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場大戰讓一個國家徹底沒落,就因為放跑了一個罪犯,還是殘疾人

魏惠王 孫臏 公叔痤 墨子 山川文社 2017-03-31

在公元前369年,發生了不少有史書記載的大事。

在這一年,第一件事便是出現了罕見的日食現象,第二則是周朝上一任國君去世,周顯王登基,除此之外,還發生了一場具有戰略意義的戰爭,那就是——濁澤之戰。

一場大戰讓一個國家徹底沒落,就因為放跑了一個罪犯,還是殘疾人

這場戰役的中心人物魏惠王想必大多數人都不陌生,他曾問政於墨子,被墨子要求過“清心寡慾”,他在位期間不聽公叔痤的勸告,沒有殺商鞅,還讓孫臏逃走,以至於在周顯王登基十五年和二十七年間兩次敗於逃到齊的孫臏之手。

在陷害孫臏的龐涓死了以後,魏國徹底衰敗,失去了他的霸主地位。

而濁澤之戰是這之前發生的事情了,在公元前370年,魏武侯去世,其弟魏緩不滿足於現有的權力,與王兄爭奪儲君的位置,那時候魏惠王魏罃還只是太子,等到這場戰爭結束順利登基,他已經是而立之年了。

一場大戰讓一個國家徹底沒落,就因為放跑了一個罪犯,還是殘疾人

在爭奪的時候,魏緩終是不敵老謀深算的哥哥,倉皇敗北,慌不擇路之下,竟然率領屬下部眾逃到了一直敵視魏國的趙成侯的都城——邯鄲,有關於邯鄲想必多數人也不是很陌生,沒看過史書,總該學過邯鄲學步這一成語,在此不多贅述。

也因這一步走錯,後來魏緩不僅奪不到王位,還在後世得到了一個愚蠢的評價,而在當時,已經逃到了這裡的魏緩竟然把賭注壓在了趙成侯這個野心極大的敵對國君身上,不禁使人扼腕,暗罵此人一聲。

那時間記載是公元前370年,在國內時被武力壓制而輸掉的魏緩在同年七月跑到了邯鄲求助於趙成侯,妄圖乞求他的幫助來使自己得到王位,看著眼前這一塊始終惦記著卻一直吃不到的肥肉終於有了入口的機會,趙成侯樂不可支,他聯絡了一直以來同樣被魏國的存在威脅著的韓懿侯,在魏國領土的誘惑下,兩個野心家當即結成同盟,組建了聯合軍隊,在黃河的北部集結兵馬,準備一舉拿下魏國。

一場大戰讓一個國家徹底沒落,就因為放跑了一個罪犯,還是殘疾人

而韓懿侯之所以這麼輕易的就被說動結盟,是因為早在之前一年,也就是公元前369年,有人指點他,說魏罃雖然得了魏國,但也只是半個而已,他有公叔痤的幫忙,卻也不能輕視。如果可以趁虛而入不需要去硬碰硬,豈不是事半功倍,恰好魏國內亂,若在此時和目的相同的趙國聯手,除掉這個心腹大患,豈不美哉。韓懿侯聽了即刻心動,而這個獻策的人,便是魏國的大夫——公孫欣,此人由宋經趙,跑到韓國特意去遊說韓懿侯,可謂是大獲成功達到目的了。

在魏國的都城——安邑,魏罃聽到這個緊迫的消息,臨陣不亂,立刻整頓軍隊應敵,但因為趙,韓是有備而來,而且聯軍的實力強橫,終是不敵,慘敗於濁澤,若是魏國此時因此滅亡,那麼魏緩當真是要揹負千古的罪名了,而歷史沒有如果這一說,在魏軍兵敗的時候,安邑此刻已經是被敵軍包圍,真正的兵臨城下,如履薄冰。

一場大戰讓一個國家徹底沒落,就因為放跑了一個罪犯,還是殘疾人

但是戲劇性的,這個關鍵時刻,兩個野心家,趙成侯與他的同盟韓懿侯在如何處置魏國和苦苦支撐的魏罃的時候,立場和觀點發生了分歧。

趙成侯信奉的是,斬草不除根,後患無窮,他想要殺掉魏罃來威懾魏國,以此來安心,並且推魏緩上位,得到割地再退兵。韓懿侯卻重視自己的名聲,認為這樣做會被人看作是暴君,是貪婪的表現,不如藉此分裂魏國,不用斬盡殺絕,還能讓魏國不再像以前一樣強於宋,衛兩國,這樣也能使盟國再也不受魏國威脅。

雙方各執一詞互不相讓,韓懿侯十分不滿,夜晚時分率領自己的軍隊徑自離去,同盟關係迅速瓦解,趙成侯見只剩下自己的軍隊,沒有把握拿下魏國,也只好作罷。這一戰的結局如同兒戲,魏罃保住了自己的地位,魏國也沒有元氣大傷,安邑的危機解除,而失去別人庇護的魏緩被兄長殺死,魏罃自立為王,成為了後來的魏惠王。

一場大戰讓一個國家徹底沒落,就因為放跑了一個罪犯,還是殘疾人

這場戰爭在《戰國策》上有提到,本是趙韓盟軍實力得天獨厚,本可以勝利的戰爭,卻因為互不退讓,各抒己見毫無協作精神而失去了大好時機,而本處在薄冰之上的魏國,最終因此轉危為安,逃過一劫,這就是給後人以警示的濁澤之戰。

除此之外,魏罃經歷戰敗後,在絕境中也不放棄的態度,時刻等待反撲的精神,最終使他絕境逢生,成為最後的贏家。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