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孩子“延遲滿足”,你真的做對了嗎?學會這幾招,避免入坑

玩具 早期教育 情感 育兒 光明網 2019-02-15

相信很多父母都聽過“延遲滿足”這個育兒理念,通俗來講,延遲滿足指的是當孩子有需求時,不立即滿足孩子,而是延遲一段時間。這一理念起源於心理學著名的“棉花糖實驗”,實驗中,心理學家讓孩子通過選擇“立刻吃糖”還是“延遲得到更多的糖”,確定是否參與延遲滿足。20年後,那些“延遲”獲得滿足的孩子在長大後變得更加優秀。

因此這一教育方式被很多父母進行了“移植”,完全用在自家的娃身上,但是很多家長卻並不明白“延遲滿足”的真正含義,而只是根據自己的分析,對孩子進行“封殺性”的延遲,即對孩子提出的所有需求都採取“故意延遲”的方式。這個方法的錯誤運用,不僅對孩子的成長沒什麼好處,還可能給孩子帶來很多嚴重的性格缺陷。

“錯誤延遲”帶來哪些後果?

1、讓親子關係變得冷漠

若寶媽無論什麼事都採取“推後滿足”的方式,時間久了,孩子潛意識中會覺得媽媽並不在乎自己的感受,即便表面上表現的刻意討好,但在與媽媽進行親密接觸時,也會從肢體或者精神上與媽媽保持一種“冷漠的距離”。

對孩子“延遲滿足”,你真的做對了嗎?學會這幾招,避免入坑

2、採用極端方式發洩

有些孩子在經過寶媽長期的“延遲”訓練後,表面上可能會變得乖巧又懂事,可孩子內心被長期的“不滿足”壓抑,也需要一個發洩的出口。所以孩子一旦脫離父母的控制,往往會通過非常極端的方式來表達自己的不滿。如當孩子在超市想買某個玩具父母不能滿足時,孩子可能會在失去父母控制的視線時,對這個得不到的玩具進行“肆意的破壞”,以此宣洩心中不滿的情緒。

3、人前人後不同的表現形式

有些孩子在寶媽長期的調教下,變得乖巧懂事,可當一旦與父母分開,孩子則像變了一個人。如在家長面前從來都是“好孩子”的東東 ,從來不吃媽媽說的“不好的食品”,可在一次聚會時,東東媽媽卻發現,孩子一個人躲在角落裡偷偷的吃。這就是孩子的訴求長期得不到滿足導致的後果。

對孩子“延遲滿足”,你真的做對了嗎?學會這幾招,避免入坑

應該如何正確使用延遲滿足

1、響應孩子的需求

無論父母打算哪個時間點答應孩子的訴求,都需要在孩子提出訴求的第一時間向孩子做出響應,這樣孩子會覺得自己是被尊重的,無論是否達到自己的要求,自信心都不會受挫。

2、告知孩子時間點

在父母打算實施延遲法時,必須告知孩子具體情況,並且向孩子表明想要達到這個需求是有條件的,同時告訴孩子需要在一個時間段內等待,這樣孩子在等待的過程中就不會產生焦躁或者易怒情緒。

對孩子“延遲滿足”,你真的做對了嗎?學會這幾招,避免入坑

3、及時滿足孩子

當孩子按照家長的需求等待結束後,父母必須及時滿足孩子的訴求,不能繼續再增加附加條件或者延長等待時間,這些都會讓孩子產生不同程度的逆反情緒,從而讓此法實施失敗。

因此,父母在對孩子實施“延遲滿足”時,一定要掌握合適的度和正確的方法,不要因為對方法的理解錯誤,而讓孩子遭受錯誤的教育。

版權聲明:如涉及版權問題,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