

在選擇鏡頭焦段時,我們還要注意一個問題就是相機的畫幅問題,你用的相機畫幅不同,同樣的鏡頭會變成不同的焦段,比如全畫幅相機下用100mm這個鏡頭,接在半畫幅身上就變成了150mm 或者160mm!

因為半畫幅機器接鏡頭使用時,要考慮一個轉化係數,佳能是1.6,尼康是1.5,這是因為佳能的半畫幅傳感器尺寸是22.5×15mm,尼康是23.7×15.6mm,尼康的畫幅稍微大一點。

而像奧林巴斯這種4/3畫幅的機器則要乘以2這樣一個係數,也就是假如用60mm鏡頭,等效35mm焦距是120mm。

所以針對這一特性,很多朋友喜歡拿半畫幅拍攝微距,因為焦段更長,可以離對象更遠來拍攝。

通常來說,我是喜歡選擇焦段長的微距鏡頭來拍攝,這樣不會驚嚇到對象,尤其是飛蟲類。

當然,如果你喜歡拍攝超微片子,那麼可以選擇放大倍率更高的,焦段短一點的鏡頭來拍攝。

手持拍攝的三大好處與三大弊端

一說到微距,很多朋友想到的是用腳架拍攝,這並沒有錯,不過手持拍攝有很多優點

1、鍛鍊手持拍攝的穩定性;

對於初學攝影的朋友來說,實拍時首先要解決的問題是能夠端穩相機,只有不抖,才能夠拍清楚片子,連片子都拍不清的話,就談不上什麼創作了。

而手持相機拍攝微距,是非常鍛鍊一個攝影師的吃苦耐勞,手持的穩定性,以及發現美的眼睛的一種很好的鍛鍊方式。

所以很多學習攝影的朋友問我怎麼樣鍛鍊手持拍攝的穩定性,我會說,學習一下拍攝微距吧,會讓你受益匪淺。

2、構圖的靈活性

用過三腳架的朋友都知道,上了腳架後,要調整構圖非常麻煩,這一點在微距攝影中體現得更加明顯,用腳架有兩個弊端,一是動作幅度大,容易嚇跑對象;另一方面,等你調好構圖之類的,你的對象可能爬走了,或者換成另外一個姿勢了。

所以手持攝影就能夠讓你及時抓拍到對象,構圖也更加靈活多變,任何角度你都可以選,而腳架則沒有那麼方便了。

3、外出更輕便

如果你外出深山拍攝微距,走很遠的路如果帶上腳架,那個負擔是很重的,你可不想走到目的地之後,就沒有力氣拍攝了。

昂貴的三腳架穩定性更好,也更重,輕巧的腳架雖然方便攜帶,但是穩定性不好;所以外出拍攝,練就一身像狙擊手一樣雷打不動的本事,是很有必要的,能夠為你減輕很多負擔。

當然,說完優點,弊端也是有的,手持拍攝有三大弊端

第一當然是容易糊片,即使你手很穩了,但是你不可能百分之百保證你每一張片子都是清晰的,因為拍攝微距尤其是像螞蟻這樣的小生物時,即使你將光圈開到11以上,景深依舊很薄,我給大家看一張片子就知道了:

"
給初學者的微距攝影實用教程,從器材到實拍與你詳細講解

博通其變,思燭其微,大家好,我是大貓,好久不見,今天寫一篇關於微距的具體拍攝教程,跟大家分享微距攝影實拍的技巧,並且針對大家可能遇到的種種問題找到解決方法,比如微距鏡頭選擇怎樣的好?光圈,快門等參數如何設置?手持拍攝還是用三腳架固定拍攝?微距怎麼拍好看等等問題。

我今天主要講如何手持拍攝微距,主要教大家如何就用一部相機,不用其他繁雜的配件情況下拍攝微距。

好,咱們開始今天的講解。

給初學者的微距攝影實用教程,從器材到實拍與你詳細講解


文章目錄

·微距鏡頭如何選擇?與全畫幅相機和半畫幅相機搭配會產生哪些差別?

·手持拍攝的四大好處與三大弊端

·參數設置詳解

·前期構圖與後期裁剪


微距鏡頭如何選擇?與全畫幅相機和半畫幅相機搭配會產生哪些差別?

拍攝前我們要準備的器材其實很簡單,就是一部相機,一個微距鏡頭,選擇微距鏡頭時我們首先要一下微距鏡頭:

給初學者的微距攝影實用教程,從器材到實拍與你詳細講解

微距鏡頭有很多的焦段,從廣角到長焦都有分佈,比如1倍放大倍率的佳能100mm f/2.8、尼康105mm f/2.8、索尼90mm f/2.8,這是最常見的微距鏡頭,然後是60mm f/2.8這個鏡頭,像奧林巴斯60mm f/2.8,就是我用得比較多的一個微距鏡頭,還有一些2倍放大倍率的鏡頭,比如老蛙的60mm f/2.8;超微5倍放大倍率鏡頭如老蛙25mm f/2.8 2.5-5X等。

在長焦端,有佳能180mm f/3.5、適馬180mm f/2.8等1倍放大倍率鏡頭。

那麼這麼多類型的微距鏡頭我們該如何選擇呢?

首先,瞭解不同焦段微距鏡頭的特點!

廣角微距很多都是超微鏡頭,因為廣角超微能夠使景深變得更深,更有利於將對象拍得全清,也就是身體的每一個部位都清晰,同樣的光圈下,廣角微距鏡頭的精深比中長焦微距鏡頭的景深更深。

給初學者的微距攝影實用教程,從器材到實拍與你詳細講解

其次,廣角微距鏡頭適合拍攝環境微距,也就是帶更多環境的微距片這是它的成片風格,這種鏡頭通常不太適合拍攝飛蟲,因為它需要離對象很近,這樣會嚇跑那些飛蟲,更適合拍攝像螞蟻這種很小的生物。

中距離焦段微距鏡頭像60mm-100mm這個焦段區間,適合拍攝的風格是對象整體能夠在畫面呈現,同時呈現環境的局部,這類鏡頭適合拍攝飛蟲以及物體相對體積大一點的對象,因為它的放大倍率多數是一倍放大倍率,太小的物體需要湊很近,而最近對焦距離通常是十多釐米,再近就拍不到了。

給初學者的微距攝影實用教程,從器材到實拍與你詳細講解

當然像老蛙那個60mm的兩倍放大倍率的鏡頭是可以拍攝像螞蟻這種小生物的,還有一些其他兩倍放大倍率的鏡頭,在拍攝細小的生物也還能夠駕馭。

給初學者的微距攝影實用教程,從器材到實拍與你詳細講解

長焦微距鏡頭是自然界的“偷拍高手”,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這類鏡頭我們可以在遠處不驚動對象的情況下,將對象1:1放大拍攝對象,特別適合拍攝飛蟲等這類生物,因為它不知道你在拍它,你可以離對象一到兩米之外的距離去拍攝,這類鏡頭一般最近對焦距離是半米左右,所以離太近你也是無法拍攝的。

給初學者的微距攝影實用教程,從器材到實拍與你詳細講解

瞭解了這些焦段對於微距拍攝的影響,我們還要注意一個問題就是,你能拍攝多小的物體,不是由焦段決定的,而是鏡頭的放大倍率,放大倍率越大,越能夠拍攝更小的生物。

鏡頭焦段的設置是讓你選擇適合自己拍攝的風格,以及你要拍攝的對象,不同的對象選擇不同的鏡頭,就能夠最大化拍好一個對象,就像拍人像一樣,拍攝全身大長腿與拍攝半身特寫,用的鏡頭可能是不一樣的。

在選擇鏡頭焦段時,我們還要注意一個問題就是相機的畫幅問題,你用的相機畫幅不同,同樣的鏡頭會變成不同的焦段,比如全畫幅相機下用100mm這個鏡頭,接在半畫幅身上就變成了150mm 或者160mm!

因為半畫幅機器接鏡頭使用時,要考慮一個轉化係數,佳能是1.6,尼康是1.5,這是因為佳能的半畫幅傳感器尺寸是22.5×15mm,尼康是23.7×15.6mm,尼康的畫幅稍微大一點。

而像奧林巴斯這種4/3畫幅的機器則要乘以2這樣一個係數,也就是假如用60mm鏡頭,等效35mm焦距是120mm。

所以針對這一特性,很多朋友喜歡拿半畫幅拍攝微距,因為焦段更長,可以離對象更遠來拍攝。

通常來說,我是喜歡選擇焦段長的微距鏡頭來拍攝,這樣不會驚嚇到對象,尤其是飛蟲類。

當然,如果你喜歡拍攝超微片子,那麼可以選擇放大倍率更高的,焦段短一點的鏡頭來拍攝。

手持拍攝的三大好處與三大弊端

一說到微距,很多朋友想到的是用腳架拍攝,這並沒有錯,不過手持拍攝有很多優點

1、鍛鍊手持拍攝的穩定性;

對於初學攝影的朋友來說,實拍時首先要解決的問題是能夠端穩相機,只有不抖,才能夠拍清楚片子,連片子都拍不清的話,就談不上什麼創作了。

而手持相機拍攝微距,是非常鍛鍊一個攝影師的吃苦耐勞,手持的穩定性,以及發現美的眼睛的一種很好的鍛鍊方式。

所以很多學習攝影的朋友問我怎麼樣鍛鍊手持拍攝的穩定性,我會說,學習一下拍攝微距吧,會讓你受益匪淺。

2、構圖的靈活性

用過三腳架的朋友都知道,上了腳架後,要調整構圖非常麻煩,這一點在微距攝影中體現得更加明顯,用腳架有兩個弊端,一是動作幅度大,容易嚇跑對象;另一方面,等你調好構圖之類的,你的對象可能爬走了,或者換成另外一個姿勢了。

所以手持攝影就能夠讓你及時抓拍到對象,構圖也更加靈活多變,任何角度你都可以選,而腳架則沒有那麼方便了。

3、外出更輕便

如果你外出深山拍攝微距,走很遠的路如果帶上腳架,那個負擔是很重的,你可不想走到目的地之後,就沒有力氣拍攝了。

昂貴的三腳架穩定性更好,也更重,輕巧的腳架雖然方便攜帶,但是穩定性不好;所以外出拍攝,練就一身像狙擊手一樣雷打不動的本事,是很有必要的,能夠為你減輕很多負擔。

當然,說完優點,弊端也是有的,手持拍攝有三大弊端

第一當然是容易糊片,即使你手很穩了,但是你不可能百分之百保證你每一張片子都是清晰的,因為拍攝微距尤其是像螞蟻這樣的小生物時,即使你將光圈開到11以上,景深依舊很薄,我給大家看一張片子就知道了:

給初學者的微距攝影實用教程,從器材到實拍與你詳細講解

這張片子是我用兩倍放大倍率的60mm鏡頭拍攝,光圈是11,可以看到螞蟻前後都是很虛的,完全不像我們平時用非微距鏡頭時,那樣大的景深。

這樣薄的景深下,稍微前後的位置動一下就糊片了。

第二是無法進行超微拍攝;手持拍攝的極限是2倍放大倍率,再往上超過兩倍放大倍率的微距拍攝,是無法手持的,無論你手持多穩,也會糊片。

第三是手持拍攝畫面容易出現大的噪點;這一點來說,我們要聊聊實拍時的參數設置,手持拍攝我們至少要保證安全快門以上,比如鏡頭是100mm的,那麼快門至少要1/125s,光圈我們通常設置到f/8,這個時候,畫面會很暗,尤其是陰天拍攝時,沒有燈光照明的話,畫面是很暗的,因此要想畫面曝光正常,就需要將ISO調得很高,至少上到1000到2000左右,所以隨之而來的是畫面噪點比較多。

高端的全畫幅機器對於噪點控制來說,這個ISO參數是可以接受的,但是很多半畫幅機器就不行了,會出現嚴重的噪點,因此就降低了畫面的畫質。

"
給初學者的微距攝影實用教程,從器材到實拍與你詳細講解

博通其變,思燭其微,大家好,我是大貓,好久不見,今天寫一篇關於微距的具體拍攝教程,跟大家分享微距攝影實拍的技巧,並且針對大家可能遇到的種種問題找到解決方法,比如微距鏡頭選擇怎樣的好?光圈,快門等參數如何設置?手持拍攝還是用三腳架固定拍攝?微距怎麼拍好看等等問題。

我今天主要講如何手持拍攝微距,主要教大家如何就用一部相機,不用其他繁雜的配件情況下拍攝微距。

好,咱們開始今天的講解。

給初學者的微距攝影實用教程,從器材到實拍與你詳細講解


文章目錄

·微距鏡頭如何選擇?與全畫幅相機和半畫幅相機搭配會產生哪些差別?

·手持拍攝的四大好處與三大弊端

·參數設置詳解

·前期構圖與後期裁剪


微距鏡頭如何選擇?與全畫幅相機和半畫幅相機搭配會產生哪些差別?

拍攝前我們要準備的器材其實很簡單,就是一部相機,一個微距鏡頭,選擇微距鏡頭時我們首先要一下微距鏡頭:

給初學者的微距攝影實用教程,從器材到實拍與你詳細講解

微距鏡頭有很多的焦段,從廣角到長焦都有分佈,比如1倍放大倍率的佳能100mm f/2.8、尼康105mm f/2.8、索尼90mm f/2.8,這是最常見的微距鏡頭,然後是60mm f/2.8這個鏡頭,像奧林巴斯60mm f/2.8,就是我用得比較多的一個微距鏡頭,還有一些2倍放大倍率的鏡頭,比如老蛙的60mm f/2.8;超微5倍放大倍率鏡頭如老蛙25mm f/2.8 2.5-5X等。

在長焦端,有佳能180mm f/3.5、適馬180mm f/2.8等1倍放大倍率鏡頭。

那麼這麼多類型的微距鏡頭我們該如何選擇呢?

首先,瞭解不同焦段微距鏡頭的特點!

廣角微距很多都是超微鏡頭,因為廣角超微能夠使景深變得更深,更有利於將對象拍得全清,也就是身體的每一個部位都清晰,同樣的光圈下,廣角微距鏡頭的精深比中長焦微距鏡頭的景深更深。

給初學者的微距攝影實用教程,從器材到實拍與你詳細講解

其次,廣角微距鏡頭適合拍攝環境微距,也就是帶更多環境的微距片這是它的成片風格,這種鏡頭通常不太適合拍攝飛蟲,因為它需要離對象很近,這樣會嚇跑那些飛蟲,更適合拍攝像螞蟻這種很小的生物。

中距離焦段微距鏡頭像60mm-100mm這個焦段區間,適合拍攝的風格是對象整體能夠在畫面呈現,同時呈現環境的局部,這類鏡頭適合拍攝飛蟲以及物體相對體積大一點的對象,因為它的放大倍率多數是一倍放大倍率,太小的物體需要湊很近,而最近對焦距離通常是十多釐米,再近就拍不到了。

給初學者的微距攝影實用教程,從器材到實拍與你詳細講解

當然像老蛙那個60mm的兩倍放大倍率的鏡頭是可以拍攝像螞蟻這種小生物的,還有一些其他兩倍放大倍率的鏡頭,在拍攝細小的生物也還能夠駕馭。

給初學者的微距攝影實用教程,從器材到實拍與你詳細講解

長焦微距鏡頭是自然界的“偷拍高手”,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這類鏡頭我們可以在遠處不驚動對象的情況下,將對象1:1放大拍攝對象,特別適合拍攝飛蟲等這類生物,因為它不知道你在拍它,你可以離對象一到兩米之外的距離去拍攝,這類鏡頭一般最近對焦距離是半米左右,所以離太近你也是無法拍攝的。

給初學者的微距攝影實用教程,從器材到實拍與你詳細講解

瞭解了這些焦段對於微距拍攝的影響,我們還要注意一個問題就是,你能拍攝多小的物體,不是由焦段決定的,而是鏡頭的放大倍率,放大倍率越大,越能夠拍攝更小的生物。

鏡頭焦段的設置是讓你選擇適合自己拍攝的風格,以及你要拍攝的對象,不同的對象選擇不同的鏡頭,就能夠最大化拍好一個對象,就像拍人像一樣,拍攝全身大長腿與拍攝半身特寫,用的鏡頭可能是不一樣的。

在選擇鏡頭焦段時,我們還要注意一個問題就是相機的畫幅問題,你用的相機畫幅不同,同樣的鏡頭會變成不同的焦段,比如全畫幅相機下用100mm這個鏡頭,接在半畫幅身上就變成了150mm 或者160mm!

因為半畫幅機器接鏡頭使用時,要考慮一個轉化係數,佳能是1.6,尼康是1.5,這是因為佳能的半畫幅傳感器尺寸是22.5×15mm,尼康是23.7×15.6mm,尼康的畫幅稍微大一點。

而像奧林巴斯這種4/3畫幅的機器則要乘以2這樣一個係數,也就是假如用60mm鏡頭,等效35mm焦距是120mm。

所以針對這一特性,很多朋友喜歡拿半畫幅拍攝微距,因為焦段更長,可以離對象更遠來拍攝。

通常來說,我是喜歡選擇焦段長的微距鏡頭來拍攝,這樣不會驚嚇到對象,尤其是飛蟲類。

當然,如果你喜歡拍攝超微片子,那麼可以選擇放大倍率更高的,焦段短一點的鏡頭來拍攝。

手持拍攝的三大好處與三大弊端

一說到微距,很多朋友想到的是用腳架拍攝,這並沒有錯,不過手持拍攝有很多優點

1、鍛鍊手持拍攝的穩定性;

對於初學攝影的朋友來說,實拍時首先要解決的問題是能夠端穩相機,只有不抖,才能夠拍清楚片子,連片子都拍不清的話,就談不上什麼創作了。

而手持相機拍攝微距,是非常鍛鍊一個攝影師的吃苦耐勞,手持的穩定性,以及發現美的眼睛的一種很好的鍛鍊方式。

所以很多學習攝影的朋友問我怎麼樣鍛鍊手持拍攝的穩定性,我會說,學習一下拍攝微距吧,會讓你受益匪淺。

2、構圖的靈活性

用過三腳架的朋友都知道,上了腳架後,要調整構圖非常麻煩,這一點在微距攝影中體現得更加明顯,用腳架有兩個弊端,一是動作幅度大,容易嚇跑對象;另一方面,等你調好構圖之類的,你的對象可能爬走了,或者換成另外一個姿勢了。

所以手持攝影就能夠讓你及時抓拍到對象,構圖也更加靈活多變,任何角度你都可以選,而腳架則沒有那麼方便了。

3、外出更輕便

如果你外出深山拍攝微距,走很遠的路如果帶上腳架,那個負擔是很重的,你可不想走到目的地之後,就沒有力氣拍攝了。

昂貴的三腳架穩定性更好,也更重,輕巧的腳架雖然方便攜帶,但是穩定性不好;所以外出拍攝,練就一身像狙擊手一樣雷打不動的本事,是很有必要的,能夠為你減輕很多負擔。

當然,說完優點,弊端也是有的,手持拍攝有三大弊端

第一當然是容易糊片,即使你手很穩了,但是你不可能百分之百保證你每一張片子都是清晰的,因為拍攝微距尤其是像螞蟻這樣的小生物時,即使你將光圈開到11以上,景深依舊很薄,我給大家看一張片子就知道了:

給初學者的微距攝影實用教程,從器材到實拍與你詳細講解

這張片子是我用兩倍放大倍率的60mm鏡頭拍攝,光圈是11,可以看到螞蟻前後都是很虛的,完全不像我們平時用非微距鏡頭時,那樣大的景深。

這樣薄的景深下,稍微前後的位置動一下就糊片了。

第二是無法進行超微拍攝;手持拍攝的極限是2倍放大倍率,再往上超過兩倍放大倍率的微距拍攝,是無法手持的,無論你手持多穩,也會糊片。

第三是手持拍攝畫面容易出現大的噪點;這一點來說,我們要聊聊實拍時的參數設置,手持拍攝我們至少要保證安全快門以上,比如鏡頭是100mm的,那麼快門至少要1/125s,光圈我們通常設置到f/8,這個時候,畫面會很暗,尤其是陰天拍攝時,沒有燈光照明的話,畫面是很暗的,因此要想畫面曝光正常,就需要將ISO調得很高,至少上到1000到2000左右,所以隨之而來的是畫面噪點比較多。

高端的全畫幅機器對於噪點控制來說,這個ISO參數是可以接受的,但是很多半畫幅機器就不行了,會出現嚴重的噪點,因此就降低了畫面的畫質。

給初學者的微距攝影實用教程,從器材到實拍與你詳細講解

佳能5D2+100mm 2.8 1/125s f/8 iso100

參數設置詳解

這應該是大家最關心的問題了,微距攝影,主要設置的是曝光三要素的設置,還有如何對焦;

"
給初學者的微距攝影實用教程,從器材到實拍與你詳細講解

博通其變,思燭其微,大家好,我是大貓,好久不見,今天寫一篇關於微距的具體拍攝教程,跟大家分享微距攝影實拍的技巧,並且針對大家可能遇到的種種問題找到解決方法,比如微距鏡頭選擇怎樣的好?光圈,快門等參數如何設置?手持拍攝還是用三腳架固定拍攝?微距怎麼拍好看等等問題。

我今天主要講如何手持拍攝微距,主要教大家如何就用一部相機,不用其他繁雜的配件情況下拍攝微距。

好,咱們開始今天的講解。

給初學者的微距攝影實用教程,從器材到實拍與你詳細講解


文章目錄

·微距鏡頭如何選擇?與全畫幅相機和半畫幅相機搭配會產生哪些差別?

