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萬曆十五年》看明史

從《萬曆十五年》看明史

吳晗論明史


從《萬曆十五年》看明史

萬曆十五年


在黃仁宇的《萬曆十五年》最後結尾,他寫道,“1587年,是為萬曆十五年,丁亥次歲,表面上似乎是四海昇平,無事可記,實際上我們的大明帝國卻已經走到了它發展的盡頭。在這個時候,皇帝的勵精圖治或者宴安耽樂,首輔的獨裁或者調和,高級將領的富於創造或者習於苟安,文盲的廉潔奉公或者貪汙舞弊,思想家的極端進步或者絕對保守,最後的結果,都是無分善惡,統統不能在事業上取得有意義的發展,有的身敗,有的名裂,還有的人則身敗而兼名裂。因此我們的故事只好在這裡作悲劇性的結束。萬曆丁亥年的年鑑,是為歷史上一部失敗的總記錄。”

中國兩千年來,以道德代替法制,至明代而極,這就是一切問題的癥結。寫作本書的目的,也重在說明這一看法。作者力圖使歷史專題的研究大眾化,因而採取了傳記體的鋪敘方式。書中所敘,不妨稱為一個大失敗的總記錄。因為敘及的主要人物,有萬曆皇帝朱翊鈞,大學士張居正、申時行,南京都察院都御史海瑞,薊州總兵官戚繼光,以知府身分掛冠而去的名士李贄,他們或身敗,或名裂,沒有一個人功德圓滿。這種情形,斷非個人的原因所得以解釋,而是當日的制度已至山窮水盡,上自天子,下至庶民,無不成為犧牲品而遭殃受禍。

意在說明16世紀中國社會的傳統的歷史背景,也就是尚未與世界潮流衝突時的側面形態。有了這樣一個歷史的大失敗,就可以保證衝突既開,恢復故態絕無可能,因之而給中國留下了一個翻天覆地、徹底創造歷史的機緣。

為了論證這些觀點,作者對史料採取了極其不嚴肅的處理方法,只徵引符合自己觀點的史料,凡是與自己觀點相悖的史料一概不用,而對所徵引的史料又多有誤讀和歪曲之處,甚至做了掐頭去尾的技術處理,以契合自己的觀點。其所以用的李贄的著述經過仔細核對,發現 很多斷章取義之處。不過一般人也不會認真核對史料,而被作者鼓吹的大歷史觀所迷惑,加深了對明史的錯誤認識和負面評價。

那麼明史真的是一部歷史的大失敗集合體嗎?曾經有人說明朝是三無王朝,無名君,無名將,無文豪。真的是這樣子的嗎?

從《萬曆十五年》看明史

國榷


先說明君,明朝得國之正在中國歷史上,明太祖朱元璋說第二,無人敢說第一,明朝更是推翻異族統治,重新建立漢家王朝,其正統性不容置疑。明成祖朱棣文治武功是明朝第一人,放在整個中國歷史上也是名列前茅。即使是亡國之君崇禎皇帝朱由檢,也是做到了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死前還留下遺詔,“朕死,無面目見祖宗,自去冠冕,以發覆面,任賊分屍,勿傷百姓一人。”明朝祖訓;不和親,不賠款,不割地,不納貢,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大明近三百年曆代君王都牢記在心,從未妥協。

再說名將,開國功臣之中,徐達常遇春赫赫戰功不必多說,即便藍玉傅友德也是北擊異族,追亡逐北,勒石燕然的存在。明朝中期抗倭名將戚繼光不但戰功赫赫,還編著《紀效新書》。李成樑生前女真不敢輕易挑起事端。

最後說說文豪,四大名著的作者三個是明朝的。明代的大思想家王守仁,上馬管軍下馬管人,中間還創立心學,其思想影響深遠,是中國最後的儒家聖人。怎麼就沒有文豪了呢?

再回頭看《萬曆十五年》,對於明朝的政治制度,經濟狀況,文化思想都做了一番批判,看上去是客觀評價,但實質上還是多有誤解和扭曲的。其附錄的史料取自滿清修纂的《明史》,史料來源就有待商榷,為了論證自己的觀點還進行一系列刪減,頗有五經注我的感覺。對於不瞭解明朝歷史的一般讀者而言具有很大的欺騙性。其大歷史觀也沒有真正站在當時的歷史條件下去看待問題,對於明朝的歷史有一定的誤導,加深了一般讀者負面感受。

我是遙望東方,帶大家一起趣讀歷史。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