賺不到快錢的手遊,賺到了什麼

網遊 仁王 怪物獵人 騰訊 蘋果 遊研社 2019-01-31
賺不到快錢的手遊,賺到了什麼

事情正在起變化。

月初的時候,我去採訪一位手遊工作室的老闆,對方之前是做單機遊戲的,後來做了手遊,但玩家對單機續作的呼聲一直沒有停止。當時我問當他們做手遊賺到足夠多的錢後,會不會像外界所希望的那樣做個3A遊戲,他說:

要不要涉足3A遊戲,要看這一行為是否符合商業邏輯。就像手遊發家的Cygames要做主機RPG,騰訊代理《怪物獵人 世界》,看中的未必是這些項目能賺多少錢,但它們一定是符合商業邏輯的,能帶來一些直接收入之外的回報,可能是公司整體股價的提升,可能是平臺的帶動效益,這些回報最後都能轉換成商業回報。無論哪一項回報,只要能覆蓋做這些事情的成本,而自己又有能力去執行,這件事就可以做。

這個說法聽起來很現實,但也是最接近事實的,雖然在玩家們的輿論裡,會把一些商業行為形容為“良心”,從個例來講,的確有“愛”和“良心”的成分,但具體到大環境來說,則只看“商業邏輯”。

我們看過去長達近十年的時間裡,國產單機遊戲一直萎靡不振,缺少叫好又叫座的作品,但到了這兩年特別是去年,大家突然連續迎來了《古劍奇譚3》《太吾繪卷》《天命奇御》《中國式家長》等口碑和市場雙贏的產品。這不是因為過去遊戲開發者對單機的“”愛”不夠而現在突然夠了,說白了,也是因為做單機這件事比以前更加符合商業邏輯了,才會有持續不斷的資金、資源、人才和市場的支持。


賺不到快錢的手遊,賺到了什麼

《天命奇御》

上面說的雖然是國內單機市場的現象,但其實把討論範圍擴大到主流的國內手遊和網遊產業裡,這個趨勢也一樣存在。之前玩家們期待中的一些事情,“大廠賺夠了錢,能不能做點不那麼賺錢的項目啊?”逐漸有了一點苗頭——原先做手遊、網遊的大廠們,逐漸會投入資源和人力做一些短期內變現能力不強的產品,比如騰訊的Wegame和 Next工作室。特別是後者,在內部很受重視,很多朋友應該也在Steam上看到了他們的遊戲,評價大多數不低。

就算是手遊本身,一部分也在向著“賺慢錢”的路子走,營收當然還是要搞的,但不像以往那麼急躁了。以往的手遊項目組,看到次留數據不行,一定會反思是不是遊戲太難了?我要不要再多討好一下玩家?看到營收數據上不去,也會我反思是不是坑挖得不到位?總之長期的運營策略總會受制於短期數據。但現在一些公司裡的項目組,已經會更看重長遠的效果,分清楚哪些是產品層面真正的提升,哪些只是數據的短期拉昇。

去年下半年上線的《流星蝴蝶劍》手遊,就是一款沒有賺到快錢的產品。《流星蝴蝶劍》憑藉獨特的風格與上乘的品質備受蘋果青睞,多次得到App Store今日遊戲與最佳更新等推薦。良好的品質與蘋果的助力讓這款遊戲的下載量很高,根據前段時間的第三方統計,下載榜名列全年22。

賺不到快錢的手遊,賺到了什麼

蘋果對《流星蝴蝶劍》的多次推薦

但對比鮮明的是,儘管下載成績優異,多次登頂榜單,但暢銷榜卻一直沒有什麼建樹。究其原因,也許是開發組是用類似買斷制遊戲的思路做了一個免費遊戲,導致門檻很高,非常挑用戶。

賺不到快錢的手遊,賺到了什麼

近一個月的iOS暢銷榜排名,《流星蝴蝶劍》最高點也才109名

為什麼挑用戶?因此這個遊戲的宣發很不主流。雖然是個知名IP,但官方沒有像往常那樣用IP情懷來吸量。取而代之的,是官方一直圍繞“硬核”“高難度”“講究戰鬥技巧”等做文章。實際遊戲也是這麼踐行的,從動作設計、敵人AI、容錯率等戰鬥層面來看,《流星蝴蝶劍》手遊不是一個“討好玩家”的遊戲,而是需要玩家集中注意力,去應對遊戲裡頻繁的挑戰。