·手持拍攝的四大好處與三大弊端

·參數設置詳解

·前期構圖與後期裁剪


微距鏡頭如何選擇?與全畫幅相機和半畫幅相機搭配會產生哪些差別?

拍攝前我們要準備的器材其實很簡單,就是一部相機,一個微距鏡頭,選擇微距鏡頭時我們首先要一下微距鏡頭:

給初學者的微距攝影實用教程,從器材到實拍與你詳細講解

微距鏡頭有很多的焦段,從廣角到長焦都有分佈,比如1倍放大倍率的佳能100mm f/2.8、尼康105mm f/2.8、索尼90mm f/2.8,這是最常見的微距鏡頭,然後是60mm f/2.8這個鏡頭,像奧林巴斯60mm f/2.8,就是我用得比較多的一個微距鏡頭,還有一些2倍放大倍率的鏡頭,比如老蛙的60mm f/2.8;超微5倍放大倍率鏡頭如老蛙25mm f/2.8 2.5-5X等。

在長焦端,有佳能180mm f/3.5、適馬180mm f/2.8等1倍放大倍率鏡頭。

那麼這麼多類型的微距鏡頭我們該如何選擇呢?

首先,瞭解不同焦段微距鏡頭的特點!

廣角微距很多都是超微鏡頭,因為廣角超微能夠使景深變得更深,更有利於將對象拍得全清,也就是身體的每一個部位都清晰,同樣的光圈下,廣角微距鏡頭的精深比中長焦微距鏡頭的景深更深。

給初學者的微距攝影實用教程,從器材到實拍與你詳細講解

其次,廣角微距鏡頭適合拍攝環境微距,也就是帶更多環境的微距片這是它的成片風格,這種鏡頭通常不太適合拍攝飛蟲,因為它需要離對象很近,這樣會嚇跑那些飛蟲,更適合拍攝像螞蟻這種很小的生物。

中距離焦段微距鏡頭像60mm-100mm這個焦段區間,適合拍攝的風格是對象整體能夠在畫面呈現,同時呈現環境的局部,這類鏡頭適合拍攝飛蟲以及物體相對體積大一點的對象,因為它的放大倍率多數是一倍放大倍率,太小的物體需要湊很近,而最近對焦距離通常是十多釐米,再近就拍不到了。

給初學者的微距攝影實用教程,從器材到實拍與你詳細講解

當然像老蛙那個60mm的兩倍放大倍率的鏡頭是可以拍攝像螞蟻這種小生物的,還有一些其他兩倍放大倍率的鏡頭,在拍攝細小的生物也還能夠駕馭。

給初學者的微距攝影實用教程,從器材到實拍與你詳細講解

長焦微距鏡頭是自然界的“偷拍高手”,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這類鏡頭我們可以在遠處不驚動對象的情況下,將對象1:1放大拍攝對象,特別適合拍攝飛蟲等這類生物,因為它不知道你在拍它,你可以離對象一到兩米之外的距離去拍攝,這類鏡頭一般最近對焦距離是半米左右,所以離太近你也是無法拍攝的。

給初學者的微距攝影實用教程,從器材到實拍與你詳細講解

瞭解了這些焦段對於微距拍攝的影響,我們還要注意一個問題就是,你能拍攝多小的物體,不是由焦段決定的,而是鏡頭的放大倍率,放大倍率越大,越能夠拍攝更小的生物。

鏡頭焦段的設置是讓你選擇適合自己拍攝的風格,以及你要拍攝的對象,不同的對象選擇不同的鏡頭,就能夠最大化拍好一個對象,就像拍人像一樣,拍攝全身大長腿與拍攝半身特寫,用的鏡頭可能是不一樣的。

在選擇鏡頭焦段時,我們還要注意一個問題就是相機的畫幅問題,你用的相機畫幅不同,同樣的鏡頭會變成不同的焦段,比如全畫幅相機下用100mm這個鏡頭,接在半畫幅身上就變成了150mm 或者160mm!

因為半畫幅機器接鏡頭使用時,要考慮一個轉化係數,佳能是1.6,尼康是1.5,這是因為佳能的半畫幅傳感器尺寸是22.5×15mm,尼康是23.7×15.6mm,尼康的畫幅稍微大一點。

而像奧林巴斯這種4/3畫幅的機器則要乘以2這樣一個係數,也就是假如用60mm鏡頭,等效35mm焦距是120mm。

所以針對這一特性,很多朋友喜歡拿半畫幅拍攝微距,因為焦段更長,可以離對象更遠來拍攝。

通常來說,我是喜歡選擇焦段長的微距鏡頭來拍攝,這樣不會驚嚇到對象,尤其是飛蟲類。

當然,如果你喜歡拍攝超微片子,那麼可以選擇放大倍率更高的,焦段短一點的鏡頭來拍攝。

手持拍攝的三大好處與三大弊端

一說到微距,很多朋友想到的是用腳架拍攝,這並沒有錯,不過手持拍攝有很多優點

1、鍛鍊手持拍攝的穩定性;

對於初學攝影的朋友來說,實拍時首先要解決的問題是能夠端穩相機,只有不抖,才能夠拍清楚片子,連片子都拍不清的話,就談不上什麼創作了。

而手持相機拍攝微距,是非常鍛鍊一個攝影師的吃苦耐勞,手持的穩定性,以及發現美的眼睛的一種很好的鍛鍊方式。

所以很多學習攝影的朋友問我怎麼樣鍛鍊手持拍攝的穩定性,我會說,學習一下拍攝微距吧,會讓你受益匪淺。

2、構圖的靈活性

用過三腳架的朋友都知道,上了腳架後,要調整構圖非常麻煩,這一點在微距攝影中體現得更加明顯,用腳架有兩個弊端,一是動作幅度大,容易嚇跑對象;另一方面,等你調好構圖之類的,你的對象可能爬走了,或者換成另外一個姿勢了。

所以手持攝影就能夠讓你及時抓拍到對象,構圖也更加靈活多變,任何角度你都可以選,而腳架則沒有那麼方便了。

3、外出更輕便

如果你外出深山拍攝微距,走很遠的路如果帶上腳架,那個負擔是很重的,你可不想走到目的地之後,就沒有力氣拍攝了。

昂貴的三腳架穩定性更好,也更重,輕巧的腳架雖然方便攜帶,但是穩定性不好;所以外出拍攝,練就一身像狙擊手一樣雷打不動的本事,是很有必要的,能夠為你減輕很多負擔。

當然,說完優點,弊端也是有的,手持拍攝有三大弊端

第一當然是容易糊片,即使你手很穩了,但是你不可能百分之百保證你每一張片子都是清晰的,因為拍攝微距尤其是像螞蟻這樣的小生物時,即使你將光圈開到11以上,景深依舊很薄,我給大家看一張片子就知道了:

給初學者的微距攝影實用教程,從器材到實拍與你詳細講解

這張片子是我用兩倍放大倍率的60mm鏡頭拍攝,光圈是11,可以看到螞蟻前後都是很虛的,完全不像我們平時用非微距鏡頭時,那樣大的景深。

這樣薄的景深下,稍微前後的位置動一下就糊片了。

第二是無法進行超微拍攝;手持拍攝的極限是2倍放大倍率,再往上超過兩倍放大倍率的微距拍攝,是無法手持的,無論你手持多穩,也會糊片。

第三是手持拍攝畫面容易出現大的噪點;這一點來說,我們要聊聊實拍時的參數設置,手持拍攝我們至少要保證安全快門以上,比如鏡頭是100mm的,那麼快門至少要1/125s,光圈我們通常設置到f/8,這個時候,畫面會很暗,尤其是陰天拍攝時,沒有燈光照明的話,畫面是很暗的,因此要想畫面曝光正常,就需要將ISO調得很高,至少上到1000到2000左右,所以隨之而來的是畫面噪點比較多。

高端的全畫幅機器對於噪點控制來說,這個ISO參數是可以接受的,但是很多半畫幅機器就不行了,會出現嚴重的噪點,因此就降低了畫面的畫質。

給初學者的微距攝影實用教程,從器材到實拍與你詳細講解

佳能5D2+100mm 2.8 1/125s f/8 iso100

參數設置詳解

這應該是大家最關心的問題了,微距攝影,主要設置的是曝光三要素的設置,還有如何對焦;

給初學者的微距攝影實用教程,從器材到實拍與你詳細講解

對於曝光三要素光圈、快門和ISO來說,手持拍攝微距我們首先要保證足夠的景深和一定的快門速度,尤其是在不打燈使用自然光的情況下。

因此建議大家手持拍攝時,儘量找天氣比較好,光線充足的時候外出拍攝,陰天的光線手持拍攝很吃力。

我在手持拍攝時有時會帶一個雙頭燈出去,比如我拍攝2倍放大倍率的片子時,就會採用這個方法,給對象補光,從而提高快門速度,保證低ISO保證畫質。

但大多數時候,我會選擇天氣晴朗時出去拍攝,因為等到下午時,光線會非常漂亮,自然光線下的微距片是最漂亮的。

"
給初學者的微距攝影實用教程,從器材到實拍與你詳細講解

博通其變,思燭其微,大家好,我是大貓,好久不見,今天寫一篇關於微距的具體拍攝教程,跟大家分享微距攝影實拍的技巧,並且針對大家可能遇到的種種問題找到解決方法,比如微距鏡頭選擇怎樣的好?光圈,快門等參數如何設置?手持拍攝還是用三腳架固定拍攝?微距怎麼拍好看等等問題。

我今天主要講如何手持拍攝微距,主要教大家如何就用一部相機,不用其他繁雜的配件情況下拍攝微距。

好,咱們開始今天的講解。

給初學者的微距攝影實用教程,從器材到實拍與你詳細講解


文章目錄

·微距鏡頭如何選擇?與全畫幅相機和半畫幅相機搭配會產生哪些差別?

·手持拍攝的四大好處與三大弊端

·參數設置詳解

·前期構圖與後期裁剪


微距鏡頭如何選擇?與全畫幅相機和半畫幅相機搭配會產生哪些差別?

拍攝前我們要準備的器材其實很簡單,就是一部相機,一個微距鏡頭,選擇微距鏡頭時我們首先要一下微距鏡頭:

給初學者的微距攝影實用教程,從器材到實拍與你詳細講解

微距鏡頭有很多的焦段,從廣角到長焦都有分佈,比如1倍放大倍率的佳能100mm f/2.8、尼康105mm f/2.8、索尼90mm f/2.8,這是最常見的微距鏡頭,然後是60mm f/2.8這個鏡頭,像奧林巴斯60mm f/2.8,就是我用得比較多的一個微距鏡頭,還有一些2倍放大倍率的鏡頭,比如老蛙的60mm f/2.8;超微5倍放大倍率鏡頭如老蛙25mm f/2.8 2.5-5X等。

在長焦端,有佳能180mm f/3.5、適馬180mm f/2.8等1倍放大倍率鏡頭。

那麼這麼多類型的微距鏡頭我們該如何選擇呢?

首先,瞭解不同焦段微距鏡頭的特點!

廣角微距很多都是超微鏡頭,因為廣角超微能夠使景深變得更深,更有利於將對象拍得全清,也就是身體的每一個部位都清晰,同樣的光圈下,廣角微距鏡頭的精深比中長焦微距鏡頭的景深更深。

給初學者的微距攝影實用教程,從器材到實拍與你詳細講解

其次,廣角微距鏡頭適合拍攝環境微距,也就是帶更多環境的微距片這是它的成片風格,這種鏡頭通常不太適合拍攝飛蟲,因為它需要離對象很近,這樣會嚇跑那些飛蟲,更適合拍攝像螞蟻這種很小的生物。

中距離焦段微距鏡頭像60mm-100mm這個焦段區間,適合拍攝的風格是對象整體能夠在畫面呈現,同時呈現環境的局部,這類鏡頭適合拍攝飛蟲以及物體相對體積大一點的對象,因為它的放大倍率多數是一倍放大倍率,太小的物體需要湊很近,而最近對焦距離通常是十多釐米,再近就拍不到了。

給初學者的微距攝影實用教程,從器材到實拍與你詳細講解

當然像老蛙那個60mm的兩倍放大倍率的鏡頭是可以拍攝像螞蟻這種小生物的,還有一些其他兩倍放大倍率的鏡頭,在拍攝細小的生物也還能夠駕馭。

給初學者的微距攝影實用教程,從器材到實拍與你詳細講解

長焦微距鏡頭是自然界的“偷拍高手”,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這類鏡頭我們可以在遠處不驚動對象的情況下,將對象1:1放大拍攝對象,特別適合拍攝飛蟲等這類生物,因為它不知道你在拍它,你可以離對象一到兩米之外的距離去拍攝,這類鏡頭一般最近對焦距離是半米左右,所以離太近你也是無法拍攝的。

給初學者的微距攝影實用教程,從器材到實拍與你詳細講解

瞭解了這些焦段對於微距拍攝的影響,我們還要注意一個問題就是,你能拍攝多小的物體,不是由焦段決定的,而是鏡頭的放大倍率,放大倍率越大,越能夠拍攝更小的生物。

鏡頭焦段的設置是讓你選擇適合自己拍攝的風格,以及你要拍攝的對象,不同的對象選擇不同的鏡頭,就能夠最大化拍好一個對象,就像拍人像一樣,拍攝全身大長腿與拍攝半身特寫,用的鏡頭可能是不一樣的。

在選擇鏡頭焦段時,我們還要注意一個問題就是相機的畫幅問題,你用的相機畫幅不同,同樣的鏡頭會變成不同的焦段,比如全畫幅相機下用100mm這個鏡頭,接在半畫幅身上就變成了150mm 或者160mm!

因為半畫幅機器接鏡頭使用時,要考慮一個轉化係數,佳能是1.6,尼康是1.5,這是因為佳能的半畫幅傳感器尺寸是22.5×15mm,尼康是23.7×15.6mm,尼康的畫幅稍微大一點。

而像奧林巴斯這種4/3畫幅的機器則要乘以2這樣一個係數,也就是假如用60mm鏡頭,等效35mm焦距是120mm。

所以針對這一特性,很多朋友喜歡拿半畫幅拍攝微距,因為焦段更長,可以離對象更遠來拍攝。

通常來說,我是喜歡選擇焦段長的微距鏡頭來拍攝,這樣不會驚嚇到對象,尤其是飛蟲類。

當然,如果你喜歡拍攝超微片子,那麼可以選擇放大倍率更高的,焦段短一點的鏡頭來拍攝。

手持拍攝的三大好處與三大弊端

一說到微距,很多朋友想到的是用腳架拍攝,這並沒有錯,不過手持拍攝有很多優點

1、鍛鍊手持拍攝的穩定性;

對於初學攝影的朋友來說,實拍時首先要解決的問題是能夠端穩相機,只有不抖,才能夠拍清楚片子,連片子都拍不清的話,就談不上什麼創作了。

而手持相機拍攝微距,是非常鍛鍊一個攝影師的吃苦耐勞,手持的穩定性,以及發現美的眼睛的一種很好的鍛鍊方式。

所以很多學習攝影的朋友問我怎麼樣鍛鍊手持拍攝的穩定性,我會說,學習一下拍攝微距吧,會讓你受益匪淺。

2、構圖的靈活性

用過三腳架的朋友都知道,上了腳架後,要調整構圖非常麻煩,這一點在微距攝影中體現得更加明顯,用腳架有兩個弊端,一是動作幅度大,容易嚇跑對象;另一方面,等你調好構圖之類的,你的對象可能爬走了,或者換成另外一個姿勢了。

所以手持攝影就能夠讓你及時抓拍到對象,構圖也更加靈活多變,任何角度你都可以選,而腳架則沒有那麼方便了。

3、外出更輕便

如果你外出深山拍攝微距,走很遠的路如果帶上腳架,那個負擔是很重的,你可不想走到目的地之後,就沒有力氣拍攝了。

昂貴的三腳架穩定性更好,也更重,輕巧的腳架雖然方便攜帶,但是穩定性不好;所以外出拍攝,練就一身像狙擊手一樣雷打不動的本事,是很有必要的,能夠為你減輕很多負擔。

當然,說完優點,弊端也是有的,手持拍攝有三大弊端

第一當然是容易糊片,即使你手很穩了,但是你不可能百分之百保證你每一張片子都是清晰的,因為拍攝微距尤其是像螞蟻這樣的小生物時,即使你將光圈開到11以上,景深依舊很薄,我給大家看一張片子就知道了:

