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鄉故事:新鄉衛河有條土龍,這事很多“老新鄉”都知道

古老的衛河穿城而過,由西而東將新鄉分為南北兩半。新鄉衛河是新鄉人的母親河,對新鄉的繁華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新鄉衛河是一條英雄河,曾肩負著運糧進京、排澇洩洪、為天津送水的重任;新鄉衛河是一條美麗的河,“衛水金波”不知傾倒了多少文人墨客;新鄉衛河是一條神奇的河,留下了無數曲折動人的民間傳說。

申法海,市民間文藝家協會主席,從上世紀80年代就開始收集新鄉河流傳說。史繼祖,民間文物保護者,長期從事衛河文化研究。受新鄉衛河的邀請,他們將為讀者講述關於新鄉衛河的傳說。

新鄉故事:新鄉衛河有條土龍,這事很多“老新鄉”都知道

一、清水匯衛河

衛河有數千年的歷史,曾被稱為白溝、衛水、永濟渠、御河等,最初的名字則叫清水。

據說,很久以前,從太行山上流下來的水匯成一條條小河流進黃河。黃河總是決口氾濫,老百姓受盡了黃河水患的苦難,就在黃河北岸修築了古陽堤,用來擋水護莊,現在這條大堤還有跡可尋。

古陽堤鎖住了黃河,可苦了從太行山上流下的小河流了。因為古陽堤地勢高,這些小河的水流不進黃河,只得亂流一氣,給老百姓帶來水患。

河神心想,得管一管這些小河流,不能再讓它們坑害百姓了。於是,他就把負責小河流的小河仙叫到一起商量對策。大家說來說去,東南方有大堤擋著,只能改道流向東北了。如何改道呢?河神說:“咱們把水匯在一起,形成一股勁,向低的地方衝,有溝順溝,有坑過坑,大家齊心協力衝出一條河道來。”

說幹就幹,小河仙們把各條水流匯聚在一起,使勁向東北方衝去。老百姓也來幫忙,看到有水流不過去的地方,就主動將地勢挖低,把水引過去,很快就形成了一條河道。

因為這條河道的水都是從太行山上流下來的,水質清冽,喝到嘴裡甜絲絲的,比混濁的黃河水清多了。於是老百姓就把從合河到小河口這段河叫做清水,也就是後來的衛河。

新鄉故事:新鄉衛河有條土龍,這事很多“老新鄉”都知道

二、衛河為何叫御河?

隋煬帝自從登上了皇帝寶座,就一直想著坐龍舟去逛逛江南的美景。於是,就下旨開挖河道。聖旨一下,各地官員召來民夫,把大小河道相互挖通,把窄的河道拓寬,把淺的河道挖深,挖出了一條貫通南北的大運河。隋煬帝坐著專門為他製造的大龍舟,順著運河飽覽江南美景。後來隋煬帝逛了幾次江南,心裡有些膩煩了,想換換口味兒。猜透皇帝心思的大臣就對隋煬帝說,北方的風光也是很美的,不如到北方去看看吧。隋煬帝馬上下旨,要大臣們安排坐船出遊北方。

從隋的都城洛陽走水路出遊北方,需要挖條河。當時,新鄉正在鬧饑荒,老百姓沒吃沒喝,連肚子都填不飽,哪還有力氣開挖河道。可這是“政治任務”,不挖不行。新鄉地方官就想了主意,把清水河道加寬一些糊弄皇帝。

老百姓忍飢挨餓將河道加寬了,雖然比新開河道省了許多力氣,可還是累死了很多人。地方官上報朝廷時,不敢稱這條河為清水,改稱御河,意思就是為皇帝而挖的河。

明朝時,衛輝府來了個新知府,這個知府是個清官。

一次,知府到御河邊微服私訪,與幾個老農閒聊。知府問老農:“這條河為啥叫御河?”老農說:“是給隋煬帝挖的,所以叫御河,能排澇又能澆地。”

知府回去一想,御河這名字不對勁兒,隋煬帝在歷史上名聲不好,這名字得改一改。可是改個什麼名字好呢?知府心想,御河源頭在衛輝府管轄的輝縣,流經整個衛輝,又在天津衛入海,乾脆就叫衛河吧。

新鄉故事:新鄉衛河有條土龍,這事很多“老新鄉”都知道

三、衛河有條土龍,這事很多“老新鄉”都知曉。

所謂土龍就是一段形似長龍的土坡,土龍長6丈有餘,頭西尾東。據說龍頭就位於衛家大院牆外,土龍頭上有兩顆碗大的寶珠,那就是龍眼,土龍脊背上常常棲息著數十隻野鴨,有人還在土龍脊背上拾挖蛋卵。明末清初時,土龍突然被水淹沒了,據說是因為有人盜走了龍眼。

明末清初時,每年農曆三月初三,李莊莊北都有農貿大會。每到這一天,方圓數十里的農戶都趕著牲口、帶著農具來交易。農貿大會規模很大,每天都有成千上萬人來往。

農貿大會會場中央,有一棵500餘年的烏柏樹。烏柏,是一種稀有樹種。據說若將樹幹鋸開,其木紋圖案形若百鳥齊飛,是皇親國戚做傢俱與棺木的上等木材。這棵烏柏樹根深葉茂,樹幹粗大,須4人合抱,陰蓋三畝。

有一年,農貿大會依舊很熱鬧,李莊唱了3天3夜大戲。與往年不同的是:會上多了幾名南方商人。這幾名南方商人拉了兩車竹子來交易,將自己的攤位設在烏柏樹旁。以往會上的竹子多來自博愛,常用於編竹簍。南方商人帶來的竹子高大粗壯,適於搭竹屋,但因要價過高,來了兩天也沒能開張。

這一年農貿大會期間,出了三件怪事,一是唱戲時,兩名武角兒“假戲真做”,實打實打了起來,引起會場騷亂;二是被南方商人高大粗壯的竹子圍起來的烏柏樹開始枯萎,而幾名南方商人不見了;三是衛河土龍突然沉水。

這三件怪事引起會主李員外的警覺,他帶領眾人查看被粗壯竹竿圍起來的烏柏樹,發現樹身已經被盜,李員外隨即到縣衙報案。縣官聞聽大驚,忙派人四處打探,並親臨衛河沿岸調查。調查後,縣官將這些怪事連在一起進行了周密分析,認定這幾名南方商人販賣竹子是假,盜竊烏柏樹是真。他們用竹竿圍住烏柏樹,趁夜鋸樹,又串通戲班子“假戲真做”,將百姓引到戲臺下,趁混亂之機將樹身運走。

那麼,衛河土龍又是如何突然沉到水底呢?明末清初,地方治安十分混亂,常有“南蠻子”到北方地區盜寶。

這幾名南方商人盜走烏柏樹後,打算沿著衛河將百年古樹運到天津衛。沒想到的是,衛河土龍攔住了他們。土龍為保護烏柏樹,與盜賊進行了激烈的搏鬥,並將南方商人的船掀翻。但“南蠻子”水性極好,沒有淹死。南方商人爬出水後,見土龍雙眼閃閃發光,意識到只有挖了土龍雙眼,他們才能脫身。於是,有兩名殘忍的盜賊,竟用尖刀挖掉了土龍的雙眼,將兩顆寶珠盜走。失去雙眼的土龍疼痛難忍,沉入水下。

烏柏樹被盜,保護衛河平安的土龍又沉入水下,使當地少了很多靈氣,農貿大會也因此蕭條了不少。

據說,上世紀50年代衛河枯水季,還能看到靜靜躺在河底的土龍。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