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州侯坊史話

侯坊史話

作者:李正英

一千多年前,不知那個皇帝來到華州,住在現君朝村一帶,隨行有個王侯在渭河南岸一個村莊安營紮寨,侯坊村名由此而來。

華州侯坊史話

侯坊街道 宋渭濤 攝

歲月滄桑,迄止清朝侯坊已成為渭河邊上一個馳名小鎮,因與渭水北岸渭南孝義鎮隔河相望,侯坊很早設渭河碼頭,成為當地及南山村民通住渭北的必經之路,是渭河南北交流及貿易的重要通道。民國時期,侯坊為華州西部與赤水、瓜坡三足鼎立的三鎮之一,村東有條河,河水自南山石頭峪而來,河堤又基本是用河水衝下來的沙石壘起來的,因而稱為石堤河。河中以沙石為底,因此侯坊人又稱石堤河為沙河,石堤河下游流入渭河段古稱瀋水。因此解放前夕,侯坊行政編制為瀋陽鄉,一直延續到解放後。幾經變遷在上個世紀六十年代,侯坊設人民公社,轄區包括石堤河東賈家王裡渡兩個大隊(現為行政村,約十五、六個自然小村),河西的侯坊劉家、步背後、雷家、陳家、姚家、李家大隊(約十五個自然村,現為三個行政村),改革開放後,取消公社稱號,成立侯坊鄉,轄地不變,隨著全縣鄉鎮合併,侯坊合併為辛莊鄉後又與辛莊一起併入赤水鎮。

華州侯坊史話

石堤河步背後段 宋朝峰 攝

侯坊現為赤水鎮侯坊行政村,設八個村民小組,有人口兩千四百多人。

侯坊過去三面環水,土地肥沃,水利條件較好,村民以農為主,休養生息。解放前,河南、安徽、山東等地逃難在此落戶的人為數不少,他們以勤勞和技藝與當地群眾和睦相處並在此紮下根,侯坊村過去的磚窯,渡口,建築行業等大多是這些人經營。

侯坊村清朝時期在侯坊橋西建立了三義廟,廟宇宏大,廟門正南方向,廟宇約佔地面積六畝,前有三義廟樓,後有大殿,廟前立有兩丈髙的龜馱碑,此碑文革前已被推倒,碑文不祥,廟門二樓供有劉備、張飛、關羽大型塑像,廟門有一聯為:“三人三姓三結義,一君一臣一聖賢。”過去,周圍村民常到廟中祭祀,以求平安。民國新文化運動後,村中財主李姓約當地賢者在三義廟開辦學堂,後成為侯坊小學,董事長由位思恭擔任,後為李兆乾,校長李宏富,這是方園數村第一座學校,一直延續到一九七六年因河堤加寬學校遷址村南,李宏富老先生從青年開始一直執教於該校四十多年,直至退休,成為教育佳話。解放前侯坊小學是地下黨活動的祕密據點,遷移後的侯坊小學隨著形勢變化成為侯坊初級中學,又在中學北邊重建侯坊小學。

華州侯坊史話

侯坊小學 雷鳳俠 攝

侯坊渡口過去很有名,最早由街北李家巷幾戶人家辦起,至今大家還稱他們為“船戶”。清朝時期,侯坊渡口已成為人們南北來往的重要通道,被後人稱作華州八景之一。客商行人遠及藍田、洛南、蒲城、大荔。地下黨活動,也曾多次從這裡經過,侯坊村地下“老黨員”魏紀順以挑擔做生意為名,從這裡經過向渭南送情報好多年。南山向北掮木料的,成群成隊從這裡過河。挑擔的、推車的碼頭流動客源絡繹不絕。六十年代初,現在大壩北有個周家灘村,經營著河灘幾千畝土地,後因三門峽建庫區,渭河漲水氾濫,政府將該村遷歸侯坊,土地也由集體所種,河北邊有千畝多地全靠碼頭運車運人去收種。王裡渡、魏三莊等去河北種地也在此過河,候坊渡口發揮了重要作用。隨著社會發展,交通信息運輸的愈加便利,侯坊碼頭已不再像從前那樣紅火,但村民河灘種地還主要從此碼頭過河。

侯坊街南石堤河灣為沙土地,早在明朝年間村民就在這裡栽種棗樹,解放初期這裡還是棗園一片,約三百多面地,整個東小村被棗樹所圍。侯坊棗以皮薄肉多個大甜脆名揚華州,時至今日,明代晚期所載棗樹仍有六十餘畝,且年年古樹新芽,果實累累,為華州一絕。難怪知道的人們吃到這四五百年前的棗樹結的新果時,連連讚許這才真是長壽果呢。

華州侯坊史話

沙彌村棗園 張文 攝

侯坊是華縣沿渭河一線最早設立古會的村鎮,據老人講自清朝末年開始,每逢農曆二、八人們便從四面八方來侯坊趕集,東至下廟,南至北沙,西至偶仙河,北至孝義,方園數十里內最大的農貿市場,每逢集會從石堤河橋下向西延去,近二里路長的街道擺滿了各種小攤。農具、日常生活用品,尤以小吃吸引人,還有唱戲的,耍雜技的,不勝繁華。文革後集會取消,八十年代後又重立每月三會,逢八趕集。

華州侯坊史話

侯坊街道 宋渭濤 攝

社會發展到今天,侯坊現為赤水鎮一個普通村莊,無可炫耀之處,但它的過去,曾在渭河兩岸留下一定影響和許多膾炙人口的故事,值得後代們永久記憶。

原文來源:作者供稿《多彩赤水》主編 劉亦農

原文作者:李正英

編輯整理:華州文史薈萃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