給初學者的微距攝影實用教程,從器材到實拍與你詳細講解

這張片子是我用兩倍放大倍率的60mm鏡頭拍攝,光圈是11,可以看到螞蟻前後都是很虛的,完全不像我們平時用非微距鏡頭時,那樣大的景深。

這樣薄的景深下,稍微前後的位置動一下就糊片了。

第二是無法進行超微拍攝;手持拍攝的極限是2倍放大倍率,再往上超過兩倍放大倍率的微距拍攝,是無法手持的,無論你手持多穩,也會糊片。

第三是手持拍攝畫面容易出現大的噪點;這一點來說,我們要聊聊實拍時的參數設置,手持拍攝我們至少要保證安全快門以上,比如鏡頭是100mm的,那麼快門至少要1/125s,光圈我們通常設置到f/8,這個時候,畫面會很暗,尤其是陰天拍攝時,沒有燈光照明的話,畫面是很暗的,因此要想畫面曝光正常,就需要將ISO調得很高,至少上到1000到2000左右,所以隨之而來的是畫面噪點比較多。

高端的全畫幅機器對於噪點控制來說,這個ISO參數是可以接受的,但是很多半畫幅機器就不行了,會出現嚴重的噪點,因此就降低了畫面的畫質。

給初學者的微距攝影實用教程,從器材到實拍與你詳細講解

佳能5D2+100mm 2.8 1/125s f/8 iso100

參數設置詳解

這應該是大家最關心的問題了,微距攝影,主要設置的是曝光三要素的設置,還有如何對焦;

給初學者的微距攝影實用教程,從器材到實拍與你詳細講解

對於曝光三要素光圈、快門和ISO來說,手持拍攝微距我們首先要保證足夠的景深和一定的快門速度,尤其是在不打燈使用自然光的情況下。

因此建議大家手持拍攝時,儘量找天氣比較好,光線充足的時候外出拍攝,陰天的光線手持拍攝很吃力。

我在手持拍攝時有時會帶一個雙頭燈出去,比如我拍攝2倍放大倍率的片子時,就會採用這個方法,給對象補光,從而提高快門速度,保證低ISO保證畫質。

但大多數時候,我會選擇天氣晴朗時出去拍攝,因為等到下午時,光線會非常漂亮,自然光線下的微距片是最漂亮的。

給初學者的微距攝影實用教程,從器材到實拍與你詳細講解

佳能5D2+100mm 2.8 1/125s f/8 iso100

下面我來說說我的曝光參數設置,上面我也提到了,我首先會讓相機快門保證在安全快門之上,最少用1/125s以上;

光圈的話,我通常設置在f/8這樣,也會用f/11,微距鏡頭不用擔心小光圈虛化不夠,當你湊近拍時,f/11的光圈也能夠讓你獲得足夠的虛化效果,你要保證的是對象夠清晰;

還有一點我一再強調,微距鏡頭在拍攝微距時,即使光圈開得很小景深也會很淺,所以如果你拍的對象比較大一點,那麼離它遠一點點拍攝才能夠拍清它,像我下面這張張七星瓢蟲的片子,因為我湊得近,所以枝條枝條與昆蟲的邊緣是清晰的,但是昆蟲的背面確實模糊的:

"
給初學者的微距攝影實用教程,從器材到實拍與你詳細講解

博通其變,思燭其微,大家好,我是大貓,好久不見,今天寫一篇關於微距的具體拍攝教程,跟大家分享微距攝影實拍的技巧,並且針對大家可能遇到的種種問題找到解決方法,比如微距鏡頭選擇怎樣的好?光圈,快門等參數如何設置?手持拍攝還是用三腳架固定拍攝?微距怎麼拍好看等等問題。

我今天主要講如何手持拍攝微距,主要教大家如何就用一部相機,不用其他繁雜的配件情況下拍攝微距。

好,咱們開始今天的講解。

給初學者的微距攝影實用教程,從器材到實拍與你詳細講解


文章目錄

·微距鏡頭如何選擇?與全畫幅相機和半畫幅相機搭配會產生哪些差別?

·手持拍攝的四大好處與三大弊端

·參數設置詳解

·前期構圖與後期裁剪


微距鏡頭如何選擇?與全畫幅相機和半畫幅相機搭配會產生哪些差別?

拍攝前我們要準備的器材其實很簡單,就是一部相機,一個微距鏡頭,選擇微距鏡頭時我們首先要一下微距鏡頭:

給初學者的微距攝影實用教程,從器材到實拍與你詳細講解

微距鏡頭有很多的焦段,從廣角到長焦都有分佈,比如1倍放大倍率的佳能100mm f/2.8、尼康105mm f/2.8、索尼90mm f/2.8,這是最常見的微距鏡頭,然後是60mm f/2.8這個鏡頭,像奧林巴斯60mm f/2.8,就是我用得比較多的一個微距鏡頭,還有一些2倍放大倍率的鏡頭,比如老蛙的60mm f/2.8;超微5倍放大倍率鏡頭如老蛙25mm f/2.8 2.5-5X等。

在長焦端,有佳能180mm f/3.5、適馬180mm f/2.8等1倍放大倍率鏡頭。

那麼這麼多類型的微距鏡頭我們該如何選擇呢?

首先,瞭解不同焦段微距鏡頭的特點!

廣角微距很多都是超微鏡頭,因為廣角超微能夠使景深變得更深,更有利於將對象拍得全清,也就是身體的每一個部位都清晰,同樣的光圈下,廣角微距鏡頭的精深比中長焦微距鏡頭的景深更深。

給初學者的微距攝影實用教程,從器材到實拍與你詳細講解

其次,廣角微距鏡頭適合拍攝環境微距,也就是帶更多環境的微距片這是它的成片風格,這種鏡頭通常不太適合拍攝飛蟲,因為它需要離對象很近,這樣會嚇跑那些飛蟲,更適合拍攝像螞蟻這種很小的生物。

中距離焦段微距鏡頭像60mm-100mm這個焦段區間,適合拍攝的風格是對象整體能夠在畫面呈現,同時呈現環境的局部,這類鏡頭適合拍攝飛蟲以及物體相對體積大一點的對象,因為它的放大倍率多數是一倍放大倍率,太小的物體需要湊很近,而最近對焦距離通常是十多釐米,再近就拍不到了。

給初學者的微距攝影實用教程,從器材到實拍與你詳細講解

當然像老蛙那個60mm的兩倍放大倍率的鏡頭是可以拍攝像螞蟻這種小生物的,還有一些其他兩倍放大倍率的鏡頭,在拍攝細小的生物也還能夠駕馭。

給初學者的微距攝影實用教程,從器材到實拍與你詳細講解

長焦微距鏡頭是自然界的“偷拍高手”,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這類鏡頭我們可以在遠處不驚動對象的情況下,將對象1:1放大拍攝對象,特別適合拍攝飛蟲等這類生物,因為它不知道你在拍它,你可以離對象一到兩米之外的距離去拍攝,這類鏡頭一般最近對焦距離是半米左右,所以離太近你也是無法拍攝的。

給初學者的微距攝影實用教程,從器材到實拍與你詳細講解

瞭解了這些焦段對於微距拍攝的影響,我們還要注意一個問題就是,你能拍攝多小的物體,不是由焦段決定的,而是鏡頭的放大倍率,放大倍率越大,越能夠拍攝更小的生物。

鏡頭焦段的設置是讓你選擇適合自己拍攝的風格,以及你要拍攝的對象,不同的對象選擇不同的鏡頭,就能夠最大化拍好一個對象,就像拍人像一樣,拍攝全身大長腿與拍攝半身特寫,用的鏡頭可能是不一樣的。

在選擇鏡頭焦段時,我們還要注意一個問題就是相機的畫幅問題,你用的相機畫幅不同,同樣的鏡頭會變成不同的焦段,比如全畫幅相機下用100mm這個鏡頭,接在半畫幅身上就變成了150mm 或者160mm!

因為半畫幅機器接鏡頭使用時,要考慮一個轉化係數,佳能是1.6,尼康是1.5,這是因為佳能的半畫幅傳感器尺寸是22.5×15mm,尼康是23.7×15.6mm,尼康的畫幅稍微大一點。

而像奧林巴斯這種4/3畫幅的機器則要乘以2這樣一個係數,也就是假如用60mm鏡頭,等效35mm焦距是120mm。

所以針對這一特性,很多朋友喜歡拿半畫幅拍攝微距,因為焦段更長,可以離對象更遠來拍攝。

通常來說,我是喜歡選擇焦段長的微距鏡頭來拍攝,這樣不會驚嚇到對象,尤其是飛蟲類。

當然,如果你喜歡拍攝超微片子,那麼可以選擇放大倍率更高的,焦段短一點的鏡頭來拍攝。

手持拍攝的三大好處與三大弊端

一說到微距,很多朋友想到的是用腳架拍攝,這並沒有錯,不過手持拍攝有很多優點

1、鍛鍊手持拍攝的穩定性;

對於初學攝影的朋友來說,實拍時首先要解決的問題是能夠端穩相機,只有不抖,才能夠拍清楚片子,連片子都拍不清的話,就談不上什麼創作了。

而手持相機拍攝微距,是非常鍛鍊一個攝影師的吃苦耐勞,手持的穩定性,以及發現美的眼睛的一種很好的鍛鍊方式。

所以很多學習攝影的朋友問我怎麼樣鍛鍊手持拍攝的穩定性,我會說,學習一下拍攝微距吧,會讓你受益匪淺。

2、構圖的靈活性

用過三腳架的朋友都知道,上了腳架後,要調整構圖非常麻煩,這一點在微距攝影中體現得更加明顯,用腳架有兩個弊端,一是動作幅度大,容易嚇跑對象;另一方面,等你調好構圖之類的,你的對象可能爬走了,或者換成另外一個姿勢了。

所以手持攝影就能夠讓你及時抓拍到對象,構圖也更加靈活多變,任何角度你都可以選,而腳架則沒有那麼方便了。

3、外出更輕便

如果你外出深山拍攝微距,走很遠的路如果帶上腳架,那個負擔是很重的,你可不想走到目的地之後,就沒有力氣拍攝了。

昂貴的三腳架穩定性更好,也更重,輕巧的腳架雖然方便攜帶,但是穩定性不好;所以外出拍攝,練就一身像狙擊手一樣雷打不動的本事,是很有必要的,能夠為你減輕很多負擔。

當然,說完優點,弊端也是有的,手持拍攝有三大弊端

第一當然是容易糊片,即使你手很穩了,但是你不可能百分之百保證你每一張片子都是清晰的,因為拍攝微距尤其是像螞蟻這樣的小生物時,即使你將光圈開到11以上,景深依舊很薄,我給大家看一張片子就知道了:

給初學者的微距攝影實用教程,從器材到實拍與你詳細講解

這張片子是我用兩倍放大倍率的60mm鏡頭拍攝,光圈是11,可以看到螞蟻前後都是很虛的,完全不像我們平時用非微距鏡頭時,那樣大的景深。

這樣薄的景深下,稍微前後的位置動一下就糊片了。

第二是無法進行超微拍攝;手持拍攝的極限是2倍放大倍率,再往上超過兩倍放大倍率的微距拍攝,是無法手持的,無論你手持多穩,也會糊片。

第三是手持拍攝畫面容易出現大的噪點;這一點來說,我們要聊聊實拍時的參數設置,手持拍攝我們至少要保證安全快門以上,比如鏡頭是100mm的,那麼快門至少要1/125s,光圈我們通常設置到f/8,這個時候,畫面會很暗,尤其是陰天拍攝時,沒有燈光照明的話,畫面是很暗的,因此要想畫面曝光正常,就需要將ISO調得很高,至少上到1000到2000左右,所以隨之而來的是畫面噪點比較多。

高端的全畫幅機器對於噪點控制來說,這個ISO參數是可以接受的,但是很多半畫幅機器就不行了,會出現嚴重的噪點,因此就降低了畫面的畫質。

給初學者的微距攝影實用教程,從器材到實拍與你詳細講解

佳能5D2+100mm 2.8 1/125s f/8 iso100

參數設置詳解

這應該是大家最關心的問題了,微距攝影,主要設置的是曝光三要素的設置,還有如何對焦;

給初學者的微距攝影實用教程,從器材到實拍與你詳細講解

對於曝光三要素光圈、快門和ISO來說,手持拍攝微距我們首先要保證足夠的景深和一定的快門速度,尤其是在不打燈使用自然光的情況下。

因此建議大家手持拍攝時,儘量找天氣比較好,光線充足的時候外出拍攝,陰天的光線手持拍攝很吃力。

我在手持拍攝時有時會帶一個雙頭燈出去,比如我拍攝2倍放大倍率的片子時,就會採用這個方法,給對象補光,從而提高快門速度,保證低ISO保證畫質。

但大多數時候,我會選擇天氣晴朗時出去拍攝,因為等到下午時,光線會非常漂亮,自然光線下的微距片是最漂亮的。

給初學者的微距攝影實用教程,從器材到實拍與你詳細講解

佳能5D2+100mm 2.8 1/125s f/8 iso100

下面我來說說我的曝光參數設置,上面我也提到了,我首先會讓相機快門保證在安全快門之上,最少用1/125s以上;

光圈的話,我通常設置在f/8這樣,也會用f/11,微距鏡頭不用擔心小光圈虛化不夠,當你湊近拍時,f/11的光圈也能夠讓你獲得足夠的虛化效果,你要保證的是對象夠清晰;

還有一點我一再強調,微距鏡頭在拍攝微距時,即使光圈開得很小景深也會很淺,所以如果你拍的對象比較大一點,那麼離它遠一點點拍攝才能夠拍清它,像我下面這張張七星瓢蟲的片子,因為我湊得近,所以枝條枝條與昆蟲的邊緣是清晰的,但是昆蟲的背面確實模糊的:

給初學者的微距攝影實用教程,從器材到實拍與你詳細講解

iso的設置最為關鍵,因為它直接決定了最後畫面的畫質,開400的iso跟開2000的iso是差很遠的,不過手持微距來說,至少都要上千的iso,所以我一般都用全畫幅高端機器拍攝,就是看中它控制噪點的能力,很多半畫幅機器的控制噪點能力很差。

在陽光直射的情況下,iso可以開到400以內,這樣能夠保證良好的畫質,同時能夠提高快門速度,保證我們拍攝沒有那麼容易糊片。比如我下面這張照片,就是在光線直射在昆蟲上時,用了400的iso來拍攝的,畫質非常棒,沒有明顯的噪點情況出現。

這個昆蟲你看著這麼大,其實它只有一顆黃豆這麼小,是通過微距鏡頭1:1放大,才會顯得這麼大。

"
給初學者的微距攝影實用教程,從器材到實拍與你詳細講解

博通其變,思燭其微,大家好,我是大貓,好久不見,今天寫一篇關於微距的具體拍攝教程,跟大家分享微距攝影實拍的技巧,並且針對大家可能遇到的種種問題找到解決方法,比如微距鏡頭選擇怎樣的好?光圈,快門等參數如何設置?手持拍攝還是用三腳架固定拍攝?微距怎麼拍好看等等問題。

我今天主要講如何手持拍攝微距,主要教大家如何就用一部相機,不用其他繁雜的配件情況下拍攝微距。

好,咱們開始今天的講解。

給初學者的微距攝影實用教程,從器材到實拍與你詳細講解


文章目錄

·微距鏡頭如何選擇?與全畫幅相機和半畫幅相機搭配會產生哪些差別?

·手持拍攝的四大好處與三大弊端

·參數設置詳解

·前期構圖與後期裁剪


微距鏡頭如何選擇?與全畫幅相機和半畫幅相機搭配會產生哪些差別?

拍攝前我們要準備的器材其實很簡單,就是一部相機,一個微距鏡頭,選擇微距鏡頭時我們首先要一下微距鏡頭:

給初學者的微距攝影實用教程,從器材到實拍與你詳細講解

微距鏡頭有很多的焦段,從廣角到長焦都有分佈,比如1倍放大倍率的佳能100mm f/2.8、尼康105mm f/2.8、索尼90mm f/2.8,這是最常見的微距鏡頭,然後是60mm f/2.8這個鏡頭,像奧林巴斯60mm f/2.8,就是我用得比較多的一個微距鏡頭,還有一些2倍放大倍率的鏡頭,比如老蛙的60mm f/2.8;超微5倍放大倍率鏡頭如老蛙25mm f/2.8 2.5-5X等。

在長焦端,有佳能180mm f/3.5、適馬180mm f/2.8等1倍放大倍率鏡頭。

那麼這麼多類型的微距鏡頭我們該如何選擇呢?

首先,瞭解不同焦段微距鏡頭的特點!

廣角微距很多都是超微鏡頭,因為廣角超微能夠使景深變得更深,更有利於將對象拍得全清,也就是身體的每一個部位都清晰,同樣的光圈下,廣角微距鏡頭的精深比中長焦微距鏡頭的景深更深。

給初學者的微距攝影實用教程,從器材到實拍與你詳細講解

其次,廣角微距鏡頭適合拍攝環境微距,也就是帶更多環境的微距片這是它的成片風格,這種鏡頭通常不太適合拍攝飛蟲,因為它需要離對象很近,這樣會嚇跑那些飛蟲,更適合拍攝像螞蟻這種很小的生物。

中距離焦段微距鏡頭像60mm-100mm這個焦段區間,適合拍攝的風格是對象整體能夠在畫面呈現,同時呈現環境的局部,這類鏡頭適合拍攝飛蟲以及物體相對體積大一點的對象,因為它的放大倍率多數是一倍放大倍率,太小的物體需要湊很近,而最近對焦距離通常是十多釐米,再近就拍不到了。

給初學者的微距攝影實用教程,從器材到實拍與你詳細講解

當然像老蛙那個60mm的兩倍放大倍率的鏡頭是可以拍攝像螞蟻這種小生物的,還有一些其他兩倍放大倍率的鏡頭,在拍攝細小的生物也還能夠駕馭。

給初學者的微距攝影實用教程,從器材到實拍與你詳細講解

長焦微距鏡頭是自然界的“偷拍高手”,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這類鏡頭我們可以在遠處不驚動對象的情況下,將對象1:1放大拍攝對象,特別適合拍攝飛蟲等這類生物,因為它不知道你在拍它,你可以離對象一到兩米之外的距離去拍攝,這類鏡頭一般最近對焦距離是半米左右,所以離太近你也是無法拍攝的。

給初學者的微距攝影實用教程,從器材到實拍與你詳細講解

瞭解了這些焦段對於微距拍攝的影響,我們還要注意一個問題就是,你能拍攝多小的物體,不是由焦段決定的,而是鏡頭的放大倍率,放大倍率越大,越能夠拍攝更小的生物。

鏡頭焦段的設置是讓你選擇適合自己拍攝的風格,以及你要拍攝的對象,不同的對象選擇不同的鏡頭,就能夠最大化拍好一個對象,就像拍人像一樣,拍攝全身大長腿與拍攝半身特寫,用的鏡頭可能是不一樣的。

在選擇鏡頭焦段時,我們還要注意一個問題就是相機的畫幅問題,你用的相機畫幅不同,同樣的鏡頭會變成不同的焦段,比如全畫幅相機下用100mm這個鏡頭,接在半畫幅身上就變成了150mm 或者160mm!

