懲罰孩子不打不罵,用這7招有奇效

玩具 早期教育 心理 愛飛親子 愛飛親子 2017-10-08

懲罰孩子不打不罵,用這7招有奇效

“子不教,父之過”,管教孩子是每個父母都必須面臨的難題。小孩子生性活潑好動,還不具備良好的自我約束能力,調皮闖禍都是常有的事。“熊”孩子幹出的“熊”事情隨時能把大人氣得炸毛,我們都知道教育孩子不能打不能罵,可是孩子闖禍不管教的話長大後又會是無法無天。那到底應該怎麼管教孩子,我們來看看這些不打不罵,但又可以懲罰孩子,教育孩子的好方法吧。

懲罰孩子不打不罵,用這7招有奇效

打罵孩子的危害

在我們談正確的方法前,首先說說懲罰孩子不當會帶來什麼危害。

孩子不會改正錯誤

打罵這種簡單粗暴的方式,在孩子看來更像是大人對小孩的壓迫,他們會把懲罰理解為自己之所以會受到懲罰是因為自己還小沒有反抗能力,沒有意識到是因為自己犯錯了,而且還會效仿父母的這種“以大欺小”的行為。

懲罰孩子不打不罵,用這7招有奇效

激發孩子的負面情緒

孩子被父母無情打罵後,內心會產生仇恨、孤獨感、罪惡等負面情緒,甚至會產生報復的心態。覺得爸爸媽媽對自己不好,想要進行報復。這種心態會讓孩子錯失了反省自己的機會,同時可能會讓親子關係緊張。

懲罰孩子的正確姿勢

01

家長明確立場和態度

孩子犯錯的時候,尤其是嚴重錯誤,家長首先要明確自己的態度,告訴孩子做錯了,錯在哪裡。批評的時候要注意就事論事,不要批評孩子的人格。例如,孩子隨地亂扔垃圾時,有些媽媽可能會說:你怎麼可以沒有教養呢,媽媽不想理你了。這是一個反面的做法,正確的方式應該是:隨地亂扔垃圾破壞環境,還會影響到別人,寶寶覺得這樣做對不對?

懲罰孩子不打不罵,用這7招有奇效

孩子的是非辨別能力還沒定型,他們往往不知道自己哪些行為是會給別人帶來傷害,父母給孩子一些提醒和指引,讓孩子對自己的行為有比較好的認知,切忌放任自流。

02

用期望替代譴責

孩子犯錯其實是一個打破父母期望的過程,有些媽媽看到孩子沒有達到自己的期望,情緒容易失控,忍不住生氣發怒:“你怎麼又這樣,都說過你多少次了……”

忠言可以不逆耳,媽媽不妨將自己教育孩子的句式換成——我希望你怎麼做……比如孩子早上洗漱磨磨蹭蹭,你可以和孩子說,媽媽希望你能加快收拾的速度,這樣我們才能坐到公共汽車的前排。

懲罰孩子不打不罵,用這7招有奇效

03

把選擇權交給孩子

小朋友喜歡看動畫片,是否看電視是家長和孩子很容易起爭執的點。有些家長回家看到孩子沉迷於電視,不做作業,最直接的反應就是把電視關掉,把孩子趕去做作業。但我們都試過這樣的效果並不是那麼理想,孩子往往和父母賭氣,就算是沒有電視看也不會去做作業。這個時候不妨給孩子設置一個選項,繼續看電視明天就不能看了,如果先完成作業,可獲得更多娛樂時長,看電視or做作業,不同的選擇不同的結局。讓孩子自己做選擇,一旦選擇了,就必須為自己的選擇負責。

04

讓孩子明白懲罰不是爸媽給的

有的孩子會覺得懲罰是源於爸媽,其實我們應該讓孩子意識到,做錯事情就一定要承擔相應後果。這就需要父母引導孩子犯錯後,做好相繼的善後工作。例如,孩子把水杯打破了,孩子就要做好相應的收拾工作,通過實踐磨鍊,孩子慢慢會明白,做錯事需要承擔後果,也就學會注意和約束自己的行為。

懲罰孩子不打不罵,用這7招有奇效

05

喚起同理心

比如當孩子搶別人的玩具,有些家長會氣急敗壞地說:“這麼壞!下次不帶你來玩!”

其實這樣是沒有作用的,孩子也會因為你說他壞,而產生逆反的心態,甚至仇恨的心態。但是並不知道自己錯在哪裡。在孩子不能意識到自己的行為有什麼錯誤時,最佳方法是喚起孩子的同理心,讓孩子學會將心比心,學會理解別人,才是我們作為爸媽教育的時候最值得去做的。

06

瞭解細節再判斷

當孩子做出咬人傷人,甚至偷東西等行為的時候,需要先和孩子分開一段時間,避免情緒失控激化矛盾影響教育效果。等孩子冷靜下來了,父母可以讓孩子詳細說出做這些事情的原因和細節,以便父母能更好地瞭解孩子的內心真實想法,好對症下藥。對於不喜歡說話的孩子,也可以讓他畫下來。

懲罰孩子不打不罵,用這7招有奇效

07

限制權力

限制權力,具體體現為孩子因為自己的錯誤行為而失去一些好處。例如當孩子拒絕收拾玩具,亂扔家裡的東西時,可以把限制孩子吃喜歡吃的東西作為懲罰。當孩子認識到自己的錯誤後,再恢復相應的權利。這樣的方法同樣受用於限制看電視的時間等。

懲罰孩子不打不罵,用這7招有奇效

專注孩子早教、智力開發、性格培養、情商教育和家庭親子關係處理,點擊右上角,關注頭條號【愛飛親子】,百萬家庭的共同選擇。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