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海好人王玉蘭:二十年不離不棄 撐起一個家'

威海 不完美媽媽 車禍 佝僂病 威海新聞網 2019-07-18
""威海好人王玉蘭:二十年不離不棄 撐起一個家

王玉蘭

王玉蘭,女,1964年1月出生,文登區高村鎮靳家店村村民。1994年,王玉蘭帶著兒子嫁給了王炳舉。王玉蘭平時不僅要照顧丈夫和兒子,還要照看王炳舉患嚴重佝僂病的大哥和患類風溼病、生活無法自理的二哥的日常起居。1997年,丈夫突遇車禍,導致身體癱瘓。二十多年來,王玉蘭始終不離不棄,花光家中所有積蓄為丈夫治病,並悉心照顧癱瘓在床的丈夫和二哥。

帶著兒子出嫁,要幫助這個家

1994年的時候,32歲的王玉蘭帶著已12歲的兒子王偉來到了文登區高村鎮靳家店村,嫁給了該村村民王炳舉。當時王炳舉還有兩位哥哥,他們身體方面均有殘疾,大哥佝僂病非常嚴重,平時只能幹些輕活,二哥在19歲時得了類風溼疾病,要靠拄雙柺才能行走,生活完全不能自理,屬於特級殘疾。面對這樣的家庭,王玉蘭對王偉說:“兒子,咱們要幫助這個家庭。”王偉當時年齡尚小,沒有感受出這句話到底意味著什麼,隨著時間的推移,王偉後來逐漸認識到了這句話背後所承載的責任與分量。

王炳舉是一位普通村民,平時就是種地務農。王玉蘭則主要負責所有的家務活,不僅要照顧丈夫和兒子,還要照看王炳舉兩位哥哥的生活起居。儘管日子清貧,家務繁重,王玉蘭始終樂觀地面對這一切,也經常幫助鄰里解決一些力所能及的困難,這一切也給兒子王偉樹立了良好的榜樣。1995年,王炳舉的大哥因病去世,由於生前沒有成家、沒有子女,後事也是王炳舉、王玉蘭夫婦操辦的。

丈夫遇車禍癱瘓,她弱肩擔家

1997年初,王玉蘭借錢承包村裡的商店,打算通過經營好商店生意,讓一家四口生活得好一些。可是不到半年,王炳舉突然出了車禍,這給他們一家造成了巨大的打擊。王玉蘭當時就暈倒了,醒來後大哭了一場。聯想到身邊沒有親人和姐妹,還要照顧重病的二哥,這讓她突然感受到了巨大的生活壓力。

王炳舉腰椎被撞斷,腰以下的神經沒有了知覺,不僅下肢癱瘓,連雙手也動彈不得,轉眼間變成了一個廢人。想到自己將在床上度過一輩子,王炳舉無法接受現實,幾次用僵硬的手臂狠命擊打床頭櫃,還用頭部撞擊牆壁,甚至哀求王玉蘭:“還是讓我死吧,我這樣活著比死還難受啊!”王玉蘭強忍著眼淚,耐心地勸慰丈夫:“你死了,難道叫我守寡?忍心讓我們的家支離破碎?你不要再煩躁,你越煩躁,我的心越痛。你放心,不管有多難,我一輩子也不會離開你!”

熬過苦難總是春,這個家越過越好

王炳舉出車禍之後,先在醫院住了三個半月,期間王玉蘭一直在身邊陪護。王偉星期五放學後就去醫院看望父親,跟母親一起在醫院陪護,晚上便睡在病房,週一早上再回到學校上學。醫院當時成了他們的家。為了給丈夫治病,王玉蘭花光了家裡所有的積蓄,還要四處借錢。丈夫出院後,在炕上躺了七個半月後,終於可以下地走幾步了。但由於腰部被撞斷,腰以下沒有知覺,王炳舉常年犯褥瘡病,連醫生都說這病太難治了,要做好心理準備。可是王玉蘭從不放棄,四處求醫,只要聽說有偏方都要試一試。經過整整五年時間,丈夫逐漸有所恢復,褥瘡病終於痊癒。

當時村裡也有不少人都勸說,讓她趁年輕另做打算,離開這個家。可是王玉蘭淡淡一笑說道:“我走了,這個家可咋辦呢?這兩個病人誰來照顧?這個家需要我。” 為了操持這個支離破碎的家,她奉獻了自己的青春。

王偉經歷了家庭的變故,變得更加懂事,一直努力學習,最終以優異成績考上了北京的一所大學,目前已經在北京成家立業,還有了兩個可愛的孩子。

一直以來,王玉蘭都給兒子樹立了良好榜樣。在王偉心中,母親很偉大,是他最崇敬的人。現在,他經常將父母接到北京居住,帶父母去大醫院進行治療,照顧父母的生活,讓父母享受天倫之樂。(市文明辦 文/圖)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