因為半畫幅機器接鏡頭使用時,要考慮一個轉化係數,佳能是1.6,尼康是1.5,這是因為佳能的半畫幅傳感器尺寸是22.5×15mm,尼康是23.7×15.6mm,尼康的畫幅稍微大一點。

而像奧林巴斯這種4/3畫幅的機器則要乘以2這樣一個係數,也就是假如用60mm鏡頭,等效35mm焦距是120mm。

所以針對這一特性,很多朋友喜歡拿半畫幅拍攝微距,因為焦段更長,可以離對象更遠來拍攝。

通常來說,我是喜歡選擇焦段長的微距鏡頭來拍攝,這樣不會驚嚇到對象,尤其是飛蟲類。

當然,如果你喜歡拍攝超微片子,那麼可以選擇放大倍率更高的,焦段短一點的鏡頭來拍攝。

手持拍攝的三大好處與三大弊端

一說到微距,很多朋友想到的是用腳架拍攝,這並沒有錯,不過手持拍攝有很多優點

1、鍛鍊手持拍攝的穩定性;

對於初學攝影的朋友來說,實拍時首先要解決的問題是能夠端穩相機,只有不抖,才能夠拍清楚片子,連片子都拍不清的話,就談不上什麼創作了。

而手持相機拍攝微距,是非常鍛鍊一個攝影師的吃苦耐勞,手持的穩定性,以及發現美的眼睛的一種很好的鍛鍊方式。

所以很多學習攝影的朋友問我怎麼樣鍛鍊手持拍攝的穩定性,我會說,學習一下拍攝微距吧,會讓你受益匪淺。

2、構圖的靈活性

用過三腳架的朋友都知道,上了腳架後,要調整構圖非常麻煩,這一點在微距攝影中體現得更加明顯,用腳架有兩個弊端,一是動作幅度大,容易嚇跑對象;另一方面,等你調好構圖之類的,你的對象可能爬走了,或者換成另外一個姿勢了。

所以手持攝影就能夠讓你及時抓拍到對象,構圖也更加靈活多變,任何角度你都可以選,而腳架則沒有那麼方便了。

3、外出更輕便

如果你外出深山拍攝微距,走很遠的路如果帶上腳架,那個負擔是很重的,你可不想走到目的地之後,就沒有力氣拍攝了。

昂貴的三腳架穩定性更好,也更重,輕巧的腳架雖然方便攜帶,但是穩定性不好;所以外出拍攝,練就一身像狙擊手一樣雷打不動的本事,是很有必要的,能夠為你減輕很多負擔。

當然,說完優點,弊端也是有的,手持拍攝有三大弊端

第一當然是容易糊片,即使你手很穩了,但是你不可能百分之百保證你每一張片子都是清晰的,因為拍攝微距尤其是像螞蟻這樣的小生物時,即使你將光圈開到11以上,景深依舊很薄,我給大家看一張片子就知道了:

給初學者的微距攝影實用教程,從器材到實拍與你詳細講解

這張片子是我用兩倍放大倍率的60mm鏡頭拍攝,光圈是11,可以看到螞蟻前後都是很虛的,完全不像我們平時用非微距鏡頭時,那樣大的景深。

這樣薄的景深下,稍微前後的位置動一下就糊片了。

第二是無法進行超微拍攝;手持拍攝的極限是2倍放大倍率,再往上超過兩倍放大倍率的微距拍攝,是無法手持的,無論你手持多穩,也會糊片。

第三是手持拍攝畫面容易出現大的噪點;這一點來說,我們要聊聊實拍時的參數設置,手持拍攝我們至少要保證安全快門以上,比如鏡頭是100mm的,那麼快門至少要1/125s,光圈我們通常設置到f/8,這個時候,畫面會很暗,尤其是陰天拍攝時,沒有燈光照明的話,畫面是很暗的,因此要想畫面曝光正常,就需要將ISO調得很高,至少上到1000到2000左右,所以隨之而來的是畫面噪點比較多。

高端的全畫幅機器對於噪點控制來說,這個ISO參數是可以接受的,但是很多半畫幅機器就不行了,會出現嚴重的噪點,因此就降低了畫面的畫質。

給初學者的微距攝影實用教程,從器材到實拍與你詳細講解

佳能5D2+100mm 2.8 1/125s f/8 iso100

參數設置詳解

這應該是大家最關心的問題了,微距攝影,主要設置的是曝光三要素的設置,還有如何對焦;

給初學者的微距攝影實用教程,從器材到實拍與你詳細講解

對於曝光三要素光圈、快門和ISO來說,手持拍攝微距我們首先要保證足夠的景深和一定的快門速度,尤其是在不打燈使用自然光的情況下。

因此建議大家手持拍攝時,儘量找天氣比較好,光線充足的時候外出拍攝,陰天的光線手持拍攝很吃力。

我在手持拍攝時有時會帶一個雙頭燈出去,比如我拍攝2倍放大倍率的片子時,就會採用這個方法,給對象補光,從而提高快門速度,保證低ISO保證畫質。

但大多數時候,我會選擇天氣晴朗時出去拍攝,因為等到下午時,光線會非常漂亮,自然光線下的微距片是最漂亮的。

給初學者的微距攝影實用教程,從器材到實拍與你詳細講解

佳能5D2+100mm 2.8 1/125s f/8 iso100

下面我來說說我的曝光參數設置,上面我也提到了,我首先會讓相機快門保證在安全快門之上,最少用1/125s以上;

光圈的話,我通常設置在f/8這樣,也會用f/11,微距鏡頭不用擔心小光圈虛化不夠,當你湊近拍時,f/11的光圈也能夠讓你獲得足夠的虛化效果,你要保證的是對象夠清晰;

還有一點我一再強調,微距鏡頭在拍攝微距時,即使光圈開得很小景深也會很淺,所以如果你拍的對象比較大一點,那麼離它遠一點點拍攝才能夠拍清它,像我下面這張張七星瓢蟲的片子,因為我湊得近,所以枝條枝條與昆蟲的邊緣是清晰的,但是昆蟲的背面確實模糊的:

給初學者的微距攝影實用教程,從器材到實拍與你詳細講解

iso的設置最為關鍵,因為它直接決定了最後畫面的畫質,開400的iso跟開2000的iso是差很遠的,不過手持微距來說,至少都要上千的iso,所以我一般都用全畫幅高端機器拍攝,就是看中它控制噪點的能力,很多半畫幅機器的控制噪點能力很差。

在陽光直射的情況下,iso可以開到400以內,這樣能夠保證良好的畫質,同時能夠提高快門速度,保證我們拍攝沒有那麼容易糊片。比如我下面這張照片,就是在光線直射在昆蟲上時,用了400的iso來拍攝的,畫質非常棒,沒有明顯的噪點情況出現。

這個昆蟲你看著這麼大,其實它只有一顆黃豆這麼小,是通過微距鏡頭1:1放大,才會顯得這麼大。

給初學者的微距攝影實用教程,從器材到實拍與你詳細講解

佳能5D2+100mm 2.8 1/125s f/8 iso400

在拍攝時還有個很重要的點就是對焦了,對焦推薦大家用手動對焦,手動對焦的好處是我們可以通過手動扭對焦環,然後扭到大概的位置後,通過前後的身體微微移動來精準拍下畫面,微距攝影中,自動對焦往往是很不準的,經常你拍攝時覺得合焦了,但是拍完會發現不夠實。

尤其是在拍攝很小的生物時,自動對焦往往無法對準焦點,即使你聽到嘀一聲合焦了,拍完你也會發現沒對準焦,這種情況很普遍,所以真正拍微距的攝影師是用手動對焦為主的。

在用手動對焦時,我們要靜下心來,對準焦點後,一氣呵成;拍攝的那一刻屏住呼吸,不要出現任何可能影響畫面的動作,因為一些小小的抖動都可能造成糊片。這一點在拍攝小生物的時候就非常明顯,所以我說微距攝影,是鍛鍊攝影師很好的一種攝影風格。

前期構圖與後期裁剪

當我們知道如何設置參數與拍攝之後,我們下一步要考慮的是構圖了,微距攝影的構圖有兩種方法,一種是前期一步搞定,另一種是後期裁剪構圖。

一般來說前期構圖為主,我們構圖時要把握好角度,要把景深考慮在內,因為有些對象比較大的時候,你湊太近拍攝容易拍出不是全清的照片,就是因為景深淺造成的;

所以你既要考慮畫面的美觀性,同時要兼顧對象的清晰度;很多時候,往往角度好看,卻拍糊了,這種片子就很可惜。

因此有一種聰明的做法是,離對象遠一點,這樣能夠把對象拍得更加清晰,通過後期裁剪的方法來放大物體。

"
給初學者的微距攝影實用教程,從器材到實拍與你詳細講解

博通其變,思燭其微,大家好,我是大貓,好久不見,今天寫一篇關於微距的具體拍攝教程,跟大家分享微距攝影實拍的技巧,並且針對大家可能遇到的種種問題找到解決方法,比如微距鏡頭選擇怎樣的好?光圈,快門等參數如何設置?手持拍攝還是用三腳架固定拍攝?微距怎麼拍好看等等問題。

我今天主要講如何手持拍攝微距,主要教大家如何就用一部相機,不用其他繁雜的配件情況下拍攝微距。

好,咱們開始今天的講解。

給初學者的微距攝影實用教程,從器材到實拍與你詳細講解


文章目錄

·微距鏡頭如何選擇?與全畫幅相機和半畫幅相機搭配會產生哪些差別?

·手持拍攝的四大好處與三大弊端

·參數設置詳解

·前期構圖與後期裁剪


微距鏡頭如何選擇?與全畫幅相機和半畫幅相機搭配會產生哪些差別?

拍攝前我們要準備的器材其實很簡單,就是一部相機,一個微距鏡頭,選擇微距鏡頭時我們首先要一下微距鏡頭:

給初學者的微距攝影實用教程,從器材到實拍與你詳細講解

微距鏡頭有很多的焦段,從廣角到長焦都有分佈,比如1倍放大倍率的佳能100mm f/2.8、尼康105mm f/2.8、索尼90mm f/2.8,這是最常見的微距鏡頭,然後是60mm f/2.8這個鏡頭,像奧林巴斯60mm f/2.8,就是我用得比較多的一個微距鏡頭,還有一些2倍放大倍率的鏡頭,比如老蛙的60mm f/2.8;超微5倍放大倍率鏡頭如老蛙25mm f/2.8 2.5-5X等。

在長焦端,有佳能180mm f/3.5、適馬180mm f/2.8等1倍放大倍率鏡頭。

那麼這麼多類型的微距鏡頭我們該如何選擇呢?

首先,瞭解不同焦段微距鏡頭的特點!

廣角微距很多都是超微鏡頭,因為廣角超微能夠使景深變得更深,更有利於將對象拍得全清,也就是身體的每一個部位都清晰,同樣的光圈下,廣角微距鏡頭的精深比中長焦微距鏡頭的景深更深。

給初學者的微距攝影實用教程,從器材到實拍與你詳細講解

其次,廣角微距鏡頭適合拍攝環境微距,也就是帶更多環境的微距片這是它的成片風格,這種鏡頭通常不太適合拍攝飛蟲,因為它需要離對象很近,這樣會嚇跑那些飛蟲,更適合拍攝像螞蟻這種很小的生物。

中距離焦段微距鏡頭像60mm-100mm這個焦段區間,適合拍攝的風格是對象整體能夠在畫面呈現,同時呈現環境的局部,這類鏡頭適合拍攝飛蟲以及物體相對體積大一點的對象,因為它的放大倍率多數是一倍放大倍率,太小的物體需要湊很近,而最近對焦距離通常是十多釐米,再近就拍不到了。

給初學者的微距攝影實用教程,從器材到實拍與你詳細講解

當然像老蛙那個60mm的兩倍放大倍率的鏡頭是可以拍攝像螞蟻這種小生物的,還有一些其他兩倍放大倍率的鏡頭,在拍攝細小的生物也還能夠駕馭。

給初學者的微距攝影實用教程,從器材到實拍與你詳細講解

長焦微距鏡頭是自然界的“偷拍高手”,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這類鏡頭我們可以在遠處不驚動對象的情況下,將對象1:1放大拍攝對象,特別適合拍攝飛蟲等這類生物,因為它不知道你在拍它,你可以離對象一到兩米之外的距離去拍攝,這類鏡頭一般最近對焦距離是半米左右,所以離太近你也是無法拍攝的。

給初學者的微距攝影實用教程,從器材到實拍與你詳細講解

瞭解了這些焦段對於微距拍攝的影響,我們還要注意一個問題就是,你能拍攝多小的物體,不是由焦段決定的,而是鏡頭的放大倍率,放大倍率越大,越能夠拍攝更小的生物。

鏡頭焦段的設置是讓你選擇適合自己拍攝的風格,以及你要拍攝的對象,不同的對象選擇不同的鏡頭,就能夠最大化拍好一個對象,就像拍人像一樣,拍攝全身大長腿與拍攝半身特寫,用的鏡頭可能是不一樣的。

在選擇鏡頭焦段時,我們還要注意一個問題就是相機的畫幅問題,你用的相機畫幅不同,同樣的鏡頭會變成不同的焦段,比如全畫幅相機下用100mm這個鏡頭,接在半畫幅身上就變成了150mm 或者160mm!

因為半畫幅機器接鏡頭使用時,要考慮一個轉化係數,佳能是1.6,尼康是1.5,這是因為佳能的半畫幅傳感器尺寸是22.5×15mm,尼康是23.7×15.6mm,尼康的畫幅稍微大一點。

而像奧林巴斯這種4/3畫幅的機器則要乘以2這樣一個係數,也就是假如用60mm鏡頭,等效35mm焦距是120mm。

所以針對這一特性,很多朋友喜歡拿半畫幅拍攝微距,因為焦段更長,可以離對象更遠來拍攝。

通常來說,我是喜歡選擇焦段長的微距鏡頭來拍攝,這樣不會驚嚇到對象,尤其是飛蟲類。

當然,如果你喜歡拍攝超微片子,那麼可以選擇放大倍率更高的,焦段短一點的鏡頭來拍攝。

手持拍攝的三大好處與三大弊端

一說到微距,很多朋友想到的是用腳架拍攝,這並沒有錯,不過手持拍攝有很多優點

1、鍛鍊手持拍攝的穩定性;

對於初學攝影的朋友來說,實拍時首先要解決的問題是能夠端穩相機,只有不抖,才能夠拍清楚片子,連片子都拍不清的話,就談不上什麼創作了。

而手持相機拍攝微距,是非常鍛鍊一個攝影師的吃苦耐勞,手持的穩定性,以及發現美的眼睛的一種很好的鍛鍊方式。

所以很多學習攝影的朋友問我怎麼樣鍛鍊手持拍攝的穩定性,我會說,學習一下拍攝微距吧,會讓你受益匪淺。

2、構圖的靈活性

用過三腳架的朋友都知道,上了腳架後,要調整構圖非常麻煩,這一點在微距攝影中體現得更加明顯,用腳架有兩個弊端,一是動作幅度大,容易嚇跑對象;另一方面,等你調好構圖之類的,你的對象可能爬走了,或者換成另外一個姿勢了。

所以手持攝影就能夠讓你及時抓拍到對象,構圖也更加靈活多變,任何角度你都可以選,而腳架則沒有那麼方便了。

3、外出更輕便

如果你外出深山拍攝微距,走很遠的路如果帶上腳架,那個負擔是很重的,你可不想走到目的地之後,就沒有力氣拍攝了。

昂貴的三腳架穩定性更好,也更重,輕巧的腳架雖然方便攜帶,但是穩定性不好;所以外出拍攝,練就一身像狙擊手一樣雷打不動的本事,是很有必要的,能夠為你減輕很多負擔。

當然,說完優點,弊端也是有的,手持拍攝有三大弊端

第一當然是容易糊片,即使你手很穩了,但是你不可能百分之百保證你每一張片子都是清晰的,因為拍攝微距尤其是像螞蟻這樣的小生物時,即使你將光圈開到11以上,景深依舊很薄,我給大家看一張片子就知道了:

給初學者的微距攝影實用教程,從器材到實拍與你詳細講解

這張片子是我用兩倍放大倍率的60mm鏡頭拍攝,光圈是11,可以看到螞蟻前後都是很虛的,完全不像我們平時用非微距鏡頭時,那樣大的景深。

這樣薄的景深下,稍微前後的位置動一下就糊片了。

第二是無法進行超微拍攝;手持拍攝的極限是2倍放大倍率,再往上超過兩倍放大倍率的微距拍攝,是無法手持的,無論你手持多穩,也會糊片。

第三是手持拍攝畫面容易出現大的噪點;這一點來說,我們要聊聊實拍時的參數設置,手持拍攝我們至少要保證安全快門以上,比如鏡頭是100mm的,那麼快門至少要1/125s,光圈我們通常設置到f/8,這個時候,畫面會很暗,尤其是陰天拍攝時,沒有燈光照明的話,畫面是很暗的,因此要想畫面曝光正常,就需要將ISO調得很高,至少上到1000到2000左右,所以隨之而來的是畫面噪點比較多。

高端的全畫幅機器對於噪點控制來說,這個ISO參數是可以接受的,但是很多半畫幅機器就不行了,會出現嚴重的噪點,因此就降低了畫面的畫質。

給初學者的微距攝影實用教程,從器材到實拍與你詳細講解

佳能5D2+100mm 2.8 1/125s f/8 iso100

參數設置詳解

這應該是大家最關心的問題了,微距攝影,主要設置的是曝光三要素的設置,還有如何對焦;

給初學者的微距攝影實用教程,從器材到實拍與你詳細講解

對於曝光三要素光圈、快門和ISO來說,手持拍攝微距我們首先要保證足夠的景深和一定的快門速度,尤其是在不打燈使用自然光的情況下。

因此建議大家手持拍攝時,儘量找天氣比較好,光線充足的時候外出拍攝,陰天的光線手持拍攝很吃力。

我在手持拍攝時有時會帶一個雙頭燈出去,比如我拍攝2倍放大倍率的片子時,就會採用這個方法,給對象補光,從而提高快門速度,保證低ISO保證畫質。

但大多數時候,我會選擇天氣晴朗時出去拍攝,因為等到下午時,光線會非常漂亮,自然光線下的微距片是最漂亮的。

給初學者的微距攝影實用教程,從器材到實拍與你詳細講解

佳能5D2+100mm 2.8 1/125s f/8 iso100

下面我來說說我的曝光參數設置,上面我也提到了,我首先會讓相機快門保證在安全快門之上,最少用1/125s以上;

光圈的話,我通常設置在f/8這樣,也會用f/11,微距鏡頭不用擔心小光圈虛化不夠,當你湊近拍時,f/11的光圈也能夠讓你獲得足夠的虛化效果,你要保證的是對象夠清晰;

還有一點我一再強調,微距鏡頭在拍攝微距時,即使光圈開得很小景深也會很淺,所以如果你拍的對象比較大一點,那麼離它遠一點點拍攝才能夠拍清它,像我下面這張張七星瓢蟲的片子,因為我湊得近,所以枝條枝條與昆蟲的邊緣是清晰的,但是昆蟲的背面確實模糊的:

給初學者的微距攝影實用教程,從器材到實拍與你詳細講解

iso的設置最為關鍵,因為它直接決定了最後畫面的畫質,開400的iso跟開2000的iso是差很遠的,不過手持微距來說,至少都要上千的iso,所以我一般都用全畫幅高端機器拍攝,就是看中它控制噪點的能力,很多半畫幅機器的控制噪點能力很差。

在陽光直射的情況下,iso可以開到400以內,這樣能夠保證良好的畫質,同時能夠提高快門速度,保證我們拍攝沒有那麼容易糊片。比如我下面這張照片,就是在光線直射在昆蟲上時,用了400的iso來拍攝的,畫質非常棒,沒有明顯的噪點情況出現。

這個昆蟲你看著這麼大,其實它只有一顆黃豆這麼小,是通過微距鏡頭1:1放大,才會顯得這麼大。

給初學者的微距攝影實用教程,從器材到實拍與你詳細講解

佳能5D2+100mm 2.8 1/125s f/8 iso400

在拍攝時還有個很重要的點就是對焦了,對焦推薦大家用手動對焦,手動對焦的好處是我們可以通過手動扭對焦環,然後扭到大概的位置後,通過前後的身體微微移動來精準拍下畫面,微距攝影中,自動對焦往往是很不準的,經常你拍攝時覺得合焦了,但是拍完會發現不夠實。

尤其是在拍攝很小的生物時,自動對焦往往無法對準焦點,即使你聽到嘀一聲合焦了,拍完你也會發現沒對準焦,這種情況很普遍,所以真正拍微距的攝影師是用手動對焦為主的。

在用手動對焦時,我們要靜下心來,對準焦點後,一氣呵成;拍攝的那一刻屏住呼吸,不要出現任何可能影響畫面的動作,因為一些小小的抖動都可能造成糊片。這一點在拍攝小生物的時候就非常明顯,所以我說微距攝影,是鍛鍊攝影師很好的一種攝影風格。

前期構圖與後期裁剪

當我們知道如何設置參數與拍攝之後,我們下一步要考慮的是構圖了,微距攝影的構圖有兩種方法,一種是前期一步搞定,另一種是後期裁剪構圖。

一般來說前期構圖為主,我們構圖時要把握好角度,要把景深考慮在內,因為有些對象比較大的時候,你湊太近拍攝容易拍出不是全清的照片,就是因為景深淺造成的;

所以你既要考慮畫面的美觀性,同時要兼顧對象的清晰度;很多時候,往往角度好看,卻拍糊了,這種片子就很可惜。

因此有一種聰明的做法是,離對象遠一點,這樣能夠把對象拍得更加清晰,通過後期裁剪的方法來放大物體。

給初學者的微距攝影實用教程,從器材到實拍與你詳細講解

像我拍攝的這張小菊花照片,我已經將光圈開到f/11,如果湊近拍攝肯定達不到我裁剪後的這樣的效果,直接拍攝這麼大的花,我們11的光圈也是無法拍得這麼清晰的,所以離遠一點拍攝,通過後期裁剪就能夠得到這樣大而清晰的花朵照片。

"
給初學者的微距攝影實用教程,從器材到實拍與你詳細講解

博通其變,思燭其微,大家好,我是大貓,好久不見,今天寫一篇關於微距的具體拍攝教程,跟大家分享微距攝影實拍的技巧,並且針對大家可能遇到的種種問題找到解決方法,比如微距鏡頭選擇怎樣的好?光圈,快門等參數如何設置?手持拍攝還是用三腳架固定拍攝?微距怎麼拍好看等等問題。

我今天主要講如何手持拍攝微距,主要教大家如何就用一部相機,不用其他繁雜的配件情況下拍攝微距。

好,咱們開始今天的講解。

給初學者的微距攝影實用教程,從器材到實拍與你詳細講解


文章目錄

·微距鏡頭如何選擇?與全畫幅相機和半畫幅相機搭配會產生哪些差別?

·手持拍攝的四大好處與三大弊端

·參數設置詳解

·前期構圖與後期裁剪


微距鏡頭如何選擇?與全畫幅相機和半畫幅相機搭配會產生哪些差別?

拍攝前我們要準備的器材其實很簡單,就是一部相機,一個微距鏡頭,選擇微距鏡頭時我們首先要一下微距鏡頭:

給初學者的微距攝影實用教程,從器材到實拍與你詳細講解

微距鏡頭有很多的焦段,從廣角到長焦都有分佈,比如1倍放大倍率的佳能100mm f/2.8、尼康105mm f/2.8、索尼90mm f/2.8,這是最常見的微距鏡頭,然後是60mm f/2.8這個鏡頭,像奧林巴斯60mm f/2.8,就是我用得比較多的一個微距鏡頭,還有一些2倍放大倍率的鏡頭,比如老蛙的60mm f/2.8;超微5倍放大倍率鏡頭如老蛙25mm f/2.8 2.5-5X等。

在長焦端,有佳能180mm f/3.5、適馬180mm f/2.8等1倍放大倍率鏡頭。

那麼這麼多類型的微距鏡頭我們該如何選擇呢?

首先,瞭解不同焦段微距鏡頭的特點!

廣角微距很多都是超微鏡頭,因為廣角超微能夠使景深變得更深,更有利於將對象拍得全清,也就是身體的每一個部位都清晰,同樣的光圈下,廣角微距鏡頭的精深比中長焦微距鏡頭的景深更深。

給初學者的微距攝影實用教程,從器材到實拍與你詳細講解

其次,廣角微距鏡頭適合拍攝環境微距,也就是帶更多環境的微距片這是它的成片風格,這種鏡頭通常不太適合拍攝飛蟲,因為它需要離對象很近,這樣會嚇跑那些飛蟲,更適合拍攝像螞蟻這種很小的生物。

中距離焦段微距鏡頭像60mm-100mm這個焦段區間,適合拍攝的風格是對象整體能夠在畫面呈現,同時呈現環境的局部,這類鏡頭適合拍攝飛蟲以及物體相對體積大一點的對象,因為它的放大倍率多數是一倍放大倍率,太小的物體需要湊很近,而最近對焦距離通常是十多釐米,再近就拍不到了。

給初學者的微距攝影實用教程,從器材到實拍與你詳細講解

當然像老蛙那個60mm的兩倍放大倍率的鏡頭是可以拍攝像螞蟻這種小生物的,還有一些其他兩倍放大倍率的鏡頭,在拍攝細小的生物也還能夠駕馭。

給初學者的微距攝影實用教程,從器材到實拍與你詳細講解

長焦微距鏡頭是自然界的“偷拍高手”,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這類鏡頭我們可以在遠處不驚動對象的情況下,將對象1:1放大拍攝對象,特別適合拍攝飛蟲等這類生物,因為它不知道你在拍它,你可以離對象一到兩米之外的距離去拍攝,這類鏡頭一般最近對焦距離是半米左右,所以離太近你也是無法拍攝的。

給初學者的微距攝影實用教程,從器材到實拍與你詳細講解

瞭解了這些焦段對於微距拍攝的影響,我們還要注意一個問題就是,你能拍攝多小的物體,不是由焦段決定的,而是鏡頭的放大倍率,放大倍率越大,越能夠拍攝更小的生物。

鏡頭焦段的設置是讓你選擇適合自己拍攝的風格,以及你要拍攝的對象,不同的對象選擇不同的鏡頭,就能夠最大化拍好一個對象,就像拍人像一樣,拍攝全身大長腿與拍攝半身特寫,用的鏡頭可能是不一樣的。

在選擇鏡頭焦段時,我們還要注意一個問題就是相機的畫幅問題,你用的相機畫幅不同,同樣的鏡頭會變成不同的焦段,比如全畫幅相機下用100mm這個鏡頭,接在半畫幅身上就變成了150mm 或者160mm!

因為半畫幅機器接鏡頭使用時,要考慮一個轉化係數,佳能是1.6,尼康是1.5,這是因為佳能的半畫幅傳感器尺寸是22.5×15mm,尼康是23.7×15.6mm,尼康的畫幅稍微大一點。

而像奧林巴斯這種4/3畫幅的機器則要乘以2這樣一個係數,也就是假如用60mm鏡頭,等效35mm焦距是120mm。

所以針對這一特性,很多朋友喜歡拿半畫幅拍攝微距,因為焦段更長,可以離對象更遠來拍攝。

通常來說,我是喜歡選擇焦段長的微距鏡頭來拍攝,這樣不會驚嚇到對象,尤其是飛蟲類。

當然,如果你喜歡拍攝超微片子,那麼可以選擇放大倍率更高的,焦段短一點的鏡頭來拍攝。

手持拍攝的三大好處與三大弊端

一說到微距,很多朋友想到的是用腳架拍攝,這並沒有錯,不過手持拍攝有很多優點

1、鍛鍊手持拍攝的穩定性;

對於初學攝影的朋友來說,實拍時首先要解決的問題是能夠端穩相機,只有不抖,才能夠拍清楚片子,連片子都拍不清的話,就談不上什麼創作了。

而手持相機拍攝微距,是非常鍛鍊一個攝影師的吃苦耐勞,手持的穩定性,以及發現美的眼睛的一種很好的鍛鍊方式。

所以很多學習攝影的朋友問我怎麼樣鍛鍊手持拍攝的穩定性,我會說,學習一下拍攝微距吧,會讓你受益匪淺。

2、構圖的靈活性

用過三腳架的朋友都知道,上了腳架後,要調整構圖非常麻煩,這一點在微距攝影中體現得更加明顯,用腳架有兩個弊端,一是動作幅度大,容易嚇跑對象;另一方面,等你調好構圖之類的,你的對象可能爬走了,或者換成另外一個姿勢了。

所以手持攝影就能夠讓你及時抓拍到對象,構圖也更加靈活多變,任何角度你都可以選,而腳架則沒有那麼方便了。

3、外出更輕便

如果你外出深山拍攝微距,走很遠的路如果帶上腳架,那個負擔是很重的,你可不想走到目的地之後,就沒有力氣拍攝了。

昂貴的三腳架穩定性更好,也更重,輕巧的腳架雖然方便攜帶,但是穩定性不好;所以外出拍攝,練就一身像狙擊手一樣雷打不動的本事,是很有必要的,能夠為你減輕很多負擔。

當然,說完優點,弊端也是有的,手持拍攝有三大弊端

第一當然是容易糊片,即使你手很穩了,但是你不可能百分之百保證你每一張片子都是清晰的,因為拍攝微距尤其是像螞蟻這樣的小生物時,即使你將光圈開到11以上,景深依舊很薄,我給大家看一張片子就知道了:

給初學者的微距攝影實用教程,從器材到實拍與你詳細講解

這張片子是我用兩倍放大倍率的60mm鏡頭拍攝,光圈是11,可以看到螞蟻前後都是很虛的,完全不像我們平時用非微距鏡頭時,那樣大的景深。

這樣薄的景深下,稍微前後的位置動一下就糊片了。

第二是無法進行超微拍攝;手持拍攝的極限是2倍放大倍率,再往上超過兩倍放大倍率的微距拍攝,是無法手持的,無論你手持多穩,也會糊片。

第三是手持拍攝畫面容易出現大的噪點;這一點來說,我們要聊聊實拍時的參數設置,手持拍攝我們至少要保證安全快門以上,比如鏡頭是100mm的,那麼快門至少要1/125s,光圈我們通常設置到f/8,這個時候,畫面會很暗,尤其是陰天拍攝時,沒有燈光照明的話,畫面是很暗的,因此要想畫面曝光正常,就需要將ISO調得很高,至少上到1000到2000左右,所以隨之而來的是畫面噪點比較多。

高端的全畫幅機器對於噪點控制來說,這個ISO參數是可以接受的,但是很多半畫幅機器就不行了,會出現嚴重的噪點,因此就降低了畫面的畫質。

給初學者的微距攝影實用教程,從器材到實拍與你詳細講解

佳能5D2+100mm 2.8 1/125s f/8 iso100

參數設置詳解

這應該是大家最關心的問題了,微距攝影,主要設置的是曝光三要素的設置,還有如何對焦;

給初學者的微距攝影實用教程,從器材到實拍與你詳細講解

對於曝光三要素光圈、快門和ISO來說,手持拍攝微距我們首先要保證足夠的景深和一定的快門速度,尤其是在不打燈使用自然光的情況下。

因此建議大家手持拍攝時,儘量找天氣比較好,光線充足的時候外出拍攝,陰天的光線手持拍攝很吃力。

我在手持拍攝時有時會帶一個雙頭燈出去,比如我拍攝2倍放大倍率的片子時,就會採用這個方法,給對象補光,從而提高快門速度,保證低ISO保證畫質。

但大多數時候,我會選擇天氣晴朗時出去拍攝,因為等到下午時,光線會非常漂亮,自然光線下的微距片是最漂亮的。

給初學者的微距攝影實用教程,從器材到實拍與你詳細講解

佳能5D2+100mm 2.8 1/125s f/8 iso100

下面我來說說我的曝光參數設置,上面我也提到了,我首先會讓相機快門保證在安全快門之上,最少用1/125s以上;

光圈的話,我通常設置在f/8這樣,也會用f/11,微距鏡頭不用擔心小光圈虛化不夠,當你湊近拍時,f/11的光圈也能夠讓你獲得足夠的虛化效果,你要保證的是對象夠清晰;

還有一點我一再強調,微距鏡頭在拍攝微距時,即使光圈開得很小景深也會很淺,所以如果你拍的對象比較大一點,那麼離它遠一點點拍攝才能夠拍清它,像我下面這張張七星瓢蟲的片子,因為我湊得近,所以枝條枝條與昆蟲的邊緣是清晰的,但是昆蟲的背面確實模糊的:

給初學者的微距攝影實用教程,從器材到實拍與你詳細講解

iso的設置最為關鍵,因為它直接決定了最後畫面的畫質,開400的iso跟開2000的iso是差很遠的,不過手持微距來說,至少都要上千的iso,所以我一般都用全畫幅高端機器拍攝,就是看中它控制噪點的能力,很多半畫幅機器的控制噪點能力很差。

在陽光直射的情況下,iso可以開到400以內,這樣能夠保證良好的畫質,同時能夠提高快門速度,保證我們拍攝沒有那麼容易糊片。比如我下面這張照片,就是在光線直射在昆蟲上時,用了400的iso來拍攝的,畫質非常棒,沒有明顯的噪點情況出現。

這個昆蟲你看著這麼大,其實它只有一顆黃豆這麼小,是通過微距鏡頭1:1放大,才會顯得這麼大。

給初學者的微距攝影實用教程,從器材到實拍與你詳細講解

佳能5D2+100mm 2.8 1/125s f/8 iso400

在拍攝時還有個很重要的點就是對焦了,對焦推薦大家用手動對焦,手動對焦的好處是我們可以通過手動扭對焦環,然後扭到大概的位置後,通過前後的身體微微移動來精準拍下畫面,微距攝影中,自動對焦往往是很不準的,經常你拍攝時覺得合焦了,但是拍完會發現不夠實。

尤其是在拍攝很小的生物時,自動對焦往往無法對準焦點,即使你聽到嘀一聲合焦了,拍完你也會發現沒對準焦,這種情況很普遍,所以真正拍微距的攝影師是用手動對焦為主的。

在用手動對焦時,我們要靜下心來,對準焦點後,一氣呵成;拍攝的那一刻屏住呼吸,不要出現任何可能影響畫面的動作,因為一些小小的抖動都可能造成糊片。這一點在拍攝小生物的時候就非常明顯,所以我說微距攝影,是鍛鍊攝影師很好的一種攝影風格。

前期構圖與後期裁剪

當我們知道如何設置參數與拍攝之後,我們下一步要考慮的是構圖了,微距攝影的構圖有兩種方法,一種是前期一步搞定,另一種是後期裁剪構圖。

一般來說前期構圖為主,我們構圖時要把握好角度,要把景深考慮在內,因為有些對象比較大的時候,你湊太近拍攝容易拍出不是全清的照片,就是因為景深淺造成的;

所以你既要考慮畫面的美觀性,同時要兼顧對象的清晰度;很多時候,往往角度好看,卻拍糊了,這種片子就很可惜。

因此有一種聰明的做法是,離對象遠一點,這樣能夠把對象拍得更加清晰,通過後期裁剪的方法來放大物體。

給初學者的微距攝影實用教程,從器材到實拍與你詳細講解

像我拍攝的這張小菊花照片,我已經將光圈開到f/11,如果湊近拍攝肯定達不到我裁剪後的這樣的效果,直接拍攝這麼大的花,我們11的光圈也是無法拍得這麼清晰的,所以離遠一點拍攝,通過後期裁剪就能夠得到這樣大而清晰的花朵照片。

給初學者的微距攝影實用教程,從器材到實拍與你詳細講解

既然有後期裁剪可以二次構圖,那是不是意味著前期就可以隨便拍攝呢?肯定不是的,如果拍攝這種大景深的對象時,我們拍攝時離遠了拍,也要考慮構圖,要想象最後裁剪出來的樣子,然後根據想象中的角度來拍攝。

"
給初學者的微距攝影實用教程,從器材到實拍與你詳細講解

博通其變,思燭其微,大家好,我是大貓,好久不見,今天寫一篇關於微距的具體拍攝教程,跟大家分享微距攝影實拍的技巧,並且針對大家可能遇到的種種問題找到解決方法,比如微距鏡頭選擇怎樣的好?光圈,快門等參數如何設置?手持拍攝還是用三腳架固定拍攝?微距怎麼拍好看等等問題。

我今天主要講如何手持拍攝微距,主要教大家如何就用一部相機,不用其他繁雜的配件情況下拍攝微距。

好,咱們開始今天的講解。

給初學者的微距攝影實用教程,從器材到實拍與你詳細講解


文章目錄

·微距鏡頭如何選擇?與全畫幅相機和半畫幅相機搭配會產生哪些差別?

·手持拍攝的四大好處與三大弊端

·參數設置詳解

·前期構圖與後期裁剪


微距鏡頭如何選擇?與全畫幅相機和半畫幅相機搭配會產生哪些差別?

拍攝前我們要準備的器材其實很簡單,就是一部相機,一個微距鏡頭,選擇微距鏡頭時我們首先要一下微距鏡頭:

給初學者的微距攝影實用教程,從器材到實拍與你詳細講解

微距鏡頭有很多的焦段,從廣角到長焦都有分佈,比如1倍放大倍率的佳能100mm f/2.8、尼康105mm f/2.8、索尼90mm f/2.8,這是最常見的微距鏡頭,然後是60mm f/2.8這個鏡頭,像奧林巴斯60mm f/2.8,就是我用得比較多的一個微距鏡頭,還有一些2倍放大倍率的鏡頭,比如老蛙的60mm f/2.8;超微5倍放大倍率鏡頭如老蛙25mm f/2.8 2.5-5X等。

在長焦端,有佳能180mm f/3.5、適馬180mm f/2.8等1倍放大倍率鏡頭。

那麼這麼多類型的微距鏡頭我們該如何選擇呢?

首先,瞭解不同焦段微距鏡頭的特點!