這就是《流星蝴蝶劍》手遊的尷尬境地——身為免費手遊,卻有很多單機遊戲的玩法邏輯,勸退點很靠前,導致留存不佳。更雪上加霜的是,剛上線時的版本缺少手遊所強調的社交內容,幫會戰在第二次更新後才出現,而結婚據官方的說法是“肯定不會加入的”,這與市場主流的需求背道而馳,可以說是一個標準的“反商業邏輯”的產品了。

但與此同時,這些尷尬也是《流星蝴蝶劍》的財富。《流星蝴蝶劍》手遊的戰鬥十分強調節奏和硬直,注重戰鬥取捨,這說明它是個講究立回的遊戲,戰鬥體驗有點接近於《仁王》。所謂的高難度其實只是其次,最重要的是,是玩家需要將大量的注意力放在觀察對方行為,在對峙和周旋中獲得有利的條件,並掌握攻擊、閃避、硬直、連續技、倒地追擊以及終結技等一系列打法。也的確有玩家評論說投屏到電視上就是低配版的《仁王》。

賺不到快錢的手遊,賺到了什麼

起手重攻擊繞到敵人身後再接輕攻擊,有倒地判定,這在遊戲中是個常用的牽制招式

這也導致,雖然勸退點前置會勸退不少人,但留下來的玩家忠實度都比較高,且這部分人群較為核心,涉獵廣泛。《流星蝴蝶劍》的官方QQ群並不禁止玩家討論別的遊戲,因此主機、格鬥甚至是競品《崩壞3》都是日常話題。據項目組透露,《流星蝴蝶劍》手遊玩家中擁有主機的比例是很高的,甚至能達到10%以上,這是一個比較特殊的用戶畫像。

賺不到快錢的手遊,賺到了什麼

去年年底更新的唐刀

當然,核心玩家不好“伺候”。在受到公司營收壓力的時候,《流星蝴蝶劍》手游上線後的首次更新顯得有些急於拉收入,被玩家斥之為“吃相難看”。對此,內部承認“確實有錯誤”——既然把目標用戶定在了核心玩家,那麼就要格外警惕Pay to Win的情況發生,因為這是核心玩家最抵制的,雖然這是來錢最快的。後來《流星蝴蝶劍》又做了不少版本更迭,基本上一路是在硬核老哥對Pay to Win的抵制和公司營收的壓力下走過來的,這條路並不好走,從排名來看,也不算賺錢。但目前橫向比較的話,它的戰鬥依然由玩家的操作佔主導,這是《流星蝴蝶劍》的核心競爭力,也是這款遊戲真正的商業邏輯——其邏輯就在於,積累了比較領先的動作遊戲技術,吸引到一批忠實的核心玩家,而這批玩家正是大部分手遊難以吸引到的。

“做出了自己也愛玩的遊戲。”《流星蝴蝶劍》的團隊這樣總結了長達三年的製作經歷。而三年後的今天,儘管沒有像換皮手遊一樣一本萬利,流星團隊依然在高頻率的更新與不斷的優化:兩個月一款新武器,從唐刀到匕首,依然踐行“每種武器都會有完全不同的操作體驗”的承諾,每月都會有大更新:幫會戰的加入優化了社交體驗,為了提升網絡對戰的質量,在全國各地部署專門用於計算戰鬥數據的網絡加速節點,更是手遊界前所未有的做法,這一切的目的都是讓遊戲的核心玩家獲得更好的戰鬥體驗。

賺不到快錢的手遊,賺到了什麼

唐刀與匕首

實際上像是《流星蝴蝶劍》這種重度手遊的項目組,本身大多數也是傳統主機遊戲的愛好者。

其中不乏前單機開發者,除了負責老流星.net的關磊外,還有來自育碧、靈遊坊等公司的成員,他們對單機動作遊戲都有著很高的熱情。去年《戰神》發售沒多久,《流星蝴蝶劍》的一位項目成員還在論壇裡早早貼出了自己的白金記錄。

