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種思想不一定是美德,也可能是枷鎖,別再給孩子灌輸了

玩具 經濟 早期教育 育兒 糖果媽媽 2019-02-19

文章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從前都說節儉是一種美德,可現在更多人認為,不浪費才是真正的美德。

也就是說,我們需要的東西,喜愛的東西,只要負擔得起,甚至物有所值,不再閒置多餘,就算是沒有浪費,就可以稱為節儉。

教育孩子總要以身作則,父母的言傳身教必然會影響孩子性格,尤其是對金錢的觀念。對金錢謹小慎微,培養的孩子必然也會如此,當下物質社會,尤其對男孩子來說,這未必是件好事。

不同背景家庭的孩子,有不同的消費觀,這與家庭條件無絕對關係,只與消費觀有關。曾有人文學家對三代貴族的家庭中孩子的消費觀與第一代白手起家的有錢人家孩子的消費觀進行對比,對金錢根深蒂固的認識幾代都無法扭轉。

這種思想不一定是美德,也可能是枷鎖,別再給孩子灌輸了

相對比較合理的消費觀應是,不購置自己不需要的東西,但要購買自己喜歡的東西,相比一味節儉,不如努力奮鬥,賺更多的錢。

舉個例子,有些父母會在帶孩子買東西的時候買性價比較高的東西,有些有條件的家長會帶孩子買最好的東西,也又家長會給孩子買他最喜歡的東西,另外,有些家長會給孩子買同一類型中最便宜的東西。

同事小杰是個十分節儉的人,他在四九城是有房有車的,對孩子的零花錢把控極嚴,有一次老師打電話到單位,說他兒子去垃圾桶撿同學吃剩扔掉的蝦條,這讓小杰十分慚愧,不過,我們都能理解,孩子都有好奇心,他無力購買也無力爭取的時候只得如此來滿足自己的慾望。明明有條件,可小杰兒子穿的衣服很少有新的,都是用姑姑家孩子穿過的。

所以,父母的過度節儉和哭窮對孩子是絕無益處的,孩子在無可奈何之際只得出此下策,未來不乏有偷錢,借貸等可能,而且謹小慎微的生活對個人的幸福感也會產生負面影響。

這種思想不一定是美德,也可能是枷鎖,別再給孩子灌輸了

家長在金錢的問題上到底該怎麼教育孩子呢?

1教育孩子不買多餘的東西,不浪費東西

孩子喜歡恐龍,但每種只允許其買一個,孩子的衣服,夠穿即可,玩具亦是如此,喜歡吃蛋糕,即使純天然,每次也只能吃一塊,不可以浪費。這些都是應該讓孩子從小養成的習慣。

2在節儉之餘讓孩子懂得靠勞力換取報酬

孩子想要更多零花錢買零食,並非不可,在合理範圍內,可以讓孩子參與洗碗,擦灰塵,洗襪子等勞動賺錢,讓他懂得,零食不一定要省,而是可以通過努力追求,這樣也會培養孩子的上進心,提早適應社會環境。

這種思想不一定是美德,也可能是枷鎖,別再給孩子灌輸了

3不要養成攀比習慣,儘量不告訴孩子自己的收入

無論自己賺的多少,都不要讓孩子把“窮”和“富”的概念分辨清楚,一定讓孩子瞭解合理的消費理念和培養賺錢能力。至於父母的經濟狀況,儘量避免讓孩子參與其中。我們完全可以在有條件的時候給孩子提供最好的,但絕不可養成其攀比的習慣。消費是按需行為,而不是滿足虛榮心的工具。

節儉仍然是種美德,教育孩子從不浪費資源做起,才是父母應該最先做的事。愛護環境,不浪費水,不需要的時候關燈,節約用電,充分利用大自然的資源,卻要有所節制,這才是高貴靈魂引導的行為。

一個真正有素質的孩子,一定是個懂得節約的孩子,不貪慕更多虛榮,生活自給自足,不會讓人覺得小氣,甚至可以用自己得努力幫助別人,這對父母來說,是回報也是福音。

我是糖果媽媽,是一名高級育嬰師,也是3歲寶寶的媽媽,在育兒過程中遇到的任何問題都可以來問我,希望我的一點建議能幫助你解決帶娃過程中的煩惱與困惑。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