廣角微距很多都是超微鏡頭,因為廣角超微能夠使景深變得更深,更有利於將對象拍得全清,也就是身體的每一個部位都清晰,同樣的光圈下,廣角微距鏡頭的精深比中長焦微距鏡頭的景深更深。

給初學者的微距攝影實用教程,從器材到實拍與你詳細講解

其次,廣角微距鏡頭適合拍攝環境微距,也就是帶更多環境的微距片這是它的成片風格,這種鏡頭通常不太適合拍攝飛蟲,因為它需要離對象很近,這樣會嚇跑那些飛蟲,更適合拍攝像螞蟻這種很小的生物。

中距離焦段微距鏡頭像60mm-100mm這個焦段區間,適合拍攝的風格是對象整體能夠在畫面呈現,同時呈現環境的局部,這類鏡頭適合拍攝飛蟲以及物體相對體積大一點的對象,因為它的放大倍率多數是一倍放大倍率,太小的物體需要湊很近,而最近對焦距離通常是十多釐米,再近就拍不到了。

給初學者的微距攝影實用教程,從器材到實拍與你詳細講解

當然像老蛙那個60mm的兩倍放大倍率的鏡頭是可以拍攝像螞蟻這種小生物的,還有一些其他兩倍放大倍率的鏡頭,在拍攝細小的生物也還能夠駕馭。

給初學者的微距攝影實用教程,從器材到實拍與你詳細講解

長焦微距鏡頭是自然界的“偷拍高手”,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這類鏡頭我們可以在遠處不驚動對象的情況下,將對象1:1放大拍攝對象,特別適合拍攝飛蟲等這類生物,因為它不知道你在拍它,你可以離對象一到兩米之外的距離去拍攝,這類鏡頭一般最近對焦距離是半米左右,所以離太近你也是無法拍攝的。

給初學者的微距攝影實用教程,從器材到實拍與你詳細講解

瞭解了這些焦段對於微距拍攝的影響,我們還要注意一個問題就是,你能拍攝多小的物體,不是由焦段決定的,而是鏡頭的放大倍率,放大倍率越大,越能夠拍攝更小的生物。

鏡頭焦段的設置是讓你選擇適合自己拍攝的風格,以及你要拍攝的對象,不同的對象選擇不同的鏡頭,就能夠最大化拍好一個對象,就像拍人像一樣,拍攝全身大長腿與拍攝半身特寫,用的鏡頭可能是不一樣的。

在選擇鏡頭焦段時,我們還要注意一個問題就是相機的畫幅問題,你用的相機畫幅不同,同樣的鏡頭會變成不同的焦段,比如全畫幅相機下用100mm這個鏡頭,接在半畫幅身上就變成了150mm 或者160mm!

因為半畫幅機器接鏡頭使用時,要考慮一個轉化係數,佳能是1.6,尼康是1.5,這是因為佳能的半畫幅傳感器尺寸是22.5×15mm,尼康是23.7×15.6mm,尼康的畫幅稍微大一點。

而像奧林巴斯這種4/3畫幅的機器則要乘以2這樣一個係數,也就是假如用60mm鏡頭,等效35mm焦距是120mm。

所以針對這一特性,很多朋友喜歡拿半畫幅拍攝微距,因為焦段更長,可以離對象更遠來拍攝。

通常來說,我是喜歡選擇焦段長的微距鏡頭來拍攝,這樣不會驚嚇到對象,尤其是飛蟲類。

當然,如果你喜歡拍攝超微片子,那麼可以選擇放大倍率更高的,焦段短一點的鏡頭來拍攝。

手持拍攝的三大好處與三大弊端

一說到微距,很多朋友想到的是用腳架拍攝,這並沒有錯,不過手持拍攝有很多優點

1、鍛鍊手持拍攝的穩定性;

對於初學攝影的朋友來說,實拍時首先要解決的問題是能夠端穩相機,只有不抖,才能夠拍清楚片子,連片子都拍不清的話,就談不上什麼創作了。

而手持相機拍攝微距,是非常鍛鍊一個攝影師的吃苦耐勞,手持的穩定性,以及發現美的眼睛的一種很好的鍛鍊方式。

所以很多學習攝影的朋友問我怎麼樣鍛鍊手持拍攝的穩定性,我會說,學習一下拍攝微距吧,會讓你受益匪淺。

2、構圖的靈活性

用過三腳架的朋友都知道,上了腳架後,要調整構圖非常麻煩,這一點在微距攝影中體現得更加明顯,用腳架有兩個弊端,一是動作幅度大,容易嚇跑對象;另一方面,等你調好構圖之類的,你的對象可能爬走了,或者換成另外一個姿勢了。

所以手持攝影就能夠讓你及時抓拍到對象,構圖也更加靈活多變,任何角度你都可以選,而腳架則沒有那麼方便了。

3、外出更輕便

如果你外出深山拍攝微距,走很遠的路如果帶上腳架,那個負擔是很重的,你可不想走到目的地之後,就沒有力氣拍攝了。

昂貴的三腳架穩定性更好,也更重,輕巧的腳架雖然方便攜帶,但是穩定性不好;所以外出拍攝,練就一身像狙擊手一樣雷打不動的本事,是很有必要的,能夠為你減輕很多負擔。

當然,說完優點,弊端也是有的,手持拍攝有三大弊端

第一當然是容易糊片,即使你手很穩了,但是你不可能百分之百保證你每一張片子都是清晰的,因為拍攝微距尤其是像螞蟻這樣的小生物時,即使你將光圈開到11以上,景深依舊很薄,我給大家看一張片子就知道了:

給初學者的微距攝影實用教程,從器材到實拍與你詳細講解

這張片子是我用兩倍放大倍率的60mm鏡頭拍攝,光圈是11,可以看到螞蟻前後都是很虛的,完全不像我們平時用非微距鏡頭時,那樣大的景深。

這樣薄的景深下,稍微前後的位置動一下就糊片了。

第二是無法進行超微拍攝;手持拍攝的極限是2倍放大倍率,再往上超過兩倍放大倍率的微距拍攝,是無法手持的,無論你手持多穩,也會糊片。

第三是手持拍攝畫面容易出現大的噪點;這一點來說,我們要聊聊實拍時的參數設置,手持拍攝我們至少要保證安全快門以上,比如鏡頭是100mm的,那麼快門至少要1/125s,光圈我們通常設置到f/8,這個時候,畫面會很暗,尤其是陰天拍攝時,沒有燈光照明的話,畫面是很暗的,因此要想畫面曝光正常,就需要將ISO調得很高,至少上到1000到2000左右,所以隨之而來的是畫面噪點比較多。

高端的全畫幅機器對於噪點控制來說,這個ISO參數是可以接受的,但是很多半畫幅機器就不行了,會出現嚴重的噪點,因此就降低了畫面的畫質。

給初學者的微距攝影實用教程,從器材到實拍與你詳細講解

佳能5D2+100mm 2.8 1/125s f/8 iso100

參數設置詳解

這應該是大家最關心的問題了,微距攝影,主要設置的是曝光三要素的設置,還有如何對焦;

給初學者的微距攝影實用教程,從器材到實拍與你詳細講解

對於曝光三要素光圈、快門和ISO來說,手持拍攝微距我們首先要保證足夠的景深和一定的快門速度,尤其是在不打燈使用自然光的情況下。

因此建議大家手持拍攝時,儘量找天氣比較好,光線充足的時候外出拍攝,陰天的光線手持拍攝很吃力。

我在手持拍攝時有時會帶一個雙頭燈出去,比如我拍攝2倍放大倍率的片子時,就會採用這個方法,給對象補光,從而提高快門速度,保證低ISO保證畫質。

但大多數時候,我會選擇天氣晴朗時出去拍攝,因為等到下午時,光線會非常漂亮,自然光線下的微距片是最漂亮的。

給初學者的微距攝影實用教程,從器材到實拍與你詳細講解

佳能5D2+100mm 2.8 1/125s f/8 iso100

下面我來說說我的曝光參數設置,上面我也提到了,我首先會讓相機快門保證在安全快門之上,最少用1/125s以上;

光圈的話,我通常設置在f/8這樣,也會用f/11,微距鏡頭不用擔心小光圈虛化不夠,當你湊近拍時,f/11的光圈也能夠讓你獲得足夠的虛化效果,你要保證的是對象夠清晰;

還有一點我一再強調,微距鏡頭在拍攝微距時,即使光圈開得很小景深也會很淺,所以如果你拍的對象比較大一點,那麼離它遠一點點拍攝才能夠拍清它,像我下面這張張七星瓢蟲的片子,因為我湊得近,所以枝條枝條與昆蟲的邊緣是清晰的,但是昆蟲的背面確實模糊的:

給初學者的微距攝影實用教程,從器材到實拍與你詳細講解

iso的設置最為關鍵,因為它直接決定了最後畫面的畫質,開400的iso跟開2000的iso是差很遠的,不過手持微距來說,至少都要上千的iso,所以我一般都用全畫幅高端機器拍攝,就是看中它控制噪點的能力,很多半畫幅機器的控制噪點能力很差。

在陽光直射的情況下,iso可以開到400以內,這樣能夠保證良好的畫質,同時能夠提高快門速度,保證我們拍攝沒有那麼容易糊片。比如我下面這張照片,就是在光線直射在昆蟲上時,用了400的iso來拍攝的,畫質非常棒,沒有明顯的噪點情況出現。

這個昆蟲你看著這麼大,其實它只有一顆黃豆這麼小,是通過微距鏡頭1:1放大,才會顯得這麼大。

給初學者的微距攝影實用教程,從器材到實拍與你詳細講解

佳能5D2+100mm 2.8 1/125s f/8 iso400

在拍攝時還有個很重要的點就是對焦了,對焦推薦大家用手動對焦,手動對焦的好處是我們可以通過手動扭對焦環,然後扭到大概的位置後,通過前後的身體微微移動來精準拍下畫面,微距攝影中,自動對焦往往是很不準的,經常你拍攝時覺得合焦了,但是拍完會發現不夠實。

尤其是在拍攝很小的生物時,自動對焦往往無法對準焦點,即使你聽到嘀一聲合焦了,拍完你也會發現沒對準焦,這種情況很普遍,所以真正拍微距的攝影師是用手動對焦為主的。

在用手動對焦時,我們要靜下心來,對準焦點後,一氣呵成;拍攝的那一刻屏住呼吸,不要出現任何可能影響畫面的動作,因為一些小小的抖動都可能造成糊片。這一點在拍攝小生物的時候就非常明顯,所以我說微距攝影,是鍛鍊攝影師很好的一種攝影風格。

前期構圖與後期裁剪

當我們知道如何設置參數與拍攝之後,我們下一步要考慮的是構圖了,微距攝影的構圖有兩種方法,一種是前期一步搞定,另一種是後期裁剪構圖。

一般來說前期構圖為主,我們構圖時要把握好角度,要把景深考慮在內,因為有些對象比較大的時候,你湊太近拍攝容易拍出不是全清的照片,就是因為景深淺造成的;

所以你既要考慮畫面的美觀性,同時要兼顧對象的清晰度;很多時候,往往角度好看,卻拍糊了,這種片子就很可惜。

因此有一種聰明的做法是,離對象遠一點,這樣能夠把對象拍得更加清晰,通過後期裁剪的方法來放大物體。

給初學者的微距攝影實用教程,從器材到實拍與你詳細講解

像我拍攝的這張小菊花照片,我已經將光圈開到f/11,如果湊近拍攝肯定達不到我裁剪後的這樣的效果,直接拍攝這麼大的花,我們11的光圈也是無法拍得這麼清晰的,所以離遠一點拍攝,通過後期裁剪就能夠得到這樣大而清晰的花朵照片。

給初學者的微距攝影實用教程,從器材到實拍與你詳細講解

既然有後期裁剪可以二次構圖,那是不是意味著前期就可以隨便拍攝呢?肯定不是的,如果拍攝這種大景深的對象時,我們拍攝時離遠了拍,也要考慮構圖,要想象最後裁剪出來的樣子,然後根據想象中的角度來拍攝。

給初學者的微距攝影實用教程,從器材到實拍與你詳細講解

專注前期構圖時,我們要注意畫面的平衡,因為微距片子,一般背景虛的很厲害,所以如果將主體置於畫面時,就要考慮畫面的平衡,不要一邊是昆蟲,另一邊就是乾淨得什麼都沒有,這樣畫面就會一邊重一邊輕。

"
給初學者的微距攝影實用教程,從器材到實拍與你詳細講解

博通其變,思燭其微,大家好,我是大貓,好久不見,今天寫一篇關於微距的具體拍攝教程,跟大家分享微距攝影實拍的技巧,並且針對大家可能遇到的種種問題找到解決方法,比如微距鏡頭選擇怎樣的好?光圈,快門等參數如何設置?手持拍攝還是用三腳架固定拍攝?微距怎麼拍好看等等問題。

我今天主要講如何手持拍攝微距,主要教大家如何就用一部相機,不用其他繁雜的配件情況下拍攝微距。

好,咱們開始今天的講解。

給初學者的微距攝影實用教程,從器材到實拍與你詳細講解


文章目錄

·微距鏡頭如何選擇?與全畫幅相機和半畫幅相機搭配會產生哪些差別?

·手持拍攝的四大好處與三大弊端

·參數設置詳解

·前期構圖與後期裁剪


微距鏡頭如何選擇?與全畫幅相機和半畫幅相機搭配會產生哪些差別?

拍攝前我們要準備的器材其實很簡單,就是一部相機,一個微距鏡頭,選擇微距鏡頭時我們首先要一下微距鏡頭:

給初學者的微距攝影實用教程,從器材到實拍與你詳細講解

微距鏡頭有很多的焦段,從廣角到長焦都有分佈,比如1倍放大倍率的佳能100mm f/2.8、尼康105mm f/2.8、索尼90mm f/2.8,這是最常見的微距鏡頭,然後是60mm f/2.8這個鏡頭,像奧林巴斯60mm f/2.8,就是我用得比較多的一個微距鏡頭,還有一些2倍放大倍率的鏡頭,比如老蛙的60mm f/2.8;超微5倍放大倍率鏡頭如老蛙25mm f/2.8 2.5-5X等。

在長焦端,有佳能180mm f/3.5、適馬180mm f/2.8等1倍放大倍率鏡頭。

那麼這麼多類型的微距鏡頭我們該如何選擇呢?

首先,瞭解不同焦段微距鏡頭的特點!

廣角微距很多都是超微鏡頭,因為廣角超微能夠使景深變得更深,更有利於將對象拍得全清,也就是身體的每一個部位都清晰,同樣的光圈下,廣角微距鏡頭的精深比中長焦微距鏡頭的景深更深。

給初學者的微距攝影實用教程,從器材到實拍與你詳細講解

其次,廣角微距鏡頭適合拍攝環境微距,也就是帶更多環境的微距片這是它的成片風格,這種鏡頭通常不太適合拍攝飛蟲,因為它需要離對象很近,這樣會嚇跑那些飛蟲,更適合拍攝像螞蟻這種很小的生物。

中距離焦段微距鏡頭像60mm-100mm這個焦段區間,適合拍攝的風格是對象整體能夠在畫面呈現,同時呈現環境的局部,這類鏡頭適合拍攝飛蟲以及物體相對體積大一點的對象,因為它的放大倍率多數是一倍放大倍率,太小的物體需要湊很近,而最近對焦距離通常是十多釐米,再近就拍不到了。

給初學者的微距攝影實用教程,從器材到實拍與你詳細講解

當然像老蛙那個60mm的兩倍放大倍率的鏡頭是可以拍攝像螞蟻這種小生物的,還有一些其他兩倍放大倍率的鏡頭,在拍攝細小的生物也還能夠駕馭。

給初學者的微距攝影實用教程,從器材到實拍與你詳細講解

長焦微距鏡頭是自然界的“偷拍高手”,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這類鏡頭我們可以在遠處不驚動對象的情況下,將對象1:1放大拍攝對象,特別適合拍攝飛蟲等這類生物,因為它不知道你在拍它,你可以離對象一到兩米之外的距離去拍攝,這類鏡頭一般最近對焦距離是半米左右,所以離太近你也是無法拍攝的。

給初學者的微距攝影實用教程,從器材到實拍與你詳細講解

瞭解了這些焦段對於微距拍攝的影響,我們還要注意一個問題就是,你能拍攝多小的物體,不是由焦段決定的,而是鏡頭的放大倍率,放大倍率越大,越能夠拍攝更小的生物。

鏡頭焦段的設置是讓你選擇適合自己拍攝的風格,以及你要拍攝的對象,不同的對象選擇不同的鏡頭,就能夠最大化拍好一個對象,就像拍人像一樣,拍攝全身大長腿與拍攝半身特寫,用的鏡頭可能是不一樣的。

在選擇鏡頭焦段時,我們還要注意一個問題就是相機的畫幅問題,你用的相機畫幅不同,同樣的鏡頭會變成不同的焦段,比如全畫幅相機下用100mm這個鏡頭,接在半畫幅身上就變成了150mm 或者160mm!