賺不到快錢的手遊,賺到了什麼

有熱愛單機遊戲的成員參與,一些很“單機”的小細節自然也被加入到了當前的《流星蝴蝶劍》手遊中。以“石灰粉”這個道具為例,當你對不同的對象使用它時,會觸發各種效果——葉楓會斥責你“小小年紀不學好,拿來!”然後沒收道具;孤島漁夫則會罵道“下三濫”,然後直接開啟第二階段揍你;BOSS陸漫天則會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向你扔一把石灰粉報復。這些細節,在以往的手遊設計中,往往是“無用細節”,但很多老玩家都知道,正是這種細節,給很多經典單機遊戲增加了不少品質感和情懷。

更多的品質與情懷——這其實是一個自然而然發展的結果,並非“大家突然有了情懷”。這個發展過程,與玩家偏好的改變,市場競爭重點的轉移,開發者通過手機平臺積累傳統遊戲的開發經驗和技術儲備等,都有很大關係。

首先是玩家偏好的改變。這幾年手遊玩家的用戶習慣改變非常大,不僅在於消費習慣的改變,還在於需求的改變。從最早的挖掘休閒藍海,到現在主流產品都轉向重度,手遊用戶在短短數年間,完成了“被教育”並要求更好產品的過程。這同時也導致了市場競爭重點的轉移,產品製作思路從早年的“全民”類的泛受眾遊戲,改為了更加細分垂直的,以往看來是“小眾”的方向,且產品形態更為複雜。

比如現在做個女性向遊戲,光換裝還不夠,還得加上一些“情報交易”之類的複雜系統;過去手機FPS遊戲有得玩就不錯,但現在手遊吃雞,不僅需要畫面好了,還得操控好音效好;做個動作遊戲,傳統的那種極度簡化的手機動作系統已經無法滿足挑剔的玩家,於是有些開發發者就嘗試做出了更加複雜和有深度的動作系統。

這些都是時候供需關係的共同結果。所以到了去年,以前無法想象的《絕地求生:刺激戰場》《流星蝴蝶劍》甚至《夢幻模擬戰》這樣單局時間長或操作、策略要求高的遊戲在手機上都接二連三地成功了。

而在這個過程中,開發者也通過手機平臺積累了不少傳統遊戲的開發經驗和技術儲備。

這個趨勢和很多玩家想象中並不一樣。很多人會把開發者想象成一成不變的臉譜狀態,比如做手遊就會做一輩子手遊,水平不會提升。而實際上在《流星蝴蝶劍》這種大型手遊項目長達三年的製作過程中,技術與設計理念都不斷迭代。激烈的競爭與對優質作品的追求促使開發者不斷去學習傳統主機遊戲的優點和思路,並在開發中增加經驗,在使用更復雜的引擎開發重度手遊的過程中,技術儲備也會隨之積累下來。

結語

經過了讓無數遊戲從業者感慨萬千的2018年,今年的中國遊戲會怎樣?從目前來看,想象空間蠻大的。除了獨立遊戲的利好外,以往在一畝三分地裡就能吃飽的大廠們,現在也整體在“往前看”。之前老做手遊的廠商,隨著經驗和資源的積累,隨著市場環境的變遷,未必不會去嘗試一些更有品質感的遊戲,可能是更強調遊戲內容和體驗的手遊,也可能是PC單機或主機的嘗試,只要同時符合“有能力”和“商業邏輯”即可。

現在我們看到國內一些大廠已經有這個方向的動作了。像文中提到的《流星蝴蝶劍》這種遊走在硬核與商業之間,在過去的商業邏輯上無法成立,但現在卻也能存活的大廠產品,是其中一個階段性成果。在未來,我們希望有Pay to Win成分更少同時能活得更好的產品出現,這樣的產品一旦出現,對於玩家和整個產業來說,是個好的苗頭。

接下來,就是如何把這個苗頭,培養成一片苗圃了。

相關推薦

推薦中...