因為半畫幅機器接鏡頭使用時,要考慮一個轉化係數,佳能是1.6,尼康是1.5,這是因為佳能的半畫幅傳感器尺寸是22.5×15mm,尼康是23.7×15.6mm,尼康的畫幅稍微大一點。

而像奧林巴斯這種4/3畫幅的機器則要乘以2這樣一個係數,也就是假如用60mm鏡頭,等效35mm焦距是120mm。

所以針對這一特性,很多朋友喜歡拿半畫幅拍攝微距,因為焦段更長,可以離對象更遠來拍攝。

通常來說,我是喜歡選擇焦段長的微距鏡頭來拍攝,這樣不會驚嚇到對象,尤其是飛蟲類。

當然,如果你喜歡拍攝超微片子,那麼可以選擇放大倍率更高的,焦段短一點的鏡頭來拍攝。

手持拍攝的三大好處與三大弊端

一說到微距,很多朋友想到的是用腳架拍攝,這並沒有錯,不過手持拍攝有很多優點

1、鍛鍊手持拍攝的穩定性;

對於初學攝影的朋友來說,實拍時首先要解決的問題是能夠端穩相機,只有不抖,才能夠拍清楚片子,連片子都拍不清的話,就談不上什麼創作了。

而手持相機拍攝微距,是非常鍛鍊一個攝影師的吃苦耐勞,手持的穩定性,以及發現美的眼睛的一種很好的鍛鍊方式。

所以很多學習攝影的朋友問我怎麼樣鍛鍊手持拍攝的穩定性,我會說,學習一下拍攝微距吧,會讓你受益匪淺。

2、構圖的靈活性

用過三腳架的朋友都知道,上了腳架後,要調整構圖非常麻煩,這一點在微距攝影中體現得更加明顯,用腳架有兩個弊端,一是動作幅度大,容易嚇跑對象;另一方面,等你調好構圖之類的,你的對象可能爬走了,或者換成另外一個姿勢了。

所以手持攝影就能夠讓你及時抓拍到對象,構圖也更加靈活多變,任何角度你都可以選,而腳架則沒有那麼方便了。

3、外出更輕便

如果你外出深山拍攝微距,走很遠的路如果帶上腳架,那個負擔是很重的,你可不想走到目的地之後,就沒有力氣拍攝了。

昂貴的三腳架穩定性更好,也更重,輕巧的腳架雖然方便攜帶,但是穩定性不好;所以外出拍攝,練就一身像狙擊手一樣雷打不動的本事,是很有必要的,能夠為你減輕很多負擔。

當然,說完優點,弊端也是有的,手持拍攝有三大弊端

第一當然是容易糊片,即使你手很穩了,但是你不可能百分之百保證你每一張片子都是清晰的,因為拍攝微距尤其是像螞蟻這樣的小生物時,即使你將光圈開到11以上,景深依舊很薄,我給大家看一張片子就知道了:

給初學者的微距攝影實用教程,從器材到實拍與你詳細講解

這張片子是我用兩倍放大倍率的60mm鏡頭拍攝,光圈是11,可以看到螞蟻前後都是很虛的,完全不像我們平時用非微距鏡頭時,那樣大的景深。

這樣薄的景深下,稍微前後的位置動一下就糊片了。

第二是無法進行超微拍攝;手持拍攝的極限是2倍放大倍率,再往上超過兩倍放大倍率的微距拍攝,是無法手持的,無論你手持多穩,也會糊片。

第三是手持拍攝畫面容易出現大的噪點;這一點來說,我們要聊聊實拍時的參數設置,手持拍攝我們至少要保證安全快門以上,比如鏡頭是100mm的,那麼快門至少要1/125s,光圈我們通常設置到f/8,這個時候,畫面會很暗,尤其是陰天拍攝時,沒有燈光照明的話,畫面是很暗的,因此要想畫面曝光正常,就需要將ISO調得很高,至少上到1000到2000左右,所以隨之而來的是畫面噪點比較多。

高端的全畫幅機器對於噪點控制來說,這個ISO參數是可以接受的,但是很多半畫幅機器就不行了,會出現嚴重的噪點,因此就降低了畫面的畫質。

給初學者的微距攝影實用教程,從器材到實拍與你詳細講解

佳能5D2+100mm 2.8 1/125s f/8 iso100

參數設置詳解

這應該是大家最關心的問題了,微距攝影,主要設置的是曝光三要素的設置,還有如何對焦;

給初學者的微距攝影實用教程,從器材到實拍與你詳細講解

對於曝光三要素光圈、快門和ISO來說,手持拍攝微距我們首先要保證足夠的景深和一定的快門速度,尤其是在不打燈使用自然光的情況下。

因此建議大家手持拍攝時,儘量找天氣比較好,光線充足的時候外出拍攝,陰天的光線手持拍攝很吃力。

我在手持拍攝時有時會帶一個雙頭燈出去,比如我拍攝2倍放大倍率的片子時,就會採用這個方法,給對象補光,從而提高快門速度,保證低ISO保證畫質。

但大多數時候,我會選擇天氣晴朗時出去拍攝,因為等到下午時,光線會非常漂亮,自然光線下的微距片是最漂亮的。

給初學者的微距攝影實用教程,從器材到實拍與你詳細講解

佳能5D2+100mm 2.8 1/125s f/8 iso100

下面我來說說我的曝光參數設置,上面我也提到了,我首先會讓相機快門保證在安全快門之上,最少用1/125s以上;

光圈的話,我通常設置在f/8這樣,也會用f/11,微距鏡頭不用擔心小光圈虛化不夠,當你湊近拍時,f/11的光圈也能夠讓你獲得足夠的虛化效果,你要保證的是對象夠清晰;

還有一點我一再強調,微距鏡頭在拍攝微距時,即使光圈開得很小景深也會很淺,所以如果你拍的對象比較大一點,那麼離它遠一點點拍攝才能夠拍清它,像我下面這張張七星瓢蟲的片子,因為我湊得近,所以枝條枝條與昆蟲的邊緣是清晰的,但是昆蟲的背面確實模糊的:

給初學者的微距攝影實用教程,從器材到實拍與你詳細講解

iso的設置最為關鍵,因為它直接決定了最後畫面的畫質,開400的iso跟開2000的iso是差很遠的,不過手持微距來說,至少都要上千的iso,所以我一般都用全畫幅高端機器拍攝,就是看中它控制噪點的能力,很多半畫幅機器的控制噪點能力很差。

在陽光直射的情況下,iso可以開到400以內,這樣能夠保證良好的畫質,同時能夠提高快門速度,保證我們拍攝沒有那麼容易糊片。比如我下面這張照片,就是在光線直射在昆蟲上時,用了400的iso來拍攝的,畫質非常棒,沒有明顯的噪點情況出現。

這個昆蟲你看著這麼大,其實它只有一顆黃豆這麼小,是通過微距鏡頭1:1放大,才會顯得這麼大。

給初學者的微距攝影實用教程,從器材到實拍與你詳細講解

佳能5D2+100mm 2.8 1/125s f/8 iso400

在拍攝時還有個很重要的點就是對焦了,對焦推薦大家用手動對焦,手動對焦的好處是我們可以通過手動扭對焦環,然後扭到大概的位置後,通過前後的身體微微移動來精準拍下畫面,微距攝影中,自動對焦往往是很不準的,經常你拍攝時覺得合焦了,但是拍完會發現不夠實。

尤其是在拍攝很小的生物時,自動對焦往往無法對準焦點,即使你聽到嘀一聲合焦了,拍完你也會發現沒對準焦,這種情況很普遍,所以真正拍微距的攝影師是用手動對焦為主的。

在用手動對焦時,我們要靜下心來,對準焦點後,一氣呵成;拍攝的那一刻屏住呼吸,不要出現任何可能影響畫面的動作,因為一些小小的抖動都可能造成糊片。這一點在拍攝小生物的時候就非常明顯,所以我說微距攝影,是鍛鍊攝影師很好的一種攝影風格。

前期構圖與後期裁剪

當我們知道如何設置參數與拍攝之後,我們下一步要考慮的是構圖了,微距攝影的構圖有兩種方法,一種是前期一步搞定,另一種是後期裁剪構圖。

一般來說前期構圖為主,我們構圖時要把握好角度,要把景深考慮在內,因為有些對象比較大的時候,你湊太近拍攝容易拍出不是全清的照片,就是因為景深淺造成的;

所以你既要考慮畫面的美觀性,同時要兼顧對象的清晰度;很多時候,往往角度好看,卻拍糊了,這種片子就很可惜。

因此有一種聰明的做法是,離對象遠一點,這樣能夠把對象拍得更加清晰,通過後期裁剪的方法來放大物體。

給初學者的微距攝影實用教程,從器材到實拍與你詳細講解

像我拍攝的這張小菊花照片,我已經將光圈開到f/11,如果湊近拍攝肯定達不到我裁剪後的這樣的效果,直接拍攝這麼大的花,我們11的光圈也是無法拍得這麼清晰的,所以離遠一點拍攝,通過後期裁剪就能夠得到這樣大而清晰的花朵照片。

給初學者的微距攝影實用教程,從器材到實拍與你詳細講解

既然有後期裁剪可以二次構圖,那是不是意味著前期就可以隨便拍攝呢?肯定不是的,如果拍攝這種大景深的對象時,我們拍攝時離遠了拍,也要考慮構圖,要想象最後裁剪出來的樣子,然後根據想象中的角度來拍攝。

給初學者的微距攝影實用教程,從器材到實拍與你詳細講解

專注前期構圖時,我們要注意畫面的平衡,因為微距片子,一般背景虛的很厲害,所以如果將主體置於畫面時,就要考慮畫面的平衡,不要一邊是昆蟲,另一邊就是乾淨得什麼都沒有,這樣畫面就會一邊重一邊輕。

給初學者的微距攝影實用教程,從器材到實拍與你詳細講解

微距攝影的構圖其實不是太難,不像人像那樣需要考慮這考慮那的,微距攝影構圖,首先要能夠展示出對象的生動性,然後才是畫面的美觀性,如果對象沒有拍出它的特點來,即使構圖美觀也是一個有缺憾的片子。

"
給初學者的微距攝影實用教程,從器材到實拍與你詳細講解

博通其變,思燭其微,大家好,我是大貓,好久不見,今天寫一篇關於微距的具體拍攝教程,跟大家分享微距攝影實拍的技巧,並且針對大家可能遇到的種種問題找到解決方法,比如微距鏡頭選擇怎樣的好?光圈,快門等參數如何設置?手持拍攝還是用三腳架固定拍攝?微距怎麼拍好看等等問題。

我今天主要講如何手持拍攝微距,主要教大家如何就用一部相機,不用其他繁雜的配件情況下拍攝微距。

好,咱們開始今天的講解。

給初學者的微距攝影實用教程,從器材到實拍與你詳細講解


文章目錄

·微距鏡頭如何選擇?與全畫幅相機和半畫幅相機搭配會產生哪些差別?

·手持拍攝的四大好處與三大弊端

·參數設置詳解

·前期構圖與後期裁剪


微距鏡頭如何選擇?與全畫幅相機和半畫幅相機搭配會產生哪些差別?

拍攝前我們要準備的器材其實很簡單,就是一部相機,一個微距鏡頭,選擇微距鏡頭時我們首先要一下微距鏡頭:

給初學者的微距攝影實用教程,從器材到實拍與你詳細講解

微距鏡頭有很多的焦段,從廣角到長焦都有分佈,比如1倍放大倍率的佳能100mm f/2.8、尼康105mm f/2.8、索尼90mm f/2.8,這是最常見的微距鏡頭,然後是60mm f/2.8這個鏡頭,像奧林巴斯60mm f/2.8,就是我用得比較多的一個微距鏡頭,還有一些2倍放大倍率的鏡頭,比如老蛙的60mm f/2.8;超微5倍放大倍率鏡頭如老蛙25mm f/2.8 2.5-5X等。

在長焦端,有佳能180mm f/3.5、適馬180mm f/2.8等1倍放大倍率鏡頭。

那麼這麼多類型的微距鏡頭我們該如何選擇呢?

首先,瞭解不同焦段微距鏡頭的特點!

廣角微距很多都是超微鏡頭,因為廣角超微能夠使景深變得更深,更有利於將對象拍得全清,也就是身體的每一個部位都清晰,同樣的光圈下,廣角微距鏡頭的精深比中長焦微距鏡頭的景深更深。

給初學者的微距攝影實用教程,從器材到實拍與你詳細講解

其次,廣角微距鏡頭適合拍攝環境微距,也就是帶更多環境的微距片這是它的成片風格,這種鏡頭通常不太適合拍攝飛蟲,因為它需要離對象很近,這樣會嚇跑那些飛蟲,更適合拍攝像螞蟻這種很小的生物。

中距離焦段微距鏡頭像60mm-100mm這個焦段區間,適合拍攝的風格是對象整體能夠在畫面呈現,同時呈現環境的局部,這類鏡頭適合拍攝飛蟲以及物體相對體積大一點的對象,因為它的放大倍率多數是一倍放大倍率,太小的物體需要湊很近,而最近對焦距離通常是十多釐米,再近就拍不到了。

給初學者的微距攝影實用教程,從器材到實拍與你詳細講解

當然像老蛙那個60mm的兩倍放大倍率的鏡頭是可以拍攝像螞蟻這種小生物的,還有一些其他兩倍放大倍率的鏡頭,在拍攝細小的生物也還能夠駕馭。

給初學者的微距攝影實用教程,從器材到實拍與你詳細講解

長焦微距鏡頭是自然界的“偷拍高手”,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這類鏡頭我們可以在遠處不驚動對象的情況下,將對象1:1放大拍攝對象,特別適合拍攝飛蟲等這類生物,因為它不知道你在拍它,你可以離對象一到兩米之外的距離去拍攝,這類鏡頭一般最近對焦距離是半米左右,所以離太近你也是無法拍攝的。

給初學者的微距攝影實用教程,從器材到實拍與你詳細講解

瞭解了這些焦段對於微距拍攝的影響,我們還要注意一個問題就是,你能拍攝多小的物體,不是由焦段決定的,而是鏡頭的放大倍率,放大倍率越大,越能夠拍攝更小的生物。

鏡頭焦段的設置是讓你選擇適合自己拍攝的風格,以及你要拍攝的對象,不同的對象選擇不同的鏡頭,就能夠最大化拍好一個對象,就像拍人像一樣,拍攝全身大長腿與拍攝半身特寫,用的鏡頭可能是不一樣的。

在選擇鏡頭焦段時,我們還要注意一個問題就是相機的畫幅問題,你用的相機畫幅不同,同樣的鏡頭會變成不同的焦段,比如全畫幅相機下用100mm這個鏡頭,接在半畫幅身上就變成了150mm 或者160mm!

因為半畫幅機器接鏡頭使用時,要考慮一個轉化係數,佳能是1.6,尼康是1.5,這是因為佳能的半畫幅傳感器尺寸是22.5×15mm,尼康是23.7×15.6mm,尼康的畫幅稍微大一點。

而像奧林巴斯這種4/3畫幅的機器則要乘以2這樣一個係數,也就是假如用60mm鏡頭,等效35mm焦距是120mm。

所以針對這一特性,很多朋友喜歡拿半畫幅拍攝微距,因為焦段更長,可以離對象更遠來拍攝。

通常來說,我是喜歡選擇焦段長的微距鏡頭來拍攝,這樣不會驚嚇到對象,尤其是飛蟲類。

當然,如果你喜歡拍攝超微片子,那麼可以選擇放大倍率更高的,焦段短一點的鏡頭來拍攝。

手持拍攝的三大好處與三大弊端

一說到微距,很多朋友想到的是用腳架拍攝,這並沒有錯,不過手持拍攝有很多優點

1、鍛鍊手持拍攝的穩定性;

對於初學攝影的朋友來說,實拍時首先要解決的問題是能夠端穩相機,只有不抖,才能夠拍清楚片子,連片子都拍不清的話,就談不上什麼創作了。

而手持相機拍攝微距,是非常鍛鍊一個攝影師的吃苦耐勞,手持的穩定性,以及發現美的眼睛的一種很好的鍛鍊方式。

所以很多學習攝影的朋友問我怎麼樣鍛鍊手持拍攝的穩定性,我會說,學習一下拍攝微距吧,會讓你受益匪淺。

2、構圖的靈活性

用過三腳架的朋友都知道,上了腳架後,要調整構圖非常麻煩,這一點在微距攝影中體現得更加明顯,用腳架有兩個弊端,一是動作幅度大,容易嚇跑對象;另一方面,等你調好構圖之類的,你的對象可能爬走了,或者換成另外一個姿勢了。

所以手持攝影就能夠讓你及時抓拍到對象,構圖也更加靈活多變,任何角度你都可以選,而腳架則沒有那麼方便了。

3、外出更輕便

如果你外出深山拍攝微距,走很遠的路如果帶上腳架,那個負擔是很重的,你可不想走到目的地之後,就沒有力氣拍攝了。

昂貴的三腳架穩定性更好,也更重,輕巧的腳架雖然方便攜帶,但是穩定性不好;所以外出拍攝,練就一身像狙擊手一樣雷打不動的本事,是很有必要的,能夠為你減輕很多負擔。

當然,說完優點,弊端也是有的,手持拍攝有三大弊端

第一當然是容易糊片,即使你手很穩了,但是你不可能百分之百保證你每一張片子都是清晰的,因為拍攝微距尤其是像螞蟻這樣的小生物時,即使你將光圈開到11以上,景深依舊很薄,我給大家看一張片子就知道了:

給初學者的微距攝影實用教程,從器材到實拍與你詳細講解

這張片子是我用兩倍放大倍率的60mm鏡頭拍攝,光圈是11,可以看到螞蟻前後都是很虛的,完全不像我們平時用非微距鏡頭時,那樣大的景深。

這樣薄的景深下,稍微前後的位置動一下就糊片了。

第二是無法進行超微拍攝;手持拍攝的極限是2倍放大倍率,再往上超過兩倍放大倍率的微距拍攝,是無法手持的,無論你手持多穩,也會糊片。

第三是手持拍攝畫面容易出現大的噪點;這一點來說,我們要聊聊實拍時的參數設置,手持拍攝我們至少要保證安全快門以上,比如鏡頭是100mm的,那麼快門至少要1/125s,光圈我們通常設置到f/8,這個時候,畫面會很暗,尤其是陰天拍攝時,沒有燈光照明的話,畫面是很暗的,因此要想畫面曝光正常,就需要將ISO調得很高,至少上到1000到2000左右,所以隨之而來的是畫面噪點比較多。

高端的全畫幅機器對於噪點控制來說,這個ISO參數是可以接受的,但是很多半畫幅機器就不行了,會出現嚴重的噪點,因此就降低了畫面的畫質。

給初學者的微距攝影實用教程,從器材到實拍與你詳細講解

佳能5D2+100mm 2.8 1/125s f/8 iso100

參數設置詳解

這應該是大家最關心的問題了,微距攝影,主要設置的是曝光三要素的設置,還有如何對焦;

給初學者的微距攝影實用教程,從器材到實拍與你詳細講解

對於曝光三要素光圈、快門和ISO來說,手持拍攝微距我們首先要保證足夠的景深和一定的快門速度,尤其是在不打燈使用自然光的情況下。

因此建議大家手持拍攝時,儘量找天氣比較好,光線充足的時候外出拍攝,陰天的光線手持拍攝很吃力。

我在手持拍攝時有時會帶一個雙頭燈出去,比如我拍攝2倍放大倍率的片子時,就會採用這個方法,給對象補光,從而提高快門速度,保證低ISO保證畫質。

但大多數時候,我會選擇天氣晴朗時出去拍攝,因為等到下午時,光線會非常漂亮,自然光線下的微距片是最漂亮的。

給初學者的微距攝影實用教程,從器材到實拍與你詳細講解

佳能5D2+100mm 2.8 1/125s f/8 iso100

下面我來說說我的曝光參數設置,上面我也提到了,我首先會讓相機快門保證在安全快門之上,最少用1/125s以上;

光圈的話,我通常設置在f/8這樣,也會用f/11,微距鏡頭不用擔心小光圈虛化不夠,當你湊近拍時,f/11的光圈也能夠讓你獲得足夠的虛化效果,你要保證的是對象夠清晰;

還有一點我一再強調,微距鏡頭在拍攝微距時,即使光圈開得很小景深也會很淺,所以如果你拍的對象比較大一點,那麼離它遠一點點拍攝才能夠拍清它,像我下面這張張七星瓢蟲的片子,因為我湊得近,所以枝條枝條與昆蟲的邊緣是清晰的,但是昆蟲的背面確實模糊的:

給初學者的微距攝影實用教程,從器材到實拍與你詳細講解

iso的設置最為關鍵,因為它直接決定了最後畫面的畫質,開400的iso跟開2000的iso是差很遠的,不過手持微距來說,至少都要上千的iso,所以我一般都用全畫幅高端機器拍攝,就是看中它控制噪點的能力,很多半畫幅機器的控制噪點能力很差。

在陽光直射的情況下,iso可以開到400以內,這樣能夠保證良好的畫質,同時能夠提高快門速度,保證我們拍攝沒有那麼容易糊片。比如我下面這張照片,就是在光線直射在昆蟲上時,用了400的iso來拍攝的,畫質非常棒,沒有明顯的噪點情況出現。

這個昆蟲你看著這麼大,其實它只有一顆黃豆這麼小,是通過微距鏡頭1:1放大,才會顯得這麼大。

給初學者的微距攝影實用教程,從器材到實拍與你詳細講解

佳能5D2+100mm 2.8 1/125s f/8 iso400

在拍攝時還有個很重要的點就是對焦了,對焦推薦大家用手動對焦,手動對焦的好處是我們可以通過手動扭對焦環,然後扭到大概的位置後,通過前後的身體微微移動來精準拍下畫面,微距攝影中,自動對焦往往是很不準的,經常你拍攝時覺得合焦了,但是拍完會發現不夠實。

尤其是在拍攝很小的生物時,自動對焦往往無法對準焦點,即使你聽到嘀一聲合焦了,拍完你也會發現沒對準焦,這種情況很普遍,所以真正拍微距的攝影師是用手動對焦為主的。

在用手動對焦時,我們要靜下心來,對準焦點後,一氣呵成;拍攝的那一刻屏住呼吸,不要出現任何可能影響畫面的動作,因為一些小小的抖動都可能造成糊片。這一點在拍攝小生物的時候就非常明顯,所以我說微距攝影,是鍛鍊攝影師很好的一種攝影風格。

前期構圖與後期裁剪

當我們知道如何設置參數與拍攝之後,我們下一步要考慮的是構圖了,微距攝影的構圖有兩種方法,一種是前期一步搞定,另一種是後期裁剪構圖。

一般來說前期構圖為主,我們構圖時要把握好角度,要把景深考慮在內,因為有些對象比較大的時候,你湊太近拍攝容易拍出不是全清的照片,就是因為景深淺造成的;

所以你既要考慮畫面的美觀性,同時要兼顧對象的清晰度;很多時候,往往角度好看,卻拍糊了,這種片子就很可惜。

因此有一種聰明的做法是,離對象遠一點,這樣能夠把對象拍得更加清晰,通過後期裁剪的方法來放大物體。

給初學者的微距攝影實用教程,從器材到實拍與你詳細講解

像我拍攝的這張小菊花照片,我已經將光圈開到f/11,如果湊近拍攝肯定達不到我裁剪後的這樣的效果,直接拍攝這麼大的花,我們11的光圈也是無法拍得這麼清晰的,所以離遠一點拍攝,通過後期裁剪就能夠得到這樣大而清晰的花朵照片。

給初學者的微距攝影實用教程,從器材到實拍與你詳細講解

既然有後期裁剪可以二次構圖,那是不是意味著前期就可以隨便拍攝呢?肯定不是的,如果拍攝這種大景深的對象時,我們拍攝時離遠了拍,也要考慮構圖,要想象最後裁剪出來的樣子,然後根據想象中的角度來拍攝。

給初學者的微距攝影實用教程,從器材到實拍與你詳細講解

專注前期構圖時,我們要注意畫面的平衡,因為微距片子,一般背景虛的很厲害,所以如果將主體置於畫面時,就要考慮畫面的平衡,不要一邊是昆蟲,另一邊就是乾淨得什麼都沒有,這樣畫面就會一邊重一邊輕。

給初學者的微距攝影實用教程,從器材到實拍與你詳細講解

微距攝影的構圖其實不是太難,不像人像那樣需要考慮這考慮那的,微距攝影構圖,首先要能夠展示出對象的生動性,然後才是畫面的美觀性,如果對象沒有拍出它的特點來,即使構圖美觀也是一個有缺憾的片子。

給初學者的微距攝影實用教程,從器材到實拍與你詳細講解

因為對於微距攝影來說,最主要是拍出自然界那些生物的生動性,所以我一直很反對那些把昆蟲拿回去凍住,或者說現場用一些道具把昆蟲固定在某個地方來拍攝,這樣對昆蟲是一種傷害,我們應該尊重大自然,而不是為了出片,而採取傷害它們的方式來獲得好看的片子。

"
給初學者的微距攝影實用教程,從器材到實拍與你詳細講解

博通其變,思燭其微,大家好,我是大貓,好久不見,今天寫一篇關於微距的具體拍攝教程,跟大家分享微距攝影實拍的技巧,並且針對大家可能遇到的種種問題找到解決方法,比如微距鏡頭選擇怎樣的好?光圈,快門等參數如何設置?手持拍攝還是用三腳架固定拍攝?微距怎麼拍好看等等問題。

我今天主要講如何手持拍攝微距,主要教大家如何就用一部相機,不用其他繁雜的配件情況下拍攝微距。

好,咱們開始今天的講解。

給初學者的微距攝影實用教程,從器材到實拍與你詳細講解


文章目錄

·微距鏡頭如何選擇?與全畫幅相機和半畫幅相機搭配會產生哪些差別?

·手持拍攝的四大好處與三大弊端

·參數設置詳解

·前期構圖與後期裁剪


微距鏡頭如何選擇?與全畫幅相機和半畫幅相機搭配會產生哪些差別?

拍攝前我們要準備的器材其實很簡單,就是一部相機,一個微距鏡頭,選擇微距鏡頭時我們首先要一下微距鏡頭:

給初學者的微距攝影實用教程,從器材到實拍與你詳細講解

微距鏡頭有很多的焦段,從廣角到長焦都有分佈,比如1倍放大倍率的佳能100mm f/2.8、尼康105mm f/2.8、索尼90mm f/2.8,這是最常見的微距鏡頭,然後是60mm f/2.8這個鏡頭,像奧林巴斯60mm f/2.8,就是我用得比較多的一個微距鏡頭,還有一些2倍放大倍率的鏡頭,比如老蛙的60mm f/2.8;超微5倍放大倍率鏡頭如老蛙25mm f/2.8 2.5-5X等。

在長焦端,有佳能180mm f/3.5、適馬180mm f/2.8等1倍放大倍率鏡頭。

那麼這麼多類型的微距鏡頭我們該如何選擇呢?

首先,瞭解不同焦段微距鏡頭的特點!

廣角微距很多都是超微鏡頭,因為廣角超微能夠使景深變得更深,更有利於將對象拍得全清,也就是身體的每一個部位都清晰,同樣的光圈下,廣角微距鏡頭的精深比中長焦微距鏡頭的景深更深。

給初學者的微距攝影實用教程,從器材到實拍與你詳細講解

其次,廣角微距鏡頭適合拍攝環境微距,也就是帶更多環境的微距片這是它的成片風格,這種鏡頭通常不太適合拍攝飛蟲,因為它需要離對象很近,這樣會嚇跑那些飛蟲,更適合拍攝像螞蟻這種很小的生物。

中距離焦段微距鏡頭像60mm-100mm這個焦段區間,適合拍攝的風格是對象整體能夠在畫面呈現,同時呈現環境的局部,這類鏡頭適合拍攝飛蟲以及物體相對體積大一點的對象,因為它的放大倍率多數是一倍放大倍率,太小的物體需要湊很近,而最近對焦距離通常是十多釐米,再近就拍不到了。

給初學者的微距攝影實用教程,從器材到實拍與你詳細講解

當然像老蛙那個60mm的兩倍放大倍率的鏡頭是可以拍攝像螞蟻這種小生物的,還有一些其他兩倍放大倍率的鏡頭,在拍攝細小的生物也還能夠駕馭。

給初學者的微距攝影實用教程,從器材到實拍與你詳細講解

長焦微距鏡頭是自然界的“偷拍高手”,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這類鏡頭我們可以在遠處不驚動對象的情況下,將對象1:1放大拍攝對象,特別適合拍攝飛蟲等這類生物,因為它不知道你在拍它,你可以離對象一到兩米之外的距離去拍攝,這類鏡頭一般最近對焦距離是半米左右,所以離太近你也是無法拍攝的。

給初學者的微距攝影實用教程,從器材到實拍與你詳細講解

瞭解了這些焦段對於微距拍攝的影響,我們還要注意一個問題就是,你能拍攝多小的物體,不是由焦段決定的,而是鏡頭的放大倍率,放大倍率越大,越能夠拍攝更小的生物。

鏡頭焦段的設置是讓你選擇適合自己拍攝的風格,以及你要拍攝的對象,不同的對象選擇不同的鏡頭,就能夠最大化拍好一個對象,就像拍人像一樣,拍攝全身大長腿與拍攝半身特寫,用的鏡頭可能是不一樣的。

在選擇鏡頭焦段時,我們還要注意一個問題就是相機的畫幅問題,你用的相機畫幅不同,同樣的鏡頭會變成不同的焦段,比如全畫幅相機下用100mm這個鏡頭,接在半畫幅身上就變成了150mm 或者160mm!

因為半畫幅機器接鏡頭使用時,要考慮一個轉化係數,佳能是1.6,尼康是1.5,這是因為佳能的半畫幅傳感器尺寸是22.5×15mm,尼康是23.7×15.6mm,尼康的畫幅稍微大一點。

而像奧林巴斯這種4/3畫幅的機器則要乘以2這樣一個係數,也就是假如用60mm鏡頭,等效35mm焦距是120mm。

所以針對這一特性,很多朋友喜歡拿半畫幅拍攝微距,因為焦段更長,可以離對象更遠來拍攝。

通常來說,我是喜歡選擇焦段長的微距鏡頭來拍攝,這樣不會驚嚇到對象,尤其是飛蟲類。

當然,如果你喜歡拍攝超微片子,那麼可以選擇放大倍率更高的,焦段短一點的鏡頭來拍攝。

手持拍攝的三大好處與三大弊端

一說到微距,很多朋友想到的是用腳架拍攝,這並沒有錯,不過手持拍攝有很多優點

1、鍛鍊手持拍攝的穩定性;

對於初學攝影的朋友來說,實拍時首先要解決的問題是能夠端穩相機,只有不抖,才能夠拍清楚片子,連片子都拍不清的話,就談不上什麼創作了。

而手持相機拍攝微距,是非常鍛鍊一個攝影師的吃苦耐勞,手持的穩定性,以及發現美的眼睛的一種很好的鍛鍊方式。

所以很多學習攝影的朋友問我怎麼樣鍛鍊手持拍攝的穩定性,我會說,學習一下拍攝微距吧,會讓你受益匪淺。

2、構圖的靈活性

用過三腳架的朋友都知道,上了腳架後,要調整構圖非常麻煩,這一點在微距攝影中體現得更加明顯,用腳架有兩個弊端,一是動作幅度大,容易嚇跑對象;另一方面,等你調好構圖之類的,你的對象可能爬走了,或者換成另外一個姿勢了。

所以手持攝影就能夠讓你及時抓拍到對象,構圖也更加靈活多變,任何角度你都可以選,而腳架則沒有那麼方便了。

3、外出更輕便

如果你外出深山拍攝微距,走很遠的路如果帶上腳架,那個負擔是很重的,你可不想走到目的地之後,就沒有力氣拍攝了。

昂貴的三腳架穩定性更好,也更重,輕巧的腳架雖然方便攜帶,但是穩定性不好;所以外出拍攝,練就一身像狙擊手一樣雷打不動的本事,是很有必要的,能夠為你減輕很多負擔。

當然,說完優點,弊端也是有的,手持拍攝有三大弊端

第一當然是容易糊片,即使你手很穩了,但是你不可能百分之百保證你每一張片子都是清晰的,因為拍攝微距尤其是像螞蟻這樣的小生物時,即使你將光圈開到11以上,景深依舊很薄,我給大家看一張片子就知道了:

給初學者的微距攝影實用教程,從器材到實拍與你詳細講解

這張片子是我用兩倍放大倍率的60mm鏡頭拍攝,光圈是11,可以看到螞蟻前後都是很虛的,完全不像我們平時用非微距鏡頭時,那樣大的景深。

這樣薄的景深下,稍微前後的位置動一下就糊片了。

第二是無法進行超微拍攝;手持拍攝的極限是2倍放大倍率,再往上超過兩倍放大倍率的微距拍攝,是無法手持的,無論你手持多穩,也會糊片。

第三是手持拍攝畫面容易出現大的噪點;這一點來說,我們要聊聊實拍時的參數設置,手持拍攝我們至少要保證安全快門以上,比如鏡頭是100mm的,那麼快門至少要1/125s,光圈我們通常設置到f/8,這個時候,畫面會很暗,尤其是陰天拍攝時,沒有燈光照明的話,畫面是很暗的,因此要想畫面曝光正常,就需要將ISO調得很高,至少上到1000到2000左右,所以隨之而來的是畫面噪點比較多。

高端的全畫幅機器對於噪點控制來說,這個ISO參數是可以接受的,但是很多半畫幅機器就不行了,會出現嚴重的噪點,因此就降低了畫面的畫質。

給初學者的微距攝影實用教程,從器材到實拍與你詳細講解

佳能5D2+100mm 2.8 1/125s f/8 iso100

參數設置詳解

這應該是大家最關心的問題了,微距攝影,主要設置的是曝光三要素的設置,還有如何對焦;

給初學者的微距攝影實用教程,從器材到實拍與你詳細講解

對於曝光三要素光圈、快門和ISO來說,手持拍攝微距我們首先要保證足夠的景深和一定的快門速度,尤其是在不打燈使用自然光的情況下。

因此建議大家手持拍攝時,儘量找天氣比較好,光線充足的時候外出拍攝,陰天的光線手持拍攝很吃力。

我在手持拍攝時有時會帶一個雙頭燈出去,比如我拍攝2倍放大倍率的片子時,就會採用這個方法,給對象補光,從而提高快門速度,保證低ISO保證畫質。

但大多數時候,我會選擇天氣晴朗時出去拍攝,因為等到下午時,光線會非常漂亮,自然光線下的微距片是最漂亮的。

給初學者的微距攝影實用教程,從器材到實拍與你詳細講解

佳能5D2+100mm 2.8 1/125s f/8 iso100

下面我來說說我的曝光參數設置,上面我也提到了,我首先會讓相機快門保證在安全快門之上,最少用1/125s以上;

光圈的話,我通常設置在f/8這樣,也會用f/11,微距鏡頭不用擔心小光圈虛化不夠,當你湊近拍時,f/11的光圈也能夠讓你獲得足夠的虛化效果,你要保證的是對象夠清晰;

還有一點我一再強調,微距鏡頭在拍攝微距時,即使光圈開得很小景深也會很淺,所以如果你拍的對象比較大一點,那麼離它遠一點點拍攝才能夠拍清它,像我下面這張張七星瓢蟲的片子,因為我湊得近,所以枝條枝條與昆蟲的邊緣是清晰的,但是昆蟲的背面確實模糊的:

給初學者的微距攝影實用教程,從器材到實拍與你詳細講解

iso的設置最為關鍵,因為它直接決定了最後畫面的畫質,開400的iso跟開2000的iso是差很遠的,不過手持微距來說,至少都要上千的iso,所以我一般都用全畫幅高端機器拍攝,就是看中它控制噪點的能力,很多半畫幅機器的控制噪點能力很差。

在陽光直射的情況下,iso可以開到400以內,這樣能夠保證良好的畫質,同時能夠提高快門速度,保證我們拍攝沒有那麼容易糊片。比如我下面這張照片,就是在光線直射在昆蟲上時,用了400的iso來拍攝的,畫質非常棒,沒有明顯的噪點情況出現。

這個昆蟲你看著這麼大,其實它只有一顆黃豆這麼小,是通過微距鏡頭1:1放大,才會顯得這麼大。

給初學者的微距攝影實用教程,從器材到實拍與你詳細講解

佳能5D2+100mm 2.8 1/125s f/8 iso400

在拍攝時還有個很重要的點就是對焦了,對焦推薦大家用手動對焦,手動對焦的好處是我們可以通過手動扭對焦環,然後扭到大概的位置後,通過前後的身體微微移動來精準拍下畫面,微距攝影中,自動對焦往往是很不準的,經常你拍攝時覺得合焦了,但是拍完會發現不夠實。

尤其是在拍攝很小的生物時,自動對焦往往無法對準焦點,即使你聽到嘀一聲合焦了,拍完你也會發現沒對準焦,這種情況很普遍,所以真正拍微距的攝影師是用手動對焦為主的。

在用手動對焦時,我們要靜下心來,對準焦點後,一氣呵成;拍攝的那一刻屏住呼吸,不要出現任何可能影響畫面的動作,因為一些小小的抖動都可能造成糊片。這一點在拍攝小生物的時候就非常明顯,所以我說微距攝影,是鍛鍊攝影師很好的一種攝影風格。

前期構圖與後期裁剪

當我們知道如何設置參數與拍攝之後,我們下一步要考慮的是構圖了,微距攝影的構圖有兩種方法,一種是前期一步搞定,另一種是後期裁剪構圖。

一般來說前期構圖為主,我們構圖時要把握好角度,要把景深考慮在內,因為有些對象比較大的時候,你湊太近拍攝容易拍出不是全清的照片,就是因為景深淺造成的;

所以你既要考慮畫面的美觀性,同時要兼顧對象的清晰度;很多時候,往往角度好看,卻拍糊了,這種片子就很可惜。

因此有一種聰明的做法是,離對象遠一點,這樣能夠把對象拍得更加清晰,通過後期裁剪的方法來放大物體。

給初學者的微距攝影實用教程,從器材到實拍與你詳細講解

像我拍攝的這張小菊花照片,我已經將光圈開到f/11,如果湊近拍攝肯定達不到我裁剪後的這樣的效果,直接拍攝這麼大的花,我們11的光圈也是無法拍得這麼清晰的,所以離遠一點拍攝,通過後期裁剪就能夠得到這樣大而清晰的花朵照片。

給初學者的微距攝影實用教程,從器材到實拍與你詳細講解

既然有後期裁剪可以二次構圖,那是不是意味著前期就可以隨便拍攝呢?肯定不是的,如果拍攝這種大景深的對象時,我們拍攝時離遠了拍,也要考慮構圖,要想象最後裁剪出來的樣子,然後根據想象中的角度來拍攝。

給初學者的微距攝影實用教程,從器材到實拍與你詳細講解

專注前期構圖時,我們要注意畫面的平衡,因為微距片子,一般背景虛的很厲害,所以如果將主體置於畫面時,就要考慮畫面的平衡,不要一邊是昆蟲,另一邊就是乾淨得什麼都沒有,這樣畫面就會一邊重一邊輕。

給初學者的微距攝影實用教程,從器材到實拍與你詳細講解

微距攝影的構圖其實不是太難,不像人像那樣需要考慮這考慮那的,微距攝影構圖,首先要能夠展示出對象的生動性,然後才是畫面的美觀性,如果對象沒有拍出它的特點來,即使構圖美觀也是一個有缺憾的片子。

給初學者的微距攝影實用教程,從器材到實拍與你詳細講解

因為對於微距攝影來說,最主要是拍出自然界那些生物的生動性,所以我一直很反對那些把昆蟲拿回去凍住,或者說現場用一些道具把昆蟲固定在某個地方來拍攝,這樣對昆蟲是一種傷害,我們應該尊重大自然,而不是為了出片,而採取傷害它們的方式來獲得好看的片子。

給初學者的微距攝影實用教程,從器材到實拍與你詳細講解


總之,微距攝影是非常有趣的一種攝影風格,在於它的各種不確定性,以及內容的千變萬化,同時拍攝微距對於攝影師是一種很好的磨練方式,能夠讓我們發現更多自然界的神奇,對於大自然充滿敬畏。

今天的分享就到這了,感謝大家的閱讀,歡迎留言互相交流。

我是大貓,下期再見!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